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即审美 教育 ,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于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美育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一:《浅议幼儿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促进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等重要功能,当前对美育还存在着不够重视,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确解读美育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幼儿美育,提升幼儿美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即通过认识周围事物和艺术之美,以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具有德育、智育、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幼儿阶段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与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除了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2]因此,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 儿童 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3]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 智力开发 。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如画的景色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是怎么来的,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在天空飞?总之,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美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幼儿美育在促进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恶劣影响,加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的盛行,幼儿教育的单纯知识化现象也开始流行。不少幼儿园过分偏重于对儿童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美育。 2.错误理解美育的内涵 美育涵盖内容宽泛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因此,对幼儿的美育自然不能只侧重一点或某一方面,当前部分学校或教师错误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美育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伤害。 三、幼儿美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幼儿美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幼儿美育。 1.在游戏中实施美育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组织孩子参加具体、形象、生动、愉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安排孩子当“演员”或者让孩子组织小游戏,老师参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感受美。 2.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如,春天来了,就让孩子到室外去观看花儿的美丽,春风的轻抚,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绘画课上让儿童把看到的花儿按自己的印象画下来,并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自然之美有了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幼儿观察、画画、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 3.在生活中实施美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 经验 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5]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不乱写乱画,讲究卫生等,这些能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行为美。教育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服,午睡时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使幼儿知道这就是仪表美.要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吃完水果,果皮要放在塑料口袋里,培养幼儿不乱扔果皮等杂物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美化环境,见到别人有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可以用“小红花”的形式加以赞扬、鼓励,从而培养幼儿具有美的心灵。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6]因此,在对孩子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平时的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并能用自己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整齐美观的板书、高尚伟大的人格去影响孩子。 总之,幼儿美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幼儿美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稚琳,幼儿美育浅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58-60. [2]王习明,论学校美育的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21-123 [3]陈科美.再谈幼儿美育[J],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36-37. [4]顾颉,论美育的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9-11. [5][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二:《浅谈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幼儿教育;素质培养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幼儿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美育 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等。观察语言美,就是要指导幼儿在观察其他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语言美。观察行为美,就是观察其他幼儿和周围生活中的人能否有礼貌文明的行为,即要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如尊老爱幼、重师敬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等。观察环境美是要指导幼儿学会对周围生活环境予以正确认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 动物画 及 卡通画 ,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选择一些美好的社会事物对幼儿进行美育,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情操。如,参观工农业生产,可以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听英雄模范的 事迹 介绍,可以培养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品德。在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美好行为品质。参观县政府、游览观景台等人文艺术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在舞蹈教育活动中感受美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在艺术部提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标。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之大,成效之显著,有目共睹,也是其他艺术教育不可替代。幼儿舞蹈凭借着直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和富有魅力、感染力的表演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舞蹈的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的表现手法寓教于乐,向幼儿展现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七彩世界,它让幼儿在舞蹈教育活动中受到美的启迪、美的熏陶,使幼儿具有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舞蹈中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有神奇梦幻的童话王国,有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世界,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有绚丽多彩的服装道具等等。而这些在幼儿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如何激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首先,引导孩子去感受舞蹈的艺术之美。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独特性,在于运用人的形体动作表现艺术,属视觉艺术范畴。让幼儿多欣赏经典优秀的舞蹈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不断加深幼儿视觉印象,让他们从观赏中感受舞蹈动作之美。如我在教《小孔雀》时先找来杨丽萍代表作《雀之灵》 三、美育释放儿童自然天性,健全人格 美育教育包含审美教育以及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上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对美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感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看待社会。幼儿教育作为儿童初步突入教育门槛的启蒙教育,不单单要教会孩子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观察社会的能力,还要教育孩子审视美的能力,以及健全孩子的人格和塑造孩子的个性。而美育教育的渗入,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给儿童营造一个理想教育的环境。一切美的事物对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人往往会循着美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但是处于由于教育阶段的儿童,由于其本身心智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美的感知和鉴别,往往容易在根据自己主观意识的喜好去判定“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这极容易让孩子走入一个对美的事物认识的误区,而且这种误区一旦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扎根,就很难根除。 美育教育对于健全儿童人格方面的作用体现在,让儿童在发现美、鉴别美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互相比对,在比对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是非对错,如何区别美与丑。毕竟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美的事物缺乏一定的评判标准,往往会根据自己喜好来判别美。比如对自然事物的美的看法,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海,往往会因个人的第一感觉喜好来辨别,又比如对社会上一些精神层面上的美的评判,儿童更是没有判别的标准。因此,美育教育作为一个摆渡者的身份,让儿童感受自然的万千变化、神奇奥妙的美,让儿童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美的思想去感知精神层面上的美德。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发展,在协调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差异互补过程中,实现幼儿全方位个性的发展。 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三:《浅析幼儿美育实施的途径》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它将人的社会性同生理性融合在心理中。美育功能对每一个学前儿童在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所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如何对幼儿实施美育,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美育;审美;幼儿园;教师 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在呵护儿童童心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连贯性的美育可以使个体在成年之后仍然保持怡然活泼的童心,并使其创造力得到持续的发展。 幼儿美育主要以艺术教育为基础,以幼儿园生活与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幼儿置身于和谐的、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情境中,让幼儿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探索和创造的魅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幼儿美育具备让幼儿认识深化、情感净化、道德感化和智能开发等很多功能,是幼儿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利用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发展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幼儿园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日常生活、艺术教育、社会活动等教育资源,多 渠道 、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 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艺术美直观、鲜明、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最容易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陶冶幼儿的情感,带给幼儿充分和完美的美的享受,对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有重大意义。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文学欣赏,而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艺术教育通过 唱歌 、舞蹈、绘画和语言等多彩的活动,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开发幼儿大脑,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音乐节奏、 音乐欣赏 和歌舞技能来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能力,并辅以感受美的 方法 。例如:在演唱歌曲《鲁冰花》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歌曲的图片或者观看歌曲的舞动视频,让孩子感受旋律的美好,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学会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 (二)美术教育则以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剪纸、玩具制作、 泥塑 等活动。教师通过让孩子亲手设计、制作美术作品,从而锻炼视觉,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并且幼儿在对绘画作品的鉴赏活动中,能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教师切忌脱离艺术自身的感染而对幼儿进行呆板的模仿和单纯的技术练习。 (三)文学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塑造人物或事件,幼儿文学作品如童话、 故事 、儿歌等具有生动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幼儿通过听、看、说等方式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长文学知识,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的能力,丰富其内心世界。例如:在老师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积极引导幼儿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然后去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去描述,在结束时,教师用幼儿能明白的话语 总结 该作品的“中心思想”,来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孩子们在诗一样的童话中体会真善美,净化和滋润幼儿的心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正确引导。 二、把美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为幼儿进行美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所以幼儿的美育应贯穿在幼儿的整个生活中。 (一)家庭是幼儿美育启蒙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幼儿家庭美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家庭布置上,注重朴素美观,干净整洁,为幼儿提供一个陶冶幼小心灵的生活空间,让孩子体会到形式美;在家庭氛围上,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生活态度上,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做事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作为补充 家庭教育 不足的机构,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要把美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首先,注意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室外尽可能栽培美丽的花卉和树木,并且使有足够大的安全的玩耍空间,室内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以及孩子自己设计的各种作品,从而为幼儿创设充分显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感受校园之美,实施对幼儿无声的美育。其次,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与老师、同伴交往中体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最后,在各式各样的游戏中充实幼儿的生活,活跃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在大自然和社会中拓宽美育的空间 幼儿美育不应只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之美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也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感受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美好。 (一)自然界包括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大自然为幼儿提供的审美对象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是最真实的内容,这些形象生动的美非常容易被幼儿理解与感知。因此教师应好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散步、参观或郊游等一些户外活动,深切感受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花间的蝴蝶,让他们更多地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迷人景色,增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对美的丰富感受性,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家庭、集社、市场等。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认识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在社会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参观各种建筑、商品和艺术品,感受物质文明之美;听一听先进的人物和事迹,了解英雄模范,感受精神文明之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这些都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呀,美无处不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幼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提高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梅俊宇:《浅析学前儿童美育培养途径》,青年文学家,2010年 [2]冉祥华:《美育.童心.创造力》,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2. 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3.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4.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参考 5. 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
在中班幼儿 教育 中,美术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审美与创造性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绘画;内容;知识;创造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 教学 方法 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传统教学模式又是幼儿被动的学习过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没有一定的 想象力 和创造性。教师应树立时代的紧迫感为发掘幼儿创造力添翼。那么我们要怎样指导好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呢?
