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汉语拼音: Mi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刊 期: 月刊(1、3、4、6、7、9、10、12期为社会科学版;2、5、8、11期为自然科学版)创办日期: 1982年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编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部通信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仙人路1段30号邮政编码: 621000国内统一刊号: CN51-1670/G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612X发行范围: 国内外订购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印刷装订: 绵阳市魏城彩印厂国内定价: 6.00元出版日期: 每月15日编辑团构成主 编: 苏智先常务副主编:魏成富副主编: 冯源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副 主 任: 魏成富 冯 源文 科 编 辑:王崇铮 邹建雄 孔明玉理 科 编 辑: 陈桂芳 向 波编 务 人 员: 杨清新
大数据就是海量信息的别称,由于信息量特别巨大,传统信息管理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科学利用。提高转换信息的难度,要运用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建立起数据信息分析平台。对大数据的利用程度能体现出特定对象获取信息与管理信息的能力。随着数据库、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逐步更新与完善,不同领域的电子数据快速提升,其影响力覆盖医疗卫生、教育、企业等公共服务领域。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中,要分析海量数据给信息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出现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之道,让高校更加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加强办学能力。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信息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信息管理,是智能化与便捷化的体现,其是否健全、完善对高校管理水平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转变信息管理的主题,信息管理的感知和响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一)提升高校信息管理的智能性与便捷性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流动更加及时和快速,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体更趋于多元化,各主体间的互动增强,信息发布成本降低,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丰富,高校行政部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更快捷,对高校信息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高校在实施数字化信息服务时,学校师生数量等相关数据是最基本的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以便达到增强高校信息管理工作针对性与客观性的目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运用信息数据时并非只重视首次运用,而是拓展到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数据,以满足高校师生信息应用的要求,提高师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性。通过构建高校师生共同管理的有效模式,体现数据技术在高校信息管理发展进程中的促进作用,奠定大数据技术服务高校现代化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的基础。高校网络门户在考虑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更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才能有效转变传统的供给导向服务模式。
(二)增强高校信息管理的感知能力与响应能力
高校智能化网络门户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前提建立起来的,其重点内容就是响应与感知。数字化、智能化公共信息管理能够充分感知和全面分析多样化用户需求,进而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响应,让信息供需和信息管理间产生优质互动。感知信息涉及两个内容,其一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前提,对既有数据进行分析实践并提出事前预测,全面感知高校师生需求的特殊性,对需求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提前判断,并在事件发展期间不断地响应与调整,降低与避免事后响应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其二是全面探究和感知公众需求,分析需求细节的特征与规律,为健全高校信息管理提供依据,以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精准、更人性的服务,如统计与分析师生在搜索信息时输入的关键词,了解师生的需求和关注热点,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高校信息管理。
(三)信息管理由数据收集者转变成信息分析者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机制的完善,促使各高校之间及高校各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信息数据的整合与交流,提高管理部门整合与驾驭信息的能力。高校管理部门不断提高分析能力,从信息收集者转变成为信息分析者。精确分析数据信息的基础是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数据整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管理、共享、交换数据,能确保各个部门的业务协作与信息传递。同时,高校管理部门也能够从数据分析者向数据推送者转变。管理部门利用搜索引擎来调查师生们经常使用的网站、语言视频、游戏等相关应用,了解师生们的习惯与爱好,并进行汇总分类,在此基础上通过某种形式向不同类别的师生推荐不同的信息。此模式应用在高校信息管理方面,管理部门则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民意。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但其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很多高校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真正认同和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数据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模糊不清的状态。
(一)缺少信息管理人才,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信息处理能力弱的现象
高校应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管理,对科技信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数据分析能力,还要精通教学业务[2]。但实际情况却是,高等院校科技人员由于历史发展影响,信息人员数量本来就少,难以满足大数据应用需求。同时,大数据时代中信息应用要将教育管理与信息使用相结合,应该在业务使用的基础上分析与整理数据,并让数据服务于教学业务。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二)没有制定统一的信息管理规划,信息技术基础不稳
搜集、归纳、分类、研究大数据,需要在独立的平台上进行[3]。现阶段,尽管很多高等院校现代化建设获得较大成绩,然而不同信息系统通常彼此独立,没有相互衔接的机制,没有设置畅通的数据接口,没有综合、统一、现成的数据平台,各种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导致大数据发展没有建立起坚实的平台基础。另外,数据质量需要不断提高,高校各个平台的信息比较散乱,虽然数量较多但质量较差,在利用大数据时的信息支持不足。
(三)难以保证数据安全,大数据应用没有建立起安全监管体系
