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作为安全管理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用参考文献往往是决定安全管理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刘宇. 高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滤优化组合除有机物中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2] 刘起峰. 密云水库水的预氧化及强化混凝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 韩宏大. 安全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06
[4] 赵建伟. 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 方法 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5] 刘起峰. 密云水库水的预氧化及强化混凝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6] 程庆锋. 高铁锰氨氮地下水净化工艺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7] 苗杰. 电化学无氯预氧化安全净水新技术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8] 王娜. 腐殖质在混凝与预氧化工艺中的特性及对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9] 唐阳. 功能导向的电化学体系建立与碳基复合电极的设计和制备[D]. 北京化工大学 2013
[10] 王琼杰. 基于新型磁性强碱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的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1] 周娟. 负载型Pd基催化剂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催化加氢还原[D]. 南京大学 2014
[12] 张怡然. 预臭氧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和控制技术研究[D]. 南开大学 2014
[13] 吴云. 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
[14] 李金成.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5] 刘志泉. 水中铜绿微囊藻与硝基苯复合污染的特征和作用机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 姜再兴,黄玉东,刘丽. 粗糙度对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J]. 化学与粘合. 2007(05)
[2] 张国权,杨凤林. 蒽醌/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活性[J]. 催化学报. 2007(06)
[3] 范新庄. 石墨电极的电化学改性制备方法与准电容特性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 杨旭,孙承林,谢茂松,杜远华,王贤高. 用电-多相催化技术处理油田废水[J]. 工业水处理. 2002(12)
[5] 陶龙骧,谢茂松. 电催化和粒子群电极用于处理有机工业污水[J]. 工业水处理. 2000(09)
[6] 吴庆,陈惠芳,潘鼎. 炭纤维表面处理综述[J]. 炭素. 2000(03)
[7] 杨旭,孙承林,谢茂松,杜远华,王贤高. 用电-多相催化技术处理油田废水[J]. 工业水处理. 2002(12)
[8] 吴海燕. 单线态氧与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及其过氧化产物的化学发光研究[D]. 江南大学 2012
[9] 陶龙骧,谢茂松. 电催化和粒子群电极用于处理有机工业污水[J]. 工业水处理. 2000(09)
[10] 吴庆,陈惠芳,潘鼎. 炭纤维表面处理综述[J]. 炭素. 2000(03)
[11] 周抗寒,周定. 用涂膜活性炭提高复极性电解槽电解效率[J]. 环境科学. 1994(02)
[12] 谢茂松,王学林,徐桂芬,杨旭,安铁军. 治理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新技术--电-多相催化作用[J].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8(02)
[1] 张芳芳,张永成,骆汉宾. 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土 木工 程与管理学报. 2013(04)
[2] 卢阳. 谈我国建设工程 安全生产 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 山西建筑. 2012(30)
[3] 曾力勇. 不确定条件下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4] 马建军,陈凤林. 论以企业安全发展伦理为重点的企业安全 文化 建设[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2(04)
[5] 刘卡丁,郑兰兰,周诚.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1(04)
[6] 田原. 房地产开发企业安全管理[J]. 现代职业安全. 2011(08)
[7] 曾力勇. 不确定条件下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8] 吴贤国,张立茂,余宏亮,余明辉. 基于知识集成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专家系统研究[J]. 施工技术. 2012(13)
[9] 陈必安. 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
[10] 张孟春.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机理及应用[D]. 清华大学 2012
[11] 张登伦.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12] 王原博. 日本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理念[J]. 陕西煤炭. 2011(02)
[13] 姚崎. 房地产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1)
[14] 余建强,周晓冬.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0(03)
猜你喜欢:
1.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最新仓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
4. 有关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5.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在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施工质量以及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应给予高度地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安全管理是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庞大系统工程,它具有点多、面广、周期长的特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到参与的人员、外界的因素、环境的变化等条件的影响,都会导致一定安全风险的产生,需要有效地安全管理,否则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意识、 文化 、基础、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是基础
深化全员培训,提升安全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工程项目全员安全“强素质工程”,将安全理念及知识列为所有培训班的重要内容,当成必学必考课程。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国际、工程项目一流的先进安全理念和 方法 培训,提升安全管理力、决策力,做到正确决策,安全决策。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知识和法规理念的培训,提升安全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策划水平,逐步达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理工程项目的局面。操作层,要根据岗位要求实施按需培训,不断强化“七个能力”培训,即基本的安全意识、基本安全操作、基本危害辨识与控制、基本的监护、基本应急逃生、基本自救互救、初期灾害的处置能力的培训,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安全执行力的落实。
坚持不懈实施班组长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十分重要。按照国发23号文件的要求,保证班组长每年培训不少于24学时的要求,人力资源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在岗班组长安全能力水平和素质状况调研分析,根据中心班组长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状况,做出班组长素质提升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深化,持续提高班组长抓基础安全的技能和水平,树立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的权威,赋予班组长现场工程项目的决策权、组织权、评估验收权、考核奖惩权、应急处置权等,对班组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激发班组长工作激情。狠抓班组管理制度的梳理完善和执行落地,积极指导班组抓好人、机、物的优化配置,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转换、交叉作业、巡回检查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执行落地,推进实现基层班组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推进基层班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到各环节风险严格受控。增强全员的相互关爱意识,自觉做到风险相互提醒、操作相互关注、违章相互纠正、安全相互保证。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提醒、逐级提醒、相互提醒,切实消除班组安全管理盲区,全面提升班组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能力。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是先导
安全文化是企业营造安全氛围,建设本质性安全企业的前提之一,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最大潜能作为基本准则。一般情况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只有靠先进的文化的素养的培育,才能逐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安全管理也是一样,靠安全文化熏陶,才能使之思想上得到重视,不断引导和提高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才能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正确看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自觉的、可控的安全行为。因此,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促进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使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理念传播与认同、安全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安全业绩考核与激励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员工从思想到行为基本做到“我能安全”。把中心成立以来的安全管理 经验 和积淀进行 总结 提炼,参照国家提出的《企业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要求,把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按照一体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确定和提炼,建立适应工程项目开发中心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为争创工程项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奠定基础。