一、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
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
我们应从幼儿已有的实际 经验 出发,选择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又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拓展的内容,即“已知+未知”,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例如,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幼儿已明确单色画的概念,而且对水彩笔的性能和运用方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同时也欣赏了大量的装饰花纹。
在此基础上要求幼儿进行《单色画:有花纹的鱼》,幼儿就能主动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出许多生动的作品,在这中间,幼儿需要获得的新经验是“如何用已知花纹打扮鱼,使鱼更富美感”。试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幼儿既不知道什么是单色画,也不知鱼的基本形状,更没有欣赏花纹的经验,他们怎么可能有兴趣和能力去尝试,以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呢?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为幼儿提供“适度新颖的内容”,目的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以形象 思维训练 带动幼儿 绘画知识 和技能的提高
中班幼儿美术的重点应在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绘画的强烈愿望,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友善的环境,鼓励 儿童 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将来去开创别人没有开创的事业。这不仅仅是绘画之路,而是给幼儿树立一个走向未来竞争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因此,把训练幼儿直觉感受、形象的观察、形象的记忆、形象的联想、想象、创造作为重点。当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表达的丰富,绘画技能也要相应提高,但技能训练的关键是要抓住控制技能提高的心理机制(形象思维),幼儿的潜能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技能是思维的表达,应当先学会思维,再学会表达(技能)。换句话说,在美术教学中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幼儿思维活跃,头脑中的形象丰富,情绪激动,创作欲望强烈,就会画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三、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美术教学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环境条件,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特别是用拟人等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就像画他们自己一样。他们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孩子们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画出的有趣形象,无论好与坏(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责备),老师都不能横加指责。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感,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把鼓励儿童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这样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此类活动中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从新《纲要》中可以看出,对于组织活动的要求是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还要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这些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
四、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儿童作品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把评价作品看成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
每次画完画,就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 故事 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从来不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惧心理。但经常引导他们去比较,并经常拿名画家的画、中外小朋友的画让他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心逐步在增长。当听到同伴们表扬、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我还经常让幼儿搞集体创作,让大家出主意,大家动手画。经过两年的实验,我觉得最突出的成绩是保持了幼儿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你追我赶,谁也不示弱。另外,孩子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方面,如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幼儿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这一主体与创造美的美术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让幼儿不断去创造美。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既是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又存在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我。
【摘 要】基于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分析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本文分别从幼儿兴趣的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快乐的体验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研究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1.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1.1教学活动的题材选择
新《纲要》中说: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具有美术的特点:既要考虑幼儿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也应考虑美术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独创性,让幼儿在教育中培养兴趣。
1.2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新《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的形式的采用中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恰当的将游戏的形式运用其中,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活动中带来的直观和快乐的体验。
1.3教学活动中适当的竞争形式
对于竞争可能我们都会想到比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竞争”,笔者认为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的活动。这里的“引导”就好比放风筝的线,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否则风筝都会飞不高。“引导”应该既给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又具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
2.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激发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应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表现技巧。
2.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和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幼稚而盲目否定,更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幼儿的想法。宽松的心理环境还要求减少僵硬规定,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势必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2.2丰富幼儿的经验
丰富的经验是幼儿创造的基础,只有当幼儿存储了丰富的经验的时候,教师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例如:在组织出游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行人的服饰、建筑、环境布置、不同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欣赏和感受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形状、颜色、人物、表情,通过这些方式,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去关注事物的变化,用自己的行为去体验,那么,长此以往,幼儿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2.3美术技能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
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技能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两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零件”,如:几何图形、半成品画等,启发幼儿用这些组装新的作品。这样有利于幼儿去表现,幼儿会把各种“零件”转化成看到的物体。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新的作品,每个幼儿意愿和喜好都不同,创造的作品也会不同。这既提高了幼儿的技能,又留给幼儿创造的空间。就像小鸟借助风力自由地飞翔,并感觉风的阻力。幼儿好比小鸟,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进行着艺术表现,那么技能就是幼儿要借助的风力和空气的阻力。没有翅膀的小鸟无法飞行,同样在没有风力、空气阻力的真空中,小鸟也飞不高。
3.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快乐体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眼、手、脑的配合,真切地感受到美术创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在教师及时给予的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使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1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在幼儿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涂涂画画,不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将这一过程作为幼儿表达情感、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愉悦感。幼儿愿意和喜欢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比如将花儿、小草画的跟他们一样开心或难过,将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快乐。
3.2教师鼓励引导幼儿体验成就感
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常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构思与创作不断调整主题,以至于在创作中陷入什么都想画,但又不知到怎么画的情况。面对幼儿出现的困难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多了解幼儿创作的心态、意图,多给幼儿正面的回应。对幼儿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建议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现有结果与原有意图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如:“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画了什么?对你有启发吗?你想画什么?哪里不会画呢?”通过询问、建议,鼓励帮助幼儿最终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及 文化 水平日益提高,对幼儿的特长教育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各类美术学习进入许多家庭之中,很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学习美术的年龄段也在慢慢提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美术学习,将美术素养当作衡量幼儿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很多家长的开始让幼儿学习美术,这就需要幼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很多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家长也随之产生了苦恼,很多父母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幼儿的兴趣是广泛的,是否学习美术,有时需要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出发,但绝不能盲目跟风。而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则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尤其要从幼儿的需求、兴趣等角度出发。
一、家长是否支持幼儿学习美术的态度分析
许多家长有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的意识,并且对美术学习的价值有了初步认识,能够理解并赞同美术对幼儿智力、气质、注意力、自信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家长并没有对美术学习形成科学的认识。
1. 家长支持幼儿学习美术,多是希望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家长让孩子学习美术的原因有很多。有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是让孩子有一项 爱好 和特长,并且对幼儿手指灵活性、气质培养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益处。可见,这些家长对学习美术的态度是清醒的,初衷简单,就是想培养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审美情趣。还有家长希望孩子以后从事美术行业,甚至成为美术人才。不论家长出于何种原因支持幼儿学习美术,都应该贵在坚持,学好绘画技能,孩子会受益终身的。还有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美术是因为孩子本身对美术有很大的兴趣,这也是家长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种体现。幼儿在第一次接触美术时,通常会被美术作品的独特形状、颜色变化所吸引,于是产生一种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维持的时间较短,可以称之为“无意兴趣”。只有不断激发,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幼儿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才是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2. 家长从现实角度考虑,不支持幼儿学习美术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已经上了其他兴趣班,不想再给孩子过多的负担和压力,而不支持幼儿学习美术。还有些幼儿对学习美术没有兴趣,这也是家长不选择让孩子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家长没有认为美术学习会给孩子带来绝对的好处或坏处,而是客观地对待是否选择让幼儿学习美术,这样的观念是比较可取的。
二、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
1. 正确定位,认清自己的职责
家长在幼儿学习美术的活动中,应起到鼓励作用,而不应该是“监工与警察”的角色。家长能认清自己在孩子学习绘画中的责任,其益处将远远超于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家长应该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首先学会想象,就像一位学者所说的“不先学会想象就开始学美术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美术”。家长要做好榜样,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不断鼓励幼儿,激发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2. 做好持之以恒学习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心态
