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后进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后进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后进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从心理学角度谈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学后进生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突破心理困惑,实现出国深造的既定目标。 某大学大外部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留学志向组办国际合作项目,为广大有留学意向的高中毕业生们提供了绿色通道。其中大部分是学业成绩较差,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这里有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留学深造的愿望和家长的期盼,研究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 一、“后进生”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使用这一概念。约在1905年前后,美国心家桑戴克等人研究中小学辍学情况,运用各种量表对若干美国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大低于其他城市学生的水平,他们用了“Laggards in Our Schools”一词来描述这群学生。“Laggards”可以直译成“落伍者”,还可意译为“后进生”。这大概是最早的“后进生”概念,意指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 美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1983年,现代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 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2)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能理论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多元智能理论也为解决后进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高留学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使他们不仅在学业水平方面、也在人格方面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需要、适应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后进生”与教师的关系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业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希望能够找到特定,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后进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第一,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教育的著作、期刊及互联网上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 第二,法。对研究对象南京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第三,个案访谈法。从留学班中抽出10人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包括全部个人性格特征、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建立个案。通过访谈并书面记录学生回答内容和心理感受,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表现及成因方面的分析。 三、研究成果 (一)“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多疑心理。“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处于失败和落后的境地,在家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责骂,中学阶段,因成绩不好在学校受到批评较多,甚至还有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留学班的学生大部分中学阶段的学业成绩就比较差,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怪,再者留学班的学生费用较高,家长对学生的回报需求也就越大。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同样是出于自卑心理,总觉得周围的人是在对他们另眼看待,也总在猜度着别人是怎样看待或对待自己的`。 2.抑郁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和老师和家人交流时感觉到了代沟的存在。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们也增加了不少心事。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宁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永远埋在心里。有些“后进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 躁 ,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3.焦虑恐惧心理。当“后进生”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要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如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上课爱走神,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个别“后进生”对考试充满焦虑,产生考试焦虑症,对比较严厉的老师、父母充满恐惧,甚至对班集体也充满着恐惧。 4.厌学无助心理。“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黯淡。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究其根本,“后进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的水平、威信水平、人际关系对孩子的人格及性格特征形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家庭的教养水平(教育观念、规律、方法,抚养方式)、智力环境(家长自身的求知态度、求知表现,家庭的氛围、智能活动水平等)对孩子的智育水平、知识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2.社会方面的原因。价值观多元化——非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人社会不良道德现状、不良生活方式、不良文化、不良玩伴、不良娱乐场所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留学班的学生大多家庭实力雄厚,上结交的一些朋友的“潇洒”生活,特别是到一些不良场所消费,会使他们陷入深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学习动机缺失,意志不坚强,纪律、认识不明确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留学班中的大部分学生衣食无忧,有一些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没有生活的压力,同样也就谈不上学习的动力。父母的教养态度,并没有给孩子提出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自我约束性差,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 (三)“后进生”的策略 1.了解,找准症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或不了解产生“后进”的原因,就不可能制定有效的转化方案。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曾指出:“知其心,然后救其失也。”这说明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2.用沟通方法感化后进生。了解、尊重、关心、相信学生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常用方法。发现“后进生”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及对立情绪,真正关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 3.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激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工作中,每个辅导员都应当充满爱心,耐心地去发现、发掘“后进生”的闪光之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因势利导;另一方面,当“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稍微取得一些进步时,辅导员或是任课教师应看到他们的变化并加以鼓励,不能只和别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我们要善于运用心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坚信“后进生”也能成材,热情地期待他们,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4.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于成绩“后进”的学生,在教学或辅导中应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和出考试题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难度和深度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照顾到“后进生”。 5.教育“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后进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早期的赏识和激励,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并通过对自己能力或品格的重新定位,使自信成为他们永久的心理品质。 6.做好心理辅导,将管理范围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对于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把当面说不出口的问题倾吐出来,解决他们心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影响“后进生”的因素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还包括“后进生”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不同或是配合不利,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方式方法要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总之,通过调查、访谈研究,旨在促进“后进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从而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公平的倡导由来已久,通过对“后进生”问题的研究,发现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有利于“后进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最后成为学业进步、人格健全的发展的人。从心理学角度对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旨在帮助“后进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研究报告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范才生,钟志贤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 [7]李如密著.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8]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9]陆小娅.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无所不在.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2002年. [10]钟玉泉.情通理达.班主任,2000年,第11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P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2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P22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3.P89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P33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11.P26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P79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12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2.P21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3.P23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2.P64—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9.P56—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P23—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8.P22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P36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7.P37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2003.26—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2004.36—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1997.52—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2000.59—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2007.2—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2001.12—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2006.34—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4.73—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在写作班主任论文时,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总结的关于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近距离聚焦班级中的“座位”2. 小学数学“反教育”现象的剖析与反思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促进持续发展4. 初中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破冰与发展

5. 给问题学生“一米阳光”6. 童谣——孩子心中永恒的歌

7. 万紫千红总是春8. 不管而“管”,不是传说——班级管理艺术刍议

9. 传承儒家文化,构建和谐班级10. 无需费心去“杂草” 只需用心种“庄稼”

11. 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因素的研究——以龙湾区为例12. 课外阅读促进城乡结合部学困生主动转化

13. “说学思写”话班主任工作14. “拓展训练”班主任工作的又一剂“良方”

15. “全优评价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16. 班主任节激热班主任岗位

17. 进单亲家庭学生 等待花开的美丽18. “恰”是你是温柔——善用激励进行后进生的教育

19. 倾洒爱的甘露,绽放生命之花20. 有效分析,促班级学业发展

后进生转化和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如果忽视、抛弃后进生,则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

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端正教育态度,帮助后进生树立“我能赶上去”的信心,使他们想学,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前提。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后进生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他们的自尊心强,当受到教育和启发的时候,时常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决心下功夫把学习赶上去;另一方面,他们的持久性差,几堂课听不懂,题目做不好,马上就会心灰意冷了。他们感叹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这时得不到恰当的帮助,就会发展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可见,信心不足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最大障碍。

怎样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首先树立教师的自信心

调查表明,几乎有一半的差生是由于过去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造成的,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就一定能使后进生的成绩获得提高,使他们达到正常的水平。通过调查,我们要坚定信心——我们能教好这些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差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后进生的满腔热情,可以点燃他们自信心的火种;走进教室,要用亲切的、充满信任的眼睛扫视全体学生;当后进生回答问题不畅时,可再提出几个辅助性的问题加以启发,不要换人作答或立即纠正;不要打断学生有错误的答问,要让他们把话讲完;永远不要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注意分层布置作业,同时,注意后进生作业的选择性;不要在后进生作业上面作有刺激性的记号和批语;要用放大镜去看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不要怕差生成绩出现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我们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后进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威望。“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3)千方百计培养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和发展自信心。

要巩固和发展后进生的自信心,必须培养后进生对英语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培养后进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后进生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使后进生能学,并学有所得,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基础。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材内容,使他们能学,并学有所得。

(1)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教学实践证明,按照现行的常规教学,后进生是难以听懂、学好英语的。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教师必须要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他们要降低教学难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和重点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他们的智力活动内容,尽可能让他们有“抛头露面”的机会,使其练有所求,练有所获,使他们感到自己有所提高,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从而在成功的欢乐中学好英语。

