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桃花红杏花白毕业论文

桃花红杏花白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桃花红杏花白毕业论文

中文名称《桃花红杏花白》所属专辑左权民歌歌曲原唱阎维文,石占明作词刘麟作曲王志信《桃花红 杏花白》左权民歌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桃花红杏花白》歌谱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呔榆树树你就开花圪节节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呔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呔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呔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呔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呔

表达了,热爱生活的劳动人民的情感,祝你健康快乐祝你好运连连

歌词:

桃花来你就红来

杏花来你就白

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

啊格呀呀呔

榆树树你就开花

圪节节你就多

你的心眼比俺多呀

啊格呀呀呔

锅儿来你就开花

下不上你就米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啊格呀呀呔

金针针你就开花

六瓣瓣你就黄

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

啊格呀呀呔

桃花来你就红来

杏花来你就白

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

啊格呀呀呔

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呀

啊格呀呀呔

阎维文,1957年8月26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

1984年参加第一届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 。1990年获得 全国影视十佳歌手。1996年参加央视元宵联欢晚会并表演小品《打工奇遇》。2009年推出《祖国在我心中》。2015年2月18日参加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表演歌曲《强军战歌》。2016年6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早年经历:1970年,阎维文考进山西省歌舞团,当的却是舞蹈演员。同期招去的孩子都有一定的舞蹈功底,阎维文的腰、腿、身体都明显过于“僵硬”,所以生性好强的他就开始了一段肉体与精神双重受苦的舞蹈生涯。

1972年,山西省军区战士业余宣传队到山西省歌舞团“支左”,15岁的阎维文主动配合宣传队的工作。后来,宣传队的同志告诉阎维文:招收学员。阎维文报名参加了军区战士业余宣传队考试。一个偶然的机会,阎维文结识了在山西大学教声乐的张教授,于是他开始向张教授学习系统的声乐艺术。经过张教授的培养,阎维文在歌唱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宣传队的台柱子。1979年,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顺的阎维文又一次受到命运的青睐,进入了总政歌舞团。

桃花红杏花白。  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榆树来你就开花,干枝枝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呆。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呆。     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    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哥哥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呆。盼望和哥哥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呆。

毕业论文写桃花扇

《桃花扇》作为一部接近真实历史的剧作,描写了南明朝时期人们的悲惨命运以及国家灭亡的始末。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卓越艺术技巧的杰出作品,全剧渗透着人生命运的悲剧意识。《桃花扇》悲剧性的来源与时代环境和作家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从《桃花扇》悲剧的来源和侯、李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剧来探讨《桃花扇》的悲剧。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桃花扇》;悲剧来源;爱情;人物悲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先声》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悲凉的氛围贯穿全剧,本文将从《桃花扇》悲剧的来源和侯、李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剧来探讨《桃花扇》的悲剧。 一、《桃花扇》悲剧的来源 《桃花扇》以南明弘光小王朝的兴亡历史为创作基础。描写了南明朝在面对清军的入侵时,南明皇帝沉迷于声色;朝中大臣卖官鬻爵,聚敛钱财;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互相打内战,唯独史可法带领三千残兵在扬州坚守,终究不敌敌军。最终南明王朝灭亡。面对不过十多万的清兵,南明弘光小王朝如果积极救国,上下齐心,不至于走向土崩瓦解。 《桃花扇》其悲剧来源与时代背景和作家个人经历是不能分割开的。清军击败腐败的南明王朝后,明朝元勋建立了与清朝相抗衡的政权,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汉族激烈的反抗和满族残暴血腥的镇压是这一时代“悲”的印记。明朝灭亡之后,前朝遗老感慨兴亡、缅怀往事,但他们没有军权和政权,面对王朝的灭亡,他们更多的无奈,同时他们的软弱性和现实的残酷逼迫下使得他们只能是用消极的方式和清朝抗衡。《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亲身游览过了明朝遗迹,同时结交了不少前朝遗老,他们对前朝往事和王朝灭亡的沉痛讲述刺激了了作者的创作欲望。其次,孔尚香个人命运坎坷,仕途坎坷,始终得不到皇帝重用。官场的失利和淮扬水患治理无望使孔尚任心灰意冷,孔尚任将这种悲剧的心理带入到《桃花扇》的创作之中。 二、侯、李之间爱情的悲剧 《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从初识定情到情谊浓郁再到凄凉分离都与桃花扇密切相连。戏曲以扇这一古典意象来象征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悲欢离合的凄惨爱情,并贯穿整部剧作,为整剧的悲剧性情感奠定了基调。而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生于动荡颠沛流离的乱世,因而两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了凄美的悲剧色彩。《访翠》描述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的序幕,侯方域用一枚香扇坠作为寻觅佳人的传情之物。在《眠香》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大婚,侯方

《桃花扇》是爱情遭遇政治变革的悲剧,侯李的爱情具有时代性和民族色彩,但当个人的爱情遭遇和大的政治变革相冲突时,则情无异于危卵击石了。孔尚任悲剧性地把政治悲剧之“理”置于情感之上,具有鲜明的超时代性,体现了“理”对情的胜利。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那些?看看下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吧!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1、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2、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

3、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或《屈原》、

4、论早期的象征派诗歌

5、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6、论丁西林的话剧

7、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8、老舍的小说与“京味”

9、论巴金的《寒夜》

10、论沈从文的〈边城〉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2.1《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2.1《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3.1《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3.3《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3.3.1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3.2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3.3.3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3.4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桃花扇论文题目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2.1《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2.1《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3.1《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3.3《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3.3.1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3.2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3.3.3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3.4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 《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维吾尔戏剧研究 民营剧社的品牌化运营研究——以民营剧社“开心麻花”为例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 《桃花扇》接受史研究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以校园戏剧实践为例 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 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开心麻花喜剧创作中台词的二度创作应用研究 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 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例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高校话剧社团调查研究 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 中国话剧(2000-2015)舞台多媒体运用研究 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天津民营小剧场话剧运营研究——以美域话剧团为例 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延安戏剧运动研究(1937-1947) 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从苏区到延安:李伯钊与根据地戏剧发展研究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 论林兆华话剧对戏曲假定性的借鉴和发展 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 《分手大师》从话剧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市场细分背景下小型舞台演艺产业化运营研究——以我国二线城市小型歌舞剧、话剧等表演艺术为典型 声有情,词有味—台词二度创作探析 长沙小剧场话剧传播研究 “破”与“立”视域中的五四话剧新论 异态时空中的展演与观看—伪满洲国女作家杨絮的生存与写作 “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 以舞剧《原野》为例谈话剧元素在舞剧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 “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 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 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 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 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历程——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关系研究 赖声川即兴创作研究 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兼及戏剧教育汲取戏曲养分的问题 论朱琳的话剧表演艺术 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当代国内电影改编话剧作品的艺术方法及美学特征研究——以“表演工作坊”和“开心麻花”为例 韩国学生中文话剧表演教学设计与指导实践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 基于话剧表演式教学法的韩国小学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以《务安五味》的教学为例 演员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以《赵氏孤儿》为中心 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观众期待视野问题研究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 从先锋到大众——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论我国经典话剧中的性格化表演——以《雷雨》人物周萍的角色塑造为例 投影艺术介入舞台戏剧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 表演艺术的肢体语言再探索 当代台湾戏剧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 近年来中国IP话剧电影改编的研究 《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 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导向研究 论“赖声川模式”对内地话剧产业的启示意义 浅谈话剧与戏曲在角色塑造上的差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 建国后老舍的多重身份“表演”与话剧实践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中等艺术学校戏剧(话剧)表演专业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为例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话剧舞台表演声音呈现中的若干应用——以话剧《白露为霜》为例 戏逍堂商业戏剧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毕业论文任务书桃花扇

