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谁都愿意做一个闲散的人,日子纯净简单,生活并无别声,有大把的时光,用来虚度,而不用去担心流年逝水,转瞬白头。只是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如此幸运的安享静好时光,独坐在绿苔滋生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静看日落烟霞。 ——白落梅《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从出生之日起我便开始享受来自父母的千般疼,万般爱,说不上是公主般的待遇,却也是全家人捧在手心呵护的宝。在父母的一路保驾护航下,我的人生似乎并未有太多的磨难,甚至是一帆风顺。尽管偶尔的几次小风浪,却也并不影响我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寒暑假很多同学去打工挣钱,我看着也有些小兴奋,无奈我的父母总是万般阻挠,并劝我:“你要是真觉得无聊,不想待在家里,就出去走走看看吧!”于是,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旅行。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有大把的休闲时间,这时候,我爸就会给我设计路线,我妈就会给我准备行囊,于是我就搭上了开往重庆,成都,西安甚至丽江的列车。车票,酒店,行程统统都不用管,我的任务似乎只有拿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风景。但这么美妙的风景怎能独享,于是我经常把拍的照片晒到朋友圈。 美景,美食,还有热情的异乡人,让我的那些同学羡慕得红了眼,他们常对我说:“你也太幸福了吧,能经常出去玩儿,哪像我们呀,不是补习就是打工,你爸妈对你也太好了。”我对此总表现的不以为然:“钱挣来是干什么的?当然是花的呀!要懂得享受生活”小时候我体弱,经常生病,我父母一直很小心的照料我,更是鼓励我多出去走走。他们说:让心情愉悦些,对身体总是好的。彼时的我,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文字,大多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内容,这不禁让我的许多小伙伴感慨我的幸运。偶然一次机会,我有事去父亲的单位找他,到办公室却不见他人,询问他的同事才知道他在楼下等客户。 我边纳闷上来时怎么没见他,边匆忙跑下楼去。一下楼却看见父亲顶着呼啸的冷风站在大楼门口,就这样站着,毫无遮拦。尽管在南方,这二月的天,温度还是很低的,料峭的寒风里,父亲只穿着单薄的春装,笔挺的站在外面,我们之间仅仅隔着一层玻璃门。我在门内,享受着空调吹出的暖气;父亲在门外,忍受着刺骨的寒风。隔着一层玻璃门,我清楚的看到了他脸上冻起的.一层鸡皮疙瘩。他带着谦卑的笑容,专注的看着远方。我脑海里突然涌现出自己之前秀的那些幸福,不由苦笑。在那之前,我确乎不知道父亲的工作如此辛苦,那些光鲜的背后,就像他穿着单薄的春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样,不过是咬紧了牙关的支撑。青春年少的我并不曾懂得自己的那些快意的活法,都是来自父母的躬身托起。我迷恋席慕容的诗,做琼瑶的粉,为赋新词强说愁,唯独没想过父母的辛劳和苦累。 而我,长这么大几乎还没在家里洗过衣服,甚至是洗碗。曾经有邻居奶奶在看到我满手的尖长指甲后艳羡的说:“吃得好,养头发;玩的好,养指甲。养了这么长的指甲,日子该是过的多舒坦啊!”我听后不但不觉得羞愧,反而有些沾沾自喜,略显得意。现在想来,着实让我愧疚的无地自容啊!父母为我承担了太多的累,我却一直以为那是天经地义。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那个替你负重前行的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总是怕你太累,而把最多的重量放在自己肩上。如果有一个人对你好,绝对是命运的恩赐,而不是理所应当。哪怕是夫妻。哪怕是父母。你要学会珍惜那个人。
参考文献有固定格式,建议使用专业的软件,可以直接引用和写参考文献表,可以用endnote或zotero
教育情况: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理学学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硕士,1996 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2002-2006。研究方向:海洋遥感、GIS 、物理海洋等。教学情况:本科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专业英语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的同化研究”发表论文、专著1.王静,陈晓翔,论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互补性,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20-124。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静,陈晓翔,关于学生参加撰写教改论文的调查与思考,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16-11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王静,江丽芳。南海南部海域海面温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第28卷,第4期,P72-78,科学出版社4.尹毅,王静,毛庆文,齐义泉。基于GIS的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海洋通报(ISSN 1001-6392),第27卷第6期,P76-81,V27(6):76-81,20085.吴海军、王静(通讯作者)、付方、钟建、谢巨伦。热带海洋学报。茂名港附近区域潮流特征分析,2008年11月,第27卷第六期,P40-43。6.尹毅,毛庆文,王静,齐义泉。热带海洋学报。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2008年9月,第27卷第五期,Vol.27 No.5,P78-83。7.刘辉,王静(通讯作者)。热带海洋学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2008年5月,第27卷第3期,Vol.27 No.3,P9-13。8.Tong Jingquan, Wang Jing, Qi Yiqua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eat storage anomal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stimated from mergerd altimatric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SSN 0898-9591), 2006, 49(6):657-663.9.佟景全,王静,齐义泉。地球物理学报(ISSN 0001-5733,CN 11-2074/P,科学出版社)。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南海热含量变化特征,2006年11月,第46卷第6期,P1651-1656。(SCI)10.Peter Chu, Wang Jing, Yiquan QI,Determin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Height Variability Using TOPEX/POSEIDON data, 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of the Ocean and Sea Ice, Barcelona, Spa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233, 2003年9月, p 169-178。(EI收录)11.Jing Wang, Yiquan Qi, Ian S.F. Jones.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phyll in the Sulu Sea. Volume 59, Issues 1-2, P111-119 (January 2006)。(SCI)12.刘春霞、王静、齐义泉、万齐林。《热带海洋学报》(ISSN 1009-5470科学出版社),基于WRF模式同化QuichSCAT风场资料的初步试验。2004年11月,第23卷第6期,P69-7413.LIU Chunxia, QI Yiquan, WANG Jing, WAN Qilin, CHU Peter,《Acta Oceanological Sinica》, Impact on the tropical cyclone“Vongfong”forecast using the QuickSCAT wind data. 2004年5月, Vol.23, No.3, p.387-397. ISSN 0253-505X. (SCI)14.齐义泉、施平、毛庆文、王静,《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基于T/P资料分析南海海面风、浪场特征及其关系。2003年9月,A辑第18卷第5期,619-624。(EI收录)15.Jing Wa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rine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2005.716.王静、齐义泉、施平、毛庆文、朱伯承,《热带海洋》(SSN 1009-5470),基于TOPEX/Posiden资料的南海海面高度场的时空特征分析。2003年7月,第22卷第四期,26-33
