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束语

发布时间: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功能,从组织控制、操作控制、处理控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由数据处理功能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保证数据处理功能本身具有有效性;使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 预防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防止或阻止错误、灾害、事故、舞弊等的发生来避免各种灾害。

2. 检测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找出、发现已经发生的错误、灾害、事故以及舞弊现象来防止危害的扩大或使危害得到补偿。

3. 纠正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更正和纠正已检测出的错误,处置发生的舞弊行为,以及处理和补救已发生的灾害等来减轻危害,使系统恢复正常。

三、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组织控制

1. 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问职责的分离

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电算化部门除了对数据采集部门所送来的数据按一定程序进行处理外,不能负责业务的批准和执行、也不能保管除计算机系统以外的资产。一般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维护管理等新的岗位。这些岗位将承担起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达到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目标。

2. 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能分离

在经济业务处理中,将不相容职能予以分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会计电算化却常常将这些职能集中化。因此,在电算化部门内部,应该适当地进行职员分离,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一般来说,电算化部门内部应做到以下的职能分离。

(1)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的分离。将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分离开来,有利于分别检查系统的设计相应用程序的设计,不过,这两者不严格分离并不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

(2)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与系统程序设计的分离。没有这种分离,系统程序就可能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做出变更。

(3)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以及系统程序设计与操作职能分离。如果让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员运行程序,他们就有机会对程序和文件进行非法修改。

(4)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实行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有助于防止任何未经批准而使用程序、文件和系统资料的行为。

(二)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来保证信息处理的高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未经批准而使用文件、程序和报表的'机会。操作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操作规程来实现的。规范的操作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运行规则。计算机操作员应遵循操作指南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2. 机器操作规则。应为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设立规范的操作规则。

3. 用机时间记录规则。应对每个上机操作者所用时间进行记录,以便考核计算机完成的任务以及每项任务所用机时。

4. 控制台记录规则。操作系统应编写控制台记录,即记录操作系统的所有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操作员的行动。

5. 严密的监管规则。规范的操作规则还应要求对操作活动进行严密的监察和检查,包括定期地对控制台记录、操作记录和用机时间记录,加以审查和比较。

6. 机房守则。这涉及到设备的使用、程序的存放、文件的处置等方面,目的是为了使机房保持良好的秩序,以减少程序和数据损失和破坏的风险,保证保密的输出信息不落入未经允许使用的人之手。

(三)处理控制

1. 数据有效性检验。可靠的和合适的数据处理要求应用程序所处理的数据是正确的,而处理正确的数据意味着要读入正确的文件和文件中的记录,而且所处理的业务与主文件所包含的业务相配。有效性检验是为了发现用错文件、记录和业务数据的情形,其措施包括:

(1)文件标签检验。打开文件时,应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以便确认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记录标识检测。在处理顺序文件时,应用程序是依次读文件中的记录的。为保证要读的下一记录在逻辑顺序上是正确的(即确是下一记录),应用程序应在处理该记录前检测一下记录的标识(关键字)。

(3)业务代码检测。业务数据文件通常包括不同类列的业务数据,每类业务数据需要得到不同的处理。业务类型可以出业务代码来辨别。每类业务的业务代码均被应用程序读入,以便决定由哪一段应用程序来进行处理。

(4)顺序测试。秩序混乱的文件会导致在处理顺序文件的过程中遗漏记录,导致文件的误用,导致文件排序或合并操作的失败。因此,应用程序应通过比较前后两次读入的记录的关键字来检查记录的顺序。

2. 余额检查。费用和收入类账户在期末—般没有余额。因此,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余额检查指令。在借贷记账法下,大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而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借方。因此,可将此作为余额合理性标准编人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就可对账户余额进行合理性检查。

3. 试算平衡。程序根据记账方法中的试算平衡法对全部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检验。如果不平衡,说明处理有错,需进行查找和更正。

4. 总账和明细账余额核对法。将某——账户所有明细账的余额相加的结果应与总账余额相符。

四、结语

总之,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改革的重要保证。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组织会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电算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大学生会计电算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会计电算化该门课程的精髓,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积极反思项目化教学如何在该门课程的实施,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模拟企业情境来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最后以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

1.理解项目化教学的实质

项目化教学即“项目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来讲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指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机房实训相结合,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完成小组任务。它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践促理论;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不足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2.1教学方式项目化。

2.1.1团队化教学。由担任《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团队内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模式,即分模块编写教案,课程进度互通,教学方式互相借鉴,但同时保持个人教学特色。

2.1.2数字化教学。教师尽量使用PPT教学,并适时结合视频、音频、挂图、会计账簿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改变以往只有板书及课本的单一教学方式。

2.1.3内容项目化教学。教师可将采用大的案例进行项目划分模块教学,比如给定某公司业务,可从会计电算化的总账、应收应付款、固定资产、薪资、报表等方面来多个子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最后形成关于这个企业的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数据,学生也由此得到整体的认识和成果。具体细分如下:项目1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可分解为任务一建立账套,任务二,增加用户及操作员权限设置,任务三账套备份与恢复,任务四基础档案设置。项目2总账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项目3应收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收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坏账处理,任务五应收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4应付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付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应付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任务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任务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6薪资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薪资管理系统,任务二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工资变动管理,任务四工资发放,任务五薪资管理系统期末处理。项目7UFO报表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UFO报表管理系统,任务二报表编制,任务三报表日常业务处理。

2.2学生考评方式项目化。

2.2.1多样化考评。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10%+测试成绩10%+作品成绩或小组展示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四部分构成,同时可灵活根据各自频率和结果确定比重,使学生成绩不再由期末成绩单一确定。

2.2.2无纸化考试。一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为了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会计电算化无纸化测试保持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考证及实际工作需要。

2.3学生学习方式项目化。

2.3.1线上小组合作化学习。可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情况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留给学生,将学生分组分任务分角色,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对于所研究项目的自主学习成果并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结果,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学习模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设想为:拿出一周四课时360分钟,其中班级根据人数自由组队(每队5-6人),每队展示15分钟,学生与教师打分,最后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2.3.2线下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可将教学讲义、PPT、练习题、微课等学习资料上传至专门网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以综合模拟实训来加以巩固

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电算化各个项目的具体操作,还需要结合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将分散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分散到整体的结合。综合模拟也要完全仿照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境,按照学习情境三总账管理系统的流程,教师设置若干账套,包含此学习情境的内容,由学生课堂分小组演练。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连续做账,教会学生如何月底结账、年底结账。

4.对项目化教学的思考

对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不仅要照本宣科地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的企业实操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如下:

4.1制度新的授课计划。重新分配授课学时,保证项目化教学的正常实施。有必要缩短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际上机操作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完全实施机房授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2编写校本教材。由于项目化教学和综合实训的结合需要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编写一套完整的账套信息供学生练习。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自主编写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是该门授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松斌.高职专业课程基于真实情景的项目化设计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张薛梅,王海燕.商贸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项目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岗位的优势和地位越来越凸显。重点培育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已经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但由于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学生固有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仍旧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

1.知识的复杂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应用。会计知识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专业内容为主。计算机知识包含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据库、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等通用课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后才开设的,一般安排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对计算机知识薄弱和会计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的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操作过程逆向的困难性

会计电算化比传统的手工账多了一项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初始化工作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桥梁,工作量大,考虑的问题多,综合性强,且不能出现丝毫差错,若出现差错,修改起来非常麻烦,甚至不能修改,因而影响了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3.教师多重身份的制约性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教师既要讲解,又要操作,很难注意学生的动态。此外,教师重点讲的是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一般是一边自己操作,一边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下去指导,在讲台上下来回奔跑,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常常分身乏术。另外,如果计算机本身出现问题,特别是专业性的,会计教师很难解决。

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足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因为初中阶段成绩较差,中考不理想才被迫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在学习能力和基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薄弱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基础不扎实或者偏科严重,教师讲解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前面没有打好基础,导致知识脱节,后面学起来更困难。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但很少有学生完全具备。即便是一些学生自认为电脑很在行,但也仅仅局限于电脑游戏上,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信心

中职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卑、脆弱、敏感,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被人看不起。因此,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想认真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课后又不主动请教,作业迟交或应付,造成系统知识的脱节,久而久之,更难赶上,甚至导致放弃了学习。

3.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

90后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缺乏责任感,他们的主动性和自制力较弱,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耐心,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思考解决,就等着教师和同学帮忙。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一时难以全面顾及,学生往往就放弃了学习。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像理论课知识点繁多、知识结构错综复杂,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流程的掌握,只要认识了流程,了解了各个流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系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着重讲解系统处理的具体步骤,使学生对电算化处理流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身份的多重性不仅会使教师的在教学中非常疲惫、分身乏术,而且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影响学生的操作进程。因此,可以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在讲台上演示,教师站在讲台下用语言指导,其余的学生跟着演示的学生操作。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完成讲解和操作,还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指导学生操作。挑选操作演示的学生尤其重要,这名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果教师能在课下先对这名学生进行指导,使他提早掌握操作步骤,演示效果会更好。

3.合理分组,指定组长分担教师的指导工作

虽然可以挑选出一名学生代替教师操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但毕竟学生人数太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为解决这个困难,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按8~10人分为一组,每一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除了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耐心和凝聚力。在平时操作时,组长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在组员的操作遇到问题时,首先在组长的带领下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来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穿插,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学生会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计算机发生故障的规律,归纳操作方法。在课堂上,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问题,如果仅依靠教师个人对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问题,理解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总结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5.开展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竞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竞赛活动一般安排在教学的后期,这时的学生已经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对不同的会计职位职能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非常适合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组长根据组员的个人情况,分配不同的岗位角色,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竞赛规则,布置竞赛任务。同组学生要互相讨论,发扬集体精神,按照正确的操作过程完成任务。教师对优先完成的小组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没有完成的或完成较慢的小组要一起找出原因。

四、小结

会计电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中职学校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重要力量,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探索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培育出真正适合社会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汝光.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26).