学习美术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不仅仅是幼儿,家长也应该做好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家长的心态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行为,从而会影响幼儿学习美术的状态及成绩。有些家长包办代替帮幼儿画,让幼儿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幼儿离开了家长和老师就会举步维艰;有些家长过于放松,认为孩子有个爱好就行,画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一事无成;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在孩子画画时喂吃的,随意分孩子的心,看不得孩子吃苦,也不会有什么成果。所以,学习绘画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才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3. 葆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鼓励为主
幼儿的思维和感知能力是不能和成人相提并论的。对待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犯下的大小错误,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严厉批评、体罚、辱骂等会打击幼儿自尊心,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以致对美术更加惧怕,甚至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应反复提醒、不断帮助,从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篇3 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和环保教育的整合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业过度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严重透支,使得中国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达到了不治理就无法面对的程度。雾霾经常光临我们的生活,沙漠化逐渐接近我们的城市,饮用水资源常常被污染,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大问题。环境污染和保护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一、幼儿园在艺术教育中实施环保教育的意义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环保教育的活动开展的不多。很多幼儿对环保纪念日不知道,对环境问题的意识不强。面对这样的情况,面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和环保知识的教育。这样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植下环保意识的种子,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这个种子就可以开花结果。 二、幼儿绘画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绘画是幼儿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绘画课程的实施,帮助幼儿获得美术知识,在绘画的具体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美学意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利用多媒体或者是 卡通画 的形式,在幼儿心理播种环保的种子。比如,在《一条小河》的绘画教学中,我给幼儿看视频:乌黑的河水下面,一条小鱼痛苦不堪地游着,在小鱼的前面,一大片白色垃圾正在漂浮着。然后提出问题:小鱼为什么这么痛苦和难受?我给幼儿讲解原因,之后又出示一条清澈的小河,水底下的水草随着水流漂浮着,小鱼儿欢快地 游泳 ,还有可爱的小蝌蚪。我又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条小河?在幼儿回答后,我进行讲解。之后开始绘画的教学,在绘画中,幼儿的意识里已经深深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幼儿和我一起画出了一条清亮、明净、有小鱼、小蝌蚪游泳的小河,青青的绿草、清澈的小河,在蓝天下不停地流着,幼儿的内心就呈现出阳光的世界。 三、在幼儿美工课中实施环保教育 幼儿的美工课主要是 折纸 、剪纸、泥工、小制作等。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比如,在搜集使用过旧物品的过程中寻找灵感,这样不浪费钱、不浪费物,就可以实现手工课的教学目标。利用一个废纸杯,联想出相应的形状;利用一个废纸盒变换后形成新的造型。这些都可由幼儿自己想象和实践,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同时,也启蒙了幼儿环保的意识。比如,我实施了一节《 变废为宝 》的手工制作课,先让幼儿搜集使用过后的塑料瓶、卡纸、塑料袋等手工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幼儿通过观察,琢磨这些物品能够怎样变化,充分利用这些物品的外形、颜色、性质等,创造出一种新的物品。然后给幼儿讲解塑料制品,尤其是包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灾难,那些塑料袋深埋地下几十年都不能降解,是一种高度的白色污染。所以,要提倡重复利用和环保包装等意识。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载体,同时,也要成为环保意识启蒙的途径。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应该引起幼儿教师的重视。 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篇4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义 推进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与必然选择。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由乡村向城巾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也就是说,我国有近一半的人口为城镇人口。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城镇的迅速扩张和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也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未来10年的儿童教育发展目标,其中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1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城镇化后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加快了城镇幼儿园的建设:城镇化后的幼儿园从建园标准到教师配置、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及教育内容选择等方面,都努力向着城市幼儿园看齐。特别是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幅提高,新市民的家庭向往城市生活,希望如城市人一样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像城市家庭一样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及艺术熏陶,也有些家庭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改变下一代人的未来生活和提升生活品质;而幼儿园既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办园质量;更期盼借机提升办园声誉,发展幼儿园自身以期获取更大的市场收益。社会的要求、家长的需求、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多种现实因素使幼儿园把艺术教育当作跻身市场的一种手段和目标,于是城镇化幼儿园艺术教育变得乱象:既存留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又因极力效仿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受限而引起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因此理清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义是搞好城镇化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城镇化内涵发展标志之一。教育提升城镇的品质。而城镇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不仅关系幼儿园艺术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城镇文化内涵和人口素质的提升。笔者通过对一个距离省会城市28公里,处于“半小时”经济圈内,在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重要地的县镇多所幼儿园的调研发现:城镇化幼儿园艺术教育既存留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优势,又因极力效仿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引发诸多的问题和缺陷。 (一)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优势 艺术以及艺术教育,本质是审美体验和审美教育。对美的体验和感受一定要有美的环境。特别是幼儿,他们最初的对美的体验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农村幼儿园所处的环境是自然乡野,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广阔的天地是幼儿艺术审美的最好源泉。农村那种无功利、无效益、无专业技术技能的生态艺术最适合幼儿的艺术成长。因此,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农村幼儿园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办园质量差、师资水平较低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艺术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开展得不尽如人意,这是农村幼儿园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城镇化给了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一个有利的契机,使得艺术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较大的变化,然而事实上城镇幼儿园在艺术教育上没有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二)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不足 城镇化后的幼儿园由于办园体制多元、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参差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教育的实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缺陷: 1.随着城镇化的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去农村幼儿教育单纯依靠政府和集体办园的单一现状得到了改变。政府对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幼儿园投资 渠道 更多,城镇幼儿机构体制多元――公办、民办、私立等几种体制并存,由于资金投入渠道不同、预期收益期望不同,因而功利性和盈利性使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变得浮躁和商业。 2.城镇化后,幼儿园办园基础各异、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无法尽快达到标准。大多教师是农村幼儿教师和小学的转岗教师或者临时聘用教师,在教师培训学习方面一般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花费时间短、见效距离近的城市幼儿园作为观摩和学习对象,这种学习的直接结果是“依葫芦画瓢”。无论是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还是设计教案、选择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 等方面,更多的是学习城市幼儿园教师的做法――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艺术技术、艺术方法的标准训练上,并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评判来评价幼儿的艺术技能,把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当作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城镇幼儿园把这种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严重背离――以艺术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的专业化、技术化的艺术教育直接当成经验学习传播,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过程,使得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也倾向技术化和专业化,而丢掉了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自由生态的优势。 二、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义 农村幼儿园原本生态的环境是滋养艺术的优良土壤,是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天然课堂。虽然城镇化的要求使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师资力量加强以及培训手段多样等方面等迅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理清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义,在保持原有本色的同时回归到艺术教育的本质,使处于发展中的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 (一)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该回归到艺术的本义 艺术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之一。从原始人驱魔媚神的歌舞,到原始洞穴壁上留下的绘画以及成人为儿童编演的原始英雄史诗等来看,艺术始终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 艺术和艺术教育相伴而生。中国古代先哲特别重视艺术的教育作用,人们很早就懂得通过艺术审美来引导人的精神。在西方,人们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重视艺术的认知作用,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艺术对人的教育功能及情感影响。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的本质也应该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来育人的,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于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美的人格的塑造。 城镇化后的幼儿园,在艺术教育上有着先天的优势。首先,幼儿园是建立在乡村幼儿园的基础之上,多数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以及幼儿都来自于农村,他们对农村大自然生活和环境天然的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城市居民无法企及的。其次,城镇幼儿园的教师一般来源于本地区,独具小城镇有淳朴自然的生态感受,尽管艺术专业技能较弱但是在艺术教育资源内容、方式方法上没有禁锢,因而在艺术教育中他们更容易回归艺术的本质――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 城镇化后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也有它的局限:城镇化的新市民离开了原本充满乡村野趣的环境,进入了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另外,第三产业的兴起,工业化、集团化的大规模生产,相对于农村人口高度集中,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相处,更加社会化,人们对空间与时间、经验与事件、身体与灵魂以及智慧与感情之间的联系的追求―――这个艺术的真谛变得弥足珍贵。所以,在这样一个既有优势又有局限的特殊的幼儿园中开展艺术教育,就要认清艺术的定位,回到艺术教育的本质――为艺术而教育。以艺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通过艺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对美的体验和感受、意志智力、情感情趣等基本素质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艺术表现方法和技能。 (二)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该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 城镇化后,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首先经济收入的增加,教育观念的改变、价值观的改变等一系列的改变,促使幼儿园在幼儿家长和社会的要求下把艺术教育当成融入城市生活或者是下一代人身份变迁的一条便捷之路。这就需要幼儿园艺术教育既要改变过去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粗糙,又要区别于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和功利化,立足城镇化后的现实,紧贴城镇幼儿的真实生活,使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既来源于城镇生活又充分反映幼儿的城镇生活,不能脱离城镇生活照搬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所有。 