“主要论著一览表”内容:1Yan Chen, Jing Wang*, Chunmeng Liu, Xiaojun Kuang, Qiang Su, A host sensitized reddish-orange GdMoO6:Sm phosphor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Appl. Phys. Lett. 2011, 98, 081917;2Qiuhong Zhang, Jing Wang,* Chiao-Wen Yeh, Wei-Chih Ke, Ru-Shi Liu, Jinke Tang, Mubiao Xie, Hongbin Liang, and Qiang Su, Structur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Photoluminescence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ZnGeN2 and ZnGeN2:Mn for Field Emission Displays, Acta. Mater., 2010, 58 6728–6735.3Gongguo Zhang, Jing Wang, Yan Chen, and Qiang Su,Two-color emitting of Ce and Tb co-doped CaLaGa3S6O for UV LEDs, Optical Letter, 2010,35(14), 2382-4.4Yan Chen, Jing Wang*, Xinguo Zhang, Gongguo Zhang, Menglian Gong, Qiang Su, An intense green emitting LiSrPO4:Eu,Tb for phosphor-converted LED,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0,148,259–263.5Boyuan Lai, Li Feng, Jing Wang* and Qiang Su*, Optical transition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Er doped and Er–Yb co-doped fluorophosphate glasses, Opt. Mater. 2010,32,1154–1160.6Baohong Li, Jinsheng Shi, Wanhui Zhang, Jing Wang*, Qiang Tang, and Qiang Su, The Effects of Rare-Earth Co-Dopants on Green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a8Mg(SiO4)4Cl2:Eu,RE, J. Electrochem. Soc., 2010,157 (5), J139-J142.7Boyuan Lai, Jing Wang* and Qiang Su*.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upconversion emission in Tb/Yb co-doped fluorophosphate glasses. Appl Phys B, 2010, 98, 41–47.8Qiuhong Zhang,Jing Wang,* Gongguo Zhang and Qiang Su,* UV Photon Harvesting and Enhancing Near-infrared Emission in Novel Quantum Cutting Ca2BO3Cl:Ce, Tb, YbPhosphor, J. Mater. Chem., 2009, 19, 7088- 7092.9Jing Wang, Zhiyang Zhang, Mei Zhang, Qiuhong Zhang, Qiang Su, Jinke Tang,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Eu to Tb in Ca10K(PO4)7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een light emitting diod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9, 488, 582–585.10Wang, Jing, Liu, Zongmiao, Ding, Weijia, Su, Qiang,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a1-xSrx)3SiO4(Cl1-yFy)2:Eu Phosph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White LE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2009, 6(4), 447-452.11Mei Zhang, Baohong Li, Jing Wang, Zhiyang Zhang, Qiuhong Zhang, Qiang Su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aAl2-xSixO4-xNx:E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yellowish green light emitting diode, J. Mater. Res., 2009, 24(8), 2589-2595.12Xinmin Zhang, Jing Wang, Hao Wu, Jianhui Zhang, Qiang Su, One-step synthesis and double emission(Ca1 + x − yEuy)Ga2S4 + xphosphor for white LEDs, Materials Letters, 2009, 63, 340-342.13M. Zhang, J. Wang, * Z. Zhang, Q. Zhang andQ. Su, * A tunable green alkaline-earth silicon-oxynitride solid solution (Ca1− xSr x)Si2O2N2:E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ED, Appl. Phys. B, 2008, 93, 829-835.14Qiuhong Zhang, Jing Wang,* Ruijin Yu, Mei Zhang, and Qiang Su*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 Ions in Sr5(BO3)3Cl, Electrochem. Solid-State Lett., 2008, 11, H335-H337.15Ruijin Yu, Jing Wang,* Mei Zhang, Haibin Yuan, Weijia Ding, Yun An, and Qiang Su*,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a1−xSrx(Ga1−yAly)2S4:Eu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White LEDs, J. Electrochem. Soc., 2008, 155, J290-J292.16Qiuhong Zhang, Jing Wang,* Mei Zhang and Qiang Su*, Tunable bluish green to yellowish green Ca2(1−x)Sr2xAl2SiO7:Eu phosphorsfor potential LED application, Appl. Phys. B,2008, 92 (2), 195-198.17Zhiyang Zhang, Jing Wang,* Mei Zhang, Qiuhong Zhang and Qiang Su*,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Eu to Tb in calcium chlorapatite phosphor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LEDs. Appl. Phys. B,2008, 91, 529–537.18Weijia Ding, Jing Wang,* Zongmiao Liu, Mei Zhang, Qiang Su*,Jinke Tang, An intense green/yellow dual-chromatic calcium chlorosilicate phosphor Ca3SiO4Cl2:Eu-Mn for yellow and white LED, J. Electrochem. Soc., 2008, 155, J122.19Ruijin Yu, Jing Wang,* Xinmin Zhang, Haibin Yuan, Jianhui Zhang, and Qiang Su,* Eu-doped Thioaluminates: New Candidates for White LEDs, Chem. Lett., 2008, 37, 410-411.20Ruijin Yu, Jing Wang,* Mei Zhang, Jianhui Zhang, Haibin Yuan and Qiang Su*, A new blue-emitting phosphor of Ce-activated CaLaGa3S6O for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Chem. Phys. Lett., 2008, 453, 197–201;21Ruijin Yu, Jing Wang,* Jianhui Zhang, Haibin Yuan and Qiang Su*,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 and Ce-doped CaAl2S4 and application in white LEDs J. Solid State Chem., 2008, 181, 658-663;22Zhang Q, Wang J, Zhang M, Ding W, Su Q,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Ca2Al2SiO7:Eu by charge compensation method. Appl. Phys. A. 2007, 88 (4), 805-809.23Jing Wang, Mei Zhang, Qiuhong Zhang, Weijia Ding, Qiang Su, The photolumin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ovel green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Ca8Mg(SiO4)4Cl2:Eu,Nd. Appl. Phys. B, 2007, 87, 249–254.24Jing Wang, Qiang Su and Shubin Wang, Blue and red long lasting phosphorescence (LLP) in β-Zn3(PO4)2:Mn,Zr, J. Phys. Chem. Solids, 2005, 66, 1171-1176.25Jing Wang, Shubin Wang and Qiang Su. Synthesis, Photoluminescence and Thermostimulated-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ovel Red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beta-Zn3(PO4)2:Mn,M (M=Al and Ga). J. Mater. Chem. 2004, 14, 2569-2574.26Jing Wang, Qiang Su, Shubin Wang, Photostimulated red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in β-Zn3(PO4)2:Mn, Ga, Electrochem. Solid-State Lett.,2004, 7(7), J23-J25.27Jing wang, Shubin Wang and Qiang Su, The role of excess Zn ions in improvement of red long lasting phosphorescence (LLP) performance of β-Zn3(PO4)2:Mn phosphor, J. Solid State Chem.2004, 177, 895-900.