[2]李少莲.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商情,2014(6).

[3]李蕊.浅谈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4]苏金钗.浅析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J].企业导报,2010(6).

[5]王俊巧.浅析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8).

[摘要] 云计算已经成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应对云计算的挑战需要在人才培养环节提前做好准备,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成为应对云计算挑战的必然选择。分析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结合云计算特征以及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在不同课程设置模式下相应的内容重点。

[关键词] 云计算;会计电算化;教学;人才培养

1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新趋势。云计算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其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有更好的理解,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能够有较强的流程优化与流程再造能力,以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前端提前做好准备。

2国内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

以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厦门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财务管理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课程,美国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北京大学,会计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专业均设置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均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天津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课程;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会计学双语实验班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山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武汉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必修)+ERP原理与应用(选修)课程;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课程;吉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南开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可见,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最高,占到30%;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2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14%。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与审计也分别占到各3%的比例。

3云计算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挑战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新型的交付、服务、使用和管理模式,它通过泛在网络以随时随地、按需、易扩展、可靠低廉、高效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和服务资源。云计算为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系统配置能力”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在这一趋势影响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重点也需相应调整———要求其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

4会计电算化教学重点内容

4.1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将从原有的强调系统分析与设计转向系

统业务流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即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在云计算发展趋势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更多地交给提供云服务的专业化企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更多地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因此结合会计制度理解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应该成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重点。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提高流程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4.2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需要对这两门课程重点进行差异化。例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的开发设计,重点仍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会计信息系统重点强调系统的业务流程配置、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设置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流程再造、会计数据分析等。

4.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需要从原有的系统应用转向业务流程分析环节。会计专业仅设置该课程,则主流会计软件的操作应用放在该门课程中,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但在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下,企业不再自己购买特定的会计软件,转而使用云服务完成会计业务处理。因此,掌握软件的操作应用不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理解软件的业务流程,在新的云计算的'环境下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才是更为重要的能力。同样地,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提高流程理解与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实现了普及,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高职院校一直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高职院校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就读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论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新知识理解能力不足等。这些情况使教学工作面临挑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急需提高。但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强、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教师也应转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会计电算化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

会计电算化的熟练操作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在上机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很多同学在上机时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尽管这些问题是经常遇到或者教师反复讲解的。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理论知识不扎实。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满堂灌”,因为太过枯燥、乏味,即使是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无法坚持听完,所以应努力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每个系统的操作流程形象化,可以加入动画形象为学生生动讲解。由于每本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案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前应根据教材中案例公司的财务信息将整个的操作过程录成视频或者将操作过程截屏制作成动态PPT。视频或PPT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时比较直观,在以后进行上机操作时也能作为参考,还能帮助学生课下复习,一举多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丰富有趣,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

分组时,每组三到五个学生,优秀的学生与差生数量应该均衡。在上机的时候遇到问题先进行组内讨论,不能解决了再进行组间讨论;每组同学要对自己组上机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定期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及时给予总结;学生平时成绩按组给出,这样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学习好的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上机练习,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强化知识点,完善知识体系。另外,还可以给组内的同学分配角色。在学生进行初次上机练习时往往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同学在进行财务处理时会淡化甚至没有角色意识,有的学生会全部用主管的身份进行所有的财务处理。所以为了使学生有角色意识,可以进行体验式教学。在第一次练习结束时给组内的同学分角色。分好角色后思考讨论在以上业务中自己所分配角色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要先明确接下来的工作是谁的权限,应由谁来登录系统进行财务处理。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上机练习

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上机操作一遍就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没有练习的必要了。事实是等到期末考试时这部分同学往往是遇到常见问题忘记如何解决、不会解决而考试不及格。教师可以加强练习,指导学生对多套公司财务业务进行上机操作。只有加大练习的频率才能巩固所学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上机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对电算化这门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所谓过程性考核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项目,对每个项目出题进行上机测试,每个项目的分值占一定百分比,用每个项目的测试结果乘以所占比例,就是这位学生的期末成绩。项目的测试内容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以表现为课堂练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多多练习,也可以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项目考核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给学生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对于会计电算化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适用,通过过程性考核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体系,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语

想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加理论课程的有趣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上机熟练程度,采用分组讨论,角色分配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马继伟,贾圣武,等.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J].财会月刊,2010(18).

[2]郑牵宝,颜成颖.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讨[J].中外企业家,2016(26).

[3]庞婧.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经济,2016(15).

[4]刘乙睿.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6(23).

会计电算化专科毕业论文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会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电算化的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思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 网络技术 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可行性过渡的 措施 。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过渡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作为首次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不仅缩短了财务数据处理的时间,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的工作效率。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一方面其为财务部门配置的网络设备,在客观上为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促进了相关软件行业的成长,为会计信息化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软件基础。但会计电算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还未实现其他部门的充分融合,缺少信息共享的机制等,由此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就成了必然趋势。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

1、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会计技术为手段,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为理论基础,对企业经济过程进行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记录、反映、核算和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经济活动。它是由计算机系统、会计系统、程序系统与会计人员等组成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坚实丰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除会计的基本理论外,还吸取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本理论,是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把会计人员和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它又是整个 企业管理 系统的核心所在,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主要是紧急结合企业管理系统目标的控制优化出发,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信息的加工、传递、存储和利用,把核算和管理结合为一体,有效地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其次强化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实现对再生产过程和经济效益的预决策控制。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性,再借助于现代经济数学 方法 ,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分析,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及会计分析。由于能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经济活动中任何一时间断面的经济数据,可连续取得经济活动中的动态、静态信息,将其与预测、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将结果反馈于经济活动过程,以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标正常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事中控制、事前预决策,这是手工会计系统完全无法实现的,从而真正实现了会计管理职能。最后具有全新的工作程式。传统会计工作程式是:收集原始凭证或制作原始凭证,分析业务性质,根据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日记 账、总账,计算成本、结账、编制报表等。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式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在现场直接进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经业务性质识别、分类后,生成会计凭证记录,输出记账凭证,经审核后,生成会计主文件数据库,可据此输出成本、报表等资料。在这种工作程式下,会计工作组织机构也相应地改变了,手工会计系统内部工作岗位已变为数据录入、审核及系统维护等新的岗位。内部控制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1、概述

所谓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下,对现有的会计处理针对性的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及分析和储存,同时给用户提供会计信息核算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主要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简言之,会计信息化就是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同理,人事信息系统是以人事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是以生产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2、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首先是数据处理更加便捷,主要操作是输入记账凭证,其他的记账、结账和编制财务报表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只要输入的记账凭证是正确的,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一定是正确的,不必进行相互核对,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其次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较高。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比管理信息系统其他任何子系统的数据都要求更准确,例如账户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之间、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合计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都必须完全相等,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差额。最后数据结构较为复杂。会计信息化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五个方面进行的,这五个方面又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既有呈现层次树状结构的数据内容,又有呈现网状结构的数据内容。数据的增减又呈现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所以数据结构十分复杂。

三、会计电算化现存不足分析

(一)知识结构合理性不足

当前,很多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合理性还严重不足,即便是有的会计人员具备的知识与理论能服务于手工核算工作的开展,但是电算化对其的要求则要求更高,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 会计知识 ,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设备的运维技术知识。但是很多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业务 经验 ,然而在计算机技术知识方面则十分缺乏,所以在计算机处理中往往难以完成各种会计核算任务。而且在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虽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又相对低下,而这就使得双方的沟通和协调不当,即便是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升级的今天,其会计功能始终徘徊不前。

(二)保密意识差

安全性问题是会计核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如果硬件存在故障,软件被病毒供给之后,各种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会降低,而且随着数据资料在存储介质方面的变化,加上资料没有及时的打印或备份,只要发生故障,就可能因此导致损失较为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的保密意识较差,例如在操作权限设置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操作管理方面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在防毒、防黑客方面的工作不足,经常会导致系统崩溃以及网络瘫痪的情况出现。

(三)软件技术水平低

当前,有的数据库系统在功能上面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会计软件方面,虽然很多企业在开发会计软件时选用了数据库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往往属于小型的桌面数据库系统,其不仅功能薄弱,而且主要服务的是单客户,所以对于多用户的并发使用显然不足,加上其功能的单一性导致了其自身的适应性较差。而且很多会计软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所以专业的企业会计软件很少,而企业又在不断的发展,企业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投资不足势必会导致整个软件技术水平低下。

(四) 政策法规 滞后

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是手工核算,而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不管是账户设置,还是账户登记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的组织与会计系统设计和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均发生了变化,所以应结合会计电算化特点,完善当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因为财务会计制度滞后已对会计电算化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途径

(一)提高综合素质

为确保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加强对其的培养,强化信息化 教育 方面,鼓励高校设立有关信息化的专业,培养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积极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的再培训,早日建立起技术硬、素质高,符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此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层次的培养以及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然后逐步向复合型的人才发展。

(二)彻底改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

企业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既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又需要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决策上的支持。因此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企业领导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功能,加强对员工全面的信息化的培训,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出有用的信息。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既需要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又需要企业贯彻信息化理念,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数据在企业内外部间共享、流通,充分发挥出 财务管理 职能。因此企业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财务、生产一体化,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四)完善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系统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综合企业人、物、财的情况,制定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步稳定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着手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与问题,并梳理出今后企业的管理发展方向,按照实务与效益互利、先局部后总体的原则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优化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前面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功能,促进财务职能的转变,而且合理配置了财务资源,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信息处理能力、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同信息职能间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会计从业人员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也成为了可能,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化的本质和内涵,积极迎接新的挑战,才能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提供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凯新.“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4年第29期

[2]武鹏熙.“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J].现代商业,2013年第08期

[3]夏勇.“谈从会计电算化到ERP过程中会计角色的转化”[J].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05期

