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长期坚持亲子阅读,让孩子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规则建立和社交能力,提高儿童矛盾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亲子阅读的多样化让儿童阅读兴趣得到充分的刺激并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长期的阅读让儿童知识面非常丰富,观察力、思考和提问能力、分辨、预测、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儿童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亲子阅读 亲情桥梁 儿童语言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阅读兴趣 学习能力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阅读可以从0岁甚至是胎教时期开始。早期亲子亲子阅读主要以亲子共读绘本为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开始接触古诗词、国学、科普绘本、桥梁书籍、童书,年龄更大些则是各类名著、散文、小说、科幻等等丰富多彩的题材。 做为6岁和1岁半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6年多。从一开始只是坚持每晚睡前阅读,到带孩子坚持两年半的全国公益绘本漂流,坚持带孩子开展故事会,带孩子做绘本创意美术、绘本韵律练习,学习绘本讲师课程,学习各类绘本精读课程,带孩子排练绘本剧等等。实践中不断体会到亲子阅读对儿童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亲子阅读是传递亲情的桥梁 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的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而亲子阅读是和孩子亲密接触的最好机会。这个过程中,父母亲需要放下所有的事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徜徉在故事之中,大人与孩子有肌肤感触,有语言交流,有心灵沟通,儿童全身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人。二、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语言能力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婴儿生命内在有一种自发力量,让语言在他们尚不能表达和自由活动时,就开始被吸收、储藏。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 这个阶段儿童接触到的语言环境越丰富,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构建帮助越大。特别是学龄前0-3岁的婴幼儿词汇库基本来自于家庭,他们接收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普通生活用语。而亲子阅读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绘本中的语言有趣、易懂、涉及面广,图画真实、表达到位,婴幼儿在家长的领读下,可以很直观的将图画和语言进行连结,从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运用。也能更好的锻炼儿童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孩子在阅读过书籍之后,再到实际场景去体验时,能够很好的将熟悉的记忆和现实进行联系,进而加深印象。 我女儿1岁4个月,处于呀呀学语的阶段,跟她说什么就会尝试学习。我尝试用卡片教她一些词语,比如“鸟”,但是效果不好。一次在亲子阅读《我的连衣裙》时,我的生动讲述让她对故事充满兴趣,在看到内页中一幅画面:小女孩的连衣裙变成小鸟模样了,我跟她说:“这是鸟”,她突然很准确的说出“鸟”字,得到鼓励后自己进行反复练习。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拿出这本书翻到那个页面反复说“鸟”。有一次出门时,看到落在地上觅食的小鸟,孩子就很兴奋的喊:“鸟”。 而在3-6岁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更能从绘本上得到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丰富词汇和句式表达的锻炼。比如我儿子在亲子阅读过《猜猜我有我爱你》后,明白了表达爱的方式可以那样有趣和丰富,他也会尝试用“我XXX,我就有多爱你”的句型来表达对家人的爱。 在听过《羊群里的依依》后,学会了很多成语:与众不同、忧心忡忡、糟糕透顶、暴跳如雷、格格不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等等。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干巴巴的释义很难让孩子理解,但是在绘本有趣的场景中连贯的使用,听过之后自然印象深刻。 科普绘本等桥梁书籍在对为儿童词汇积累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而6岁前的幼儿不具备识字能力,这一阶段的阅读基本依靠亲子阅读来实现。所以坚持有质量的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达能力影响至关重要。三、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孩子出生以后对环境的认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0-3岁可以称为各种能力和自我的获得阶段,以自身发展为主。这个时期是婴幼儿作为自然人的成长阶段,包括动作、语言、感官等各种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并趋向成熟, 两三岁以后的孩子随着语言爆发期的到来,以及肢体动作趋于精细化,他们开始渴望社交。而到了学龄期,社交生活已经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部份时间生活在被无条件关爱的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一时融入到大环境中,很难去适应不同的场合或者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处理。 绘本世界丰富多彩,在规则建立,情绪认知,交往冲突,矛盾处理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展现和指引。家长在和孩子的共读中,孩子可以很好的感知到社交规则和运用,并丰富情感,提高 问题的解决能力。当儿童在社交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时,能够从曾经的阅读记忆中调出相关矛盾的相似印象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举例来说,我儿子在两岁多时我与他共读很多规则类的绘本。他出门基本不会存在抢小朋友玩具、随意打人、不排队玩游乐设施的情况。因为在还没有进入到社交实践时,他已经在绘本的世界里了解到了相关的规则。当他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相似情景时自然而然就运用了起来。四、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 儿童文学研究者桃乐丝·史提克兰德(Dorothy Strickland)认为,童书可以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大概可以分为观察、分辨、分类、预测、组织、应用、表达及评断的能力,你不需刻意去营造,孩子就会因着与童书的互动而增进认知的能力。 例如亲子阅读首选的绘本,其图画直观,文字简洁,优秀绘本具有相当的情感力度,经常将一些哲理问题,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字和图片相互映衬,又可以独立的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绘本的图画多由拥有教育底韵味的优秀插画家绘制,画面中藏着许多丰富的细节,儿童在用耳朵听故事的同时,眼睛被画面吸引并加以观察,这期间,他需要将所听和自己的所看进行结合,再在脑海中重新组织和思考。 我们知道人的右脑功能潜力无限,图画的印象比文字和语言更能触动神经系统的记忆和感知。儿童大量接触亲子绘本阅读,自然能更大程度地触动全脑思维,进而更好的提高认知能力。五、亲子阅读可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儿童长期在有亲子阅读的环境中成长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因为绘本的题材和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的形式也多样化。亲子阅读中,有的绘本可以用朗读式,让孩子感受语言的连贯和美妙;有的绘本可以用韵律式,让孩子在体验故事的时候提高乐感;有的绘本可以和创意美术、剪纸、手工相结合;有的绘本可以在大自然中直接体验……如此多样的阅读模式让孩子的阅读体验多姿多彩,自然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习惯就很容易养成。长期的亲子共读让儿童在思维能力、思考、理解能力和知识面的拓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儿童的阅读能力。 韩国的教育学者金明美在《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的成绩》一书中指出儿童阅读能力的关异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异,孩子感觉到学习上有困难,应该抛开其它因素,首选从阅读能力开始检查,而阅读能力也决定了所有学科的成绩。《我依然爱你》的作者橙子老师,一直践行亲子阅读,她的女儿从小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却一路成绩卓越考入名校。 所以,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他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坚持亲子阅读能很好的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除了早期的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倡导“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名族的阅读水平。”全名族的阅读水平,从亲子阅读开始。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亲子共读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和孩子一起读了张乐平先生的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
孩子先是津津有味的把漫画看了一遍,然后与我们一起读漫画下面所附的文字。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三毛是解放前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在这个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市里,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他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可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还常被人打骂,被人欺负。但不论他的生活多么艰苦,他还是表现得乐观善良,机智勇敢,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会尽力去帮助,遇到困难和坏人他也会勇敢的面对、解决。
《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而且漫画这种形式为孩子所喜闻乐见,我们感觉它挺适合给孩子看的。
孩子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是感觉好玩,好笑,觉得三毛调皮、捣蛋很有趣,经过引导、提问之后,开始慢慢的对作品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成人读三毛,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随着孩子年龄和心智的成长,对三毛的认知会不断变化。三毛流浪记,不是一遍就会读懂的。
春风正暖,春光正好,诵读春天,点亮希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门前玩耍,突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书。妈妈看着我温暖的笑着,这笑比阳光还暖,对我说:“闺女,你看,喜欢不?”我一看,《夏洛的网》。“当然喜欢了,我的好多同学都读过这本书,他们说可有意思了,我也很想读呢!妈妈,我们一起读吧。”妈妈高兴的说:“好啊,你这么一说,我也很想看一看呢!”说话间,我们一起做到旁边的台阶上,便开始读了。
读到一半,我便有了疑惑,“妈妈,这只小猪这么可爱,为什么刚到这里时却没有朋友呢?”妈妈说:“以为小猪刚来时与别的小动物不熟啊,他还没有适应那里的生活。就像你刚上学时,跟班里的小朋友都不认识,你那时候有朋友吗?”我摇了摇头。妈妈继续说道:“刚来到这里的小猪,就好像刚到学校的你啊。”我突然明白了。
时间过得飞快,等我读完这本书,一抬头,天都快黑了。一旁的妈妈问道:“读完了,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跟你的同学说的一样有趣吗?”我兴奋的点着头:“这本书太有趣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朋友真是太重要了,朋友可以在你困难时给你帮助。友情是外出人温暖的港湾,友情是风雨过后的彩虹,友情是你困难时一句鼓励,友情是愿意为了朋友牺牲自己。”妈妈笑着说:“你说得太好了,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有几个好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妈妈希望你也交到这样的朋友。”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而此时我还在想,原来友情就像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一样,有着如此美好的境界。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2存在问题编辑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极度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3交流方式编辑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要经常沟通,那么,如何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就成了父母们必做的功课。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家长工作经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交流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好孩子,但要注意不宜作长时间的交谈,老师要顾及其他孩子和父母,只有在班内的孩子全被接走时,此时是最佳沟通时机,你可以跟老师较详细地交谈。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更加了解,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2、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老师会认为这种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也喜欢和这种家长沟通。想一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时在跟老师沟通时,家长应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即使真的老师这次做错了,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认可老师的工作,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这样老师会感到她以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没有付之东流,会对自己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3、通过书信或网络邮箱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家长希望老师听取自己的意见时,尽量用书信或网络邮箱的形式委婉的提出,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伤老师的面子。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并积极采取行动的。这种方式也很适用于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提意见或建议时,能直接把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写出来,如果你的意见比较中肯和实际,我想幼儿园会采纳的。4、感情投资,获得老师好感,把孩子平日在家爱听的磁带带到幼儿园,或者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儿歌等给老师作为教材,这样的家园互动会让小朋友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打印一些网上的育儿资料和老师一起交流,尽量积极参与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老师非常感动,觉得家长是在用心支持自己的工作,有了这些感情投资,老师也很愿意和家长真诚地交流孩子的点滴。