首先,城镇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目标确立源于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生命。“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促进儿童人格的整体和谐发展。”城镇生活的所有内容就应该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生成点,从幼儿的生活现实出发,以幼儿息息相关的生活为基点,以发展幼儿的审美体验和能力为中心,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体验审美感,帮助幼儿享受生活中的美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快乐的自我表达,让幼儿园艺术教育回归到幼儿生活中去。 其次,城镇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真实的生活是艺术教育的源泉,幼儿的感知来源于生活,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源于生活。城镇后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要把日常生活和幼儿真实的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教师要充分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在不断提高艺术能力的情况才能教会幼儿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 最后,城镇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形式立足于幼儿生活。长期以来,许多城市幼儿教师已经形成一套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还是设计教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方法标准训练上,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城镇化后,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幼儿生活是艺术教育多样性的基础和来源。 (三)城镇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该上升到对幼儿生命的重视 人作为一个完成的生命体,一生中最大的价值体现是生命的高质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区分的那样,我们不仅需要实用的东西,也需要那些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的东西。 人生的目的是人的自身。人一生的过程就是创造生活和充分享受生活,充分享有生活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占有,而且意味着从精神的、感情的方面与自己的生活进行交往。超越动物性的本能生活,超越本能生活所划定的狭隘范围,开拓一片广大的精神空间,获得只有人才有的,不仅能生活而且能观照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有在艺术的天地里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因而,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就上升到提高生命质量、重视幼儿生命教育的高度。 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首先促进个体发展,幼儿艺术审美活动其实是幼儿最原始、最为本真的一种生命成长活动。他与艺术本身的技法技巧的掌握程度,艺术水平的高低无关,而与是否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重要的关系。艺术教育活动只是手段,生命活动才是根本的目的。艺术教育实际就是对生命审美永恒的追求。 首先,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个性、尊重自主、尊重创造。艺术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无论是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及方法的确立以及对评价标准都要遵循幼儿个人特点,符合幼儿个性发展。幼儿园特别是城镇化刚开始的幼儿园,渴望成为新市民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就应该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艺术教育要以儿童生命为原点和归宿,强调唤醒生命本性,尊重生命特性,探寻生命意义,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的生命化价值取向,以促进儿童生命和谐发展为艺术教育的目标追求。 其次,幼儿园艺术教育还能帮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善待生命。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生命,这是每个人应当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变得竞争日趋激烈,刚进入城市生活的新市民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逐步增加,面对急速变幻的现实更容易出现强烈的内心冲突,他们在努力创造生活的同时也会发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尤其显得重要的问题。因此,城镇化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建立在以促进人的发展、以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目标,教会幼儿“审美化的人生”“艺术化生存”“诗意地生存”――这是人生命的高境界。 总之,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变为市民是除生产方式、经济收入、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之外的个体素养的市民化,而艺术教育是帮助我们提高个个体素养、提高生命质量的一条有效之路。因此,幼儿园艺术教育既要保持农村幼儿园的艺术本源,发挥新建幼儿园的天然优势,又要学习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好的经验,力排城市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诟病,少走或者不走弯路,让城镇幼儿在学习艺术知识、锻炼艺术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儿童天性中所具有的艺术天赋和潜能,保护好幼儿在艺术中对美的追求、对艺术表现和创作的热情,尊重生命在艺术活动中本能地感受、体验和创造,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自由地成长,从而促进儿童生命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1. 幼儿园艺术教育计划 2. 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 3. 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 4. 幼儿艺术教育相关论文 5. 有关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
美育即审美 教育 ,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于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美育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一:《浅议幼儿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促进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等重要功能,当前对美育还存在着不够重视,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确解读美育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幼儿美育,提升幼儿美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即通过认识周围事物和艺术之美,以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具有德育、智育、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幼儿阶段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与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除了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2]因此,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 儿童 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3]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 智力开发 。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如画的景色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是怎么来的,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在天空飞?总之,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美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幼儿美育在促进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恶劣影响,加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的盛行,幼儿教育的单纯知识化现象也开始流行。不少幼儿园过分偏重于对儿童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美育。 2.错误理解美育的内涵 美育涵盖内容宽泛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因此,对幼儿的美育自然不能只侧重一点或某一方面,当前部分学校或教师错误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美育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伤害。 三、幼儿美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幼儿美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幼儿美育。 1.在游戏中实施美育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组织孩子参加具体、形象、生动、愉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安排孩子当“演员”或者让孩子组织小游戏,老师参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感受美。 2.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如,春天来了,就让孩子到室外去观看花儿的美丽,春风的轻抚,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绘画课上让儿童把看到的花儿按自己的印象画下来,并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自然之美有了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幼儿观察、画画、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 3.在生活中实施美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 经验 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5]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不乱写乱画,讲究卫生等,这些能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行为美。教育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服,午睡时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使幼儿知道这就是仪表美.要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吃完水果,果皮要放在塑料口袋里,培养幼儿不乱扔果皮等杂物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美化环境,见到别人有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可以用“小红花”的形式加以赞扬、鼓励,从而培养幼儿具有美的心灵。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6]因此,在对孩子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平时的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并能用自己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整齐美观的板书、高尚伟大的人格去影响孩子。 总之,幼儿美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幼儿美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稚琳,幼儿美育浅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58-60. [2]王习明,论学校美育的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21-123 [3]陈科美.再谈幼儿美育[J],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36-37. [4]顾颉,论美育的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9-11. [5][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二:《浅谈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幼儿教育;素质培养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幼儿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美育 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等。观察语言美,就是要指导幼儿在观察其他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语言美。观察行为美,就是观察其他幼儿和周围生活中的人能否有礼貌文明的行为,即要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如尊老爱幼、重师敬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等。观察环境美是要指导幼儿学会对周围生活环境予以正确认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 动物画 及 卡通画 ,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选择一些美好的社会事物对幼儿进行美育,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情操。如,参观工农业生产,可以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听英雄模范的 事迹 介绍,可以培养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品德。在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美好行为品质。参观县政府、游览观景台等人文艺术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在舞蹈教育活动中感受美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在艺术部提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标。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之大,成效之显著,有目共睹,也是其他艺术教育不可替代。幼儿舞蹈凭借着直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和富有魅力、感染力的表演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舞蹈的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的表现手法寓教于乐,向幼儿展现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七彩世界,它让幼儿在舞蹈教育活动中受到美的启迪、美的熏陶,使幼儿具有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舞蹈中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有神奇梦幻的童话王国,有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世界,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有绚丽多彩的服装道具等等。而这些在幼儿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如何激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首先,引导孩子去感受舞蹈的艺术之美。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独特性,在于运用人的形体动作表现艺术,属视觉艺术范畴。让幼儿多欣赏经典优秀的舞蹈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不断加深幼儿视觉印象,让他们从观赏中感受舞蹈动作之美。如我在教《小孔雀》时先找来杨丽萍代表作《雀之灵》 三、美育释放儿童自然天性,健全人格 美育教育包含审美教育以及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上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对美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感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看待社会。