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逐渐普及,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一些改良措施,就会计电算化当今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的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即指用电子计算机取代人工核算会计账目,并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策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确保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增强会计数据存储的保密性;

3.将会计数据的运用领域进行了拓展;

4.为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领导及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

因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展较晚,人们的工作思维还未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就目前情况而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企业有以下认识不足:一是只认识到其是核算工具,并没有看到对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影响;二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三是部门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用于简单的核算功能,其他功能没有发挥充分,导致花了钱,没有将软件功能发挥出来。

(二)电算化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复合型人才资源匮乏

因为会计电算化对在岗的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仅仅掌握相关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种会计从业人员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既要求财会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同时又需要财会人员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信息系统管理等相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财会领域少之又少,而且培养相关人员也尚需一段时日。

(三)软件应用保密性差,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在某些时候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核心机密所在。我国现阶段而言,很多地方往往忽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保护程度,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从现在情况来看,手工建立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非常多的弊端,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之中内部控制也十分欠缺,他们没有能力进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实行会计电算化就要求完善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体现出电算化的特点。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在少数的企业并没有相关严密的 规章制度 ,这就导致电算化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运行。

三、加强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单位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核算工具、方法的改进,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能够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也要提出更高要求,除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加强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让他们积极学习新事物新技术,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显著提高的工作效率,而不使企业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

(二)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

1.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过去一直从事手工会计核算,财会知识比较全面,技术比较娴熟。会计电算化普及后,应着重培训他们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培训可以先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开展,然后逐渐向计算机 网络知识 过渡。

2.对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在教学上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加强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的融合;第二,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各类学校根据所面临不同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三)加强软件保密性,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若要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强化对会计数据处理的控制。企业要在软硬件的管理维护、组织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存等各内控关键点上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相关问题和责任人进行处理,以确保制度能落实到位。其次,要定期组织会计操作人员进行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督促其做好数据__。最后,不断增加在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上的资金投入,积极采用更新更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和身份识别、信息加密存储通讯、业务授权等安全措施。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涉及多个行业。当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而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以及大中型企业已经全部运用本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方位发展,达成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使其工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以及财务管理,为会计向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二)传统财务软件向ERP软件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相关软件也得到了质的发展和运用,我国部分软件企业推出了ERP软件,这个软件的运用方便了物流、资金流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的融合,本文谈及的会计电算化只是ERP软件的一小部分,不过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普及,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会计处理的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传统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单一的财务模块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企业运作的生产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人员福利的核算、固定和流动资产的管理、费用的分摊、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都会涉及到会计核算,ERP软件的完善和优化将会帮助企业快速处理这些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财会人工支出。

(三)会计电算化网络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而能掌握多少信息量便成为了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要求之下,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财务管理在这方面便显得尤为重要。单独处理财务管理信息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在数据处理方面采取的是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方面的处理。这样使得企业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共享。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网络财务”战略在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之下应运而生,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有效解决。所以,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必将是“网络化”。

五、 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虽然现阶段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有利就有弊,我们要扬其长避其短,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的去研究对策,而不是因噎废食。我相信会计电算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的不断完善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微平黄正瑞.会计信息系统[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徐一千李玉丰.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3]张辉.会计电算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李翠玲.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

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的会计电算化内容控制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公路的成本费用,进而提高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也包括了多方面内容。本文也主要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以及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前言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会计电算化也成了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有效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也开始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数据系统来加以完善,因此对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作用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成本核算体系,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加强高速公路爱物会计管理的质量,这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中,成本核算的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来加以体现:首先,高速公路的绩效考核指标也是高速公路费用支出的成本考核的主要妮儿,在高速公路运行过程中对于公路成本的核算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公路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并且对于提高公路企业的还贷能力和金融信用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目前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成本的核算可以有效的和高速公路计划定额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也能够游侠偶读保证费用开支能够具有更多的依据,财政预算的实施也更具科学性。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公路成本核算体系,公路企业可以对每个单位的成本项目进行单个逐一的控制,从而有效的完善公路的计划定额管理,并且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中也会制定出相应的开支计划,按照计划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从而保证资金的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

三、内部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及内部控制的应用

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公路保养的费用以及各项业务成本的费用管理都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质量,从而保证有效的做好公路费用的成本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对于商品和服务支出内部成本核算的处理

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是公路经营成本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了公路企业的办公费用、水电费用以及交通费用等,在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将职能部门作为核算的基本对象,同时按照相应的原则来将费用收益这作为费用的主要承担人。会计电算化中包括了四级学科,其中“事业管理费”是一级学科,“经营管理费”为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和四级学科都是按照彩照决算口径一级费用的明细程度来进行设定的,而五级的学科中对于会计电算化软的辅助部门核算模块对一级成本核算项目的具体路线进行设置,同时二级成本核算项目中的相关内容也需要通过五级的学科来加以设置。其中具体的核算操作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在车辆的单核算方式来进行确定本月车辆的各项费用支出时,车辆行驶路程以及用途对于确定车辆成本费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中车辆的成本费用数据的录入以及费用使用在成本核算体系中也可以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辅助管理模块来加以实现,这样对于核算内容也能够更加清晰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于公路保养费用成本的处理

现如今公路保养的费用所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有路面的养护、桥涵的养护、绿化养护、隧道养护、附属设施的养护以及道路巡查等几个方面内容。路面的养护主要是指对路面的路基进行的养护,同时公路路面的清洁、对公路出现裂缝的处理以及公路路面不平整的修复等都是日常路面养护的重要工作;桥涵的养护主要是对桥涵以及构造物的清洁、维护和相关的防腐工作等,桥涵养护在公路养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公路安全的重要手段;绿化养护是对公路周边的绿色植物进行的养护工作,包括了施肥、洒水以及修剪等各项工作;公路的隧道养护主要是对公路隧道的清洁和检查维护等,其中包括了一些土建工作;附属设施养护是对公路的护栏、标志板等各项设施的养护;道路的巡查是公路的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员费用支出以及车辆的燃气费用支出等。

四、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系统组织与管理控制

通过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分工职责等进行形式的控制就是组织与管理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对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岗位的智能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的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有系统软硬件的管理工作,在技术上保证高速公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的掌握,负责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监控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及时的限制和发现错误及违法事件。

(二)规范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控制

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的管理控制主要表现在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方面。其中操作权限控制指的是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操作,操作规程控制则指的是系统操作应遵循相应标准的操作规程以便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及作业事项,并形成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文件。

五、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采用何种控制方式和构建完善的公路会计电算化控制体系也是我们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厚元.关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14期

[2]朱艳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构建[J].管理学家,2011年5期

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推荐:

1.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2. 浅谈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3. 关于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4. 浅议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5.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2.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 3.商品化会计软件更加实用。我国目前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是核算型会计软件,其主要特征表现为:①软件通用和简易,即软件通用化程度高,易学易用,实施期短;②软件品种单一,即大部分软件为微机上的会计软件,一套系统几乎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用户中使用;③功能不够完善,即大部分会计软件基本模仿手工会计处理过程,较少考虑会计的管理功能。在今后几年中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或提高,商品化会计软件也会更加实用。 (1)会计软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会计软件的功能体系向管理型发展。 (3)会计软件向多元化发展。 4.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成熟。经过多年实践的摸索,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标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会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不久将制定,这一切都将促进会计软件的标准走向成熟。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功能,从组织控制、操作控制、处理控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由数据处理功能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保证数据处理功能本身具有有效性;使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 预防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防止或阻止错误、灾害、事故、舞弊等的发生来避免各种灾害。

2. 检测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找出、发现已经发生的错误、灾害、事故以及舞弊现象来防止危害的扩大或使危害得到补偿。

3. 纠正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更正和纠正已检测出的错误,处置发生的舞弊行为,以及处理和补救已发生的灾害等来减轻危害,使系统恢复正常。

三、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组织控制

1. 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问职责的分离

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电算化部门除了对数据采集部门所送来的数据按一定程序进行处理外,不能负责业务的批准和执行、也不能保管除计算机系统以外的资产。一般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维护管理等新的岗位。这些岗位将承担起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达到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目标。

2. 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能分离

在经济业务处理中,将不相容职能予以分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会计电算化却常常将这些职能集中化。因此,在电算化部门内部,应该适当地进行职员分离,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一般来说,电算化部门内部应做到以下的职能分离。

(1)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的分离。将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分离开来,有利于分别检查系统的设计相应用程序的设计,不过,这两者不严格分离并不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

(2)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与系统程序设计的分离。没有这种分离,系统程序就可能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做出变更。

(3)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以及系统程序设计与操作职能分离。如果让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员运行程序,他们就有机会对程序和文件进行非法修改。

(4)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实行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有助于防止任何未经批准而使用程序、文件和系统资料的行为。

(二)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来保证信息处理的高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未经批准而使用文件、程序和报表的'机会。操作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操作规程来实现的。规范的操作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运行规则。计算机操作员应遵循操作指南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2. 机器操作规则。应为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设立规范的操作规则。

3. 用机时间记录规则。应对每个上机操作者所用时间进行记录,以便考核计算机完成的任务以及每项任务所用机时。

4. 控制台记录规则。操作系统应编写控制台记录,即记录操作系统的所有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操作员的行动。

5. 严密的监管规则。规范的操作规则还应要求对操作活动进行严密的监察和检查,包括定期地对控制台记录、操作记录和用机时间记录,加以审查和比较。

6. 机房守则。这涉及到设备的使用、程序的存放、文件的处置等方面,目的是为了使机房保持良好的秩序,以减少程序和数据损失和破坏的风险,保证保密的输出信息不落入未经允许使用的人之手。

