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国外专家研究学困生的论文

国外专家研究学困生的论文

发布时间:

国外专家研究学困生的论文

暂时学困生心理个案研究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暂时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本文就暂时学困生心理个案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个案研究背景,个案心理问题分析,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关键词]暂时学困生 心理问题 个案

暂时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是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是让老师、家长揪心、担忧的一个群体。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沉默是金吗?不!其实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愿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因此,在对增强暂时学困生社交自信心,引导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了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背景

1.个案自然情况

李祖强(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本名为化名),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暂时很差,考试成绩在班上甚至在年级里也是总在最后3名里徘徊。上课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胆小、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在学习上常常撒谎,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2.家庭生活背景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平时没有时间,其实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打骂,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个案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观察与了解,发现他与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严重自卑心理、孤独焦虑心理、胆小压抑心理。形成该心理的原因有:

1.父母对学习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通过家访和与家长的谈心,了解到李祖强的父母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生活比较艰苦,饱受磨难,因此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孩子的成绩让他们在邻居、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为此,花钱请家教、找亲戚帮忙等种种方式。孩子在童年,尤其是小学六年是最重要的性格、社交方式形成的阶段,非常渴望父母的关心、呵护和指导。而此时孩子为了学习焦头烂额。父母的打骂使他形成了严重的'胆小、焦虑心理特征,造成了如今自卑、孤独的社交现状。

2.同学的排斥

因为他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非常差,每天每天面对许多许多的错题订正,考试常常不及格。每次考试,只要老师说有一个人不及格,同学们都会把怪异的目光投向他。这种不光彩的班级定位,更加使他不敢和同学平等交往,受到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形成了自卑胆小的社交心理现状。由于长期不被群体接纳,他一直就象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出现在班级里,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孤独、焦虑和无助让他多么痛苦了。更严重的是他自己也不接纳自己了。

作为一名老师,只要给予他适当、适量的倾诉机会,给予他相应的社交心理疏导,关心、爱护他,帮他树立健康的自信心理,忘却孤独,同时教他一些社交技巧,让他有机会能自由地与他人交往,促进其社交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更加健康。

三、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1.疏导父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与孩子父母谈心,劝他们给孩子更多生活空间。把孩子几年以来的学习情况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建议他们正视现状,适当降低要求,给孩子提供其他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2)建议家长调和家庭气氛,多和孩子沟通,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多去发现孩子身上可爱的一面。鼓励家长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打消孩子心中焦虑、胆小的情绪,培养正常的社交心理。

2.疏导同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即社会人。孩子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集体中形成的,所以进行必要的集体教育就很重要了。只有集体真正开始接纳他,关心他,帮助他,才能更快的消除孩子心灵的坚冰,走出封闭的自我,体会到社交的乐趣,享受童年的快乐。

3.个人疏导,让孩子学会悦纳自己,进而表现自己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相信,个体内心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的成长,只有发挥他个体的自我力量,他才能真正走出孤单、走出胆怯,树立健康的社交心理。

(1)发现优点,赏识自我

在前几次咨询当中,笔者逐渐体会到他那颗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他完全默认了所有人对他的指责,承认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在他不完整的叙述当中,了解到几个生活片段。片段一:在四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多次鼓励下他终于站起来发言了,但是离题万里的发言还是若来同学的嘲笑,从此以后,他不好意思发言了,也不敢主动和别人讲话。偶尔有同学欺负他,他也不敢为自己辩解……

在心理辅导课上,我把他叫上讲台,在他的身旁让全班同学对他进行优点大轰炸,孩子们用他们童稚可爱的眼睛为他找到了二十多个优点,他很惊奇,很害羞,他的眼中开始闪现光芒。最后让他说自己地方感受时,他腼腆地绞着手说:“我没有想到,我还有优点,这么多……”同学们在鼓励他相信自己,有人当时提出要帮助的文化课学习,使他尽快和同学融合在一起。

(2)角色扮演,体验成功喜悦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学会说不》的一节辅导课,让他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因为我提前告诉了他,并鼓励他要成功。他也真的没让我们失望。通过这次活动他体验到付出后的收获,付出后的成功……

(3)提供社交机会

与班主任沟通,在班级里给他安排一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增加社交机会,同时也提供了社交技巧实践的机会。建议教师把最最简单题目的回答机会尽量让给他,让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交心理,走出自卑、焦虑情绪的干扰。在面对比较困难的社交初期,我们运用角色模拟的方式,一次次的模拟社交的场景,即使给予他成功的鼓励,不断强化他的社交成功体验。用游戏的方式建立他的社交心理机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心理辅导以后,我欣喜的看到李祖强一步步艰难又执着的成长步伐。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反复的困惑。现在,李祖强在与人的交往上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许多,下课已经可以和谐的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虽然他现在还不是社交中万众注目的焦点,但是也已经是戚戚相关的群体一份子了。孩子今后的路还很长,愿他能带着一脸充满希望的微笑和一颗温暖感恩的心上路。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的相关论文参考

【摘 要】只有明确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更好的帮助学困生。只有分清学困生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只有研究好学困生转化原则,才能对学困生彻底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五心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在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他们学习活动受挫,心情焦虑,紧张感强烈,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专注于学习之外的事。这些学生约占全体学生4―6%。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心理动力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即兴趣、动机、习惯、人格和环境的影响。转化他们,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学困生的成因与类型

1.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

家庭方面原因有: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从小溺爱到大、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等;二是家长言行失当,个别家长,接触黄赌毒,语言行为不文明、不检点,给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三是家庭变故因素,如单亲家庭、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已明令禁止歧视学困生,但曾经的伤害和可能存在的无形(无意)歧视不能说荡然无存;二是教学的偏差,给学生一样的要求与标高,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而教师并没有及时改变为因材施教,强化个别辅导;三是自新失败,一次失败无人指导,再次失败无人安慰,总是在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社会环境方面: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与影响,如:哥们意气、大哥意识、迷恋网吧等;二是当前经济意识日趋浓厚,凡事向钱看,攀比风气严重;三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经商、打工,出现空巢家庭或寄抚与隔代长辈,而一些委托监护人监管不力,或老辈的过分宠爱等。

个人自身方面:一是思想不明,交友不当;二是身体状况不佳,影响学习;三是智力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智商欠缺。

综观四个方面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列为重点,并以此促进个人的发展,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

2.学困生的类型

根据学困生的成因,可以把学困生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是学习目的不明,思想涣散或心理疾患造成的心理障碍型;二是自控力差,坏习惯多的意志薄弱型;三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学习,即使学习但事倍功半的身体病态型;四是知识链脱节,形成断层的知识断层型;五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干扰造成的环境困惑型;六是智商欠缺的智力低下型。

二、学困生转化应坚持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要给学生以无限的期望,处理问题不要武断。

2.科学、民主、平等的原则。讲究科学正确的方法,采用民主的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弃师道尊严,走进学生的内心,让灵魂得到触动。

3.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这需要施教者有高明的洞察力。

4.情感性原则。转化学困生,要以理服人,要以情感人,要以行导人,在这诸多因素中,我觉得情感是基础。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障碍型学生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采取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方法。心理疾患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2.正面鼓励,侧面教育。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多对学困生发问,并多表扬和鼓励,激发其思考,课后耐心辅导,发挥特长,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其信心。在学校生活中,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他们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运动能力甚至表演能力上可能比优生更胜一畴。 3.利用活动,树立信心。教师要对学生抱以信任的态度,教师的支持有利于学生自信的增强。其实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其所长,关键要发现并加以利用,如某个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不佳,教师要把此信心让学生转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信心上来。

4.主动辅导,人格感化。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在自觉遵守纪律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困难之际,最需要的是恩师的教诲,同时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人格感化有重要作用。

5.建立档案,促其成才。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档案,系列帮扶学困生,能更好地使学困生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6.持之以恒,教育不懈。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新的断层,今天能管住自己,后天就不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使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

7.制造饥饿感,使学生感到缺少知识的不便,引发他们对知识的苛求。使用这种方法可从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入手。

