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煤炭学报期刊电话

煤炭学报期刊电话

发布时间:

煤炭学报期刊电话

等你大三在想吧!你这个想法是大一普遍有的,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报北京矿大王家臣老师、杨宝贵老师的吧 现在他们在搞绿色开采,是个前沿课题,也是个采矿一个趋势。王家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主任、采矿与岩石开挖工程研究所所长,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煤炭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材,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编委。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科技发展基金第八届孙越崎博士后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和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姓名:杨宝贵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年9月 民族:汉 职称:副教授电话: 通讯地址:北京学院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 个人简历 副教授,生于1967年9月,1998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获博士学位;采矿工程专业,从事充填采矿、矿山压力、矿山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论文及著作 1、 论文 (1)煤矿采空区胶结充填控制采动损害的可行性探讨,《煤炭学报》,2000 (2)配置钢筋对高水固结充填体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9 (3) Creep property of the solidifying backfill body of High-water Material,《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1999 2、 著作 (1)《高水固结充填采矿》,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当代胶结充填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获得荣誉 199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煤炭学报网刊

1964 年创刊(季刊),“文革”中曾一度停刊, 1979 年随着中国煤炭学会首届代表大会的召开而复刊(季刊); 1993 年改为双月刊, 2007 年改为月刊。

刊名:煤炭学报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主办:中国煤炭学会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3-9993CN:11-2190/TD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煤炭学报创刊时间:196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EI 工程索引(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煤炭学报》

正规出版物,看看上面的刊号,如果是正常的刊号,就是正常出版的,如果上面有增刊字样,那就是增刊。《煤炭学报》是由中国煤炭学会主办,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2.125。煤炭学报主要刊载与煤炭科学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重大工程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传播煤炭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煤炭学报》在包括10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编委会领导下,每年都制定了明确的报道重点,使刊物能紧紧围绕煤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表相关的基础理论论文。本刊发表的论文反映了煤炭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起到了促进煤炭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的龙头作用,为繁荣煤炭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煤炭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据2018年5月煤炭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中文信息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辑67人。煤炭学报主要刊载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建设、煤矿开采、煤矿机电工程、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煤炭加工利用、煤矿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煤炭学报的增刊

毕建军,苏现波,韩德馨,等.2001.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煤炭学报,26(4):346~349

陈鹏.2001.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81~83

陈萍,唐修义.2001.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煤炭学报,26(5):552~556

程克明.1994.吐哈盆地油气生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9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石油勘探与开发,(3):10~17

戴金星.1980.我国煤系地层的含油气性初步研究.石油学报,1(4):27~37

戴金星,宋岩,张厚福.1996.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国科学(D辑),26(6):481~487

戴金星,洪峰,秦胜飞,等.2000.中国煤成气田分布规律.见:煤成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付少英,彭平安,刘金钟,等.200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研究.科学通报,(10):813~816

傅家谟,盛国英,刘德汉.1990.煤成烃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82~327

傅家谟,秦匡宗.1995.干酪根地球化学.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543~565

付晓泰,王振平,卢双舫.1996.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中国科学(B)辑,26(2):124~130

付晓泰,卢双舫,王振平,等.1997.天然气组分的溶解特征及其意义.地球化学,16(3):60~66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2003.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高校地质学报,9(3):373~377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2005.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科学通报,50(增刊1):131~137

郝琦.1987.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煤炭学报,(4):51~57

郝石生,张振英.1993.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石油学报,14(2):12~22

郝石生,黄志龙,杨家琦.1994.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洪峰,宋岩等.2005.煤层气散失过程与地质模型探讨.科学通报,50(增刊):121~125

胡社荣.1998.煤成油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184

黄第藩,李晋超,周翥红,等.1984.陆相有机质的演化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51~195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65~267

霍永忠.2004.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天然气工业,24(5):24~26

姜好仁,毛明陆,马财林,等.2001.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见:李文阳,马新华等.中国煤层气地质评价与勘探技术新进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6~35

李明潮,梁生正,起克镜.1996.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德汉,张惠之,戴金星,等.2000.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科学通报,45(4):346~352

刘洪林,王红岩,张建博.2000.煤层气吸附时间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石油实验地质,22(4)

刘洪林,赵国良,王红岩.2004.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和实践.石油实验地质,26(5):411~414

刘金钟,唐永春.1998.用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方法预测甲烷生成量之一例.科学通报,(43):1187~1191

刘俊杰.1998.王营井田地下水与煤层气赋存运移的关系.煤炭学报,23(3):225~230

卢双舫.1996.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121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等.1995.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中国科学(B辑),(25):101~07

卢双舫,陈昕,付晓泰.1997.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沉积学报,(15):126~129

马东民.2003.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8(4):291~295

宁正伟,陈霞.1996.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2):156~159

钱凯,赵庆波,汪泽成.1997.煤层甲烷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秦胜飞,唐修义,宋岩,等.2005a.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分馏机理.中国科学(D辑):19~28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等.2005b.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科学通报,50(增刊):99~104

