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南方周末采访许敏文章

南方周末采访许敏文章

发布时间:

南方周末采访许敏文章

因为他的妻子真的非常的爱他,一个女人期盼着一个照顾她、陪伴她的男人,但是她的男人却被冤枉,分离了那么多年,但还是保持原来的那份爱,非常难得,值得我们敬畏。

熊猫13点一个,合不合格,他孩子健康就好,如果不健康,像许妈一样,那么辛苦28年,还不是亲生的,被掉包了,熊猫想要过许妈那样的日子吗

我还没有对这件事发表出我的看法的时候,这件事已经真相大白了。事实上是这样子的,杜新枝本人是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因为,郭威的养父发表了一篇卖惨的文章之后就被打脸了。

郭威的养父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哭诉的文章,哭诉自己的妻子杜欣只因为网络暴力的原因,病重住院,并希望大家可以停止网络暴力。并且告诉网友们丧子之痛,他们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是他们害怕的。

可能,因为郭威养父在网络上的这篇哭诉网文,让很多人都产生了共情感,同情这对被网络暴力所伤害的,刚刚失去儿子的父母。所以,大家觉得这一切都是徐许敏造成的,才有了这样的言语警告。

郭威的养父的发表了,自己的老婆杜新枝因为网络暴力而住院的文章之后,马上就迎接来了视频证据的打脸。这段打脸的视频是由姚策的堂嫂发布的。

在姚策的堂嫂发布的发布的视频当中,郭威的养父和自己的老婆杜新枝在街上愉快的逛街,并且给自己买了一身蓝色的衬衫和一条裤子,并且给杜新枝买了一个裙子和紫红色的上衣。

大家瞧一瞧,一件紫红色的上衣,能感受到丧子之痛吗?反正我是在这次购物当中,感受不到二老的丧子之痛,而感受到的是愉快逛街的心情。

网友们之所以会警告许敏,如果杜新枝出了什么问题,郭威恐怕不会放过她。这完全是因为网友们知道,郭威遗传下来的天性是善良的,是知道感恩的。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但依然是养育过自己的父母。

如果是因为自己亲生母亲的原因造成了对自己,养父母的网络暴力导致养母因病住院,那么郭威一定会劝解自己的亲生母亲。毕竟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养育过郭威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网友们对待这件事情的激情也已经褪去。但是依然不缺少那些立场不定的人,在有人卖惨之后,就会倾向卖惨的那一方。

姚策的堂嫂发表那个关于郭威养父母一起逛街的视频之后。表示就在郭威养父卖惨的前一天,还看到过郭威养父和杜新枝一起逛街,并且心情看上去还不错。

那么,郭威养父所说的,杜新枝因为网络暴力住院的事情就不攻而自破了。因为,在视频中他们两个的心情还真不错,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因为心理上的压力而住院。

我们知道,如果是因为网络暴力住院,必定是长期积累的心结导致的。但是,错换人生28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关注度。那么网络暴力就会减少,而在网络暴力减少的时候,因为网络暴力住院,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

我本以为,在现实中人们用着真名说着假话,在网络上人们用着假名说着真话。但现在看来,网络上的网友们,也并不是都在说真话,有些人是在乱说话,有些甚至是肆无忌惮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而已。

笑人呢!是她妻子带头指责养父母,也是她妻子一边奢侈品一边众筹,是她妻子不愿归还原本属于养父母的房子,她加上自己父母一共三套房怎么不把自己房卖了给她老公治病?养父母都没房子都要割肝救儿子,她干啥了?不要花钱在网上搞这种文章,想出名想疯了吗?敬畏这个词她边都沾不上。

南方周末报文章

【1999年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作者:江艺平

最后更新:2010-08-16 12:06:21

本文刊载于1999年1月1日的《南方周末》第9版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

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

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

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

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

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

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

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注意:本问题另一个来自 @mahanye 的回答开篇说:这是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是南方周末的经典文章,保留了南方周末的精神。作者是当时的总编江艺平。