幼儿教育作为儿童初步突入教育门槛的启蒙教育,不单单要教会孩子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观察社会的能力,还要教育孩子审视美的能力,以及健全孩子的人格和塑造孩子的个性。而美育教育的渗入,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给儿童营造一个理想教育的环境。一切美的事物对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人往往会循着美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但是处于由于教育阶段的儿童,由于其本身心智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美的感知和鉴别,往往容易在根据自己主观意识的喜好去判定“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这极容易让孩子走入一个对美的事物认识的误区,而且这种误区一旦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扎根,就很难根除。 美育教育对于健全儿童人格方面的作用体现在,让儿童在发现美、鉴别美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互相比对,在比对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是非对错,如何区别美与丑。毕竟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美的事物缺乏一定的评判标准,往往会根据自己喜好来判别美。比如对自然事物的美的看法,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海,往往会因个人的第一感觉喜好来辨别,又比如对社会上一些精神层面上的美的评判,儿童更是没有判别的标准。因此,美育教育作为一个摆渡者的身份,让儿童感受自然的万千变化、神奇奥妙的美,让儿童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美的思想去感知精神层面上的美德。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发展,在协调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差异互补过程中,实现幼儿全方位个性的发展。 幼儿美育教育论文篇三:《浅析幼儿美育实施的途径》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它将人的社会性同生理性融合在心理中。美育功能对每一个学前儿童在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所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如何对幼儿实施美育,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美育;审美;幼儿园;教师 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在呵护儿童童心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连贯性的美育可以使个体在成年之后仍然保持怡然活泼的童心,并使其创造力得到持续的发展。 幼儿美育主要以艺术教育为基础,以幼儿园生活与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幼儿置身于和谐的、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情境中,让幼儿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探索和创造的魅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幼儿美育具备让幼儿认识深化、情感净化、道德感化和智能开发等很多功能,是幼儿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利用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发展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幼儿园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日常生活、艺术教育、社会活动等教育资源,多 渠道 、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 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艺术美直观、鲜明、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最容易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陶冶幼儿的情感,带给幼儿充分和完美的美的享受,对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有重大意义。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文学欣赏,而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艺术教育通过 唱歌 、舞蹈、绘画和语言等多彩的活动,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开发幼儿大脑,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音乐节奏、 音乐欣赏 和歌舞技能来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能力,并辅以感受美的 方法 。例如:在演唱歌曲《鲁冰花》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歌曲的图片或者观看歌曲的舞动视频,让孩子感受旋律的美好,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学会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 (二)美术教育则以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剪纸、玩具制作、 泥塑 等活动。教师通过让孩子亲手设计、制作美术作品,从而锻炼视觉,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并且幼儿在对绘画作品的鉴赏活动中,能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教师切忌脱离艺术自身的感染而对幼儿进行呆板的模仿和单纯的技术练习。 (三)文学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塑造人物或事件,幼儿文学作品如童话、 故事 、儿歌等具有生动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幼儿通过听、看、说等方式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长文学知识,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的能力,丰富其内心世界。例如:在老师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积极引导幼儿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然后去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去描述,在结束时,教师用幼儿能明白的话语 总结 该作品的“中心思想”,来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孩子们在诗一样的童话中体会真善美,净化和滋润幼儿的心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正确引导。 二、把美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为幼儿进行美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所以幼儿的美育应贯穿在幼儿的整个生活中。 (一)家庭是幼儿美育启蒙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幼儿家庭美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家庭布置上,注重朴素美观,干净整洁,为幼儿提供一个陶冶幼小心灵的生活空间,让孩子体会到形式美;在家庭氛围上,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生活态度上,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做事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作为补充 家庭教育 不足的机构,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要把美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首先,注意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室外尽可能栽培美丽的花卉和树木,并且使有足够大的安全的玩耍空间,室内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以及孩子自己设计的各种作品,从而为幼儿创设充分显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感受校园之美,实施对幼儿无声的美育。其次,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与老师、同伴交往中体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最后,在各式各样的游戏中充实幼儿的生活,活跃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在大自然和社会中拓宽美育的空间 幼儿美育不应只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之美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也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感受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美好。 (一)自然界包括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大自然为幼儿提供的审美对象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是最真实的内容,这些形象生动的美非常容易被幼儿理解与感知。因此教师应好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散步、参观或郊游等一些户外活动,深切感受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花间的蝴蝶,让他们更多地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迷人景色,增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对美的丰富感受性,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家庭、集社、市场等。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认识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在社会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参观各种建筑、商品和艺术品,感受物质文明之美;听一听先进的人物和事迹,了解英雄模范,感受精神文明之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这些都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呀,美无处不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幼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提高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梅俊宇:《浅析学前儿童美育培养途径》,青年文学家,2010年 [2]冉祥华:《美育.童心.创造力》,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2. 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3.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4.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参考 5. 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
幼师毕业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市场的形成、择校潮流的涌动, 对优质的小学教师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小学教育专业市场领域谁先胜出, 就看谁拥有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所以,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只有揭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基础, 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以下是我整理幼师毕业论文题目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 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 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 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 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 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 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 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 成本的调查研究
42、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43、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 、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关于某市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 、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 、 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 、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 、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 、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 、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33 、关于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35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36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7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 38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9 .学前教育本 ( 专 ) 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4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1 .某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2 .某市主城区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43 .某市主城区家庭亲子共读现状研究 44 .某市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5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46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7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48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 49 .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50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51 .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52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53 .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54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55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仅供参考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 、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关于某市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 、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 、 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 、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 、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 、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 、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可以,如何 提供你?