秦勇,曾勇编译.1996.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秦勇,傅雪海,岳巍,等.2000.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古地理学报,2(1):77~83

桑树勋,朱炎铭,张时音,等.2005.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Ⅰ).天然气工业,25(1):13~15

宋岩,戴金星,李先奇,等.1998.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1):1~5

宋岩,王毅,王震亮.2002.天然气运聚动力学与气藏形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宋岩,柳少波,洪峰.2005a.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类型.见:宋岩,张新民主编.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

宋岩,张新民,等.2005b.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宋岩,赵孟军,柳少波,等.2005c.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科学通报,50(增刊):1~5

苏喜立,唐书恒,羡法.1999.煤层气的赋存运移机理及产出特征.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16(3):67~71

苏现波,陈江峰,孙俊民,等.200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苏现波,林晓英.2009.煤层气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20pp

孙斌,王一兵.2003.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见:李文阳等主编.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65~73

孙旭光,王关玉,金奎励.1999.基质镜质体成烃动力学特征研究.地质科学,(34):485~491

汤达祯,林善园,王激流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煤的生烃反应动力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1):328~335

汤达祯,桑树勋.2008.煤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控制机理.国家 973 课题研究报告(编号:2002CB211702)陶明信.2005.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科学进展.15(6):648~652

王纯信,郭国盛.1996.晋城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及地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2):154~157

王道钰,王德进.1984.生油岩与油页岩热解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数值计算.华东石油学院学报,(8):312~317

王凤国,李兰杰,徐德红.2003.华北地区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探讨.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2(2):88~90

王红岩,刘洪林,刘怀庆,等.2004.煤层气成藏模拟技术及应用,15(4):349~351

王会祥,黄第藩,李晋超.1986.陆相干酪根热解动力学研究.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有机地球化学与陆相生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45~256

王生维,陈钟惠.1995.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地质科技情报,(1):53~59

王生维,陈钟惠,张明,等.1997.煤储层岩石物理与煤层气勘探选区———以华北若干煤区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王铁冠,钟宁宁.1990.树脂体成烃的地球化学研究———兼论我国第三系树脂体成因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气资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2):1~8

吴俊.1993.煤微孔隙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储集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B 辑),23(1):77~84

杨申镳.1997.水溶性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姚艳斌,刘大锰.2007.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3):308~314

叶建平.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慧.2001.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煤炭学报,26(1):40~44

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主编.2000.中国煤层气地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群,杨锡禄.1999.平衡水平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煤炭学报,24(6):566~570

张胜利.1995.煤层割理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煤田地质与勘探,23(4):27~31

张胜利,李宝芳.1996.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中国煤田地质,8(1):72~77

张新民,张遂安,钟玲文,等.1991.中国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新民,庄军,张遂安,等.2002.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新民,赵靖舟.2008.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及分布,国家 973 课题报告(编号:2002CB211706)

赵庆波.1999.煤层气地质与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钟玲文,张新民.1990.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煤田地质与勘探,(4):29~35

Ayers J W.2002.Coalbed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Ayers Jr W B.2002.Coalbed gas system,resources,and produ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Braun R L,Burnham A K,Reynolds J G.1992.Oil and gas evolution kinetics for oil shale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 determined from pyroly-sis-TQMS data at two heating rates.Energy and Fuels,(6):468~474

Bustin R M,Clarkson C R.1998.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1~2):3~26

Clayton J L.1998.Geochemistry of coalbed gas—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59~173

Collins R E.1991.New theory for gas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coal.In:Proceedings of the 1991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25~32

Cramer B,Poelchau H S,Gerling P,Lopatin N V,Littke R.1999.Methane released from groundwater: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s in northern West Siberi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6:225~244

Croadale P J,Beamish B B,Valix M.1998.Coalbed methan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compos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47~158

Ettinger I,Eremin I,Zimakov B,Yanvoskaya M.1966.Na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properties.I.Petrography and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s.Fuel,45:267~275

Gan H,Nandi S P,Walker P L.1972.Nature of porosity in American coals.Fuel,51:272~277

Gayer R and Harris I.1996.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geology.The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1~338

Kulander B R,Dean SL.1993.Coal-cleat domains and domain boundaries in the Allegheny Plateau of West Virginia.AAPG Bull,77:1374~1388

Langmuir I.1916.The adsorption of gases on plane surfaces of glass,mica and platinum.Am.Chem.Soc.,40:1361

Laubach S E,Marrett R A,Olson J E,et al.1998.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oal cleat a review.Inter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2):175~207

Law B E.199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ank and cleat spacing:impl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coal.Presented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he Unin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Vol.Ⅱ:435~441

Levine J R.1993.Coalification:The evolution of coal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for oil and gas.In:Law B E,Rice D D(Eds).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 studies in Geology,38:39~77

Levine J R.1987.Influence of coal comp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albed natural gas.In:Proceedings of the 1987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Alabama,15~18

Liu D M,Yang Q,Tang D Z.1997.Reaction kinetics of coalification in Ordos Basin,China.In:Yang Q,ed.Geology of fossil fuel-coal.U-trecht:The Netherlands,147~159