同时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回避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老师也会针对孩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觉得老师和父母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的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5、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一个妈妈来说,这句话意味着对宝宝的放手和对老师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成为朋友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很容易和幼儿园老师成为朋友,也就很容易和老师交流沟通。6、父母要和爷爷、奶奶多沟通。隔代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不过两代人的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老人也许不理解教师的某些行为,教师也一下无法和正在气头上的长辈们分析原因,就可以借助父母这个中间桥梁来解决问题,在老师和父母沟通之后,父母一定要和老人多讲讲老师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不关心孩子,希望老人们也能理解。4家长工作编辑1、要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坚决抓好落实。要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幼儿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家长工作与教职工月结构工资挂钩。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2、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家长观。要做好家长工作,除了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家长观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对家长的基本看法。教师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决定了他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家长,对待他们的孩子。而这种态度和行为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成效,并最终影响孩子发展。新时期的家长观至少应基于两点认识:一是将家长看成平等的教育者和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二是明确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于家长是一种主导与主体、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园长在家园共育中的定位,园长在家长工作中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教师,重点帮助什么呢?帮助主要是诚恳地沟通和正确地教育培训。帮助的重点当然是转变观念。人如果观念不改变,习惯就不会改变;习惯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比如发现教师见到家长不习惯打招呼,就要求老师见到家长微笑、打招呼。节日来临时,要求老师给本班孩子的妈妈发短信,祝贺节日。我还要求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园长不是你们的领导,只是你们的桥梁,你们的“领导”是家长和孩子。所以,你们要尽力为家长和孩子服务。4、 明确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其次,还应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在育儿方面既有共同目标,又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再次,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期开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一代新人的观念。5实施方案编辑1、召开“入托幼儿家长恳谈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由行政领导主持召开“新生幼儿家长恳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历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两周后由班组长主持召开家长会。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开展。2、 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3、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每学期各班组织2~3名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亲身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体验幼儿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使其能更好的监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另外,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长义工,老师也能从家长身上得到很大启示。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活动,密切家园关系。5、举行幼儿伙食听证会。每月由医务室组织召开,由班子成员、伙房人员、班组长、保育教师、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的幼儿伙食听证会。商讨幼儿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保证幼儿在园饮食安全、卫生、合理营养。6、 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组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进行家访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入园后,家访率达到全部幼儿。对于一天以上不到园的幼儿,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家长调查问卷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用来评价和了解教师工作,充分体现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学期结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7、坚持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多维互动。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为了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学习材料,幼儿园可以开辟宣传区,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强化了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在家长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下,借助网络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家长及时沟通,探讨孩子现阶段的教育。幼儿园可以选择自己建立网站或者选择专业的网络幼教平台加入。这里提供一个网站作为参考:中国幼儿在线,作为全国最大的网络幼教平台,始终秉持着家园共育这一理念运作。就是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拉近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加入该平台完全免费,幼儿园加入后会获得一个独立二级域名的网站,幼儿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教知识和幼儿园的重大活动实况,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动态,进一步作好家园配合工作,促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的开展。同时,网站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了平等的对话平台,家长可以直接和园长、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解决育儿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家长抛出的问题,教师和园长定期上网,参与讨论,与家长达成共识,融洽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促进了家园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详情可以去该平台官网了解。8、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家长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选出优秀经验材料,刊登在宣传栏和幼儿园网站上,供大家学习。9、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旧有的家园共育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需求。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幼儿信息化建设。让幼儿教师可以实时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与家长互动,共同教育孩子,使得教育效果最大化。目前已有这类的产品,如中国儿童领袖培养工程推出的儿童成长管家,通过任务的形式培养儿童领袖特质,这样的方法有别于传统幼儿课程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众多幼儿园合作开展等。
家庭 教育 在 儿童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范文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所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其学业成绩,促进其学校融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校合作,提升流动儿童的家庭 文化 资本,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是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报告 》,我国处于6-14周岁的流动儿童已达1472万,比2005年增加了347万。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尽管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尤其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家庭融入城市的,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只能在家庭中寻找安慰与鼓励。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气氛、家长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正向作用,这对于儿童的思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其教育理念往往也比较落后。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往往寄托于学校,自身责任意识不高,并且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学习的鼓励。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赞美、鼓励;同时对于孩子的不足,也会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其进行改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积极自信的孩子也往往会在学校中积极表现,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融入城市的水平高低与其家庭教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融入城市的水平越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1]。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家长的城市融入水平,还能够促进儿童的城市融入水平,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二、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在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家长的发展,还能够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保障流动儿童享受全面、平等的教育。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首先可以从建立家长学校入手,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障家长学校的实际落实与运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数量;其次需要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会教育的意义。
(二)进行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家校合作能够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取长补短,在运作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双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有效进行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投入,促使家校合作制度化、常规化。从双方主体来看,学校应该将家校合作常规化,使家长把家校合作看作是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使其习惯性地参与进来;学校应使家校合作制度化,使教师把家校合作看作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敞开心扉、积极配合,使家校合作有序展开。
(三)提升家庭文化资本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认为文化资本是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来讲,家庭文化资本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书籍、音像、绘画、父母的文凭、职业资格等。布迪厄非常重视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学术成就的作用,他认为“教育行为中产生的学术型收益,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3]。家庭文化资本对流动儿童尤为重要,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能够直接增加流动儿童的文化自信。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首先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流动儿童家长的城市化提供平台,尤其在就业方面,应该保证他们公平就业,帮助他们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间接地增加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资本;其次,流动儿童家长也应自身付出努力,平时多看书看报,学习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积累、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流动家庭在城市属于外来者,但是他们在城市中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面对流动家庭在教育中的困境,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为流动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使其感受到城市的社会关怀,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促进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合,进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流动儿童家庭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首先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发挥统筹、引导的作用,制定政策文件,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提供保障。其次需要社区和其他社会志愿力量发挥行动的作用,携手为流动家庭提供具体帮助。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乎流动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时间,共同为流动儿童的成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广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20.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2.
