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以国共合作为论点写论文

以国共合作为论点写论文

发布时间:

以国共合作为论点写论文

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形成分析摘 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国共合作方式最终形成的原因。关键词 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当时苏俄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三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所在。1.早在国共合作酝酿时期,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曾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实现两党平行合作的“党外合作”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首先,“以党治国”思想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思想根源。“以党治国”,其实质是一党治国,即要以他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或中国国民党来治国。早在创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就曾指出:“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故将来各埠选派代表,非本党人不可。”同时,将革命阶段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提出此期内“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以中华革命党一党革命的思想。改组国民党后,他秉承中华革命党的主旨,强调依靠改组后的国民党去改造国家。因此,孙中山在与国际代表商谈国共合作方式时,强调:“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由此,也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况且,孙中山只将中国共产党当成“共产派”,孙中山在谈及国共两党相互关系时曾讲:“国民党系我创立唯一之政党,而共产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主义学者有志之一派,国民党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始终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见在孙中山看来,中共只不过是羡慕俄式革命的有志青年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时,孙中山对中共信奉的共产主义认识也是模糊的。他有时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成功,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而且,他有时又认为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不能适用于中国。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矛盾,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共产党,并拒绝两党平行合作。另外,担心领导权旁落,也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孙中山对外联合苏俄,对内改组国民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力量基础,不希望看到共产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与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他在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同时,又时刻警惕中共“包揽俄国外交”,“独得俄援而自树一帜”。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张国焘回忆说:“孙先生素来自视为中国革命的唯一领袖,在他的旗帜下,可以包容一切革命分子。”但是,要“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他虽然“允许在其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也认为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但决不容许“朋友”成为主人,共产党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我必弃之”。孙中山坚持认为,国共合作必须以国民党为主体核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国民党。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及其领导权归属问题的基本立场。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而拒绝两党平行联合,正是该立场的集中体现。2.苏俄及共产国际竭力促使中共接受“两党合并”的方式。孙中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之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达林又提出实行“两党合并”的新方案就是指“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清楚:两党如此“合并”,将使共产党的独立性荡然无存,最终党的组织也将被无形取消。苏俄及共产国际代表自然深知这种严重后果,之所以还执意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实际了解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轻视共产党而重视国民党的倾向。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眼里,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产生共产党的必需条件:“中国极为落后,从经济状况看,要在当前建立一个共产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只有在国民运动进一步发展时才能产生共产党”,中共“诞生的太早了”。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情况时说:中共是由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所组成;他们“从来没有同工人阶级有过紧密的联系”,“也不支持罢工”,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宣传团体会更好一些”。因此,马林反对国共平行合作的方式,认为中共既同“国民党一道工作,但又对其保持独立,这必然会使那个小团体的人们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否则,“前途是暗淡的”。相反,马林看不到国民党软弱涣散、成份复杂的弱点,过高地估计了其力量。他认为,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由于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因此这个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十分紧密。他甚至认为,国民党领导层中“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人”,他们“决不比我们共产主义团体中工作的马克思主义者逊色”。其次,苏俄及共产国际在促使国共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它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勿庸置疑,列宁及苏维埃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真诚的。但是不可否认,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急于和孙中山国民党实行合作,关键是出于对其新政权安全所作的考虑。当时,苏俄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急欲在东方特别是毗邻的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它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好感。苏俄的目的,一是近期的,即指望孙承认其继续驻兵外蒙,并维护其在中东铁路上的管理权益;二是从长计议,指望孙中山的国民党控制了中央政府以后,“承认苏俄并与它订立同盟条约”,以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封锁。