培育积极的安全态度,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的新一轮工程项目承诺制,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的安全承诺建设,按照企业法人代表对政府监管部门、管理层对企业法人代表、项目中心负责人对 企业管理 人、层层签订工程项目承诺,落实好主动承诺的责任制。在承诺的基础上,开展工程项目诚信体系建设,所有的项目都纳入到工程项目诚信体系中来,根据履行工程项目职责和践诺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对安全诚信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从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对安全诚信差,要列为重点隐患排查的名单,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要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对多年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系统、全面地提炼其精髓与特质,形成中心工程项目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完成中心安全文化的纲领性的文件手册,指导各个基层单位培养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符合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的建设。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是关键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法治意识与职责意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和以法治安全的策略,在工程项目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加强工程项目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加强对直接作业行为的引导规范。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要保持敏锐的安全观察力,要不断提高安全业务能力,在作业现场违章指挥,针对发现的“三违”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的工程项目责任制,选拔一些懂安全、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队伍之中,为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直接作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必要人员保障。要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 ,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符合要求的,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不符合要求的,切实规范直接作业的操作行为。
强化直接作业能力培训。首先改变直接作业培训方式方式,针对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员工队伍的作业技能培训。其次是强化 安全 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的岗前考核。第三是注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相结合,通过对事故产生原因、危害的分析,使员工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严格执行安全项目责任制。落实每个员工的工程项目职责,是工程项目工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做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确保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各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落实工程项目责任制,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第二是督促一线班组长落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只重工程项目效率不重视工程项目、不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经排查所在班组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班组长及时进行更换。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习惯性“三违”现象是导致工程项目事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习惯性“三违”现象要及时进行制止,在企业中进行全员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开除或换岗,同时对于能够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工程项目工作做的较好的员工,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操作堆积和工程项目法律法规的主动性,激发出自觉排查隐患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现象,控制伤事故的发生。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下,随着国家安全管理政策调整、工程项目行业标准修订、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变化,结合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须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之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企业要根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继续建立完善与企业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套相关人员。结合中心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素质再提高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坚持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领导分管负责制,安全总监具体负责制,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保持一部一站、部站分设的管理模式,安全处负责安全综合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站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各管理区成立安全管理监督组,继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网络。做好调研和规划,不断配齐安全、职业健康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的管、控能力。继续贯彻落实三级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制,把符合条件的安全技术人员聘任到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
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是重点
进行新一轮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重点宣贯GB/T28001-2011新标准,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培训和理解,增强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意识、风险意识,使全员了解管理体系的实质,强化安全风险核心管理,有效开展工程项目和管理过程的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活动,全面提升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的管控能力。
强化事前预防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在新建设项目、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新设备采购等环节上,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的风险研究分析,做好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落实风险控制 措施 ,把可能的隐患消灭在事前阶段,提高单位对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做到安全关口前移。
加强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重点培养一批有审核能力的内部审核员。采用内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一批即懂得各项业务又懂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内部审核员,解决内部审核员缺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满足内部审核的需要,规范和有效开展内部审核活动,逐步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人才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国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企业安全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等工程项目标准化规范。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与安全管理体系异同点的研究,整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工程项目标准化评比工作,对已达标的分项目,要分级指导和监管服务,帮助提升水平、加快改进;对未达标的分项目,以及尚未开展标准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有新工艺工程项目的分项目,要抓紧组织制定地方安全标准和规范,全面推进标准工程项目作,切实把中心安全管理体系与之有效整合,结合实际,优化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既满足国家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又符合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便于运行和管理,减少管理内容重复现象的发生。
完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职责,探索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对解决重点、难点安全管理问题的管理评审机制和项目化运作机制,负责人亲自实施项目挂帅。出台相应的运作制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和项落实活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 领导力 和有效决策,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扎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继续规范和完善运行模式,按照基层班组的工程项目类型,利用系统化的思想分别制定规范内容,把基层所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纳入到其中,重点围绕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站队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正确做事的准则,不断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能力,贯彻按标准做好工作就是工作的标准的要求。逐步实现安全管理唯一运行的文件,克服体系理论与实际操作在基层脱节的现象,克服体系的复杂化,基层不愿执行的现象。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 ,体系运行就是落实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项工作,我们需要好的体系,更需要好的落实,并且落实工作也是体系管理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体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变成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不重落实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将会影响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甚至会导致体系的失败。体系运行是一个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执行过程,应事先进行培训学习,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使全员都做好执行的思想准备。体系应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职工统一使用,一视同仁。在职工中不断提倡格守制度规则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诚信,更是职工应尽的一种责任。
进一步融合体系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工作时,充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关系,重点策划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日常工程项目活动的接口、与年度工程项目承包目标的接口、与新业务方面的管理接口、与上级不断更新的管理要求的接口、与部门日常管理制度的接口等, 策划方案 要达到即能保持体系基本文件结构和基本内容相对稳定,又能体现日常频繁变化的要求,并能纳入体系一体化运行。特别要策划好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结合以及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祁有红,祁有金. 安全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第一版.2011:51-53.
[2] 刘铁忠,__祥.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1――25.
[3] 李爽.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3(6):110-111.
[4] 蒋勇.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安全2005.3(7):222-225.
[5] 姜威.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因素探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
[6] 韩晓霞. QHSE管理体系及其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7]许立甲,李杰等.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监测预警技术探讨阴.中国工程项目科学技术,2008 2 ( 4 ) :79-81.
[8]郭杰.钻井施工现场风险源分析与风险控制措施[fJ].内蒙古石油工程项目,2012 (20):31一33.
