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Dell游匣G15、win10、Word2016
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落。
2、随后点击菜单栏里的引用选项。
3、紧接着再点击插入尾注。
4、插入尾注后,可以看到注释用的是“i”,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改。
5、然后再点击脚注。
6、随后再点击脚注和尾注下面的倒三角。
7、然后点击编号格式,选择数字形式。
8、点击“应用”,更改后就可以变为数字。
9、然后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菜单。输入替换的内容完成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最后标注就已经添加完成了。
语文阅读活动承载着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包含着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含着各种情感的体验和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被忽视的,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也对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帮助。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让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问题;对策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是有些却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促进了教学水平整体的提高,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阅读教学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未被充分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1]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本文试通过结合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总结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处理欠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内容较为丰富,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学习这门学科就应该正确对待不同内容所侧重的方面,充分意识到目标导向的重要性。一方面,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于文章中个别词句的解释,偏重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探究,而不能够深入挖掘隐藏于整个文本背后的思想,不能让学生与文章思想产生心灵共鸣。学生完全致力于字词的辨析、语法手段和语法格式的辨别、语篇和句法形式的层次划分。这些项目类型本身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处于初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和趣味性上都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仅侧重于对文本整体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仅仅沉醉于文章抒发的感情之中,而不对好词好句进行相应的辨析。这容易导致老师自我沉醉,而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义,进而在充分把握和体会文本上遇到更大的瓶颈。所以,对学生阅读审美性评价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而对于文章语言风格、字词运用的方式等也应该有所了解,二者综合起来才能够真正达到合理性发展的目的。
2.阅读教学的方向性指导偏移
在教学的主要方面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细节性的词句理解,而应该学习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阅读文本的基本思路上出发,从整体上学会体会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及表达的感情,这应该是语文素养乃至文学素养所应该培养的目的所在。而我们现在的阅读训练和教学乃至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导向也过于偏重对词句的理解,缺少从重复性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解读深层次文本能力的培养,缺乏发掘学生心智的意识。考试是整个教学的辅助性手段,主要的作用应该是甄别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题目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但很多时候我们把评价性考试作为教学的准绳,这是很大的问题。必须建立并推行目标性体系才能不让阅读教学举步维艰。考试题目并不能单纯地发挥相应的目标性和系统性指导作用。从本质上来讲,教学课文仅是为了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从其内容表达的技巧中获得写作的启示,学习到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考试题目和考点解析成为了教师日常的教学重点,甚至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仅仅是考点式的梳理和单纯记忆性的知识训练,这就不能有效发挥整篇文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课堂形式过分倚重辅助性手段,舍本逐末
我们不否认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奇迹,但是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性教学设施的引进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过多追求多媒体产生的视觉效果,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教师仅仅能够在浅层面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却难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深层共鸣的效果。许多教师的课件都设计得色彩斑斓、形态万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2]42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赏心悦目的课件上,而对老师的讲解启发却无动于衷,不能深刻理解并掌握课件上所展示的知识。大屏幕虽然可以把很多声音,画面,视频等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丰富性,但是阅读教学作为人文性较强的领域,更应该通过阅读和语言上的修饰调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从这一点而言,多媒体又是局限的,难以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想象相媲美。
二、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逐步确立阅读教学的引领作用,拓宽学生阅读思维发散的界域
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试一直处于指导性的地位,阅读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够做出最完美的答案。然而,考试的评价性作用并不能更不应完全决定整个阅读学习的体系目标,不能作为对学生语文思维导向的标杆性评价,而仅能对督促学习,提高积极性有一定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对于一篇课文的拆解和分析,更应该从整个语文教学的实质性作用出发,以课文为引导,从讲解和学习课内阅读的藩篱中突破出来。例如,在学习莫怀戚《散步》这篇课文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浓浓的亲情;通过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能够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中察觉到父爱表达的方式。这是人性和生物个体永远无法磨灭的本性。学生从本真的角度散发出来的觉悟是语文教学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这样的关键点发动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关于亲情的优秀作品。这样一来,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价值,更能够让学生体会一篇篇关于情感、想象、推理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这样,阅读就不仅仅是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科任务,而更能够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不是考试能够得来的。
2.发挥阅读独特魅力吸引学生自主阅读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应该源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压迫和推动,外来的压力所造成的影响是不能持久的主动性的学习和接受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进解技巧和引导从本质上就是要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教师要能够抛砖引玉,从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吸引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其明白阅读的情感内涵,把阅读变成体验和享受。”[3]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阅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通过阅读能够收获到很多意外惊喜,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学形式要多样。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情景再现、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以更真实的画面感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和对于中心思想的领会体悟。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类似经历来告诉学生阅读是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不是千里之外的空中楼阁。