(2)减少内容,少中求精。

现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材共有8个模块40个单元,高一年级就要上1-4必修模块。这对于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份量很重,对于后进生来说,根本没法掌握全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教材作部分的删减,但一是保留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常用词汇(从词汇表中选出70%作为最常用词汇);二是保留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在对话和课文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泛读内容,精讲句型,注重应用;三是保留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如:通过学习EnglishAroundtheWorld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学习EnglishIsWidelyUsed让学生懂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3)增加阅读量,提高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用教材进行了适当增减,有减也有增。我们认为英语学习只用一本教科书是很难打开学生学习英语思路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去泛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定量的输入,才能形成一些语感,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来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后进生也应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加强正确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然后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当后进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篇文章,读完一两本简易读物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点滴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一篇篇阅读会增强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扩大英语的接触面,提高单词的复习效率,为英语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使后进生渐渐会学,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其实后进生只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知应该怎么去学。因此我们应一手抓后进生基本词汇和句型的记忆和运用这两个英语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一手抓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并指导其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些策略,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另外,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对于一所农村高中而言,后进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学生的素质要有所提高,关键在后进生的转化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后进生转化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也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大家都来关心后进生,爱护后进生,后进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能实现。

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提高了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XX年我在初三年级两个教学班中使用分组教学,112名学生中考及格率达95。3%,优秀率达49%,平均分80。1分,三项指标名列全县前茅。XX年,我又接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仍然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通过一年的努力,使这两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中考及格率达到89.7%,比刚接课时提高38个百分点。

一、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陈规,这就往往会适成许多学生“初一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到了初三,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教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

如何摆脱这样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进行探索。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1)先摸底,后分组。

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1994年10月,我接了初三、二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1分以上3人;70-79分12人,60-69分17人,60分以下24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组教学计划。我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在我的心目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

(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

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3)实行动态组合。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三、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

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

当为A组同学讲练完毕后,就安排A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在A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B组学生订正他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为B组学生讲练。?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组先讲后练、B组先练后讲、C组自练解答”的模式。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的分组教学,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同时英语在高考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高中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高三英语学困生而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英语教学缺乏兴趣,也不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高三英语学困生的英语成绩成为每一个高三英语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三学困生英语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1.缺乏信心和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对英语的求知欲较低,缺乏一定的爱好,更加不愿意记忆英语词汇。部分学困生在看到题目较长的英语阅读题时就会出现一定的恐惧心理和厌恶情绪,进而更加不喜欢英语。

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战胜自我的信息、坚韧意志和克服困难等,不能让自己坚持学习,当遇到困难或是成绩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现象。

2.学习方法不当

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学习方法和策略,学困生自主学习性较差,一般他们是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不主动理解英语,而是机械的背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同时也没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最后出现英语学习发展停滞现象。

3.注意力不集中

学困生在英语课堂上,他们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只能保持在10—10min之间,其余时间经常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部分学困生在上英语课时,手边放着杂志、小说或是其他门课的作业等,进而影响英语学习。

二、提高高三学困生英语高考成绩的有效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保证学生能真正的喜欢教师讲的课,就需要保证保证学生喜欢教师这个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真实看法,全面掌握班级中喜欢英语和不喜欢英语学生的数量,并用平等的姿态和不喜欢英语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这样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在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在兴趣,教师要在课堂设计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环节,这样一方面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喜欢上英语,有利于高三英语学困生高考成绩的提高。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英语知识时,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并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此时,要是英语教师强迫学生学习,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相对的,此时英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创新,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每节课上课前3min,让学生自愿演讲,有效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口语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学生自信心。

同时,教师在上课中指引学生敢于展现自己,大胆模仿外国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课本乏味的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保障他们英语学习兴趣。

3.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困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要想保证高三英语学生困生能持续的进行学习,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鞭策,从当前的高三英语学困生实际情况看,他们感觉英语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单词难以记忆,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困生采用趣味化的手段进行单词记忆,并在每天为学困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英语阅读资料,来丰富其词汇量,为了更好的督促这部分学生记忆单词,教师可以不定期要求他们进行单词背诵、默写,并设置一些趣味化惩罚措施,从而激发他们的单词记忆热情。

4.树立信心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对学生上课时应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教师应关注差困生,并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尽可能挖掘差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部分差困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较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英语课文,或是让他范读。部分差困生的书写较为规范,教师就可以让他在黑板上给大家抄题等等,进而帮助差困生树立信心,最后提升他们的英语成绩。

三、总结

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三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科学习成绩,对英语学困生来说,如何提高其的英语成绩,不仅是高三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英语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有效的提高高三学困生英语成绩,促进高三学困生的健康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谈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学后进生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突破心理困惑,实现出国深造的既定目标。 某大学大外部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留学志向组办国际合作项目,为广大有留学意向的高中毕业生们提供了绿色通道。其中大部分是学业成绩较差,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这里有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留学深造的愿望和家长的期盼,研究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 一、“后进生”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使用这一概念。约在1905年前后,美国心家桑戴克等人研究中小学辍学情况,运用各种量表对若干美国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大低于其他城市学生的水平,他们用了“Laggards in Our Schools”一词来描述这群学生。“Laggards”可以直译成“落伍者”,还可意译为“后进生”。这大概是最早的“后进生”概念,意指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 美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1983年,现代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 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2)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能理论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多元智能理论也为解决后进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高留学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使他们不仅在学业水平方面、也在人格方面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需要、适应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后进生”与教师的关系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业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希望能够找到特定,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后进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第一,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教育的著作、期刊及互联网上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 第二,法。对研究对象南京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第三,个案访谈法。从留学班中抽出10人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包括全部个人性格特征、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建立个案。通过访谈并书面记录学生回答内容和心理感受,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表现及成因方面的分析。 三、研究成果 (一)“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多疑心理。“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处于失败和落后的境地,在家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责骂,中学阶段,因成绩不好在学校受到批评较多,甚至还有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留学班的学生大部分中学阶段的学业成绩就比较差,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怪,再者留学班的学生费用较高,家长对学生的回报需求也就越大。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同样是出于自卑心理,总觉得周围的人是在对他们另眼看待,也总在猜度着别人是怎样看待或对待自己的`。 2.抑郁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和老师和家人交流时感觉到了代沟的存在。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们也增加了不少心事。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宁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永远埋在心里。有些“后进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 躁 ,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3.焦虑恐惧心理。当“后进生”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要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如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上课爱走神,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个别“后进生”对考试充满焦虑,产生考试焦虑症,对比较严厉的老师、父母充满恐惧,甚至对班集体也充满着恐惧。 4.厌学无助心理。“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黯淡。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究其根本,“后进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的水平、威信水平、人际关系对孩子的人格及性格特征形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家庭的教养水平(教育观念、规律、方法,抚养方式)、智力环境(家长自身的求知态度、求知表现,家庭的氛围、智能活动水平等)对孩子的智育水平、知识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2.社会方面的原因。价值观多元化——非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人社会不良道德现状、不良生活方式、不良文化、不良玩伴、不良娱乐场所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留学班的学生大多家庭实力雄厚,上结交的一些朋友的“潇洒”生活,特别是到一些不良场所消费,会使他们陷入深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学习动机缺失,意志不坚强,纪律、认识不明确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留学班中的大部分学生衣食无忧,有一些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没有生活的压力,同样也就谈不上学习的动力。父母的教养态度,并没有给孩子提出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自我约束性差,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 (三)“后进生”的策略 1.了解,找准症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或不了解产生“后进”的原因,就不可能制定有效的转化方案。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曾指出:“知其心,然后救其失也。”这说明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2.用沟通方法感化后进生。了解、尊重、关心、相信学生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常用方法。发现“后进生”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及对立情绪,真正关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 3.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激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工作中,每个辅导员都应当充满爱心,耐心地去发现、发掘“后进生”的闪光之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因势利导;另一方面,当“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稍微取得一些进步时,辅导员或是任课教师应看到他们的变化并加以鼓励,不能只和别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我们要善于运用心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坚信“后进生”也能成材,热情地期待他们,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4.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于成绩“后进”的学生,在教学或辅导中应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和出考试题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难度和深度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照顾到“后进生”。 5.教育“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后进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早期的赏识和激励,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并通过对自己能力或品格的重新定位,使自信成为他们永久的心理品质。 6.做好心理辅导,将管理范围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对于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把当面说不出口的问题倾吐出来,解决他们心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影响“后进生”的因素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还包括“后进生”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不同或是配合不利,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方式方法要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总之,通过调查、访谈研究,旨在促进“后进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从而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公平的倡导由来已久,通过对“后进生”问题的研究,发现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有利于“后进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最后成为学业进步、人格健全的发展的人。从心理学角度对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旨在帮助“后进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研究报告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范才生,钟志贤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 [7]李如密著.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8]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9]陆小娅.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无所不在.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2002年. [10]钟玉泉.情通理达.班主任,2000年,第11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德育论文后进生转化参考文献