[3](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数以千万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伴随而生。由于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暗藏着诸多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数将继续上涨[1]。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21.88%[2]。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发的教育问题小则影响儿童的身心、人格、道德的发展,大则阻碍全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促膝谈心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具体体现在几类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孩子父母的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在农村,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母亲陪伴留守儿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同时留守一方往往因为繁重的农耕与琐碎的家务根本无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而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经常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这些家长通常文化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代管。这样的“隔代教育模式”则更加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隔代教育模式”的环境下,“代沟”的问题经常导致祖辈与孩子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尤其是当孩子在性格与心理发展出现偏差时,年事已高的祖辈经常难以察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争执时一味地偏袒并且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种隔代溺爱心理不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形成蛮横霸道、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最后,在“上代教育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则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近亲、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难以把握,过于严厉容易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和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孩子的随波逐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父母角色参与消极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3]。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个好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4]。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例如,一些母亲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便离开家,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有些母亲甚至连 春节 都不与孩子团聚。又如,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与生存环境,这些家长往往“重养轻教”,认为给钱就是养育和教导,更有人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感而盲目地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认为物质的满足可以换来对孩子亲情的抚慰。但“陪伴即是爱”,父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孩子的抚养寄希望于家里的祖辈、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从精神上缺乏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从物质上,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最初的理想生活背道而驰,这些人在陌生的城市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同样是进城务工的异性同伴便成为了他们寻找归属感的目标,因此一些“临时夫妻”现象有所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则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更为消极。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指导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是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共性而非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对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缺乏有针对性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忽视是导致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脱节的根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方面是优秀且有责任心的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
4.社会教育有效扶持的缺失
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现实状况是社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扶的系统机构较缺乏。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当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留守儿童在面临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激化了他们自身的认知方式与处理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促进政策调整,减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各地区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努力增加本地劳动就业量,鼓励引导、帮助劳动者在本地自谋职业或创业办实体,发展本地经济;采取政治和经济双重手段,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好的工作选择,从而缩小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政府出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随父母在流入地正常上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设新公立学校,减免留守儿童的借读费。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才能让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回到父母的怀抱。
2.提高父母角色认同感
提高家长作为父母的角色认同感,使留守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6]。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转变“给钱便是养育和教导”的观念,只有和孩子经常进行通话交流培养情感,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动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孩子才能将这种陪伴的爱转化成激励自身努力的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将父母的说教当成耳旁风。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保持稳定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共同分享科学合理的教育 方法 。二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注意避免时间间隔太久、采用多种沟通方式、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意识,提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才能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3.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7]。只有形成三大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随时更新的人口流动档案;有效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回家探亲的机会,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近期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动态,告诉家长家庭的关爱才是能够解开留守儿童心结的钥匙。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设立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意识的课程,讲授如何与家庭成员友好相处的科学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家庭意识,从心理上能够逐渐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并将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与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意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应增设农村社区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使留守儿童与他人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与支持。家庭教育的立法只是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个条件,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4]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5]周宇,余扬.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3(08):167—168.
[6]邹同文,罗春仙.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3).
[7]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2.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
3. 基于家庭教育功能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论文
4. 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5.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论文摘要:长期坚持亲子阅读,让孩子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规则建立和社交能力,提高儿童矛盾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亲子阅读的多样化让儿童阅读兴趣得到充分的刺激并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长期的阅读让儿童知识面非常丰富,观察力、思考和提问能力、分辨、预测、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儿童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亲子阅读 亲情桥梁 儿童语言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阅读兴趣 学习能力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阅读可以从0岁甚至是胎教时期开始。早期亲子亲子阅读主要以亲子共读绘本为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开始接触古诗词、国学、科普绘本、桥梁书籍、童书,年龄更大些则是各类名著、散文、小说、科幻等等丰富多彩的题材。 做为6岁和1岁半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6年多。从一开始只是坚持每晚睡前阅读,到带孩子坚持两年半的全国公益绘本漂流,坚持带孩子开展故事会,带孩子做绘本创意美术、绘本韵律练习,学习绘本讲师课程,学习各类绘本精读课程,带孩子排练绘本剧等等。实践中不断体会到亲子阅读对儿童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亲子阅读是传递亲情的桥梁 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的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而亲子阅读是和孩子亲密接触的最好机会。这个过程中,父母亲需要放下所有的事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徜徉在故事之中,大人与孩子有肌肤感触,有语言交流,有心灵沟通,儿童全身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人。二、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语言能力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婴儿生命内在有一种自发力量,让语言在他们尚不能表达和自由活动时,就开始被吸收、储藏。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 这个阶段儿童接触到的语言环境越丰富,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构建帮助越大。特别是学龄前0-3岁的婴幼儿词汇库基本来自于家庭,他们接收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普通生活用语。而亲子阅读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绘本中的语言有趣、易懂、涉及面广,图画真实、表达到位,婴幼儿在家长的领读下,可以很直观的将图画和语言进行连结,从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运用。也能更好的锻炼儿童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孩子在阅读过书籍之后,再到实际场景去体验时,能够很好的将熟悉的记忆和现实进行联系,进而加深印象。 我女儿1岁4个月,处于呀呀学语的阶段,跟她说什么就会尝试学习。我尝试用卡片教她一些词语,比如“鸟”,但是效果不好。一次在亲子阅读《我的连衣裙》时,我的生动讲述让她对故事充满兴趣,在看到内页中一幅画面:小女孩的连衣裙变成小鸟模样了,我跟她说:“这是鸟”,她突然很准确的说出“鸟”字,得到鼓励后自己进行反复练习。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拿出这本书翻到那个页面反复说“鸟”。有一次出门时,看到落在地上觅食的小鸟,孩子就很兴奋的喊:“鸟”。 而在3-6岁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更能从绘本上得到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丰富词汇和句式表达的锻炼。比如我儿子在亲子阅读过《猜猜我有我爱你》后,明白了表达爱的方式可以那样有趣和丰富,他也会尝试用“我XXX,我就有多爱你”的句型来表达对家人的爱。 在听过《羊群里的依依》后,学会了很多成语:与众不同、忧心忡忡、糟糕透顶、暴跳如雷、格格不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等等。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干巴巴的释义很难让孩子理解,但是在绘本有趣的场景中连贯的使用,听过之后自然印象深刻。 科普绘本等桥梁书籍在对为儿童词汇积累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而6岁前的幼儿不具备识字能力,这一阶段的阅读基本依靠亲子阅读来实现。所以坚持有质量的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达能力影响至关重要。三、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孩子出生以后对环境的认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0-3岁可以称为各种能力和自我的获得阶段,以自身发展为主。这个时期是婴幼儿作为自然人的成长阶段,包括动作、语言、感官等各种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并趋向成熟, 两三岁以后的孩子随着语言爆发期的到来,以及肢体动作趋于精细化,他们开始渴望社交。而到了学龄期,社交生活已经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部份时间生活在被无条件关爱的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一时融入到大环境中,很难去适应不同的场合或者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处理。 绘本世界丰富多彩,在规则建立,情绪认知,交往冲突,矛盾处理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展现和指引。家长在和孩子的共读中,孩子可以很好的感知到社交规则和运用,并丰富情感,提高 问题的解决能力。当儿童在社交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时,能够从曾经的阅读记忆中调出相关矛盾的相似印象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举例来说,我儿子在两岁多时我与他共读很多规则类的绘本。他出门基本不会存在抢小朋友玩具、随意打人、不排队玩游乐设施的情况。因为在还没有进入到社交实践时,他已经在绘本的世界里了解到了相关的规则。当他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相似情景时自然而然就运用了起来。四、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 儿童文学研究者桃乐丝·史提克兰德(Dorothy Strickland)认为,童书可以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大概可以分为观察、分辨、分类、预测、组织、应用、表达及评断的能力,你不需刻意去营造,孩子就会因着与童书的互动而增进认知的能力。 