高校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由于不断出现各种网络病毒和系统漏洞,目前一些高校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信息体系经常被网络黑客攻击。信息体系面临的安全危机是现阶段各个高校特别重视的工作,这也是影响与制约大数据在高校开展信息管理的主要原因。
(四)信息发布主体多元化,信息管理难度加大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方式和即时发布,有别于传统信息的传播手段,人们拥有更多的信息自由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任何人都能成为传播信息和发布信息的主体,这充分体现了主体多元化的主要特性。高校管理部门不再是发布信息的唯一主体,这种现象结束了权威部门与主流媒体的信息垄断时代,也终结了只有行政单位可以传播信息的时代。部分违法人员借助现代化信息方式随意传播虚假、负面的信息,对高校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增强高校信息管理的对策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管理水平较差,则会影响高校发展。每个高校都要重视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并将其当作改革抓手和学校发展重点,构建起满足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管理平台,增强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一)高校要建立开展信息管理的人才队伍
高等院校为实现数字化管理,首先需要成立专家团队和领导小组为其提供人力保障[4],前者为顺利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后者则发挥组织协调的功能。高校管理中应用新技术,首先要组建大数据推行、应用的专家团队,其人员可以聘请其他单位此领域的专家来组建,也可以组织校内此方面专家组建,既能减少资金开支,也能基于不同专业的视角开展讨论与交流,进而提出新方法与新思路。其次,领导层要重视组织协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其他部门建立大数据领导小组,在大数据信息管理中充分发挥总指挥与总协调的'主要功能,这也为机制保障、制度保障与人才保障提供了基础,建议由校行政领导或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各个部门办公室人员为组员,保障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信息管理者进行教育技术观念和信息技术意识的培训,组建起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信息管理队伍。让信息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及时把握有价值信息,增强处理数据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要整合与优化内部数据资源
信息技术通过整合、研究不同数据资源的特征、联系与发展趋势,为了解事物内在规律和实践活动提供指导[5]。所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融合与共享数据资源是重要环节。高校信息管理小组通过动员教学院系和各机关部门,重视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数据资源,并建立信息数据平台,扩大资源共享。首先,要对高校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如学生管理、科研、教务、政务等资源,要构建与完善数据库。现阶段,高校各个机关和学院都开设门户网站并搜集数据资源,为信息管理提供数据,但大多数资源呈现出相互孤立、沉寂、分散的状态,彼此间没有实现融合、交流与共享。高校信息管理急需融合教学院系和机关部门目前掌握的数据信息,排除数据共享与融合的阻碍,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与实施规范、详细的准则。同时,增强高校信息管理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充分体现数据的价值,进而达到传播与共享信息资源的目的。高校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调动各方人员的力量,收集校内外学员信息与教学信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完整性。要整合各类信息,构建完整的数据连接端口,让数据信息在不同平台上实现共享,或者以此为前提创建统一的、新型的数据平台,为分析、梳理、整合信息建立硬件及软件基础,为使用数据及深层次挖掘数据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支撑。
(三)要达到信息管理和大数据研究的有效结合
当前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完善还需要不断加强,在应用上也需要解决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中包括以下技术:实现多系统、跨平台操作的虚拟化技术;确保大量的数据得到快速处理,并妥善储存在云计算平台;提取、集成、清洗、转换大数据的预处理技术等。高等院校是人才云集的场所,具有不同学科研究优势的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汇聚于此,在开发与应用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大数据应用于信息管理时,要树立将信息管理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的意识,既要进行理论研究,也要积极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要将管理、科研、教学等不同条块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进而构建起以自主决策功能、快速决策分析、集成智能分析等功能为基础的,支持大数据信息管理的系统接口。构建完善的师生信息平台,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根据高校师生要求提供高质量服务。在管理系统与教学系统应用领域,可分析系统信息,明确关注度特别高的系统模块,要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有效增强分配资源的科学性以及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在学生管理领域,可以将学生特长、学习背景、家庭环境等进行整理与分析,为高校招生、学科设置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在教学研究领域,可以通过分析信息资源,为科研提供参照,丰富科研内容、加深研究层次,进而得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要为高校信息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现阶段,大数据还属于新生事物,以其为支撑的信息管理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与新情况,尤其信息安全成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时亟待解决的重点[6]。所以,高校要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传播层面、领导层面提出确保数据安全的策略。在技术层面,要研发更完善的安全技术,增强数据安全水平,获得安全技术先机;在制度层面,国家要根据大数据信息管理要求制定与实施相关制度、法规与政策,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要明确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责任与安全范围;在传播层面,要对收集、分析、传播信息给予技术支持,面对大量数据信息时,要对类型与主次进行整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保护;在领导层面,要在管理与统筹中重视监管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过程,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定期通报数据信息情况,避免出现漏洞。
四、结语
大数据应用技术在高校校园建设与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高校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优质、实用的信息服务。尽管目前高校信息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提升人才队伍信息管理能力,优化数据资源,将大数据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就能有效增强高校信息管理能力,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信息管理[J].智能城市,2017(1):63.