俺这,应该有你要的.

论文排版要尽量和论文要求一致,直接使用投稿对象的模板。如果latex等熟悉的朋友,尽量用latex,排版的质量非常棒的。象小柯毕业论文,很多人都是在他们那写过并最后通过的。不想最后查重焦头烂额的话,就是自己写。 什么么意思呢?下载大量有关的文献,多读,把内容类似的部分,自己整合出来。所以其实说的都是别人写过的,但是查重能过。但凡简单复制粘贴的都能查出来,一句都能挑出来。自己写的越多,最后没时间了还可以有粘贴一小部分。

可以的,多少字

后进生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规律的科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是其研究的主要物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后进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1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具体做法

1.1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交谈有目的的了解谈话物件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找到其“后进”的主要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方法。与后进生谈话首先要营造平等交谈的氛围,切莫教师一言堂,安静的聆听较之一味的说教更能让人开启心扉,触及心灵;其次,要善于把握谈话物件的心态和性格特征。利用其心态的变化因势利导,根据其性格特征确定谈话的态度、语气、表情和动作;最后,后进生或多或少会有自卑的心理,谈话中应多用安慰鼓励的话语,让其感到格外亲切知心,从而振奋精神积极向上。谈话法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基础,是取得后进生的信任和成功转化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耗时长、见效慢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讲究语言的艺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用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语言转变思想上出现偏颇的暂时落后的学生。

1.2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教育者运用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比较含蓄间接地对教育物件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对后进生运用暗示法时,首先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因为在他人暗示中,特别是语言暗示,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暗示,在师生间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后运用该方法;其次,要恰当运用暗示法的载体,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从其优势领域中着手,并以此为切入点,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让其发挥自身优势的任务,鼓励其加以努力获取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带动学习上的进步。例如,笔者曾有一个迷恋网路型的后进生,他是个电脑高手,利用这个特长,让其做院报的美编,在老师的信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中,终于戒除网瘾,成绩由不及格跨越至良好以上,最终顺利毕业。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达到积极暗示的目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望梅止渴是暗示的典型案例,这说明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教师可以把暗示法与谈话法相结合,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奖惩法

奖惩法即用强化的方法分化行为的正误,促进人的行为向更正确的方向活动。奖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惩罚可以校正人的错误,这是教师常用的两种强化手段,对于后进生尤为适用。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当发现她他的点滴改变时就要加以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一方面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使其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增强其坚持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为其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仍是不够的,还需继续加强努力。同时,当发现后进生有所松懈,在简单的任务前仍犹豫不前,不思进取时,则要实事求是地做出批评。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如何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这就要求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科学奖惩,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动力和斗志,增添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先进行列。

1.4最佳心态教育法

最佳心态教育法即及时把握教育物件的心理变化,选择受教育者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心理状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绝大多数后进生有特殊的经历,当教师不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成因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性和情绪化的倾向,这往往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教师应当全面掌握和分析后进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里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及时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例如,笔者曾经历这样一个后进生,富家子弟,平日我行我素,当我得知其父因病突然去世时,担心其心理承受不住更无心学业,于是抓住时机,劝慰他的同时,鼓励其振作、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结果从此他再没有不及格,学习成绩平稳上升,并顺利毕业。

2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因为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因此,不能取代其他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比如;专业教育,养成教育,调动资源、形成合力等。

2.2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自身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应用

方法是受内容决定并为内容服务的,后进生的情况大多是复杂的,不能固定地、孤立地运用某一方法,而应灵活地综合运用或交替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发挥他们的整体效果,获得理想的效果。

2.3教育者本身应该克服常见的心理现象

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情绪的控制等等。实践证明,后进生的思想转化过程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复杂的过程,常常还会出现反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教师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防事倍功半,半途而废。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物件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物件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物件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物件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物件。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物件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物件”;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物件”;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物件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物件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物件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物件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物件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络,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物件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络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正规化。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正规化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字教育正规化,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正规化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路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正规化是经典教育学正规化,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络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物件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资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物件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正规化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正规化。正规化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正规化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物件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资料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物件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群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充套件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资讯科技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巨集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2从短期来看,在教育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行专、兼、聘相结合的模式,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在加大资讯交流、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 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一年,也尝试对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思考,但尚未有具体的心得,只有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所感所想。

(一)制定准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同时,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果说朗读是经,那么字词句的训练就是纬,朗读只有与字词句的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习惯性的错别字、错别音现象,并注意收集和整理习惯性错误读音和错误写法,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纠错意识,自觉规范汉字,以避免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在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就每一篇课文的特点、作用来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便可将重点放在“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看来似乎仅有一点内容,但通过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学生得以切实地掌握意境创作的手段,并能有意识地将之运用于日常写作之中。这样的收获比他们单纯记住了该文的中心,创作背景或字句含义要深远得多。

(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针对某部分学习内容,让学生有选择的预习、学习、收集资料,主动地寻求获得一些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而一个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揭题能使孩子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并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积极研究教法学法,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教师要随时随地要有教学的意识,在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对自己教学有用的东西,以便用在课堂上,或丰富课堂内容,或借此教育学生。就语文科来说,这一点确实有效。本来语文书就比较单调无味,如果不拿课外的知识来充实,那么课堂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譬如,当学生精神不集中时,也可以用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来吸引学生。这一点确实很有效,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注意插入一些例子,小故事,如《理想》讲到“不幸者”指困境中的有志者时,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人物,让学生来谈谈,既加深了学生对“不幸者”的理解,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如《<论语>十则》中也有很多孔子小故事,跟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也有很多例子,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反应也不错,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对提高了。