8.多方获得帮助,转化学困生必须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家长是一支必不可少的促进学生转化的力量。社会团体的参与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如:共青团、公安局、解放军的宣传、教育和联谊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当然,改变学困生的学习面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学困生率定能大大缩小,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国外研究融资困境的论文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一)我国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二)我国缺乏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 (三)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不足 (五)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成本高,银企关系恶劣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内)解决对策: (一)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改革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三)转换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理顺政企关系,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外)解决参考:(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信贷担保为主的模式,美国的信贷担保模式资金利用效率高、中小企业受益广、资金安全系数高,但手续复杂,获得贷款时间相对较长,对中小企业和经济的启动作用相对较慢。(二)以日本为代表的直接“优惠”信贷(相对民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较高的信贷利率而言)模式,日本的直接信贷支持模式需要政府投入的资金量大,资金风险也较大,但手续相对较简便,获得贷款时间较短,对中小企业和经济的启动作用相对较快。因此,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政府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模式的特点及长处,根据某一时刻我国中小企业和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式,以取得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资金的最大效果。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来进行的:一是从企业自身结构特点出发,从企业资本结构角度来进行,虽然其研究对象以大企业居多,但对中小企业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二是从中小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角度。

资本结构理论

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而企业也在致力于寻找最佳资本结构,以期达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也主要是围绕如何形成最佳资本结构展开的,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连个个阶段,即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一般是由权益资本价值和债务资本价值组成,在企业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情况下,总资本成本率最低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于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 Durand ,1952)提出的早期的资本机构理论,他将资本机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也称为折衷理论)。净收益理论是以权益资本总可以获取固定不变的收益率且企业总能够以一个固定利率筹集到全部债务资金为假设前提,该理论认为债务资金总是有利的,当企业负债率达到100%时,就可以满足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净营业收益理论是以总资本成本率和负债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为假设前提,该理论认为,无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企业总价值不发生任何变化,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不相关,企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传统理论也就是折衷理论则是介于净收益理论和净营业收益理论之间的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不独立于资本结构以外,企业确实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即在加权平均成本由下降转为上升的拐点上,并且这个资本结构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的运用来实现。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三个理论均不够成熟,净收益理论重视财务杠杆效应而忽略了财务风险,净营业收益理论则过分的夸大了财务风险,折衷理论则忽略了负债比率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经验推断的基础上,没有经过科学的数学推导和数据统计支撑,不够成熟,在实践中会产生偏差。而以MM定理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则使得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1)MM定理。Modigliani & Miller于1956年在计量经济学年会发表了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后来又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论文上面所提的理论被称为MM定理。MM定理的提出被认为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结构理论的分水岭,也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石。MM定理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条件下,例如完善的资本市场,无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等,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数学推导,该定理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价值与他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无关,即无论发行股票还是债券,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该定理前提假设恨苛刻,与现实情况明显不符合。

Modigliani & Miller于1963年又发展了他们的理论,放松了没有企业所得税的假设,修正后的MM定理认为,由于债务融资的免税特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将使用越多的债务,即债务的“税盾效应”,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即为100%的负债,企业可以通过利用政策来改变其资本结构从而改变市场价值。

Miller(1997)建立了一个包括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模型,分析了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了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了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利息的减税作用但并不会完全抵消的结论。该结论与Modigliani & Miller提出的修正的MM定理是一致的。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缺陷,都将债券融资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而忽略了债务的风险和额外的费用增加,与现实经济不符合。

Ang(1991,1992)对中小企业的税盾效应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小企业一般缺乏此类动机,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采取独资和合伙组织形式,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弱化的有限责任也使得破产成本至少在局部上依附个人,由于盈利性逊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较少使用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Prttit &singer.1985),而从负债的成本来看,一般认为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破产可能性,因此比大企业使用较少的债务融资。

(2)静态权衡理论。MM定理只考虑了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而没有考虑其所带来的风险和额外费用。本杰明﹒格雷厄姆(1934)在其《有价证券分析》一书中指出,以法律规定的税率纳税,当财务危机可能性不大时,一个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将不会有税盾效应,然而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增加负债率,这些企业就会增加7.5%的收入。

1984年,Myers在MM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企业的高负债的增加,使得企业固定费用增加,收益下降,从而企业财务面临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的增大产生了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两类成本。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资本结构取决于他要达到的目标,其中包括在负债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取舍,我们称之为静态权衡理论。最优的资本结构即为负债的免税利益和财务风险带来的成本之间相互平衡的资本融资结构。

1990年,Mackie-mason估计了一个公司优序租赁股份的发行的概率模型,她指出,低边际税率的企业(比如具有递延税收损失的公司),与那些面对固定税率的更具有盈利性的公司相比更倾向于发行股份,Mackie-mason 的结果与权衡理论相一致,因为它说明了赋税企业偏好负债。

(3)优序融资理论。1984年,Myers & Mujluf在其名篇《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中,根据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其认为,公司偏好于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公司将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也就是说,先债务后权益。如果公司内部产生的现金流超过其投资需求,多余现金将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回购股票。随着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公司的融资工具选择顺序将是:从安全的幅务到有风险的债务,比如从有抵押的高级债务到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股权融资是最后的选择。

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个人所得税和控制权的研究角度对优序融资理论作出了解释,指出由于留存收益提供的内部资金不必承担发行成本,也避免了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资金要优于外部资金。与权益性资金相比较,负债融资由于具有节税效应,发行成本低,又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对外融资来说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4)信号理论。最早将信号引入经济学中的是Michael Spence,他认为尽管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是潜在的交易收益依然可以实现。

Ross(1977)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分析,最早将非对称信息引入MM理论模型,分别假设公司的未来收益服从连续型和离散型的分布。假定经理人了解投资收益的分布函数,而投资人不了解, 建立了融资结构的信号传递模型。企业经理人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向投资者传递了信号。一般来说破产的概率是和公司的质量负相关而与负债水平正相关。破产将给经理人带来损失。因而经理人不会盲目增加负债,在低质量的公司无法通过更多的债权融资来模仿高质量公司的情况下。外部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水平作为高质量的一个信号。所以,投资者将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理解为企业资产质量的恶化,而债务融资则是一种企业资产运作良好的信号,负债率上升表明经营者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高的期望,传递了经营者对企业的信心,进而使投资者对企业也充满信心,进而使企业市场价值随之增大。

(5)代理理论。代理理论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投资者之间潜的冲突决定着最优的资本结构,即企业要在代理成本和其他融资成本之间进行取舍。

1976年Jensen & Meckling开创了代理成本理论,即代理理论、企业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学说,Jensen & Meckling把代理关系解释为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而同时又要求代理人为其提供利益的服务关系。例如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引起的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就属于代理关系。由于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存在外部股权),经营者的工作努力使他承担了全部成本却只能获取部分收益。而当他在职消费时,他却得到了全部的收益却只需承担部分成本。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代理人就不会总是根据委托人的利益来采取行动的。也就是说经营者将不会努力工作,却热衷于在职消费,这将导致企业的价值小于管理者为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简称股权代理成本。在投资总量和个人财产给定的情况下,增加债务融资的比例将会增加经营者的股权比例,进而降低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但债务融资又会引起另一种代理成本。因为作为剩余索取者,经营者将更倾向于从事高风险项目。如果成功的话,经营者可以从中获取成功的收益;而一旦失败,他便借助有限责任制度将失败的损失推给债权人。经营者的这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就是债权融资带来的代理成本 ,即债权代理成本。在对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进行分析 的基础之上,Jensen & Meckling认为 ,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决定的,当两种融资方式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的时候,使得总的代理成本达到最小,进而企业便可以实现最佳资本结构。

(6)控制权理论。控制权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经营者对控制权本身的偏好角度探讨了资本结构问题,主要反映了企业通过对资本结构中负债和股权结构的选择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的影响程度。该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结构在决定企业收入分配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也就是说,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融资结构的。