会议论文:1. 稀土离子诱导缺陷对荧光体β-Zn3(PO4)2:Mn2+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性能的研究. 王静*, 苏锵. 第5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2005年4月,广东江门。2. Luminescence and Defect Properties of Novel Bluish-Green Phosphor β-Zn3(PO4)2:Zr4+. Jing wang, Shubin Wang and Qiang Su*, 1st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New Rare Earth Materials. Sep., 2003. Changchun, China (J. Rare Earth. 2004, 22(1), 83-86. ,SCI收录)3. Long Lasting Phosphorescence, Therm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Property of Mn2+ Activated ZnO-Al2O3-SiO2 Ceramic. Jing wang, Chengyu Li, Shubin Wang and Qiang Su*, Frontier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id State Chemistry in China, Aug., 2002. Changchun, Chi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 Ltd, Singapore: 2002, part II, 149-157.)4. 兰紫色ZnO-Al2O3-SiO2长余辉陶瓷. 王静,李成宇,王淑彬,苏锵*,第4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 2002年9月,宁夏银川。(中国稀土学报,2002,20(6), 616-619. 核心期刊)“教学/科研成果”内容:成果获奖、获专利或通过鉴定情况(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专利号、鉴定单位,时间等)。专利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个别字有出入。床 前 看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山 月,低 头 思 故 乡。[3-4]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5]⑶疑:好像。⑷举头:抬头。作品译文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李白《静夜思》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词语解释】 举头:抬头。 【诗文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详见: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原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⑴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⑵疑:好像。⑶举头:抬头。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不需要,这种东西相当于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没必要标注来自哪,你文章里肯定也提到他来自杜丽宣言
美国教育的论文篇三:《论早期美国总统与美国教育》 摘要:美国教育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美国教育的发展与美国民主进程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历史上历届总统的努力分不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早期美国总统对美国教育和民主建设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养成公民民主意识;初建联邦教育体系;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民主的政策建设。 关键词:美国教育;民主建设;总统 作者简介:赵玉闪(1963-),女,河北衡水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102206)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因此,美国的教育史既无东方古国的神秘与悠远,亦无西欧远溯至古希腊、罗马教育的漫长与深邃。没有欧洲教育的移植,就不会有美国早期教育的萌芽;但同样毋庸质疑的是,如果仅仅是欧洲教育的移植而无美国教育的创新,也不会有今日之美国教育。“从英国于1607年在北美洲开始殖民,至今仅三百余年,一片莽莽荒原竟然成为世界教育超级大国,被众多学者称为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1]这一奇迹的实现与美国早期总统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无论试图借鉴美国教育的外国学者,抑或美国自己的学者回首“美国教育以三百余年走过了欧洲国家千百年走过的道路”[2],都不能忽略美国教育初建与发展过程中多届总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贡献。 美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建设民主国家的重任决定了美国总统围绕民主这个政治主题来创建和发展美国教育。在这个主题之下,早期美国总统对美国教育建设基本上侧重于三个方面:养成公民民主意识;初建联邦教育体系;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民主的政策建设。 一、教育是民主的工具 美国建国初期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而培养公民意识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前提。因此,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任期1789~1797年)、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任期1801~1809年)等共和国的缔造者都一致认为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工具,是建立民主国家的基础和关键。开国总统华盛顿也是热心教育的总统。他曾倡议建立国立大学,为国储才,并立遗嘱捐赠资产促其实现。华盛顿的理想是:“在这所大学之中,使来自全国各地青年得受艺术、科学和文学的陶冶,在他们青年时代就建立起彼此间的感情,养成了他们的习惯,使他们团结一致,使全国各地青年结为一体,从而逐步地理解到全国各地互相敌视和矛盾是没有理由的。”[3]他和随后的几任总统都有意在首都创立一所兼有学术和政治意义的学府。尽管因种种原因华盛顿的理想未得实现,但他于1790年在国会咨文中诚恳地告诫说“在任何国家,知识都是增进人民福利的最可靠的基础”。[4]他在1796年卸任总统职务的告别演说中讲道:“请把传播知识的机关培植起来,并把这项任务当做极为重要的任务。因为政府既依靠群众意见来施政,群众就必须受到启发而免于愚昧。”[4]他殷切希望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把提高学校水平、传播知识作为首要问题来抓,目的依然是要通过教育发扬民主。 杰佛逊同样是教育事业的呼吁者和争取者。1779年,他建议弗吉尼亚议会将威廉-玛丽学院改为州立大学,但未被通过。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比一切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人民都受到教育。因为我相信最安全的保障人类自由的方法是使人民都有善良的思想。”[4]杰佛逊同样认为建立公办学校体系旨在为民主发展教育。他写到:“我们相信,防止暴政的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尽可能启发全体民众的头脑。”[5]他又说:“在一个文明的世界里,企求一个国家,一方面是无知的,一方面是自由的,事实上是办不到的。”[6]詹姆斯・麦迪逊总统(James Madison,任期1809~1817年)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他指出:“真正成为自己统治者的人民,必须以知识赋予的力量来武装自己。”[6]詹姆斯・麦迪逊在国会咨文中反复重申教育为民主服务的主题。 