(四)重视阅读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面和知识面。

语文的有效教学是个慢功夫,语文成绩和能力提高都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要水滴石穿,潜移默化。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有效”,就必须不仅重视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注重课后阅读积累的“效果”。因为语文能力更多是靠课外读书读报,练笔摘抄,背诵朗读,点滴积累而不断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增大背景知识储备,更应当给予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的延伸,使二者有机的结合。比如说,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五分钟学生讲话,内容可以设置为每日一则成语,或每天向大家介绍一部文学作品,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5分钟,学生的课外就要大量阅读积累。此外,还要多写随笔。中学生活多姿多彩,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细心思考生活,就发现很多题材可写。日积月累,让学生养成了观察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习惯,同时也丰富学生的阅历,为日后写作内容更充实、思想更深刻、语言表达更有文采打下基础。另外对于学生的随笔,我认真地批改,并写上一些感想、鼓励性的话语,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加强写作训练,长期坚持下来,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的来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无论教育经验还是教育体会都有很多的收获。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时时提醒我们每一个教师,关注我们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个体的成长背景,文化教育背景,关注他们的个性心理。在他们喜怒哀乐的表现中,捕捉他们心灵的趋向,引导他们走向积极乐观健康成长的轨道。从而收获“因材施教”“快乐受教”的双赢效应。

一、捕捉学生细微的变化良机,因材施教

进入到初一的下学期,有一些学生发生了心里的些微的变化,有浮躁情绪的学生开始稳重了一些。

比如:我班的刘勇琦同学,刚一开学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比上一学期稳重了很多,我就顺势在全班级表扬了他,然后和他的家长及时沟通了他的变化,得知这个孩子特在意我对他的看法,借着这样的机会和孩子的特点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各方面变化,家长也时常配合我加以鼓励。小到作业的质量,课堂的表现,大到为同学班级做好事。家长管理孩子有一套独特的策略,再加上特别负责,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相互交流与教育方式的沟通,这个孩子变化太大了:上课不再东张西望了,下课不再和同学打闹了,自习课也能坐住板凳学习了,上课效率也提高了。尤其是数学课,有时候板书几何推理步骤,和老师的思路没有大的出入。上课更加主动地回答理由。最重要的是他越来越懂得感恩。这些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喜人的转变。但是,在他的身上还存在着致命的缺点: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离开了老师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做的大多数都是表面文章,也因此导致他的成绩长进不大,这也是我针对刘勇琦这些特点要攻克的下一个难题。尽管如此,我和家长已认识到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的神奇了。

二、走进学生内心,找到解救心灵的钥匙

史玉昆同学在学习上属于班级的前五名,上学期各方面都不用老师操心。可这学期不明理由的突然住宿了,而且屡屡发生违纪现象:在宿舍借同学钱不还,内务经常不合格,和宿舍老师发生冲突,和几个科任老师顶嘴,有时甚至一天就要发生好几次这类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和学生都畏惧的学年组长周洪磊老师叫板。面对史玉昆的这些理由我真有些措手不及。刚开学时我只是有理由就针对性的解决,认为只是他假期太松散的理由。但面对他接二连三出现这些理由的情况,我意识到他的理由不是简单的。偶然和我们临时担任地理课的心理老师谈起史玉昆,她也发现这个孩子不正常的表现。綦老师主动说:要不给他做一期的心理疏导,我说:行啊!不过,綦老师担心以心理老师的角色与该生接触,他会接受不了。我和綦老师聊了很多,綦老师也打消了顾虑,开始给史玉昆做心理疏导。经过綦老师多次与史玉良谈心,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理由在于结交了不良同年级学生王金良。因为王金良厉害,而史玉良不想让班级的学生受欺负,才表现出了以上行为。了解到这些。我想史玉昆的本质是很有正义感的,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没有把握好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我又与他的父亲交流,得知这个孩子六岁母亲就去世了。了解到这些,我从心里心疼他。我和綦老师双管齐下,以不同的身份,走进了他的心灵,让他意识到交友不善的危害。他主动向老师提出用一周的时间不再和王金良来往。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我把目光锁定在他和什么.样的孩子来往上,我发现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和王金良不来往了,而且和班级同学交往的态度变得温和了。我借机会在班级表扬他。我又听同学说史玉昆和班级的赵阳关系好,心理老师也透露,史玉良有什么心里话都和赵阳说。针对这个重要的信息,我和綦老师商量:给史玉昆树立自信心,发挥他的长处来交友。让史玉良利用晚课前的时间给赵阳补习数学,他也高兴地同意了,我看到了孩子的天真和善良。一段时间后,我与赵阳交流,赵阳很高兴对我说,他的数学在史玉良的帮助下有了进步。我把这种情况告知了家长,家长打电话感谢我帮他解决了孩子补课的难题。想想这就是双赢啊!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繁琐复杂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我们老师用一颗敏锐而关爱的心去对待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细心培育,我们不仅会从班主任的工作中享受到快乐,而且我们也会用点点滴滴爱的雨露,让一个个春的花蕾绽放在我们教育的沃土上。

摘 要 :作为班主任,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尊重、以理服人、多些爱心、耐心、恒心,少些急躁、责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他们会转变、会进步的.

关 键 词 :班主任 教育 尊重 转化 后进生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尔》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

2011年9月我接手了911班,听前任班主任和教过的任课教师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教过这样差的班级,全班45个同学,女同学都乖巧懂事、读书认真,但成绩不拔尖.21个男同学只有2个男生在认真读书,其他的男生脾气古怪,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很差,学习成绩极不理想,尤其是所谓的“五大金刚”每天惹是生非,不是跟同学过意不去,就是与任课老师作对.老师们每天都在倒计时,发誓九年级再也不要教他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学校领导信任我让我接手这个班,我心里也暗暗告诉自己:不管这些学生的过去怎么样,我都要尽力做好这个班的班主任,给他们的初三生活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用一套和他们原任班主任不一样的教育管理方法来转变班级的后进男生,根据我11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要转化后进生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在多尊重他们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用爱去帮助学生及早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促其健康成长.今年六月这届初三学生已经顺利毕业了,回顾这一年来我在转化班级后进男生时感触真的很多呀.

一、 不随意当众批评

当后进生犯错误时,不当众批评,要留个台阶.俗话说:“表扬在人前,批评要私下”.当众指责、批评学生肯定达不到好的效果,学生正在成熟过程中,尤其是初三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应“私下进行批评”,下课了找个机会像老朋友一样找他谈心,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讲出犯错的原因,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班主任给他的这点面子、这点尊重,从而改正自己.

例如为了激励几个男同学爱好学习,我任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天资聪颖的小林同学做科学课代表,有一次他没有及时上交全班同学的作业给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在课堂上问他为什么不及时上交时,他不仅不解释原因,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然顶撞老师,最后两人差点要打了起来.当科学老师把此事告知我时,我并没有再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午睡时悄悄把他喊到办公室隔壁的一间空教室里,我们两人像老朋友一样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事后他果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后来的科学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科学老师道歉.此后这样的错误再也没重犯过,每次自己都能按时完成科学作业并及时上交给科学老师批改.正是因为我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尊重他的人格,才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在今年的中考中他的科学考出了170分的好成绩.