(三)处理控制

1. 数据有效性检验。可靠的和合适的数据处理要求应用程序所处理的数据是正确的,而处理正确的数据意味着要读入正确的文件和文件中的记录,而且所处理的业务与主文件所包含的业务相配。有效性检验是为了发现用错文件、记录和业务数据的情形,其措施包括:

(1)文件标签检验。打开文件时,应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以便确认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记录标识检测。在处理顺序文件时,应用程序是依次读文件中的记录的。为保证要读的下一记录在逻辑顺序上是正确的(即确是下一记录),应用程序应在处理该记录前检测一下记录的标识(关键字)。

(3)业务代码检测。业务数据文件通常包括不同类列的业务数据,每类业务数据需要得到不同的处理。业务类型可以出业务代码来辨别。每类业务的业务代码均被应用程序读入,以便决定由哪一段应用程序来进行处理。

(4)顺序测试。秩序混乱的文件会导致在处理顺序文件的过程中遗漏记录,导致文件的误用,导致文件排序或合并操作的失败。因此,应用程序应通过比较前后两次读入的记录的关键字来检查记录的顺序。

2. 余额检查。费用和收入类账户在期末—般没有余额。因此,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余额检查指令。在借贷记账法下,大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而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借方。因此,可将此作为余额合理性标准编人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就可对账户余额进行合理性检查。

3. 试算平衡。程序根据记账方法中的试算平衡法对全部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检验。如果不平衡,说明处理有错,需进行查找和更正。

4. 总账和明细账余额核对法。将某——账户所有明细账的余额相加的结果应与总账余额相符。

四、结语

总之,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改革的重要保证。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组织会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语

结束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舞弊的发生,关键在于完善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从会计工作人员的日常基础工作做起,才能达到使会计电算化方便、快捷、准确、安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功能,从组织控制、操作控制、处理控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由数据处理功能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保证数据处理功能本身具有有效性;使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决策的正确性。

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 预防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防止或阻止错误、灾害、事故、舞弊等的发生来避免各种灾害。

2. 检测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找出、发现已经发生的错误、灾害、事故以及舞弊现象来防止危害的扩大或使危害得到补偿。

3. 纠正性控制功能。它是通过更正和纠正已检测出的错误,处置发生的舞弊行为,以及处理和补救已发生的灾害等来减轻危害,使系统恢复正常。

三、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组织控制

1. 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问职责的分离

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电算化部门除了对数据采集部门所送来的数据按一定程序进行处理外,不能负责业务的批准和执行、也不能保管除计算机系统以外的资产。一般设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维护管理等新的岗位。这些岗位将承担起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达到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目标。

2. 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能分离

在经济业务处理中,将不相容职能予以分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会计电算化却常常将这些职能集中化。因此,在电算化部门内部,应该适当地进行职员分离,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一般来说,电算化部门内部应做到以下的职能分离。

(1)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的分离。将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分离开来,有利于分别检查系统的设计相应用程序的设计,不过,这两者不严格分离并不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

(2)系统分析和应用程序设计与系统程序设计的分离。没有这种分离,系统程序就可能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做出变更。

(3)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以及系统程序设计与操作职能分离。如果让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员运行程序,他们就有机会对程序和文件进行非法修改。

(4)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实行独立的档案保管职能有助于防止任何未经批准而使用程序、文件和系统资料的行为。

(二)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来保证信息处理的高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未经批准而使用文件、程序和报表的'机会。操作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操作规程来实现的。规范的操作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运行规则。计算机操作员应遵循操作指南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2. 机器操作规则。应为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设立规范的操作规则。

3. 用机时间记录规则。应对每个上机操作者所用时间进行记录,以便考核计算机完成的任务以及每项任务所用机时。

4. 控制台记录规则。操作系统应编写控制台记录,即记录操作系统的所有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操作员的行动。

5. 严密的监管规则。规范的操作规则还应要求对操作活动进行严密的监察和检查,包括定期地对控制台记录、操作记录和用机时间记录,加以审查和比较。

6. 机房守则。这涉及到设备的使用、程序的存放、文件的处置等方面,目的是为了使机房保持良好的秩序,以减少程序和数据损失和破坏的风险,保证保密的输出信息不落入未经允许使用的人之手。

(三)处理控制

1. 数据有效性检验。可靠的和合适的数据处理要求应用程序所处理的数据是正确的,而处理正确的数据意味着要读入正确的文件和文件中的记录,而且所处理的业务与主文件所包含的业务相配。有效性检验是为了发现用错文件、记录和业务数据的情形,其措施包括:

(1)文件标签检验。打开文件时,应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以便确认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记录标识检测。在处理顺序文件时,应用程序是依次读文件中的记录的。为保证要读的下一记录在逻辑顺序上是正确的(即确是下一记录),应用程序应在处理该记录前检测一下记录的标识(关键字)。

(3)业务代码检测。业务数据文件通常包括不同类列的业务数据,每类业务数据需要得到不同的处理。业务类型可以出业务代码来辨别。每类业务的业务代码均被应用程序读入,以便决定由哪一段应用程序来进行处理。

(4)顺序测试。秩序混乱的文件会导致在处理顺序文件的过程中遗漏记录,导致文件的误用,导致文件排序或合并操作的失败。因此,应用程序应通过比较前后两次读入的记录的关键字来检查记录的顺序。

2. 余额检查。费用和收入类账户在期末—般没有余额。因此,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余额检查指令。在借贷记账法下,大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而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借方。因此,可将此作为余额合理性标准编人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就可对账户余额进行合理性检查。

3. 试算平衡。程序根据记账方法中的试算平衡法对全部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检验。如果不平衡,说明处理有错,需进行查找和更正。

4. 总账和明细账余额核对法。将某——账户所有明细账的余额相加的结果应与总账余额相符。

四、结语

总之,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改革的重要保证。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组织会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电算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大学生会计电算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会计电算化该门课程的精髓,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积极反思项目化教学如何在该门课程的实施,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模拟企业情境来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最后以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

1.理解项目化教学的实质

项目化教学即“项目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来讲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指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机房实训相结合,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完成小组任务。它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践促理论;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不足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2.1教学方式项目化。

2.1.1团队化教学。由担任《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团队内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模式,即分模块编写教案,课程进度互通,教学方式互相借鉴,但同时保持个人教学特色。

2.1.2数字化教学。教师尽量使用PPT教学,并适时结合视频、音频、挂图、会计账簿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改变以往只有板书及课本的单一教学方式。

2.1.3内容项目化教学。教师可将采用大的案例进行项目划分模块教学,比如给定某公司业务,可从会计电算化的总账、应收应付款、固定资产、薪资、报表等方面来多个子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最后形成关于这个企业的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数据,学生也由此得到整体的认识和成果。具体细分如下:项目1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可分解为任务一建立账套,任务二,增加用户及操作员权限设置,任务三账套备份与恢复,任务四基础档案设置。项目2总账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项目3应收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收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坏账处理,任务五应收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4应付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付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应付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任务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任务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6薪资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薪资管理系统,任务二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工资变动管理,任务四工资发放,任务五薪资管理系统期末处理。项目7UFO报表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UFO报表管理系统,任务二报表编制,任务三报表日常业务处理。

2.2学生考评方式项目化。

2.2.1多样化考评。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10%+测试成绩10%+作品成绩或小组展示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四部分构成,同时可灵活根据各自频率和结果确定比重,使学生成绩不再由期末成绩单一确定。

2.2.2无纸化考试。一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为了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会计电算化无纸化测试保持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考证及实际工作需要。

2.3学生学习方式项目化。

2.3.1线上小组合作化学习。可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情况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留给学生,将学生分组分任务分角色,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对于所研究项目的自主学习成果并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结果,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学习模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设想为:拿出一周四课时360分钟,其中班级根据人数自由组队(每队5-6人),每队展示15分钟,学生与教师打分,最后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2.3.2线下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可将教学讲义、PPT、练习题、微课等学习资料上传至专门网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以综合模拟实训来加以巩固

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电算化各个项目的具体操作,还需要结合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将分散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分散到整体的结合。综合模拟也要完全仿照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境,按照学习情境三总账管理系统的流程,教师设置若干账套,包含此学习情境的内容,由学生课堂分小组演练。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连续做账,教会学生如何月底结账、年底结账。

4.对项目化教学的思考

对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不仅要照本宣科地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的企业实操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如下:

4.1制度新的授课计划。重新分配授课学时,保证项目化教学的正常实施。有必要缩短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际上机操作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完全实施机房授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2编写校本教材。由于项目化教学和综合实训的结合需要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编写一套完整的账套信息供学生练习。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自主编写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是该门授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松斌.高职专业课程基于真实情景的项目化设计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张薛梅,王海燕.商贸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项目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岗位的优势和地位越来越凸显。重点培育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已经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但由于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学生固有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仍旧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

1.知识的复杂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应用。会计知识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专业内容为主。计算机知识包含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据库、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等通用课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后才开设的,一般安排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对计算机知识薄弱和会计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的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操作过程逆向的困难性

会计电算化比传统的手工账多了一项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初始化工作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桥梁,工作量大,考虑的问题多,综合性强,且不能出现丝毫差错,若出现差错,修改起来非常麻烦,甚至不能修改,因而影响了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3.教师多重身份的制约性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教师既要讲解,又要操作,很难注意学生的动态。此外,教师重点讲的是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一般是一边自己操作,一边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下去指导,在讲台上下来回奔跑,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常常分身乏术。另外,如果计算机本身出现问题,特别是专业性的,会计教师很难解决。

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足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因为初中阶段成绩较差,中考不理想才被迫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在学习能力和基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薄弱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基础不扎实或者偏科严重,教师讲解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前面没有打好基础,导致知识脱节,后面学起来更困难。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但很少有学生完全具备。即便是一些学生自认为电脑很在行,但也仅仅局限于电脑游戏上,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信心