例如亲子阅读首选的绘本,其图画直观,文字简洁,优秀绘本具有相当的情感力度,经常将一些哲理问题,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字和图片相互映衬,又可以独立的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绘本的图画多由拥有教育底韵味的优秀插画家绘制,画面中藏着许多丰富的细节,儿童在用耳朵听故事的同时,眼睛被画面吸引并加以观察,这期间,他需要将所听和自己的所看进行结合,再在脑海中重新组织和思考。 我们知道人的右脑功能潜力无限,图画的印象比文字和语言更能触动神经系统的记忆和感知。儿童大量接触亲子绘本阅读,自然能更大程度地触动全脑思维,进而更好的提高认知能力。五、亲子阅读可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儿童长期在有亲子阅读的环境中成长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因为绘本的题材和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的形式也多样化。亲子阅读中,有的绘本可以用朗读式,让孩子感受语言的连贯和美妙;有的绘本可以用韵律式,让孩子在体验故事的时候提高乐感;有的绘本可以和创意美术、剪纸、手工相结合;有的绘本可以在大自然中直接体验……如此多样的阅读模式让孩子的阅读体验多姿多彩,自然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习惯就很容易养成。长期的亲子共读让儿童在思维能力、思考、理解能力和知识面的拓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儿童的阅读能力。 韩国的教育学者金明美在《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的成绩》一书中指出儿童阅读能力的关异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异,孩子感觉到学习上有困难,应该抛开其它因素,首选从阅读能力开始检查,而阅读能力也决定了所有学科的成绩。《我依然爱你》的作者橙子老师,一直践行亲子阅读,她的女儿从小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却一路成绩卓越考入名校。 所以,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他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坚持亲子阅读能很好的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除了早期的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倡导“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名族的阅读水平。”全名族的阅读水平,从亲子阅读开始。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标志。 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胜过一台计算机,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如何培养呢?对此,美国的凯伦·米勒斯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凶猛奇特的外星人和怪兽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在早期,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阅读过程中,他们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应急于对他发火或表示失望。只要孩子不是故意撕毁或乱扔图书,家长就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对此,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对此,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计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一、前言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群体年龄小,尚未形成一定的组织纪律性与自控能力,教师们的日常引导需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0~6岁儿童在语言学习、认知与表达等方面处于良好的学习阶段,可塑性强,且心智逐渐成熟,能够给予老师们有效的教学反馈。分享阅读也成“大书阅读”,起源于20实际60年代的新西兰,指的是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一本书,在游戏中完成共同学习的实际效用。儿童在过程中能够相对轻松的和家长度过宝贵的亲子时光,适当的弥补了目前一些家长在儿童教育上的角色缺失,同时他们在与父母的共同阅读中精神相对集中,在学习上的配合度较高,往往能从书籍中获得比较使用该年龄段的知识与能力储备。
二、现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幼儿园已经引进了分享阅读这一模式,并专门设置了定期的分享阅读时间与活动场地,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由于一些幼儿园及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在开展分享阅读时,学生以及家长在教室或者活动室会感觉环境过于拥挤和嘈杂,进而导致阅读效果以及亲自活动反馈不佳,有的家长因为类似原因不愿配合,导致分享阅读这一比较先进的亲子活动形式处于尴尬的境地。再如,对于阅读素材的选择,学生家长以及老师还没有明确的计划或者指导,书籍选择不当的情况包括难度过高、内容太长、缺乏教养价值,等等。尽管分享阅读是幼儿园为儿童和家长打造的亲密互动时间,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也不能脱离教育本质,不恰当的阅读内容不仅不会给幼儿带来良好的体验,还容易让他们感觉乏味和不耐烦,从而使分享阅读的意义和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类似分享阅读的'新型教育手段继续应用于幼儿园。
三、幼儿园分享阅读的主要实施策略
1.分享阅读的环境优化
环境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相当重要,因为通过视觉传达给儿童的信息在他们所处的阶段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样的道理,现阶段幼儿教育涉及的很多部分都是依托比较直白、明确的视觉感受作用于教学对象,分享阅读想要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也应当从环境的优化入手,充分利用多种场景和道具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对其认知和系统学习产生积极引导。一方面,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积极的为学生争取活动室、社会中的亲子机构等类似的条件,尽量的打造轻松、温馨的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放松紧张情绪,让他们能够忽略环境因素,与父母共享宝贵的阅读时光。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尽量减少单次分享阅读的人数,比如分批开展分享阅读、启用小规模教学、利用场地划分等等,让学生与家长的相处尽量私密、安静,进而保证有效性,而不是单纯的注重规模、忽视质量。分享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尝试,每组家长和孩子在进行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这与学生、家长本身沟通方式与相处方式有关。所以,幼儿园和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尽量给予他们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一些有可能干扰分享阅读的因素,这样才能在环境和氛围上为其形成第一层保护伞。
2.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引导
因为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小,学习意识以及自律能力都较差,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当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既不能纵容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意识,又不能“一刀切”地对他们全盘否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内容产生很多疑问,也会在阅读后向家长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时家长需要细心听取他们的问题与想法,做好甄别,及时且恰当的将素材中蕴含的道理以及优良品质传达给学生,并教导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很容易受到同学、家长以及陌生人的诱导,因为家长们应该积极的利用分享阅读的机会,帮助学生分辨善恶,逐步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老师们在过程中则应该对家长们的表现给予关注,在一些家长出现敷衍孩子或者呵斥打骂孩子的情况时,老师们需要及时制止,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抚,防止他们在日后的分享阅读以及亲自活动中出现排斥和抵触,
3.对学生自主社交的支持
因为分享阅读并不是某个学生和家长的单独行为,所以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书籍的交换以及共同的阅读,同样的,学生的家长也可以达成合作,共同完成孩子的分享阅读。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回家之后很难有一起学习或者玩耍的伙伴,分享阅读则给学生和家长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它作为亲子活动中的一个实践形式,老师们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和家长组建合作小组,两到三个孩子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乐趣。学生在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的社交,学会分享与奉献,家长和辅助和引导可以帮助孩子们缓解羞涩与胆怯,同时也能激发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与欲望。所以,在分享阅读的大框架内,老师和家长也可以进行自主的创新与尝试,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因素都能被引入到分享阅读的实践之中。
四、总结
分享阅读作为一个新型的幼儿园教学模式,还需要经过家长、学生与老师们的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与评定。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需要积极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的研究和尝试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更科学与更具可行性的分享阅读模式,将会逐渐成熟并被全面地应用于幼教领域。
作者:胡新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沈萍.分享阅读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S1).
[2]丁晓敏.浓浓书韵,伴我成长———浅谈对于幼儿分享阅读的初步研究[J].俪人,2016,(14).
[3]李元红.分享阅读增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1).
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总结八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总结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亲子间的情感,结合我园课题研究的主题,我班于20xx年12月5日下午举行了本班亲子民间游戏活动。此次活动,我们结合实际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的,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的活动,通过一起做游戏的方式,不仅使亲、子间感到开心、快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此次活动家长们的参与度很高,很多都是父母双方都来的,还有奶奶们来的。他们都愿意与孩子度过这快乐和兴奋的时光,而小朋友们有了家长的陪伴都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于下午1:20开始的,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三部分:热身运动、比赛环节、集体游戏—抢椅子。家长们早早的就入园了,他们在多功能教室等待参加活动,孩子们随后去的活动场地,分组排队,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哭闹现象。
活动以一首《幸福拍手歌》拉开帷幕,家长们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些腼腆,动作放不开,眼睛始终看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就转变了一下站位,由家长孩子全部面向老师站位转向家长和自己的孩子面对面的站位,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拍、扭就比较自然大方一些,并且和孩子还可以有眼神的交流。接下来的拍手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大人们配合孩子一起也拍的很起劲。我们把孩子们最爱玩的《我们都是木头人》加入到了热身环节,家长和孩子围成一个大圈动静结合,定格在和孩子一起摆的poss里,场面热闹而又温馨。
本次活动的比赛有:推小车、袋鼠抱、夹球跳、踩高跷、抬花轿、顶沙包。活动开始时,大家那种激动的心情一下就表露出来了,虽然只是本班的一个比赛,爸爸妈妈们年轻活跃,奶奶们老当益壮,争先恐后,他们完全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游戏一个接着一个进行,小朋友们也都大声的呐喊!加油!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比赛分为红绿两队,以计分的形式进行的。但我觉得如果以争夺小旗子并出示的黑板上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在音乐《小苹果》中,游戏“抢椅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抢椅子”游戏很多家长都是在电视上见过,今天真正的体验了一次,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家长和孩子玩的很开心,孩子的表演也很大胆自信。
此次活动开展的很顺利,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家长和孩子玩得很开心,真实感受到了童趣。很多家长意犹未尽,兴致还很高,希望我们能多举行类似大型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家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家长与自己的孩子又增进了一份亲情。这次活动也让孩子留下一份快乐、美好的童年记忆。
伴随着我园的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幕,我园十月份首届读书节活动也结束了。回头看看,这个十月很精彩、这个十月很忙碌、这个十月很累人。现简单回顾一下十月份阅读节的主要工作。
一、十月份工作内容
1、丰富班级图书角,鼓励家长踊跃捐献幼儿图书。
2、挑选优秀亲子阅读心得,并展示给全园教师及家长观看。
3、组织全班幼儿参加了园内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每天利用睡前十分钟给幼儿讲经典故事,起床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
4、利用家园互动平台及班级博客等平台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使读书真正成为家庭的温馨港湾。
5、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
6、设计班级阅读海报"亲子一班阅读之星"。
7、评选了班级书香家庭与阅读之星。寥寥几笔概括了本月的工作,但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辛苦,同时也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二、工作效果评价
本次读书月活动的主题是"书香为伴、快乐成长,"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园所文化氛围,打造书香园所,现在对班级开展的一系列阅读节活动的工作评价如下。
1、通过班级老师的宣传和鼓动,家长都能积极捐献幼儿图书,使幼儿园图书藏书量大大增加,而且质量很高,为我班幼儿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读书环境。接下来是如何管理及使用这些图书。
2、通过几天的观察,家长对教师及家长读书心得的关注度比较高,她(他)们经常驻足翻阅,但由于展示地方有限,只能有少部分家长看。
3、幼儿经典诵读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兴趣比较高,从中也看出幼儿比较喜欢诵读,而亲子之间的故事情景表演由于缺乏情景,幼儿语言有时不清楚,影响故事的观赏性,下次应多安排情景故事表演,录音效果好,幼儿能全身心投入到故事表演中。
4、亲子阅读好书推荐较好,有部分家长踊跃参与并相互推荐好书,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较忙没能参与。
5、亲子阅读,各位家长都做得很好,据了解家长们都是利用晚上睡前20分钟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是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一起到图书馆或者书店去阅读。
6、教师制作的阅读节海报让家长通过海报的就能对班级在阅读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一目了然。
7、书香家庭和阅读之星的评选鼓励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阅读的激情。
读书月的各个活动都按计划完成了,但离最初的设想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一则是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做好,二则是老师的时间有限,加之人手不够,很多想法都难于实现。教师也是第一次组织阅读节活动,经验不足,希望明年的阅读节活动办得比今年好。
2月24日上午升旗仪式上,我校对20xx—20xx学年寒假“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进行了隆重表彰。由刘校长、黄校长亲自为获奖的明星班级和书香家庭颁奖。
我校寒假“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是响应市教科所新教育办公室的号召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共收到24个班的读书笔记20xx篇。经学校新教育办公室的认真评选,共评出21个“明星班级”,20个“书香家庭”和635名“读书明星”。
该活动把我校的“读经典名著,建书香校园”的新教育实验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让书香飘进了万家,用经典润泽了生命,实现了在家庭中共读、共写、共成长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和谐的亲子关系。
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与经典为伍,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在书香中幸福成长!