@mahanye说错了,1999年的《南方周末》新年贺词作者是沈颢,并不是江艺平。

据江艺平回忆,此文由沈颢在张平撰写的基础上重写的,江艺平和左方又作修改。同时刊出江艺平主编撰写的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全文: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做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唯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地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

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水,因为我们爱的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的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的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相互关怀。

我这么多年来,每期的南周都必看,南周创刊至今已经20多年了,自己也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普通上班族。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谨写此小文感怀那些曾经逝去的梦想。

扩展资料:

《南方周末》为改革分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并举,并被评为读者“最喜爱阅读”的报纸;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南方周末》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

《南方周末》在全国设有19个印点:广州、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济南、南京、福州、南宁、郑州、沈阳、杭州、长沙、重庆、太原、南昌、无锡、合肥,通过卫星传版,实现同步彩色印刷。

该报颇具不断创新的气息和行为,改版灵活中有坚持。报纸的文章中到处都体现了人类最新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语言颇具特色,无矫揉造作之风,平实之中见深刻,读来沁人心脾。文章的作者多半是国内颇具思想性、前沿性的高级作者们以及新兴的受国外教育影响的“精英”。很值得一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刷屏文章

什么道德 什么伦理 我们就应该摒弃这些 做个老实本分的人 不乱说话 遵纪守法 父母被人杀了 也别管 坚决不能动手 你一动手就犯法了

当时辱母案发生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惋惜于正为了保护自己母亲的尊严而杀人,辱母杀人案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过程如何我就不赘述了,结果是于正判刑。一时之间掀起了一股对司法机关对警察的声讨热潮。但我想说一些不太一样东西。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不要被某些媒体所煽动所利用,盲目的抵制法制抵制政府。

首先我们聊聊于正母亲苏银霞经营的公司在07年注册资本就有2000万,09年追加为5000万,14年更是高达一个亿,16年的收入接近四个亿,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最终竟然因为十几万的高利贷引发血案?开什么玩笑?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些高额资本的背后是一笔笔贷款,这几年苏银霞几乎一直在不停的被催债然后还款或者打官司中度过。而这一笔高利贷月利10%年利120%,试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为什么亏损的时候不及时止损,无法止损就干脆申请破产。难不成是别人逼的?是一步就走向了悬崖?当然不是,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作日的咎由自取。借高利贷时可有考虑过自己的老父母考虑过自己的儿子?何况苏银霞本来就准备黑吃黑,有证据表明存在贷倾向。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导致于正的今天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他母亲本人。

再说说派出所,派出所出警说了一句:要债可以不能打人。这不是不作为,而是没办法作为,许多人在指责警察的时候或许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我国法律的不完善,警察是禁止介入经济纠纷的,而于正案里的一些情节,我们虽然气愤,但是警察管的理由是什么?就是因为被侮辱?被侮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最受不了的却也是警察管不了的。那些讨债人都很专业,他们知道警察的底线在哪里,知道怎么样能让警察管不了。我国关于高利贷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没有一个特别的部门来管理此事,一般都是直接打官司,报警是没有用的,警察不管高利贷。

再说说于正,他选择了最能维护尊严却是代价最大的方法,杀人偿命本是大家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为什么却有很多人高呼不公高呼于正无罪?难道杀恶人就不是杀人了吗?杀恶人就不犯法了吗?何况造成的后果是一死二重伤一轻伤,不认罪不悔改的情况下法院已经算是从轻判决了。想起记忆大师里的一句话:我们不能为了将一个怪物绳之以法而去创造另外一个怪物。于正绝不是无罪的,法律的意义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存在,虽然这个秩序并不尽善尽美,但它还是在某种水平上维护了弱者。捍卫亲人是正义,维护法律也是正义,不因一种正义损害另一种正义,才是一个正确的心态。

此事发生之后有无数自媒体营销号引导舆论抨击政府甚至要求将于正无罪释放。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良知的中国人,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国建国只有六十多年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此事发生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正确问责,当地政府官员是否存在不作为的情况?是否有官商勾结?法律是否不够完善?如何完善这些法律细节?如何才能够有效打击高利贷?各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齿轮,只有同心协力才能让社会让祖国变成我们理想的模样