介绍《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生于164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六十四世孙。孔尚任于青少年之际,正值明清易代,战乱频仍。他目睹山河破碎,曾想隐居不仕。但后来清政权逐渐稳定,他也改变了初衷。当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他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受到皇帝赏识,以后奉召到京任国子监博士。跟着,被派往参加治河工作,在江南一带流连四五年之久。在江南,孔尚任了解到人民的疾苦,结识了许多明朝遗老。凭吊过故国文物,思想上又起了激烈的变化。本拟在宦海扬名的他,陷入了深沉的反思之中,他回京后写出的《桃花扇》,正是经过体验反复思量的产物。孔尚任为什么要创作《桃花扇》呢?他在《桃花扇·小引》中说得十分明白。这就是通过“场上歌舞,局外指点”,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的目的。换句话说,孔尚任是要表现南明亡败的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如何总结南明亡败的教训呢?出身于地主阶级、深受儒家封建思想影响的孔尚任,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南明的败亡的原因;受过清朝恩泽,而且处在民族问题上诸多讳避时代的孔尚任,也不可能秉笔直书满洲铁骑对江南的蹂躏。根据他的认识水平,他只能看到南明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福王任用了权奸。“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见《桃花扇·小识》)因此,《桃花扇》虽涉及农民起义问题,但态度是错误的;也涉及民族斗争问题,但笔调是隐晦的。孔尚任只把一腔怒火,尽情向马士英、阮大铖之类的权奸发泄。整个戏,也只围绕着马、阮和复社文人以及平民大众的冲突而展开。不过,话也说回来,权奸误国,的确是促使南明复灭的重要原因。作者虽然没有全面地反映出历史的面貌,把握住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揭露出当时存在的尖锐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足以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南明兴亡,时间虽短,但也头绪万端,如果在舞台上一味罗列史迹,势必如断烂朝报,使观者味同嚼蜡。孔尚任则以李香君、侯方域的故事为经,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纬,交织成南明时代的历史图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侯、李定情的一柄扇子,牵动整个时代,“南朝兴亡,遂系于桃花扇底”。内容简介_《桃花扇》一开始,便写复社领袖之一的侯方域,在南京流连诗酒,爱上了江南名妓李香君,可是阮囊羞涩,两袖清风,无法如愿。那时候,阮大铖也在南京闲居,正受到复社文人围攻排斥,狼狈万分。为了讨好复社诸人,改变不利的处境,他拿出金银财物,请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以便俟机拉拢。侯方域不晓得袖里乾坤,欣然接受杨龙友的馈赠,梳拢了李香君。侯、李的爱情也和当时的党派斗争联结在一起了。 赏析_1699年,继洪升《长生殿》传奇之后,经过作者孔尚任十年苦心经营、三次易稿的《桃花扇》传奇脱稿了。当时在南中国各省起兵抗清的前后三藩早已平定,清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了。在清政府利诱、威迫兼施的文化政策之下,被称为“一代正宗”的《望溪文集阮亭诗》,都因才力单薄,为有识者所不满。“南洪北孔”就成为照耀文坛的双星。《桃花扇》传奇是孔尚任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戏。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了北京,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杀,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中国黄河以北各省陷入大混乱的状态。这年五月,凤阳总督马士英内结操江提督刘孔昭、南京守备徐弘基,外结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官刘泽清、刘良佐、高杰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王朝。当时南明王朝统辖的中国南部各省都还完好,南京据长江下游形势之地,是明代二百多年的陪都所在,对南方各省还有一定程度的号召力量。清人入关之初,兵力不过十多万,占地不过关外辽东一带和河北、山东的部分州县。在这样双方形势对比之下,当时南明王朝若在政治上采取一些较开明的措施,团结内部,一致对敌,即使暂时不能出师北伐,收复失地,也还有可能像东晋、南宋初期那样,坚守江淮,徐图恢复。可是南明王朝建立之后不久,清兵即渡河南下,列镇望风迎降,扬州失守,南京跟着陷落。这曾经一度为南中国人民所属望的南明政权,仅仅支撑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不可收拾。后来南方的人民虽先后拥立鲁王、唐王、桂王等抵抗清兵,但比之南明王朝建立初期,形势已大相悬殊,终于为清兵所各个击破。为什么南明王朝会这样快地覆灭呢?明末清初的不少文人、学者曾经企图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加以说明,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则是要求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揭示出南明王朝没落的必然性的。在《桃花扇》传奇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复社文人陈定生、吴次尾等对魏阉余孽阮大铖的斗争。这实际是明代从万历、天启以来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派系斗争的继续。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最腐朽黑暗势力的阮大铖,正在等待时机,重新起来执政。以陈定生、吴次尾为领袖的复社文人,在政治上继承东林党的主张,有他们进步的一面。然而他们在“中原无人,大事已不可问”的时候,依然流连风月,买醉征歌,这就通过舞台上的人物活动,说明他们不可能担当起挽回国家危急形势的艰巨任务。跟着复社文人对阮大铖的斗争而来的是为了建立南明王朝而引起的统治集团内部的争论。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魏阉余孽勾结江北四镇,企图迎立福王。为复社文人所拥护的史可法、左良玉都曾表示反对,没有成功。福王即位,马、阮当权,他们一面卖官鬻爵,尽量搜括,来满足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而缇骑四出,捉拿东林、复社党人,企图一网打尽,使这新建立的王朝愈来愈离开了人民,也愈走向没落。《桃花扇》第二十五出,写福王当北兵即要南下时,他所关心的只是怎样在宫中选优演戏,及时行乐。第三十六出写马士英、阮大铖在南明即要灭亡的前夕,还念念不忘他们的“一队娇娆,十车细软”,十分深刻地写出了这统治集团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当时南明王朝所赖以守御江北的是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四镇,所赖镇守上游的是左良玉的兵力。由于这些部队本身的腐朽和统治集团内部无可调和的派系矛盾,终于使他们的力量在内战里面自相抵消。史可法出守扬州,满心希望出兵北伐时,江北四镇将领就为了争夺扬州地盘,起了内讧。后来经过史可法的苦苦调停,高杰也自知寡不敌众,才同意离开扬州,前往开洛防河。高杰引兵北上之后,为睢州镇将叛徒许定国所暗算。剩下黄、刘三镇又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的斗争,被马士英、阮大铖等调去阻塞左良玉兵东下,河淮一带,千里空虚。因此当清兵南下时,只留下史可法一支孤军,困守扬州。扬州一失,南明王朝也就跟着覆亡了。当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民族危机间不容发的时候,摆在南明王朝面前的主要任务,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对付当前最大的敌人。可是由于明代统治阶级在当时已经十分腐朽,代表这个腐朽统治阶级的人物,不论文官、武将,都只知道尽量向人民搜括财富,供自己的荒淫享乐。因此由这些代表人物所组成的南明王朝内部,除了彼此争夺派系的、个人的利益之外,是不可能从国家的共同利益出发,团结内部力量来对付南下的清兵的。当时在南明统治集团内部比较贤明的人物并不是没有,传奇中所写的史可法就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然而由于当时整个统治集团在走向腐朽、没落,他在这个统治集团内部的地位,也就愈来愈陷于孤立。《桃花扇》传奇演南明王朝建立之后,史可法即因为马士英所忌,出守江北。到他镇守扬州之后,江北四镇将士又因早就与马士英勾结,不听他的指挥。