[2]李淑珍.信息社会与档案信息化管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45—146.
[3]杨碧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5(29):40—41.
[4]刘进.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管理体系[J].电子商务,2015(9):72—73.
[5]许统德,熊焰.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管理体系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12):19—22.
[6]陈甜远.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信息管理中心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3(5):8—9.
直接搜索知网就可以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四川绵阳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
绵阳师范学院是二本。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四川省绵阳师范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绵阳师范学院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高新校区、游仙校区和丰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两千亩,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现有16个二级学院,5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有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9000余人,专任教师1254人;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馆藏纸质图书196.74万册、电子期刊93.18万册。
绵阳师范学院的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43912.32㎡,阅览室座位数6246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96.74万册,当年新增176946.0册,生均纸质图书100.12册;拥有电子期刊93.18万册,学位论文962.33万册,音视频284922.12小时。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36.3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664.8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51.07万篇次。
学术期刊:《绵阳师范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4、6、7、9、10、12期)。
主要设有专家视域、李白研究、民间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县域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法律研究、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文字、政治学、民族学、哲学、美学、社会学、文献学、艺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等栏目。
《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8、11期)刊发内容包括数学与统计、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化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心理学、管理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等。
《学报》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名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汉语拼音: Mi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刊 期: 月刊(1、3、4、6、7、9、10、12期为社会科学版;2、5、8、11期为自然科学版)创办日期: 1982年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编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部通信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仙人路1段30号邮政编码: 621000国内统一刊号: CN51-1670/G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612X发行范围: 国内外订购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印刷装订: 绵阳市魏城彩印厂国内定价: 6.00元出版日期: 每月15日编辑团构成主 编: 苏智先常务副主编:魏成富副主编: 冯源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副 主 任: 魏成富 冯 源文 科 编 辑:王崇铮 邹建雄 孔明玉理 科 编 辑: 陈桂芳 向 波编 务 人 员: 杨清新
其实学校只是环境条件比较差 但是在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还是不错的住宿方面 要看你的专业 如果在北校区 寝室好像是公用的厕所和浴室 比较旧 如果在磨家的新寝室 寝室是8人间 寝室里有卫生间 但热水是限时刷卡供应 不过距教室特远 步行大概半小时 总的来说 是比其他的一些学校条件艰苦
绵阳师范学院好。
1、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拥有在职教职工1181人,专任教师919人,其中具有正、副高职称教师463人,硕、博士学位教师596人。硕士导师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绵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绵阳市文化艺术专业领军人才1人。
成都师范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6人。
2、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环境工程;校级重点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教育与心理学、生态学。
成都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社科联共同开展“学科共建项目”,重点支持该校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四个重点学科的建设,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1.5万元。
扩展资料:
绵阳师范学院的优点: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高校,图书馆藏书154余万册,电子文献36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1余亿元。有17个二级学院 ,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9000余人;覆盖9大学科门类71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
成都师范的优点: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了经、教、文、理、工、艺、法、管、史等9个学科门类。有学校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原名《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7年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612X,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70/G。 该刊已被列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原名《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7年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612X,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70/G。 该刊已被列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信息由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记者团成员采集、绵阳师范学院各党政机关部门材料、社会绵师成果、全院师生写作.
绵阳师范学院好。
1、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拥有在职教职工1181人,专任教师919人,其中具有正、副高职称教师463人,硕、博士学位教师596人。硕士导师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绵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绵阳市文化艺术专业领军人才1人。
成都师范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6人。
2、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环境工程;校级重点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教育与心理学、生态学。
成都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社科联共同开展“学科共建项目”,重点支持该校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四个重点学科的建设,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1.5万元。
扩展资料:
绵阳师范学院的优点: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高校,图书馆藏书154余万册,电子文献36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1余亿元。有17个二级学院 ,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9000余人;覆盖9大学科门类71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
成都师范的优点: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了经、教、文、理、工、艺、法、管、史等9个学科门类。有学校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
实话实说吧,在公平客观的角度上讲,师院确实没有重点大学好,可就像每个人考的分数有不同的层次一样,师院在它的二本师范类大学里应该算不错了,我在这里上了两年,感触颇多。每年十几万的图书馆应用,可是人们只知道去抱怨而完全没有去利用,还有一个好处是师范类学校的奖学金都不错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原名《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7年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612X,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70/G。 该刊已被列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