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中文核心了。
不是08版北大核心
不是核心期刊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学报简介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主要栏目瓦斯地质与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 机械工程 建筑工程 管理工程3.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三次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 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4.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主编:邹友峰 ISSN:1673-9787 CN:41-1384/N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邮政编码:454003
不是核心期刊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属于普通期刊,目前还不是核心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2个期刊目前都不是核心期刊!其中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996年曾经是北大版核心!
现在已经是中文核心了。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学校前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在1956年创建的全国唯一一所粮食工程类大学,先后隶属于粮食部、机械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2004年,由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截至2015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826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1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馆藏图书365万册,建有河南省第一个万兆校园网;有教学单位20个,开办本科专业65个;有教职工2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863人,博士学位教师565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7000余人,专科生35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河南工业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学校秉承“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自 1956 年建校以来,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为主旋律的昂进乐章。1 .历史沿革河南工业大学始建于 1956 年, 1959 年开始本科教育, 1979 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建校初至上个世纪末,学校为部属院校, 1998 年 8 月转制为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 2004 年 5 月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2 .学科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有 18 个教学单位, 46 个本科专业,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5 个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 25 个省级重点学科, 4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4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401 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 821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500 人。学校有双聘院士 2 人,特聘客座院士 3 人,省级特聘教授 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40 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共 128 人,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10 人。建校以来,涌现了一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了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了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 璠 、张国贤教授等,他们专心执教,潜心学术,奖掖后学,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执行委员王凤成教授,两届奥运会裁判王晏教授,有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知名专家,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师与优秀教师,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精诚奉献,堪称楷模。4 .人才培养截止 2007 年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18543 人,硕士研究生 733 人,专科及成人教育学生 4963 人。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输送了 7 万多名毕业生,大批毕业生已成为粮食、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等行业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 7 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6 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总分列全国高校第 57 名、 42 名、 73 名、 24 名,连续 4 届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5 .办学条件占地面积 17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3.07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66 亿元。有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8 个,各类实验中心 25 个。有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1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6 个国家、省部级研究中心。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 237.5 万册,中外文期刊 5700 多种,可在线检索 EBSCO 、 CNKI 等 26 个中外文数据库。建有河南省第一个万兆校园网。6 .科学研究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 62 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230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39 项;主持、参加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52 项;发表学术论文 5098 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等收录 370 篇;出版学术著作 138 部。学校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主要成员单位,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体单位之一。《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 1996 年以来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多家国际著名文献检索机构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影响因子最新排名位居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前 50 名。7 .社会服务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粮食储运、仓厂建筑、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了学校提供的技术。“九五”期间,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的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工程设计,为构建现代中国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及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学校提供的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 1/3 工程设计,使国家储备粮库的技术与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国家粮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8 .对外合作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河南省驻马店市、周口市、濮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商务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华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莲花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郑州现代物流有限公司(香港)等开展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办 5 个本科专业;与美国 9 所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开展在校生交流。与 24 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保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 2007 年开始招收国外留学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性会议;举办了有 14 个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粮食加工、储藏与检验培训班; 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粮食储藏技术培训项目承办单位。9 .校园文化广大师生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勤奋诚信”的学风,凝聚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熔铸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学校坚持文化育人,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近三年,学生仅在全国、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及优秀奖 40 项,省级一等奖 30 项、二等奖 54 项、三等奖或优秀奖共 333 项。10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发挥广大党员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近年来,富有时代特色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活跃在校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推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及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是一所有63年的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 二、河南工业大学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63年的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4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具行业特色的地方强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粮食局重点依托并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修订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第一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 ★河南工业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大部分专业在多个省市按本科一批招生录取的高校。 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嵩山路和中原路老校区历史久远,校园内梧桐苍翠、树木繁盛;莲花街新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建有庄重典雅、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大楼;中央区广场宏大,莲湖波光荡漾,图书馆倒影旖旎;理工、文科、艺术组团区基本实现一院一楼;学生生活区建有样式新颖、居住舒适的高、低层学生公寓,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品种多样,价格适中;体育运动区场地宽阔、设施齐全;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设施—完善、先进 学校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网络接入总带宽达42.1G,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图书馆早在1992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30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4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2401种,SCI、EI、IEL、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10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69个,外文数据库30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河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系统3个自建数据库。图书馆拥有与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相连接的校园网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师资力量—充裕、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1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00多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原学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6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厅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51人,博士生导师53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奥运会田径裁判,以及在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任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学校具有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 学科特色—突出、鲜明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省级特色学科群,17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文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有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在我国食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23名。学校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形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多元、创新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精英。 