二、 请学生坐下来谈话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经指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然而,我们平时与学生谈话的时候,却常有这样一种潜意识: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大,你小.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端坐于椅子上,而学生则站立在其对面.且先不论他们的谈话内容,仅从其不同的姿势上看,就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并以“绝对”权威自居的印象.这极易造成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缺乏自信心等.要想让师生沟通无阻,交流无限,班主任就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让学生坐下来谈话,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呈现出真正平等的“会晤”与“对话”,也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有效沟通.当我们班的后进生犯错后我总会在办公室老师不多的时候,摆好板凳,倒好开水,让学生坐下来,面带微笑,平等地交流.

例如去年8月31日学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走进教室时,我就发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不论其高矮齐刷刷一排全是男生,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当新教材等一切发放好了后,我要求全班同学按照高矮顺序排成两列重新安排座位,可一个不高的男生就是不肯往前挪动两排位置,并且怒气冲冲,斜着眼睛看着我.当时我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不愿调换座位,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老师希望放学后你暂时留下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好吗?”原来在初一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游的水平,因为自己自控能力差,回家后每天沉湎于网络游戏,平时上学玩到凌晨两三点钟,双休日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玩游戏,眼睛越来越近视,成绩越来越差.家长每天打骂也无济于事,反而他的叛逆情绪更强,以致于破罐子破摔,宁可坐在最后面睡觉,也不肯把位置往前挪.听了他的这些内心想法后,我对他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总算打动他了.谈话结束后他主动换好了座位.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在今年的中考中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德育论文范文

德育工作是繁重的,道路是坎坷的,洒下的汗水可能会消失在土壤中,但是,不要灰心,土壤终归要吸附汗水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0大学德育 工作 总结 范文 ,供大家参考!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1

教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我就本学期的德育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认真学习。学习《教师法》、《 教育 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政治学习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弘扬优秀师德传统,促进思想、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勤恳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勤恳钻研业务,努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学科德育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教育对象,认真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道环节,深入探讨 教学 方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三、真心热爱学生。作为教师,想要教育好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通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认识到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用鼓励表扬方法来做他们的工作,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事事关怀、体贴,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讲课生动活泼,注重学法指导;布置作业恰当合理,激发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兴趣,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在假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 报告 学生在校情况,互相沟通,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虚心听取家长对教育的建议。

我深深地了解:一名人民教师要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培养人才,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工作更加勤恳,更好。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2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 经验 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

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 措施 。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3

在这一学期以来我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各项 工作计划 ,以班工作计划为依据,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一学期的时间一晃就结束了。__级财会6班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行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但也还算欣慰。

一、安全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了平安

__班级对于安全,我做到了有要求,有强调,有记录,为防止 安全教育 的空洞说教,我常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讲给学生听,有时也由学生之口讲出来,起到了警示作用。

二、德育工作不放松

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我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利用每次电话、见面的时间,通过身边事例,名人 故事 等,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多重要。

三、和学生交心,促进成长

要想使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交朋友,就必须以真心对待他们。平日里,我做到了关心学生的生活、家庭、学习等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四、把真情送给学生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渠道 ,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五、学生留言现真情

面对学生的离别,心中难免不舍,我让学生每人给我一份留言,从他们的留言中,我读懂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对他们自己曾经的不当给我带来的不快感到愧疚,还有对我的祝福,对我工作的建议等,更多地,读懂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知道,那是我用真心换来的。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4

作为一名德育导师,有与同学们相处的许多个日子以来,有好多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我的德育学生的是五3班的段同学。首先,我想到他的家庭了解情况。去了之后才知道,他的父母都不在家,很少有时间管教他。所以我觉得导致他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家庭教育 存在严重问题。接着,我又接连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

经过努力和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不良行为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了解他的想法,管制他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动向,给与他各方面的关心,鼓励。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正视孩子在前进过程中的错误反复,孩子的进步需要等待。

孩子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当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时,我们要理解这是正常的,成绩起起伏伏,错误反反复复,这就是孩子。在转化的过程中,因为段的反复犯错误,我彷徨过,伤心过,可我从没对孩子失望过,当段出现反复时,我做得更多的是寻找造成孩子错误反复的原因,不给自己的转化工作找任何放弃的理由。我时常告诉自己: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是正常现象。转化学生,切忌急躁,孩子的进步需要等待。

和该生谈心

帮助学生分析不做作业的害处。给学生树立榜样,包括中外故事中的榜样和孩子身边的榜样。

(二)正视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

孩子因为其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其智力因素是有很大差异的。相信孩子的差异,不是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在转化后进孩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发挥同伴力量

和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段的作息时间表。相互约定目标订得小一点,实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做到了再给他订更高的目标。找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与他交往,同时在交往活动中善意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希望其改正。

同学们多督促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现点滴优点进步,在班会课上及时指出,让他体会的成功的乐趣。

(三)相信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是巨大的,争取家长的支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火车之双轨,孩子就如铁轨上奔跑的火车,只要双轨配合得好,再重的火车,也能承载得起。我常会和他的父母通话,之前他们都以为老师打来电话是告状的,所以都不接。我很耐心地告诉他们,我们之间需要商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也提出希望他的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很多家里的事情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他的生活阅历才能深刻点,肩上才会有重担的感觉,不然他一直处于父母的庇护中。父母对他的学期要有一定的期望值,关注他的进步和退步,有针对性的谈话。

多与家长商讨

通过教师与家长会谈,剖析段不写作业的原因。纠正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统一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德育工作是繁重的,道路是坎坷的,洒下的汗水可能会消失在土壤中,但是,不要灰心,土壤终归要吸附汗水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爱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担心,孩子的心门一定会被你打开的。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钥匙,只要用爱心来擦亮它,教育一定会得心应手的。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5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 个人工作总结 如下: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少先队具体抓,实行校长室----班主任二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多年来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由于长期开展这项活动,使我校班会课质量得以较大的提高。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 文章 、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组织班主任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班主任话细节”征文;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 黑板报 、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茅山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 文明礼仪 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出一期“我与小康同成长”黑板报,学校还利用“小灵通”广播站进行了宣传,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我与父辈手拉手,小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自己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了解,让小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教师切实增强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也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四、做好德育 教学工作计划 ,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奥运精神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布置宣传橱窗,让学生及时了解了国际、国内及校园大事;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氛围。

3、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五、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六、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 规章制度 。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 儿童 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5篇相关文章: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 学校个人德育工作总结范文5篇

★ 德育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0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精选范文2020最新5篇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最新范文五篇

★ 2019大学生德育年度工作总结

★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5篇精选

★ 最新2020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 德育工作总结报告5篇

案例描述不是记录流水帐,而只是对于非常典型的代表性的情景进行勾画。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案例综述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摘 要:我国语文教学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本文将用分析法,从课堂的导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达成和对教学的思考四个方面,对郑桂华老师《陋室铭》课例进行研讨,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郑桂华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分析法:郑桂华;语文教学;教学案例;分析

郑桂华老师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博士,本人有幸现场聆听到郑老师执教的《陋室铭》,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的收获。感触之余,写了下面这篇小文。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关于本节课的导入;关于课堂教学过程;关于教学内容的达成;关于对教学的思考。我坚信,研习郑老师这节课,将改变我们上课的方式,理解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实惠。

一、 关于本节课的导入

王荣生教授曾这样评价郑桂华老师:郑桂华的课有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真实、真切,让人感受课堂的美好。①我深有同感,郑老师在唠家常的同时是在“收买人心”,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先来欣赏一下她独特的导入:

(课间,教师走进教室,还未上课,学生三三两两的在交谈)

师:(问坐在前排的同学)你们班有多少同学呀?