Harris & Raviv,主要探讨Jensen & Meckling所提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所引发的代理成本问题,他们分别用静态和动态两个模型说明了经营者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从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的,因而有必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他们认为债务融资有利于强化公 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Aghion & Bolton于1992年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到融资结构的分析框架,并对债务契约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在多次博弈的过程中,当出现不容易得到的收益信息时,将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是最优的。

Davidsson(1989) 在对瑞典中小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小企业增长最重要的是“ 预期金融回报”和“独立性的增长”。 当中小企业扩张与独立发展发生矛盾时,所有者会保持企业的独立性为重。可见控制权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小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角度

国外从中小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所作的研究很多,大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微观层面上,企业自身成长周期对资本的需求,以及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角度;二是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政策,银行业合并以及结构化调整等。

1.微观层面

(1)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指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所不同的融资特点,也没有动态的研究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资本结构安排有什么影响。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弥补了这方面不足。

Weston &Brigham(1970)根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来源的变化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并将企业的成长周期分为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Weston &Brigham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将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分为六个阶段 ,即创立期、成长阶段Ⅰ、成长阶段Ⅱ、成长阶段Ⅲ、成熟期和衰退期 ,并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显性特征说明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来源情况,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Berger & Udell(1998对 We s t o n &B r i g h a m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进行了修正 ,即将信息约束、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等作为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基本因素并引入到他们所 构建的企业融资模型中,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随着信息约束 、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等约束条件的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融资安排 。

(2)企业融资困境方面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Macmillan在向英国国会提供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金融缺口”,即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发现,中小企业的长期资本供给存在短缺, 这种短缺尤其明显地发生在那些单靠初始出资人的资金已经不敷运用, 但规模又尚未达到足以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企业身上。“麦克米伦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失灵,即市场的力量无法使资金向中小企业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中小企业无力从金融市场获得直接融资时,只有从银行获得间接融资。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所以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唯一途径。这就使得银行具有相对的借贷优势。

1981年Stiglitz & Weiss发表了《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之后,信息不对称被公认为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Stiglitz认为,信贷配给源于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导致了信贷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此问题的发生是基于商业银行不具备监督借款者的能力、借款人与贷款人利益不一致性以及他们之间事前的信息不对称这三个主要因素。

Bester(1982)引入了贷款抵押甄别机制,提出了低风险的企业承诺较高的抵押水平而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而高风险企业则相反,以此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Strahan、Weston(1996)提出了匹配理论,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与银行的规模成较强的负相关性。

Berger& Udell(1998) 发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关键。而关系型借贷被视为银行和企业双方在关系导向下达成的一种合意合约。如果借、贷者之间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则有利于贷款人获得借款者的相关信息。如:借款者在贷款期限内生产经营状况,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借款者的还款的意愿及能力,是否需要抵押品以及是否需要签订有其他附加条件的合约等。

Uzzi& Gillespie(1999)认为,与中小企业贷款直接关联的贷款员,可能较其他人掌握更多的关于中小企业的权威信息。这些贷款员与中小企业主和其雇员保持着长期的关系,了解企业在当地的运行情况和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该贷款员就生活在当地的社区中。因此对中小企业及其所有者的财务状况非常了解,对其当前及未来的绩效有着比较准确的认识。

2.宏观层面

(1)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

一般认为, 银行业合并后形成的金融机构不仅规模会增大, 组织结构会更复杂, 行为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不利于关系型贷款的开展。

Strahan(1998)认为小银行合并之初,多样化使得合并后的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相反,小银行被大银行兼并时,新成立的银行则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同样,当大银行之间发生兼并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会减少。

Peek& Rosongren发现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合并或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Berger进一步指出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4种潜在效应:静态效应、 重组效应、直接效应和外部效应。

Sharpe认为,市场力量使银行能够加强它与小企业的隐性长期合约关系,小企业从长远打算,会倾向于和银行保持长期关系。因为企业转换“基础”银行的沉淀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当银行与企业保持较长时期的关系后,银行就有可能使企业支付高于完全竞争时期的利率水平,使以前吸引小企业的短期低利率补贴部分得到补偿。Peterson和Rajan的研究发现,当银行的市场力量增加时,信用级别相对较低的小企业也有可能获得贷款支持。

(2)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传导渠道: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货币渠道指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进而影响经济部门的真实支出。信贷渠道则又分两种,一种为银行贷款渠道,另一种为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贷款渠道是指,货币紧缩伴随着银行储备的减少,进而导致贷款供给的减少。。资产负债表渠道是指,货币紧缩通过提高利率损害到企业抵押品的价值,降低企业信用等级,进而削弱了企业获取贷款的能力。因此货币政策改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冲击更大。

G e r t l e r 和 G i l c h r i s t 在对制造业小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发现,小型制造业企业不仅直接对利率反应敏感,而且还深受经济周期的间接影响,因此,货币紧缩对小企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

Taylor指出,金融自由化不会导致资金供给总量的增加,因为利率提高只会使得资金供给从非正规部门转向正规部门,总的借款额不会出现净的增加。Steel认为,由于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抵押品的缺乏以及历史渊源等,使得小企业在获取正规部门的贷款时仍将面临着诸多的限制。如果放开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将会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关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式的选择及相关实证研究;第二,关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困境原因以及相应对策的研究;第三、国际上中小企业融资在操作层面上经验介绍以及比较研究。

1、贺力平(1999)认为, 妨碍我国银行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因素是银行机构缺乏企业客户风险方面的足够信息,从而不能做出适用的风险评级并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指出可以通过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转变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来解决贷款者与中小企业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周业安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抑制政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价格和数量歧视导致了企业的过度负债、逆向选择、寻租等现象,浪费了信贷资源;资本市场的行政管制则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

3、樊纲研究员(1999)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原因主要是政府一直没有采取发展非国有银行的政策所致。所以作者提出要积极地发展非国有银行。同时为避免人们的‘市场选择’扭曲,提出对非国有银行的存款人提供与国家银行同等的社会担保。

4、张杰认为,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贷资本化。他认为,解除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营造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

5、陈晓红教授(2000)指出:由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财力物力有限、设备落后陈旧及生产的都是属于卖方市场的终端产品,而非生产与大企业相配套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经营效益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的加剧而变得较差。基于风险和利润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大量向大企业集团倾斜,使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严重不足,为解决这种资金关系的不协调,作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第一重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建立中小企业的主办银行制;第二建立政策性中小银行;第三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性中小银行。

6、魏开文博士(2000)认为,我国市场型的银行和中小企业关系的模式应该是一种契约型的主办银行关系。这种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用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来规范银行和中小企业的行为,并体现契约型的信用关系。

7、林毅夫(2001)、 李永军从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的要素禀赋出发,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成本较高,企业规模的限制决定了采取编制公开财务报表上市要承担巨大的信息成本;而在间接融资中,大企业在经营活动的透明性、抵押及贷款规模效应等方面原因,大型金融机构更偏好对大企业的贷款。而与大型金融机构所不同的是,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而从企业的技术类型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唯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8、白钦先、薛誉华(2001)指出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赶超战略,强调规模经济的观点占据了政策层的主导地位,忽视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认识上的差距导致长期

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9、杨思群教授(2002)在对国外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惜贷”、信贷的可歧视性、非长期关系、支付体系及中小金融机构等问题。提出我国银行和企业间问题的缓解思路是:银行“惜贷”一方面是反映中小企业素质及信用程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反映了银行在信贷文化、重视资产的安全性方面有了积极的变化,所以“惜贷”只能是作为短期的特殊环境下采取的临时措施,而从长期看,为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稳定运行,银行必须提高信息的分析能力和信贷担保技术;对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非长期关系上,建立中小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在支付体系上,中小企业存在“多头开户”现象,这不利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运营情况和信用状况的了解,所以要减少这种现象并提高银行小额支付体系的效率;在中小金融机构上,片面强调国有化和国有控股,使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良、预算约束不强等体制方面的弊端,为克服这一弊端,需按市场化的准则设立和监管中小企业,同时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在整和过程中进行市场化的兼并和重组。