McKee C R,Bumb A C,Koenig R A.1988.Stress-dependent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coal.Rocky Mountain Association of Geologist,143~153

Nodzenski A.1998.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ases(CH4,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at elevated pressures.Fuel,78:1243~1246

Reznik A A.1984.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CO2injection on the recovery of in-situ methane from bituminous coal.SPE Journal,(24):521~528

Rupple T C,Grein C T.1974.Adsorption of methane on dry coal at elevated pressure.Fuel,53:152~162

Schaefer R G,Schenk H J,Hardelauf H,et al.1990.Determination of gross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etroleum formation from Jurrassic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by mean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Organic Geochemistry,(16):115~120

Scott A R,Keiser W R,Ayers W B.1994.Thermogenic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 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producibility.AAPG Bulletin,78:1186~1209

Scott A R.1993.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coalbed gases from selected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Alabama College of Continu-ing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v.1,p.207~222

Scott L.1999.Powder River Basin,Wyoming:An expanding coalbed methane(CBM)play.AAPG Bulletin,83(8):1207~1222

Tang S,Sun S,Hao D,Tang D.2004.Coalbed methane-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incipal target areas in North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78(3):724~728

Tremain C M,Whitehead N H.1990.Natural fracture(cleat and joint)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in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roaks of San Juan basin.Gas Research Institute GRI90/0014,(1):73~84

Tyler R,Scott A R,Kaiser W R,et al.1995.Coal geologic and hydrologic controls to coalbed methane producibilit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William Fork Formation Pisceans Basin,Northwest Colorado.Gas Research Institute Topical Report,GRI95/0532

Ungerer P,Pelet R.1987.Extrapolation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edimentary basins.Nature,(327):52~54

Vishnyakov A,Piotrovskaya E M.1998.Capillary condensa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transitions for methane in slit coal pores.Adsorption,4:207~224

Yee D,Seidle J P,Hanson W B.1993.Gas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content.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Tusa.,Okla-homa,203~218

Zuber M D.1998.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27~45

[1] 杨晓峰,高翊杰,秦至谦,贾非.多掺法配制C50卵石砼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2004,18(3):76~78[2] 杨晓峰,贾非.路基土的非线性性质及对柔性路面结构弯沉的影响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5,2(3):78~80[3] 杨晓峰,贾非.SMA路面的特点及其设计方法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2):95~97[4] 秦至谦,杨晓峰,贾非.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148~149[5] 秦至谦,杨晓峰, 蒋炳炎.综合法在钢筋砼强度检测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2004,18(1):87~89[6]柯国军, 杨晓峰,彭红, 贾非,岳洪涛.化学激发粉煤灰活性机理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05,30(3):366~370[7] 柯国军, 杨晓峰,彭红, 贾非.粉煤灰的环境特性[J].煤炭学报2005,30(增刊):102~106[8] 蒋炳炎,杨晓峰,魏小龙,周益强.K-13A沥青混合料掺矿质纤维性能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7,(01):109~110[9] 杨晓峰.浅析混凝土自缩现象及其控制措施[J].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8,48(227)33~34[10] 杨晓峰,魏仲初,崔立军,贺博. 主编《土木工程实验教程》(上、下册)[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8

煤炭学报第12期

摘 要 煤中常量、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分析、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逐级化学提取、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对云南砚山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模式(或成因类型)。研究发现,砚山矿区M9煤层硫分含量很高(St,d=10.65%),属于超高有机硫煤(So,d=9.51%)。矿物组成主要有β-石英副像、透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伊利石、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高岭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金红石和片钠铝石。煤中高度富集的微量元素F(841μg/g),V(567μg/g),Cr(329μg/g),Ni(74μg/g),Mo(204μg/g)和U(153μg/g)。该煤中的矿物质主要有3个来源:①高温石英、透长石、白云母和伊利石等是泥炭聚积期间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后的产物;②钠长石和片钠铝石以及以上超常富集的微量元素是在泥炭聚积期间,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侵入到闭塞缺氧的泥炭沼泽中所致;③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亲石元素来源于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陆。除了物源供给以外,砚山矿区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异常是同沉积酸性火山灰和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德贻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论文选辑

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矿物是煤形成和演化地质历史过程的产物,Ren等人[1]和任德贻等人[2]总结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机理,并提出了5种富集模式,即陆源富集型、沉积的生物作用富集型、岩浆热液作用富集型、深大断裂-热液作用富集型和地下水作用富集型。含煤地层中的火山灰蚀变黏土岩夹矸(Tonstein)对研究区域地质历史演化和煤层对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对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煤中发育的Tonstein的研究表明[4~6],晚二叠世早期的火山喷发以碱性火山灰为主,晚二叠世中晚期以酸性为主。煤中的Tonstein可能会对煤的地球化学特征产生重要影响[7]。影响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煤中微量金属元素富集的因素很多,但低温热液是主控因素[8,9]。赋存在煤中的同沉积火山灰(分布在煤中有机质中的火山灰,不包括Tonstein)有较少报道[7],而海底喷流对煤中矿物和元素富集的影响尚未见诸报道。本文对云南砚山局限碳酸盐台地型煤层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矿物和微量元素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模式。该文提出的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模式,可以为新型金属矿床的寻找提供借鉴。

