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下面是我分享的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龚苗子.浅谈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1):92-92.
[2]叶洪妹.企业绩效考核与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5(1):148-149.
[3]吴偲.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应用落实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4,25(17):114-114.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丁先宏.互联网“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王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J].知识经济.2016(08).
[3]陆博.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9).
[4]翟金芝.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6(03).
[5]王莹.大数据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03).
[6]李沙沙.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52.
[7]闫少华,李鄂.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268.
[8]裴清云.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才智,2013,30:339-340.
[9]陈军.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47-48
[10]李严锋.对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0).
[11]赵刚.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2]康建宇.内蒙古电建三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7.
[13]刘群.企业裁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4]龙晖.民营企业人力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15]成坤,谢函娟.当代人力资源潜能组织开发的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02).
[16]尹敏,张洪波.从员工素质培训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3).
[17]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我跟我同学刚在这里写了论文,感觉论文质量和服务都还挺不错,建议你去看看,或许能够帮到你的。
网上找找看有没有啊,或者找人代写一下 到这个上面悬赏一下,会有超多专业人帮你完成的卓创威客网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J.E.,& Bandiera,0.Private enforcement and social efficienc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A.D,Huang,J.,Zhang,L.X“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FPRl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C.B.,Sherlund,S.M.,& Adesina,A.A.Shadow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agriculture.AgriculturalEconomics,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analysi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D.E.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Science,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R.R.& Todd,P.A.Perceive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plication.MIS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behavior.Inc-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0.
[11]Deci,E.L.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E.L.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inequity.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R.E.Consumer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学术论文英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学术论文英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着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1]Day,C.,Veen,D.va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ducation. Research,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1997.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2] 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20(3):365- 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3] 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S.Weil(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Press.1999. pp.83- 104.[5]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 Lgnatieff,M. Keeping an old flame burning brightly. The Guardian,1998- 12- 20(12)。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示例:[5] Baboescu,F. Algorithms for fast packet classification. 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3076340,2003.
二、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着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 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着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 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 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北欧人常见的姓Van den Bery,如Van的.词首字母大写,表示它是姓的一部分,标注时应与姓一起前置;如果作者姓名书写为Graham van den Bery,其中van的词首字母v没有大写,则表示它不是姓的一部分,姓Bery前置时,van den仍留在原来的位置,并且不可缩写或省略,标注为Bery,G. van den.另外,对于“姓名+学位”的情况,标注时一般把“学位”删去,不要将其误认为姓或姓的一部分.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
三、关于英文参考文献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的问题。
发表(出版)时间是参考文献的一项重要内容,标示引用文献发表的历史时间位置,是判断引用文献新旧的一个根据,不可遗漏。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标注到年,这与我国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标注规定相同。国外学术论着中参考文献的发表(出版)时间的标注位置有标注在作者后的情况,并加圆括号,这是因为采用了“着者-出版年”制。我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发表(出版)时间标注靠后,如示例[1]、[3],应按此要求标注为是。
四、英文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标注。
由于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析出文献和原文献的标注书写要求不够明确,目前有把析出文献名排成斜体,而把原文献名(论文集名或期刊名等)排成正体的情况。这种标注方式是不对的,混淆了析出文献名和原文献名的效力,正确的编排要求与此相反,国外的普遍作法与我国学者的论述[4]要求一致,因此这一现象值得编辑同行注意。
英文书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现有排成斜体的习惯,论文集名、期刊名或报纸名与书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体,析出文献名相当于书中的章节标题,不具有书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体。
在标注原文献名及作者时,原文献多指论文集或与之类似的着作,英文标注习惯上在编着者名前加词首字母大写的介词In,作者姓名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名缩写为词首大写字母,后加缩写符号圆点,姓完整标出,不缩写。作者后加编者一词的缩写形式及缩写符号圆点,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圆括号,如标注为In S. Weil(Ed.),如示例[3].然后斜体标注原文献题名,后加注出版年,起至页码的缩写形式pp.和析出文献的起至页码。当原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作者姓名同上述情况一样,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分别标出,编者一词缩写用复数形式Eds.,如In L. Eedering,& P. Leseman(Eds.)。
文献类型不宜标出。文献类型是我国编排规范制定的标注要求,国外并未采用。在中文中标注醒目、自然,在英文中此一项目的标注容易产生误解和干扰。如果是为方便计算机在检索或统计时辨识,是技术上的要求,那么就应当统一要求标注,从“可不标出”来看,尚未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文献类型在英文参考文献中不作标注为妥。
五、出版地和出版社(商)的标注。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是参考文献的重要内容,标示版权信息,不可遗漏或省略。我国一部着作一般由一家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出版地一般也就比较明确为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国外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市场经济高度成熟,语言通用程度高,着作权被普遍保护等原因,一部着作可能由不止一家出版社(商)合作出版发行,出版地也可能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当出版地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社(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当一一标出,中间用斜杠分开。如Amsterdam/Philadephia:Ben-jamins,又如Den Haag:Sdu/DOP出版地一般是出版社(商)所在的城市,标注城市名,不可标注为国家名。
参考文献补充了文章的重要信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编辑部资料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编辑不可能一一增补遗漏的参考文献要素,因而,希望在修订现行编排规范时,对英文参考文献的标注作明确规定,以便作者写作和编者编辑时皆有章可循,亦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笔者不揣浅陋,依据工作实践提出以上意见。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有利于本科生的教育和管理,而且能为图书馆文献保障和读者服务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下面是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希望大家重视。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2–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 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 蠡 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你是自己写还是找人代写呢?如果不间等待太久。实在不想写的话,建议找代写吧。推荐一下,希望可以给你点参考,QQ号好像是1+0+3+7+2+5+2+6+5+7他们是完成论文,满意再付款的. 企业员工培训论文
人力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下面是我分享的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龚苗子.浅谈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1):92-92.
[2]叶洪妹.企业绩效考核与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15(1):148-149.
[3]吴偲.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应用落实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4,25(17):114-114.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丁先宏.互联网“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王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J].知识经济.2016(08).
[3]陆博.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9).
[4]翟金芝.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6(03).
[5]王莹.大数据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03).
[6]李沙沙.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52.
[7]闫少华,李鄂.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268.
[8]裴清云.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才智,2013,30:339-340.
[9]陈军.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47-48
[10]李严锋.对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0).
[11]赵刚.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2]康建宇.内蒙古电建三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7.
[13]刘群.企业裁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4]龙晖.民营企业人力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15]成坤,谢函娟.当代人力资源潜能组织开发的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02).
[16]尹敏,张洪波.从员工素质培训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3).
[17]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明.企业培训计划的框架及内容[J].人力资源,2001(5). 2、吴召军.浅谈新时期企业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3、关明生.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人才了望,2004(11). 4、迈克尔·波特.完全竞争战略[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有利于本科生的.教育和管理,而且能为图书馆文献保障和读者服务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下面是我整理的英文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希望大家重视。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2–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一、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著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Day,C.,Veen,D.va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ducation.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1997.
期刊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 20(3):365- 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S.Weil(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Press.1999. pp.83- 104.
二、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著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 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
1. 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 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 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著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 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 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