10、张捷教授(2003)通过银行组织结构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特点来说明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意义。关系性贷款的基本前提是银行和企业之间必须保持长期、紧密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通常一到两家)银行打交道。由于关系型贷款不拘泥于企业能否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和抵押品,因而最适合资产抵押品较少的中小企业。也就是说,中小银行在收集和处理公开硬信息(如企业财务数据、信用编码等)处于劣势,但由于其地域性特点,它们通过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近距离接触而获得各种非公开的关联信息,具有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优势。由于软信息传递存在成本问题,会在银行内部产生代理问题。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科层结构简单,代理链条短,代理成本也相应地就低。

理论研究不足及以后研究方向

虽然说企业融资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在很多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各种实证检验也经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小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融资需求理论还远不够完善,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和争论有待于进一步地解释。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运作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经济形势复杂,今年以来温州,鄂尔多斯相继发生的高利贷崩盘现象,充分的体现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学科交叉,例如将博弈论以及行为经济学加入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去,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贫困问题的国外研究论文

1. Fulong Wu, Chris Webster,Shenjing He and Yuting Liu, 2010. Urban Poverty in China.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ress. ISBN:1847209696,259 pages2. Samara, Tony, He, Shenjing, Chen, Guo (eds.) 2013 Locating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the Global South: Transnational urban governance and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978-0-415-63564-6, 316 pages 1. He, Shenjing, Chen, Guo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Interrogating unequal rights to the Chinese c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2. He, Shenjing, Lily Kong, George CS Lin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China’s New Urban Space, Urban Geography (forthcoming)3. He,Shenjing, George CS Lin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Producingand Consuming China's New Urban Spac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Urban Studies (forthcoming)4. 何深静, 中国新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演变,《人文地理》专栏主持,20125. 何深静,大事件与城市发展,《规划师》论坛主持, 2010(12) 1. He, Shenjing, 2013 Evolving enclave urbanism in China and its socio-spatial implications, the case of Guangzhou,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forthcoming).(SSCI)2. He, Shenjing and Chen, Guo, 2012 Interrogating unequal rights to the Chinese c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794–2800(SSCI)3. He, Shenjing, 2012 Two waves of gentrification and emerging rights issues in Guangzhou,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817–2833(SSCI)4. Qian, Junxi and He Shenj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2012 Rethinking social power and the right to the city midst China’s emerging urbanis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801–2816 (SSCI)5. Liu, Yuting, He, Shenj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 Wu, Fulong 2012.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in Nanjing, China,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64(4)554–571(SSCI)6.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u, Fulong, & Webster, Chris 2010 “Social groups and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s urban villages: An i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Housing Studies 25(5), pp 671 - 691. (SSCI)7. He, Shenjing 2010 “New-build gentrification in central Shanghai: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6(5): pp 345–361. (SSCI)8. He, Shenjing, Wu, Fulong, Webster, Chris &. Liu, Yuting. 2010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urban low-income neighbourhoods and socia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4(2) pp 328-349.(SSCI)9. Wu, Fulong, He, Shenjing & Webster, Chris. 2010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neighbourhood effect: urban poverty in impoverished neighbourhoods in Chinese cit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2, pp 134-152 (SSCI)10. Liu, Yuting, He, Shenjing, Wu, Fulong & Webster, Chris. 2010 “Urban villages under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unregulated assets and transitional neighbourhoods”. Habitat International 34(1), pp 135-144. (SSCI)11.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ebster, Chris & Wu, Fulong. 2009 “Property rights redistribution, entitlement failure, and the impoverish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in China” Urban Studies 45(9), pp 1925-1949 (SSCI)12. He, Shenjing & Wu, Fulong. 2009 “China’s emerging neo-liberal urbanism, perspectives from urban redevelopment”. Antipode 41(2), pp 282–304(SSCI)13. Liu, Yuting, Wu, Fulong & He, Shenjing. 2008 “The making of the new urban poor in transitional China: market versus institutionally based exclusion”. Urban Geography 29 (8) pp 811-834(SSCI)14. He, Shenjing, Webster, Chris, Wu, Fulong & Liu, Yuting. 2008 “Profiling the urban poverty in a Chinese city: the case of Nanjing”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1(3), pp193-21415.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u, Fulong & Webster, Chris. 2008. “Poverty incidence and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urban China, a case of Nanjing”. Cities 25 (3), pp121-132. (SSCI)16. Liu, Yuting, He, Shenjing & Wu, Fulong. 2008. “Urban pauperization under China's social exclus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30(1), pp21-36. (SSCI)17. He, Shenjing 2007. “State-sponsored gentrific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the case of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 43(2), pp171-198. (SSCI)18. He, Shenjing & Wu, Fulong 2007. “Socio-spatial impacts of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on China’s urban neighbourhoods”. Cities 24(3), pp194-208. (SSCI)19. He, Shenjing, Zhigang Li and Fulong Wu 2006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ties, Geographers’ Perspectives”. China Information 20(3), pp429-56.20. He, Shenjing & Wu, Fulong 2005.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in post-reform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ntiandi redevelopment project in Shanghai”.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7(1), pp 1-23. (SSCI)21. Wu, Fulong & He, Shenjing 2005. “Changes in Traditional Urban Areas and Impacts of Urban Re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ree Neighbourhoods in Nanjing, China”.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1), pp 75-95. (SSCI) 1. He, Shenjing 2009. “Book review: Smart Urban Growth for China. Edited by Yan Song and Chengri Ding”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2. He, Shenjing 2008. “Book review: Urban China in Transition. By John Logan (Ed)” City and Community 7(4), p399. (SSCI)3. He, Shenjing 2007. “Book review: Unemployment,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Urban China. By S. Li and H. Sato (Eds.)” China Information 21 (3).4. He, Shenjing 2006. “Book review: Emerging Land & Housing Markets in China. By C. Ding and Y. Song (Eds.)” Urban Studies 43 (1), pp241-2. (SSCI)5. He, Shenjing 2006. “Book review: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By John Friedmann”. China Information 20 (2), pp326-9. 1. Liu Yuting & He, Shenjing 2010. “Chinese urban villages as marginalized neighbourhood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in Fulong Wu & Chris Webster (Eds.) Marginalization in urban Chi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p177-200.2. He, Shenjing & Wu, Fulong 2007. “Chapter 10: Neighbourhood changes and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 in Shanghai” in Fulong Wu (Ed.) China's Emerging Cities: The Making of China’s New Urbanism. London: Routledge, pp185-209. 1. 何深静、钱俊希、徐雨璇、刘斌,2012 乡村绅士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基于广州小洲村的实证研究,地理学报。(CSCD)2. 陈嘉平、何深静 (通讯作者),2012 广州旧城区传统绅士化现象及其机制研究——以荔湾区逢源耀华社区为例,人文地理(CSSCI)3. 何深静、钱俊希、吴敏华,2011, “学生化”的城中村社区—基于广州下渡村的实证分析,地理研究30(8),1508-1519。(CSCD)4. 何深静、钱俊希、邓尚昆,2011,转型期大城市多类绅士化现象探讨—基于广州市六个社区的案例分析,人文地理 2011 (1),44-49。(CSSCI)5. 何深静、刘玉亭、吴缚龙、Chris Webster,2010,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地理学报65(12),1464-1475。(CSCD)6. 何深静、袁振杰、李洁华,2010,广州亚运会旧城改造项目对社区居民影响研究,规划师, 2010(12),21-27。7. 何深静、刘玉亭2010,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地理科学30(4),493-502。(CSCD)8. 何深静、刘玉亭、吴缚龙,2010,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集聚度、贫困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地理研究,29(4),703-715。(CSCD)9. 刘玉亭、何深静,2009,英国的社区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规划师, 2009(3),85-89。10. 刘玉亭、何深静,2009,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研究,南方建筑,2009(6),79-81。11. 何深静、刘玉亭,2008,中国城市贫困的国际研究新进展,国际城市规划, 2008(4),7-11。 (CSSCI)12. 刘玉亭、何深静,2008,中国大城市农村移民居住问题的国际研究进展, 国际城市规划, 2008(4),19-23。(CSSCI)13. 何深静、刘玉亭,2008,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我国现行城市再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人文地理 2008(4),6-11。(CSSCI)14. 刘玉亭、何深静,2008,论城镇体系理论框架的新走向,城市规划2008(2),41-44。(CSSCI)15. 刘玉亭、何深静,2007,市场转型期南京市的住房分异,中国人口科学,2007 (6) (CSSCI)16. 刘玉亭、何深静,2007英国的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城市规划 2007(8) ,54-63。(CSSCI)17. 刘玉亭、吴缚龙、何深静、李志刚,2006,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 (3) (CSCD)18. 刘玉亭、何深静,2005南京城市贫困群体的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5(7)(CSSCI)19. 何深静、刘玉亭,2005,邻里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内涵及现实意义,国际城市规划,2005 (3) (CSSCI)20. 李志刚、吴缚龙、何深静,2004,打造城市规划的黄金时代—彼得霍尔的城市世界, 国际城市规划2004 (4) (CSSCI)21. 刘玉亭、何深静、陈果,2003,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3(1)22. 刘玉亭、何深静,2003,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城市问题,2002(5)23. 何深静、于涛方、方澜,2002,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护与延伸,人文地理,2002(1) (CSSCI)24. 刘玉亭、何深静,2001,反思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几个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01(5)25. 何深静、刘斌、刘玉亭,中国城市老城区公共住房升级改造探讨,中国名城,2012(10) 1. Wenner Gren symposium Crisis, Value, and Hope: Rethinking the Economy September 14-20, 2012, Sintra, Portugal (invited speaker)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oduction and Mutation of China’s New Urban Spac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17-18 Dec. 2011,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3. 2011 annual conference of Urban Geography Committee,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Geographers, 8-9 August, 2011, Wuhu, Anhui Province, China. (Invited speaker)4.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um, 27th September 2010, Guangzhou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hzou, China. (invited speaker)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Geography, 26th – 28th August 2010,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6.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Association (IUPEA), 3rd – 6th August 2010,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reviewer)7.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4 – 18 April 2010, Washington DC, US (session organiser)8. The fourth China-Japan-Korea Geographical Conference, 9-11 Dec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hina.9. 2009 Symposium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Foreign Studies in Urban Planning & The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4 -6 December 2009, Chongqing, China10. DFG-SPP projects meeting – 2009 Guangzhou workshop: Urban Informality in PRD – The state, key actors, determinants and trends, 23th Nov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11. The Second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Geographical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1-22 Nov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hina. (organiser)12.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vitalising Built Environments: Requalifying Old Places For New Uses', 12-16 October, Istanbul, Turkey.13.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2 – 27 March 2009, Las Vegas, US14. The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Research Network of Private Urban Governance and Gated Communities, 30 March- 2 April 2009, Santiago, Chile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Research, 6 – 8 January,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hina16. International Sociologist Association - Research Committee 21 Tokyo Conference 2008: Landscapes of Global Urbanism, 17-20 December 2008, Tokyo, Japan17. Workshop on “Dealing with our industrial pasts, lessons from Germany and China” 29-30 November 2008,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18. Workshop on Informal Dynamics of Global Cities, 13-14 November 2008,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19.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Urban Marginalization and Poverty Studies” 12 -13 June 2008, Cardiff University, Cardiff, UK (organiser)20. Workshop on New Town Planning and Self-Organisation, focusing on China, 27-28 May 2008 International Newtown Institute, Almere, the Netherlands. (Invited speaker)2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ning, Law and Property Rights II, 13th -15th February 2008, Warsaw, Poland22.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V: A University of Wales Colloquium ‘Global and Local Agendas’” 23 – 25 January, 2008, Gregynog Hall, Newtown, Powys, Wales, UK (Invited speaker)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Land and Housing in the 21st Century, 13-15 December 2007,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24.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New-Build Gentrifications: Forms, Places and Processes’, 15 -16 November 2007,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Switzerland. (Invited speaker)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 28-30 June 2007, Cardiff, UK. (organiser).26. Workshop on ‘City B/lights: Narratives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Physical Regeneration’ Centre for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Bristol, 28 February 2007, Bristol, UK. (Invited speaker)27. Annual Conference of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1 August- 2 September 2005, London, UK. (Acted as coordinator for organizing conference sessions).28.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5th-9th April 2005, Denver, CO, USA.29. UCRN Conference, Cities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rban Research: Part 3, 12th-14th Dec. 2004,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30. Urban China studies seminar, Oct. 200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S.31.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16th -20th Aug. 2004, Glasgow, UK.