看看是不是下面这个:南方周末:互联网经济10年凉热(1994-2004)百度搜>南方周末 互联网十年纪念 首页倒数第二个就是

哪怕世界在历史三峡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

凛冬已至?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2020年,历史扑面而来,现实的戏剧性令任何大片都显得苍白。你我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观众,而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导致逾8100万人感染、逾178万人死亡。数字还在增加,每个名字都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撕扯着一个或更多摇摇欲坠的家庭。

年初,武汉。作为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隔离事件,封城的76个日和夜,血泪淌成悲伤的河。汽笛悲鸣,江水呜咽,这座英雄城市的巨大牺牲,当永被铭记。

一座大城,死守两月。四万医护空降,八方物资驰援,良心、勇气与职责被一个个瞬间重新照亮。李文亮与艾芬,接力讲述了一个勇敢的故事;84岁的钟南山挤进高铁餐车,北上于危难之际;除夕夜,整装待发的军医在洗手间门口抱别哭泣的女儿。

火神山灯火通明抢建医院,一位志愿者坚定地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位新郎愧疚地告诉新娘“疫情不散,婚礼延迟”;而当两大援鄂医疗天团在天河机场不期而遇时,空寂的大厅里响起数百人心有戚戚的招呼声、加油声,就像黑夜里冲天而起的光。

彼时彼处,人性光辉熠熠闪耀。90岁的母亲四天四夜陪护64岁的儿子;丈夫执意天天骑车送确诊却没床位的妻子去医院,最终“用我的命换你的命”;快递小哥冒险接送医护,只为“让救命的人去救更多的命”……一个个普通的人,在不同场景里默默演绎英雄的角色。

而一些特别的人,更让这样的故事显出特别的意味。汶川村民千方百计运来了几大车蔬菜,女儿拉着17年前父亲抗击SARS的行李箱请战武汉,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悄悄捐出5000个口罩……善意与善意隔着时空回荡,勇气与勇气跨过山海呼啸,纵然彻骨痛过也依然那么努力在爱啊。

多少次泪目,多少声加油,多少个“最美”,多少夜不眠不休刷屏,多少回全民揪心接力,让多少微弱的力量在巨大的灾难与恐惧面前汇聚成墙,彼此依偎着迎向那未知的未来。

未来从未如此地未知。尽管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出口回暖经济复苏,世界引擎重新启动,但这一年,全球经济被重创甚于世界大战,多国政局之动荡堪称风雨飘摇,末日情绪四处弥漫,国际现实一片魔幻。

这一年,大选撕裂美国,脱欧折磨英国,恐袭缠上法国。中美关系空前承压,世仇难解的阿拉伯诸国却与以色列次第建交。整个世界暗潮涌动,哪里都是变局。

年初“地狱火”导弹定点斩杀伊朗将军,年末南高加索上空无人机精准摧毁亚美尼亚坦克。科技主宰战场,改变着千年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争模式,还将重塑权力与政治的内在逻辑。

哨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比如口罩使用该不该强制,自由与安全的边界挑起全球争论;刷脸能不能推广,技术伦理引起多方关切。

是的,2020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你我同在这一艘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你我的命运从未如此与国家命运生死相连,你我的历史从未如此与世界历史紧密相绕。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我在”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

世界乃是所有人共业所感。大洪水来袭之前,没有一滴水认为自己有罪;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你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亦是你我的一部分。世界刻画着我们,我们也要定义它的算法。

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等你归家的那盏灯火,打开门孩子扑入怀中的笑脸,永远是那般动人。而在天灾人祸的命运前,在风刀霜剑的相逼下,你需要永远坚强。

生命薪火代代相传,是基因绵延意义上的血脉永生;天之未丧斯文在兹,是模因绵延意义上的文明永生。但倘若岁月暗算我们,我们也别饶过它。

岁末寒冬,伦敦溃散,日本封国,巨星不断陨落,疫苗尚未普及病毒却多处变异,世界仍不太平。但万物始终运行,大地终将苏醒,世间流传着厚义与深情,时光滚滚向前绝不停息,新年终将到来。