在中班幼儿 教育 中,美术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审美与创造性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绘画;内容;知识;创造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 教学 方法 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传统教学模式又是幼儿被动的学习过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没有一定的 想象力 和创造性。教师应树立时代的紧迫感为发掘幼儿创造力添翼。那么我们要怎样指导好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呢?
一、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
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
我们应从幼儿已有的实际 经验 出发,选择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又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拓展的内容,即“已知+未知”,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例如,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幼儿已明确单色画的概念,而且对水彩笔的性能和运用方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同时也欣赏了大量的装饰花纹。
在此基础上要求幼儿进行《单色画:有花纹的鱼》,幼儿就能主动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出许多生动的作品,在这中间,幼儿需要获得的新经验是“如何用已知花纹打扮鱼,使鱼更富美感”。试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幼儿既不知道什么是单色画,也不知鱼的基本形状,更没有欣赏花纹的经验,他们怎么可能有兴趣和能力去尝试,以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呢?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为幼儿提供“适度新颖的内容”,目的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以形象 思维训练 带动幼儿 绘画知识 和技能的提高
中班幼儿美术的重点应在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绘画的强烈愿望,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友善的环境,鼓励 儿童 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将来去开创别人没有开创的事业。这不仅仅是绘画之路,而是给幼儿树立一个走向未来竞争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因此,把训练幼儿直觉感受、形象的观察、形象的记忆、形象的联想、想象、创造作为重点。当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表达的丰富,绘画技能也要相应提高,但技能训练的关键是要抓住控制技能提高的心理机制(形象思维),幼儿的潜能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技能是思维的表达,应当先学会思维,再学会表达(技能)。换句话说,在美术教学中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幼儿思维活跃,头脑中的形象丰富,情绪激动,创作欲望强烈,就会画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三、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美术教学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环境条件,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特别是用拟人等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就像画他们自己一样。他们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孩子们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画出的有趣形象,无论好与坏(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责备),老师都不能横加指责。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感,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把鼓励儿童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这样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此类活动中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从新《纲要》中可以看出,对于组织活动的要求是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还要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这些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
四、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儿童作品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把评价作品看成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
每次画完画,就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 故事 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从来不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惧心理。但经常引导他们去比较,并经常拿名画家的画、中外小朋友的画让他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心逐步在增长。当听到同伴们表扬、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我还经常让幼儿搞集体创作,让大家出主意,大家动手画。经过两年的实验,我觉得最突出的成绩是保持了幼儿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你追我赶,谁也不示弱。另外,孩子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方面,如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幼儿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这一主体与创造美的美术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让幼儿不断去创造美。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既是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又存在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我。
【摘 要】基于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分析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本文分别从幼儿兴趣的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快乐的体验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研究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1.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1.1教学活动的题材选择
新《纲要》中说: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具有美术的特点:既要考虑幼儿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也应考虑美术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独创性,让幼儿在教育中培养兴趣。
1.2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新《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的形式的采用中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恰当的将游戏的形式运用其中,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活动中带来的直观和快乐的体验。
1.3教学活动中适当的竞争形式
对于竞争可能我们都会想到比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竞争”,笔者认为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的活动。这里的“引导”就好比放风筝的线,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否则风筝都会飞不高。“引导”应该既给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又具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
2.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激发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应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表现技巧。
2.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和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幼稚而盲目否定,更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幼儿的想法。宽松的心理环境还要求减少僵硬规定,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势必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2.2丰富幼儿的经验
丰富的经验是幼儿创造的基础,只有当幼儿存储了丰富的经验的时候,教师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例如:在组织出游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行人的服饰、建筑、环境布置、不同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欣赏和感受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形状、颜色、人物、表情,通过这些方式,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去关注事物的变化,用自己的行为去体验,那么,长此以往,幼儿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2.3美术技能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
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技能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两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零件”,如:几何图形、半成品画等,启发幼儿用这些组装新的作品。这样有利于幼儿去表现,幼儿会把各种“零件”转化成看到的物体。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新的作品,每个幼儿意愿和喜好都不同,创造的作品也会不同。这既提高了幼儿的技能,又留给幼儿创造的空间。就像小鸟借助风力自由地飞翔,并感觉风的阻力。幼儿好比小鸟,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进行着艺术表现,那么技能就是幼儿要借助的风力和空气的阻力。没有翅膀的小鸟无法飞行,同样在没有风力、空气阻力的真空中,小鸟也飞不高。
3.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快乐体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眼、手、脑的配合,真切地感受到美术创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在教师及时给予的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使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1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在幼儿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涂涂画画,不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将这一过程作为幼儿表达情感、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愉悦感。幼儿愿意和喜欢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比如将花儿、小草画的跟他们一样开心或难过,将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快乐。
3.2教师鼓励引导幼儿体验成就感
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常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构思与创作不断调整主题,以至于在创作中陷入什么都想画,但又不知到怎么画的情况。面对幼儿出现的困难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多了解幼儿创作的心态、意图,多给幼儿正面的回应。对幼儿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建议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现有结果与原有意图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如:“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画了什么?对你有启发吗?你想画什么?哪里不会画呢?”通过询问、建议,鼓励帮助幼儿最终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及 文化 水平日益提高,对幼儿的特长教育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各类美术学习进入许多家庭之中,很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学习美术的年龄段也在慢慢提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美术学习,将美术素养当作衡量幼儿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很多家长的开始让幼儿学习美术,这就需要幼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很多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家长也随之产生了苦恼,很多父母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幼儿的兴趣是广泛的,是否学习美术,有时需要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出发,但绝不能盲目跟风。而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则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尤其要从幼儿的需求、兴趣等角度出发。
