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发布时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1.题目尽量包含本文的结论性学术信息,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采用2号华文中宋字体居中排列。有副题的,采用4号仿宋字体,加破折号居中排列。2.作者署名采用4号楷体居中排列。两人及两人以上署名的,在姓名之间加“,”间隔。3.正文前面的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成200字左右的一篇内容自含的独立短文,不要出现“本文论述……”“作者认为……”等提示性表述。学术内容丰富的文章,其摘要可以在400字以内。欢迎作者另附供刊物向文摘期刊推荐的摘要文稿,短篇500字,长篇3500字。4.“关键词”为本文出现频率高、关键性的术语,一篇文章最少要有3个,用“;”间隔。

本刊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刊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诚邀海内外学者和学术新秀赐稿。 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本刊的用稿原则是:理论观点有新见,学理探讨有深度,研究资料有新证。提倡简明扼要的文风,也欢迎论题重大、言之有物的长文。刊物按学科设置栏目,另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专栏,并有“学术平台”刊载精彩短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为大16开本,每期内文176页,定价12元。期印数1500册。国内发行自办,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有关网络传播,成为在教育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1990年,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1篇,《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专题文献将本刊列入“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期刊”,全国排序第199位。1995年,被二次文献摘转的篇数和在同类期刊所居名次逐年攀升。1996年12篇,居全国师专学报第16位;1997年14篇,居第10位;1998年28篇,居第4位;1999年19篇,居第3位;2000年16篇,居第2位。2000年,参与全国师范大学学报排序,居第33位,在全国师院学报中居第6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本刊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刊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诚邀海内外学者和学术新秀赐稿。 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本刊的用稿原则是:理论观点有新见,学理探讨有深度,研究资料有新证。提倡简明扼要的文风,也欢迎论题重大、言之有物的长文。刊物按学科设置栏目,另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专栏,并有“学术平台”刊载精彩短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为大16开本,每期内文176页,定价12元。期印数1500册。国内发行自办,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有关网络传播,成为在教育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1990年,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1篇,《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专题文献将本刊列入“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期刊”,全国排序第199位。1995年,被二次文献摘转的篇数和在同类期刊所居名次逐年攀升。1996年12篇,居全国师专学报第16位;1997年14篇,居第10位;1998年28篇,居第4位;1999年19篇,居第3位;2000年16篇,居第2位。2000年,参与全国师范大学学报排序,居第33位,在全国师院学报中居第6位。

1.题目尽量包含本文的结论性学术信息,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采用2号华文中宋字体居中排列。有副题的,采用4号仿宋字体,加破折号居中排列。2.作者署名采用4号楷体居中排列。两人及两人以上署名的,在姓名之间加“,”间隔。3.正文前面的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成200字左右的一篇内容自含的独立短文,不要出现“本文论述……”“作者认为……”等提示性表述。学术内容丰富的文章,其摘要可以在400字以内。欢迎作者另附供刊物向文摘期刊推荐的摘要文稿,短篇500字,长篇3500字。4.“关键词”为本文出现频率高、关键性的术语,一篇文章最少要有3个,用“;”间隔。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四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 编:时明德副 主 编:王利亚 张宝明 刘继保(常务)编辑部主任:刘继保副 主 任:张湘洛文科编辑室:刘继保 张湘洛 李继峰 伍纯初 张孟杰 杨 倩理科编辑室:王保玉 胡廷锋 胡灵敏 徐 刚

休闲文化研究专栏介绍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休闲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现象,既内在深刻的人文意蕴,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关注休闲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由这一现象提出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刊与中国休闲研究中心合作,特邀马惠娣研究员主持,开设“休闲文化研究专栏”,刊载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专栏开设以来,先后发表了于光远先生、成思危先生、范曾先生、马惠娣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本刊改版后,“休闲文化研究专栏”继续热忱欢迎原创性显著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介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刊载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同时通过“专题”“笔谈”等形式聚焦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学术热点问题。自专栏开设以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刊载了大量学术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受到科学技术哲学界的普遍关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改版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以继续服务学术研究为己任,尤其欢迎反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学术论文。河洛文化研究专栏介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河洛文化研究”专栏(1991年之前称为“河洛春秋”栏目)根植河洛大地,创办27年来,一直以发掘与弘扬河洛文化、促进学术繁荣为己任。我刊长期刊载有关河洛地区历史、考古、哲学等方面研究的文章,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刘庆柱、李伯谦、齐东方等先生就曾赐稿本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我刊2011年改为月刊出版,“河洛文化研究”专栏继续欢迎校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继续关注本栏目、为本栏目撰写高水平的文章。期刊征订欢迎订阅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进行订阅:来函: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路71号,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471022