明末清初有些历史作者也看到了史可法才能短绌的一面;然而重要的并不是史可法个人才能的问题,而是当时整个形势使史可法的才能不可能得到发挥的问题。传奇第十八出当四镇将士为争夺扬州,自相水火时,史可法只能写一张告示来调停,效果当然是不大的。第三十五出写史可法死守扬州时,只能以痛哭流涕激励部下,也不能挽回危局。然而作者已经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把史可法当时的处境揭示给读者:他上不得朝廷的信任,下不能指挥诸将,剩下部下的三千残兵,也同样受了这腐朽统治集团的影响,军心动摇;那他除了痛哭流涕,决心以一死报国之外,就很少别的道路可走了。南明王朝内部派系之间的尖锐矛盾;马士英、阮大铖等亡国士大夫的荒淫无耻,倒行逆施;史可法的困守扬州,孤忠无助;它们从不同方面说明南明王朝没落的必然性。这些历史现象,在《桃花扇》传奇里得了了集中而完整的反映。《桃花扇》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即作者所说的“兴亡之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然而《桃花扇》不是历史教科书,作者在创作上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怎样通过当时流行的戏剧形式――传奇来反映南明的历史。既然是传奇,就需要通过剧中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把南明一代的兴亡串连起来演给观众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正是作者在这方面最好的自白。那么作者是怎样借传奇中男女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写南明一代兴亡之感的呢?《桃花扇》传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是明末南京秦淮名妓。作者在第二出最初介绍这个人物时就给我们一个与一般妓女不同的印象。她色艺非凡,曾得到当时复社领袖人物张天如、夏彝仲等的赞赏;她的师傅苏昆生又是在复社文人声讨阮大铖之后,坚决离开了阮家来教她歌曲的。我们从后来她在戏剧里所表现的一连串行动看,这些最初跟她接触的人物,对她的生活态度是起了正面的影响的。明末东林、复社文人由于在政治上有比较进步的主张,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官僚展开了一连串的斗争,赢得了东南各大都市人民的好感,也受到歌台舞榭里那些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女子的欢迎。李香君既受到复社领袖人物的赞扬,她师傅又是坚决反对阮大铖的人物;那当她跟侯方域结合之后,为了侯方域,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把侯方域从阮大铖与杨龙友所做成的圈套里挽救出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却奁〕这场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秦淮歌妓与复社文人的关系。这除了男女双方在才华上、容貌上互相倾慕外,还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影响。这是在《桃花扇》以前的儿女风情戏里所少有的。李香君在出色地演出了〔却奁〕这一出戏之后,不但成为侯方域的“畏友”,同时还赢得复社文人普遍的尊敬。然而,这对于那要收买她来拉拢侯方域的阮大铖来说,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老羞成怒,是势有所必至的。就这样,作者通过〔传歌〕、〔眠香〕、〔却奁〕等几场戏,逐步把这出戏中的女主角推向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的尖端。当南明王朝建立之后,由于这个王朝是建立在极端腐朽的统治基础之上的,这王朝的代表人物,从福王由崧以至马士英、阮大铖、田仰等,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荒淫无耻的生活。李香君是一个以色艺著称的歌妓,她的名气愈大,这个腐朽统治集团里的人物,就越要千方百计地把她抢夺过来,作为自己玩弄的对象。然而李香君由于过去在对阮大铖的斗争中,曾经为侯方域及复社文人所器重;为了复社,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她自然要坚守妆楼,等待侯方域的到来,拒绝了南明统治集团里的人对她的追求。就这样,作者把李香君为了本身幸福所进行的斗争,跟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传奇中第十七出总批说:“南朝用人行政之始,用者何人,田仰也;行者何政,教戏也。因田仰而香君逼嫁,因教戏而香君入宫,离合之情又发端于此。”正确地指出了香君的不幸遭遇是与南明腐朽王朝的政治措施密切相关的。作者所以采用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部戏曲的主要线索,用意是深刻的。这诗扇本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的表记,在当时习俗,它是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全部爱情的,因此它就可能把有关侯、李双方的爱情关系贯串起来。从另一方面看,侯、李双方的结合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而李香君在这次政治斗争中一开始就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态度,这就埋伏了后来马士英、阮大铖等对她进行迫害的祸根。传奇第二十一出写阮大铖怂恿马士英去强逼香君嫁给田仰时说:“当年旧恨重提起,便折花损柳无悔。那侯朝宗空空梳栊了一番,看今日琵琶抱向阿谁?”这就说明阮大铖等的迫害香君,还含有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意图。那李香君的以诗扇作武器,抗拒了阮大铖等对她的迫害;最后更不惜血溅诗扇,以死守楼;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即挫折了阮大铖借此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卑鄙企图。这样,通过这把诗扇,又有可能把南明复社文人对魏阉余孽的斗争联系起来。从〔却奁〕到〔骂筵〕,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发展了香君性格中优秀的一面,塑造了各种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揭示她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鲜明态度。“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这里正是香君这个受南明统治集团重重压迫的人物,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对马、阮等权奸进行有力的鞭挞。作者写香君坚决拒绝马、阮等权奸对她的迫害,坚守她对侯方域的爱情,还是从她本身生活出发的。传奇第二出〔欢歌〕,当香君刚刚在戏中露面,她的假母李贞丽要她温习新腔时,她皱着眉头说:“有客在座,只是学歌怎的?”这里已细致地透露出她对自己处境的不满。由于她在当时是一个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歌妓,从她自己所熟习的生活里,她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十倍于此的难堪境遇,正在后面等待着她。因此当她跟侯方域结合,并因而受到侯方域以及其他复社文人应有的尊重以后,坚决选择了她自己所认为比较正确的道路,拒绝了阮大铖、田仰等为她布置好的一个新的圈套,是丝毫也不足奇怪的。传奇第二十三出〔寄扇〕有着这样的一段对白――杨龙友说:“你看这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李香君说:“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门到老。”苏昆生说:“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吗?”李香君说:“那时锦片前程,尽俺受用,何处不许游耍,岂但下楼?”这就说明李香君的苦守妆楼,正是为了她自己所憧憬的一个美满幸福的前景。这样的刻画香君,才是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而不是作者主观概念的化身。侯方域比之李香君有他软弱的一面,他最初与香君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此消遣春愁的行径;〔却奁〕一场更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之下,在政治上表现了动摇。由于马、阮的当权,四镇的专恣,他在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史可法也不能有所作为,他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并没有收到效果,李香君对他的一切属望也只能归于幻灭。这不仅是侯方域、李香君爱情的悲剧,同时关系着南明一代的兴亡。