为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3月3日,学校在一年级举办了“故事爸妈进课堂亲子阅读共成长”活动。
本次活动学校共邀请了3位非教育行业非教师职业的爸爸走进我们的课堂给一年级听课家长作了示范课,旨在让家长在家长的“传帮带”中,让更多的故事爸妈走进课堂,同时,更希望有“故事爸爸”作榜样,带动更多的爸爸们能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
学校自20xx年2月27日开展“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后,已有483位家长走进了实小的讲台给孩子们讲故事。不仅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而且为家长提供亲子的机会,让孩子们享受到倾听爸妈讲故事的温馨与快乐,同时,让家长们学会讲故事这种方式是增强家长阅读的教育意识和推广阅读的参与意识。“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搭建了家、校沟通交流的桥梁,武建党校长说:将会把这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并传递下去,让更多的故事爸妈走进课堂,达到“一个故事妈妈带动两个故事爸妈,一个热爱阅读的家庭带动一批热爱阅读的家庭”的效果,从而推动每个家庭温馨和谐的亲子阅读氛围,让热爱阅读深入到实验小学每个家长的心中。
“故事爸妈进课堂亲子阅读共成长”活动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为了保证活动质量,让后序的推广工作变得高效有序,会前学校领导、老师和示范课的家长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所以整个活动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为了使今后的工作能做得更加扎实,特别反思与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准备充分
上个学期结束时,学校就有了本学期在一年级举行了“故事爸妈进课堂亲子阅读共成长”示活动的计划,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活动的实效性。放假前的全体教师大会上,武校长就要求家长学校在寒假里完成本学期工作计划,并提前设计开学初的各种活动方案,所以这项活动的邀请函、通知书、反馈信息等12种表格的制作,于爱萍老师已在假期全部完成。二年级班主任老师在寒假前精心挑选出了作示范课的3名故事爸爸后,家长学校同时发出了第一份邀请函,邀请信由孩子带给了家长,说明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希望得到3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与讲课家长多次沟通,确定故事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真诚沟通,细节把关
学校方面:
2月29日(周一),学校例会后,又专门把一二年级老师和活动的相关人员留下,大家聚在一起,对这次活动的内容作了认真讨论。针对本次活动的详细方案作了严格把关,并发表见解,提出建议,明确每人在活动中的职责。目标就是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本次活动的方案、第二次邀请书、家长听课记录表、心得体会表、学生听课反馈表、班主任组织活动表、家长签名表等10多种不同内容,不同制作的表格的打印及速印在活动前一周就全部完工。
家长方面:
(一)准备阶段
这3个家长都不是“老师”,却让他们来做示范课确实有点难度,但这3位家长几乎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尽管我自己水平有限,但我们老师这样费心也是为了孩子们,我们家长没有理由不支持!,理解万岁!
家长们还说:“不是我讲故事有多么精彩,不是我选得故事多么生动,而是我要对得起“爸爸”这个称谓。,多么有责任心的家长!谢谢大家都有这样的觉悟,也祝你们越来越优秀!
(二)“彩排”验收
试讲时,3个家长傻眼了,因为多功能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只有我和他们。家长们登台后,好不习惯,老师,给大人讲课真的不好意思!(这是于老师的“狠招”,没的商量,如果你面对几个大人能有激情试讲,那么你面对孩子们时他们的热情会让你更自信,讲得更出彩)。
试讲就是让我们可以讲讲,停停,议议。说实在话,给3位家长提供试讲的机会,一是看看他们的准备情况,二是让他们相互评评,应该注意点什么即可。听下3节课后,家长的讲课的风格、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教态我都非常满意,只是其中一个家长的内容有点超出了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所以试讲后,我建议其更换内容,家长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一再表示自己回家加班攻克难关,这种自己严格要求的表现是对活动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他们平时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态度!所以与他们相处,共同经历这次活动的准备,也是给了自己一次学习的机会!
3.组织教师
这场活动的课堂组织者是一(6)班的班主任侯晋云老师。事先,我和侯老师有过沟通,希望她们能在三位家长讲课上下场换课件的间隙能和孩子们有个小小的互动,一是让三节课有序地“串”起来,二是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给讲课家长登台前缓解一下紧张情绪……说实话,这种组织与互动对于我们专职老师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是侯老师强烈要求试讲时听课,但是试讲时间她正好有课,所以我听后重新给她说了说每个家长的讲课内容及风格。这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虚心、认真的态度很让我“肃然起敬”。谢谢侯老师!
三、主题鲜明,内容实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故事爸妈进课堂亲子阅读共成长”,活动内容有两项,一是“故事爸爸”示范课,听课家长观摩学习;二是现场家校面对面交流活动。
课前,我简介活动,目的就是让家长们在听课的时候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观摩什么,学习什么;观摩课后,又让讲课的家长把自己参与活动的经历、收获、体会与大家一一分享。同时,我也把“故事爸妈进课堂”的后序活动安排给家长们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学校这项活动每月两次,定在每周的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说话”课,间周进行。课后还给家长们简单介绍了这两年多来“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的实绩、家长学校做了哪些工作,长效活动有哪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总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们受益,希望家长能与我们凝聚合力,携手共进!让家校这块工作继续做得扎扎实实!
四、勇敢挑战收获颇丰
在这3位讲课家长中,没有一位当专职教师的。在准备的过程中,有几个一听说要做“示范课”,心里十分不安,甚至有一点“放弃”的念头。为了让他们自信地走向讲台,班主任老师发动他们的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一直鼓励自己的爸爸妈妈走上讲台。就像李瑾瑄爸爸说得那样:在孩子坚毅和恳请的目光中,我鼓足勇气,决定为孩子做好榜样!当然,当一个个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做了亲密的接触之后,我们的“故事爸妈”感触更深。他们有的说:“现在的孩子的见识面越来越广,看来我平时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也有的家长深深体验到了做老师的苦楚和艰辛:“面对这一个个差异迥然、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也真为难我们的老师了!”,还有的家长说:这段准备讲课时间里,孩子比我还积极,一直鼓励我,让我觉得孩子比我这个家长做得好,因为我平时对孩子缺少鼓励了。以后我一定要对孩子耐心点……看到每一位家长写的教后反思,自己十分感动,因为我也能感受到家庭教育、家长的精神面貌及家长的价值观会让孩子们的成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积极参与,认真听课
这次活动中,家长的到会率很高。因为不用数,除去有限的124个座位,后面排放的凳子全部占满。所有的家长自始自终都是认真地观摩,充分显现当前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孩子成长的高度关注,可以说明,通过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的支持来共同培育孩子的是很有希望的,这次活动就是努力整合出家长方面的教育力量,让他们的课程不仅成为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更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喜欢上亲子阅读,能够懂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与引导!