很多知名人士也强烈意识到教育对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物理学家和独立宣言的签署者本杰明・软什于1787年给费城的公民写了一封信(该信发表在《独立的盖兹蒂尔》杂志上),强烈要求穷人孩子免费入学,他担心未受教育的公民会损害新建立的民主。他认为:“无知、堕落的民族不会长久,也不会幸福。”[5]他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同僚们的认可。由此看来,教育首先作为民主的工具或手段,引起总统们对教育格外重视。 从19世纪直到20世纪早期,美国总统对教育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教育培养公民意识。不过,从林肯(Abraham Lincoln,任期1861~1865年)签署旨在支持农业的《毛雷尔法案》直到20世纪早期,伍德罗・威尔逊总统(Woodrow Wilson,任期1913~1921年)才开始意识到在一个工业化国家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联邦教育体系及其管理机构的政策变化 1.教育地方分权体制的确立 建立美国教育体系是早期美国总统一个从未间断的重要任务,他们对于移植过来的欧洲教育的美国化表现出高度的清醒,主张要有分辨地吸取别国之长,把美国的教育和欧洲封建教育划清界限。美国教育领导分权制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早期美国总统教育政策的两难摇摆中形成的、极具美国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建国初期,曾有人主张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采行中央集权制;也曾有人主张防止中央的权利集中,采行分权制。在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上,有人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把地方设的学校、县设的文实学校、州立的学院以及国家的大学完全归纳于一套内容广泛的组织之中。其上设置教育部负责统辖,教育部又在各州设置代表,负责各州的教育领导事宜,从而使相同的学校都有同样的课程、教科书和要求达到的水准。他们认为,这样便能保证教育事业的成功,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良。这将使幅员辽阔的国家的公民养成联邦统治下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人主张分权制。他们认为中央垄断政权过多,一旦成为暴政,是可怕的。中央统得过甚,便会失去因地制宜的灵活性。这些争议使得美国于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不曾提及教育问题。数年之后,才于1791年的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中,在第10条内规定:凡宪法不曾赋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划归各州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人民的权利。教育恰恰是既未赋予联邦又未限制由州举办的事业,从此便属于各州的职权。教育领导管理的分权制从此便正式确立。这种富于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体制为以后美国教育自由而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联邦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 美国南北战争后,从小学到大学,各级教育发达;从北部到南部,各州教育发达。学校众多,学生众多,教授众多,教室众多,设备众多,经费众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众多的矛盾和问题。州和州之间、各州和联邦之间都需谋取协调配合。联邦在教育领导方面虽不能集权,却不得不与日俱进地加紧过问教育和处理教育事宜。联邦教育及设立联邦政府领导管理教育事务的机构就摆到了美国早期总统们的议事日程上。 在美国建国之初,这种急切需要就被人们意识到了。开国元勋华盛顿呼吁建立国立大学于首都,它既是培育人才的学府,又承担全国教育建设和指导的责任。历经了将近百年之久,1866年美国各州和各城市教育厅局长协会举行会议时,俄亥俄州教育厅长怀特曾提议建立联邦教育局。同时,当时该州国会议员加菲尔德在国会提出在中央设教育署,任务是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的统计资料,交流全国教育组织领导、学制和教学方面的情报。1867年3月2日,该议案以极少量的多数票通过,随即于联邦设立教育署,由总统任命署长,署长仅系总统佐理人员,不属于内阁成员,每年由署长向国会提交教育报告。但是,由于反对派顾虑教育走向集权,教育署成立的次年既缩减署中职员人数,又大大削减署中的经费开支。1870年,独立设置的联邦教育署改称为教育局,隶属于联邦内政部。1939年,联邦政府调整机构,教育局又脱离内政部,改为联邦安全部所属,在美国教育协会等呼吁下又改为联邦教育局。直到二战之前,无论是教育署,还是教育局都不曾对全国教育发挥较大的领导和管理作用。 然而,教育署和教育局的职责从整体来看仍是逐步扩充的,规模是逐步扩大的。1867年初成立时,署中仅有人员5人,到二战前已经增至500余人,管理的项目日趋增多,逐渐成为拥有多种职权的中央教育领导机构了。1953年,联邦政府成立卫生、教育、福利部,教育局随而改为该部的教育总署。1976年国会参议院才通过设置联邦教育部的议案,俾能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并对于全国处于分散状态的教育工作进行协调。同年10月,成立联邦教育部的法案终于由卡特总统(James Carter,任期1977~1981年)签署,联邦教育部乃得成立。 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任期1929~1933年)是在联邦教育机构变迁过程中值得一提的一位总统。他试图把教育署提高到内阁的地位,达到部级。他所提出的第一批议案之一是任命一个国家教育顾问委员会,由50位教育家组成,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1929年,在对国会的首次咨文中,胡佛陈述道:“鉴于 对联 邦政府应该实行的教育政策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任命了一个由重要的教育协会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来调查并提供推荐。”[7]胡佛还说,重新组建教育服务部门是必要的。胡佛的国家教育顾问委员会签署了一个引起争议的报告。此报告要求中央政府加强而不是放松对教育的控制。由于在美国历史上出现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复杂的问题不断涌现,致使胡佛无瑕顾及他感兴趣的教育问题。 三、关于受教育权利与教育民主 在创建美国教育的进程中,从制度上逐步实现并保证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应该说是美国教育史上极为精彩的一幕,当然也是极为漫长的一幕。总统们很早就从许多方面来思考逐步实施平等的教育。杰佛逊是这方面最积极的倡导者,并领导与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为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推动教育民主,由于在任前后为教育事业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被誉为“教育总统”。应该说,个人经历使这位总统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坚定执着的建设意识。杰佛逊集学者、建筑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于一身。他用“如饥似渴”来描述自己的求知欲。他是这样来概述自己的教育哲学的:“良好的教育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开阔人们的思维,为议会指明方向,为工业提供指导,并能增强国力,繁荣社会,幸福百姓。”[8]因此,教育应是普及的、民主的。 在关于受教育的权利方面,杰佛逊建议女孩也有上学的权利。他力主消除教育上的性别歧视,使男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他重视教育的意识和建设教育的举措是超前的。他在弗吉尼亚州的学校规划在当时也是激进的。杰佛逊广泛普及科学的计划被当代学者称为美国公共教育史上最富有创新观念的建议。 杰佛逊对于教育民主进程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建立公立的、免费的、面向大众的学校,并通过选拔机制来保证学生均等地进一步深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杰佛逊曾建议在弗吉尼亚州建立100所前三年免费的学校,然后设立十所文法学校。在文法学校里,学生应缴纳学费和伙食费,但是那些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获奖学生的名额是有限的(按杰佛逊的说法应为20名),以便发现最有前途的天才学生,进入威廉-玛丽学院深造。由于种种原因,杰佛逊的计划在弗吉尼亚州没有成为现实,但公立学校的概念却保留了下来。 消除种族歧视同样是美国教育民主进程中的里程碑。作为总统,倡导黑人教育应该是林肯最富建设性的突出贡献。《独立宣言》宣称,人生来是平等的,但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如华盛顿和杰佛逊都是大 种植 园主和大奴隶主。华盛顿主张维系奴隶制,而杰佛逊虽然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抨击奴隶制,但也是废奴的缓进派,后因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奴隶商的反对而改变态度。在《独立宣言》中根本未涉及蹂躏民权最甚的蓄奴制。以后在联邦宪法中竟然允许20年内不限制买卖黑人。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废奴运动历数奴隶制的罪恶,呼吁解放黑人。