飓风引发的思考:贫困不只是美国穷人的问题 -------------------------------------------------------------------------------- 2005年09月29日08:38 中国新闻网 八月的“卡特里娜”飓风直观而无情地暴露了美国贫困的严重性及其后果,连一贯强硬的布什总统也不得不低头,表示要直面对该地区的贫困问题。但美国的贫困问题的“灾区”,远不止路易斯安娜州及密西西比州。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署最新调查,贫困人口率继续着2001年以来的攀升趋势,由2003年的12.5%上升到2004年的12.7%,贫困人口一年之间净增了110万。“为了减少贫困人口,美国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增加对儿童福利的支出。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有所作为。但不幸的是,扶贫工作现在并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特摩斯·斯密丁教授(TimothyM. Smeeding)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形持续下去,贫困问题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贫困率上升,贫富差距增大 美国人口统计署2005年8月30号公布的《2004年美国人收入,贫困,健康保险》报告显示,贫困率在中西部的上升最为显著。在2004年,贫困率在中西部上升了0.9个百分点。中西部州,尤其是俄亥俄州和伊利诺斯州失业率也高于全美国平均水平。2004年美国的贫困线是两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2334美元以下。 “美国的经济总体在回升,但并不是各行各业都如此。有一些行业,如制造业,还在苦苦挣扎。中西部之所以贫困率上升,是因为中西部制造业面临的局势最严重,工人收入增长停滞状况也最严重。”美国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瑞贝卡·布兰克教授(RebeccaM. Blank)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在贫困人口率持续攀升的同时,美国的贫富差距继续增大。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署的这份报告,2003年收入站在顶端20%的美国人,所拿到的钱占全民总收入的49.8%,在2004年,其所得所占的比率增加到50.1%. 于9月23日发布的福布斯美国富人排行榜也表明,全美最富的四百名美国人的资产达到11,3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250亿美元。 “自2002年起,美国贫富差距又逐渐加大,原因颇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加里·贝特里斯(GaryBurtless)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详细解释说,“首先是过去几年经济复苏过程中(自2000年股市暴跌后),美国公司的利润非常可观;其次是工人在工资标准设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也就是讨价还价的能力――大幅下降。即便工资不很高,福利不是很好,雇主也不愁找不到员工。之所以如此,一是工会组织势力越来越小,二是联邦政府非常不情愿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相比,现在的法定最低工资可能处在三、四十年以来的最低点。 贝特里斯认为,美国贫富差距加大原因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收入的人工资比低收入的人涨得更快更多。工作技能不高的美国人,其工作往往面临国外低工资工人的激烈竞争。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中国及印度贸易的完全开放,对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位的职工冲击很大,这些行业包括服装,制鞋,纺织,玩具,电子组装,及钢铁业。原先在这些行业工作但没有什么技能的美国工人只好转到国外工人竞争较小的行业,如建筑,娱乐,餐饮及饭店业,进而削弱了后面这些行业工人在工资问题上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能力。 “法定最低工资的购买力日益减弱对他们更是雪上加霜。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我在内,都认为技术的进步、公司管理的改变会惩罚低技术工人,奖励受教育程度高、技术精湛及经验丰富的人,抬高他们的报酬,”贝特里斯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 对这些辛苦工作但报酬不高的工人,布兰克教授认为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使他们脱离贫困。“在美国,我们鼓励人尽可能就业,即便是收入不高的工作,而不是不工作,接受政府救济。这反映了美国人勤奋的传统。我们相信,即使在技能低的岗位工作,随着经验的丰富,工资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勤奋工作的人,应该能得到足够的报酬,不受贫困的威胁,”她说。 扶贫需要政治意愿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象最低工资,儿童补贴,保健补贴这样的政策非常重要。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扩大了执行这些政策的力度(作为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工作)。现在,我们应保持这些政策,并强化儿童补贴和保健补贴。”布兰克教授说。 美国密歇根大学贫困研究联合中心的另一名教授谢尔登·丹泽革(SheldonDanziger)不仅支持布兰克教授和斯密丁教授的观点,同时希望政府能更积极地介入扶贫工作。 “经济的发展是削减贫困的前提,但经济发展自身并不一定能福及穷人。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是70年代初的两倍,但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挣的工资尚不足以养家糊口。”丹泽革教授告诉《华盛顿观察》周刊,“如果美国政府有政治意愿削减贫困,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美国可以在一代人之内消灭贫困。” 丹泽革教授说,在60年代林登·约翰逊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曾经雷厉风行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和措施,如医疗保险(Medicare)、医疗援助 (Medicaid)、食品券 (Food Stamp)和低收入能源补贴 (LowIncome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并在社会安全福利政策上作了大幅度的改革,等于是向贫困宣战。这些措施成效很大,在1973年,美国的贫困人口和贫困率一度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70年代以来贫困率的上升不说明那些扶贫措施失败,而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繁荣不能使所有的人受益,再加上政治家及公众再也不相信政府有魄力采取大的扶贫政策。”丹泽革教授说。 “有扶贫政策和没有扶贫政策就是不一样。”雪城大学斯密丁教授对此表示赞同。 他对照了美国和欧洲工业国家的情况。2000年,在美国和12个欧洲工业国家中,美国的非老龄人口(65岁以下)的政府社会支出(socialexpenditure)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最低,相应的,美国的非老龄人口贫困率最高。而在英国,自布莱尔首相于1999年向贫困宣战以来,英国的贫困率连续大幅度地下降了。