六、共同努力,完成目标
这次活动在制定出可行方案后,学校领导统筹学校相关人员力量,周密部署各项分工,细化具体操作内容和要求,才确保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
经过这么多次亲子互动式阅读,我们已经惊讶的发现,孩子的阅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转变,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主动变为了自觉,由自觉变为了自发。现在小家伙早就改掉了回家没事就看动画片的习惯,总喜欢坐在他的`书桌上静静地看书。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小家伙就老喜欢把书中看到的有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还经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词句,有模有样的,颇有一定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推理层次,完全增加了沟通和表达能力、甚至将老师和书本上面学到的知识,拿来给你讲道理,同时开阔了眼界。阅读,这个认知世界,汲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现在已经逐渐融进了小家伙的兴趣世界。
我们深深感受到,天下的父母亲,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教育好。可是,如果不摆脱成人的眼光,不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世界里,不与孩子互动,不用心去摸索合适的方法,不去引导激发孩子的潜力,是很难体会到亲子教育真谛的。
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幼儿阅读和思维特点有关的问题。首先面对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对几岁的孩童来说,初期的生字生词较多,较长的文章很容易让孩子厌烦,讲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适得其反,还总问你是什么意思或者什么含义,除了耐心讲解之外。我们还摸索了一些办法,比如:给孩子提一些有趣的问题,有些是明知他知道答案的,有些是开拓他的思维的。模仿书、图中的动物声音和做一些滑稽动作,增加了一些互动性。其次,就是互相讲述故事,我们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先认字后理解意思,而且担心念错,的确有很多字又是不认识的,因此停顿较多,词句不连贯,如果读错就立即纠正的话会加剧这种现象。于是,我们鼓励他消除这种疑虑,大胆地用词语或者图片联想地方式阅读,孩子试后确实流利了很多,只是漏字和错字多些,我们没有再如以前一样当时就打断纠正,而是改成了读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错。然后就是背古诗,我们是先看图培养他对古诗产生兴趣,然后一句句的教他熟悉。开始是我背上半句、让他背下半句,以此为引导教他熟记整首的古诗。另外我们意识到一定得选择适合孩子所处年龄段的书籍,孩子在看书画画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多陪同或者以身作则的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总之,亲子阅读不是形式,确实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实践。孩子的潜力,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引导,用心去激发。相信每一次用心地参与,都会感受到孩子身上不断地在增加闪光点,这就是亲子阅读的魅力。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本以为可能因为作业太多等方面的原因而与女儿一起读书的时间会减少,没想到李老师特别强调亲子阅读,作为家长我感到特别欣慰。
女儿上小学前,就问我小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友有什么不同,我告诉她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再依赖父母和老师了,而且以为我们家长应该比女儿上幼儿园要轻松一些,很多事情在学校有教师教孩子就足够了,但亲子阅读,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女儿的教育需要我们家长与学校共同来完成。亲子阅读,更加融洽了我们家长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女儿上幼儿园时,回家我们家长也会抽时间陪她玩包括角色扮演的游戏,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女儿自己编的,而在与女儿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停下来模拟故事中人物来表演,与女儿讨论各类人物的行为正确与否,增加了与女儿互动交流的机会,我们家长与女儿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了。
当然,作为家长,我们认为亲子阅读最为重要的是为女儿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并且从阅读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昨天,我与女儿一起阅读了一篇《小黄花的言与行》,我就告诉女儿遇到困难时应该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并针对她平时的类似行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女儿很乐意地接受了,我感到这比单纯的说教甚至大声斥责的效果好多了。
总之,我们感觉亲子阅读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增长了知识,同时也让我们家长从亲子阅读中体味到教育子女的快乐、责任,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我们真诚地希望也非常乐意与李老师一起将亲子阅读一直进行下去。
阅读,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亲子阅读更能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愉快的享受和情感的交流。阅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20xx年10月19日,我校二年级和三年级组在曲江第一小学操场上开展了“萤火虫亮起来”亲子共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前期,老师们积极准备,精心挑选出本学期亲子共读的经典著作《鼹鼠的月亮河》、《舒克和贝塔》等书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
活动中,部分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及家长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赵琰老师和学生共同主持。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一顶顶小帐篷在操场亮起来,就像在秋夜飞舞的萤火虫,格外的温馨和美丽。每顶帐篷就是一个小家,让每个家庭都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随后读书分享展示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二年级三班同学和家长带来的歌曲《舒克和贝塔》拉开了读书分享活动的序幕。情景剧《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撞了一个包》让孩子们绽开了如花的笑颜,饰演路灯的家长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高举着路灯。而二年级四班同学胡杨紫霖带来的快板《鼹鼠的故事》更是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熟练的串口,啪啪响的快板,迎来了同学们和家长们的阵阵掌声。随后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时而哈哈大笑,时而静静欣赏。二十八个家庭给我们带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读书表演交流会。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本次活动也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拥有了轻松、愉快、休闲的读书时刻,也使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温情和亲情,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家长和教师相互之间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本次活动中还穿插了有奖知识问答,孩子们通过看节目以及读书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奖品,充分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评出了优秀亲子阅读家庭他们分别是:
颁奖典礼更是将这一活动推向了高潮,郝主任和三年级年级组长邹老师及二年级年级组长郝老师为所有获奖家庭颁发了《书香家庭》证书。会后部分家长感言,说这一次的活动,再次重温了他们童年的读书梦,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书香的魅力“萤火虫亮起来”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与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的融合。此次活动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都获益匪浅。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希望这只陪大家阅读的萤火虫每晚在更多的家庭亮起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还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的意志。通过亲子阅读启蒙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地认识和理解,在故事中锻炼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亲子阅读是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有益的方式。也是一种美丽的休闲方式,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很多。
书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孩子一同读书,一同学习,一同享受书中主人公的喜怒与哀乐,与孩子一起体会读书的乐趣。下面是我通过亲子阅读总结的一些心得:
通过与孩子一起读书,我发现跟之前相比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很明显的提高。孩子小的时候,识字比较少,都是我读书给孩子听,上一年级后,认识的字多了些,我就试着让他自己读,读完后,我再根据书的内容进行提问,虽然孩子讲的结结巴巴,但也能说出个意思大概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我发现,儿子的读书速度变快了,并且他没有一字一字的读,而是一目十行,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他并没有真正读到。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在之后的亲子阅读中,我改变了方法,首先让他自己先读一遍,自己摘抄一些他认为很好的词语,然后,我和他一起再读一遍,找出他没读到的好词,而对于他已经找到的好词,我也会不失时机的表扬一下,儿子就会感到很自豪,而在读下一篇文章时,儿子会更认真的去找好词。
再读比较有意义的文章后,我往往让儿子写读后感,虽然写的句子我们看来很幼稚很可笑,但那大概就是孩子最纯真的心得吧。到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儿子在说话时,偶尔还会用上一些他新学的词语呢,当孩子用的好的时候我会从心理由衷的高兴,感觉到孩子的书没有白读。通过亲子阅读,不仅对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是一个提高,还给我们大人创造了一个学习知识的机会。
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阅读,我给他买了如《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月球探密》、《三只小猪》等等各种各样的图书。现在,儿子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不仅读我给他新买的书,而且双休日还不时的去图书馆自己阅读或者借到家里津津有味地读,从书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同样这些书对于我们大人也有益处的。通过亲子阅读,不仅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好环境、好氛围,自己学到了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孩子养成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惯,这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终生。如当我们一起阅读《三只小猪》时,让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勤劳、勇敢,才有好的'结果。他能够从书中学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不能整体的去看书读书,还要适当的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家长可把读书本身也变成一种游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中读书学习。比如在读完一个童话故事后,我们就换成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在做填空游戏中回忆故事中的情节。孩子在答出问题后,总会有成就感,家长要抓住时机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也就更愿意到一本又一本的书里去寻找新的知识,接受新一轮填空游戏的挑战。
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不高兴等消极的情绪,这会对孩子的热情造成影响,他会认为父母不喜欢跟他读书。如果您心情实在不好,建议到心情好的时候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亲子阅读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书虫,成天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知识大餐,来满足自己大脑的需求。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作文大全》这本书,我正看到关键的时候,妈妈刚看完韩剧,闲着没事干,便乐呵呵的走到我身旁,满脸笑容的对我说,宝贝,你在看什么书呀,我看了妈妈一眼说,我看的这本书叫《作文大全》,妈妈你是不是刚看完韩剧,觉得无聊,想陪我一起看书啊,妈妈说,宝贝真聪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于是我们母子俩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这时妈妈和我的肚子也开始唱空城计了,妈妈说,瑄瑄我去烧饭,我们吃完饭在一起看书吧,我却说到,妈妈你先去烧饭,我再看一会书就来,吃完饭后,我把妈妈没有看到的地方给妈妈看,妈妈看着看着,便找出了好词好句,于是我和妈妈便在书上做读书笔记,一天的时间,便被我们用来读书了,最后,在我们母子共同的合作下,终于把一本像铅笔盒一样厚的书给攻克了。
我和妈妈都爱读书,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智慧的桥梁,读书让我受益匪浅。
大人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也不同。如果和家长一起读书,我们会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时,我们会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一起分享其中的道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的妈妈是老师,经常对我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句话教我们要怎样去读书,读书必须要用到心、嘴、眼,这样我们才能读得进去,读得懂,书中的知识才能被我们读透。
假期里,学校组织了“亲子共读”活动,我和妈妈商量,该读一本什么书?没想到妈妈竟然拿出一本《爱的教育》:“来,咱们一起来读这本书,认真读,仔细体会,你一定会有收获的。”按照妈妈的要求,我端起了这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书中对朴素生活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忙!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忙,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留心,撞了一个妇人后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十分生气,严肃地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重别人,培养好的品德。说实话,我也有和安利柯差不多的经历。
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马路口时,恰巧变红灯了,于是我停了下来。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没看见红灯,继续往前走,眼看对面的车就要开过来了,我本应赶紧把老奶奶拉回来,可我却在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把老奶奶拉回来,并温柔地对她说:“红灯了,先不要过。”等到绿灯亮了,她又把那位老奶奶送过马路。看到这些,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时犹豫什么,一直自诩爱心多多的我,在那一瞬间,满满的爱心好像突然间全都飞走了。我对自己说,以后千万不能这样了。一个人要培养好的品德,务必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就帮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手;包括给老人让座、给盲人引路等都是礼貌的表现,也都是爱的`表现。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
在阅读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即使从山脚、山腰、山顶可以看到各不相同的风景,但我们也要明白: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书架在充实,我们在成长,家庭读书气氛也愈浓,好习惯也在逐渐养成。读书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读书的快乐伴随着我们快乐的一家。
亲子阅读,共同成长!