一、地质背景

砚山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图1),其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和长兴组(P2ch)[10],该区M9煤层是典型的局限碳酸盐台地型煤层。M9煤层位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的中部,厚度为1.91m,其顶板为富含生物碎屑的隐晶灰岩,底板为炭质泥岩或含炭泥灰岩。含煤沉积的主要物源来自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陆(图1)。

图1 砚山矿区位置图和晚二叠世古地理图

二、研究方法

共采集砚山干河M9煤层全层刻槽样品3个,编号分别为YS-1,YS-2和YG。同时,自上而下共采分层刻槽样品3个,编号分别是Y-3-1,Y-3-2和Y-3-3,这3个分层的厚度分别为0.70,0.67和0.54m。

运用光学显微镜、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低温灰化和X射线衍射仪对矿物的种类、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微镜光度计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态和镜质组反射率进行了测定。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煤中常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F和Hg分别运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测定,Cl采用艾士卡混合剂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测定;B利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其他微量元素采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测定。

三、结果与讨论

1.煤化学特征

云南砚山晚二叠世M9煤属于中灰(27.51%)、高硫(10.65%)的高煤化程度的烟煤(贫煤)。由于M9煤层中有机硫含量高达9.51%,又称之为超高有机硫煤(表1)。这种超高有机硫煤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在中国,此类型煤仅在贵州贵定(So,d=8.57%)和广西合山(So,d=3.42%~6.46%)有报道[11,12]。

表1 云南砚山晚二叠世M9煤的工业分析、全硫和形态硫测试结果 单位:%

注:6个样品均值.M—水分;A—灰分;V—挥发分;St—全硫;Ss—硫酸盐硫;Sp—硫化物硫;So—有机硫;ad—分析基;d—干燥基;daf—干燥无灰基。

2.煤中矿物的种类、赋存特征和成因

煤中常见的矿物一般有黏土矿物、硫化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13]。利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后发现,砚山M9煤层中的矿物组合较为异常,主要矿物有透长石、β-石英副像、白云母、伊利石、钠长石、黄铁矿,还有少量的片钠铝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锐钛矿和金红石。

黄铁矿:主要呈浸染状或莓球状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其粒径较小,大部分小于20μm。煤中黄铁矿的赋存形态表明,它属于海水影响下的产物。泥炭聚积期间,海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被硫酸盐还原菌还原成硫化氢后与沼泽中的Fe离子反应而形成[14]。

β-石英副像:主要呈细小的、晶型较好的颗粒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其绝大部分颗粒小于10μm,横切面近六边形(图2(a)),有的有熔蚀现象、柱面不发育。从其形态特征可以推断属于高温成因。

透长石:粒径较小,绝大部分小于10μm,有的晶形保存较好(图2(b),(c)),有的发生了熔蚀,被熔蚀的透长石有时仅保留模糊的外形,有的透长石熔蚀现象较为严重,仅留有残缺不全的边缘,内部被钠长石所替代或片钠铝石(NaAl(OH)2CO3)所充填(图2(c))。

白云母:呈长条状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

钠长石:晶形较透长石完整(图2(d)),简单双晶发育,部分钠长石发生了熔蚀现象(图2(c)),有的钠长石充填在被熔蚀了的透长石内部。

伊利石:呈不规则团块状、长条状、絮凝状(图2(e))或浸染状分布在煤的基质镜质体中。

此外,M9煤层中还有少量的斜长石、金红石、钙镁黄长石和高岭石等矿物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

虽然煤系地层中酸性火山灰蚀变黏土岩夹矸中的高温石英非常普遍[3,15],但在煤中和有机质紧密联系的高温成因的石英却鲜有报道。砚山M9煤层中高温成因的石英其外形仍然依β石英成副像(图2(a))。β石英和透长石是高温相的产物。该煤中高温石英-透长石-白云母矿物组合是泥炭聚积期间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沼泽中的产物。由于这些矿物的粒径很小,并且均匀地分布在煤的有机质中,推测当时的火山口距沼泽较远,并且降落到沼泽中的火山灰的数量较少,尚不足以形成所谓的火山灰蚀变黏土岩夹矸(Tonstein)。在M9煤层中尚未发现Tonstein层,砚山矿区位于与Zhou等人[4]所圈定的西南地区Tonstein的分布范围之外,而在此范围内,晚二叠世火山活动较为强烈,在煤层中形成多层的Tonstein。