我在,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在,就是绝望中的天籁;我在,就是破釜沉舟,是披荆斩棘,是一诺千金,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越千山万壑也要与你共一个更美的春天。

我在,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夫与妻一起承受,是父母与儿女共同坚持,是一个人给一个人壮胆,是一群人为一群人拼命。我在,你在,我们在。你有我们在,我们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今年的这一天,每年的这一刻,你我执手见证“我在”,互道一声早已相约的祝福:新年快乐!

扩展资料:

《南方周末》引用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其弦外之音无非意指“转型是必然的,然而道路漫长,需要凝结共识”的形左实右论调。而“我在”的论述也是近几年南周献词探讨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进展。

《南方周末》认为的“我在”是世界主义的,不断提及将小我有机融入历史的大我之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因而小我亦需负起公共生活赋予的重任。

献词试图摆脱民族国家的框架,没有晚清梁启超阐发国家谱系下躯体的小我与公共的大我里头的紧张关系,反而像是回到了五四时期胡适的个人观,从国家主义走向以公理为核心的新天下主义。

南方周末评论文章

南方周末电子版, 找回去看罗。

发私信了,不懂的再问我。

911,十问《南方周末》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911,十问《南方周末》——驳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立足民族特色,拥抱普世价值》司马南前日,在写《解放思想本就是思想武器——驳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文章》一文时,顺便检索了一下,发现署名“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党某某”的大作还真不少,此公长时间以来为南方周末撰写政治敏感性强的重头评论,立场十分鲜明,感情至为饱满。附文《立足民族特色,拥抱普世价值》,党某把西方贩来的“普世价值”,夸得像朵花似的,捧为“永恒的”“人类文明的核心”,大标题就“拥抱”上了,差点就胡子拉碴地KISS起来。党某个人“拥抱”什么,“KISS”什么,他尽可以随便。正常行为也罢,偏离行为也罢,无碍他人、无碍社会便罢。即使党某把“普世价值”做成横匾供奉自家香堂之上,三叩九拜日日作法也无妨,司马某没有理由说人家半个不字。但是,现在,党某身份是“南方周末评论员”,且具“特约”之要,所著之文,流布甚广;所谈之事,关乎天下;其对国民的误导作用不可低估……

《南方周末》日前发表的《养老保险“一国两制”现象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很大反响,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争相传阅、相互转告、热烈议论、好评如潮。这篇文章何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是敢越雷池。养老金“一国两制”现象长期存在,人们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早就颇有微词、质疑纷纷。我曾就此问题多次给多家报纸写过文章,呼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悬殊问题,但都被退稿。有编辑对我解释说:“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这是社会不公平,但这是个社会敏感问题,见报怕影响社会稳定。”我心里不服这种牵强的解释,几千万退休的企业老人,承受着不公待遇,顾大局,识大体,他们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传媒连句公道话都不敢说,何谈为民代言?现在,《南方周末》终于打破传媒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把“敏感问题”摆在社会面前,并且选择全国“两会”前夕发表,为百姓鼓与呼。我看并没有“天下大乱”,反而向人民群众传导了亲民政府的关注与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增强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被特别重视和格外关怀的感觉,激活了老人们的心理期望,有利于社会稳定。许多老人高兴地说:“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只要报上替咱们呐喊了,就有希望啦!” 二是情真意切。该文章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传媒“心怀天下不平事,意念人间疾苦情”的情怀和职业良知与责任感。文章中有许多贴心知己的话。如“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又如“CPI的飞涨,已经让各地的老人们迫不及待。他们开出自认卑微的请求,一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司机的水平,三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水平。这可以理解,他们必须以仅存的晚年岁月与循序渐进的政策赛跑。”读到这段文字,心里酸楚悲凉,一个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开出的目标请求竟卑微到机关的司机收入水平!企业退休的老人们,甚至得到政府几句肯定他们在共和国建设中出过力的话语,都会提高“幸福指数”。我常听到老人们相互安慰勉励的话:“不怕拿得少,就怕走得早,好好活!”多好的老人啊! 三是实话实说。“企业高工养老金,不如机关清洁工”,说得太符合实际了。老朽忝列高工,长期只有500元退休金(去年才突破千元大关),回湖南老家探亲,兄弟姊妹、老子老娘都以为我“瞒产”了,父亲说,在县政府扫地打杂的都有1000多元退休金,问我是不是犯错误了?文章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了退休金“一国两制”的现象。如华南某市截至2007年7月,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2007年初,上海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每月养老金为2006元,而该市某机关司机的退休金是2550元。活着如此,死了差别更大,如退休人员去世,上海企业单位补发两个月工资,而机关则发20个月的工资,相差10倍,这是典型的“同命不同价”! 《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就为党和国家制定养老金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功不可没,值得崇敬。