中职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卑、脆弱、敏感,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被人看不起。因此,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想认真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课后又不主动请教,作业迟交或应付,造成系统知识的脱节,久而久之,更难赶上,甚至导致放弃了学习。

3.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

90后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缺乏责任感,他们的主动性和自制力较弱,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耐心,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思考解决,就等着教师和同学帮忙。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一时难以全面顾及,学生往往就放弃了学习。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像理论课知识点繁多、知识结构错综复杂,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流程的掌握,只要认识了流程,了解了各个流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系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着重讲解系统处理的具体步骤,使学生对电算化处理流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身份的多重性不仅会使教师的在教学中非常疲惫、分身乏术,而且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影响学生的操作进程。因此,可以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在讲台上演示,教师站在讲台下用语言指导,其余的学生跟着演示的学生操作。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完成讲解和操作,还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指导学生操作。挑选操作演示的学生尤其重要,这名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果教师能在课下先对这名学生进行指导,使他提早掌握操作步骤,演示效果会更好。

3.合理分组,指定组长分担教师的指导工作

虽然可以挑选出一名学生代替教师操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但毕竟学生人数太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为解决这个困难,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按8~10人分为一组,每一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除了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耐心和凝聚力。在平时操作时,组长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在组员的操作遇到问题时,首先在组长的带领下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来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穿插,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学生会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计算机发生故障的规律,归纳操作方法。在课堂上,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问题,如果仅依靠教师个人对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问题,理解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总结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5.开展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竞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竞赛活动一般安排在教学的后期,这时的学生已经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对不同的会计职位职能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非常适合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组长根据组员的个人情况,分配不同的岗位角色,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竞赛规则,布置竞赛任务。同组学生要互相讨论,发扬集体精神,按照正确的操作过程完成任务。教师对优先完成的小组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没有完成的或完成较慢的小组要一起找出原因。

四、小结

会计电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中职学校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重要力量,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探索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培育出真正适合社会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汝光.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26).

[2]李少莲.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商情,2014(6).

[3]李蕊.浅谈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4]苏金钗.浅析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J].企业导报,2010(6).

[5]王俊巧.浅析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8).

[摘要] 云计算已经成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应对云计算的挑战需要在人才培养环节提前做好准备,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成为应对云计算挑战的必然选择。分析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结合云计算特征以及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在不同课程设置模式下相应的内容重点。

[关键词] 云计算;会计电算化;教学;人才培养

1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新趋势。云计算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其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有更好的理解,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能够有较强的流程优化与流程再造能力,以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前端提前做好准备。

2国内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

以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厦门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财务管理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课程,美国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北京大学,会计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专业均设置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均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天津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课程;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会计学双语实验班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山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武汉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必修)+ERP原理与应用(选修)课程;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课程;吉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南开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可见,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最高,占到30%;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2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14%。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与审计也分别占到各3%的比例。

3云计算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挑战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新型的交付、服务、使用和管理模式,它通过泛在网络以随时随地、按需、易扩展、可靠低廉、高效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和服务资源。云计算为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系统配置能力”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在这一趋势影响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重点也需相应调整———要求其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

4会计电算化教学重点内容

4.1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将从原有的强调系统分析与设计转向系

统业务流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即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在云计算发展趋势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更多地交给提供云服务的专业化企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更多地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因此结合会计制度理解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应该成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重点。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提高流程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4.2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需要对这两门课程重点进行差异化。例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的开发设计,重点仍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会计信息系统重点强调系统的业务流程配置、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设置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流程再造、会计数据分析等。

4.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需要从原有的系统应用转向业务流程分析环节。会计专业仅设置该课程,则主流会计软件的操作应用放在该门课程中,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但在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下,企业不再自己购买特定的会计软件,转而使用云服务完成会计业务处理。因此,掌握软件的操作应用不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理解软件的业务流程,在新的云计算的'环境下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才是更为重要的能力。同样地,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提高流程理解与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实现了普及,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高职院校一直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高职院校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就读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论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新知识理解能力不足等。这些情况使教学工作面临挑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急需提高。但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强、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教师也应转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会计电算化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

会计电算化的熟练操作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在上机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很多同学在上机时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尽管这些问题是经常遇到或者教师反复讲解的。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理论知识不扎实。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满堂灌”,因为太过枯燥、乏味,即使是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无法坚持听完,所以应努力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每个系统的操作流程形象化,可以加入动画形象为学生生动讲解。由于每本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案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前应根据教材中案例公司的财务信息将整个的操作过程录成视频或者将操作过程截屏制作成动态PPT。视频或PPT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时比较直观,在以后进行上机操作时也能作为参考,还能帮助学生课下复习,一举多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丰富有趣,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

分组时,每组三到五个学生,优秀的学生与差生数量应该均衡。在上机的时候遇到问题先进行组内讨论,不能解决了再进行组间讨论;每组同学要对自己组上机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定期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及时给予总结;学生平时成绩按组给出,这样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学习好的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上机练习,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强化知识点,完善知识体系。另外,还可以给组内的同学分配角色。在学生进行初次上机练习时往往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同学在进行财务处理时会淡化甚至没有角色意识,有的学生会全部用主管的身份进行所有的财务处理。所以为了使学生有角色意识,可以进行体验式教学。在第一次练习结束时给组内的同学分角色。分好角色后思考讨论在以上业务中自己所分配角色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要先明确接下来的工作是谁的权限,应由谁来登录系统进行财务处理。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上机练习

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上机操作一遍就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没有练习的必要了。事实是等到期末考试时这部分同学往往是遇到常见问题忘记如何解决、不会解决而考试不及格。教师可以加强练习,指导学生对多套公司财务业务进行上机操作。只有加大练习的频率才能巩固所学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上机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对电算化这门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所谓过程性考核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项目,对每个项目出题进行上机测试,每个项目的分值占一定百分比,用每个项目的测试结果乘以所占比例,就是这位学生的期末成绩。项目的测试内容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以表现为课堂练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多多练习,也可以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项目考核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给学生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对于会计电算化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适用,通过过程性考核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体系,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语

想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加理论课程的有趣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上机熟练程度,采用分组讨论,角色分配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马继伟,贾圣武,等.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J].财会月刊,2010(18).

[2]郑牵宝,颜成颖.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讨[J].中外企业家,2016(26).

[3]庞婧.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经济,2016(15).

[4]刘乙睿.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6(23).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结语怎么写

浅析我国之会计电算化论文编号:KJ041 字数:8407,页数:18摘 要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以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阐明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并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个人观点。会计电算化的广泛普及将会更有效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处理 发展 Abstract Along with information industries'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computeriz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in our country's utilization, how following to develop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lso more and more to arouse people's interest, this article mainly implements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from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o the present accountant's influence exposition the superiority and aims at the presen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solution strategy and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proposed individual viewpoin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s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more effective will develop our country's socialist economy. [key word]: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elopment 目 录摘 要 i目 录 ii第1章 前 言 1第2章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22.1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2 2.1.1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 2 2.1.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 2 2.1.3数据处理自动化,帐务处理一体化 2 2.1.4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 3 2.1.5具有选择判断及作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 32.2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3 2.2.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 3 2.2.2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3 2.2.3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与职能的变化 4 2.2.4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 4第3章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3.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53.2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2.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5 3.2.2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5 3.2.3会计软件已商品化,但与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孤立 6 3.2.4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6 3.2.5硬件的布局不合理 6第4章 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及保障措施 84.1 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 8 4.1.1发展会计核算系统 8 4.1.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8 4.1.3实现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94.2保障措施 9 4.2.1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9 4.2.2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10 4.2.3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 10 4.2.4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 11 4.2.5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11 4.2.6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12第5章 结 论 13致 谢 14参 考 文 献 15以上回答来自:

会计电算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大学生会计电算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会计电算化该门课程的精髓,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积极反思项目化教学如何在该门课程的实施,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模拟企业情境来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最后以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

1.理解项目化教学的实质

项目化教学即“项目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来讲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指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机房实训相结合,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完成小组任务。它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践促理论;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不足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2.1教学方式项目化。

2.1.1团队化教学。由担任《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团队内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模式,即分模块编写教案,课程进度互通,教学方式互相借鉴,但同时保持个人教学特色。

2.1.2数字化教学。教师尽量使用PPT教学,并适时结合视频、音频、挂图、会计账簿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改变以往只有板书及课本的单一教学方式。

2.1.3内容项目化教学。教师可将采用大的案例进行项目划分模块教学,比如给定某公司业务,可从会计电算化的总账、应收应付款、固定资产、薪资、报表等方面来多个子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最后形成关于这个企业的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数据,学生也由此得到整体的认识和成果。具体细分如下:项目1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可分解为任务一建立账套,任务二,增加用户及操作员权限设置,任务三账套备份与恢复,任务四基础档案设置。项目2总账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项目3应收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收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坏账处理,任务五应收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4应付款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应付款管理系统,任务二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任务四应付款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任务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任务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项目6薪资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薪资管理系统,任务二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任务三工资变动管理,任务四工资发放,任务五薪资管理系统期末处理。项目7UFO报表管理系统,可分解为任务一认识UFO报表管理系统,任务二报表编制,任务三报表日常业务处理。

2.2学生考评方式项目化。

2.2.1多样化考评。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10%+测试成绩10%+作品成绩或小组展示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四部分构成,同时可灵活根据各自频率和结果确定比重,使学生成绩不再由期末成绩单一确定。

2.2.2无纸化考试。一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为了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会计电算化无纸化测试保持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考证及实际工作需要。

2.3学生学习方式项目化。

2.3.1线上小组合作化学习。可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情况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留给学生,将学生分组分任务分角色,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对于所研究项目的自主学习成果并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结果,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学习模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设想为:拿出一周四课时360分钟,其中班级根据人数自由组队(每队5-6人),每队展示15分钟,学生与教师打分,最后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2.3.2线下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可将教学讲义、PPT、练习题、微课等学习资料上传至专门网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以综合模拟实训来加以巩固