因此,苏俄在1923年1月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以“国际纪律”强压中共接受“两党合并”方式。共产国际强调国共合作必须服务于苏俄的外交政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内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勾结”,因为“这些军阀是敌视苏俄的外国资本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可见,中共在苏俄和国民党面前只不过是二者利益交换的一个筹码。3.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从实际出发探寻出“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问题。会上,马林为促使“国共合并”,进一步向与会者施压;而绝大多数与会者依然强调:这样做势必“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时刻,李大钊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共产党员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并以少数领导人的率先加入作为两党实现合作的桥梁。这个意见化解了争论双方的尖锐矛盾,使大家心平气和起来,会议由此出现了转机。经过进一步协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这一方式与马林提出的“两党合并”相似,但二者间有本质区别。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自己的组织机构和一部分党员独立于国民党组织之外,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1923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采纳了中共提出的“党内合作”方式。决议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斗争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揭开了国共“党内合作”的序幕。实践证明,这一合作方式对国共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进程也是有利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方式问题的解决,表明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尝试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当然这种合作方式短期性、策略性很强,这也为双方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写作引导与示例[作文题目]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也许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许感受过失败的苦恼……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的情况是怎样的?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段,以“合作”为话题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写作引导]首先,要选好角度,即选择你认识深刻而材料储备又丰富的小角度入笔。角度小才能开掘深。从大的方面看,人类社会共同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类生活空间更义务,这需要国家与国家的合作;每个国家承担着既要繁荣本国经济,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继承自己国家古代文化传统而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文化水准,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责任,这也需要各级政府、机构部门的合作。具体到每个人,一般说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们真诚地合作,单靠一个人去完成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独自作战是不现实的。 其次,要进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提炼出尽可能多的观点或中心。 [素材提供]1.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龙虾,一只天鹅,一条梭鱼共同拉着一辆车,它们拉得很卖力,但龙虾使劲往土里爬,天鹅拼命往天上非,梭鱼使尽全力往水里游,结果车子一步也走不动。2.我国南极考察队有队员519名,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但他们是一个密切协作、井然有序的战斗集体。他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而建立了一个甘苦与共、团结一致的团队,最终仅用45天的时间就顺利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精品例文]合 作江苏 孙晔星期一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以《张衡传》为题,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题,三天后交稿。星期二 距交稿三天合作,合作,老师每次布置都说“合作”,但每个成功的范例都在考场上。这次合作不在“天时地利”,恐难成功。我们小组的四人一“相聚”,肖便嚷了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吴来干。”我在一边做“指导”:“不不不,让马干,她语文好,字写得又漂亮,我嘛在后面指导肖,并给予你们以精神上的支持。”“我更不行了,还是你来。”“不不,你来!”“你来,你来!”“啊——”我头都快炸了。“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不如这样,这次我们每人都出,谁也别偷懒,然后,我们选一份最好的交上去。”大家点头默许了。星期三 距交稿还有两天一大早,大家又集合起来,拿出各自的题,互相传阅、讨论。“哦,肖,看不出来,这些题竟出自你的笔下。”“哈,当然,昨天我可花了一整晚,查《古汉语辞典》,紧跟高考形势,这套题可以说是专家级的。来来,让我看一下吴的。呦,不错嘛,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更是绝了。”看样子,每人都在这套题上下了工夫,题目各有千秋,难分仲伯。“我们把各自的题合在一起吧。”“有道理,肖第一道题出得很好,但A项得改一下。”“最后一道题就用吴的。”“好。”星期四 仅剩一天试卷的雏形已经形成,马自告奋勇地担起了誊写工作。“太棒了,署上大名就大功告成了。”“但……谁来当组长呢?”大家都沉默了。没想到我们竟遇上了比出题还困难的时刻。当上小组长好啊,不但可以坐在那儿什么事都不干,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指挥人,事做成了,还有老师表扬,这等好事谁不想?当上组长的不负责任,当不上组长的更不想负责。“我不当,还是你们三个中选一个吧。”“干吗?”“这次我觉得我们真正合作了一次,我做的工作与你们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不想最后的时候闹出不愉快来。”“是啊,这事不说我都忘了,算了,我也不争了。”马也退了下来。“就是嘛,组长有什么好争的。”我与肖都笑了起来。“合作就是合作,大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哗——”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纸上划过。署谁的名,已经无关紧要。[评语] 这篇记叙文以近乎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一次四人合作命题的过程。文中的对话是典型的中学生的语言,很真实,很亲切。“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以及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合 作 江苏 韩子睿 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评语] 这篇议论文先分论(合作无处不在——合作源于信任——合作就是力量)后总论(最后一段),结构清晰,中心明确。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悟出合作精神对当代社会的特殊意义(第二、五段)。当然,本文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合作无处不在”这一段中的例子宜取材于人类社会。但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以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小论文