摘要:工程建设领域都在不停进行,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 安全生产 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field are not stopped, the construction scal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increa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isk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investment sub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way of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has also changed a lot. These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make safe production and supervision is facing many new situations, new problems.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一、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运。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也能得到切实保障。
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采矿、交通运输等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告诫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有的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四是一线操作人员 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但是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如脚手架倒塌、塔机失稳事故;高空坠落及触电事故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明显存在违反操作规程、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其实,上述所言的现象也只是一个表象。其根本在于安全工作不是靠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管理的工作,它应该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知识和业务技术的学习,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二、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企业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主要安全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安全机构不能仅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安全组织机构人员要熟知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并贯穿运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要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 管理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企业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融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更体现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1、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
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奖励和表彰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
3、要重视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和运用安全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4、要进一步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交由公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运作,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直接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方面,特别是调整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面。
四、企业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职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企业中应该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纳 入职 工统一教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进单位进工地教育
对于新进单位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企业对于新进单位的职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这也是新职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步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各部门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教育;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2.特种及特定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再针对季节性变化、工作对象改变、工种变换、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以及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后,应进行特定的适时的安全教育。
3.经常性安全教育
企业在做好新职工进单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的对象和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 渠道 、多方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理念,有利于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更加具体地反映出安全生产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社会化公益性工程。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活动会就是经常性教育的一个缩影,长期有效的班前活动更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具体地指出了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样消除不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施工效率。
4.安全培训
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转岗的职工和脱岗时间长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安全管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2.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6篇
3. 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4.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5. 浅谈项目安全管理台帐管理内容 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顺利完成,需要在充分了解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对策及时进行解决。本文从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问题入手,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可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1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施工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基于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并未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基坑坍塌、高空坠物、触电等安全事故形成合理的认识。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真正出现某些安全问题,或安全事故产生预兆时,施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控制。第二,安全管理人员。调查结果表明,受过专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毕业于相关建筑安全管理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1]。半数以上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技能。这些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他们认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无需太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这种不合理认知的存在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性。
1.2安全管理费用落实问题
我国建筑部下发的相关建筑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向建筑施工环节投入一定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出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并未按照相关条例中的流程,对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当建设单位与不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任务的施工单位达成合作之后,施工单位可能会出现恶意压缩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行为[2]。例如,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中规定施工单位应该投入4000元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用于各类安全器材及安全设备的购买。施工单位为了从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扣留了30%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仅用剩余的2800元安全防护专项费用购买少量安全器材。从本质角度来讲,施工单位的这种做法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问题
在正式开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多数建筑企业都会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员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就这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而言,建筑企业负责人并未充分支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力度相对较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作用。
2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对策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需要将以下几种对策应用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2.1安全防护专项费用应用规范对策为了保证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有效应用,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不按规定应用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施工单位进行合理惩罚[3]。例如,当施工单位扣留25%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款项时,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款项数额的二倍,要求施工单位缴纳惩罚款,进而对施工单位起到一定的惩戒作用。
2.2建筑工程人员优化对策
就人员方面而言,可行的优化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培训人员在为施工人员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时,应该结合以往类似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对该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合理预测。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还应该加强对施工操作规范性的重视,避免由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施工操作,为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安全技术交底对策。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的分项工程,相关负责人在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技术、施工方法等内容的完全性。
2.3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优化对策
从本质角度来讲,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应该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优化方面入手。具体的优化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多样性安全标识增设措施。为了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现场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如大型起重机械、有害气体及液体储存位置、深基坑周围等增设相应的安全标识[4]。第二,施工平面布置优化措施。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布设方面而言,施工单位应该在不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降低临时设施的设置比例,并于施工区域设置通常的安全通道,以保证施工中出现意外事故时(如大型火灾等),施工人员能够及时逃生。
3结语
通过对我国实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的分析可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不合理应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需要将工程施工环境优化对策、安全防护专用费用应用规范对策等,应用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07;35-38.
[2]辛爱兰,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8,03:22-24.
[3]杜改萍,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J].建筑与家庭,2004,11:66-67.
[4]周友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对策[J].门窗,2015,09:44-46.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分类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将安全管理的原理以及方法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施工进行的安全管理。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中介机构等单位和组织对建筑施工计划、过程等内容的监督和管理。从本质上讲,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间接管理,它所管理的对象是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者;而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直接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1.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不清在我国,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职能相互交叉,各自的职能不够明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相互影响,职能不清。管理职能不清对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实施构成了巨大的阻碍,工作上相互推诿,对于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坚决,相互影响导致对工作的效果难以做出客观的评定,对于安全管理更是疏于监督。(2)建筑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在我市,工伤保险归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消防安全归公安消防部门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测归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管理,等等。这些职能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管理职能分散,使相互之间的安全管理不能统一协调,发挥不出行业安全管理的效能。
2.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得到完善,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市场主体一部分的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的投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费用挪作他用,安全教育形同虚设,导致危险源头无法控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进行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常常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按照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计算公式:V=S×LV———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体积S———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L———设计桩长(包含桩尖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降低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瘦身,给后续施工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足,不能将安全管理与经济利益进行挂钩,甚至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只考虑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形同一纸空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形成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分级管理形同虚设,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素质不高
从目前施工企业管理队伍来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比例出现断层现象,绝大部分施工一线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形势。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蛮干行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因此常常造成安全管理失误;特别是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更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风险长期存在。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90%以上为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也常常是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4)安全管理资料和现场管理脱节
一些施工项目未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或建立的安全管理资料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项目未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也无安全专项方案,有的先施工后补施工方案,且无总监审批,一些安全资料和现场不符,其作用只是应付检查,无实际意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1.全面扭转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
扭转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一是明确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责及管理目标。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和制度,层层管理,责任到人,调动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
2.切实扭转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资额度
企业基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实施提取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面专项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明确企业安全投入主体的责任,改变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状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要加大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大力培养安全生产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
(2)强化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秩序井然。要强化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设。各级安全管理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履行好安全生产的六项职责,即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调查、分析,事故的处理坚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和进行群众教育,从根源上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与效果。
(3)强化施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为此建筑企业要从“生命高于一切”的角度,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要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一线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以及关键操作,建筑企业要大力加强安全监控,严格规范操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施工一定要按照特殊工作的操作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加强学习,认真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严格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我国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吉中祥.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企业研究,2011(08).