南方周末最轰动的文章

南方周末论坛出语惊人:奥运是块遮羞布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南方周末论坛出语惊人:奥运是块遮羞布司马南琢磨一下《奥运是块遮羞布》这样的标题,人们不难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南方周末论坛适时地推出《奥运是块遮羞布》这样的大块文章,意在表现自己理论上的优势和道德勇气:你们不是迎接奥运众志成城吗?我偏偏要搞分众传媒;你们不是要万众一心奏响主旋律吗?我偏偏要让你欣赏人权噪音;你们不是高唱爱国主义主题歌吗?我要告诉你,你的爱国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你们不是痛恨那些羞辱中国的所谓反华组织吗?我告诉你,那是真正的国际人权组织;你们不是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吗?我告诉你中国仍为专制国度,人权状况很差;你们不是对政府很有信心吗?我告诉你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已经失去公信力啦;你们不是反对奥运政治化吗?我告诉你,中国不配讲反对奥运政治化……倘若这样的言论出现在海外反华组织网站上,那是一点不奇怪的,但是这样的论调竟然出现在南方周末论坛上,岂非咄咄怪事?细想下来,也不奇怪,南方报……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原文是: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扩展资料: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俞兆坤提出的,六年前,刚刚卸任于福清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一职的俞兆坤,被市委市政府领导请去谈话,打算任命他为福清市慈善总会会长。“我当时说自己身体不好,可他们说老同志做事妥当放心。”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俞兆坤就挑起了这个担子。

六年过去,如今,挂在俞兆坤嘴边更多的是这些数据:

福清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地域之间不平衡,弱势群体不少。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仍然处于贫困状态,需要我们的帮助。

基于这样的了解,福清市慈善总会成立之初,俞兆坤就率领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及卫生局、卫协会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边远山区、海岛、老区基点村进行调研,了解弱势群体具体困难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俞兆坤:让无力者有力 让悲观者前行