孔尚任《桃花扇》赏析 1699年,继洪升《长生殿》传奇之后,经过作者孔尚任十年苦心经营、三次易稿的《桃花扇》传奇脱稿了。当时在南中国各省起兵抗清的前后三藩早已平定,清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了。在清政府利诱、威迫兼施的文化政策之下,被称为“一代正宗”的《望溪文集阮亭诗》,都因才力单薄,为有识者所不满。“南洪北孔”就成为照耀文坛的双星。 《桃花扇》传奇是孔尚任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戏。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了北京,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杀,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中国黄河以北各省陷入大混乱的状态。这年五月,凤阳总督马士英内结操江提督刘孔昭、南京守备徐弘基,外结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官刘泽清、刘良佐、高杰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王朝。当时南明王朝统辖的中国南部各省都还完好,南京据长江下游形势之地,是明代二百多年的陪都所在,对南方各省还有一定程度的号召力量。清人入关之初,兵力不过十多万,占地不过关外辽东一带和河北、山东的部分州县。在这样双方形势对比之下,当时南明王朝若在政治上采取一些较开明的措施,团结内部,一致对敌,即使暂时不能出师北伐,收复失地,也还有可能像东晋、南宋初期那样,坚守江淮,徐图恢复。可是南明王朝建立之后不久,清兵即渡河南下,列镇望风迎降,扬州失守,南京跟着陷落。这曾经一度为南中国人民所属望的南明政权,仅仅支撑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不可收拾。后来南方的人民虽先后拥立鲁王、唐王、桂王等抵抗清兵,但比之南明王朝建立初期,形势已大相悬殊,终于为清兵所各个击破。为什么南明王朝会这样快地覆灭呢?明末清初的不少文人、学者曾经企图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加以说明,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则是要求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揭示出南明王朝没落的必然性的。 在《桃花扇》传奇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复社文人陈定生、吴次尾等对魏阉余孽阮大铖的斗争。这实际是明代从万历、天启以来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派系斗争的继续。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最腐朽黑暗势力的阮大铖,正在等待时机,重新起来执政。以陈定生、吴次尾为领袖的复社文人,在政治上继承东林党的主张,有他们进步的一面。然而他们在“中原无人,大事已不可问”的时候,依然流连风月,买醉征歌,这就通过舞台上的人物活动,说明他们不可能担当起挽回国家危急形势的艰巨任务。 跟着复社文人对阮大铖的斗争而来的是为了建立南明王朝而引起的统治集团内部的争论。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魏阉余孽勾结江北四镇,企图迎立福王。为复社文人所拥护的史可法、左良玉都曾表示反对,没有成功。福王即位,马、阮当权,他们一面卖官鬻爵,尽量搜括,来满足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而缇骑四出,捉拿东林、复社党人,企图一网打尽,使这新建立的王朝愈来愈离开了人民,也愈走向没落。《桃花扇》第二十五出,写福王当北兵即要南下时,他所关心的只是怎样在宫中选优演戏,及时行乐。第三十六出写马士英、阮大铖在南明即要灭亡的前夕,还念念不忘他们的“一队娇娆,十车细软”,十分深刻地写出了这统治集团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当时南明王朝所赖以守御江北的是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四镇,所赖镇守上游的是左良玉的兵力。由于这些部队本身的腐朽和统治集团内部无可调和的派系矛盾,终于使他们的力量在内战里面自相抵消。史可法出守扬州,满心希望出兵北伐时,江北四镇将领就为了争夺扬州地盘,起了内讧。后来经过史可法的苦苦调停,高杰也自知寡不敌众,才同意离开扬州,前往开洛防河。高杰引兵北上之后,为睢州镇将叛徒许定国所暗算。剩下黄、刘三镇又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的斗争,被马士英、阮大铖等调去阻塞左良玉兵东下,河淮一带,千里空虚。因此当清兵南下时,只留下史可法一支孤军,困守扬州。扬州一失,南明王朝也就跟着覆亡了。 当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民族危机间不容发的时候,摆在南明王朝面前的主要任务,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对付当前最大的敌人。可是由于明代统治阶级在当时已经十分腐朽,代表这个腐朽统治阶级的人物,不论文官、武将,都只知道尽量向人民搜括财富,供自己的荒淫享乐。因此由这些代表人物所组成的南明王朝内部,除了彼此争夺派系的、个人的利益之外,是不可能从国家的共同利益出发,团结内部力量来对付南下的清兵的。 当时在南明统治集团内部比较贤明的人物并不是没有,传奇中所写的史可法就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然而由于当时整个统治集团在走向腐朽、没落,他在这个统治集团内部的地位,也就愈来愈陷于孤立。《桃花扇》传奇演南明王朝建立之后,史可法即因为马士英所忌,出守江北。到他镇守扬州之后,江北四镇将士又因早就与马士英勾结,不听他的指挥。明末清初有些历史作者也看到了史可法才能短绌的一面;然而重要的并不是史可法个人才能的问题,而是当时整个形势使史可法的才能不可能得到发挥的问题。传奇第十八出当四镇将士为争夺扬州,自相水火时,史可法只能写一张告示来调停,效果当然是不大的。第三十五出写史可法死守扬州时,只能以痛哭流涕激励部下,也不能挽回危局。然而作者已经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把史可法当时的处境揭示给读者:他上不得朝廷的信任,下不能指挥诸将,剩下部下的三千残兵,也同样受了这腐朽统治集团的影响,军心动摇;那他除了痛哭流涕,决心以一死报国之外,就很少别的道路可走了。 南明王朝内部派系之间的尖锐矛盾;马士英、阮大铖等亡国士大夫的荒淫无耻,倒行逆施;史可法的困守扬州,孤忠无助;它们从不同方面说明南明王朝没落的必然性。这些历史现象,在《桃花扇》传奇里得了了集中而完整的反映。《桃花扇》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即作者所说的“兴亡之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然而《桃花扇》不是历史教科书,作者在创作上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怎样通过当时流行的戏剧形式――传奇来反映南明的历史。既然是传奇,就需要通过剧中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把南明一代的兴亡串连起来演给观众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正是作者在这方面最好的自白。 那么作者是怎样借传奇中男女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写南明一代兴亡之感的呢?《桃花扇》传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是明末南京秦淮名妓。作者在第二出最初介绍这个人物时就给我们一个与一般妓女不同的印象。她色艺非凡,曾得到当时复社领袖人物张天如、囊椭俚鹊脑奚停凰�氖Ω邓绽ド�质窃诟瓷缥娜松�秩畲箢裰�螅�峋隼肟�巳罴依唇趟�枨�摹N颐谴雍罄此�谙肪缋锼�硐值囊涣��卸�矗�庑┳畛醺��哟サ娜宋铮�运�纳�钐�仁瞧鹆苏�娴挠跋斓摹?明末东林、复社文人由于在政治上有比较进步的主张,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官僚展开了一连串的斗争,赢得了东南各大都市人民的好感,也受到歌台舞榭里那些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女子的欢迎。李香君既受到复社领袖人物的赞扬,她师傅又是坚决反对阮大铖的人物;那当她跟侯方域结合之后,为了侯方域,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把侯方域从阮大铖与杨龙友所做成的圈套里挽救出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却奁〕这场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秦淮歌妓与复社文人的关系。这除了男女双方在才华上、容貌上互相倾慕外,还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影响。这是在《桃花扇》以前的儿女风情戏里所少有的。 李香君在出色地演出了〔却奁〕这一出戏之后,不但成为侯方域的“畏友”,同时还赢得复社文人普遍的尊敬。然而,这对于那要收买她来拉拢侯方域的阮大铖来说,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老羞成怒,是势有所必至的。就这样,作者通过〔传歌〕、〔眠香〕、〔却奁〕等几场戏,逐步把这出戏中的女主角推向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的尖端。 当南明王朝建立之后,由于这个王朝是建立在极端腐朽的统治基础之上的,这王朝的代表人物,从福王由崧以至马士英、阮大铖、田仰等,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荒淫无耻的生活。李香君是一个以色艺著称的歌妓,她的名气愈大,这个腐朽统治集团里的人物,就越要千方百计地把她抢夺过来,作为自己玩弄的对象。然而李香君由于过去在对阮大铖的斗争中,曾经为侯方域及复社文人所器重;为了复社,也为了她自己的前途,她自然要坚守妆楼,等待侯方域的到来,拒绝了南明统治集团里的人对她的追求。就这样,作者把李香君为了本身幸福所进行的斗争,跟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传奇中第十七出总批说:“南朝用人行政之始,用者何人,田仰也;行者何政,教戏也。因田仰而香君逼嫁,因教戏而香君入宫,离合之情又发端于此。”正确地指出了香君的不幸遭遇是与南明腐朽王朝的政治措施密切相关的。 作者所以采用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部戏曲的主要线索,用意是深刻的。这诗扇本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的表记,在当时习俗,它是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全部爱情的,因此它就可能把有关侯、李双方的爱情关系贯串起来。从另一方面看,侯、李双方的结合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而李香君在这次政治斗争中一开始就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态度,这就埋伏了后来马士英、阮大铖等对她进行迫害的祸根。传奇第二十一出写阮大铖怂恿马士英去强逼香君嫁给田仰时说:“当年旧恨重提起,便折花损柳无悔。那侯朝宗空空梳栊了一番,看今日琵琶抱向阿谁?”这就说明阮大铖等的迫害香君,还含有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意图。那李香君的以诗扇作武器,抗拒了阮大铖等对她的迫害;最后更不惜血溅诗扇,以死守楼;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即挫折了阮大铖借此对复社文人进行报复的卑鄙企图。这样,通过这把诗扇,又有可能把南明复社文人对魏阉余孽的斗争联系起来。 从〔却奁〕到〔骂筵〕,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发展了香君性格中优秀的一面,塑造了各种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揭示她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鲜明态度。“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这里正是香君这个受南明统治集团重重压迫的人物,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对马、阮等权奸进行有力的鞭挞。 作者写香君坚决拒绝马、阮等权奸对她的迫害,坚守她对侯方域的爱情,还是从她本身生活出发的。传奇第二出〔欢歌〕,当香君刚刚在戏中露面,她的假母李贞丽要她温习新腔时,她皱着眉头说:“有客在座,只是学歌怎的?”这里已细致地透露出她对自己处境的不满。由于她在当时是一个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歌妓,从她自己所熟习的生活里,她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十倍于此的难堪境遇,正在后面等待着她。因此当她跟侯方域结合,并因而受到侯方域以及其他复社文人应有的尊重以后,坚决选择了她自己所认为比较正确的道路,拒绝了阮大铖、田仰等为她布置好的一个新的圈套,是丝毫也不足奇怪的。传奇第二十三出〔寄扇〕有着这样的一段对白――杨龙友说:“你看这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李香君说:“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关门到老。”苏昆生说:“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吗?”李香君说:“那时锦片前程,尽俺受用,何处不许游耍,岂但下楼?”这就说明李香君的苦守妆楼,正是为了她自己所憧憬的一个美满幸福的前景。这样的刻画香君,才是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而不是作者主观概念的化身。 侯方域比之李香君有他软弱的一面,他最初与香君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此消遣春愁的行径;〔却奁〕一场更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之下,在政治上表现了动摇。由于马、阮的当权,四镇的专恣,他在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史可法也不能有所作为,他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并没有收到效果,李香君对他的一切属望也只能归于幻灭。这不仅是侯方域、李香君爱情的悲剧,同时关系着南明一代的兴亡。