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于1862年6月19日颁布了法律,在美国实行禁止奴隶制。继而,与同年7月22日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规定从1863年 元旦 起凡参加叛乱的南方各州种植园主的黑人奴隶获得解放。与此同时,政府还建议北方在战后进行这项改革。1865年国会批准了《宣言》的内容,成为联邦宪法的第13条修正案。1866年又批准了联邦宪法修正案,规定:“凡在美利坚共和国出生或划归美利坚共和国而受其管理之人,都是美利坚合众国及其所居之州的公民。”[9]这样美国黑人的公民地位就确定了,随而各州宪法确认了黑人受教育的权利。黑人受教育权利在法律上得到肯定乃是历史上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美国黑人仍然在为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而奋斗。 1862年林肯签署的《毛雷尔法案》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美国教育和经济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毛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便由联邦政府拨给土地三万英亩,可用其收入作为开办工、农学院的基金。这种学院一般修业四年,培养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由于它适合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很快培养出大批人才,同时也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是这时建立起来的理工科高校。《毛雷尔法案》公布前美国州立大学不多,法案公布后州立大学迅速增加,对美国工农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倾向,便是在欧洲世俗大学重视学术水平的影响下,美国也努力发展专重学术研究的大学。 从根本上说,《毛雷尔法案》也是平等主义的延伸,它向下等阶层的学生打开了大学之门。此外,《毛雷尔法案》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赠地大学的建立是同传统的局限于学术研究观念的分离。美国服务性大学的发展使象牙塔中开放的花朵能在农业市场中结出累累硕果。 “进步教育家”威尔逊总统是美国教育民主化进程中又一位重要的总统,他把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推进到师生民主关系的建设与民主生活的保障上。他提出了两项重要改革,使他博得了“进步教育家”的美誉。第一项改革是实行导师制。威尔逊认为,单靠课堂教育和考试来训练学生是不够的,主张增加学生与导师的接触机会,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这一改革使普林斯顿大学成为许多大学的楷模。第二项改革是关于改组大学学生整个生活的计划。威尔逊设想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模式,把全校分成若干“生活区”,以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加强交往,主要想消除富豪子弟与普通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界限,以利于他的导师制的贯彻。这也反映了他的民主思想。威尔逊坚信19世纪关于教育为民主服务的信仰。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高峰期,威尔逊反复向全国的教师陈述这一观点。他提醒教师们说,爱国教育始终是美国学校教育的责任。他恳请他们对政府的基本原则能够深深地理解。对威尔逊来说,美国是民主之火的保持者,既然这个国家必须主要依赖于教师来教育国家的新一代,因此,他告诫全国的教师说:“在你们的教育下,孩子们应该理解严峻的责任和至上的荣幸,这些都属于美国,美国是世界民主规则的主要的解释者。我们相信,只有这些民主规则是唯一的力量,它能够消灭世界上的所有的不平等,并给人类带来和平和幸福。”[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总统对教育的科学决策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国教育的水平与早期美国总统民主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而培养公民意识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前提。因此,自华盛顿开始,美国总统就注意培养公民意识。最初总统对教育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教育培养公民意识。但到20世纪早期,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开始意识到在一个工业化国家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后相应的教育体制逐渐发展。而今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1. [4]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2. [5]Maurice R.Berube.American Presidents and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91:14. [6][台湾]徐宗林.西洋教育史[M].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675. [7]Maurice R.Berube.American Presidents and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91:27. [8]Maurice R.Berube.American Presidents and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91:18. [9]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5. [10]Maurice R.Berube.American Presidents and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91:26. 猜你喜欢: 1. 浅谈美国大学教育的相关论文 2. 有关美国教育的英语文章 3. 美国教育制度的探讨论文 4. 美国家庭教育的相关论文
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散文
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散文,春光是春天的阳光,也泛指春天的风光景色。每个人对春光的理解不一样,有内涵的近指,有外涵的延伸。下面分享关于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散文!
2022年的春,如若一位娇羞的少女,带着她的美丽,带着她的温柔,带着她的勃勃生机,风姿翩翩地走来了。
我在这春天里,漫无目的的走在路上。不问路通向何方?不问前站是哪里?只是尽情地走着,走着。
在路上我沐浴着,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得到了春的温暖与安慰。春风与我耳鬓厮磨,春光与我结伴同行,就让我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春来我还是要走在路上,但是,我走出了严寒;走出了冰霜;走出了恐慌。增进了信心;增进了体魄;增进了知识;增进了阅历。
常言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行路中我观赏了许多风景;在行路中得到了许多见闻;在行路中遇见了许多困难;在行路中遇到过许多风险;在行路中也遇到了许多帮助。
我在这里衷心地谢谢曾经帮助我的人,关心我的人。春光明媚,就让我 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夜晚,我常常静静的倚一窗如水的月色瞭望夜空,看万里碧空,群星璀璨,看月色皎洁。心生感慨,让我游历如此辛苦,这也是苍天的另一种眷顾吧!让我多多磨砺,提高一点点见识。
让我常常与清风共舞;让我常常与蜂蝶蹁跹;让我常常与青山同欣;让我常常夕阳同乐。让我深深领悟大自然的美, 让我深深体会游走辛苦后的收获。就让我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我常常静静地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多少印迹是艰辛;多少印迹是难忘;多少印迹是可笑;多少印迹透感恩。我感怀那过往,那过去的缕缕云烟,轻染着那斑驳的岁月,那如烟的过往,如若不小心滴落在时光这宣纸上的浓墨。
抹上了那缕惆怅,抹上那缕烦忧。平添了多少无奈,留下了多少故事。那如烟的过往,又如若朱砂滴落在时光的宣纸上,像极了红色的花朵,留下多少美丽,留下多少难忘,留下多少感动,留下多少珍贵。
让我满心欢喜,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累了,倦了,坐下来,静静地听莺歌鸟鸣;或,静静地看花开花落;或,静静地看看云卷云舒;静静地看清风浮起纸鸢翩跹;或,静静地书写一段,即粗浅,又素白的文字,记录那一时,那一刻的心绪。
或,静静地思考,怎样拥有一份淡泊明志的胸怀,淡淡地看人生的起起落落,即使,处在低谷也要昂首挺胸,给自己多一点自信。就这样让我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沐浴着春的那片温馨;感受着春的那片温暖;欣赏春的'那片美景。信守自己的那种淡然。不问几许春山秀,不问几许春花开,不问几许雁飞来。只是静静聆听太阳与月亮怎样深情的留白。就这样满怀信心,让我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即使那冰一程,雪一程,冰雪过后,依旧是春风,依旧是草绿花容。即使那风一程,雨一程,风雨过后,依旧是彩虹,依旧是阳光火红。就让我一身疲惫,一身灰尘,满怀信心的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吧!
望着窗外的一抹春光,思想感情的潮水在荡漾,春光普照在白色的纱帘上,映照出的是一片片金黄的波浪,这神奇的春光不由撩起了我美好的遐想。正遐想间,走过来的妻说:“今天真好!