[2]张铁民.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3]王得辉.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法律产生于权力,法律是人类行为规则中重要的一种。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法律 毕业 论文5000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法律障碍和问题
一、知识产权融资的概述和必要性
知识产权融资是债务人和第三人用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出质,向债权人做出担保债权实现,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见于:《担保法》第75条第3款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着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并签订合同,相关本门登记自登记起生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的融资需求大,而信用低,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价值少并且未被充分利用,而银行和中介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传统的负面影响,知识产权的未来使用费的风险大,贬值高成为了其担保的障碍和观念的误区,并且法律的相关漏洞使融资得不到保障。在我国,中小企业拥有的专利占总量的65%,新产品占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国民生产总值)60%,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53%。所以知识产权的融资的市场和机会很多。并且加强知识产权的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减少政府的负担,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高整体对外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我国现存知识产权融资法律规定所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不清,权利界定过于笼统
我国虽然有相关的《担保法》,《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的出台,但是对如《担保法》:
第七十九条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着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八十条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权利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规定过于笼统,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其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并不能完全涵盖。但对于专利、商标、着作权之间的交叉问题应适用何种法律也没有完整的规定,质押融资事件中面对复杂问题更无所适从。并且其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商业秘密权,商号权,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并没有包括在内,也没有专门或集合立法,导致很多权利的真空和争议侵权的产生。还有担保法与物权法的衔接性较差。如《担保法》第79条对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生效的表述是:“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而《物权法》第227条则规定:“以 注册商标 专用权、专利权、着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从严格的语义角度解读,“设立”与“生效”是两个法律后果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相互矛盾,不利于法律的适用。
(二)知识产权融资的评估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的是整个融资担保的核心和关键,知识产权评估的内容包括:所含权利及限制、知识产权的价值、确定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是否明确和规范三个方面,但是由于我国的评估水平较低,标准的不统一,形式的不一致,并且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又没有使用不同类型的评估,使得评估并不科学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大。
(三)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不成熟
由于知识产权的担保价值主要是它的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而知识产权本身的变现的难度大,风险和贬值的可能性高,而公开的市场交易规则不规范,其融资成本高。并且专利的时效性使得很多专利可能濒临浪费和报销,而且没有市场的交易的统一规范,是知识产权的交易秩序十分混乱,风险上升。还有就是知识产权难以转化,或转化条件高,例如专利权很可能依靠大的机器和设备进行,使得成果转化的效率很低。
(四)知识产权融资的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内控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使得银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了解和信息甚少,自身的信用等级很低,很多的银行不敢把钱贷给中小企业,而又缺乏相关的调查和咨询,双方的沟通和联系并不紧密。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提高融资的门槛和费用,并且对于其的流动性和用途进行细致而有限定性规定,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五)我国的知识产权的登记制度混乱
我国的知识产权的登记程序十分复杂,难度极大,有数十个部门进行监管,而且权力过大,费用过高,有些担保重复,而有些担保没有,不允许“未来财产”和“数量浮动的财产”作为担保物,使得登记的难度和成本增加。并且不同的知识产权种类,如专利和商标进行双重的质押,其流程和所经和部门就更难以操作。加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着作权因交易而移转或设定质权时,因缺乏公示机制。使情况更加复杂。
(六)知识产权的担保形式单一
对于专利的有较强的时间性和实用性来说,专利的质押不利于整个专利的使用和专利的升级,其的价值被大大限制,而且,知识产权担保物的担保价值不完全基于担保物的转让,更多地基于知识产权的预期现金流量;知识产权担保价值更接近于抵押价值,而非转让价值。因此,知识产权质押是值得质疑的。
浅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的法律规制
摘要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倾向于在城市购房,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及其住宅因此被荒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空心村”。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逐渐弱化,很多地方开始出现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流转,有必要将这些隐性流转行为置于法律的规范与调整之下。本文以维护交易安全为目的,从健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建立有效机构服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论文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隐性流转 宅基地登记 宅基地退出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物权法》将宅基地使用权定性为用益物权,是一项他物权。我国物权方面的立法宗旨正在经历由罗马法“以所有为中心”向日尔曼法“以利用为中心”的转变,物权也由“重归属”向“重利用”方向发展,但与所有权相比,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在诸多方面需要让步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所有土地实行公有制,在此前提下实现农村宅基地的物尽其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渠道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住房市场将会逐步放开,依据“房地一体”原则,积极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十分必要。在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前,宅基地使用权的隐形流转已经事实存在。常见的隐性流转方式包括转让、出租、赠与、抵押、入股、继承与置换等。隐性流转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大多属于“暗箱操作”,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归属出现的纠纷会造成流转各方权利受损,具有较大的法律风险。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的法律规制略陈管见。
一、将法律规制关口前移,健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
公示公信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如同 足球 场上的球门,若想进球,必须清楚标明球门的位置,物权登记是实现公示公信的必要手段。
(一)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是宅基地流转的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即宅基地所有权归乡镇集体、村集体或村民小组享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并在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原始取得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办理登记手续不是取得该用益物权的必要条件,但登记后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产权基础。但基于我国的历史习惯和农村实情,确权登记工作推行难度大。建议采纳广东、安徽等地农村土地改革试点 经验 ,只有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手续的才可以流转,并且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二) 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登记应区别对待
隐性流转造成的宅基地使用权变动通常“披着合法的外衣”,以“房地一体”为原则有条件的转让或继承。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隐性流转终将抛开现行法律制度的限制,新的立法应区别对待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在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间做出恰当的选择。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也值得借鉴,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采取登记对抗主义,但对其他形式进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未做规定。
目前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只能随地上附着物一并转移,且受让人与转让人须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转让行为自然可以达到公示公信的效果,宅基地转让得实行登记对抗主义。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赠与与继承都会造成享有该用益物权的主体发生变化,应着重审查上述行为是否符合实质要件。由于赠与与继承属于无偿取得,根据《物权法》规定,善意第三人主张行使对抗权应以支付对价为前提,赠与与继承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享有一般的对抗权。因此赠与与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时,应适用登记生效主义以确保法律关系的稳定。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出租、抵押、入股不会造成享有该用益物权的主体发生变化,立法对上述行为的登记可不予规定。租赁、担保、参股各方当属理性人, 租赁合同 、担保合同与认股权证的契约效力足以保障交易安全。相继成立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可提供合同鉴证业务,强化契约效力。
二、拓宽法律规制视角,建立有效机构服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一)建立专门的行政机构统一登记农村土地使用权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规定,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做到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到户,内容规范清楚,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此项规定在实践中落实困难。我国不动产登记存在多个登记机关,多头登记的现象。农民嫌麻烦不愿登记,个别登记机构为谋取利益收取高额登记费用也是造成宅基地登记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机构统一登记农村各类土地使用权。
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主要原因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虚位问题,土地所有者未能积极维护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可发挥村民自治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在自治单位挑选联络员,开展 法律知识 的宣讲普及活动,各乡镇安排专员负责协调工作。通过科学的人员配置与机构设置强化宅基地所有权人作为管理者的身份与职能。各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据宅基地流转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登记,逐步实现与金融机构、民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全方位保障交易安全。