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电算化各个项目的具体操作,还需要结合综合模拟实训加以巩固,将分散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分散到整体的结合。综合模拟也要完全仿照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境,按照学习情境三总账管理系统的流程,教师设置若干账套,包含此学习情境的内容,由学生课堂分小组演练。任务一总账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二日常凭证处理,任务三出纳管理,任务四账簿管理,任务五总账期末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连续做账,教会学生如何月底结账、年底结账。

4.对项目化教学的思考

对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不仅要照本宣科地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的企业实操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如下:

4.1制度新的授课计划。重新分配授课学时,保证项目化教学的正常实施。有必要缩短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际上机操作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完全实施机房授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2编写校本教材。由于项目化教学和综合实训的结合需要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编写一套完整的账套信息供学生练习。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自主编写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是该门授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松斌.高职专业课程基于真实情景的项目化设计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张薛梅,王海燕.商贸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项目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9).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岗位的优势和地位越来越凸显。重点培育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已经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但由于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学生固有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仍旧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

1.知识的复杂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应用。会计知识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专业内容为主。计算机知识包含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数据库、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等通用课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后才开设的,一般安排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对计算机知识薄弱和会计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的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操作过程逆向的困难性

会计电算化比传统的手工账多了一项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初始化工作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桥梁,工作量大,考虑的问题多,综合性强,且不能出现丝毫差错,若出现差错,修改起来非常麻烦,甚至不能修改,因而影响了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3.教师多重身份的制约性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教师既要讲解,又要操作,很难注意学生的动态。此外,教师重点讲的是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一般是一边自己操作,一边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下去指导,在讲台上下来回奔跑,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常常分身乏术。另外,如果计算机本身出现问题,特别是专业性的,会计教师很难解决。

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足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因为初中阶段成绩较差,中考不理想才被迫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在学习能力和基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薄弱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基础不扎实或者偏科严重,教师讲解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前面没有打好基础,导致知识脱节,后面学起来更困难。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但很少有学生完全具备。即便是一些学生自认为电脑很在行,但也仅仅局限于电脑游戏上,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信心

中职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卑、脆弱、敏感,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被人看不起。因此,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想认真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课后又不主动请教,作业迟交或应付,造成系统知识的脱节,久而久之,更难赶上,甚至导致放弃了学习。

3.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

90后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缺乏责任感,他们的主动性和自制力较弱,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耐心,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思考解决,就等着教师和同学帮忙。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一时难以全面顾及,学生往往就放弃了学习。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像理论课知识点繁多、知识结构错综复杂,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流程的掌握,只要认识了流程,了解了各个流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系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着重讲解系统处理的具体步骤,使学生对电算化处理流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身份的多重性不仅会使教师的在教学中非常疲惫、分身乏术,而且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影响学生的操作进程。因此,可以挑选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操作员,在讲台上演示,教师站在讲台下用语言指导,其余的学生跟着演示的学生操作。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完成讲解和操作,还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适时指导学生操作。挑选操作演示的学生尤其重要,这名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果教师能在课下先对这名学生进行指导,使他提早掌握操作步骤,演示效果会更好。

3.合理分组,指定组长分担教师的指导工作

虽然可以挑选出一名学生代替教师操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但毕竟学生人数太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为解决这个困难,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按8~10人分为一组,每一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除了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耐心和凝聚力。在平时操作时,组长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在组员的操作遇到问题时,首先在组长的带领下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来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穿插,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学生会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计算机发生故障的规律,归纳操作方法。在课堂上,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问题,如果仅依靠教师个人对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问题,理解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总结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5.开展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竞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竞赛活动一般安排在教学的后期,这时的学生已经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对不同的会计职位职能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非常适合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组长根据组员的个人情况,分配不同的岗位角色,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竞赛规则,布置竞赛任务。同组学生要互相讨论,发扬集体精神,按照正确的操作过程完成任务。教师对优先完成的小组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没有完成的或完成较慢的小组要一起找出原因。

四、小结

会计电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中职学校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重要力量,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探索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培育出真正适合社会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汝光.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26).

[2]李少莲.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商情,2014(6).

[3]李蕊.浅谈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4]苏金钗.浅析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J].企业导报,2010(6).

[5]王俊巧.浅析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8).

[摘要] 云计算已经成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应对云计算的挑战需要在人才培养环节提前做好准备,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成为应对云计算挑战的必然选择。分析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结合云计算特征以及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在不同课程设置模式下相应的内容重点。

[关键词] 云计算;会计电算化;教学;人才培养

1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新趋势。云计算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其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有更好的理解,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能够有较强的流程优化与流程再造能力,以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前端提前做好准备。

2国内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

以会计专业排名前二十名的国内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厦门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财务管理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课程,美国会计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北京大学,会计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专业均设置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均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天津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课程;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会计学双语实验班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山大学,会计学专业方向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武汉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公共课)+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必修)+ERP原理与应用(选修)课程;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课程;吉林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南开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会计学课程。可见,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最高,占到30%;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2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比例占到14%。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与审计也分别占到各3%的比例。

3云计算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挑战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新型的交付、服务、使用和管理模式,它通过泛在网络以随时随地、按需、易扩展、可靠低廉、高效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和服务资源。云计算为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系统配置能力”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在这一趋势影响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重点也需相应调整———要求其通过云服务科学配置会计电算化处理流程;要求其通过云服务优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要求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提高云服务使用效益。

4会计电算化教学重点内容

4.1仅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将从原有的强调系统分析与设计转向系

统业务流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即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在云计算发展趋势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更多地交给提供云服务的专业化企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更多地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因此结合会计制度理解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应该成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重点。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提高流程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4.2既设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需要对这两门课程重点进行差异化。例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的开发设计,重点仍放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环节,介绍自顶向下分析法、原型化分析法、面向对象分析法,介绍模块图、数据流程图、C/R图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会计信息系统重点强调系统的业务流程配置、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设置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流程再造、会计数据分析等。

4.3仅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该门课程重点需要从原有的系统应用转向业务流程分析环节。会计专业仅设置该课程,则主流会计软件的操作应用放在该门课程中,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但在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下,企业不再自己购买特定的会计软件,转而使用云服务完成会计业务处理。因此,掌握软件的操作应用不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理解软件的业务流程,在新的云计算的'环境下配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才是更为重要的能力。同样地,以案例的形式,结合会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要求,分析优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成为帮助提高流程理解与配置能力的有效办法。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实现了普及,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高职院校一直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高职院校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就读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论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新知识理解能力不足等。这些情况使教学工作面临挑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急需提高。但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强、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教师也应转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会计电算化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

会计电算化的熟练操作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在上机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很多同学在上机时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尽管这些问题是经常遇到或者教师反复讲解的。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理论知识不扎实。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满堂灌”,因为太过枯燥、乏味,即使是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无法坚持听完,所以应努力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每个系统的操作流程形象化,可以加入动画形象为学生生动讲解。由于每本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案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前应根据教材中案例公司的财务信息将整个的操作过程录成视频或者将操作过程截屏制作成动态PPT。视频或PPT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时比较直观,在以后进行上机操作时也能作为参考,还能帮助学生课下复习,一举多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丰富有趣,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

分组时,每组三到五个学生,优秀的学生与差生数量应该均衡。在上机的时候遇到问题先进行组内讨论,不能解决了再进行组间讨论;每组同学要对自己组上机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定期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及时给予总结;学生平时成绩按组给出,这样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学习好的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上机练习,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强化知识点,完善知识体系。另外,还可以给组内的同学分配角色。在学生进行初次上机练习时往往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同学在进行财务处理时会淡化甚至没有角色意识,有的学生会全部用主管的身份进行所有的财务处理。所以为了使学生有角色意识,可以进行体验式教学。在第一次练习结束时给组内的同学分角色。分好角色后思考讨论在以上业务中自己所分配角色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要先明确接下来的工作是谁的权限,应由谁来登录系统进行财务处理。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上机练习

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上机操作一遍就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没有练习的必要了。事实是等到期末考试时这部分同学往往是遇到常见问题忘记如何解决、不会解决而考试不及格。教师可以加强练习,指导学生对多套公司财务业务进行上机操作。只有加大练习的频率才能巩固所学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上机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对电算化这门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所谓过程性考核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项目,对每个项目出题进行上机测试,每个项目的分值占一定百分比,用每个项目的测试结果乘以所占比例,就是这位学生的期末成绩。项目的测试内容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以表现为课堂练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多多练习,也可以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项目考核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给学生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对于会计电算化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适用,通过过程性考核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体系,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语

想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加理论课程的有趣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上机熟练程度,采用分组讨论,角色分配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马继伟,贾圣武,等.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J].财会月刊,2010(18).

[2]郑牵宝,颜成颖.微课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讨[J].中外企业家,2016(26).

[3]庞婧.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经济,2016(15).

[4]刘乙睿.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6(23).