春天的阳光就是不一样。”我说:“这才叫春光,这就是明媚的春光。”
春光,春天的阳光,也泛指春天的风光景色。每个人对春光的理解不一样,有内涵的近指,有外涵的延伸,大都对春光加以褒奖。
古往今来,赞美春光的文人圣哲不胜枚举。记得诗圣杜甫在《腊日》诗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陆放翁在《得季长书追怀南郑幕府》诗曰:“从戎昔在山南日,强半春光醉里销。”
宋代杨万里《题广济圩》诗曰:“诗卷且留灯下看,轿中只好看春光。”清黄遵宪题《遣闷》诗曰:“花开花落掩关卧,负汝春光奈汝何。”古今中外,不知穷尽多少诗人的咏叹;不知耗尽多少画家的彩笔。
就是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对春光的赞美之词,如:“春光明媚、无限春光、春光好、春光无限好、满面春光……”
不知有多少美好的字眼赞美春光,春光总是惹人爱,春光总会带给我们的是温暖和快乐,有春光的地方总是荡漾着朗朗的笑声,寓示着希望。
我从小就喜欢春光,常常沐浴在乡村的春光中,陶醉在那一片春光里,有时索性躺在坡地的田埂下,尽情地享受春光的抚慰,感到特别的舒适和惬意。
我十几岁就开始赞美春光,把我对春光的赞美写进作文本里,听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捧着我的作文当范文读,我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我是多么地感谢春光,因我这是跟春光沾的“光”。
此时的我已沉浸在暖洋洋的春光里;我青年从军,沐浴在中原的春光里,地处中原的营房里,处处是春光映照下的军训景象,醉人的春光催人向上,我同战友们伴随着和煦春光一起成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春天,我奔赴了云南前线,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在云南边陲沐浴着不一样的春光,正是那明媚的春光增添了我们的信心和力量,充满了胜利的希望,因而总忘不了那一段特殊而美好的春光。
从部队转回家乡,重新回味和沐浴着家乡的春光,家乡的城乡春光虽然品味着有些不一样,但家乡的春光总是令人憧憬和向往。细细想来,在不同的时空里,感受的就是不一样的春光。
今年的春天又来了,春光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凡是春光走过的地方,万物都焕发了生机;凡是春光普照的地方,大地都充满了活力,这就是春光的力量,这就是春光的魅力。
当我们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受春光,感受的是一种动态的春光,这是来自大自然不同角度的春光,一边在大自然中徜徉,一边享受美妙的春光;当我们驻足在某一个地方感受春光,静静地体验,细细地品味,感受到的是春光原来这么美好,如此灿烂辉煌。
当我们在任一个地方坐下来感受春光,任春光温柔地抚慰脸庞,春光里就有了故事,思绪随春光荡漾;当我们春游的时候,不妨躺下来感受春光,尽情地沐浴在春光里,全方位接受春光的拥抱,享受春光的爱抚,体验到的是春光的温情,还有春光带来的希望。
与春光有个约定,接受春光诚挚的邀请,走进春天里,走进春光里,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与春光结伴一路同行,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置身于无限的春光里,与春光对话。
把自己的所有放到春光里晾一晾,晒一晒,把整个的自己向春光敞开,完完全全融入春光里,接受春光的检阅,让春光直抵心灵深处,净化我们的心灵,也给我们疲惫的心灵放一次假。
还要在温柔的春光里放松我们的身体,沐浴着春光的那片温馨,感受着春光那片温暖,欣赏着春光的那般美好,让春光给我们的身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走进春光所带来的。
春光是美好的,也是富有灵性的,当我们走进春天的时候,春光就会从一朵朵乌云中探出头来,向你张开了笑脸,热情地向你走来,给你拥抱,给你温馨,为你沐浴,为你增光。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携一缕春光走在路上,走向人生的美好春天!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春光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又一年的生日到了,书桌上早已堆满各种花花绿绿、包装精致的礼物,我趴在桌上,漫不经心地挑选着礼物,却没有一件合乎心意。起身走到窗前,拉开厚重的窗帘,明媚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整个世界,恍惚中,又见到了那抹灿烂的笑容。
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重又回到了手中。我目光呆滞,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试卷。“75”,鲜红的笔迹刺痛了我的双眼,我颤抖的拿着试卷,喃喃自语道:“不,这不是我的试卷,我怎么可能考这么差!一定是老师搞错了!”我惊恐的翻着试卷,自己的大名瞬间映入眼帘,刹那,我的灵魂仿佛被抽离了,似一个提线木偶般跪倒在地上,惊慌、恐惧、不知所措,各种复杂的情绪包裹着我。泪,慢慢模糊了双眼……
她一进教室,急忙冲过来,抱住我,关切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我愣愣地看着她焦虑的神情,听着她关切的话语,所有的情绪全部爆发,我紧紧抱住她,嚎啕大哭起来。不知所措的她只好一边抚摸着我的背,一边哄着我:“乖,不哭哦!告诉我,怎么了?”看着她生硬滑稽的动作,我不禁“扑哧”一笑,留下她一脸的莫名其妙,我故作神秘,附耳告诉她,她一下子涨红了脸,嗔怪的打了我一记:“快说,你到底怎么了?”我的神情一下子又黯淡了下来,她察觉后,语气再一次软了下来。
我抽泣着告诉她一切。她拉着我的手,温柔的开导我:“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你找出失败的原因,努力改正,持之以恒,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我哽咽地问她:“真的啊!”她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当然,你是最棒的!”我破涕为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专心听讲,认真复习,苦熬了一个月,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手拉着手,开心得又唱又跳。她得意地笑着说:“我就说,你是最棒的!看吧!事实如此!”她灿烂的笑容仿佛定格了,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朋友,谢谢你!我会怀着你灿烂的笑容,排除万难,披荆斩棘,我坚信你会在成功的彼岸笑着等我到来!
公平如风,把翅膀强硬的生灵送入蓝天;
公平如风,把不甘平凡的纸鸢送入云端;
公平如风,把驰骋浪尖的帆船送入彼岸。
难道说,为学生发放绿领巾就是公平?让“尖子生”和校长共进晚餐就是公平?是啊,育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或许,本意都是好的,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历史被如纱般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却了无痕迹,当我们细心聆听时,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流芳千古的故事,在时光的沙滩上,闪耀着动人的色彩。
孔子,一个被人们所敬仰的儒学大家,他用“有无类”阐述了育公平,用自己的公平以待之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孰不知,这样平等的方式育学生,不也成就了人才吗?为何非要选择不一样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呢?