阅读,充满了智慧与魔力。它常常将人们带入一个无与伦比的梦幻世界。而幼时的我们,如果经常和亲人们一起阅读,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亲子阅读还有很多好处呢!第一,能增进亲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们深切地体验到父爱、母爱的温暖,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第二,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的注意力,提高我们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第三,亲子阅读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与交往能力。第四,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熏陶优秀品质。阅读课外书也能让孩子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总之,“儿童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对我们的综合发展效果越好,当然,这也不能少了亲人们的帮助。亲子阅读能使我们尽早地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让书成为我们们终生的良师益友。
还记得小时候,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和她一同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那一个个问号令我浮想联翩:“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刺猬为什么长着一身刺?为什么我们不吃生马铃薯?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炉子烧着以后,柴到哪里去了?”这几个经典问题至今都令我难忘。
7岁和爸爸读《三国演义》(我读的第一部名著)时,我也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直到有一回,爸爸考我《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我却一个都回答不上来。爸爸知道我看《三国演义》时没有认真,于是,他没有过分地批评我,只给我警示了一句:“书没吃透,意思难凑!”当我听到这句话时,知道爸爸这是在提醒我,他话中有话,并没有太严厉地批评我。但我听着就心如刀绞,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看什么书都不再马虎了。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重头到尾把《三国演义》看了一遍,这一回我异常认真,把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和细节都牢牢的安在我心底。当爸爸再一次考我时,我能对答如流,事后连我自己也为自己的熟练暗暗赞叹呢!后来,我又把《三国演义》看了三遍,每一次看完我都有更深刻的感受:英俊高尚的刘备、聪明智慧的诸葛亮、武力卓越的关羽、威风凛凛的张飞、志向远大的曹操……这些英雄人物常常令我敬畏!
后来,我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过著名童话集《格林童话》、国家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还有很多书,我都和爸爸妈妈读过。古人云:“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哈爸爸妈妈读书更是舒适无比了。就连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的著作《蛙》我和爸爸也读过。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亲子阅读更快乐的事了。
高尚的阅读,莫过于亲子。同学们,快来与亲人们共同阅读吧!让我们在温馨的氛围下静静吮吸充满知识的甘露;让我们在和谐的环境下推开藏有智慧的大门!
从小到大,妈妈的爱,我无法用尺来衡量。妈妈那无私的辛劳,时时铭记在我的心中。
今天,妈妈坐在我身旁,拿着像册,给我讲着,一个又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这些故事个个生动有趣,无不蕴含着妈妈对我的爱。
妈妈拿着一张我16岁时的照片,说:“这是你刚刚学走路时的样子,看,多可爱。”我定睛一看:啊,那时的我怎么瘦骨如柴。妈妈说,“这是因为你那时,身体不好,再加上不怎么吃饭,所以养不胖啦。”原来是这样啊。妈妈接着说;“你那时还不会走路,但老是抱着也不是办法,妈妈我便教你走路。一开始,我一直扶着你走,可一会儿你便不听话起来,拉着我东走走西溜溜,还不时跌几个跟头,真叫人心疼。于是我硬把你拉回家。可你就是不听话,从床上蹦了下来,这下可好,跌在地上,头上摔出个大庖,脸上皮也擦破了。妈妈心疼得饭也吃不下,急忙给你涂酒精,吃消炎药。而你却觉得这没什么,又拉着我出去。我一直跟在你后面扶着你。说实话,我的腰真酸死了,可为了教你学会走路,我再累也无所谓。就这样,终于渐渐地你开始会走路了。”听到这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教我走路就累成这样,那么从小到大,妈妈教了我多少啊,她该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妈妈还给我讲了我四岁时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起来真笑死人了。在我四岁时,爷爷买了一辆三轮车。看着爷爷每天骑车进进出出,我心动了。一天下午,我小心翼翼地将车趟出了门。骑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学会了。一路上,邻居家的小朋友看见我骑着大车,可羡慕了。我为爷爷的这辆车而感到自豪。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一不留神,车子撞到了路边的树上,一下子翻了过去。原来威风凛凛的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还好由于我身体小,三轮车没压到我。我顺着车子下面的缝隙挤了出来。怕妈妈知道,我跑到邻居家。后来妈妈发现了车子,却没了小孩,以为被压在了车下,找来找去却不见人影,一直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在邻居家里找到了我。我抖抖缩缩地向妈妈认错。妈妈说:“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不要溜走。家里人找不到你,会十分着急担心的。”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宝库;书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呀,秦牧曾说:“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着我,使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这个世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优秀的书籍出现,他们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知识。我们家在双休日,都会看一会儿有益身心的文学书籍。
这次,我看了一本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听爷爷说,他小时候也看过这本书呢!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兴奋之情翻开了这本书,刚看了几页,就被这本精彩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了。小说讲了一个出生在穷苦家庭的少年保尔,以惊人的毅力,让人惊叹的勇气,不怕任何困难,加入了红军,以他的热情为党服务。他视恶如仇、正义,不怕任何恶势力。他上过前线,去寒冷的森林修筑过铁路。每次都满身带伤地被领导送了回来。但他总是在伤没痊愈时又溜了回来,让团委书记派任务给他。
终于,保尔病倒了,他四肢因打仗时脊柱受伤而瘫痪,眼睛也因为发炎而失明了。虽然他的朋友都很为他担心,可他自己却很乐观,坚持写作,竟成功地写了一本书,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妈妈看到了我这本书吧,也要来看,爸爸见了,也加入了战团。我们三人为了一本书而抢来抢去。最后,我们定下了一个计划:早上爸爸看、中午妈妈看、晚上我看。因此,我常常看到晚上11点钟才不情愿地在妈妈的数落下睡觉。
这就是书的魅力,书香伴我成长!
读书是在品尝面包,它能让人充满精神的粮食;读书是一叶小舟,带你去遨游汉字王国;读书是一架阶梯,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总之,读书的好处无穷无尽!
亲子阅读,也是读书的一种,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种。因为它能让我在母爱和知识的海洋里共同欢快的徜徉!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不开那一个个童话,童话人物的命运遭遇,还有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小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会翻开那一本厚厚的书一遍遍的讲着其中的故事,这件事就成了我每天的开心事。
渐渐地我长大了,读五年级啦,自己能读那些故事了。现在,我和妈妈也还在读书。我和妈妈在读一本叫《选我!选我!花路米》。里面的主角是一个叫小希的女孩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希望她能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可是,不幸的是爸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而这也带着她的梦想飞走了。后来,在神秘人的引导下当上了一位成功的领导人。而那神秘人就是她的教练。里面的故事情节,真是令人感动!
我会和妈妈一起跟着学习的步伐前进!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由爱笑、爱闹、还爱撒点娇的“小不点”成长为酷爱阅读的大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美好的记忆,让我的童年生活五彩斑斓,每每忆及与妈妈的亲子阅读时光,总让我的心头漾起幸福的涟漪。
插曲一 此等行为,也算爱书吧?!
我在三岁时,某天妈妈带着我来到新华书店,刚进门,“妈妈快来看呀,这里有好多书!”我手舞足蹈地叫着喊着,飞快地跑过去,拿起一本书煞有介事地看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妈妈,你要多看书。”妈妈笑着点点头。二十秒过去了,我又不停地从书架上拿书,还一本正经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有钱吧,我要把这些都买回去。”妈妈顿时傻眼——《资治通鉴》《孔子》《小学生作文》……我不顾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依不饶赖着就是要买。哈哈,结果糖衣炮弹比严厉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吃着冰激凌的我哪还记得书的事呀!细细想来,此等行为,也算爱书吧?