在这里 读懂中国南方周末从街头小报,迅速成长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她的中国情怀。她始终以中国议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议程;始终以问题意识,呈现中国社会不断变动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读懂中国这个强烈的社会需要。南方周末是中国的,纵然地处南隅。时空的藩篱,并不能阻断她超越的目光。但是,南方周末关注的中国,不是大而化之的中国,而是具体的中国。中国是什么?中国是数以十亿计的先民共同打造的,中国又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是我们栖居的家园,中国是我们命运的载体。同胞的冷暖,同胞的悲欢,才是我们牵挂的对象,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去关注中国。每一个怎样卑微的生命,都需要珍重;每一个怎样微弱的呻吟,都需要倾听;每一个怎样些微的所得,都值得欣慰。传统的中国情怀和现代的普世价值就这样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构成南方周末的核心价值体系。南方周末的关怀无疑是公共的,她无时不在仰望星空。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清楚自己的边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民社会不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狂飙般的进程固然诗意,其潜在的副作用却也未可小视。公民社会的成长必须以日常生活经验的漫长积累为基础,才是健康的和不可逆转的。这就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以职业自治、社区自治展开的点滴推进。就地出发,就成了通向公民社会的可行路径。作为媒体,当然主要是从职业出发。尽可能做好每一篇报道,做好每一篇评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介入公共生活,来实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而决不妄发过高的空论,这正是南方周末本来的立场。尊重新闻共同体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智慧,让职业伦理成为衡量这个职业的基本规则,让内生力量成为这个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像珍视生命那样珍视公信力。南方周末的诉求不过如此,岂有他哉。而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是什么呢?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让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最少阻隔。南方周末是市场化的产儿,是读者的选择、读者的期待,成就了今天的南方周末。读者是南方周末的衣食父母,对自己职业的忠诚,从根本上说,就应该归结为对读者的忠诚,对读者知情权的忠诚。这就要求信息的充分供给。这种充分供给在转型时代尤为重要。转型时代是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的时代,也是一个容易亢奋、容易走向极端的时代。这就需要公民素养来纠偏。信息的充分供给过程,就是公民自我教化的过程,就是公民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回到理性、回到均衡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达成底线共识的过程。推动这样的过程,是南方周末的天职所在,也是南方周末对读者最大的感恩。敬畏人类良知,坚守新闻理想,感恩衣食父母。二十四年,南方周末就这样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二十四年后的今天,南方周末只会更从容,更坚定。二十四年的奋斗史,奠定了她的自信;公民社会不断成长的前景,增长了她的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提升了她的自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秉承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传统的南方周末,秉承两三千年来知识分子济世情怀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中国土地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人心的南方周末,有足够的力量面向未来。有人一时不理解不重要,同行偶尔误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步,都将是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一个记录,都将是这个民族更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的一个见证。而这,也就够了。