育公平,成就了孔子育人的旖旎春光。
贫困大山中孩子,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向我们传达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胡忠夫妇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向我们见证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艰辛;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永不屈服的意志。可见,若不是因为他们能平等的接受育,他们又怎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若不是因他们能平等接受育,他们又怎能摆脱贫困,迈向幸福人生的殿堂。
育公平,成就孩子幸福人生的旖旎春光。
育公平,现在被多少人关注,学校发放绿领巾,让孩子们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我为什么不可以有红领巾?我也在努力,只是慢了一些。”这是孩子们的心声。
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有了信心努力下去;育公平,让孩子们少些抱怨,多份动力;育公平,让幼小的花蕾绽放令人惊艳的绚丽;育公平,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有了育公平,就会有无数学子前进的保证。
在历史洪流中,在蒙蒙六朝烟雨中,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育公平,成就旖旎的春光!
所有的不快和悲伤都是心中一层透明的霜,吸收在红色的心里。不要害怕,只要坚硬的冰面融化,年轻的力量化作幸福的春天。
——铭文
我打开门,全速下楼。泪腺在分泌眼泪,铁门撞墙咆哮。
突然闯进楼下的泉水,刺激我瞳孔放大。抑郁症逆势而来:体检指日可待,却拿不到满分。我尽了最大努力,但这是对我母亲的侮辱。
我穿梭到周末总是晨跑的地方,断断续续地感觉到烧着的春花扔在我的鼻梁上,桥下的河水弥漫着忧郁。
突然,一抹粉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春天似乎给了它更多一点,可以让它迷人而不失气场。花几乎挤满了能生长的空间,心里似乎只有一个念头:向上!起来!起来!杂草也兴高采烈,随风摇摆。
在这辉煌的春日里,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我反对喃喃自语。
一个冲动的春风吹了起来,卷起想写下想看外面世界的桃色花瓣,跌入北江,把心事“装”上,驶向光明的远方。
既然眼泪都流了,那就没必要再流了。早上绕着原来的路线跑,耳朵里吼着:前进!前进!前进!
看,车辆与我同行,树木与我同行,太阳与我同行。令我惊讶的是,我妈妈正和我一起跑步。
一路上经过桃树三次,偷偷瞄了我妈三次,才发现我妈就像桃树的树干,轰轰烈烈,高举我最好的艺术品,放下我自己的艺术品,我觉得他们既遗憾又开心。
从那以后,春天我就没有每天缺席,甚至发现了很多以前错过的风景。但我最喜欢的是桃树,它带给我纯真和解脱,也带给我拼搏的勇气。
明天,我还会站在桥上,看着水中的涟漪,看着桃花把我带走,猜测花瓣会飘走还是被一只燕子的翅膀划过,等等,那时花瓣会带着希望从远方飞来。
在春天灿烂的日子里,奇迹每天都在发生。比如悲伤遇到春天就变成了明天的希望。
在阳光还未撒出光辉,月亮还未蒙起薄纱,夜色还未褪去的时候,我们初一的全体师生就仰起欢快的笑脸,怀着愉悦的心情,踏着轻松的脚步,向犍为嘉阳小火车进军。
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看到了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嘉阳小火车,它是全世界唯一还在正常运行的客运窄轨蒸汽小火车。于是我们迎着春日温暖的暖阳,踏上了我们的小火车之旅。
一路上,先是钻隧洞,不少同学趁机作小动作,摇摆的车厢里笑声连连;然后是菜子坝站,那真是春日里的一抹黄,所有油菜花都美丽而骄傲地冲我们微笑,在这里,它们就是“主打星”;接着是焦坝站的蒸汽彩虹,在蒸汽“呜”的一声喷出的时候,一道靓丽的彩虹挂在天边,非常壮观。但我记忆最深刻的,不是这些优美的风光,而是中午的矿工餐。
在领到午餐时,失望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切!午餐就吃这个?!”上火车后,我先咬了一口饼,外面的皮好硬,馅儿还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豆浆没加糖,苦涩的味道充斥着口腔。真难吃!品着矿工餐,我想到:这个难吃的东西,矿工们每天都要吃,我们吃不惯,但矿工只能吃这个。他们都没有抱怨,我们有什么权利抱怨呢?在我们看着这辉煌的小火车,有没有想过背后矿工们的汗水?多少个矿工深入地层,分不清东南西北,分不清黑夜白昼,甚至分不清你我他。默默的埋头苦干,滋滋的流血流汗,苦苦的盼望等待,为了完善家庭,追求幸福,却需在煤矿忍辱负重一辈子。从报名上班的哪一天起,就意味着要把一生的力量奉献给矿山,就意味着要把终生的理想信念寄托于矿山。这样一想,忽然觉得矿工餐那苦涩的味道后舌尖上竟有一缕甜味,虽然这保健馍的味道并不怎么好,但是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要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不知不觉,这次的小火车之旅结束了,我们要返程了。
这次的活动,让我懂得了老子的一句话:“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四季更替,亘古变今。在森林的深处的一湾池塘旁有一棵老树,褐色的枝干上长满了绿叶,新的旧的,老的幼的,如撑开的大伞。老树的根须延伸至池塘,不如泉水般澄澈,溪水般活跃,但却平静安详。水中藻荇交横,新生的幼荷上正闪烁着的水珠似乎正在吐露心声,毫不在意烈阳。
池内正在沉睡的青蛙,似听到某种1呼唤,从水中探出脑袋。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一片茫然的看向四周的郁郁葱葱,最后目光停留在他的邻居老树上,名如其人,叫“老树”。
“老树,你听到谁在叫我吗?”小蛙回味着那个声音,如歌般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迫不及待于踏破铁鞋来寻觅。
老树约摸着一整个冬天来,自己未有一举一动,只言片语,不知如何回答,但他的确听到十分温柔的声音,游动在耳畔,仔细一想,原来是那个老朋友来了,于是用手捋了捋胡须,如智慧的老者般说:“是有一个人在呼唤应该,你听出他在说什么吗?”