(二)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
借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成功经验,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机构,提供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鉴证、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等服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院长建议建立一个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为包括宅基地在内的所有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目前重庆、成都、武汉都在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但都在研究试点阶段。而且单一行政化运作的土地交易所难以解决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大量现实且专业化的问题,如流转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土地价格评估不专业,交易手续复杂当事人难以应对,流转后土地价金发放比例及 方法 难以确定,交易当事人权利救济途径缺失等。
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中介机构以居间人身份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各方提供专业化服务,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佣金。城市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运营模式可以作为参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可发掘研究此类业务。在探索分类业务、分项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成立综合性的市场运营机构,如宅基地委托代理机构、宅基地评估公司、宅基地 保险 公司、宅基地投资经营公司等。
三、统一法律规制口径,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遵循“一户一宅”原则,然而不少农户可基于继承或接受赠与等原因获得多处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农户甚至超出标准面积建房,建造新房却不拆除旧房,或未经审批违法占地建房。据调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炉街道下辖的刘村,仅375户农户,但宅基地却多达500处,闲置宅基地96处,其中,无房空宅基56处,超过30%的农户存在一户多宅现象。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此类现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宅基地闲置率有可能进一步攀升。默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只是权宜之计,且隐性流转的不规范会导致宅基地价格降低,损害农民利益,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要从根本上规制宅基地的隐性流转,应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按照不同的情况,农村宅基地退出可以采用无偿与有偿两种方式。出于公益事业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旧村改造的需要占用农民宅基地的,不涉及农民主观意愿,为单方行政行为,适用各地农业用地征收补偿标准,此处不再赘述。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退出
《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退出的情形包括:不合规定的“一户多宅”或超出标准建房的;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④笔者增加一种情形,村民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第一种情形下应鼓励村民主动退出,违法占用的宅基地无偿收回,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给予适当补偿,面积超标且超标部分房屋灭失的不在补偿之列。后三种情形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直接无偿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退出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退出的前提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基金。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村集体大多没有相关资金来源。 宅基地退出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应以“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投资”为原则,以国家财政拨款为基数,鼓励村办经济和集体组织成员加入,在土地收益实现的情况下,按照基金份额分配收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都是理性人,若要让其自愿退出原本无偿取得、拥有无期限使用权的宅基地,应积极探索宅基地退出激励补偿机制,包括制订符合市场行情的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探索赔偿金的发放方式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除货币化补偿外,广东、重庆、天津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宅基地换房”,即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内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这种以宅基地使用权换取房屋所有权的方法看似美好,却存在不少现实问题。由于小城镇住宅建设成本较大,这种置换必须成规模、大面积进行,集体成员内部意见不一致时,少部分村民的利益恐难以保障。迁入小城镇也为日后从事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在以传统粗放型耕作为主的农村,“宅基地换房”模式难以推广。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农村面貌和经济发展的亮点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自建房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用地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是当前农村自建房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建筑设计
1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原则
1.1以经济性为原则
在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中,要以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不能照搬城市当中的别墅或者洋房,一味的追求舒适性,而不考虑农村的经济状况。在住宅户型设计上还要考虑农村住宅的特殊性,布置一些生产、忙存空间。由于农村生产规模小,家庭作业等特点,在新农村住宅中需要考虑一定面积的生产用房。在垂直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的设置可以结合院子设置,并且可独立对外,利于生产交通。在水平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可以独立设置,集中设置于公共交通的位置。使农民在搬进水平分户的住宅之后能仍然可以进行生产活动。这样既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又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1.2合理确定农村居民自建房用地面积
对于那些进行第一产业的农户,和那些家庭手工业的农民对住宅、庭院的需求较高,釆用垂直分户的模式,一户两侧,拥有南向或北向的庭院。每户的占地面积应该统一考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做到用地最小。对于水平分户的农户,这种分户方式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对土体节约使用的目的。比垂直分户节约更多的土地。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水平分户,以节约土地资源。
2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缺陷
2.1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思想
(1)长期居住风水思想的禁锢。由于农村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居住风水思想,因此自建房都是各搞各的,虽然看似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所以自建房横七竖八与贫困人口的'旧房屋夹杂而立,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规划和设计无法展开。而这种传统的思想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沉重的打击。(2)房屋设计没有统一的样式。农村很多建房中,都是按照户主的思想和意愿进行房屋设计建造的,导致农村房屋样式千奇百怪,平顶、砖瓦、彩钢、平顶彩钢混合等都有,虽然是按照各自所需建设的,但是不利于房屋样式的规划和设计,这种混合的房屋建造一方面不利于自建房排水功能,采光设计,另一方面也给左右邻居带来了矛盾。(3)农村下水道建设严重不足。由于习惯了房前屋后或者庭院随处泼污水,所以有了新房但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正日益严重危害着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路面粪便随处可见,损害了新农村建设的形象。这样生活方式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地下水源,破环生活环境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只顾了房屋道路的规划设计,对给排水管道的规划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3.1做好自建房图纸规划设计
要做到统一规划首先要有施工图纸,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图纸包含了以下方面:①给排水系统,在进行建设前,必须明确给排水开挖路线、管道大小、进户管道、水井房等,也可是看作是地下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厕所、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厕所干净程度、污水处理程度都是新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房屋地基、结构设计,包括自建房的面积、防震程度、采光程度等,一般新农村房屋结构采取二层楼房标准,因为二层楼房有利于节约用地面积,进行太阳能采光设计和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农村采暖向清洁能源迈进,大大提高了新农村自建房的干净程度,而且农民可实现天天洗澡的愿望,是新农村进步的又一重要体现。③道路建设,自建房屋不能就只搞房屋建设,如果仅仅建造房屋,那么新农村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了,所以道路设计规划是新农村自建房的重要环节,而且道路的规划设计厚度和宽度,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邻居矛盾的产生,因此对道路规划设计必须统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加入太阳能路灯的设计,从而更加完善新农村建设。
3.2严格控制自建房材料
现代房屋建设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的质量,能有效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坏,因此现在的材料远远超过传统的石头、泥土等材料。但是在建设中我们还要对钢筋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水泥质量,混凝土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生裂缝和风化,导致房屋建造质量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其次控制砂石的干净程度,使混凝土搅拌质量更加高效。
3.3做好房屋结构设计
二层楼房设计一般采取框架结构进行,框架结构有很好的稳定性能,而且建设速度快质量高,只要做好钢筋框架即可,然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房屋横梁和墙柱,在混凝土框架中嵌入砌砖构成完整的墙体和屋面。若是一层建设则只需砌筑横梁和墙柱,或者用砖混结构进行建设即可。其次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中要分清厕所、厨房、卧室、洗澡间,因为厕所、洗澡间、厨房关系到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埋设问题,所以既要做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又要保证厕所、厨房、洗澡间的安全,以免发生断水或者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3.4做好建筑节能尤为重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改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建筑在使用的过程应尽量减少能耗因此农存建筑节能设计成为了关系重大的问题之一。对农村自建房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开窗面积,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及设备等措施。此外采用节水型洁具、节能灯具、节能电器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农村需要建设,需要进步,需要改善,需要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4结束语
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下,新农村建设的好坏主要由高水平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来决定。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建筑节能,加强管理,提高农村绿色竞争力,打造美丽乡村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2010,(3):148-155.
[2]张尚武.乡村规划:特点与难点[J].城市规划,2014,(2):17-20.