李希光致信 谈南方周末《“李希光事件”前后》2003-06-15 14:30更新 来源:中国新闻社 第1页/共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中新网6月15日电 近期,有关“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的话题在各大论坛被炒得异常火热。就在6月5日,《南方周末》发表了《“李希光事件”前后》的真相调查文章又惹得互联网界一片哗然。然而“真相”究竟怎样?日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致函千龙传媒关于“回答《中国记者》编辑问”,披露事件背后的真相。李希光答《中国记者》编辑问尊敬的《中国记者》编辑:既然您建议所谓“李希光事件”的当事者站出来说话才能搞明白。那么,我就简单地叙述一下我所知道的“李希光事件”:那天晚上,我正在家,一个自称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女子打电话给我,亲切地说,“李老师,我在你的班上旁听您的课”。既然能老远地跑到我的课堂上听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学生。我就接了她的电话。但是,她突然提出就所谓“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采访我,我说,这句话是一年前我在广州电视台的关于新闻改革长篇谈话中的一句话。事隔一年,如果《南方周末》报道这句话,必须把我当时讲话全文刊登出来,不得断章取义,因为我当时谈话的重点不是谈网络。更何况,我今天对网上匿名还是实名这个话题,毫无兴趣。因为,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如果,这样把我的话引用出来,其目的很清楚,是要我惹怒众人,成为众矢之的。我跟这位自称旁听我课的女记者说,“新闻采访的第一职业道德原则是,首先要问被采访者是“on the record”(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还是“off the record”(不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你既然旁听我的课,同时又称我是你的老师,那么,今天晚上我们的交谈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谈。如果你把我们今晚谈话作为采访报道出去,这不仅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更是个人品质问题。因为,我明确告诉你,我今天跟你谈的一切,都是off the record”。这个记者痛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年轻的记者竟然制作了这样一篇轰动的文章。一位美国朋友说,这篇报道简直就是一篇预谋出来的报道,有人格谋杀嫌疑。但是,我不认为有这么严重。我倒要感谢《南方周末》这篇中国式的《斯塔尔报告》,虽然我比不上《斯塔尔报告》给克林顿带来的魅力,但是,也让我着实一夜成名。这些天来,我每天都接到无数慕名而来的读者的来信、来电,更有许多媒体出版社问我约稿。瞧,多好的广告策划和广告效应。祝编安李希光2003年6月12日附:“李希光事件”前后南方周末□本报见习记者 赵凌网络实名?5月26日以来,互联网各大中文论坛,“李希光”跻身为高频词汇。作为新闻传播界的知名人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他执教新闻,本人也充满新闻:个性鲜明、学术观点独特、竭力挑战传统新闻教育。李希光在学界一直饱受争议。传播学者喻国明就很赞许他在新闻教育方面的作为,他认为李希光的新闻采访教学非常有特色。清华大学2003届毕业生评选心目中的好老师及课程,李希光和他开设的《新闻采访写作》位列前十。反对的声音同样尖锐,另一位传播学者说,李希光的观点常常因场合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有时候甚至前后矛盾。这一次,李希光似乎又是“因言获罪”。5月26日,网上披露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这样的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以下为帖子内容:“网络本身应该和传统媒体一样,都应该受到严格的版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任何人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你不能因为是网上,你可以发匿名的东西,你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权责任的。至于网上传播甚至可能比印刷媒体传播还要快,还要广,而且它造成的伤害,有时候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大家上一个网页,可能这个网页一辈子就上一次,即使你在这个网页进行更正了,但是读者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我就建议,我们国家的人大立法机构对网上的名誉侵害应该给以严惩。同时我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这是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时代。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此言一出,网上哗然。据记者查实,李希光的这个讲话其实出自一年以前。去年4月29日,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栏目邀请李希光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谈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希光表达了上述观点。一年前抛下的石子儿,现在突然溅起水花甚至汹涌起来。他的讲话被转贴于各个论坛,网上因此而起的议论十分激烈甚至刺耳:———侵犯人们说话、撰文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一点点自由也要被剥夺,这是再残忍不过的了。———有了BBS或网络投稿,老百姓的思想和情绪都有了倾泄或发泄的渠道,有意见或建议,有牢骚或闷气,都到这个虚拟的垃圾桶里尽情地倒嘛。多给些宽容和理解,怎么就那么难?———就像现实中人们说话一样,那些喜欢在街头评论几句的,只能说明他对某一件事情的关心;但如果他还没说话,你就让他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你觉得这个人会如何感受呢?知名网友安替似乎一直很关注李希光,他说:“李先生在国内国际媒体交流方面是有一定地位的,这个不可否认,比如CNN遇到一些大事的时候,首选的媒体方面的中国专家就是他,他会持自由派观点,但奇怪的是,他在国内的发言,却是那么反西方、那么莫名其妙。”当然也有一点微弱的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李希光的本意只是希望加强网络侵权管理而已。不实之言?5月30日,记者和李希光取得了联系。李希光对记者反复强调两句话:不愿意作任何回应;网上的议论“全是编造的,断章取义,编造我的语录贴在网上,这是一种非常卑劣的作风”。“您从来没有说过那些话?”“他根本没看我的文章,完全把我的话反着引。这是‘文革’遗风。我对网络的态度我不想在这里讲,因为一旦回应正好中了他的圈套。”“您是否谈到过网络实名的问题?”