小蛙回忆一会儿,然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说:“我没听清他在说什么,这个声音像极了加了椒盐的烤虫,不对,比他们更有吸引力。”
老树失声而笑,抖着肩,树叶之间的碰撞,发出“沙沙”的声音。回归正经,他微抬起头,小蛙也顺着他的视线望向天空,瞧着没有东西,又看向老树,眼里四溢着疑问,老树轻笑着回应后,将遮挡天空的枝干移去,随着沙响的停止,一缕春光如失去大坝的激流肆无忌惮的穿过一切阻物,倾泻而下,如此的夺目,照的两人的双眼流光溢彩。
“你看我竟忘了,春天已经到了,春光看到四周虽生机勃勃,但又如死寂般静,于是就来叫你了。”老树享受着那温暖的感觉,活动着筋骨,那十年未开花的老铁树也乐开了花。
小蛙也十分肯定的说:“那我收拾一下,准备去旅行,去看去年没有看过的风景,我会捎照片回来的!”小蛙刚说完,便等不及的跳进了池塘里。
人生在于闯荡,在于发现新的美。当冬日的寒冷刺骨褪去,那温暖的.春光便会普照大地,唤醒新生。
正如诗人所云,春天,的确是那么美妙。绿意葱葱,一切都苏醒了过来,大自然也刚开始哺育新的生命,动物,植物也都陆续开始活动,小草们欢送了冬天,长叹了一口气,他们探出头来迎接光热的太阳公公它是大自然的好朋友。
白云是那么洁耀,天那么蓝,蓝得清净,大海被春天唤醒,寒冷的死气从活力的海边被驱逐而去。走着,你会发现空气也清净了,闻着花草的清香,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你看,从绿意嫣然的大树和鲜翠晶莹的小草,艳丽的小花,活泼的鸟语中悟出点春的韵味。是啊,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噢,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那场雨,那阵雷,不是已经唤醒了春姑娘吗?原来呀,这是春姑娘安排的,一场美妙的春日交响乐。太阳还是那么艳,为什么几滴水洒在了人间呢?白云却不答,白云听着春姑娘的声音,欣喜得又洒了几把水下人间。滴答滴答,雨逐渐大了起来,白云为了构思出一幅美妙的画卷,它散下了人间。其实它在蓝天下静静观看呢。一阵约有20秒的小雨,轻轻行来,又匆匆告别,这曲乐真是美妙呀!人们以为这样,这幅美丽的画卷就不辞而别,其实,更美丽的景物才刚被“画”进人间。原来,在云层中,慢慢地游来一簇簇极淡雅的丝缎,它悄悄地像踏着轻柔的步伐,又像从隐约的雾里游来—-那么自然,彩虹,这是人们对上帝恩赐的美称。几朵丝般的云,叠在彩虹边,这给它又添加了几多神秘感,感觉在云中雾里,犹抱琵琶半遮面,看得见而却有所隐藏。
极薄的云如轻纱,挤下了几滴雨,这几滴雨掉在湖中,使得极为平静的碧湖被惊开了几圈轻散开的圆波,鱼儿也被惊开了。
春姑娘在这个充满风华的大自然中,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幽若仙境的画,并将这幅画定格在大自然岁月的相册中,充满生机的春日,以轻柔为全季节的代表。
春日的阳光不如夏天的明媚,也不如秋天的古色古香,但它自有一番风味,自有独特之处。
我爱春光。
校天刚到,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
春色从四面八方涌来,漫过了荒凉的灰暗,倾力打造着自己的花园。春风拂过,那久违的轻柔让人在瞬间忘却了曾经忍受着的刺骨,相比于夏天四处扫荡的熏风和秋天萧瑟凄楚的秋风,这象征着新生希望与爱意的暖风,着实令人陶醉留恋。它吹佛着飘散过的花草清香,带着令人仰视的憧憬,在空中留下无形的芬芳。
春天的魅力,在淡绿纯澈的枝叶间尽情释放,解开了冰冷的封锁,舒展开来,爆发出令自然之力都无法承受的各种色泽、飘逸的香气,浸在斑斓的色彩之中,与那万紫千红融合,给春带来灵动的泉涌,贪婪妆点着曾经被剥夺活力的大地,不容一丝空白的存在,连空气也被塞得慢慢的。
漫步街头,徜徉于这生机的喜悦,不远处各种鸟儿的叫声也在默然间多了起来,此起彼伏,让这份生机继续膨胀,设若寒气再敢来袭,恐怕也会被这饱和的生机吓得畏首畏尾,只能为春天留下淅沥的春雨,化作雨雾,流畅在生命的动脉中。
春天的水,也摆脱了阴冷的身躯,折闪出灿烂的春光,一次有一次地在春雨中舒展着活力,无形之中摆脱了寂寞,吸引来如织的游人。
冬天吞扫生机,轰轰烈烈,让生灵畏惧于它;而春天对万物的滋润却是在无形之中悄悄抚慰,却令自然复苏,万物朝拜。它所带来的生机,正如它标志性的和煦阳光,挥洒柔和的光芒,低吟秘密私语,却让人感觉无限的温暖,被这诗情画意浓浓包围。
在这温暖春光的照耀下,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的的生物显得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当和煦的风再次吻上脸颊,那冰凉的小河水似乎也有了一丝融融的暖意。
春天真的很近了,就在不远处的那条河流里。墨绿色的河水似乎藏着深深的叹息,直至把身边的一切叫醒。杨柳于是垂下娇俏的腰肢,窃窃私语。春天就这样随意地走着,然后把心事在这个云淡风轻的季节里翻晒。迎春花,蒲公英,还有门前的那棵石榴树,开始做好准备,准备穿越这个铺排好的梦境,走向阳光灿烂的季节。看!那晴朗的天空是不是更加的鲜艳明丽?听!这风儿的呢喃是不是也充满了柔情和蜜意?那淡淡的月光是否又让你泛起了无尽的思绪?那窗前淅沥的小雨,会不会也淋湿了一段如烟的记忆?你心中那一缕美丽的情愫,是否也想让此刻的风儿将它向远方温柔的传递?
当春的脚步悄悄来临,万物也在蕴育的土壤中渐渐苏醒。当它们好奇的探出头来,勇敢的站立于大地的时候,春早已向它们敞开了无私的胸怀,温暖的拥抱着每一个炙热的生命!
阳光灿烂的日子便连风也是甜的,能够抛却烦恼和忧伤。笑容在春风里颤动着,明晃晃地醉意满怀!心灵的那曲歌谣始终静静吟唱,即使年华老去,时光不再,春去冬来,依然不改!喜欢这样极至的表白,带着暖暖的气息,浅淡芬芳。骨子里的那份优雅依然存在。让我们一起穿越这个季节,一起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笑看夕阳落花,静听流水清越。或许这些在岁月的旅途里已此去经年,可记忆却从来不曾改变那些片段。关于你的,我的,关于这个美丽的春天,一直都被我写进这些浅显的文字里,深深珍藏。阳光照耀,穿透你明媚的脸庞,我似乎能够清晰地听到你心跳的声音,那么幸福和快乐。而这些真的只是在那个春天发生的片段,简单的近乎没有痕迹。风在花朵里穿过,那么缓慢,那么优雅,轻轻地似乎不想把花瓣的梦给叫醒。可是当阳光灿烂的时候,花朵还是苏醒了,带着夜晚的嘱托和叮咛,把那滴晶莹的露水轻柔地交给这个早晨的太阳。
于是我想和春风一起赛跑,做个快乐的女子,低眉,顺眼,温柔,沉静,不张扬,不骄傲,就这样清越如水,美丽如花,在春光里淡然行走。于是,我在春的风轻云淡里,想念、幸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