[3]彭震伟,孙施文,等.特约访谈:乡村规划与规划教育(二)[J].城市规划学刊,2013,(4):6-9.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分类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将安全管理的原理以及方法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施工进行的安全管理。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中介机构等单位和组织对建筑施工计划、过程等内容的监督和管理。从本质上讲,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间接管理,它所管理的对象是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者;而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直接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1.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不清在我国,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职能相互交叉,各自的职能不够明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相互影响,职能不清。管理职能不清对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实施构成了巨大的阻碍,工作上相互推诿,对于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坚决,相互影响导致对工作的效果难以做出客观的评定,对于安全管理更是疏于监督。(2)建筑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在我市,工伤保险归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消防安全归公安消防部门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测归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管理,等等。这些职能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管理职能分散,使相互之间的安全管理不能统一协调,发挥不出行业安全管理的效能。
2.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得到完善,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市场主体一部分的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的投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费用挪作他用,安全教育形同虚设,导致危险源头无法控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进行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常常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按照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计算公式:V=S×LV———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体积S———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L———设计桩长(包含桩尖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降低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瘦身,给后续施工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足,不能将安全管理与经济利益进行挂钩,甚至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只考虑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形同一纸空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形成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分级管理形同虚设,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素质不高
从目前施工企业管理队伍来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比例出现断层现象,绝大部分施工一线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形势。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蛮干行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因此常常造成安全管理失误;特别是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更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风险长期存在。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90%以上为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也常常是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4)安全管理资料和现场管理脱节
一些施工项目未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或建立的安全管理资料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项目未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也无安全专项方案,有的先施工后补施工方案,且无总监审批,一些安全资料和现场不符,其作用只是应付检查,无实际意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1.全面扭转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
扭转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一是明确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责及管理目标。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和制度,层层管理,责任到人,调动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
2.切实扭转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资额度
企业基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实施提取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面专项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明确企业安全投入主体的责任,改变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状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要加大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大力培养安全生产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
(2)强化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秩序井然。要强化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设。各级安全管理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履行好安全生产的六项职责,即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调查、分析,事故的处理坚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和进行群众教育,从根源上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与效果。
(3)强化施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为此建筑企业要从“生命高于一切”的角度,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要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一线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以及关键操作,建筑企业要大力加强安全监控,严格规范操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施工一定要按照特殊工作的操作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加强学习,认真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严格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我国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吉中祥.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企业研究,2011(08).
[2]张铁民.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3]王得辉.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在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施工质量以及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应给予高度地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安全管理是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庞大系统工程,它具有点多、面广、周期长的特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到参与的人员、外界的因素、环境的变化等条件的影响,都会导致一定安全风险的产生,需要有效地安全管理,否则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意识、 文化 、基础、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是基础
深化全员培训,提升安全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工程项目全员安全“强素质工程”,将安全理念及知识列为所有培训班的重要内容,当成必学必考课程。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国际、工程项目一流的先进安全理念和 方法 培训,提升安全管理力、决策力,做到正确决策,安全决策。管理层,要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知识和法规理念的培训,提升安全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策划水平,逐步达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理工程项目的局面。操作层,要根据岗位要求实施按需培训,不断强化“七个能力”培训,即基本的安全意识、基本安全操作、基本危害辨识与控制、基本的监护、基本应急逃生、基本自救互救、初期灾害的处置能力的培训,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安全执行力的落实。
坚持不懈实施班组长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十分重要。按照国发23号文件的要求,保证班组长每年培训不少于24学时的要求,人力资源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在岗班组长安全能力水平和素质状况调研分析,根据中心班组长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状况,做出班组长素质提升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深化,持续提高班组长抓基础安全的技能和水平,树立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的权威,赋予班组长现场工程项目的决策权、组织权、评估验收权、考核奖惩权、应急处置权等,对班组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激发班组长工作激情。狠抓班组管理制度的梳理完善和执行落地,积极指导班组抓好人、机、物的优化配置,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转换、交叉作业、巡回检查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执行落地,推进实现基层班组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推进基层班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到各环节风险严格受控。增强全员的相互关爱意识,自觉做到风险相互提醒、操作相互关注、违章相互纠正、安全相互保证。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提醒、逐级提醒、相互提醒,切实消除班组安全管理盲区,全面提升班组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能力。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是先导
安全文化是企业营造安全氛围,建设本质性安全企业的前提之一,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最大潜能作为基本准则。一般情况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只有靠先进的文化的素养的培育,才能逐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安全管理也是一样,靠安全文化熏陶,才能使之思想上得到重视,不断引导和提高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才能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正确看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自觉的、可控的安全行为。因此,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促进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使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理念传播与认同、安全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安全业绩考核与激励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员工从思想到行为基本做到“我能安全”。把中心成立以来的安全管理 经验 和积淀进行 总结 提炼,参照国家提出的《企业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标准要求,把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按照一体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确定和提炼,建立适应工程项目开发中心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为争创工程项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奠定基础。
培育积极的安全态度,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的新一轮工程项目承诺制,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的安全承诺建设,按照企业法人代表对政府监管部门、管理层对企业法人代表、项目中心负责人对 企业管理 人、层层签订工程项目承诺,落实好主动承诺的责任制。在承诺的基础上,开展工程项目诚信体系建设,所有的项目都纳入到工程项目诚信体系中来,根据履行工程项目职责和践诺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对安全诚信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从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对安全诚信差,要列为重点隐患排查的名单,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要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对多年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系统、全面地提炼其精髓与特质,形成中心工程项目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完成中心安全文化的纲领性的文件手册,指导各个基层单位培养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符合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的建设。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基础安全是关键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法治意识与职责意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和以法治安全的策略,在工程项目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加强工程项目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加强对直接作业行为的引导规范。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要保持敏锐的安全观察力,要不断提高安全业务能力,在作业现场违章指挥,针对发现的“三违”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的工程项目责任制,选拔一些懂安全、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队伍之中,为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对直接作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必要人员保障。要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 ,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符合要求的,什么样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行为是不符合要求的,切实规范直接作业的操作行为。
强化直接作业能力培训。首先改变直接作业培训方式方式,针对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员工队伍的作业技能培训。其次是强化 安全 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的岗前考核。第三是注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相结合,通过对事故产生原因、危害的分析,使员工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严格执行安全项目责任制。落实每个员工的工程项目职责,是工程项目工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做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确保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各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落实工程项目责任制,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第二是督促一线班组长落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只重工程项目效率不重视工程项目、不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经排查所在班组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班组长及时进行更换。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行为。习惯性“三违”现象是导致工程项目事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习惯性“三违”现象要及时进行制止,在企业中进行全员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开除或换岗,同时对于能够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工程项目工作做的较好的员工,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操作堆积和工程项目法律法规的主动性,激发出自觉排查隐患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减少和消除“三违”现象,控制伤事故的发生。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下,随着国家安全管理政策调整、工程项目行业标准修订、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变化,结合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须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之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企业要根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继续建立完善与企业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套相关人员。结合中心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素质再提高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坚持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领导分管负责制,安全总监具体负责制,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保持一部一站、部站分设的管理模式,安全处负责安全综合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站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各管理区成立安全管理监督组,继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网络。做好调研和规划,不断配齐安全、职业健康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的管、控能力。继续贯彻落实三级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制,把符合条件的安全技术人员聘任到安全主任监督、四级安全监督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
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是重点
进行新一轮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重点宣贯GB/T28001-2011新标准,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培训和理解,增强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意识、风险意识,使全员了解管理体系的实质,强化安全风险核心管理,有效开展工程项目和管理过程的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活动,全面提升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的管控能力。