图2 M9煤中的矿物赋存特征

陆源碎屑供给和后生作用等均可在煤中形成伊利石[13]。但M9煤层中的伊利石并非陆源碎屑成因,也不是后期热液作用的产物。降落到M9煤层的沼泽中的酸性火山灰玻璃质在泥炭聚积期间和成岩作用早期蚀变形成高岭石,随着成岩作用的增强和在偏碱性的介质环境条件下,大部分高岭石转变为伊利石,有些伊利石还保留着火山灰絮凝状的结构特征(图2(e))。Burger等人[5]、周义平和任友谅[6]的研究表明,在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上二叠统煤系地层的Tonstein中黏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的组成比例与煤的变质程度密切相关,在烟煤阶段,高岭石占优势,到无烟煤阶段,绝大部分高岭石蚀变为伊利石。砚山M9煤中火山灰性质和西南地区的火山喷发物的特征相吻合,即在晚二叠世中晚期以酸性为主。

煤中的长石和白云母一般被认为是陆源碎屑成因的矿物[13,16]。但砚山M9煤层中的长石并非陆源碎屑成因。M9煤中的钠长石与火山成因的透长石、高温石英亦不是同期成因的产物。钠长石有时充填在被熔蚀的透长石内部,是在透长石发生溶蚀后形成的,其形成时间晚于透长石,表明钠长石是从热液中自生的。因此,可以推断在泥炭聚积期间,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并且经过了一定的蚀变作用后,又有基性-超基性的海底喷流形成的热液进入到泥炭沼泽中,形成了钠长石和少量的片钠铝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片钠铝石在煤中尚未见诸报道[13,17,18],是一种水热成因的矿物[19~21]。片钠铝石记录了深部幔源-浅部壳源之间的物质转移,是流体运移后留下的产物,并且形成于富钠离子的碱性流体介质条件[21,22],该矿物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海底喷流侵入到了泥炭沼泽。

片钠铝石和钠长石的赋存状态排除了这两种矿物属于后生热液的可能性:①M9煤中的后生裂隙极不发育,尚未发现充填于后生裂隙的长石和片钠铝石;②钠长石在煤层中顺层理分布(图2(f)),显示出同沉积的特征,而非后生热液成因;③该煤中的矿物组成的平面分布的差异性极不明显,钠长石在该煤层中普遍存在,在研究者1988年采集的样品和2006年采集的样品中均富集钠长石等矿物(样品采集间隔18a);而后生热液成因的矿物往往在煤层中具有局部富集的特征,含量分异明显。

3.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丰度、赋存状态和成因

表2列出了砚山M9煤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与中国大部分煤、世界大部分煤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砚山干河M9煤中的元素有如下特征:与中国大部分煤和世界大部分煤中微量元素的均值相比,砚山煤中F(841μg/g),V(567μg/g),Cr(329μg/g),Ni(74μg/g),Mo(204μg/g)和U(153μg/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超常富集(表2)。该煤中V,Cr,Mo和U的均值分别是中国常见煤的16.2倍、21.4倍、63.9倍和63.5倍。

虽然陆源碎屑供给通常是煤中微量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砚山M9煤中的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亲石元素反映了越北古陆物源物质组成特征。越北古陆是加里东褶皱带泸江带,以酸性岩体为主[25,26]。但砚山煤中高含量的V,Ni,Cr,Mo和U是不能用陆源供给所能解释的。与超基性和基性岩相比,酸性岩中的V,Ni,Mo,Cr等元素均较低,U的含量虽然较高,但其含量也仅为3.5μg/g[27],不足以提供煤中如此高含量的U。

这些高含量的元素也不是上面所叙述的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形成的,酸性火山灰并不富集这些元素,何况降落到泥炭沼泽中的酸性火山灰的量比较少。

尚无证据表明这些元素是地外来源。这些元素(包括S在内)也不是正常海水能够提供的,海水中的硫酸盐浓度是一定的,并且泥炭聚积是在一种滞留的、受限的局限碳酸盐台地,影响泥炭沼泽的新鲜海水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

表2 砚山M9煤层元素的含量及其与中国大部分煤、世界大部分煤的对比

砚山M9煤层中富集的元素及其元素的组合特征类似于中国南方早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包括石煤),然而砚山煤中元素比黑色页岩中的赋存形式和来源复杂得多,既有火山的、陆源碎屑的、生物的、海水的,还有海底喷流的。砚山煤的地球化学异常可能是在泥炭聚积期间,海底喷流携带的金属元素V,Ni,Mo,U,Cr以及S和F等沿深大断裂搬运沉积至泥炭沼泽的结果。海底喷流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淬取了V,Ni,Cu和Mo,并可能与下伏的富U的岩浆层提供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搬运沉积到局限碳酸盐台地的泥炭沼泽中,缺氧的环境和沼泽中丰富的有机质(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菌藻类)为元素的长时间活化和富集提供了条件。鲍学昭等人[28]研究表明,海底喷流作用可带来大量的U元素。

虽然低等生物对有机硫和一些金属元素富集有贡献,但M9煤中如此高含量的硫和金属元素也不是硫细菌所能够提供的。该煤层的干酪根δ13C‰(PDB)值为-22.8‰~-23.7‰,N的含量并不高(0.67%~0.69%),具有腐殖煤的特征,因此成煤植物的主体还是高等植物。但是,菌藻类在其生长和死亡后降解过程中,可在元素富集、改变环境pH和Eh值、改变水体中元素平衡系统和元素沉淀等方面对煤中有机硫和金属元素的富集发挥重要作用。