《 试析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发展 》论文摘要: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对于国际环境保护事业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原则以国际宣言为依据,具有广泛的内容,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理性的选择。但其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国际社会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存在矛盾,为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各国需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让渡主权,坚守合作的承诺,以求实现保护地球环境的最终目标。论文关键词:国际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途径;主权一、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及有关规定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宪章》、《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宣言》。《联合国宪章》的序言宣布各成员国为促成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要“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第一条死三款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规定:“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共同的国际领域,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条款尤其强调为实现环境目的,需要共同的努力,即“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这方面的责任所需要进行的国际合作”。第22、24、25条都有关于这一原则的规定。《里约宣言》中,有9项原则规定了加强磋商、合作的内容。其中有的是重申《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内容,是它的具体化。如原则24,关于战争破坏问题,规定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最后一项原则明确规定:“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将这一基本原则概括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必然性首先,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胜任的。其次,国际社会由于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国家所组成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尤其是经济和正式利益的冲突,这就反感了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共同致力于国际环境的保护。最后,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要求各国进行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制定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规则。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在合作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效的实施国际环境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加之危机意识的增强、安全概念的扩展,使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分配问题敏感而又复杂,体现出一种无法形成“合力”的“离心”倾向,各国均有意强化政府职能,捍卫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而由此引发的公共问题——无论是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瘟疫流行、环境问题,都使国界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强的实力。为了生存,国家之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他们由此产生一种“合力”。三、国际合作原则的实施现状(一)在环境问题上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关心其他区域或其他国家的环境整治只关心自己领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样全球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二)南北双方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最终酿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高出发展中国家几十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然而,多数发达国家非但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回避和推卸责任,甚至利用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南北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三)南北双方环境权益的斗争异常尖锐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斗争,特别是关于环境权益的斗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来;利用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要求各自放弃一些主权,尤其是在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际环境合作上缺乏诚意。发达国家在上述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观点是与发展中国家对立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发展中国家从促进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出发,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四、推进国际合作原则实施的途径(一)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环境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面对环境安全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各种论坛上的一般性讨论,必须寻求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确保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国际立法是一种强制性手段,无论哪一国家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他就在法律上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否则,就要在政治上外交上蒙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或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条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二)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南北对话和东西协商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不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时遭遇到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障碍时,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和未来的考虑,应给予大力帮助。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基点的不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投资的边际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可见,从全球来看,环境保护和投资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各种努力。尽管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始终存在争议,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环境保护领域特有原则的最终确立,使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了更加灵活的实现方式。这一原则号召各国积极应对环境危机,克服环境合作中的分歧与困难以达成共识。(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面的发展观,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整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为确保持续发展,各国将在制定经济、社会、财政、能源、交通、农业、贸易及其他政策时,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并寻求更大范围的国际参与。国际社会也必须在政策、措施上实行更大范围的协调配合,以解决任何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可以相信,未来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人类在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将最终走到一起。从全球主义者角度看,生态环境危机造成的一个国际结构性的变化是,国家的传统权利及权力在淡化,而国际社会的共同职责在加强,影响在扩大;变化的特点是,从最低限度的合作目标,朝建立国际规则和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向前进,朝改善及改造国家内部的组织功能的方向演进,朝形成共同的星球意识的方向演进。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权弱化的时代。国际环境合作的成功与否依赖各合作主体的合作诚意及采取的实质措施,需要主权国家更多地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更多地让渡主权,以长远利益为重,同心协力,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我眼里的合作(范文1) 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评语] 这篇议论文先分论(合作无处不在——合作源于信任——合作就是力量)后总论(最后一段),结构清晰,中心明确。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悟出合作精神对当代社会的特殊意义(第二、五段)。当然,本文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合作无处不在”这一段中的例子宜取材于人类社会。但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文 合作(范文2) 星期一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以《张衡传》为题,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题,三天后交稿。 星期二 距交稿三天 合作,合作,老师每次布置都说“合作”,但每个成功的范例都在考场上。这次合作不在“天时地利”,恐难成功。我们小组的四人一“相聚”,肖便嚷了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吴来干。”我在一边做“指导”:“不不不,让马干,她语文好,字写得又漂亮,我嘛在后面指导肖,并给予你们以精神上的支持。”“我更不行了,还是你来。”“不不,你来!”“你来,你来!”“啊——”我头都快炸了。“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不如这样,这次我们每人都出,谁也别偷懒,然后,我们选一份最好的交上去。”大家点头默许了。 星期三 距交稿还有两天 一大早,大家又集合起来,拿出各自的题,互相传阅、讨论。“哦,肖,看不出来,这些题竟出自你的笔下。”“哈,当然,昨天我可花了一整晚,查《古汉语辞典》,紧跟高考形势,这套题可以说是专家级的。来来,让我看一下吴的。呦,不错嘛,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更是绝了。”看样子,每人都在这套题上下了工夫,题目各有千秋,难分仲伯。“我们把各自的题合在一起吧。”“有道理,肖第一道题出得很好,但A项得改一下。”“最后一道题就用吴的。”“好。” 星期四 仅剩一天 试卷的雏形已经形成,马自告奋勇地担起了誊写工作。“太棒了,署上大名就大功告成了。”“但……谁来当组长呢?”大家都沉默了。没想到我们竟遇上了比出题还困难的时刻。当上小组长好啊,不但可以坐在那儿什么事都不干,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指挥人,事做成了,还有老师表扬,这等好事谁不想?当上组长的不负责任,当不上组长的更不想负责。“我不当,还是你们三个中选一个吧。”“干吗?”“这次我觉得我们真正合作了一次,我做的工作与你们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不想最后的时候闹出不愉快来。”“是啊,这事不说我都忘了,算了,我也不争了。”马也退了下来。“就是嘛,组长有什么好争的。”我与肖都笑了起来。“合作就是合作,大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 “哗——”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纸上划过。署谁的名,已经无关紧要。 [评语] 这篇记叙文以近乎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一次四人合作命题的过程。文中的对话是典型的中学生的语言,很真实,很亲切。“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以及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的论文