强化事前预防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在新建设项目、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新设备采购等环节上,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的风险研究分析,做好安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落实风险控制 措施 ,把可能的隐患消灭在事前阶段,提高单位对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做到安全关口前移。
加强体系内部审核的管理,重点培养一批有审核能力的内部审核员。采用内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一批即懂得各项业务又懂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内部审核员,解决内部审核员缺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满足内部审核的需要,规范和有效开展内部审核活动,逐步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人才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近年来,国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企业安全工程项目标准化基本规范》等工程项目标准化规范。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项目企业标准化规范”与安全管理体系异同点的研究,整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工程项目标准化评比工作,对已达标的分项目,要分级指导和监管服务,帮助提升水平、加快改进;对未达标的分项目,以及尚未开展标准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有新工艺工程项目的分项目,要抓紧组织制定地方安全标准和规范,全面推进标准工程项目作,切实把中心安全管理体系与之有效整合,结合实际,优化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既满足国家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又符合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便于运行和管理,减少管理内容重复现象的发生。
完善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职责,探索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对解决重点、难点安全管理问题的管理评审机制和项目化运作机制,负责人亲自实施项目挂帅。出台相应的运作制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和项落实活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 领导力 和有效决策,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扎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继续规范和完善运行模式,按照基层班组的工程项目类型,利用系统化的思想分别制定规范内容,把基层所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纳入到其中,重点围绕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站队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正确做事的准则,不断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能力,贯彻按标准做好工作就是工作的标准的要求。逐步实现安全管理唯一运行的文件,克服体系理论与实际操作在基层脱节的现象,克服体系的复杂化,基层不愿执行的现象。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 ,体系运行就是落实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项工作,我们需要好的体系,更需要好的落实,并且落实工作也是体系管理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体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变成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不重落实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将会影响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甚至会导致体系的失败。体系运行是一个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执行过程,应事先进行培训学习,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使全员都做好执行的思想准备。体系应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职工统一使用,一视同仁。在职工中不断提倡格守制度规则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诚信,更是职工应尽的一种责任。
进一步融合体系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工作时,充分探讨安全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关系,重点策划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日常工程项目活动的接口、与年度工程项目承包目标的接口、与新业务方面的管理接口、与上级不断更新的管理要求的接口、与部门日常管理制度的接口等, 策划方案 要达到即能保持体系基本文件结构和基本内容相对稳定,又能体现日常频繁变化的要求,并能纳入体系一体化运行。特别要策划好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结合以及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祁有红,祁有金. 安全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第一版.2011:51-53.
[2] 刘铁忠,__祥.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1――25.
[3] 李爽.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3(6):110-111.
[4] 蒋勇.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安全2005.3(7):222-225.
[5] 姜威.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因素探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
[6] 韩晓霞. QHSE管理体系及其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7]许立甲,李杰等.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监测预警技术探讨阴.中国工程项目科学技术,2008 2 ( 4 ) :79-81.
[8]郭杰.钻井施工现场风险源分析与风险控制措施[fJ].内蒙古石油工程项目,2012 (20):31一33.
摘要:工程建设领域都在不停进行,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 安全生产 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field are not stopped, the construction scal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increa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isk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investment sub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way of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has also changed a lot. These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make safe production and supervision is facing many new situations, new problems.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一、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运。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也能得到切实保障。
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采矿、交通运输等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告诫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有的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四是一线操作人员 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但是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如脚手架倒塌、塔机失稳事故;高空坠落及触电事故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明显存在违反操作规程、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其实,上述所言的现象也只是一个表象。其根本在于安全工作不是靠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管理的工作,它应该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知识和业务技术的学习,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二、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企业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主要安全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安全机构不能仅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安全组织机构人员要熟知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并贯穿运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要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 管理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企业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融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更体现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1、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
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奖励和表彰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
3、要重视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和运用安全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4、要进一步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交由公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运作,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直接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方面,特别是调整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面。
四、企业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职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企业中应该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纳 入职 工统一教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进单位进工地教育
对于新进单位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企业对于新进单位的职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这也是新职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步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各部门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教育;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2.特种及特定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再针对季节性变化、工作对象改变、工种变换、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以及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后,应进行特定的适时的安全教育。
3.经常性安全教育
企业在做好新职工进单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的对象和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 渠道 、多方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理念,有利于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更加具体地反映出安全生产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社会化公益性工程。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活动会就是经常性教育的一个缩影,长期有效的班前活动更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具体地指出了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样消除不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施工效率。
4.安全培训
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转岗的职工和脱岗时间长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安全管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2.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6篇
3. 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4.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5. 浅谈项目安全管理台帐管理内容 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顺利完成,需要在充分了解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对策及时进行解决。本文从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问题入手,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可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1建筑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施工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基于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并未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基坑坍塌、高空坠物、触电等安全事故形成合理的认识。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真正出现某些安全问题,或安全事故产生预兆时,施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控制。第二,安全管理人员。调查结果表明,受过专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毕业于相关建筑安全管理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1]。半数以上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技能。这些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他们认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无需太过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这种不合理认知的存在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性。
1.2安全管理费用落实问题
我国建筑部下发的相关建筑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向建筑施工环节投入一定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出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并未按照相关条例中的流程,对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当建设单位与不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任务的施工单位达成合作之后,施工单位可能会出现恶意压缩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行为[2]。例如,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中规定施工单位应该投入4000元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用于各类安全器材及安全设备的购买。施工单位为了从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扣留了30%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仅用剩余的2800元安全防护专项费用购买少量安全器材。从本质角度来讲,施工单位的这种做法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问题
在正式开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多数建筑企业都会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员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就这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而言,建筑企业负责人并未充分支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力度相对较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作用。
2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对策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需要将以下几种对策应用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2.1安全防护专项费用应用规范对策为了保证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有效应用,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不按规定应用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施工单位进行合理惩罚[3]。例如,当施工单位扣留25%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款项时,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款项数额的二倍,要求施工单位缴纳惩罚款,进而对施工单位起到一定的惩戒作用。
2.2建筑工程人员优化对策
就人员方面而言,可行的优化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培训人员在为施工人员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时,应该结合以往类似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对该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合理预测。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还应该加强对施工操作规范性的重视,避免由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施工操作,为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安全技术交底对策。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的分项工程,相关负责人在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技术、施工方法等内容的完全性。
2.3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优化对策
从本质角度来讲,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应该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优化方面入手。具体的优化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多样性安全标识增设措施。为了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现场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如大型起重机械、有害气体及液体储存位置、深基坑周围等增设相应的安全标识[4]。第二,施工平面布置优化措施。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布设方面而言,施工单位应该在不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降低临时设施的设置比例,并于施工区域设置通常的安全通道,以保证施工中出现意外事故时(如大型火灾等),施工人员能够及时逃生。
3结语
通过对我国实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的分析可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不合理应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需要将工程施工环境优化对策、安全防护专用费用应用规范对策等,应用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07;35-38.