清 孔尚任该剧剧情是: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得势的阮大铖欲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后,南明灭亡,侯、李重逢。但国已破,何为家?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1、《桃花扇》是一部历史剧,作者通过描述南明王朝短暂的历史,引导人们举一反三,去思索明朝江山之所以崩溃覆没的原因。2、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在风雨飘摇年代的离合悲欢作为情节推进的线索,把笔锋伸展到当时社会的多个角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艺妓,在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3、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描绘了一幅“南明王朝始末图”。4、在艺术方面,剧中人物众多,但各具个性,互不雷同。5、戏剧结构宏大严密,主人公侯、李二人时分时合,使剧情呈现出波澜起伏的格局,而纷繁的历史事件与众多的头绪显得连环相牵,有条不紊。

《桃花扇》是孔尚任经过长期准备酝酿而完成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早在1684年以前隐居石门山时期,即已勾画出剧本的轮廓。此后广泛搜集史料,经历十余年,三易书稿于1699年6月最后完成。《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剧。剧本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线索,表现了权奸(以阮大铖、马士英为代表)和清流(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等为代表)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反映了明末动乱的社会面貌。剧本反映的内容很复杂,但作者的创作意图却是十分明确的,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见“试一出”《先声》)他是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从而总结明朝亡国的历史经验。因此,全剧虽然以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的爱情作为线索,但概括进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跟《长生殿》一样,它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戏,而是一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历史剧。《桃花扇》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多方面的。以在野的复社文人侯方域、陈定生、吴次尾等与在朝的权奸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斗争为主线,同时穿插了下层市民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跟权奸的斗争,又组织进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其中既包括忠和奸的斗争,也包括权奸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这些矛盾斗争的内容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全剧以对马士英、阮大铖等为代表的权奸们罪行的揭露和批判为中心内容。剧作者怀着强烈的愤慨,比较集中地揭露了包括弘光帝在内的南明王朝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政治极端黑暗腐败:文官忙于“迎驾”、“选优”;武将则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借国家危险之机,结党营私,残害忠良,卖官鬻爵,骄奢淫佚,祸国殃民。作者将南明的覆亡,归结到这些权奸们的罪恶上。他在《桃花扇小识》中说:“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庵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尽管这样的认识和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所反映的晚明社会的历史面貌,有很大的片面性,我们仍然应该肯定,剧本对权奸罪恶的揭露和批判,还是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真实的某些侧面的。剧本对权奸形象的真实生动的刻画,概括了历史上野心家和阴谋家的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但《桃花扇》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塑造了一批与昏君和权奸对立的有思想、有气节、爱国而富于正义感的正面人物形象。李香君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罕见的一个光辉夺目的妇女形象。作者将这个身处社会下层,受凌辱、被歧视的秦淮歌妓,描写成一个聪明、美丽、正直、刚强,明大义、有气节的人物。她对侯方域执著坚贞的爱情,表现了在政治上鲜明的是非观念和强烈的正义感。她对爱情的选择,是建立在政治选择的基础之上的。对权奸马士英和阮大铖共同的仇恨和斗争,是她和侯方域爱情的共同基础。爱情与政治斗争的紧密结合,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重大突破。比之《西厢记》中的崔张和《牡丹亭》中的杜柳,在爱情关系的思想内涵上,都大大地提高和丰富了。《却奁》一出,集中地刻画了李香君的形象,将她的思想、眼光、气节、性格都写得十分突出,光彩照人。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拉拢复社文人,权奸阮大铖通过杨龙友,给侯李二人的结合送来妆奁。杨龙友并未讲明是阮大铖所送,而李香君却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感觉到其中有鬼,提出怀疑,表现了她不仅有思想,而且头脑冷静,警惕性很高。在知道了妆奁是阮大铖所送,目的是要纳交侯方域借以摆脱政治上的困境以后,杨龙友为阮大铖开脱求情。这时,侯方域表现得软弱动摇,李香君却愤怒地斥责侯公子“狥私废公”,并拔簪脱衣,唱道:“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几句唱白,将这个下层女子的眼光、思想、胸怀、气节,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侯方域也禁不住赞美道:“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作者写她卸去浓妆,却更加突出她灵魂的内在美。以后,剧本又分别以几出戏进一步集中地写李香君的气节和对侯方域爱情的坚贞。十七出《拒媒》,写她蔑视豪门权贵,忠于爱情的崇高品德。她唱道:“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二十二出《守楼》,写她对依仗权势、强娶逼婚的田仰的庄严抗争。先是坚持说理,“堂堂之论,谁能置辩”(《守楼》一出评语);继而顽强反抗,不惜毁容溅血。“一把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表现了她心高志大,刚烈不屈。二十四出《骂筵》,写她面对权奸,无所畏惧,痛快淋漓地斥骂他们的罪行,一吐胸中之气。她将自己比作击鼓骂曹的“女弥衡”。令人敬佩的是,她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冤苦和不幸而泄私愤,而是从国家民族的兴亡存废出发感到痛心疾首,表现出她开阔的胸襟和眼光。李香君的形象在这里升华到一种更加崇高的境界。作者将一个在旧时代被人歧视的歌女写得如此坚强不屈,勇敢无畏,大义凛然,闪耀出夺目的光辉,是孔尚任的一个杰出的贡献。爱情描写突破了传统的郎才女貌、温情脉脉的俗套,而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内容,其意义是不能低估的。剧本还生动地表现了说书的柳敬亭、唱曲的苏昆生等下层艺人的崇高品质,赞扬了他们高洁的人品,洒脱的胸襟,勇敢、机智、诙谐的性格,以及强烈的正义感和乐于助人的侠义心肠。对民族英雄史可法也作了热情的歌颂。通过《誓师》、《沉江》等出,着意渲染和表现他的气节和民族爱国感情,写得十分悲壮。复社文人侯方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作者对他的态度鲜明而又很有分寸。一方面热情地肯定和赞扬他跟庵党的斗争,他的正义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另一方面又善意地批评了他软弱、动摇和沉溺于个人爱情等弱点。作者在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艺术加工,集中概括了当时复社文人的某些典型特征。《桃花扇》中所表现的鲜明的民族意识,是剧本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剧本虽然没有正面描写,甚至是有意回避明末清初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但对当时在汉族人民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意识和抗清要求,还是有所反映的。剧本通过对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崇敬和哀悼,对降清人物刘良佐、刘泽清以及阮大铖、马士英的揭露和讽刺,对之明故国的追怀念惜,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总之,《桃花扇》是一部是非观念明确、爱憎感情鲜明,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的优秀历史剧。它通过侯李之间的离合之情,批判权奸误国,哀悼明朝灭亡,总结王朝兴废的历史经验,热情地歌颂了敢于跟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感情。《桃花扇》也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局限。这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了“权奸误国”在明朝灭亡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全面深刻地总结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李自成起义称为“流贼”,表现了作者地主阶级的偏见,因而不可能对促使明王朝衰亡的阶级斗争作出正确的反映。剧末正面人物修真学道,遁迹山林,虽然表现了不愿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值得肯定的态度,但毕竟是一种充满虚无主义情绪的消极反抗。民族意识跟封建的愚忠观念联系在一起,也包含着某种狭隘性和落后性。

东岸桃花论文范文

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7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关于高中议论文你知道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生议论文范文800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我没有叱咤风云的雄伟气魄,没有武帝扬鞭东指的九死不悔,更没有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宏功伟业,但我渴望陶渊明的怡然自得,渴望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或许,我就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困难非吾畏。我愿自己走下去,摔到了又怎样,失败了又何妨。我只想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请让我自己爬起。因为我坚信,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宇宙,一次失败,影响不了我对明天的渴望。

困难非吾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挫折,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本为夏阳子,少小越龙门,文采灿华星,铁笔铸英魂。腐刑焉能动,浩志岂自沦,不负男儿志,千秋太史君。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他在监狱里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了人甚耻之的宫刑,然而挫折压不倒他,他不是从挫折中爬起来了吗?