3.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持久力,也是学习 程中保鲜知识的重要方式。从兴趣中可以寻找更多的阅读快乐,而从习惯中能够发现因量变引起质变而达到的阅读上乃至自身素养上的新水平。所有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积累都是在前人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首先具备经常阅读的习惯。这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能对心灵和精神进行崇高的洗礼。比如,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些古诗词,体会古人对于生活的热情豪迈,品读诗人对人生的俊逸洒脱,回味从字行间飘洒出来的对国家人民的炽热情怀。当然必要的阅读技巧还是要掌握的,但阅读技巧是为阅读实践而服务的,不能单纯地讲解技巧而忘记技巧怎么才能落到实处,怎么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上的共鸣,而不单单是对于所谓技巧的填鸭式介绍。有时候技巧不单单是从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来的公式中得来,而是在自己反复品味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去发觉和体悟的,任何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路人的作用,而不是像厨师一样直接给学生提供美味。所以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更精确的了解。
4.更加注重将传统文化道德培养和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
人文性学科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递一代代保存下来的值得学习和尊崇的精神品质,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人都应该体会到这点,并切实地去做。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古典文学的相关篇目的教学中,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显得更加明显。比如在阅读和学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认为鲁智深是一个好勇斗狠,不务正业的形象,而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鲁智深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积极的人格魅力,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不顾及自身安危的牺牲精神、朋友之间诚实互助的忠义之情,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缺少的,也是应该大力发扬和积极提倡的。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结合当下的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背景,教育学生从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培养更完美的人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的释放和思想境界的自由舒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范丽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
[3]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想要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作文,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增加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老师的交流较少,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带领着学生学习,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学生无法独自思考、感悟文章的内涵,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枯燥化、单一化、死板化,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引导机械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并没有真正做到自我吸收,自我感悟。
3.缺乏情景创设模式的有效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忽略了情境创设的应用,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为学习而学习,针对阅读课文内容而学习的教学模式,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善对策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让学生想说、愿说、乐说。因此,我们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由于学生难以走进文字描述的童话故事情境中,我们的课堂应创设出山林大火、洪水喷涌、猛兽出没等动画情境,将文字阅读表象化,借助形象、真实的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头脑中浮现出阅读文章中的情景,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要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到阅读内容中,或对阅读文章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笔者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出学生扮演小蝌蚪的游戏情境,结合情境品读文章。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要创设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首先,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条件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通过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阅读问题。
3.利用阅读情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想要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作文,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于情感丰富的学生,会觉得写作文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也能写出很优美的语言。但是有些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会无从下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对其情境教育,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一项“做好事”的任务,并将感受写成作文,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优秀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有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素质教育培养至关重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立足学情,立足教学,立足生活实际,及时创设出合适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孙立权东疆学刊2005-03-25
在Word软件中,可以通过在引用界面,在脚注那里,插入自定义标记,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实现。
电脑:联想L1710D
系统:Win10
软件:Word2019
1、点击引用,点击上面的【引用】。
2、点击脚注,点击上面的【脚注】。
3、输入自定义标记,弹出窗口框,输入自定义标记。
4、点击插入,点击左下角的【插入】。
5、输入内容,输入下面的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可以直接写,议论文一般有自己的格式要求。
1、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写下这些感想式的批注,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2、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大家才能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读者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读者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3、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有利于读者将知识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做批注的注意点:
“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在原书地方写你的真实的感受,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有什么写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的笔写。
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方法论文范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方法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之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小学阶段就必须具备的能力。批注式阅读强调积极的创造,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围绕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展开论述,首先论述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点及现实意义,然后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开展方法。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批注式阅读;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堪忧。究其原因,在于师生投入的精力和预期成果不成正比,未能从根源上改变“事倍功半”的现状。笔者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改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主要突破口。运用批注式阅读模式,可让学生深入阅读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会高效阅读,强化阅读能力。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点