“网络是这样的,比如说,他的真名从来不暴露,是男是女不知道,中国人美国人也不知道,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也不知道。我一个人光天化日地站在角斗场里,我是实名制的人。匿名的人呢?周围你看不见任何敌人,他们可以从各处向你发来暗箭。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国内有两种原因不署真名,一个是传统观念害怕受惩罚,另一个就是他知道自己正在编造谎言或者正在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我们讲新闻自由有一个原理:你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在看电影的时候喊失火,(这样)很多人会被踩死,是要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的。”“如果真的失火了呢?”“要有秩序地出去,你不能大喊大叫,否则把妇女和儿童都踩死了。”“(你)为什么要保持沉默?这样可能带来更多误会。”“我没有必要这么做,我也没有时间。我怎么能和没有真实姓名的他谈话呢?他全是瞎编的。”“到底哪些部分是瞎编的?”“我不要听这样的问题。”5月31日,在李希光任主任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网站首页,记者找到了根据那期访谈节目整理而成的文字稿,名为《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它收录在《李希光新闻与媒体批判专辑》当中。内容与网上流传的版本没有出入。6月3日中午时分,记者再次登录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发现《李希光谈新闻改革———2002年春天接受广州电视台采访》一文被放置首页,但内容出现变动。原来的“同时我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被修改为“同时人大应该立法禁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谎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的名誉”。与此同时,收录在《李希光新闻与媒体批判专辑》当中的《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一文还保持原样。同一篇文章,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历史倒退?对于李希光的讲话,学界表现出的态度与民间相当吻合。国家行政学院杜钢建教授认为,“网络实名”的主张缺乏基本法律常识,没有“言论自由”的宪法观念。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也表示,用实名来限制网络巨大的发展可能性,做法过于简单。网络实名仅仅可以存在于一些特定场合,比如商务等与实际利益相关的、必须查验身份的情形下。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焦国标也很感慨,他说,要求人人用实名在网上发表文章,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匿名所发表的文章一定是不道德的或者是编造的。显然这样的前提很荒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也表达了不满,“简直是开历史倒车”。《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卢跃刚作了一个比喻:“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问题不在于有什么鸟,而在于是不是为了不让一些恶鸟生存而去砍伐森林。”对这个问题有更大反应的来自于长期活跃于网络的人士。作为民营网站的管理者,国内知名中文论坛凯迪网络总编牧沐对李希光的这个动议很“矛盾”。网络发言者实行实名制登录,的确有助于维护网络互动区域的秩序,那些动辄换一个ID(网名)上来信口开河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不实信息将被有效遏制。互联网这个舆论平台的公信力也将大为提高。但是,中文互联网毕竟逐渐成了反映民意的重要公众区域,毋庸讳言,采用实名披露某些敏感的人和事,给发言人带来的风险很大,强硬地规定公开发布信息者必须采取实名,必将影响这个相对还比较脆弱的网络传播渠道。网上知名ID陈永苗认为李希光的建议是患上了“立法依赖症”。有的学者把这种情况命名为“法律拿破仑主义”。“法律拿破仑主义”认为必须依赖立法来解决现实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陈永苗说,这是受到了急于求成和天真心理的支配,过分相信法律的威力,因而常常以良好的意愿取代理性、细致和科学的分析。客观来说,李希光发表讲话的动机也是持着“要负责任”的良苦用心要求对网络加强管理。他的观点虽说罕见但立意并不新鲜。历次“两会(新闻-网站)”,都会有一些涉及到加强信息安全和遏制网络犯罪的提案和议案。互联网是不是真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否禁止匿名就万事大吉,这也是一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从著作权法和民法角度表达了他的意见。他告诉记者,网上信息也是受法律保护的,网上信息的署名问题,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笔名,甚至可以不署名。这是作者的权利,也是保障每个人的言论自由。至于侵权问题,江平说,民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著作权问题和侵权问题是不同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必然结论:用真名就不会侵权,用假名必然侵权。署名本身并不能表明必然恶意或者必然善意。江平教授对于李希光所担心的侵权问题也表示理解。他承认网络言论更容易产生对人的侵害,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否一定要用法律的方式来规定必须使用真名,否则就是违法,这很难说。江平认为对于网络的法律管理,把握好两个原则即可,一不危害国家安全;二不构成侵权。学者应当持有怎样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应当持有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非议?这是这一事件折射出的另一个问题。喻国明在采访中谈到,知识群中的公众人物应该具有更大的承受力,拥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必然会受到社会关注,这些关注有好有坏。“如果没有非常严重的人身攻击,个人应该选择忍受。这是一个公众人物必须要有的心态。”同为传播学者的焦国标对学者本身的素养提出了忠告,他说,学者自己首先应当保持严谨的学术风格,任何思考都应该是在常态的理性状态下完成的。对自己的观点要敢于负责,对于批评的声音也不必过于意气。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编辑:安志勇

  • 索引序列
  • 南方周末采访许敏文章
  • 南方周末报文章
  • 南方周末刷屏文章
  • 南方周末评论文章
  • 南方周末最轰动的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