一、家长是否支持幼儿学习美术的态度分析
许多家长有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的意识,并且对美术学习的价值有了初步认识,能够理解并赞同美术对幼儿智力、气质、注意力、自信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家长并没有对美术学习形成科学的认识。
1. 家长支持幼儿学习美术,多是希望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家长让孩子学习美术的原因有很多。有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是让孩子有一项 爱好 和特长,并且对幼儿手指灵活性、气质培养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益处。可见,这些家长对学习美术的态度是清醒的,初衷简单,就是想培养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审美情趣。还有家长希望孩子以后从事美术行业,甚至成为美术人才。不论家长出于何种原因支持幼儿学习美术,都应该贵在坚持,学好绘画技能,孩子会受益终身的。还有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美术是因为孩子本身对美术有很大的兴趣,这也是家长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种体现。幼儿在第一次接触美术时,通常会被美术作品的独特形状、颜色变化所吸引,于是产生一种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维持的时间较短,可以称之为“无意兴趣”。只有不断激发,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幼儿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才是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2. 家长从现实角度考虑,不支持幼儿学习美术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已经上了其他兴趣班,不想再给孩子过多的负担和压力,而不支持幼儿学习美术。还有些幼儿对学习美术没有兴趣,这也是家长不选择让孩子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家长没有认为美术学习会给孩子带来绝对的好处或坏处,而是客观地对待是否选择让幼儿学习美术,这样的观念是比较可取的。
二、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
1. 正确定位,认清自己的职责
家长在幼儿学习美术的活动中,应起到鼓励作用,而不应该是“监工与警察”的角色。家长能认清自己在孩子学习绘画中的责任,其益处将远远超于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家长应该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首先学会想象,就像一位学者所说的“不先学会想象就开始学美术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美术”。家长要做好榜样,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不断鼓励幼儿,激发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2. 做好持之以恒学习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心态
学习美术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不仅仅是幼儿,家长也应该做好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家长的心态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行为,从而会影响幼儿学习美术的状态及成绩。有些家长包办代替帮幼儿画,让幼儿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幼儿离开了家长和老师就会举步维艰;有些家长过于放松,认为孩子有个爱好就行,画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一事无成;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在孩子画画时喂吃的,随意分孩子的心,看不得孩子吃苦,也不会有什么成果。所以,学习绘画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才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3. 葆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鼓励为主
幼儿的思维和感知能力是不能和成人相提并论的。对待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犯下的大小错误,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严厉批评、体罚、辱骂等会打击幼儿自尊心,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以致对美术更加惧怕,甚至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应反复提醒、不断帮助,从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方法
摘要: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习美术技巧的同时,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艺术灵魂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使命。基于幼儿活泼好动、富于好奇心、模仿力强以及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幼儿美术教育必须坚持兴趣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幼儿的美术教育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范例法、游戏法、练习法、熏陶法等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常用方法。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形式,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幼儿美术 美术教育原则 美术教育常用方法
美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造型手段,塑造出的具有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在当前,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为家长所重视和接受;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涉及到这个领域,例如,教孩子认识色彩、图形,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欣赏山光水色、鸟语花香等,但真正从教育的高度了解美术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孩子,对家长仍是一个十分偏颇、模糊的概念。本文将以此为视角,就幼儿时期美术教育作粗步的探讨。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并不神秘。当婴儿呱呱落地时,家长就已经开始了美的教育,如悬挂彩球、玩具、图片等。这种家庭美育就是美术教育的萌芽期。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多,接受美的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观看五彩缤纷的节日彩灯和焰火,聆听下雨时有节奏的滴答声,在景色迷人的公园里游玩,在碧绿清澈的水池里嬉戏,都可以使幼儿感受和理解自然中、社会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美。从而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可以说这都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审美活动对孩子进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肩上。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陶界情操,树立崇高理想,形成道德观念,丰富精神生活。其二,对孩子智力思维方面的影响。用艺术的手段反映现实世界,可使人的认识更加生动、丰富,从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任务就应围绕上述范畴来确立。也就是说,在学习美术技巧的同时,更应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艺术灵魂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这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使命。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原则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既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又是思维发育的基础阶段,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模仿力强,思维具有发散性特点。而美术以形象性、生动性、色彩性、趣味性等特点正是吸引幼儿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极好方式,更是开发幼儿智力、训练思维的极好途径。因此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确立在开发智能、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以及初步掌握实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等基点上。
1.兴趣性原则。
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具有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是要选择形式新颖、富有情趣、新奇易动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幼儿在情趣盎然地投入美术活动。例如,《猫头鹰》这个教材,就是在已给的猫头鹰轮廓基础上给猫头鹰涂色,并安装上眼睛(两只眼是睁开的,两只眼是闭着的),幼儿给猫头鹰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后,就可以玩游戏了。这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了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2.直观性原则。
美术活动本身就具有直观性,因为它是从鲜明的视觉形象来反映和接受客观事物的。幼儿在实物、图片、模型、范画、黑板等各种教具的使用下,能够训练幼儿的感受力,和逐步认识事物本质与特点的能力。
3.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是指给幼儿所选的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时要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教学要求,从而使幼儿的美术水平逐渐发展。例如,小班幼儿绘画是从画线团、画糖葫芦开始,到了大班就是可以想象画和意愿画。
4.因材施教原则。
幼儿园教育大纲一直是这样要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在美术活动中也是要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大部分幼儿,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常用的方法
在遵循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美术教育本身的规律,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常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
是指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通过感官感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观察看似简单,其实,它包含了很大的学问。瓦特通过观察壶盖的跳动,发明了蒸汽机;人们从蜻蜓身上受到启迪,制造出直升飞机等,无不始于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为美术活动提供大量而丰富的内容和感性知识。教幼儿观察,首先,要明确目的;其次要有秩序,或有整体到局部,或由上及下,由外及内的观察方法。
例如,目的:通过观察金鱼画一幅金鱼的画;方法:可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即先看鱼身体与尾巴在水中游动时的形态,在看眼、口、鳞、鱼鳍各在的位置及形态,在他们之间反复比较,经过这样的观察过程,找出鱼与鱼之间的异同。在动笔之前,最好用语言叙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观察的方法也很多,观察实物之外,可以观察图片、作品等。
2.讲解法:
也叫运用语言。讲解即是口授法,在美术活动中可以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启发、讲解、描述等,让幼儿明确要求和表现方法,使幼儿有目的进行造型活动。随着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艺术――讲故事,念儿歌、诗歌或者播放乐曲等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引起幼儿美好的情感。也可以结合实物、范例等进行讲解。例如,可以启发幼儿用连环画的方式,创造性的画出幼儿熟悉的“兔龟赛跑”、“一把红雨伞”等故事中的几个主要情节。
3.示范法(演示法):
示范是美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什么是示范?是指教师用正确的动作、直观可视的造型活动,把美术活动的操作过程一步一步地做给幼儿看,教给幼儿美术活动的方法和顺序,使他们通过模仿,更好地掌握各种美术活动的技能,在示范的过程中必须伴随语言的讲解。例如:《画小鸡》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第一步:鸡妈妈生了个大鸡蛋(画小鸡的身体)。第二步:小鸡用尖嘴啄破蛋壳,伸出小脑袋,用圆眼睛看周围(画头、嘴和眼睛)。第三步:小鸡学着站起来(画腿与爪子)。第四步:拍拍翅膀向前跑(画翅膀)。这样生动而形象地讲解加上缓慢、清晰、准确的演示,幼儿能够快速掌握画小鸡的基本要领,很容易的画出各种形态的小鸡。示范法在手工活动中应用更为有效。例如,手工《小拖把》,在讲解的同时操作制作步骤,在长条纸一边剪直条,在长条纸的另一边涂上浆糊,绕在小木棍上粘牢,将剪开处四处散开,这样一个小拖把就完成了。
4.范例法:
通常是教师在上课之前事先画好或制作好的范样或者实物、图片。在上课时正确出示给幼儿欣赏。使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印象和兴趣。例如,《夜空》这节课,要求幼儿学画背面人物,教师出示范例《看星星》。 幼儿通过看范例,知道背面人物的特点,很容易就掌握了基本的画法。 例如,泥工《养殖场》,教师出示范例(各种动物)后,幼儿通过观察直观范例,引发塑动物的兴趣,从而认真学习塑动物的方法。