会计电算化你需要先把题目确定下来这样我才能针对性具体的帮助到你毕业论文的构成要素(一)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当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二)论文作者署名论文作者姓名全称书写在标题下行。(三)摘要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字数通常为200~300字。(四)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通常为3-8个词。关键词应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五)目录目录一般应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标出对应页码。(六)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章节、层次应以小标题、序码词等予以标识。(七)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标明作者、著作名或论文名、期刊名与刊号、报纸名与年月日、出版单位与出版时间。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会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电算化的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思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 网络技术 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可行性过渡的 措施 。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过渡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作为首次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不仅缩短了财务数据处理的时间,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的工作效率。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一方面其为财务部门配置的网络设备,在客观上为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促进了相关软件行业的成长,为会计信息化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软件基础。但会计电算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还未实现其他部门的充分融合,缺少信息共享的机制等,由此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就成了必然趋势。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

1、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会计技术为手段,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为理论基础,对企业经济过程进行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记录、反映、核算和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经济活动。它是由计算机系统、会计系统、程序系统与会计人员等组成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坚实丰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除会计的基本理论外,还吸取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本理论,是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把会计人员和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它又是整个 企业管理 系统的核心所在,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主要是紧急结合企业管理系统目标的控制优化出发,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信息的加工、传递、存储和利用,把核算和管理结合为一体,有效地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其次强化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实现对再生产过程和经济效益的预决策控制。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性,再借助于现代经济数学 方法 ,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分析,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及会计分析。由于能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经济活动中任何一时间断面的经济数据,可连续取得经济活动中的动态、静态信息,将其与预测、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将结果反馈于经济活动过程,以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标正常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事中控制、事前预决策,这是手工会计系统完全无法实现的,从而真正实现了会计管理职能。最后具有全新的工作程式。传统会计工作程式是:收集原始凭证或制作原始凭证,分析业务性质,根据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日记 账、总账,计算成本、结账、编制报表等。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式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在现场直接进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经业务性质识别、分类后,生成会计凭证记录,输出记账凭证,经审核后,生成会计主文件数据库,可据此输出成本、报表等资料。在这种工作程式下,会计工作组织机构也相应地改变了,手工会计系统内部工作岗位已变为数据录入、审核及系统维护等新的岗位。内部控制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1、概述

所谓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下,对现有的会计处理针对性的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及分析和储存,同时给用户提供会计信息核算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主要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简言之,会计信息化就是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同理,人事信息系统是以人事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是以生产数据为处理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2、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首先是数据处理更加便捷,主要操作是输入记账凭证,其他的记账、结账和编制财务报表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只要输入的记账凭证是正确的,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一定是正确的,不必进行相互核对,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其次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较高。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比管理信息系统其他任何子系统的数据都要求更准确,例如账户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之间、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合计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都必须完全相等,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差额。最后数据结构较为复杂。会计信息化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五个方面进行的,这五个方面又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既有呈现层次树状结构的数据内容,又有呈现网状结构的数据内容。数据的增减又呈现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所以数据结构十分复杂。

三、会计电算化现存不足分析

(一)知识结构合理性不足

当前,很多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合理性还严重不足,即便是有的会计人员具备的知识与理论能服务于手工核算工作的开展,但是电算化对其的要求则要求更高,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 会计知识 ,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设备的运维技术知识。但是很多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业务 经验 ,然而在计算机技术知识方面则十分缺乏,所以在计算机处理中往往难以完成各种会计核算任务。而且在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虽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又相对低下,而这就使得双方的沟通和协调不当,即便是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升级的今天,其会计功能始终徘徊不前。

(二)保密意识差

安全性问题是会计核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如果硬件存在故障,软件被病毒供给之后,各种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会降低,而且随着数据资料在存储介质方面的变化,加上资料没有及时的打印或备份,只要发生故障,就可能因此导致损失较为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的保密意识较差,例如在操作权限设置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操作管理方面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在防毒、防黑客方面的工作不足,经常会导致系统崩溃以及网络瘫痪的情况出现。

(三)软件技术水平低

当前,有的数据库系统在功能上面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会计软件方面,虽然很多企业在开发会计软件时选用了数据库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往往属于小型的桌面数据库系统,其不仅功能薄弱,而且主要服务的是单客户,所以对于多用户的并发使用显然不足,加上其功能的单一性导致了其自身的适应性较差。而且很多会计软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所以专业的企业会计软件很少,而企业又在不断的发展,企业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投资不足势必会导致整个软件技术水平低下。

(四) 政策法规 滞后

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是手工核算,而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不管是账户设置,还是账户登记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的组织与会计系统设计和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均发生了变化,所以应结合会计电算化特点,完善当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因为财务会计制度滞后已对会计电算化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途径

(一)提高综合素质

为确保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加强对其的培养,强化信息化 教育 方面,鼓励高校设立有关信息化的专业,培养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积极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的再培训,早日建立起技术硬、素质高,符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此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层次的培养以及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然后逐步向复合型的人才发展。

(二)彻底改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

企业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既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又需要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决策上的支持。因此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企业领导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功能,加强对员工全面的信息化的培训,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出有用的信息。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既需要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又需要企业贯彻信息化理念,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数据在企业内外部间共享、流通,充分发挥出 财务管理 职能。因此企业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财务、生产一体化,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四)完善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系统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综合企业人、物、财的情况,制定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步稳定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着手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与问题,并梳理出今后企业的管理发展方向,按照实务与效益互利、先局部后总体的原则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优化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前面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功能,促进财务职能的转变,而且合理配置了财务资源,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信息处理能力、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同信息职能间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会计从业人员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也成为了可能,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化的本质和内涵,积极迎接新的挑战,才能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提供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凯新.“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4年第29期

[2]武鹏熙.“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J].现代商业,2013年第08期

[3]夏勇.“谈从会计电算化到ERP过程中会计角色的转化”[J].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05期

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逐渐普及,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一些改良措施,就会计电算化当今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的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即指用电子计算机取代人工核算会计账目,并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策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确保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增强会计数据存储的保密性;

3.将会计数据的运用领域进行了拓展;

4.为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领导及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

因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展较晚,人们的工作思维还未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就目前情况而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企业有以下认识不足:一是只认识到其是核算工具,并没有看到对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影响;二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三是部门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用于简单的核算功能,其他功能没有发挥充分,导致花了钱,没有将软件功能发挥出来。

(二)电算化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复合型人才资源匮乏

因为会计电算化对在岗的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仅仅掌握相关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种会计从业人员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既要求财会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同时又需要财会人员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信息系统管理等相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财会领域少之又少,而且培养相关人员也尚需一段时日。

(三)软件应用保密性差,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在某些时候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核心机密所在。我国现阶段而言,很多地方往往忽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保护程度,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从现在情况来看,手工建立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非常多的弊端,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之中内部控制也十分欠缺,他们没有能力进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实行会计电算化就要求完善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体现出电算化的特点。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在少数的企业并没有相关严密的 规章制度 ,这就导致电算化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运行。

三、加强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单位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核算工具、方法的改进,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能够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也要提出更高要求,除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加强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让他们积极学习新事物新技术,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显著提高的工作效率,而不使企业会计电算化流于形式。

(二)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

1.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过去一直从事手工会计核算,财会知识比较全面,技术比较娴熟。会计电算化普及后,应着重培训他们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培训可以先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开展,然后逐渐向计算机 网络知识 过渡。

2.对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在教学上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加强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的融合;第二,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各类学校根据所面临不同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

(三)加强软件保密性,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若要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强化对会计数据处理的控制。企业要在软硬件的管理维护、组织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存等各内控关键点上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相关问题和责任人进行处理,以确保制度能落实到位。其次,要定期组织会计操作人员进行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督促其做好数据__。最后,不断增加在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上的资金投入,积极采用更新更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和身份识别、信息加密存储通讯、业务授权等安全措施。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涉及多个行业。当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而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以及大中型企业已经全部运用本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全方位发展,达成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使其工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以及财务管理,为会计向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二)传统财务软件向ERP软件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相关软件也得到了质的发展和运用,我国部分软件企业推出了ERP软件,这个软件的运用方便了物流、资金流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的融合,本文谈及的会计电算化只是ERP软件的一小部分,不过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普及,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会计处理的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传统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单一的财务模块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企业运作的生产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人员福利的核算、固定和流动资产的管理、费用的分摊、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都会涉及到会计核算,ERP软件的完善和优化将会帮助企业快速处理这些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财会人工支出。

(三)会计电算化网络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而能掌握多少信息量便成为了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要求之下,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财务管理在这方面便显得尤为重要。单独处理财务管理信息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在数据处理方面采取的是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方面的处理。这样使得企业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共享。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网络财务”战略在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之下应运而生,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有效解决。所以,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必将是“网络化”。

五、 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虽然现阶段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有利就有弊,我们要扬其长避其短,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的去研究对策,而不是因噎废食。我相信会计电算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的不断完善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微平黄正瑞.会计信息系统[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徐一千李玉丰.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3]张辉.会计电算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李翠玲.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

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的会计电算化内容控制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公路的成本费用,进而提高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也包括了多方面内容。本文也主要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以及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前言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会计电算化也成了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有效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也开始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数据系统来加以完善,因此对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作用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成本核算体系,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加强高速公路爱物会计管理的质量,这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中,成本核算的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来加以体现:首先,高速公路的绩效考核指标也是高速公路费用支出的成本考核的主要妮儿,在高速公路运行过程中对于公路成本的核算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公路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并且对于提高公路企业的还贷能力和金融信用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目前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成本的核算可以有效的和高速公路计划定额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也能够游侠偶读保证费用开支能够具有更多的依据,财政预算的实施也更具科学性。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公路成本核算体系,公路企业可以对每个单位的成本项目进行单个逐一的控制,从而有效的完善公路的计划定额管理,并且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中也会制定出相应的开支计划,按照计划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从而保证资金的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

三、内部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及内部控制的应用

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公路保养的费用以及各项业务成本的费用管理都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质量,从而保证有效的做好公路费用的成本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对于商品和服务支出内部成本核算的处理

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是公路经营成本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了公路企业的办公费用、水电费用以及交通费用等,在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将职能部门作为核算的基本对象,同时按照相应的原则来将费用收益这作为费用的主要承担人。会计电算化中包括了四级学科,其中“事业管理费”是一级学科,“经营管理费”为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和四级学科都是按照彩照决算口径一级费用的明细程度来进行设定的,而五级的学科中对于会计电算化软的辅助部门核算模块对一级成本核算项目的具体路线进行设置,同时二级成本核算项目中的相关内容也需要通过五级的学科来加以设置。其中具体的核算操作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在车辆的单核算方式来进行确定本月车辆的各项费用支出时,车辆行驶路程以及用途对于确定车辆成本费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中车辆的成本费用数据的录入以及费用使用在成本核算体系中也可以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辅助管理模块来加以实现,这样对于核算内容也能够更加清晰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于公路保养费用成本的处理