参考资料1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 2005年11月——2006年4月,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学习和研究。在此期间,笔者就美国的贫困(poverty)、无家可归者(homeless)与反贫困政策等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实地参观考察了许多社会福利机构,了解并实际参与了他们的一些活动和项目,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贫困和无家可归问题的现状、分析反贫困政策和构成和演变,尝试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作出评价,并总结出对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启示。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但其国内的贫困和无家可归者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反贫困、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等问题也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对于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福利政策的效果、反贫困政策的取向等问题,在美国学术界和知识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论,这也反映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一、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悲观与乐观贫困是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收入贫困是现代贫困最重要的概念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美国一般以处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贫困规模。贫困线由家庭规模和家庭总收入这两个因素来确定,并且每年都要重新测算、核定。如果一个美国家庭的年总收入低于“基本需求(basic needs)”就被认为属于贫困家庭。2005年美国家庭贫困线如下:单身收入9570元,2口之家12830元(2004年是12490元),3口之家16090元(2004年是15670元),4口之家19350元(2004年是18850元),5口之家22610元(2004年是22030元),6口之家25870元(2004年是25210元),7口之家29130元(2004年是28390元),8口之家32390元(2004年是31570元)。8口以上的家庭,每多一人增加3260元(2004年是3180元)2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详情参考:参考资料二关键词】 美国;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社会保障;【英文关键词】 American; absolute poverty; relative poverty; social securi-; ty;【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每逢无法预知的社会风险,只有极少数人能保持安全感。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全社会的人,或者至少大多数人,无论在发生 什么意外事故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标准,得到起码的保证。社会 保障减少了由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不平等,从而大大消除了造成社会差 别的主要因素。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到林登·约翰逊总统,美国联邦政 府制订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改善贫困阶层的生存、发展。从社会保障 政策的演变,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本文将着重探讨美国不同时期的贫困问题,及联邦政府的对策——社 会保障政策。30年代和60年代是这一政策产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 将对此作比较研究,并剖析社会保障思潮的来龙去脉,社会保障政策的负 面影响及发展前景,以期从中得到借鉴。论文共分四部分: 一、三十年代的绝对贫困与六十年代的相对贫困问题 南北战争后,美国一直存在贫困隐患。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凸现了贫 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时期的贫困是绝对贫困,它危及人们的生存,对社 会发展亦造成极大危害,具体体现在...【英文摘要】 For a long time, It s few people s privilege that could maintain safety when facing unexpected hazards. As the founding of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 tern, all the people, at least most of them, could make their living no matter what contingency happens. Social security reduces unequality resulted by unex- pected accident, so the main facter that causes social distinction fades away. From president Rousevelt to Johnson, successive American Adminis...详情参考:参考资料三1 学术上“分裂”(schizophrenia)的状况由上述研究主题,即区域经济发展的惰性趋势延续下来,我今天着重讨论的是另一种持续性—美国贫困现象的空间分布。也许你想知道我是如何开始关注贫困现象的。对于很多和我一样的地理学家而言,我们往往过着分裂的学术生活。我们有多个学术和理论研究兴趣,并常常通过探求一个来获得另一个,而我正是如此。在我训练自己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家的同时,我就对数量分析有浓厚兴趣,并以此为途径,寻求对贫困的空间分布和经济不平等的更好理解。我对世界钟表工业的研究源于我和一个朋友的一次谈话,他的家族在瑞士朱拉(Jura)拥有悠久的制表历史。他担心1980年代钟表产业所遭遇的全球化危机会破坏当地工业传统的文化基础。他想知道为什么一些地区发展得如此艰难,是否有些地区不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潜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案例研究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往往伴随着经济变化而发生的社会结构被破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每个地区都经历过落后的发展阶段,有的时候是一个接一个地落后,有的时候是成群地落后,这取决于它们基本的经济基础。一些地区的落后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2 老问题: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及模式一直在延续。政策制定者也知道经济增长和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美国,为了彻底根除贫困所作的各种尝试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些问题,为什么政策在减少贫困方面如此无力?这是否应当归咎于对贫困问题的错误理解?政策制定领域的意识形态差异是否阻碍了某些必需措施的实施?是资本主义的原因么?还是某些与贫困的地域分布有关的东西,或者旨在消除贫困的有关政策反而导致了问题的加剧?这篇论文的一部分是反思过去,并从最近的事件中获得启示,但更重要的是回顾历史,从而理解美国贫困现象的地域基础。我认为:美国贫困现象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理本质。空间发展不平衡和它的流动性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不平衡现象是会迁移的),促成了美国贫困现象的持久性。贫困是可移动的。贫困的状态不仅仅反映你现在所处的环境,也能反映你过去和将来所处的环境,所以贫困本质上是具备地理性的。接下来我将探讨对贫困这一深入、持久的地理本质做出反应的公共政策及其历史根源。我认为,我们必须理解并接受发展不平衡的空间内涵及其根源,否则根除贫困将寸步难行。3 贫困与政党政策无关是什么引发了这样的研究兴趣呢?原因之一是最近的总统选举。这次选举令我陷入焦虑。在重新统计佛罗里达州选票的要求被最高法院驳回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对朋友说,我担心这个悬而未决的结果将会成为美国穷人的灾难。公众新闻媒体连续几个星期连篇累牍地报道选举结果的后续反应。人们关注的焦点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布什的上台会对最高法院的任命、国防部开销以及环境问题产生何种影响。我曾经在华盛顿工作过8年,和联邦机构打过交道,也担任过争取联邦政府开发扶持的社团代表。因此我认为,政策的改变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倒退,因为这个国家再次远离了对穷人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美国的很多地方来说,政策的改变意味着它们将陷入黑暗,回到被嘲笑和否定的时代。毫无疑问,这种剧本在很久之前就写定了。这次的总统选举决不会为美国的穷人创造一个独特的途径或者带来全新的实际内容。实际上,就算是民主党入主白宫也无法保证穷人的问题得到认真考虑。有些人会说,没有哪个政党的政策是为穷人服务的。无论哪个政党入主白宫,穷人的日子一样不好过。别忘了,在民主党执政期间,既发生了社会福利改革也发生了众所周知的福利制度的终结。尽管过去100年来,穷人们在民主党的执政下过得更好些,但是不要被这个表象蒙蔽。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同情过那些生活窘迫的人、那些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人和那些本身没有错却在错误的时间来到错误的地点的人。重要的是,所谓“错误的地点”通常由地理学来界定,并且和地理学有解不开的联系。在我们这样一个流动的社会里,空间相互作用、距离衰减、引力和集聚——这些我们所熟知并信手拈来的概念,时常被我们用来解释贫困现象或为贫困的存在自圆其说,甚至造成我们对持续贫困的忽视。难道地理学家助长了贫困的持续吗?在一些案例中,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人们对增长极(growth pole)与增长中心(growth center)政策狂热支持的年代。确切的说,在那个年代,空间理论被运用于粉饰和支持对特定地区的集中投资,而对邻近的贫困地区人们真正的需求未能予以足够重视。事后可以看到,这使我们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们栽在未经验证的理论面前。总之,我认为在制定清晰明确的关于贫困问题的政策方面,我们(地理学家)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比起渴望在美国不平等问题上对舆论有所贡献,地理学家更执着于争取地理学科在学术界内部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有例子证明,我们的思想和洞察力常常被其它学科思想控制,在风向变化时,只有我们仍然坚持这些曾经“公认的理论”(proverbial bag)。详情参考:

姐姐你就给5金想让人家给你写1000字的论文啊,估计没人愿意做这种事情哦〜

学困生研究的论文

学困生转化论文:不放弃不抛弃“学困生”又名“后进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诊测清楚他们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我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对学困生的转化办法。 一、学困生的表现 “学困生”的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差及行为能力差,他们在老师眼里是差生,在家长眼里是不争气的孩子。个别人的歧视,家庭的威压,让他们感到自卑和压力。他们渴望改变环境,获得理解和尊重,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影响,教师往往视之为劣等生,嫌他们素质太差,难成气候,从思想上轻视他们,教学上忽略他们,让他们自尊的心一次次受到伤害和践踏。希望与梦想在斥责声中一次次破灭,原本字之心更加自卑,冷漠的环境使他们变得更加抑郁,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这是其一。其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成绩往往反映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功能水平。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学习困难的学生要低的多。由于各种不良因素,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上的失败,他们表现出更明显:强迫症状,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较为严重的忧郁郁闷心情,焦虑水平高,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比非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具有敌对性等。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正确理解,认真对待学困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一般来说,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并非都是治理的问题,一二,当问题出现时,有了事物的时候,不要给予批评和职责,甚至是烟雾自己的学生,而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他梦为什么如此;身什么原因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何在。去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不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反而老师为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你会发现它们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不求上进。其实学困生与优秀生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长期受到冷落、其实,他梦一般都很焦虑,对外界的次级反应相当的敏感,外表不善于表现,但内心深处仍然可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多多理解学困生存在的原因,认真细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既要一视同仁,更要有所侧重。 自尊是个体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学困生表面上看省区不珍视自己,但在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首任尊重的意愿。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细心的体察他们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更多得更细心的瓜奶,以平等的心态与之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决不能其实他们。反而有所侧重,我们应该在“感情投资”上多增加一点,在学习方法上多知道一点,在锻炼机会上多给一点,表扬奖励上放宽一点,在耐心上多人受一点。你就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更动人心,更能体谅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他们会努力的控制自己,在学习上表现自己,他们的进步会让你感到吃惊。 (三)、做好换位思考,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 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体会到学困生的内心世界,上述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就能够起触地告诉我们学困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障碍。因而,教育者要善于“移情”,要多震灾对方的立场上,应设身处地地为他阿门着想,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他们的心去理解世界。我么做学生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挨批评成立家常便饭,老师们归于他们的表扬显得吝啬的多。由于学困生的特殊经历和思维方式,他们更容易把别人善意的批评歪曲华,设置产生潜力的地处和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多用表演的办法来对待他们。 表扬和孤立是善意的表达,是产生自信心的动力,是差生自我约束力的催化剂。学困生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名信,只不过是多数的学习成绩差一些,有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教师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度后进生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点点微笑的进步,也给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加学习的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同时,我们提倡鼓励表扬,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但是我们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艺术。我们在批评学困生是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能因教师个人的权威受到了出动,丢了面子,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到他们身上,进行讽刺挖苦。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其二,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选择语言可以是直叙式,也可以是委婉式的,还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以求得更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根据事发的清醒和学生的性格灵活而用。只有教师通过自己的改变对学困生的看法,镇政府下身子占到他们的高度,用他们的心里去看待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的办法来扶助,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也就变得容易得多了。 (四)、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接受能力差,老世纪的内容大部分都动了,但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限,还是一知半解,如果教师不注意到这一点,不顾教学实际,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他们降低一定的难度和目标,作业布置上开一些“小灶”,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孩是祖国的花朵,有凿开的,有迟开的,哪怕是开花再晚,只要精心护理,也照样结出果实。”让我们共同携手,以辛勤的汗水,恒久的耐心,火热的爱心,来精心培育那些迟开的花朵吧。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相信他们一定会绽放的,也迟早会鲜艳的。

暂时学困生心理个案研究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暂时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本文就暂时学困生心理个案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个案研究背景,个案心理问题分析,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关键词]暂时学困生 心理问题 个案

暂时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是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是让老师、家长揪心、担忧的一个群体。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沉默是金吗?不!其实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愿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因此,在对增强暂时学困生社交自信心,引导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了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背景

1.个案自然情况

李祖强(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本名为化名),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暂时很差,考试成绩在班上甚至在年级里也是总在最后3名里徘徊。上课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胆小、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在学习上常常撒谎,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2.家庭生活背景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平时没有时间,其实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打骂,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个案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观察与了解,发现他与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严重自卑心理、孤独焦虑心理、胆小压抑心理。形成该心理的原因有:

1.父母对学习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通过家访和与家长的谈心,了解到李祖强的父母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生活比较艰苦,饱受磨难,因此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孩子的成绩让他们在邻居、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为此,花钱请家教、找亲戚帮忙等种种方式。孩子在童年,尤其是小学六年是最重要的性格、社交方式形成的阶段,非常渴望父母的关心、呵护和指导。而此时孩子为了学习焦头烂额。父母的打骂使他形成了严重的'胆小、焦虑心理特征,造成了如今自卑、孤独的社交现状。

2.同学的排斥

因为他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非常差,每天每天面对许多许多的错题订正,考试常常不及格。每次考试,只要老师说有一个人不及格,同学们都会把怪异的目光投向他。这种不光彩的班级定位,更加使他不敢和同学平等交往,受到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形成了自卑胆小的社交心理现状。由于长期不被群体接纳,他一直就象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出现在班级里,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孤独、焦虑和无助让他多么痛苦了。更严重的是他自己也不接纳自己了。

作为一名老师,只要给予他适当、适量的倾诉机会,给予他相应的社交心理疏导,关心、爱护他,帮他树立健康的自信心理,忘却孤独,同时教他一些社交技巧,让他有机会能自由地与他人交往,促进其社交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更加健康。

三、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1.疏导父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与孩子父母谈心,劝他们给孩子更多生活空间。把孩子几年以来的学习情况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建议他们正视现状,适当降低要求,给孩子提供其他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2)建议家长调和家庭气氛,多和孩子沟通,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多去发现孩子身上可爱的一面。鼓励家长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打消孩子心中焦虑、胆小的情绪,培养正常的社交心理。

2.疏导同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即社会人。孩子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集体中形成的,所以进行必要的集体教育就很重要了。只有集体真正开始接纳他,关心他,帮助他,才能更快的消除孩子心灵的坚冰,走出封闭的自我,体会到社交的乐趣,享受童年的快乐。

3.个人疏导,让孩子学会悦纳自己,进而表现自己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相信,个体内心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的成长,只有发挥他个体的自我力量,他才能真正走出孤单、走出胆怯,树立健康的社交心理。