5.游戏法:
游戏法就是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活动。运用这种方法,幼儿学习起来毫无思想负担,能轻松自然愉快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小花被》要求幼儿做个“小娃娃盖被子” 。幼儿将各种色纸粘贴在白纸的反面坐被面,将纸剪娃娃粘贴在正面中间,然后学爸爸妈妈的样子,给娃娃盖上小花被,哄娃娃睡觉。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撕纸和粘贴。在整个美术活动中,幼儿很喜欢用手去操作各种工具、材料,把活动过程作为游戏,把活动的成果当做玩具。例如,幼儿很认真的折叠飞机,把折叠本身当做游戏,折成后就玩飞机等等。游戏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即运用游戏方法达到美术教学的要求,又用美术活动的成果开展游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幼儿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等。
6.熏陶法:
萌发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1)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2)多带孩子参观各种类型的展览馆、博物馆、风景名胜等,开阔幼儿眼界,培养美好情感。(3)引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与可理解的文艺作品,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4)鼓励孩子用唱歌、舞蹈、绘画、手工等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模仿教育,而是审美、艺术思维、开发智能的立体教育。因此,对当前的美术教育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崭新的概念。评价幼儿绘画、手工、欣赏的标准,不是技能的高低,而是想象力丰富不丰富,创新思维活跃不活跃。当前素质教育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美术教育这一形式,帮助幼儿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页带来更多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方面的论文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学习年龄的提前,幼儿教育成为教育界研究热门,各种启蒙辅导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幼儿教育主要包括识字教学、幼儿数学、幼儿英语、幼儿音乐舞蹈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儿教育论文题目,供广大师生参考。1、浅谈幼儿识字教学2、电子白板助力“趣”动幼儿识字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4、浅谈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育5、用愉快教学法开启幼儿识字大门6、幼儿教育时期识字阅读策略谈7、幼儿识字教学方法新探8、幼儿识字教学原则及方法的研究9、“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10、“线上幼儿园”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11、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个案分析12、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13、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箱庭干预个案研究14、城乡一体幼儿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应用研究15、初探儿童行为实录的观察与评价16、创设中等职业幼儿教师女生群体积极心理磁场力的途径17、促进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研究18、单亲幼儿心理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19、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研究20、动态课件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21、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22、儿童环境教育应该是人格素养教育--美国儿童环境教育一斑23、儿童自我调节水平的发展与培养--养育科学的视角24、父母的教育态度影响幼儿的性格2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26、隔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27、关于从幼儿阶段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思考28、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29、关注离异家庭幼儿的心理补偿教育30、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促进3-6岁弱势幼儿群体心理发展的策略3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32、基于儿童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33、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3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35、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36、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37、家长育儿教育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8、教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研究39、解读幼儿入园焦虑--基于人格心理学视角40、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41、林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及应对方式研究42、民办幼儿园突发事件对教师心理影响的调查43、农村留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原因分析44、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45、浅谈白板教学让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多彩46、浅谈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47、浅谈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48、浅谈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学习效率49、浅谈数字化资源在师幼互动中的运用50、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幼儿园保育工作51、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52、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几个因素53、浅谈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54、浅谈幼儿舞蹈的指导方法55、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56、浅谈幼儿舞蹈培养的两种模式57、浅谈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58、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59、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60、浅谈怎样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维护61、浅析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62、浅析二孩家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63、浅析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64、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65、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66、如何将信息技术适时引入幼儿教学活动中67、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营造自由的心理空间68、如何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69、上海校外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任性表现及其疏导70、师生对话交流质量与幼儿心理状态理解能力的发展71、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72、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运用中的利与弊73、谈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74、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75、提高幼儿识字兴趣的APP设计探讨76、庭教养方式及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性调查研究77、微课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78、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79、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80、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探索81、小议宁波高桥幼儿园健康环境设计82、新课程视角下幼儿音乐教学例析83、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初探8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活动85、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86、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语言创新活动初探8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88、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软件交互设计研究89、音乐--调节小班幼儿情绪的良方90、用信息技术之匙开启幼儿教育精彩之门91、游戏型课件在幼儿活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92、幼儿道德教育因科技更生动93、幼儿告状行为之解析与应对策略94、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95、幼儿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探96、幼儿教育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探索97、幼儿教育信息化素养的现代化创新思考98、幼儿社会退缩的师源性成因及其干预99、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00、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新理念10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10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10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谈104、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05、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数字化游戏运用模式的探讨106、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107、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108、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109、幼儿园小班电子绘本教学研究110、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分析111、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网络资源的利用112、幼儿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心理咨询研究113、幼儿自私行为的成因及对策114、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115、寓教于乐--幼儿园空间设计中的趣味性探究116、运用电教媒体开展幼儿高效音乐教育117、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幼儿音乐教育118、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创意能力的探究119、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幼儿能力12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幼儿教育教学12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幼儿语言表达技能122、运用音乐活动增强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对策123、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124、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125、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26、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课程的思考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以上幼儿教育论文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推荐幼儿教育论文题目相关文章:学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优秀幼儿英语论文题目2016年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大全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幼儿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