洛阳师范学院学院学报

休闲文化研究专栏介绍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休闲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现象,既内在深刻的人文意蕴,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关注休闲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由这一现象提出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刊与中国休闲研究中心合作,特邀马惠娣研究员主持,开设“休闲文化研究专栏”,刊载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专栏开设以来,先后发表了于光远先生、成思危先生、范曾先生、马惠娣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本刊改版后,“休闲文化研究专栏”继续热忱欢迎原创性显著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介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刊载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同时通过“专题”“笔谈”等形式聚焦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学术热点问题。自专栏开设以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刊载了大量学术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受到科学技术哲学界的普遍关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改版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以继续服务学术研究为己任,尤其欢迎反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学术论文。河洛文化研究专栏介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河洛文化研究”专栏(1991年之前称为“河洛春秋”栏目)根植河洛大地,创办27年来,一直以发掘与弘扬河洛文化、促进学术繁荣为己任。我刊长期刊载有关河洛地区历史、考古、哲学等方面研究的文章,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刘庆柱、李伯谦、齐东方等先生就曾赐稿本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我刊2011年改为月刊出版,“河洛文化研究”专栏继续欢迎校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继续关注本栏目、为本栏目撰写高水平的文章。期刊征订欢迎订阅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进行订阅:来函: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路71号,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471022

本刊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刊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诚邀海内外学者和学术新秀赐稿。 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本刊的用稿原则是:理论观点有新见,学理探讨有深度,研究资料有新证。提倡简明扼要的文风,也欢迎论题重大、言之有物的长文。刊物按学科设置栏目,另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专栏,并有“学术平台”刊载精彩短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为大16开本,每期内文176页,定价12元。期印数1500册。国内发行自办,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有关网络传播,成为在教育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1990年,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1篇,《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专题文献将本刊列入“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期刊”,全国排序第199位。1995年,被二次文献摘转的篇数和在同类期刊所居名次逐年攀升。1996年12篇,居全国师专学报第16位;1997年14篇,居第10位;1998年28篇,居第4位;1999年19篇,居第3位;2000年16篇,居第2位。2000年,参与全国师范大学学报排序,居第33位,在全国师院学报中居第6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稿费多少

1、崔岩,1999年第4期,《评唐太宗的音乐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0-63页。2、崔岩,2003年第3期,《也谈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洛阳大学学报》,第22-24页。3、崔岩,2003年第3期,《以隋唐为例驳“<通鉴>不载文人”说》,《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87-90页。4、崔岩,2006年第4期,《论唐代科举制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扬州大学学报》,第18-21页。5、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6期,《韵文述史 审视百代——论清高宗的咏史<全韵诗>》,《文史哲》(CSSCI),第69-74页。6、乔治忠、崔岩,2006年第9期,《清代历史地理学的一次科学性跨越——乾隆帝《题毛晃<禹贡指南>六韵》的学术意义》,《史学月刊》(CSSCI),第5-11页。7、崔岩,2007年第1期,《噶尔丹死亡问题考辩》,《清史研究》(CSSCI),第110-113页。8、崔岩,2007年第3期,《土尔扈特蒙古回归日期再探讨》,《卫拉特研究》,第27-30页。9、崔岩,2008年第5期,《乾隆帝御制诗史学价值探微》,《求是学刊》(CSSCI),第132-137页。

洛阳,位于河南省,横跨黄河中下游两岸,毗邻郑州市,因处洛水之阳因而被人称为洛阳。洛阳历史悠久,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骚客的诗文中都不免出现洛阳的身影。譬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又譬如张籍《秋思》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些都是流传千古,即使小儿读来亦朗朗上口的关于洛阳的诗句。

洛阳,作为一个千年古都,它有着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故事;洛阳,人们总会在看到牡丹花之后想起来的城市。