插曲二 这书还怎么看呀?
五岁时的一个晚上,我吃完晚饭,兴高采烈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们不是从幼儿园借了书回来了吗?你陪我看吧!”妈妈高兴地答应着。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第一个故事是《狼和七只小羊》。还没等妈妈开始讲,“狼爱上羊呀,爱得疯狂……”我狼嚎的声音惹来全家人的关注,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宝贝呀,你能安静会吗?这书还怎么看呀?”妈妈随手拿起一本《丑小鸭》,得意地说,“《丑小鸭》这个故事总没有歌吧!”不出意料,我安静下来,和妈妈一起品读这个精彩的故事。没过多久,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天鹅读起“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读完还唱起了《咏鹅》的歌,歌声吸引了爷爷奶奶。看到他们进来,我戛然而止,偷笑起来,“老婆婆,起得早,起得早,种萝卜……”这下,儿歌又来了。全家都因为我这个“疯癫”之举而沸腾起来,都在跟着我笑呢!唉,这书还怎么看呀?
插曲三 我吃“醋了”!
我和妈妈来到新华书店看书,《优秀男孩励志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说:“宝贝,今年你八岁,已经和司马光、余仲文、爱迪生、达·芬奇、桃太郎成为了好朋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谁的故事呢?”我翻着翻着,指着要和王冕交朋友。故事很精彩,当看到小小的王冕的画能卖钱了,妈妈表扬道:“宝贝,你看,王冕真棒,这么小就能挣钱了。”话音未落,我号啕大哭起来。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喜欢‘王冕小朋友,我讨厌他!”我恼怒地说着。妈妈听了,大笑起来,“原来你是在吃王冕的醋呀!”
阅读小插曲还在继续着……小小的我,温暖的家,浓浓的书香,幸福的亲子时光,回味起来挺美的。
论文摘要:长期坚持亲子阅读,让孩子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规则建立和社交能力,提高儿童矛盾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亲子阅读的多样化让儿童阅读兴趣得到充分的刺激并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长期的阅读让儿童知识面非常丰富,观察力、思考和提问能力、分辨、预测、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儿童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亲子阅读 亲情桥梁 儿童语言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阅读兴趣 学习能力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阅读可以从0岁甚至是胎教时期开始。早期亲子亲子阅读主要以亲子共读绘本为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开始接触古诗词、国学、科普绘本、桥梁书籍、童书,年龄更大些则是各类名著、散文、小说、科幻等等丰富多彩的题材。 做为6岁和1岁半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6年多。从一开始只是坚持每晚睡前阅读,到带孩子坚持两年半的全国公益绘本漂流,坚持带孩子开展故事会,带孩子做绘本创意美术、绘本韵律练习,学习绘本讲师课程,学习各类绘本精读课程,带孩子排练绘本剧等等。实践中不断体会到亲子阅读对儿童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亲子阅读是传递亲情的桥梁 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的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而亲子阅读是和孩子亲密接触的最好机会。这个过程中,父母亲需要放下所有的事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徜徉在故事之中,大人与孩子有肌肤感触,有语言交流,有心灵沟通,儿童全身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人。二、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语言能力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著名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婴儿生命内在有一种自发力量,让语言在他们尚不能表达和自由活动时,就开始被吸收、储藏。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 这个阶段儿童接触到的语言环境越丰富,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构建帮助越大。特别是学龄前0-3岁的婴幼儿词汇库基本来自于家庭,他们接收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普通生活用语。而亲子阅读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绘本中的语言有趣、易懂、涉及面广,图画真实、表达到位,婴幼儿在家长的领读下,可以很直观的将图画和语言进行连结,从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运用。也能更好的锻炼儿童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孩子在阅读过书籍之后,再到实际场景去体验时,能够很好的将熟悉的记忆和现实进行联系,进而加深印象。 我女儿1岁4个月,处于呀呀学语的阶段,跟她说什么就会尝试学习。我尝试用卡片教她一些词语,比如“鸟”,但是效果不好。一次在亲子阅读《我的连衣裙》时,我的生动讲述让她对故事充满兴趣,在看到内页中一幅画面:小女孩的连衣裙变成小鸟模样了,我跟她说:“这是鸟”,她突然很准确的说出“鸟”字,得到鼓励后自己进行反复练习。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拿出这本书翻到那个页面反复说“鸟”。有一次出门时,看到落在地上觅食的小鸟,孩子就很兴奋的喊:“鸟”。 而在3-6岁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更能从绘本上得到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丰富词汇和句式表达的锻炼。比如我儿子在亲子阅读过《猜猜我有我爱你》后,明白了表达爱的方式可以那样有趣和丰富,他也会尝试用“我XXX,我就有多爱你”的句型来表达对家人的爱。 在听过《羊群里的依依》后,学会了很多成语:与众不同、忧心忡忡、糟糕透顶、暴跳如雷、格格不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等等。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干巴巴的释义很难让孩子理解,但是在绘本有趣的场景中连贯的使用,听过之后自然印象深刻。 科普绘本等桥梁书籍在对为儿童词汇积累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而6岁前的幼儿不具备识字能力,这一阶段的阅读基本依靠亲子阅读来实现。所以坚持有质量的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达能力影响至关重要。三、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儿童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孩子出生以后对环境的认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0-3岁可以称为各种能力和自我的获得阶段,以自身发展为主。这个时期是婴幼儿作为自然人的成长阶段,包括动作、语言、感官等各种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并趋向成熟, 两三岁以后的孩子随着语言爆发期的到来,以及肢体动作趋于精细化,他们开始渴望社交。而到了学龄期,社交生活已经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部份时间生活在被无条件关爱的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一时融入到大环境中,很难去适应不同的场合或者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处理。 绘本世界丰富多彩,在规则建立,情绪认知,交往冲突,矛盾处理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展现和指引。家长在和孩子的共读中,孩子可以很好的感知到社交规则和运用,并丰富情感,提高 问题的解决能力。当儿童在社交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时,能够从曾经的阅读记忆中调出相关矛盾的相似印象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举例来说,我儿子在两岁多时我与他共读很多规则类的绘本。他出门基本不会存在抢小朋友玩具、随意打人、不排队玩游乐设施的情况。因为在还没有进入到社交实践时,他已经在绘本的世界里了解到了相关的规则。当他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相似情景时自然而然就运用了起来。四、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 儿童文学研究者桃乐丝·史提克兰德(Dorothy Strickland)认为,童书可以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大概可以分为观察、分辨、分类、预测、组织、应用、表达及评断的能力,你不需刻意去营造,孩子就会因着与童书的互动而增进认知的能力。 例如亲子阅读首选的绘本,其图画直观,文字简洁,优秀绘本具有相当的情感力度,经常将一些哲理问题,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字和图片相互映衬,又可以独立的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绘本的图画多由拥有教育底韵味的优秀插画家绘制,画面中藏着许多丰富的细节,儿童在用耳朵听故事的同时,眼睛被画面吸引并加以观察,这期间,他需要将所听和自己的所看进行结合,再在脑海中重新组织和思考。 我们知道人的右脑功能潜力无限,图画的印象比文字和语言更能触动神经系统的记忆和感知。儿童大量接触亲子绘本阅读,自然能更大程度地触动全脑思维,进而更好的提高认知能力。五、亲子阅读可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儿童长期在有亲子阅读的环境中成长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因为绘本的题材和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的形式也多样化。亲子阅读中,有的绘本可以用朗读式,让孩子感受语言的连贯和美妙;有的绘本可以用韵律式,让孩子在体验故事的时候提高乐感;有的绘本可以和创意美术、剪纸、手工相结合;有的绘本可以在大自然中直接体验……如此多样的阅读模式让孩子的阅读体验多姿多彩,自然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习惯就很容易养成。长期的亲子共读让儿童在思维能力、思考、理解能力和知识面的拓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儿童的阅读能力。 韩国的教育学者金明美在《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的成绩》一书中指出儿童阅读能力的关异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异,孩子感觉到学习上有困难,应该抛开其它因素,首选从阅读能力开始检查,而阅读能力也决定了所有学科的成绩。《我依然爱你》的作者橙子老师,一直践行亲子阅读,她的女儿从小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却一路成绩卓越考入名校。 所以,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他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坚持亲子阅读能很好的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除了早期的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倡导“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名族的阅读水平。”全名族的阅读水平,从亲子阅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