[2]辛爱兰,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8,03:22-24.
[3]杜改萍,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J].建筑与家庭,2004,11:66-67.
[4]周友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对策[J].门窗,2015,09:44-46.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网络、医药、交通、煤矿、餐饮、建筑等行业领域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所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
随着企业承接建筑工程业务量的增加,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个员工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让每个员工实实在在地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
提高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员工的责、权、利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加强管理,坚持做到有法可依、违章必究、用制度来制约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
用行动去引导他们做好安全生产,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
(一)提高项目及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现场项目经理和安全总监作为现场安全第一、第二负责人,应该对整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并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负责,对各施工班组要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定期加强对领导班子的安全学习和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二)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具备以下要求:1.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同时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2.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
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六勤、六心(即眼勤、手勤、脑勤、嘴勤、脚勤、辛勤;责任心、信心、耐心、决心、细心、开心)
(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
岗位责任制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同时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
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管理理念,严格控制受伤指标,杜绝死亡指标。
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
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
考核目的: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最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作业班组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
例如:农民工,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安全检查、安全会议。
考试合格者,履行签字手续对其进行派发安全防护用品方可入场施工,施工前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对所有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排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
符合体检标准的工人施工单位统一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
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
尤其要提高领导级别的安全意识,须知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
(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针对现场检查要分为几项:
1.临时用电检查:要加强电工的现场巡检,避免因操作不当和违规接电造成触电事故;
2.特种作业检查:加强管理,必须穿戴好特殊的安全防护用品,履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3.脚手架检查:脚手架在复工前,做定期检查;
4.现场动火检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动火前必须得到项目安全部的动火批准,对每日的动火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查;
5.现场机具检查: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
6.“三宝”、“四口”检查:入库产品必须三证齐全并有质量检测报告,日常检查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扣、搭设井架、脚手架等。
按要求做好防护栏杆。
(六)文明施工的环境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
有关部门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及定期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就是一般的事故高发阶段,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
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处处看到安全标志等。
(七)档案管理
安全专业档案是每日工作的最好体现也是发生风险的时候的一种有力证明。
是对日常工作的一个记录,是为全公司安全生产服务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安全工作的写实,是公司安全工作的信息来源。
对工人工伤档案、特殊工种档案、各种安全教育档案进行整理和存档,便于查找,方便利用。
(八)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应急演练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施工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针对现场防火、临时用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基坑塌方等高发的危险事故做好应急预案,并定期安排随即工作人员针对应急预案进行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各项应急演练,提高工人面临危险的应急自我保护意识和组织快速有效的救援工作抢救伤员,
减少事故损失。
三、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我们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建筑业是工业中第二大危险行业,近年来建筑业也频频传来安全事故的声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建筑业的注意。
建筑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损失,更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人命大于一切,我们该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呢?对此本文提出了几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引言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共同构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这两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也会出现不安全因素。
建筑业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已成为了我国的第四大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如2011年青岛市的“水漫金山”项目网架工程坍塌,泰安市东岳中学供楼工程坍塌事故等[1]。
2.当前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现状有:
①建筑施工企业基本没有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权。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日渐繁荣,企业间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建筑市场也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
这便造成了建筑公司不得不按照承建人制定的计划进行施工,逐渐没有了自主权。
最终导致建筑企业失去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权力,无法执行实施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
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
如今,创优建筑工地和不创优建筑工地的施工水平不平衡。
且存在诸多的不文明现象,如最低价中标等。
因此现今的施工水平不符合我国的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③建筑公司对安全文明施工不够重视。
许多建筑公司没有认识到忽视施工安全的.严重性。
也有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到位。
只是口头上讲安全施工或目的只是逃避相关法律的规定。
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某些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存在,并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生产起到有利作用。
⑤将质量管理取代了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往往没有依据相关规定安排安全人员,也有部分建筑公司安排的安全人员不足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为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我们首先应注意细节问题,如安全隐患和轻微事故等,这样也就减少了财产损失,保证了施工人员及周围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加大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必须严格实施从业人员通过考核后再上岗,未通过者不得上岗的管理办法,这样就能总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认人的不安全行为。
此外通过考核但正式上岗前,应监督鼓励从业人员学习相关知识。
只有施工人员同时具备了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才能正式上岗。
不仅仅要对施工人员提出要求,还要为企业各相关负责制定标准。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及时指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3.2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在建筑施工安全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
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指“三宝”、“四口”、“五临边”[2]。
这三种措施的作用是减少物体高处坠落及打击事故的发生。
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就算出现坠落情况,也可减少各种损失。
3.3制定应急预案。
防护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临时采取措施未必有效,这便要求我们在施工开始前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必须具备针对性、有效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预案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排除故障,这便避免了事故范围的扩大。
与此同时,按照预定的抢救方式开始有效、有序的进行。
在此过程中临时推选出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组织施工人员及周围人员远离事故区,避免发生伤亡情况。
3.4购买工程保险,将风险转移。
我国越来越多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但实际生活中又极度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我们不得不在摸索中总结经验。
这就预示着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大了,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争取早日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3]。
加大对工程的检测力度,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求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业经营者可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来转移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社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这一有效措施来减少自己的损失。
我国部分地区已展开了对建筑工程险的运用,这一险别可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是施工人员的各种损失。
3.5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小。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管单位、检测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加工程建设的人都有关[4]。
为全方位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各方相关单位或个人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切不可轻视。
建筑施工企业内的相关人员应对工程施工流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得违法。
我国的建筑业经常在建筑过程中雇佣许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在未来的发展里,建筑企业应尽量减少人员的使用。
否则安全事故发生后伤亡情况必然不会乐观,因此产生的各项赔偿费用及各种损失会加重建筑企业的负担。
机械化程度高的建筑工地出现事故的几率往往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