学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本科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考试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坚持适应性、标准化、特色化、先进性、重素质、强实践等原则。具体操作上,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落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工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优培工程”,积极开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培育和建设工作。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改革教学范式,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分级教学。 针对以工科人才培养为主的特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专业,毕业生学位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组织的认可。目前,已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8个专业通过工程认证,另有5个专业进入工程认证程序,已经被认证和被受理的专业数占符合申报条件专业的72%,位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显示,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母校的认可度大幅提升,2017届毕业生校友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生活服务满意度分别达到96%、90%、95%。 我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分制,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或五年,专科标准学制二年或三年。本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三年(含休学),专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两年(含休学)。 学校提供第二学位专业的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可申请第二专业学习,课程全部通过者,可获得第二专业学位证书。目前共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六个专业开设有第二学位。我校为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创业—势好、喜人 河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明确一个目标,依托两个优势,坚持三个结合,加强四项建设,推行五项举措,抓住六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为全国就业50强高校。连续多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分别荣获 “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称号。学校是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校、院两级共5000平方米的创业园,配套电力、宽带接入,供大学生创业者免费使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学校十分注重对创业项目的指导,经常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并组建了由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业界人士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目前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多达200余个,当前我校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公司、店铺近60家。有多名创业者被连续评为团中央大学生创业英雄一百强、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用青春谱写着华丽篇章,用不懈的奋斗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科研学术—卓著、丰盈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4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4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1项;主持、参加制定、修订和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209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2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1865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74篇;出版学术著作403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获批河南省高校创新型智库“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全省共6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河南省特色期刊,多次获评河南省一级期刊,多次入选RCCSE准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年,《粮油科技(英文)》《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申报并出版,提升了我国在粮油食品科技领域的国际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油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中心等32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社会服务—专业、精准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仓储建设、粮食机械、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转化利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我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服务于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行业,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园文化—浓郁、根深 60余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广大学生修身自律,勤奋学习,形成了“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把教风和学风建设贯穿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河工大精神。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人文教育课程、各级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校级46个,院级116个)、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9届18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总分排名一直保持全国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99项,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校园足球主题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蝉联获奖总数第一;在“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团中央“优秀网络文化产品项目”、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河南省“打击传销”文化作品征集大赛等活动中,我校各奖次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首列。 开放办学—多样、共赢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大学)、英国瑞丁大学通过引进合作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合作双方互派教师、互认学分,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本科生在达到合作大学的学业及其他要求,可在二年后到对方大学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我校和对方大学的学位。与台湾地区中原大学联合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引进台方优秀师资,提供赴台交流学习机会,共享双方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造价、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证券与期货、汽车营销与服务、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等专科专业,实质性引进对方核心教育资源,在国内学习,对方承认学分,毕业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专科学生通过学分转移等形式,出境继续深造。 学校与30多所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保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我校在校生可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20多所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学校是招收来华留学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现已培养来自美国、加拿大、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 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援外任务承担单位。 2018年学校共承担商务部、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培训项目8期,为30个受援国家培训政府官员、技术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共计271人,工作语言涉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蒙古语。其中,首次承办交通类培训一期,首次承办双边项目3期。 河南工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河南工业大学在哪里 河南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河南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河南工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
河南工业大学不错的,是一所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该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设有22个学院, 74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自建校起,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中国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_、张国贤教授等学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学报简介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主要栏目瓦斯地质与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 机械工程 建筑工程 管理工程3.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三次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 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4.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主编:邹友峰 ISSN:1673-9787 CN:41-1384/N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邮政编码:454003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2个期刊目前都不是核心期刊!其中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996年曾经是北大版核心!
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管理文学与语言研究史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主编:王少安ISSN:1673-9779CN:41-1376/C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邮政编码:454003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应该说河南大学学报比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好一些,具体如下:1、《河南大学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高校学报之一,始创于1934年4月,后因故停刊。新中国成立后,战时颠沛流离的河南大学获得新生,经院系调整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1956年11月,重办学报,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5年,分刊为《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8月,开封师范学院易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随之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4月,河南师范大学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学报随之更名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9月,原开封医专、原开封师专并入河南大学,原《开封医专学报》更名为《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历届期刊评比中获河南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等荣誉奖项。《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历届期刊评比中获河南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奖、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科学学报奖、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2、《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12月,创刊初期为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起改为季刊,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迄今已连续出版86期。创刊以来,本刊以全面反映校内外轻工业科技、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引导科技发展,培养学术人才,增进学术交流,推动轻工业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建设为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在轻工行业和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轻工行业各学科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制浆造纸,材料工程、皮革及革制品、食品工程、机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科学、工业造型设计、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科学众多领域,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特色和交叉学科特色,主要读者为国内外科研部门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一版),在历次期刊评比中分别于1989年获陕西省高教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3年陕西省科协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1年11月,我刊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什么专业啊? 民族类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丛刊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