在微量元素的组合方面,以有机态结合的V/(V+Ni)=0.88,缺氧环境中有机质的V/(V+Ni)>0.5,而氧化条件下<0.4[29]。从砚山M9煤的U/Th关系(图3)中可以看出,投点均落入U/Th=1~100区域,另外,U/Th比值很高(8.9~35.2),说明泥炭聚积时受到热液影响较为强烈[30,31]。用Th-U的关系式Ua=UTotal–Th/3(其中Ua为自生U)可以说明缺氧条件[32],M9煤的Ua为107~176μg/g,而M7煤的Ua仅为17μg/g,表明M9煤的泥炭聚积时显著缺氧。

将砚山M9煤层中的Zn,Ni和Co元素含量投入Cronan的Zn-Ni-Co三元图中(图4),这些点均落入热水沉积区,显示了热水沉积的特征[33]。

图3 砚山M9煤层的U/Th关系图

图4 砚山M9煤层的Zn-Ni-Co图解

关于硫的来源和赋存状态,由于现行的有机硫含量的确定方法(GB/T214-1996,GB/T215-2003和ASTMD3177/4239和D2492-2)是用全硫减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所获得的,这些方法尚不能证明这些硫就是有机的。砚山M9煤中的赋存状态值得深入研究。这些高含量的硫可能是海底热泉带入到封闭的沼泽中,并且均匀地分布在煤的有机质中,而被认为是所谓的“有机硫”。

综上所述,云南砚山M9煤层的矿物组成和一些元素的超常富集是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煤层矿物质的富集成因是一种新的复合富集模式。至于贵州贵定和广西合山晚二叠世煤是否受到同沉积酸性火山灰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在煤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方面,由于该煤中的V,Cr和U含量很高,它们在煤的燃烧产物(如飞灰)中可能进一步富集,如果能对这些元素进行提取,可以实现煤炭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也为新类型的金属矿床研发提供借鉴。

四、结论

云南砚山M9煤是局限碳酸盐台地基础上形成的煤层,属于超高“有机硫”煤。该煤中矿物的种类和组合特征(β-石英副像、透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伊利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片钠铝石)和超常富集微量元素(F,V,Cr,Ni,Mo和U)是同沉积酸性火山灰和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煤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成因机制是一种新的富集模式(或成因类型)。

参 考 文 献

[1] Ren D Y,Zhao F H,Wang Y Q et al. Distribution of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coals. Int J Coal Geol,1999,40: 109 ~ 118

[2] 任德贻,赵峰华,代世峰等 .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3] Bohor B F,Triplehorn D M. Tonsteins: Altered volcanic-ash layers in coal-bearing sequences. Geol Soc Am,Spec Paper285,1993. 44

[4] Zhou Y P,Ren Y L,Bohor B F.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 seams of southwest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1982,2: 49 ~ 77

[5] Burger K,Zhou Y P,Tang D Z. Synsedimentary volcanic-ash-derived illite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formations of southwest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1990,15: 341 ~ 356

[6] 周义平,任友谅 . 中国西南晚二叠世煤田中 TONSTEIN 的分布和成因 . 煤炭学报 . 1983,8( 1) : 76 ~ 88

[7] Dai S F,Ren D Y,Hou X Q et al.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anomalies of the late Permian coal in the Zhijin coalfield of Southwest China and their volcanic origin. Int J Coal Geol,2003,55: 117 ~ 138

[8] Dai S F,Ren D Y,Tang Y G et al.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Int J Coal Geol,2005,61: 119 ~ 137

[9] Dai S F,Li D H,Ren D Y et al. Geochemistry of the late Permian No. 30 coal seam,Zhijin Coalfield of Southwest China: Influence of a siliceous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luid. Appl Geochem,2003,19: 1315 ~ 1330

[10]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 黔西川南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11] 雷加锦,任德贻,唐跃刚等 . 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硫的聚积模式 . 科学通报,1994,39( 15) : 1405 ~ 1408

[12] Shao L Y,Jones T,Gayer R et al.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high-sulphur coals from the Upper Permian carbonate coal measures in the Heshan Coalfield,southern China. Int J Coal Geol,2003,55: 1 ~ 26

[13] Ward C R.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of mineral matter in coal seams. Int J Coal Geol,2002,50: 135 ~ 168

[14] 代世峰,周义平,任德贻等 . 重庆松藻矿区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 .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2007,37( 3) : 353 ~362

[15] Zhou Y P,Bohor B F,Ren Y L.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altered volcanic ash layers ( tonsteins) in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formations of eastern Yunnan and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s,China. Int J Coal Geol,2000,44: 305 ~324

[16] Bouka V,Peek J,Sykorova I. Probabl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coal. Acta Montana,Ser B: Fuel,Carbon,Mineral Process,Praha,2000,10( 117) : 53 ~ 90