批注式阅读以学生的主动研究为个性化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动态化的思维过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来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和文章中的角色展开“对话”,实现多个层面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将理解与感悟标注在文章当中。在这个批注过程中,学生呈现了自身的思维轨迹,也表达了自身的思想情感,由此实现了自我发展,提升了阅读质量。
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学生学习角度分析,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更能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阅读方式,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标识在文章当中,包括一些创新性的看法与观点;而对教师而言,批注式阅读体现了新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它注重学生独立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深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突破。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空间,就不仅可以保障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其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有现实作用。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批注式阅读是一个动态化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根据阅读主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对文本内容展开分析,从不同角度理解、感悟文中情感,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实现自我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批注式阅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批注式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知识理解空间,学生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以保证,他们不需要被动地获取知识,而是从理解的角度主动地探究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形成独有的理解和感悟。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可以开始尝试支配自己的阅读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而不应干扰学生的主体阅读研究过程。
(三)批注式阅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学生批注的内容不受限制,他们可以将所学、所想的内容全部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情感融入文字当中,这样既满足了个体的学习需要,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发展。这种阅读方式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都可以从作品中重新认识自我,获得独立的阅读体验。此时的学生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在阅读过程中尝试扮演作者甚至是文中角色,可从情感角度发表更多有创意的`见解。
(四)批注式阅读实现了多方信息的沟通
学生批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层面的知识融入批注信息当中,从而实现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的过程。这些碰撞可以体现为与作者思想的“沟通”,也可以体现为与生活经验的“冲突”。无论如何,每个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获得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他们在和其他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围绕其中存在争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实现多维度、多方面的对话。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开展方法
(一)引导批注,内容导入
批注式阅读并不完全等同于做笔记,它更倾向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课前自由批注。具体可以将学生划分为4人一组,互相学习和讨论各自的批注内容。在初始阶段,学生的批注一般比较简单,以文字或符号为主,即用简单的文字概括每一段的基本内容,围绕一些字词和句段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提升批注效果,教师应该进行示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借助教师的批注示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参照范例进行批注,让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白鹭》一文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教学流程和批注式阅读开展的计划。在教学初期,目的是要学生完成基础的字词和文章内容的学习,在后续的知识理解中,完成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对原有的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白鹭的呢?
2、文中最能体现出白鹭特征的是哪一部分?
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用符号或文字标注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词语、句段,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在具体的描写方面,“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特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都是学生重点批注的内容。[1]教师在进行整理后,重点引导学生研究“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这一部分,在理解文字意思的前提下,读出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再次进行研究。当时是抗日战争的第二阶段,郭沫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赞颂爱国者的优秀品格,借助“白鹭”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虽然白鹭并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正如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他们一样,他们的工作并不特殊,业绩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他们的存在本应受到人们的尊敬。诸如此类的批注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语段理解,情境学习
语段批注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学会批注的方法。例如在《猎人海力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猎人海力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可以从文章中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描写,如热心、甘于奉献等。在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批注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思路指导,让学生的批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学生能尝试用一段文字去解读一句话时,也就表示他们已能够在原有的感想式批注基础上进行联想式批注。“理解课文含义”的深度内涵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表达内容的特点,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分析。
此时,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当所有村民都成功地逃离洪灾后,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第7至第10自然段中有关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批注,仔细地了解海力布的品质与其中蕴含的情感[2]。
综合来看,批注式阅读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能围绕关键的语段展开思辨和交流,进行独立思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回馈给教师的结果也是他们的精彩发言和创新思维,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情境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能力的学习方法,可以借助教学的优势,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批注阅读,课后反思
批注式阅读需要通过课后反思总结进行优化和完善。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可布置教学任务:围绕父亲和母亲的不同态度进行批注,并模仿文中的语言进行情感描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
批注式阅读注重知识和重点的整合,而不是标记所有内容。它可以脱离传统教学知识本位的束缚,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课后反思和总结也应基于阅读过程而展开。[3]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其优势。作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学生,要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的常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学会在阅读中交流合作,在思考中有效批注。
四、参考文献
[1]刘潇.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以杨庙小学为例[J].课外语文(下),2018(8).