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围绕你对“给定资料7”中划线句的理解,以“你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4)总字数800-1000字。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变化,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工作也需与时俱进,只有共建、共治,才能共享美好生活。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转变政府角色,从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划桨和掌舵的区别在于,是否给市民足够的空间。市民是城市的见证者也是经历者,他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有发言权,如快递小哥穿梭在街头巷尾更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所在街区的情况,成为城市共享共治的新生力量。政府从“划桨者”向“掌舵者”的转变,需要引导全社会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调动起各方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的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实现共治共享。社会的改革发展需要政府从大处着眼、从全局统筹,更需要市民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把控。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正视政府与市民的关系,从“你和我”到“我们”。政府和市民的关系从来不是对立的,二者都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只有政府和市民合力,才能下好城市治理这盘棋。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政府从老百姓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民活动”的开展,是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提意见、评议政府工作的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升了政府效能。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政府做到“事事有回音”,是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让城市的建设更加美好。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激发群众热情,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路长制”方案具体,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清晰,建立了“发现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上报、指挥调度、落实整改、结果反馈”全闭合的工作“回路”,社区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得到较大的提升。“五十五条巷子”发动景区物业管理公司实行“百商联勤”模式,组织并指导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成立老党员工作室,利用群众力量,解决老百姓和游客的难事和纠纷。

共治共建共享不是一句空谈,是需要政府应转变角色、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并激发群众热情。城市治理的优化,往往就是经由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互动,一点一点积累,一厘米一厘米推进,通过共治、共建的良性互动,将会共享城市治理的成果。

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就发展社会事业而言,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应本着政府主导和政社合作原则。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将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制度具有根本性和稳定性,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先要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

系统工程:

首先,社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如果存在短板,势必严重影响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备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其次,社会治理体系内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系统,必须科学设计,既不能简单拼凑,也不能抱残守缺。