[17] 唐修义,黄文辉 .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 .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6 ~ 11

[18] Kural O. Coal. Istanbul: Istanbul Technology University,1994. 1 ~ 494

[19] Stevenson J S,Stevenson L S. The petrology of dawsonite at the type locality,Montreal. Can Mineral,1965,8: 249 ~252

[20] Stevenson J S,Stevenson L S. Contrasting dawsonite occurrences from Mont St-bruno,Quebec. Can Mineral,1978,16: 471 ~ 174

[21] Coveney R M,Kelly W C. Dawsonite as a daughter mineral in hydrothermal fluid inclusions. Contrib Mineral Petrol,1971,32: 334 ~ 342

[22] 高玉巧,刘立 . 含片钠铝石砂岩的基本特征及地质意义 . 地质论评,2007,53( 1) : 104 ~ 113

[23] Yudovich Ya E,Ketris M P. Toxic Trace Elements in Coal. Ekaterinburg: Komi Scientific Center,Institute of Geolo- gy,Ural Division,RAS,2005. 1 ~ 655 ( in Russian)

[24] Yudovich Ya E,Ketris M P. Valuable Trace Elements in Coal. Ekaterinburg: Komi Scientific Center,Institute of Geol- ogy,Ural Division,RAS,2006. 1 ~ 538 ( in Russian)

[25] 李东旭,许顺山 . 变质核杂岩的旋扭成因-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解析 . 地质论评,2000,46 ( 2) :113 ~ 119

[26] 陈翠华,何彬彬,顾雪祥,等 . 右江盆地中三叠统浊积岩系的物源和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 1) : 77 ~ 82

[27] Vinogradov A P. Average content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principal types of igneous rocks of the earth's crust. Geochemistry,1962,7: 641 ~ 664

[28] 鲍学昭,张阿利 . 铀钍的地球化学及对地壳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影响 .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8,17( 2) : 160 ~ 172

[29] Lewan M D,Maynard J B. Factors controlling enrichment of vanadium and nickel in the bitumen of organic sedimentary rocks. Geochim Cosmochim Acta,1982,46: 2547 ~ 2560

[30] Bostrom K. Genesis of ferromanganese deposits-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cent and old deposits. In: Rona P A,Bostrom K,Laubier L,et al,eds. Hydrothermal Processes at Seafloor Spreading Centers. New York: Plenum Press,1983.473 ~ 489

[31] 吴朝东,杨承运,陈其英 . 湘西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意义 .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 1) : 26 ~ 39

[32] Wignall P B. Black Shal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1 ~ 127

[33] 叶杰,范德廉 . 辽宁瓦房子铁锰结核矿床微量元素特征 . 见: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4. 80 ~82

( 本文由代世峰、任德贻、周义平、Chen-Lin Chou、王西勃、赵蕾、朱兴伟合著,原载《科学通报》,2008 年第 53 卷第 24 期)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煤矿防治水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水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防治水方法多种多样,有疏、有堵、有疏堵结合。在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中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16字方针,并根据矿井水害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措施(钟亚平,2001;赵铁锤,2007)。

在突水机理的研究上,先后提出了“突水系数”、“等效隔水层”和底板隔水层中存在“原始导高”等概念,认为底板突水机理是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及其存在的天然裂隙、水压、矿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底板突水预测方面,模式识别方法、随机信息方法和脆弱性指数法等新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武强,2006,2007a,2007b,2009;靳德武,1998)。

在疏水降压方面,有地表疏干、井下疏干,也有井上、井下联合疏干。疏水降压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国内除普遍采用经常性疏干排水外,还先后进行了峰峰矿区和淄博矿区的薄层灰岩水的疏干,和降压及邯郸矿区的疏干工作程序和疏干勘探方法。

在注浆堵水方面,堵水截流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方法。在静水与动水条件下注浆封堵突水点、矿区外围注浆帷幕截流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焦作、峰峰、煤炭坝等矿区都进行过这类工作,特别是成功封堵开滦范各庄矿特大型突水。

此外,钻探技术的提高、综合立体勘探方法的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各类软件的开发,对定量研究煤矿突水条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井下防水煤(岩)柱留设

在水体下、含水层下、承压含水层上或在导水断层附近进行采掘工程时,为了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突水、溃入工作地点,需要合理留设一定宽度或高度的防水煤(岩)层不采动,这部分煤(岩)层称为防隔水煤(岩)柱或防水煤(岩)柱。其中有断层防水煤(岩)柱,井田边界煤柱,上、下水平(或相邻采区)防水煤(岩)柱,水淹区防水煤(岩)柱,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和冲积层防水煤(岩)柱六种类型。

2.井下探放水技术

井下探放水系指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刘洋,2008)。

3.疏水降压技术

疏水降压是指通过疏干使煤层底板含水层或煤系地层含水层水压降低至采煤安全水压。疏水降压工程系统包括:排水工程、排水设施和疏水工程3部分[1]。开滦赵各庄矿就是通过制订合理的疏水降压开采方案,实现了在受底板高压奥灰水威胁下安全带压开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注浆堵水技术