[2]谢静.巧用阅读批注激活学生思维-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9(7).
[3]胡琳琳.动笔墨才能读好书-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语文阅读活动承载着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包含着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含着各种情感的体验和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被忽视的,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也对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帮助。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让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问题;对策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是有些却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促进了教学水平整体的提高,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阅读教学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未被充分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1]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本文试通过结合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总结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处理欠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内容较为丰富,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学习这门学科就应该正确对待不同内容所侧重的方面,充分意识到目标导向的重要性。一方面,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于文章中个别词句的解释,偏重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探究,而不能够深入挖掘隐藏于整个文本背后的思想,不能让学生与文章思想产生心灵共鸣。学生完全致力于字词的辨析、语法手段和语法格式的辨别、语篇和句法形式的层次划分。这些项目类型本身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处于初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和趣味性上都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仅侧重于对文本整体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仅仅沉醉于文章抒发的感情之中,而不对好词好句进行相应的辨析。这容易导致老师自我沉醉,而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义,进而在充分把握和体会文本上遇到更大的瓶颈。所以,对学生阅读审美性评价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而对于文章语言风格、字词运用的方式等也应该有所了解,二者综合起来才能够真正达到合理性发展的目的。
2.阅读教学的方向性指导偏移
在教学的主要方面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细节性的词句理解,而应该学习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阅读文本的基本思路上出发,从整体上学会体会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及表达的感情,这应该是语文素养乃至文学素养所应该培养的目的所在。而我们现在的阅读训练和教学乃至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导向也过于偏重对词句的理解,缺少从重复性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解读深层次文本能力的培养,缺乏发掘学生心智的意识。考试是整个教学的辅助性手段,主要的作用应该是甄别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题目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但很多时候我们把评价性考试作为教学的准绳,这是很大的问题。必须建立并推行目标性体系才能不让阅读教学举步维艰。考试题目并不能单纯地发挥相应的目标性和系统性指导作用。从本质上来讲,教学课文仅是为了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从其内容表达的技巧中获得写作的启示,学习到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考试题目和考点解析成为了教师日常的教学重点,甚至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仅仅是考点式的梳理和单纯记忆性的知识训练,这就不能有效发挥整篇文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课堂形式过分倚重辅助性手段,舍本逐末
我们不否认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奇迹,但是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性教学设施的引进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过多追求多媒体产生的视觉效果,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教师仅仅能够在浅层面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却难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深层共鸣的效果。许多教师的课件都设计得色彩斑斓、形态万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2]42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赏心悦目的课件上,而对老师的讲解启发却无动于衷,不能深刻理解并掌握课件上所展示的知识。大屏幕虽然可以把很多声音,画面,视频等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丰富性,但是阅读教学作为人文性较强的领域,更应该通过阅读和语言上的修饰调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从这一点而言,多媒体又是局限的,难以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想象相媲美。
二、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逐步确立阅读教学的引领作用,拓宽学生阅读思维发散的界域
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试一直处于指导性的地位,阅读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够做出最完美的答案。然而,考试的评价性作用并不能更不应完全决定整个阅读学习的体系目标,不能作为对学生语文思维导向的标杆性评价,而仅能对督促学习,提高积极性有一定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对于一篇课文的拆解和分析,更应该从整个语文教学的实质性作用出发,以课文为引导,从讲解和学习课内阅读的藩篱中突破出来。例如,在学习莫怀戚《散步》这篇课文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浓浓的亲情;通过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能够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中察觉到父爱表达的方式。这是人性和生物个体永远无法磨灭的本性。学生从本真的角度散发出来的觉悟是语文教学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这样的关键点发动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关于亲情的优秀作品。这样一来,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价值,更能够让学生体会一篇篇关于情感、想象、推理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这样,阅读就不仅仅是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科任务,而更能够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不是考试能够得来的。
2.发挥阅读独特魅力吸引学生自主阅读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应该源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压迫和推动,外来的压力所造成的影响是不能持久的主动性的学习和接受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进解技巧和引导从本质上就是要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教师要能够抛砖引玉,从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吸引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其明白阅读的情感内涵,把阅读变成体验和享受。”[3]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阅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通过阅读能够收获到很多意外惊喜,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学形式要多样。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情景再现、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以更真实的画面感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和对于中心思想的领会体悟。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类似经历来告诉学生阅读是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不是千里之外的空中楼阁。