第三,社会治理体系与其他治理体系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必须瞻前顾后,相互配套。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

合作共赢论文素材

素材如下:

素材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原典】

此句阐明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即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不相干扰;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互相之间不会存在冲突。

【运用场景】

我国在谈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时引用了这句话。

在他看来,今日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和广泛,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之间的依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和密切。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相信“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地弥合自身与他者的差异与隔阂。

素材二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

【原典】

意思是:天下人相互亲爱,天下就会治理好;天下人都相互憎恶,天下就会混乱。

【运用场景】

我国在探讨推进全国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时引用了这句话,把墨家的“兼爱”“非攻”的理念用至实处,直接针对了网络治理、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等现实问题,要我们在网络建设这个问题上,也坚持“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素材三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原典】

意思是: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表达了行事要符合公平正义的宗旨和精神。

【运用场景】

我国在对中东问题的讨论上引用此经典,表达了中国要坚持光明磊落的作风、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从中东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愿和中东人民共同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共赢是高考作文常考的立意类型,下面是关于合作共赢的的素材积累,欢迎订阅。

1.人心齐,泰山移。——《蝶变作文》

2.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的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3.哪一天你若是和集体脱节,那便是末路的开始。——《蝶变作文》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蝶变作文》

5.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6.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842年11月,恩格斯前往他父亲开办在曼彻斯特的营业所,路过科伦,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见了马克思。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回家,路过巴黎时第二次会见马克思,并在马克思家里住了10天,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从此开始了他们共同的战斗历程。1846年以后、两人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光辉著作,共同创办《新莱茵报》,共同参加并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共同支持巴黎公社,共同对英、法、美等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流派进行批判和斗争,并且在共同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革命的改造和吸收基础上,又共同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蝶变作文》

全球疫情不断拉响警报,形势不容乐观。数十个国家地区医疗物资告急,向中国求援。而刚经历了两个月的艰苦鏖战,中国旗鼓未休,依然坚持“休戚与共”“和衷共济”,积极支援国际疫情防控。3月以来,我国已向伊朗、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出7批医疗专家组,并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30场技术交流会。同时同频地将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等及时分享给全球各地等医疗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口罩,核酸检测盒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世界各地。 ——《蝶变作文》