现如今公路保养的费用所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有路面的养护、桥涵的养护、绿化养护、隧道养护、附属设施的养护以及道路巡查等几个方面内容。路面的养护主要是指对路面的路基进行的养护,同时公路路面的清洁、对公路出现裂缝的处理以及公路路面不平整的修复等都是日常路面养护的重要工作;桥涵的养护主要是对桥涵以及构造物的清洁、维护和相关的防腐工作等,桥涵养护在公路养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公路安全的重要手段;绿化养护是对公路周边的绿色植物进行的养护工作,包括了施肥、洒水以及修剪等各项工作;公路的隧道养护主要是对公路隧道的清洁和检查维护等,其中包括了一些土建工作;附属设施养护是对公路的护栏、标志板等各项设施的养护;道路的巡查是公路的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员费用支出以及车辆的燃气费用支出等。

四、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系统组织与管理控制

通过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分工职责等进行形式的控制就是组织与管理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对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岗位的智能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的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有系统软硬件的管理工作,在技术上保证高速公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的掌握,负责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监控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及时的限制和发现错误及违法事件。

(二)规范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控制

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的管理控制主要表现在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方面。其中操作权限控制指的是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操作,操作规程控制则指的是系统操作应遵循相应标准的操作规程以便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及作业事项,并形成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电算化系统文件。

五、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采用何种控制方式和构建完善的公路会计电算化控制体系也是我们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公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厚元.关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14期

[2]朱艳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构建[J].管理学家,2011年5期

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推荐:

1.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2. 浅谈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3. 关于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4. 浅议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5.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安装好坏对企业的日常中安全和经济运行起到最直接的影响效果,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是众多工程人士关注的对象。下面是我整理的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也促进了工程机械的不断进步。

本文主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工程机械 机电一体化技术 应用 发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新兴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革新与创新。

目前,机电一体化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步与创新,并且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积极地采用机电一体化,将机械、电子技术和液压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机械的多种功能,

比如说,动力性能提升,燃油的经济效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增,操作的精准度和舒适度都大幅度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也随之延长。

所以,研究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就是综合地运用机械、计算机、微电子、电力电子、光学、接口等技术,对各个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了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的价值和功能。

机电一体化也称之为机械电子学,属于一门新兴的边缘综合科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

精密机械技术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主要是通过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把微电子技术引进到相关的动力功能、机械主功能、控制功能等方面,在软件方面能够使得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相互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有效的系统。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处于不断创新与进步之中。

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走向了高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个性化和绿色化的趋势。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使得各种性能方面都得以明显改善,比如操作舒适性能够得以有效提高;机械能耗能有效大幅度降低,明显提高机械功效。

可靠性不断提高;不断提高相应的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

二、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有效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在工程机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中,能量的充分利用率和使用率比较低。

比如说,液压挖掘机其燃料的充分利用率仅仅占了30%,剩下的70%左右的能量都被浪费了。

在能源资源高度紧张的今天,迫使机械工程的发展必须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小松公司生产的挖掘机能够很好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大约可以节省23%的燃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型的控制节能器的采用。

日立公司生产的挖掘机,采用了“卡特电子效率”节能控制体系,通过对泵以及发动机的综合、全面控制,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其能量利用率能够达到98%左右,生产率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所以说工程机械中电子节能控制器的运用,大幅度提高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能量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发挥到了节能的作用。

电子节能控制器操作比较简单,对机械的磨损也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在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作业全过程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全面地实现作业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大大减少了因为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或技术不到位对于操作精度的影响。

比如说,三菱公司设计生产的挖掘机,有控制挖掘机轨迹系统的功能,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控制板上将铲斗的运动形状和运动轨迹设定好之后,

相应的微机操作系统就会根据不同角度的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对动臂、铲刀和斗杆的运动进行自动的控制,从而实现多种特定断面沟槽、开口和斜坡的精准挖掘,有效地实现了挖掘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3、在控制柴油机上的应用

要想进一步深入发展柴油机技术, 应该要解决发动机排放质量与最低油耗间的矛盾。

在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采用电子节能液压泵系统能够有效减小能耗, 还能自动控制冷风扇的转速随温度的变化, 这样的条件下,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

还包括根据负荷条件自动调节柴油机油门等内容都能得以实现, 能够使得在各种变工况下的柴油机,在满足经济指标和排放指标的最佳喷油时间的同时, 能够实现净化排气、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4、机械操作的自动化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在工程机械施工操作中引入机电一体化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减少了因为操作者工作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作业精度的影响。

5、在工程作业精确度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机械设备中使用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将称量的过程自动化,对称量系统实现微机控制,使得称量更加精确。

自动找平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沥青摊铺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自动供料系统(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完美地完成了混凝土沥青摊铺机对于供料的自动调节,全面提升了摊铺的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铲运机铲斗刀、平地机刮刀以及推土机铲刀的电子化操作控制,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高效、快捷,符合现代工程施工的要求。

6、电子监控、故障自诊以及自动报警

电子监控、故障自诊以及自动报警,也就是说对于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传动系统、发动机、液压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就会自动地找出故障的位置并自动进行报警提示。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改善了操作人员的现实工作条件,全面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简化了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的工作,相应地减少了维修费用,大大降低了维修停机的时间,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三、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传感技术的融合

目前,传感器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上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发动机可以通过机油压

力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等来进行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检测和控制;

沥青摊铺机上的传感器能够实现摊铺机在工作时实现自动找平且行走速度不变的特点,还能满足摊铺出来预定的平整度、坡度和厚度的路面的要求。

在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今天,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能不断提高,越来越广的采集信息范围也超着集成、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未来在工程机械上将应用越来越多种类的传感器。

2、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趋于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是实现信息处理的主体,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范围应用比较广, 主要包括

信息的输入、识别、运算、变换、存储及输出等等方面。

计算机技术范围涉及到网络与通信技术、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方面。

要想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不断进步, 应该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

3、电子控制理论的指导性增强

工程机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以微电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通过其应用和推广,在相关控制理论指导下,能够满足系统智能化设计的要求,完成相关的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发展是当前机械工业发展必然的趋势,也是振兴和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经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还会有着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会融合机、电、光以及磁的综合性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机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彬.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现代商贸工业,2012,05:180.

[2]申宁,李国铭. 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2,32:90-91.

[3]史凤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0,30:206-207.

[4]冷俊.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07).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二

【摘要】: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的大型机组均使用电液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转速控制、同步并网、负荷控制等功能。

本文以电厂300MW机组使用的上海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汽轮机为例,介绍其系统机构、调试要点和实现功能。

【关键词】:300MW机组;电液调节系统;控制;调试

近年来,300MW机组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的大型机组均使用电液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转速控制、同步并网、负荷控制等能。

改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控制能力和控制效果,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1]。

本文以电厂300MW机组使用的上海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汽轮机为例,介绍其系统机构、调试要点和实现功能。

1、系统简介

该电厂的机组热控系统采用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Symphony系统,是一套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数据库和网络为一体的产品,

具有独立的分散控制系统、监控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各个生产领域对信息管理和过程控制的需求。

系统采用合理的软、硬件功能配置和模块化设计,具有易于扩展的能力,将离线和在线调试集中于一体,便于调试及修改,设备的各个控制相对对立。

由高速数据网、DPU以及连接在网上的人机接口站组成,采用开放式的系统结构,设计了冗余TCP/IP网络结点在不同类型的站。

其中,汽轮机系统的功能模件组成了一个过程控制单元,,包括汽机基本控制、超速保护和汽机自启停3个功能,并分别由3个冗余的功能控制器和相应的功能子模件完成。

其硬件配置图如下:

图一 汽轮机硬件配置

机组的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操作员站是基于WindowsNT(2000)环境下的人机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点。

共设置了包括总貌、趋势、棒图、操作面板、报警信息等11幅画面,为运行人员提供了方便的操作手段,通过监控画面实施检测汽轮机的运行。

2、控制功能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控制功能由3对冗余的BRCl00控制器实现,主要控制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通过GV、TV、RSV和 IV实现,同时还具备防止汽机超速的保护逻辑。

主要功能包括超速保护、基本控制和自启停,3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对总线的控制交换控制信息。

2.1 超速保护

这部分的作用主要是超保护逻辑、DEH跳闸逻辑及超速试验选择逻辑、提供有开关状态及汽机自动停机挂闸状态三选二、转速三选二,控制着OPC电磁阀,,并汇总DEH跳闸信号通过接线将其送到ETS[2]。

能够有效防止汽轮机的转速飞快上升,维持转速在3000r/min。

超速实验必须在大于2950 r/min的定速3000 r/min、油开关未合闸的情况下进行。

2.2 基本控制部分

基本控制部分是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核心,它提供与转速及复合相关的控制逻辑、调节回路,

通过一对冗余的BRC100实现所有伺服阀接口和闭环控制的PID调节器。

毕 业 论 文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2.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 3.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我国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同时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结束语:本论文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资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学院工程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得上楼主!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推荐591代写论文网给你,上面各专业的论文案例都有。可以借鉴可以拼凑,也可以找那儿的老师代写,挺负责的。诚信也不错。你自己看着办吧

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子机械-论文网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www.lunwennet.com/thesis/2005/8984.html20K2007-10-8-百度快照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电子机械-论文网(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www.lunwennet.com/thesis/2003/8986.html23K2007-10-8-百度快照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电子机械-论文网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机电...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www.lunwennet.com/thesis/2007/17783.html16K2007-10-8-百度快照

  • 索引序列
  •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束语
  • 会计电算化专科毕业论文结束语
  • 会计电算化论文结语
  •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结语怎么写
  • 机电一体化论文结束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