生:62.师:你们班的语文科代表是谁呀?

生:(科代表举手示意)老师,是我。

师:你叫什么名字呀?

(此时教室已经安静下来,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生:我叫李月菡。

师:好名字。可是你知道父母为什么要给你取这个名字呢?

生:不知道。

师:我猜想啊。“李”是你家的姓,“月”是月亮,“菡”就是菡萏,也就是荷花的意思,你父母取名是寓意你像月亮一样洁白,像荷花一样美丽。老师说得不错吧。

生:好像有这么一层含义。那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呢?

师:我姓郑,叫桂华。你们能说说名字的含义吗?

生:我猜想是这样的:“郑”是应该是姓,“桂”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我猜老师是桂林人,老师像桂林山水一样的漂亮。“华”是中华的“华”,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师:大家看看我,就知道我并不漂亮,我也不是桂林人,我是陕西人。

生:我想“桂”是桂花的“桂”,寓意是桂花一样的清香,“华”是春华秋实的“华”,意思是你的父母希望你做一个踏实的人。

师:这位同学好有学问啊,用了成语春华秋实,那你为什么不用华而不实呢?

生:华而不实是贬义词。

师:华而不实是贬义词就不能用啊,好聪明。(同学们都笑了)。“郑”郑和的郑,是我家的姓,但是和郑和没关系啊,虽然我很想有点关系,但不是一个地方的。“桂华”其实就是“桂花”。一是古代花者,华也,“华”跟“花”是想通的。二来是我是在秋天生的,桂花也在秋天开放。“华”也许和刚才同学说的“春华秋实”有关,因为父母希望我们做个一个春华秋实的的踏实的人,不做华而不实的人。可见,父母给我们取名字是有讲究的。其他同学还愿意分享自己名字的学问吗?(依次有几位同学起来分享自己名字的寓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上课铃想了起来)

看似闲庭漫步的唠家常,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春华秋实”,这节课的导入不是给人以震撼的视频画面,不是语句优美的散文诗,也不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而预设的教学情境,就是简简单单的交谈,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这种交流,消除了老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畏惧感,为课堂上的交流扫清心理障碍。为此,郑老师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学生的回应,整节课几乎全部学生都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也许,这就是郑桂华老师借班上课的底气:不惧怕学生语文基础不好、学习不主动、上课发言少。但是,面对一群愿说、能说、会说的学生时,郑老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接下来我们从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达成加以分析。

二、 关于课堂教学过程

上面的“开场白”虽然没有进入教学情境,但是学生的思维都已经聚焦在老师身上,接下来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习的过程。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王荣生教授说“流程”是课堂教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即课堂教学的连贯过程。②郑老师这节课符合“流程”的教学观,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导向这节课的终点”,也就是“学生随着老师走”。教学伊始,教师的发问埋下了一个“炸弹”,“同学们,知道今天要上的课文吗?”“知道。”“预习过吗?”“预习了!”“预习到什么程度了?”“会背!会翻译了!”我想此时所有听课的老师都在为郑老师捏一把汗,按照郑老师本人的话来说就是:遇到大麻烦了。文言文预习到会背会翻译了,那这课还有什上的呢?恰恰这就是郑老师的睿智之处――关注学情,顺势而导,导出了“子云宅”的问题。接下来的课便是顺风顺水,由“子云宅”引出押韵,押韵引出朗读,朗读引出写作意图,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学生的思维已完全被郑老师掌控了,也深深被郑老师渊博的学识而折服。

这样的教学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更像是随着学生学习的情况而进行的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不搪塞,不僵硬。

三、 关于教学内容的达成

郑老师善于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当得知学生已经预习的很充分时,教师立即改变了教学重心,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只是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那么怎么知道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没掌握呢?此时,郑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就检测出了“子云宅”的问题,给这节课找了一个突破口,化解了老师重复讲解学生已学知识的尴尬局。教师化解了挑战顺势而导,开始了精彩的课堂,

课堂有高度,有深度。就在“子云宅”这个问题上深究一下,其他老师上课

时一般不会苦口婆心的绕一大弯子,要么直接告诉学生是为了押韵的需要,或者就不涉及这个问题,反正课文也没这个知识点。郑老师却不这样做,而是提示和指导学生朗读,激励学生自己感悟发现问题,挖出有利于教学的知识。这样不得不说老师的备课的认真。我们可以来看一张老师的幻灯片: “馨”属于“青部”,“下平”9 《广韵》

“琴”属于“侵部”,“下平”12 《广韵》

按照《广韵》中的要求:不在同一部的字是不能押韵的。

在引入“押韵”后,郑老师好像意犹未尽的样子,又引出了“要是“馨”算押韵,那么“琴”字应该算押韵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的问题。现在看来,这完全是郑老师给这个课堂布的一个大局,从教师准备的课件来看就会明白了。学生给老师挑战,老师给学生一大疑难,这样老师才能镇得住课堂,学生才会跟着老师的节奏继续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driehAdolfwi]helmDisterwegl790一1866年)阐述了他对教学艺术的深刻见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习惯于蓬勃的生气”。③这种“激励、唤醒、鼓舞”艺术在这节课堂教学内容的达成中无疑能够得到很好的验证。

四、 关于教学的思考

1、 语文“教什么”

语文“教什么”,钱梦龙老师认为认为,教语文第一就是要教会学生抓住文章的灵魂。教会学生抓住文章的灵魂,也就教会学生读文章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这篇《陋室铭》是较短的文言文,又是篇韵文,朗读肯定是十分重要的。郑老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朗读的时候却不是从读入手,而是从押韵入手。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如何押韵,怎样押韵,读起来就更有自己的感觉,更容易体悟文章内容。

语文的“教”要关注学情。老师面对的一群基础扎实、能说会道、高度自觉的学生时,重讲文言词汇和翻译之类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课堂效果肯定是热闹非凡。只是这样的课堂会是无趣的,具有了表演性质,也没了本真,学生在课堂是得不到实惠,得不到成长。或许,老师也不一定能驾驭这样的课堂。真实的课堂,真实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这样学生才可能学有所得,获得进步。

语文“教是为了不教”,要突破“教课文教知识” 的局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觉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本节课中,需要探讨的就是作者写陋室的意图。由于时间问题,郑老师没把这个问题深谈下去,可是在学生心中种了“问题”,从“铭” 的解释开始,教师就一直在引导学生对“陋室”的探讨,特别是选用刘禹锡《秋词》来加以印证,学生也明白了古人失意时的自勉和自我肯定的价值。

2、 备课“背什么”

课堂上教师的课堂呈现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行为。目前对语文信息的展示泛滥成灾,并且都只是停留在表层信息的咀嚼,语文课有两个极端:教师讲的内容学生都懂和教师讲的学生都不懂。这两种课堂,学生都不愿意听,不感兴趣。郑老师的课没有落入这两个极端,是因此教师明白了学生的需求,真正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发,关注学生的成长。 那么,教师的备课就着重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备学生,备教材,预设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都有事可做,学有所得。

3、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感受课堂教学活跃的气氛同时,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课前教师应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预先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发掘有价值的问题,精当的点拨或讲解,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2] 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1一332,344.

[3]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 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278-287.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 83,59.