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伟人达士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在挫折之后,帝王将相能成盖世伟业;在困难之后,我要擎起明日之朝阳,以经为径,以陌为纬,寻找我向往的桃花源。

我并不畏惧困难,但我极易迷失方向。太多的关心,让我寝食难安,生怕再次走错的路,太多的爱也会使我娇生惯养。我不惧怕困难,我渴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爬起的能力就无法长久立足。我热切的希望获得这种能力。

不要用言语打击我的自信,我用激扬的热血再获重生,也不要用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会勇敢的自己站起。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会有好的收获,必要时,请给我自由的空间。我要感谢所有的关心和爱,但我更加地呼唤属于我的空间。给我自己爬起的机会吧!不是所有的完美都成就人,也并非所有的遗憾都一事无存。困难我不怕,请让我自己站起。

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

是的,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一方安稳的净土。

诚信是立业之本。在当今三聚氰__,瘦肉精,塑化剂接踵而至的时候,哪家企业能够信守对顾客负责的诺言,它便赢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公司爆发诚信危机,内在诚信体系崩溃之时,我们期盼的是一个真正能够一诺千金,一诺千万金的企业站出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让称得上是铁打的!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顶起祖国的脊梁!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诚有信的企业家,而非钻营牟利的不法分子。

诚信是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当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信"和"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中国人对诚信的阐释!

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存在于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如同医务工作者从医前的宣誓,这个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那些伪学术、假科学相比,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 害长达八年!但也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对自己的誓言恪守,诚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高效的科研环境,为祖国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贡献!

诚信是……

我们许诺,所以我们遵从,我们约定,我们信赖,让我们怀着互诚互信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小事,我们必将成功!

因为至诚,所以至成。

有人笑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而当今的社会,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远了。”然而,笑声背后的辛酸,却不仅仅是逐渐淡漠的邻里关系,更是人心铸成的一道道心门,将人与人之间近在咫尺之心灵隔得远在天涯,隔出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出了所谓的安全感,也隔出了一个冰冷的世界。

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中的你我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每个人都点燃心中善的火焰,顺手的小事,平常的爱心,便能拯救整个社会的明天。

顺手的小事不一定小,别人的事也不一定只属于别人,倘若修船工不愿为别人的船补一下多余的洞,那如果划船的孩子中也有一个是他自己的掌上明珠,他又怎能不因没有顺手做小事而后悔莫及?

顺手的小事,彰显的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被“彭宇案”“许云鹤案”吓怕了的十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怜的小悦悦遭受两次车轮碾轧之苦,却不敢只是顺手地将她拉到一边。

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的冷漠之心。还好,还好有人愿意伸手,还好有人愿意做这样一件顺手的小事。还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愿意拉小悦悦一把,她这一拉,不仅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个拾荒者,有的却是超越众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足以使冷漠的灵魂为之震颤;她的美,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足以让每个人都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但你我更要知道,这种魅力并不是你我力所不能及,只要我们愿意将顺手的小事用心做好,将平常之爱心播撒在身边,我们的世界便不再是孤岛一样的荒凉暗淡。

也许,平常的爱心只是苏州撑伞女孩的一把伞,它却可以撑起爱,撑起阳关,撑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许,平常的爱心只是那位白衣少女的一次人工呼吸,这却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片道德,挽救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顺手的小事与平常的爱心便是善的桥梁。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

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有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阿q正传》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宁静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古希腊的绚烂文明。精美的雕塑,奇妙的神话,闪耀的哲学之光……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愿可生活在那美好的和谐中,但也有人愿活在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

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春秋百代,各有千秋。

在这几年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会在大街小巷看见骑着共享单车的身影;是否会在某个转弯口看见一家“共享书店”;是否还会在某个餐厅发现共享电话等等……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横空出世,也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毫不夸张的讲,现在的时代就是一个共享时代。

“共享”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分享某个物品,共享折射进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一定会是方便,快捷,节约钱,所以许多商家也必定不会放过这个营销方法,就拿最遍及的共享单车来说,“扫码马上骑”,“一元骑小黄车”随处可见,也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最快速地使用。

“共享”在我看来,的好处可以说是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减少污染。“人们对于新东西都是渴望探索和发现的。”这是一位名人说过的。现代社会,人口居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私家车,车辆排放的污染气体也日益增加,空气质量也时常处于危险状态,而骑车出行是大家一直呼吁的环境保护方法,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让本身乏味的骑车多了一份乐趣与新颖,在一借一还中产生别样的情趣与享受。再者说的共享书店,纸张过度消耗的问题也早早被发现,却也没有被很好的治理。虽说现在电子书深受年轻读者喜爱,但纸质书的喜爱人群也大有人在,包括我自己就很爱纸质书,因为我喜欢感受纸质书上带有的那淡淡的墨香气息,但是自己买书,常常看了一遍便没有兴趣了,便扔在那里,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浪费。但共享书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读共享一本书不仅节约制成书本的纸张,更可以让你更加享受。

当然,世间万物不会是完美的,有利也定会有弊,在看似发达的共享时代也隐藏着一些弊端。

前些个星期看过一条新闻,大概是讲:两个小男孩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自己骑共享单车,因为比赛骑车而车速过快导致发生事故。不得不说,人是喜欢攀比的,“共享”这个“高大尚”的新颖事物一定会引起一股潮流,而随波逐流的人也很容易会得到伤害。“共享”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不少人因为表面而遗失了它本质上的东西,“共享”的最初目的是方便生活,并不是盲目的攀比。

“科技改变生活”在这个科技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共享资源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普及使用,共享时代已经到来,如何权衡共享时代的利与弊是十分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我想,只有将利化,弊最小化,共享时代才能在科技年代站稳脚跟,更好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教养就犹如人生的决定者,指引你未来的路;教养是一杯清茶,甜甜淡淡却后味无穷;教养是一阵清风,轻轻柔柔却和熙万里。因为教养,所以拥有璀璨人生。

教养是血红的河中泛出的尊严与忠诚。有些名字,也许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被人们淡出记忆,但岳飞一名,永载史册,万古流芳。在战火纷乱中,一道道加急召回令从京城发出,那是屈辱与猜疑的到来。一生忠诚的岳飞毅然回程,为表忠心,跪在河,断然自刎。破烂的衣衫遮不住“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一河的水被染红了,一代人的心也被撼动了。岳飞到死也记得从小母亲教他的精忠报国,赤城的血顺着河流到了他的家乡,流到了他幼时母亲教养他的地方,流入了每个中华炎孙的心里……正是因为岳飞母亲从小教养,才成就了岳飞这一代英雄,才培养了岳飞这一朝忠臣!让教养从小开始,从正道大爱开始,真真切切的流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教养是黑暗的世界跳出的乐观与坚强。当我们在奢侈的享受这阳光与大自然时,有一位女孩却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那就还海伦·凯勒。天生聋瞎的她没有办法享受世界的美好,上帝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忘记给她安装眼睛和耳朵,但是却给了她一颗坚强而乐观的心。即使身在黑暗,但她却不颓废、不放弃,一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在书中寻找世界的光明与声音。她如此卓越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家庭教师,她曾经说过老师是她最想看到最想感谢的人。她的老师从小与她相伴,教她学习,教她生活,更教养她,让她坚强乐观。正是这不离不弃的教养才出得这样一位伟人,用一生战胜天命。教养是让人走正道,有恒心,坚强的源泉,让教养的光芒照射没一个人吧!