(1)发现优点,赏识自我

在前几次咨询当中,笔者逐渐体会到他那颗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他完全默认了所有人对他的指责,承认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在他不完整的叙述当中,了解到几个生活片段。片段一:在四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多次鼓励下他终于站起来发言了,但是离题万里的发言还是若来同学的嘲笑,从此以后,他不好意思发言了,也不敢主动和别人讲话。偶尔有同学欺负他,他也不敢为自己辩解……

在心理辅导课上,我把他叫上讲台,在他的身旁让全班同学对他进行优点大轰炸,孩子们用他们童稚可爱的眼睛为他找到了二十多个优点,他很惊奇,很害羞,他的眼中开始闪现光芒。最后让他说自己地方感受时,他腼腆地绞着手说:“我没有想到,我还有优点,这么多……”同学们在鼓励他相信自己,有人当时提出要帮助的文化课学习,使他尽快和同学融合在一起。

(2)角色扮演,体验成功喜悦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学会说不》的一节辅导课,让他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因为我提前告诉了他,并鼓励他要成功。他也真的没让我们失望。通过这次活动他体验到付出后的收获,付出后的成功……

(3)提供社交机会

与班主任沟通,在班级里给他安排一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增加社交机会,同时也提供了社交技巧实践的机会。建议教师把最最简单题目的回答机会尽量让给他,让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交心理,走出自卑、焦虑情绪的干扰。在面对比较困难的社交初期,我们运用角色模拟的方式,一次次的模拟社交的场景,即使给予他成功的鼓励,不断强化他的社交成功体验。用游戏的方式建立他的社交心理机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心理辅导以后,我欣喜的看到李祖强一步步艰难又执着的成长步伐。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反复的困惑。现在,李祖强在与人的交往上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许多,下课已经可以和谐的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虽然他现在还不是社交中万众注目的焦点,但是也已经是戚戚相关的群体一份子了。孩子今后的路还很长,愿他能带着一脸充满希望的微笑和一颗温暖感恩的心上路。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能力的研究论文

谈现代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上应具备的能力论文

[摘要]现代外语教学对于外语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外语教师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学法和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本文就现代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上应具备的能力进行探讨,对外语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法、新技术,以及具备相关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法 数学能力 外语教学

一、教学法为外语教师提供了多种选择

现今,教学法已经被公认为与语言教学有关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教学法问世以前,人们在历史上曾经更多地把语言教学与心理学联系起来,而不是语言学。语言学应用于语言教学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并被公认为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一些语言学家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之间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呼吁语言教育工作者采取独立的姿态,以奠定自己的理论根基,原因是语言教学中滥用语言学理论可能会导致语言教师的关注点与自己的领域发生偏离。这样,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被人们采纳并在语言教学中产生积极的作用,直至今天。教学法并非放弃语言学理论,而是强调适当改动和创新的必要性。除此而外,教学法把诸如心理学等其他领域以及社会因素涵盖其中。外语教师可以自主地吸收和采纳各种理论,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不同的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形成了可利用的资源,为外语教学的各种形式提供了相应的种种选择。

二、现代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上应具备的能力

目前,外语教师对能力的概念应有个明确的认知。任何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我们所处时代所要求的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概念。能力不但是知识的集合,更是知识的有效利用,它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起关键性的作用。能力表示的是有效地运用知识实现现实中的教学目标。能力来源于对理论领域和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一切的领悟,来源于对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使命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师,如果我们不能敞开心扉,容纳诸如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视听教学法、认知教学法和交际法等等各种教学手段上的新发现,就难以按照这个时代的要求使外语教学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自然,各种教学法本身也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我们所强调的是教学法的理论发现应被视作语言教学中的可利用资源,而不是作为万能的处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如何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成为一种倍受关注的能力。教师应该掌握现代技术以促进教学。教师的能力还可以包括下面这些方面:对教学情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包括正确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确定具体的教学特色、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为教学设计出应该完成的任务指标,以及把任务指标进行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确定要完成的任务的时间限制,以及学生学习各个阶段中要进行的各项内容;安排和组织外语教学中要使用的教学资源;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目标、策略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之间保持连贯性;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获取学生的反馈;确定恰当的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测试;指导学生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等等。

除了这些要考虑进来的因素之外,我们应该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地千篇一律地讲解课文。有效的外语教学有赖于信息的合理采集、处理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长期目标,把各个单元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连贯的各个环节:如何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何有效地安排每一个单元。由于语言教学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特色非常必要。我们应该使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技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通过使用外语来学习外语。教师应提供令人愉快的语言实践活动、游戏、任务,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课堂体验。外语习得者对外语的使用越多,对外语的掌握就越好。有效地提供这样的机会意味着有效的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并在令人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现今,外语教学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教学本身。它要求教师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多个领域的知识。如果缺乏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以及广博的知识,教师难以在教学上取得辉煌的成功。一名教师的知识广度不只涉及现今的时事,而且还包括与外语有关的文化因素。学生学习一门外语,也是吸收关于社会文化的各种信息,还是获取解决当前和将来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当前,教学法为外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提供了各种有价值的理论基础。然而,许多外语教师仍然不肯在其使用了多年的教学方式上做出调整,在时代的挑战面前显得相对被动。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时刻已经到了。我们已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使外语教学的成果不够理想,可是许多人对这个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我们需要勇气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除了改革已滞后的外语教学模式外,没有别的选择。

作为外语教师,我们要随时关注教学法方面的新发现。教师对教学法的把握有助于学生认识语言的基本属性以及由时间、地点、个人喜好、社会环境、目的等方面产生的各种语言变化。我们应能够容纳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中汲取有益的见识来优化我们的外语教学,从而使学生以最大的热忱参与到外语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在竞争中检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结创新经验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策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减少创新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介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措施和建议。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寻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企业正确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科学、完整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以研究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劣势。 1 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概念 Bargelmm M.A.Maidigue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的总和,它包括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行业发展的认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认识能力,对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认识能力,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 D.C.Barton认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体系的能力和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 王伟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组合,是两者的耦合及其决定的整体能力。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耦合,是一个系统的能力,以实现企业的创新战略为目标。 魏江(1995)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6个能力组成,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能力和组织能力。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国家对其评价的指标也是不同的。例如意大利采用的是专利、技术贸易和进出口额三个指标;日本则采用专利、技术贸易、技术密集产品输出和制造业总附加值四个指标。我国使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作为技术开发的指标。这被大多数学者认识能够反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被用于评价各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研究的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对于研究企业的相关指标很难搜集。远德玉等(1994)论证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也是不同的。Robert J.Watts,Alan L.Porter(1997)从三个方面预测了技术创新的前景:技术生命周期、创新环境和产品价值链,但这并不能运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王伟强将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子系统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指标的组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企业产品研制周期、产品研制效率、综合商品质量;样机生产周期、模具生产周期、工艺准备周期。 国内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问题还存在空白。首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够清晰,结论差异性较大。其次,虽然意识到了环境和时间在技术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将其纳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未来评价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没有反映各要素间的关联性,使得评价结果的现实意义降低。因此,有待对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 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技术开发的能力,给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本质就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否使企业获得利益进行评估,对以往的技术创新进行经验总结,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潜力的评价,为企业探索、发现和应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是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基础。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能力的评价,可以得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能力,只有提高了消化吸收能力,企业才可以说是在技术引进后提高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否则知识提高了生产能力。对企业长远的技术要求的分析,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企业创新倾向的评价,反映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且创新氛围浓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可能性越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成果的持续性研究,可以看出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饿持续性;自主创新产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可以看出企业市场研究的水平、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和营销体制适合度。这些因素对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都非常重要,而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将大大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目前的技术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日益频繁,科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成为企业发现劣势,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国目前的技术转移主要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战略中存在诸多缺点。短期的技术引进有时并不会带来效益,反而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其次,种类繁多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理解不够,不能正确给自己正确定位。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企业是迫切并且是必要的。

  • 索引序列
  • 国外专家研究学困生的论文
  • 国外研究融资困境的论文
  • 贫困问题的国外研究论文
  • 学困生研究的论文
  •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能力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