作文以配合为主题的议论文

团结就是力量。的确,这句话我赞同。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力量。一个班级,只有团结才能心聚,也才能向着共同目标进发,学得更多的知识,成就一番大事业。反之,如果人心涣散,事不关己,高高挂,人人都不热爱集体。自己孤军奋战,学习成绩上不去,前途不会有多辉煌。一个社会,只有团结才能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如果不团结,必定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人都疏远集体,独自一人孤军奋战。一个国家,只有团结才能发展,只有团结才能战胜一切灾难。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县的人正兢兢业业工作时,一阵山摇地动袭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汶川由一个繁华闹市变成一个死寂的废墟,这突如其来天灾,瞬间让许多人失去了温馨的家园,夺走了无数同胞的生命。但天灾并没有摧毁人们的意志,在地震发生不久,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武警官兵,纷纷赶到汶川重灾区,温总理也及时赶到汶川,亲自指挥救灾。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只有同一个目标,拯救自己的同胞。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时间就等于生命,武警战士临危受命,人人团结一致,从死神的手中抢回了无数同胞的生命。正是这些人,用他们的爱,温暖了汶川,温暖了中国大地。是什么?给了汶川人民如此坚定的意志的呢?是团结,他们相信:只要团结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灾难。这一次救灾,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强盛。团结的力量带来了成功,团结的力量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只要我们人人团结一致,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写作引导与示例[作文题目]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也许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许感受过失败的苦恼……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的情况是怎样的?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段,以“合作”为话题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写作引导]首先,要选好角度,即选择你认识深刻而材料储备又丰富的小角度入笔。角度小才能开掘深。从大的方面看,人类社会共同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类生活空间更义务,这需要国家与国家的合作;每个国家承担着既要繁荣本国经济,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继承自己国家古代文化传统而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文化水准,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责任,这也需要各级政府、机构部门的合作。具体到每个人,一般说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们真诚地合作,单靠一个人去完成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独自作战是不现实的。 其次,要进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提炼出尽可能多的观点或中心。 [素材提供]1.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龙虾,一只天鹅,一条梭鱼共同拉着一辆车,它们拉得很卖力,但龙虾使劲往土里爬,天鹅拼命往天上非,梭鱼使尽全力往水里游,结果车子一步也走不动。2.我国南极考察队有队员519名,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但他们是一个密切协作、井然有序的战斗集体。他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而建立了一个甘苦与共、团结一致的团队,最终仅用45天的时间就顺利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精品例文]合 作江苏 孙晔星期一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以《张衡传》为题,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题,三天后交稿。星期二 距交稿三天合作,合作,老师每次布置都说“合作”,但每个成功的范例都在考场上。这次合作不在“天时地利”,恐难成功。我们小组的四人一“相聚”,肖便嚷了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吴来干。”我在一边做“指导”:“不不不,让马干,她语文好,字写得又漂亮,我嘛在后面指导肖,并给予你们以精神上的支持。”“我更不行了,还是你来。”“不不,你来!”“你来,你来!”“啊——”我头都快炸了。“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不如这样,这次我们每人都出,谁也别偷懒,然后,我们选一份最好的交上去。”大家点头默许了。星期三 距交稿还有两天一大早,大家又集合起来,拿出各自的题,互相传阅、讨论。“哦,肖,看不出来,这些题竟出自你的笔下。”“哈,当然,昨天我可花了一整晚,查《古汉语辞典》,紧跟高考形势,这套题可以说是专家级的。来来,让我看一下吴的。呦,不错嘛,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更是绝了。”看样子,每人都在这套题上下了工夫,题目各有千秋,难分仲伯。“我们把各自的题合在一起吧。”“有道理,肖第一道题出得很好,但A项得改一下。”“最后一道题就用吴的。”“好。”星期四 仅剩一天试卷的雏形已经形成,马自告奋勇地担起了誊写工作。“太棒了,署上大名就大功告成了。”“但……谁来当组长呢?”大家都沉默了。没想到我们竟遇上了比出题还困难的时刻。当上小组长好啊,不但可以坐在那儿什么事都不干,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指挥人,事做成了,还有老师表扬,这等好事谁不想?当上组长的不负责任,当不上组长的更不想负责。“我不当,还是你们三个中选一个吧。”“干吗?”“这次我觉得我们真正合作了一次,我做的工作与你们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不想最后的时候闹出不愉快来。”“是啊,这事不说我都忘了,算了,我也不争了。”马也退了下来。“就是嘛,组长有什么好争的。”我与肖都笑了起来。“合作就是合作,大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哗——”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纸上划过。署谁的名,已经无关紧要。[评语] 这篇记叙文以近乎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一次四人合作命题的过程。文中的对话是典型的中学生的语言,很真实,很亲切。“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以及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合 作 江苏 韩子睿 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评语] 这篇议论文先分论(合作无处不在——合作源于信任——合作就是力量)后总论(最后一段),结构清晰,中心明确。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悟出合作精神对当代社会的特殊意义(第二、五段)。当然,本文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合作无处不在”这一段中的例子宜取材于人类社会。但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双簧表演需要配合,团体比赛需要配合,师生教学需要配合,生活中处处需要配合。相声演员的一捧一逗是艺术的配合,杂技演员的一举一动是心灵的配合。配合得好,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那是默契。默契的配合是精彩的,无需言语,一个手势,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让灵魂与灵魂相通。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沉寂八年之后,复出时梅兰芳的嗓子已经不能再唱戏,琴师姜凤山每天操琴帮他吊嗓。姜凤山并不是一下子将琴音抬高许多,而是一天提高一点儿。在梅兰芳不知觉的情形下,嗓音慢慢得以恢复。此后,姜风山为梅兰芳操琴操了十几年。一个在前台尽显风流,一个在幕后默默付出,这才有了那行云流水般的婉转曲调,这才有了那余音绕梁的优美唱腔。这是舞台上大师与琴师的精彩配合,更是一种心灵的相知。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迈克尔·乔丹,堪称全球最红的巨星,在球场上占尽了风光。然而,他的个人成功却离不开队友们的全力配合。假如没有皮蓬、罗德曼、郎利、科尔等队友的大力配合,那么乔丹纵使有三头六臂恐怕也难以有那一次次投篮的精彩瞬间,难以奠定他公牛队巨无霸的地位