[5] 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6] 李字辉.关心教学组织形式的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9).

[7] 刘济良.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8]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

注解:

①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②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③ 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1一332,344.

中学班级管理案例研究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管理难的情况下。本文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体会,分析其教育对象,收集生活中的教育教学案例20多篇,并从教育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升,形成理论,形成了一个个的教育故事,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关键词〕班级管理 教学案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是一年,回顾2011―2012学年度是忙碌的一年,紧张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有着许多故事的一年。

一、后进生转化

2012年03月06日

我听了魏书生的报告我感受最深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的转化不能叫来一批评就完事,应该给孩子制定出可以够得着的计划,慢慢的是孩子有信心,一点点的进步。

二、赏识别人

2012年03月08日

今天一大早我带学生刚跑完操,接下来同学们回教室早读。我一到教室就发现孩子们闹哄哄,有吃的、有喝的、有交作业的,当然大部分已开始读书。但我总觉得不对劲,于是我到一班去看了一下,很静都在学习。然后我回到教室,我没有发火,而是很平和的在每个小组找了一个代表,让他们悄悄地到一班看一下,接下来我什么也没说,我就会办公室了,等过了2分钟后,我再去教室时孩子们很安静都在学习,我很高兴。

三、看到的并不是那样

2012年03月10日

今早上我读了一则小故事,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两个天使来到人间,第一天来到一个富人家里,富人很冷淡的接待了她们,而且晚间让她们住到了冰冷的地下室了。老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使法把洞补了。第二天来到一个穷人家里,穷人很热情的用仅剩的一点粥接待了她们,而且腾出自己的屋子让她们住。第三天一大早她们发现穷人夫妇抱头痛哭,他们的牛死了。小天使问老天使:“富人很冷淡的对我们,而且晚间让我们住到了冰冷的地下室,你都帮他补了墙洞。这家穷人对我们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帮他们。”老天使说:“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我补墙是因为我看到墙里全是金银财宝,我不想让他得到。我没有救他们的牛,是因为昨晚老天要索回穷人夫人的命,我让牛代替了”。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老师、孩子和家长之间,并不是个人看到的那样,需要相互多沟通,才能了解孩子。

四、压不住的火

2012年3月16日下午辅导课,我很耐心的、认真的讲课,因为我觉得该班孩子基础差。可中间有2个孩子不认真听,不知在说什么。我不停地暗示,多次用目光提示,可是始终没能起作用。终于我被激怒,我觉得课堂是神圣的,不认真,且做了暗示不停止,是对我的不尊重。我毫不客气的用书抽了几下,当中进行了批评。2012年3月17日早上,我再次上课,化学课我做实验,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吸热反应,我很有意的让每个学生感受的,在更有意识的让批评的两个孩子感受,消除孩子的心理感。我觉得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彼此的隔阂也近而消失,我心里也觉得轻松了好多。

五、众口难调

2012年3月24日晚,刚下班回家,接到了一个电话,该电话来自与我们班家长。正是这个电话让我一夜难眠。原因是这样的:2012年3月24日下午学校给我们开了上学期质量分析会,学生从一位老师那里看到了各科平均成绩,因为一科成绩比平行班差了4分,孩子回家告诉家长,家长从孩子那里得到了一些情况,于是就给我这个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这课听不懂,孩子上课都是自学,就谈了一些老师的问题。我安抚了家长,可此事却让我很为难,一直到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学校,分别了解了10多位同学的意见(有年级的第1名,有班上最后一名)。有认可的,有觉得不好的,真是众口难调,老师难当呀。最后,我拨通了家长的电话:

1、该老师是我们的把关老师,没有问题。

2、该老师知识面宽,采用发散是教学,是您的孩子上高中不适应。

3、请你放心,相信我们的老师。

六、不要太护自己的孩子

2012年4月11日。我吃过饭,提前到了教室,不巧的是我发现四个学生在教室打牌。我当时很生气,为了教育四个孩子,吓唬吓唬,我让四个学生收拾书包,将他们带到了德育处。在德育处老师的教育下,四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答应回家后写出深刻检查,让家长签字。可谁知,四人离开学校后,商量不告诉家长。第二天一大早 ,四个人一起去了德育处,没有来教室。于是我一一打电话告知家长:孩子没到校。三个家长都很同情理,说回家批评教育。可以一家长很不讲理,他已经知道孩子在德育处,反过来问我,那我孩子如果昨天不回家怎么办?我一听就火了。我毫不客气的告诉他:

1、你已经知道了孩子在德育处,反过来问我,孩子如果不回家怎么办?想干什么?这是要挟老师。

2、你这是在护孩子,不找孩子的错。

3、我是不是以后每天的把你的孩子送回家,万一哪天他没回家怎么办?

4、你的孩子谁以后还敢管。

我觉得老师管你的孩子才是负责的,你不找自己还的错,太护孩子了,这样会害了孩子。请不要太维护自己的孩子。

七、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2年12月16日,今天一天没课,本应该是“幸福”的一天,但并不是那样的,对我来说是阴暗一天,我比较狠心的一天。下午第一节课――物理,张老师检查作业,发现6个学生没写被赶了出来。本班学生一直很乖,作业都能按时完成,每次家长会我都以表扬为主,也很少发现学生什么缺点,对学生一直也很放心。本以为很小的一件事,但我的发现是吃惊的,几个学生从期中考完事,就没有认真写物理作业。

今天天气很冷(3度),我就把学生的练习册从第1页到80页逐页翻阅,发现一处就折一页,20页为低线,结果没有一个合格(都超过20页)。于是我狠心的将他们站在外面,要求叫家长,6个孩子都站在外面冻的发抖,我心里也不忍,那天晚上我也替他们担心了一晚,怕他们因为我而生病,还好第2天孩子们都来了才算放心。。目的是从小事教育他们,任何事都要认真,任何小事都不能原谅,要在学生中威严。当然最终我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我觉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作好班级管理工作绝非一朝一日的事。但我认为:只要持之以恒从实际工作中的点滴出发,相信您的班级管理定能有起色!

班主任德育案例论文范文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一)

在这场对话之前,班里出现了一些事,如早操问题,班级自习课纪律卫生,交作业一些小事,作为班主任感到紧张不安,生怕班里不稳,加上和其它班级相比较,其它班级显得风平浪静,而自己的班级好像永无宁日,作为一个没有太多经验的年青班主任,在班里针对这些事感到学生个个显得顽皮,老师好话说了千遍也无济于事,自身觉得心情也十分烦 躁 ,对学生的期望值也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接下来就是急风暴雨的批评,当然言语中激烈过火的话说了好多,周而复始,一连串的批评之后的结果是校长收到了一封班里学生写的信。大概内容是老师天天骂他们,受不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耐心细致地和我谈了心,特别是要和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进行谈话,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

在和校长交流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开始体会到,如果作为自己犯了错误,也是期望领导的理解和鼓励,自己更需要领导的安慰。反之再想,学生犯了错误,心理的想法和我也一样,也需要老师的原谅和交心。所以,当天的晚自习我也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结束之后,心里震动很大,现在把它形成一篇德育案例,既作为自己经验的积累,也渴求和广大老师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班主任艺术。

我的态度:今天的脸一定要拉下来,丢脸不怕,准备迎接学生的批评,即使学生言语过激,也一定要笑着听学生骂,今天怕丢脸,今后可要丢人。学生的意见内容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我以学生案例来逐一展示:

1、×××:“老师我都想找人收拾你,为什么不让我们上自习自己安排,一次在日记里说我不喜欢我们班的老师,你说我可以离开这个学校,还有一次把我们从教室里赶出去,却没有赶某人,我们都不服你”。

2、××:“我的钱在教室里丢了,我都不想说,因为说了你反而会骂我,说我自己不看好钱,因此我不信任你”。

3、××:“开家长会后,由于我的学习成绩好,你和爸爸交流时总是说我好着呢,说我没什么缺点,其实我知道自己有许多缺点,我也不信任你”。

4、×××、××:“你说我们互相喜欢对方,我们一点儿也没有啊!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关系,根本不像你想象中那样!”