在北宋之前,洛阳在历史上是作为一个政治型都市存在的,许多朝代都在此建立都城,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都城。直到到了北宋,因为各种政治社会因素,洛阳方才由一个政治型城市转变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型城市。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东都洛阳由政治型都市转变为休闲娱乐型都市的缘由和过程。

一、 洛阳转变为休闲娱乐型都市的过程

洛阳作为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是许多朝代的政治中心。从东周到唐朝,先后就有7个朝代在此定都,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洛阳便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政治型城市文化特色。东都洛阳由政治型都市开始转型,是从唐朝开始初现端倪。

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使洛阳受到了重创,洛阳的政治地位开始逐渐下降,虽然如此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政治吸引力,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看出。

比如,北宋虽然定都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但是依然有过迁都洛阳的想法,再者,宋朝初年的时候,在洛阳宫城有着大规模的营建等等迹象表明,在宋初洛阳虽然不再是都城,但是还是有着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只是在宋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政治地位逐渐变弱,直到到了北宋仁宗的时候,洛阳的休闲娱乐型文化地位超过了政治地位,至此完成了它从政治型都市到休闲娱乐型都市的转变。

二、政治中心的迁移、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了洛阳的转型

我们都知道,北宋定都开封,是为东京,而以洛阳为西京,洛阳的政治地位再不是唯一。到了北宋中期又增设了南京顺天府、北京大名府,洛阳的政治地位又进一步的降低。再加上开封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洛阳在政治中心的竞争中国更加失去优势,到了宋真宗之后,帝王已经不再临幸洛阳,西京留守司成为了一个“闲职”一般的存在。

与东京开封府相比,西京洛阳已经成为了一个过去式。正如程民生先生所说,

“开封是当权派的首都,洛阳是在野派的首都;开封是宋朝正堂,洛阳是宋朝别墅;开封是滚滚红尘,争权夺利,是政治家的战场,洛阳花气蒙蒙,修身养性,是学问家的天堂;开封是显赫的太阳,洛阳是淡雅的月亮。”

总之,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洛阳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洛阳,它从此之后退出了历史上的政治舞台,恬淡而雅适。

除了政治中心的迁移之外,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是促进洛阳转型的一个因素。虽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是洛阳的自然环境与苏杭相比也是不逞多让的。各种名山大川,罗刹古迹,嵩山少林坐落于此;各种的园林,泛舟游湖,文人雅士们在此流连忘返。

三、洛阳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其转型的重要基础,花木经济的兴盛亦为休闲娱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文化,而洛阳恰好就是如此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洛阳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文人雅士汇聚于此。文人雅士最是爱吟诗作赋,赏花看月,于是乎,随着洛阳政治地位的下降,其休闲娱乐文化逐渐显露了出来。洛阳是北宋理学的中心,是许多寻求避世之人的天堂。

元丰年间,司马光、 富弼、 文彦博等朝廷重臣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任后移居洛阳,这三人和其他的士大夫,共十一人,组成“洛阳耆英会,”在此修身养性,潜心治学,由是提高了洛阳的文化品位,促进了洛阳休闲娱乐的发展。

洛阳的气候非常适合花草生长,谈及东都洛阳的花草,下意识的便会让人想到牡丹。牡丹雍容华贵,品种众多,欧阳修曾在他的《洛阳牡丹谱》中统计过,牡丹共有35种,其中的姚黄、 魏紫堪称牡丹之翘楚。当然,洛阳除了牡丹之外,洛阳还有许多其他的花草。譬如菊花、桃李等亦都是洛阳盛产的。

除此之外,王公贵族在洛阳广修园林也为洛阳转型成为休闲娱乐型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十三个朝代曾在此建都,由是形成了典型的政治型都市文化,但是这种典型的政治型都市文化,在北宋的仁宗时期完成了向休闲娱乐城市的转型,其中原因包括,政治中心的迁移,其自身浓厚的历史底蕴、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繁盛的花木经济等。

这一转变对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此之后文化开始逐渐与政治剥离开来,文化不再是政治的附属产物,文化受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弱,变得独立而鲜明起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努力保护这些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文明,让其千年之后依然能绽放不凡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显运.从政治型都市文化到休闲娱乐型文化的嬗变——北宋洛阳城市文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7):1-4.

[2].政治型文化[J].学语文,2015(05):57.

  • 索引序列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四版
  • 洛阳师范学院学院学报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稿费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