与他人合作 合作与交流合作的意义 失败的合作合作的障碍合作与分工一、“两个不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一是不忘揣摩“提示语”。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是命题人思维的轨迹,也是考生审题的起点。“提示语”对考生思维既有启发作用,又有限制作用。作文思维应始于“提示语”。考生要认真审读提示语,切不可滥用甚至扩写提示语。揣摩提示语,旨在寻找与“话题”间的内在联系,从联系中领悟题旨,然后筛选适合作文的最佳材料。 二是不忘紧扣“话题”。“话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没有题目,那么写什么、怎么写,就无从下手。因此,写话题作文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首先要拟订一个题目。有了题目,才能进行立意、选材,才能确定作文的中心和写作方法等等。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揭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常言道:“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有了一个好的题目,就好像有了开启灵感之门的钥匙,阅卷老师也可以从题目上看出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如,山西省2001年中考作文是:请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阅卷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围绕“家”这个话题,考生拟订了许多好的题目,诸如《我们都有一个家》《两岸三地一个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温暖的家》《家的味道》《感谢清贫的家》等等。再如,江苏省镇江市以“环境”为话题的作文,学生拟出了《不要让母亲河流泪》《环境保护刻不容缓》《都是风沙惹的祸》等题目,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能调动阅卷教师的阅读积极性。 三、“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要求自选体裁,那么应当怎样选择体裁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如果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如果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采用的文体。一般来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可以选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则可选择议论文。写记叙文时,应注意克服考场作文的通病:人称不统一,记叙不清晰,结构松散,平铺直叙。能合理运用记叙的人称、要素、线索、顺序,是考生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巧妙地组织材料,精心构思,增强表达效果的能力的具体表现。 写议论文时,要明确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论点要正确、鲜明,以论据为基础,依据论据来证明;论据要典型、确凿,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论证要严密、清晰,能巧妙地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写说明文时,一定要了解说明文的类型,注意说明的顺序,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的方法。 四、“立意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保证 考生在考场上要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确非易事。文章要想再新,立意必须新奇。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例如成都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我渴望……》,可写的素材很多,考生有写《我渴望成功》的,有写《我渴望朋友》的,而有一位考生却写《我渴望后娘》。一般来说,小孩都怕有后娘,但为什么这位考生却盼望有后娘呢?原来,考生体念父亲生活的艰难,希望有个后娘能关心父亲,为父亲分担忧愁和负担。她写道:“尽管人们说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尽管她可能不喜欢我和妹妹,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对父亲好。”考生深沉的爱令人感动,文章的成功就在于“出新”。 其次,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200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是以“合作”为题写一篇表达自己真切体验的作文。一位考生写的是上级领导来校检查,班主任要求同学配合老师,给领导留个好印象……结果,凡是老师预先准备的内容,同学们都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排练的内容却答不出,领导很不满意。当上级领导问大家是怎样对待合作这个问题时,这位考生写道: 我心一横,反正豁出去了。我们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的回答,不需要如此天衣无缝的合作。合作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需要真诚,需要用心沟通。隔着人心的交流,越是‘完美’,就越是‘虚伪’。我们不需‘完美’,只要‘真诚’! 这时,我已不在乎班主任的瞪眼,看着他们青友色的脸,我又笑了。等回过神来,领导正带头为我鼓掌。 …… 我们不是克隆人!我们需要用心灵来交流,用真诚来合作! 这篇文章,考生落笔于一次弄虚作假的合作,讽刺了社会上好大喜功、媚上压下的时弊,立意新,现实意义强,收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的表达效果

  • 索引序列
  • 以国共合作为论点写论文
  • 以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小论文
  •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的论文
  • 合作共赢论文素材
  • 作文以配合为主题的议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