5、×××:“你说话老伤我们的自尊心,我觉得都受不了,你对好学生说话的方式和我都不一样,有些同学都这样说。”

6、×××:“老师你的教学方式应该改进,不要都又说又笑的,应该多讲一些语法和知识点,我们关心的是考试成绩。”

综合以上学生的要求大致在:

(1)平等待人(2)工作细致周全(3)教学方法改进(4)调查研究再下结论(5)说话要有艺术等5个方面,这也是我反省自己后所总结的许多失误。

感想:

(1)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要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站在学生的位置想问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民主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人敢说话,敢说实话,从中再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跟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一颗爱学生的心态投入到学生们中去,既要立威,又要自信,而爱是一切事的润滑剂。

(2)用辩论的眼光去看问题,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相信“岁岁年年花相似,日日天天人不同”,破除心中固有的看法,每天都要用新的眼光看问题。在学习上和批评中不能搞特殊化,以同一标准要求学生,说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宜,切忌说话时的粗心和用语,要讲求艺术性,不该妄下结论的不下,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他们。

(3)民主和威信的关系,有民主而无集中,班级就会散,有集中而无民主,班级也会 躁 动不安,甚至抵制,两者的结合最好,适时的民主和适当的集中很有必要。无威有信,有信无威都是不可取的,和谐的氛围最提倡。一年中,我感觉到以上粗浅的道理,让我欣慰的是:学生对我说了实话,而最失败的事是没有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爱护。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二)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切身体会到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深刻影响,现就我自己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讲述给大家: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个学生叫程占胜。初一上学期时,上课经常和别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玩儿或者做小动作,也不听老师的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胡乱打闹,脾气暴 躁 ,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在宿舍,和宿舍长吵闹,不按时休息,同学们都嫌弃他;还爱上网,平时作业或潦草或没做,成绩很不理想……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原地踏步。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应了那句话 “小人命,天注定”,我奈之何?但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怎能不理他,让他变本加厉地闹下去呀!此时,我觉得逃避不是办法,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二、案例过程: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第一次,见到的是他妈妈,他没在家,出去玩了,作业还没写。和他妈妈交流了一会儿,知道他爸爸是开大车的,跑长途,很辛苦。并且又一次发生了小的交通事故,很后怕啊!他在家也不太听话,妈妈也宠他,这次也可能又是上网了。我任重道远,回了,没找他。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不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召开了关于“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利用多媒体观看生活中感人的父母:辛勤忙碌的父母,艰苦朴素的父母,苍老多病的父母等等,然后就这一话题,语重心长地讲述了我自己的'父母从小养大,供我上学,到我有了理想的工作,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得到的却是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腰驼背了,但是他们却很开心,因为我没有让他们失望,没有让他们的心血白费,所以我必须好好孝敬我的父母,要不天理不容啊!班会后让学生写品德反思,写自己的心里话。程战胜写了,对于父母的感受轻描淡写,本来挺恼火,又想这也在正常之中,效果不会那么明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接着又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跳出农门,改变人生。想通过教育学生作为农村的孩子,上学是最好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考取理想成绩,才能走出山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给他们讲述父母今日的辛苦受罪忙碌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的不辛苦,将来生活的更好。

再接着我又进行了家访,这次他在家,看电影,作业没写,他妈妈抱着弟弟哄着睡觉。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顾及他的自尊心,好言相劝,让他好好学习。其实心里窝着火,回了。

周一晚上,地点:宿舍。熄灯了,他没在,我在厕所找到了他,点着烟抽。心中火气直往上窜。我说,你怎么这么不长心眼呀!你让我好伤心呀!我给你谈过几次话了?老师为了顾及你的感受,不想在你妈妈面前批评你,你却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懂父母的无私的爱,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忠言逆耳不进耳,血汗钱花的是那么的潇洒,穿的是那么的名牌,你有何权利这样挥霍啊!?人活着一点志气也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让别人看不起,让父母老师伤心到家,你就这样的忍心呀!?你还记得我给你写的那首诗吗?“四中管理严严严,良苦用心为明天。战胜自己很重要,用心努力笑开颜”。这首诗我是在夜不能寐的晚上发自内心写给你的,你懂吗?……

第二天他写了纸条,还挺委屈。我又一次召开班会----谁最委屈?-----父母。接着谈话,心平气和,语重心长,不带任何批评的意思的谈话。问:爸爸开车挣钱容易吗?危险不危险?妈妈在家又看孩子又做家务得劲吗?……这次我看到了希望,因为他哭了,(以前从未掉过眼泪),我让他回去写反思。这次反思写的很真诚,很到位,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决心要改,希望慢慢来,让我不住他。我给予他信心,鼓励他,教他首先学会做人,特别是要学会心疼父母,体贴父母,在学校遵守纪律,踏实学习,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

后来我给他调了座位,安排了学习助手。他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也长了,在宿舍也听话了,逐渐有老师反应他在进步,同学们的反馈也好了,成绩比以前有了大的进步。

回访他家,这次出去擀面条了,他妈妈的评价是孩子变化很大,这次回来干这干那,也没要钱上网,作业回来就开始写了,这真是太好了……

**年冬期末考试,成绩进步突出,发了奖状,以资鼓励,高兴地回家过年!我,欣慰。

三、案例分析:

(一)育人德为首,做人孝为先。

作为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才无德、无才无德我都不喜欢,有德有才是我的教育追求。“孝敬父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有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和孝敬父母挂起钩,时时事事讲述父母的不易,时时事事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时时事事感化学生的心灵。对于占胜同学这样的后进生我的良知没有让我放弃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班会德引领,反思鉴真品。

德育主题班会是班级工作的导向,利用好一切可以以德育人的机会,时时为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自我品德反思左右学生的言行,是很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占胜在后来的反思中,把心掏给了我,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用心地去改正,我建议了他,鼓励了他,他没让爱他关心他的人失望。

(三)家校诚沟通,天堑变通途。

家访,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真正地形成了家校合力,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占胜家的家访共四次,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我又迷茫逐渐觉得豁然开朗。

四、反思:

到武安四中,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在琢磨班级管理的捷径,向前辈请教,看书,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摸索到让学生通过感恩父母来激发学生的爱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感受了家访的力量,懂得了家访的意义。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班级管理方法还不高效,我会更加努力的。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用心做教育,用爱心、恒心、关心去爱护每个孩子,去尊重他们。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托起明天的希望。

  • 索引序列
  • 后进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后进生转化和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德育论文后进生转化参考文献
  • 后进生教育论文范文
  •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德育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