教养是山水田间中留存的悠闲与淡泊。在那山水田间中有一草屋,那是谁的住处,那么随意?那是陶渊明的。他不爱朝堂,独爱田园;他不爱名利,独爱自然;他不爱束缚,愿享清贫自由。他似一匹野马脱缰飞驰却不爆裂;他似一只雄鹰展翅高飞却不凶猛;他似一朵天山兰莲洁白超脱却身处平凡。他用一生书写淡泊,一生教养衬出淡泊名利,不势利。他就是真正的悠然伟人,教养伴随了他一生,也成就了他一生。正是教养,才让他做自我。

教养是茶,苦涩却细品甘甜,让教养伴随我,让教养注进血液,陪伴一生,让人成长灿烂!

曾有人说“既要活在当下,又要放眼未来”,乍一听,这简直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然细细一想,在我看来,“活在当下”与“放眼未来”并不矛盾。

先来谈谈“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要学会享受你现在正在做的任何一件小事。在生活中,你可以享受浇花,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浇花,更是在给绿色植物带来生的希望。你可以享受散步,对于成年人而言,散步已成为强身健体、获取心灵安宁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孩而言,散步是在公园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释放童真,又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活在当下”,顾名思义,就是好好把握现在这一时刻,做好这一时刻应该做的一切事情。现代都市生活节奏飞快,人人都好比是一盘棋上的一颗颗棋子。成年人或学生,“白领”或“蓝领”,每天在家与单位、学校的两点一线间往返,我们也许只知道工作、学习,却忘记了我们作为“人”的概念来到世间最初的目的——快乐地活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的东西都被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所代替,我们却每天紧绷着神经苟延残喘地活着。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物质条件日渐充裕,但我们内心真正在意的幸福感却丢失了。活在当下,我们应当放慢节奏,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放松的机会!

“放眼未来”,一个听起来挺高大上的词语,说白了就是制订未来一个月、半年、一年、五年……的计划。放眼未来,对于企业家来说,就是追求企业何时转型、何时上市;对于一个“白领”员工来说,意味着何时跳槽进入一家更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让自己发挥更大的潜力;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就是研究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如何加大科研力度占据行业的领头地位……“放眼未来”,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人对这个词语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活在当下并非鼠目寸光,放眼未来亦非无视现在,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未来”看似遥不可及,可我们“当下”每分每秒所做的不就是在为“未来”作准备吗?真正矛盾的是人们的心和思想,有些人如果无法在“高压”下理性地看待问题,那么就请先好好地活在当下,再放眼未来吧。

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曾经拥有太多的梦想,那些让人期待很久满怀憧憬的梦想,却最终因为学习的“重压”、他人的看法、家人的不理解而被迫把它深埋心底,现实中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像本来的自己。那么,现在就请把那个梦想再次点亮,朝着梦想一步一步前进,让未来的我们做回真正的自己。

1.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在万家灯火照耀着这片土地时,除夕夜就在明亮的月光下除夕夜是不可能有月光的来临了。往年本应该是热闹非凡的爆竹声声、烟花绽放的夜,此时却是沉静无比。由于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太过严重,我们取消了原定的聚餐聚会计划,而是囤积了数不胜数的食材,装备在温暖的家里享受一顿饕餮盛宴,同时也为减少疫情扩散尽一份力。

吃完饭,大家决定过一个特殊的年——“安静年”,所以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各自端起纸质书。爷爷坐在沙发上,双手像捧着珍宝一般,手里捧着一份今天新鲜出炉的《新民晚报》。他戴上自己的老花镜,仔细地阅读着关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消息,他时不时振一振报纸,心中似乎波澜起伏。他时而又紧皱眉头,像是在思索。我猜,他在给武汉默默加油吧!

不一会,妈妈做完家务也缓缓地走过来坐在爷爷身边,她手里捧着一本看上去金碧辉煌的书,我定睛一看,是《圣经》。妈妈虔诚地读着。她的眼睛好像也被一层金光覆盖,看了一会儿,她突然闭上了眼睛,她的嘴唇却微微张开,双手合十,发出蚊子般轻微的声音。我想,她一定是在祷告。我猜,她一定是在为各地的病人们祷告。

我心中受到触动,也燃起一颗读书的心,我跑到房间,仔细地打量着书架,抽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出来,抚摸着它丝滑的封面。我缓缓地坐到妈妈的身边。把书页小心翻开微微泛着鹅黄的书页上,印着清晰的字,我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每一个情节,独属于书的香气萦绕着我。读到动情处,我感动史铁生是多么坚强!我也默默祝福那些生病的人们能像他一样坚强!我这才发现有这么多家人聚在一起阅读,是这样独具魅力,是这样愉悦!

在这特殊的除夕,我们都捧着书,享受着纸质阅读的乐趣!

纸媒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让人静心阅读和回味无穷,更在于一种幸福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

2.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时间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静静地深思难题,认真做题时笔尖的转动,撕去的日历,老人的白发,诸如此类,都显示了时间的足迹。

时间在流逝,看窗外的果树慢慢长高,赏路边的花朵慢慢美丽,聆听小雨细细的响声。时间在流逝,水稻由碧绿到金黄,小蚕由蚕子到成蝶,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

时间在流逝,我也在不断长大,童年的那份快乐随时间的流逝,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随风飘动的都是美好的遗失。流逝了17个岁月年华的我,由稚嫩走向成熟,懂得许多人生道理,学会了辨别人世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如是说。与时间赛跑,我们要乘着奋斗的羽翼,翱翔于时间的长空,去摘取那璀璨的繁星。用奋斗去诠释时间的意义,用汗水去感悟时间的真谛。

当我们走过峥嵘的岁月,驻足回首观望时,岁月的霜卤在我们身上留下多少凄深的齿痕。生命又在一季又一季的寒暑中交替着,渐渐地,苍白的青春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

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蒲公英,干旱时节依旧踏踏实实地生长,不言弃也不忧虑,但只要遇见一次阵雨,它就会尽可能地储存水,也不会顾虑重重,因为它在意的只是当下。面对匆匆的时光,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苦思冥想中,时光又悄无声息的飞过了。

时间在流逝,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眼前,珍惜现在。珍惜现在,并不意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拥有陶潜一样淡定的心,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达到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珍惜现在,也不意味着忘却过去,放弃理想,而是让我们学会踏实地迈出步伐,自信面对人生。

时间如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日,串成月。我们不必在乎念珠可以串多长,我们只需去留念串念珠时的酸甜苦辣。

时间在流逝,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不虚度它,充实生活的每一天,善用时间,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更为精彩生动。

3.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或许,我好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困难非吾畏。我愿自己走下去,摔到了又怎样,失败了又何妨。我只想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请让我自己爬起。因为我坚信,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宇宙,一次失败,影响不了我对明天的渴望。

困难非吾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挫折,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本为夏阳子,少小越龙门,文采灿华星,铁笔铸英魂。腐刑焉能动,浩志岂自沦,不负男儿志,千秋太史君。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他在监狱里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了人甚耻之的宫刑,然而挫折压不倒他,他不是从挫折中爬起来了吗?