3.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持久力,也是学习 程中保鲜知识的重要方式。从兴趣中可以寻找更多的阅读快乐,而从习惯中能够发现因量变引起质变而达到的阅读上乃至自身素养上的新水平。所有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积累都是在前人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首先具备经常阅读的习惯。这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能对心灵和精神进行崇高的洗礼。比如,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些古诗词,体会古人对于生活的热情豪迈,品读诗人对人生的俊逸洒脱,回味从字行间飘洒出来的对国家人民的炽热情怀。当然必要的阅读技巧还是要掌握的,但阅读技巧是为阅读实践而服务的,不能单纯地讲解技巧而忘记技巧怎么才能落到实处,怎么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上的共鸣,而不单单是对于所谓技巧的填鸭式介绍。有时候技巧不单单是从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来的公式中得来,而是在自己反复品味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去发觉和体悟的,任何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路人的作用,而不是像厨师一样直接给学生提供美味。所以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更精确的了解。
4.更加注重将传统文化道德培养和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
人文性学科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递一代代保存下来的值得学习和尊崇的精神品质,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人都应该体会到这点,并切实地去做。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古典文学的相关篇目的教学中,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显得更加明显。比如在阅读和学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认为鲁智深是一个好勇斗狠,不务正业的形象,而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鲁智深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积极的人格魅力,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不顾及自身安危的牺牲精神、朋友之间诚实互助的忠义之情,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缺少的,也是应该大力发扬和积极提倡的。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结合当下的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背景,教育学生从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培养更完美的人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的释放和思想境界的自由舒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范丽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
[3]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想要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作文,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增加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老师的交流较少,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带领着学生学习,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学生无法独自思考、感悟文章的内涵,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枯燥化、单一化、死板化,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引导机械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并没有真正做到自我吸收,自我感悟。
3.缺乏情景创设模式的有效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忽略了情境创设的应用,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为学习而学习,针对阅读课文内容而学习的教学模式,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善对策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让学生想说、愿说、乐说。因此,我们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由于学生难以走进文字描述的童话故事情境中,我们的课堂应创设出山林大火、洪水喷涌、猛兽出没等动画情境,将文字阅读表象化,借助形象、真实的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头脑中浮现出阅读文章中的情景,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要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到阅读内容中,或对阅读文章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笔者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出学生扮演小蝌蚪的游戏情境,结合情境品读文章。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要创设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首先,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条件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通过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阅读问题。
3.利用阅读情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想要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作文,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于情感丰富的学生,会觉得写作文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也能写出很优美的语言。但是有些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会无从下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对其情境教育,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一项“做好事”的任务,并将感受写成作文,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优秀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有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素质教育培养至关重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立足学情,立足教学,立足生活实际,及时创设出合适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孙立权东疆学刊2005-03-25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方法,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写法如下:
1、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批注角度
1、补充式批注。
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思维,打开视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2、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读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
3、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阅读做批注的方法:
1、感悟式批注。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
2、赏析式批注。赏析式批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积累,对文本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感受、体验、评价能力的过程。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赏析式批注粗略的分为一下两种:
(1)品味关键词句。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等进行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此长期下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必定得到提高。
(2)揣摩文章写法。写作方法是作者表达文章中心而采用的技巧。了解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如何组织材料更能表达中心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模板”。
3、补白式批注。空白是指语言文字中没有外现出来的意义部分。文章中的“空白”,看似“无”,却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去寻找语言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4、图画式批注。图画式批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的阅读批注。
5、提问式批注。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问和困惑。所谓“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针对课题或重点词句提问并且标在书上,就是运用较多的提问式批注。
6、概括式批注。概括式批注主要是对文章的句段、篇章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批注。如给课文每个部分写一个小标题,或写出每段的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7、识记式批注。识记式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精彩句段,摘抄字词典上的解释,摘抄搜集的相关资料,标段序等,是预习课文时应达到的常规要求。
阅读文章后写批注的方法有: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赏析式批注,补充式批注。
1、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写下这些感想式的批注,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2、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大家才能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读者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读者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3、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有利于读者将知识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4、赏析式批注
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这种赏析不仅能让读者仔细地理解文字内容,而且还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感情去把握文章主题,对于培养读者的理解欣赏能力大有裨益。
5、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读者的思维,打开读者的视野,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扩展资料:
阅读文章的益处:
1、如润滑剂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阅读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在书籍的带领下,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2、身心宁静
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3、修炼自身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最早还只能是携带不便的羊皮、竹简等。而现在,阅读的途径与方式可就丰富多了,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阅读
1、移动鼠标将光标移到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
2、“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3、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4、重复以上步骤,加入其它参考文献标注。
5、修改样式为[1] [2],在全文中,查找(Ctrl+F)——高级——特殊字符——尾注标记(它会自动显示^e)——替换为[^&]。
(光标移到第一个标记处,即1处,再进行查找,替换。)
6、删除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
7、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 “视图”——“普通”——“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8、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9、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
容,可编入附录中。
论文正文中需按出现顺序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置于所引内容最末端,按上标处理。同一篇文献在文中如多处引用,选择其一最主要的地方加注就可以,其它地方无需标注。联想小新,Win10,Word2019,方法如下:
1、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需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
2、依次点击菜单项“引用”-“脚注”-“插入脚注”,这时会在当前页末尾插入一个文献注释,在此处输入引用文献的相关说明。
3、在插入一脚注的同时,在刚才要引用标注的地方会显示一个数字1。
4、鼠标指针停留在这个数字1上会显示文献引用的说明内容。
5、将光标移动到第2处需要引用文献的地方,依次点击“引用”-“脚注”-“插入脚注”,默认会插入标注2。
全文中引用文献只能按顺序标注,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
不同大学和不同的学术期刊,对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好是按照实际要求来标注,一般大学的毕业论文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文字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要标注参考文献的word文档,用鼠标点在需要添加标注的位置,然后点开【引用】选项卡,点击【脚注和尾注】,这时候会弹出一个脚注尾注的设置框,勾选【尾注】,格式勾选【方括号样式】,应用更改设置为【整篇文档】,设置好之后点击【插入】,这样在该处就插了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2)但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自己排序——不能手打序号,参考文献导入后,选中参考文献,点击菜单栏【开始】——【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将编号格式里的“1”,手动添加英文符号“[]”,变为“[1]”后,选中参考文献即可自动排序。
(3)插入交叉引用,在需要插入引用文献的位置,选择【插入】——【交叉引用】,选择需要插入的文献即可,可以连续插入文献,一步到底。随后将引用的“[1]”点击【开始】——【上标】,一篇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就出来了。
当然,参考文献的标注也是有学问的,分为全部引用、局部引用、间接引用
①全部引用(直接引用)
需要双引号,无论冒号逗号,句号在双引号里,标注放最后面
例:“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1]
②局部引用(直接引用)
自己的句子构成中,引用一小段文字,标注在引号后面
例: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引用我是引用”[1]。
③间接引用
无双引号,标注放在符号后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一般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技巧、国家标准、文献标注、参考示例。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格式包括:
1、 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
2、常见的字体字号有两种:和文文本保持一致,或者比正文本字号小一号;
3、行距常见的有1.2倍、22磅、1.5倍 ;
4、缩进方式悬挂缩进、首行缩进、无缩进均有出现;
5、文参考文献中的标符号要胖角标点,粗按照英文输入的习惯,标点符号后应该加一个空格,中幅文献中的标点,可以和英文文献保持一致,全部使用半角标点+空格的形式,也可以全部使用全角标点,标点后不加空格。
一、书写格式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3、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二、文献标注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