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伟人达士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在挫折之后,帝王将相能成盖世伟业;在困难之后,我要擎起明日之朝阳,以经为径,以陌为纬,寻找我向往的桃花源。

我并不畏惧困难,但我极易迷失方向。太多的关心,让我寝食难安,生怕再次走错的路,太多的爱也会使我娇生惯养。我不惧怕困难,我渴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爬起的能力就无法长久立足。我热切的希望获得这种能力。

不要用言语打击我的自信,我用激扬的热血再获重生,也不要用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会勇敢的自己站起。不是全部的压力都会有好的收获,必要时,请给我自由的空间。我要感谢全部的关心和爱,但我更加地呼唤属于我的空间。给我自己爬起的机会吧!不是全部的完美都成就人,也并非全部的遗憾都一事无存。困难我不怕,请让我自己站起。

4.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5.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示乡里小儿,在黑暗的官 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违背自己的意愿让自己过的不开心。他没有“以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而是毅然辞官归隐,隐居南山,采菊东篱,走出了官 场这个互相倾轧、构陷的大监狱,过上了潇洒自得的田园生活,让自己获得淡然、恬静的快乐心态。

中国达人秀冠军获得者刘伟,早年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双臂,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他没有沉沦、堕落,让自己的一生在悲哀和叹息中度过,而是积极的面对,在对音乐的追求中获得对身体残疾的超越。他用流血的指头弹奏出了生命的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震撼了碌碌无为的灵魂。积极的心态,让刘伟的生命像花儿一样绚烂绽放。

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霍金,因为帕金森病,肌肉萎缩,只能躺在轮椅上,但是霍金没有让疾病成为自己的监狱,没有就此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怀着对科学无比执着的追求和热爱精神,他在轮椅上思考着宇宙星体的奥秘,他的生命在仰望星空的过程中获得了升华和超越,是坚定乐观的心态让他的人生不断走向辉煌。

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为自己设置了一座心灵的牢笼。他们因为学业、事业、感情、生活上的不如意,要么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要么怨天尤人,走向极端,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态。这些人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判了刑,给自己戴上一副沉重的思想镣铐,让自己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其实,换一种心态也许会是另外一番情景,砸开镣铐、走出心灵的牢笼,我们看到的将是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和人生图景。

无形的监狱比有形的监狱更可怕,杀伤力更为强大,因为真正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限制,但是无法限制的是思想,乐观积极的心态。当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时候,一切都是阳光的,灿烂的,当你以消极的、颓废的心态对面对一切的时候,一切都是晦暗、潮湿的。

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让心灵在惬意中品味生活的香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让心灵在努力中体会工作的蔚蓝;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让心灵在豁达中获得精神的舒展。

心态决定人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你的生命一路鲜花一路阳光。

6.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7.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乱世战国中,是什么决定他之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战火纷飞中,是什么促使他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我说:“是初心。固守初心,方余芬香。”

幼嫩的芽儿,破土而出,化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柔软的水珠,滴水穿石,滚落泥里无处可寻;傲骨的腊梅,昂首怒放,飘散一丝丝淡淡清香。总有一些生命,哪怕艰难险阻最终落得遍体鳞伤,依旧固守初心,酣畅淋漓的拼搏,滋意生命。

战国,屈大夫在佞臣当道芳泽杂糅,坚决“伏清白以死直兮”;三国,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身处乱世却淡然处之,发出“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的感慨;明末,左光斗不为事世屈服,不怕对抗宦官魏忠贤。固守初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毅不屈的意志,是他们的风骨!能够在世俗中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多少人因为金钱,丧失了本性,又有多少人,因为,丢弃了初心。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季羡林老先生曾经对一个人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个人名为: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史学大师,他在中国那段屈辱时光里,并没有苟延残喘,他执笔,为国存史。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从客观角度而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坚守法纪法规,儿子涉嫌并不开脱,反而向全国人民道歉。固守初心,坚定他们的心中的信念,值得被我们所敬仰。

一切的起点才刚刚开始,还没接受过打击,还没遇到过挫折,每个人满怀欣喜与激动,斗志昂扬,充斥着对未来的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半途而废。导致这个的原因是:他们没能做到固守初心,丢掉了初心。道路上一点小困难,一点小,就埋送了初心。如今的社会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葬幕式。

固守初心,四字写起简易,做到的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到这四字?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应受到外界的影响,更不应沉迷网络;在做人处事时,保持自身原则,不违心不违德;在国之利益化,切勿崇洋媚外,利字当头以国为先。

抓不住日月的交替,改不变时间的变迁,但求固守初心。

8.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有志者事竟成,我想这不是什么学习努力上的秘决了,打开历史,在东汉时候,有一个名叫孙敬的,他是的政治学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这使他大受刺激,这时他下定决心认真钻研,闭门读书,每天从早到晚不停的读,常常废寝忘食,读书的时间长了,身体也非常劳累,他怕影响学习,就想出了个办法,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打瞌睡,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拉痛,马上清醒。继续读书学习,可见有志的人想成事不光有志还得勤奋。

大家都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可他却说“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上小学的老师说他是“大木鸡”,所以不得不缀学,但在他母亲的引导下,他发奋读书,他每天奋战读书几十个小时,长大后,他从事研究,每天研究从清晨到深夜,如果不是他试验了1600次,用了1600多种不同的物质研究灯泡,不然我们现在晚上走路都还要摸索着走,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明呀,从他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他立志,勤劳研究是想成一番事业必不可少的事。

女娲造人的传说大家都听说过吧,在以前人类的科技还不发达,所以认为女娲造人的故事是真的,只有达尔文否认这一点,当他说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人们都嘲笑他说他笨,他忍受别人的嘲笑,自己苦心研究,每天不停的研究,研究了22年,终于写出出了《物种起源》一书证明了自己的说法,他用他的勤奋,立志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科学的领域浩茫无比,有山的高大,有海洋的宽广,有志都事竟成,先要有志,在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就一定会做好每件事!

9.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拼搏,看似简单,其实却让人深思。成功者,他总是在拼搏,而失败者,则是在放弃!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无人能一拼到底,这中间所经历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应该坚持到底,勇于拼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而今,我们要勇于拼搏,切记,生命因拼搏而精彩!如果有一个人一生从不拼搏,那么他一生一定单调平淡,乏味无比。只有当一个人拼搏了,他在回忆时,才能感受到他所洒下的汗水是多么的有价值,他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朋友,我们一起拼搏吧!让我们用坚强对付一切风风雨雨,让我们以勇敢,去面对一切坎坷!“风雨之后才能有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番拼搏之后,我们才知道生命不止一种色彩,也只有付出之后,我们才知道,生命还有更多的绚丽!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再小的帆也能远航!”让我们一起用勇气面对一切,生命在于拼搏!爱拼才会赢!

让我们用顽强的拼搏打败一切,生命一定重在拼搏!

10.高一议论文范文600字

记得有一次在书本上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国王即使家财万贯,佳丽成群,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但他仍然不快乐,天天都是烦恼重重,因为他不知足。于是有一天,国王出去寻找快乐,他来到了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小村庄,一个赤脚的农夫正哼着歌快乐地走过来,国王很不解,问:“你那么穷,连鞋子都没有,为什么还会那么的快乐呢?”农夫回答道:“曾经我因为没鞋子穿而苦恼,但后来我遇见了一个断了腿的人,我发现我根本没有理由因为没鞋子穿而烦恼。做人就应该知足常乐。”

一个人要有知足的心态,才能过好每一天,与其烦恼重重,皱着眉头想自己是多么的差劲,还不如停下来回头看看,或许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知足,是一种心态,台湾漫画家曾说过:“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如果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知足,不是没有了崇高远大的追求而一生碌碌无为,而是要懂得感恩,感谢上苍现在给予我们的一切。因为知足,所以快乐。

树,因为雨的滋润而快乐,它没有期盼得到更多。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无原因而快乐的人,他们仅仅是因为快乐而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愚昧的人在努力的寻觅着昨天的快乐与未来的幸福,去往往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遗忘了。拥有了,却仍然不知足;得到了,依然不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其实,知足常乐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和快乐,它没有任何的束缚,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只需要一颗简单的心。

  • 索引序列
  • 桃花红杏花白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写桃花扇
  • 桃花扇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任务书桃花扇
  • 东岸桃花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