注浆堵水技术是煤矿防治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要应用于井筒掘凿前的预注浆、成井后的壁后注浆、堵大突水点恢复被淹矿井、截源堵水减少矿井涌水、井巷堵水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如皖北矿务局任楼矿1996年3月4日发生的陷落柱特大突水,高峰期突水量达576m3/min,在陷落柱内煤底合适层位采用注浆堵水技术成功堵水(赵铁锤,2007)。

5.带压开采技术

所谓带压开采就是煤层底板受承压水威胁,充分利用煤层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间隔水层性能,在不采取,或在国家经济、技术条件许可情况下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后,实现安全采掘的一种综合性防治水技术。近几年该技术在我国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11]。

6.防水闸门和水闸墙

防水闸门和水闸墙是煤矿井下防治水的主要安全设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在井下巷道设计布置中,要建立健全隔离设施,在适当地点预留防水闸门和水闸墙的位置,井底车场周围要设置防水闸门;在其他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只有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隔离设施,实现分区隔离后,方可进行采掘活动(王歆效等,2007)。

7.矿井防、排水技术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破坏含水层(体)。含水层(体)内的水会因失去原有的平衡条件而涌入采掘工作面,进而造成水害事故。为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设置相应的防、排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矿井防、排水技术主要包括:地面防水、井下防水和矿井排水3个方面。如山东华源“八一七”溃水淹井事故,虽由暴雨引起,但也暴露出煤矿在地面防水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8.煤层采煤前方小构造预测的ANN技术

小构造是指断距小于5m的小断层或一些发育规模较小的裂隙、溶隙。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这些小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和巷道开掘具有极大的影响,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现行巷道开采过程中小构造预测方法的不足,将ANN技术引入到煤矿巷道掘进前方的小构造预测方法中,开展了矿井小构造预测预报的新方法研究(武强,2007c)。

9.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技术

该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注浆治水方法。当需采用疏水降压方法实现安全开采,但疏排水费用太高且浪费地下水资源时,宜采用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的注浆治水方法。它主要针对煤层底板水害的防治,采用注浆措施改造含水层或加固隔水层,使其变为相对隔水层或进一步提高其隔水强度(武强,2005)。该技术是防治底板水害较为有效的实质性措施之一,山东肥城矿区曾成功应用这项技术。

10.可视化地下水模拟评价软件系统(Visual Modflow)与矿井防治水

Visual Modflow是目前国际上流行且被各国同行一致认可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评价的标准可视化专业软件系统。它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可以进行任意水均衡域的均衡研究,帮助用户直接确定回采煤层顶、底板或侧向补给水源的补给方式、补给大小及补给水源的水质情况等。此外,它还可以预测矿区导水断裂构造可能诱发的突水事故的突水量大小,这一点在矿区导水内边界的防治水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武强,2005;董东林,2009)。

11.华北型煤田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

该理论是武强于2000年首次提出。由各种类型水力内边界沟通而形成相互间存在密切水力联系的多层含水层组立体充水地质结构,是华北型煤田的主要矿床水文地质特征,也是建立该类型煤矿井充水水文地质立体概念模型的基础。内边界是煤矿井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的核心,对内边界系统进行深入地综合研究是解决华北型煤田底板岩溶突水难题的关键。据内边界在空间展布的几何形态特征所划分的4种基本类型和各种组合类型,对认识煤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水对策方案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武强,2000)。

参考文献

董东林,王焕忠,武彩霞等.2009.断层及滑动构造复合构造区煤层顶板含水层渗流特征及突水危险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8(2):373~37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煤矿防治水规定.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80

华解明,傅耀军,白喜庆.2006.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煤田地质与勘探,34(3):40~43

靳德武,马培智,王延福.1998.华北煤层底板突水的随机信息模拟及预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6(6):36~39

李文钧,郝平.1997.大同地方煤矿水害现状及防治技术.山西煤炭,17(5):61~64

刘洋.2008.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改革与探讨,(27):99

马润刚.2006.水害现状分析及防治技术.山西焦煤科技,(1):14~15

商登莹,武强,赵苏启等.2006.煤矿防治水工作指南.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8

王剑峻.2008.矿井突水案例分析及带压开采分区.中国矿山工程,37(5):39~41

王歆效.武强.2007d.“治”水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武强.现代职业安全,10(74):20~21

武强,董东林,钱增江等.2000.试论华北型煤田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47~49

武强,董书宁,张志龙.2007e.矿井水害防治.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73~161

武强,解淑寒,裴振江等.2007b.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Ⅲ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煤炭学报,32(12):1301~1306

武强,庞炜,戴迎春等.2006.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煤炭学报,31(3):314~319

武强,杨柳,朱斌等.2009.“脆弱性指数法”在赵各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地质,21(6):40~44

武强,俞佳,庞炜等.2007c.基于ANN方法的煤巷掘进前方小构造预报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4):446~452

武强,张志龙,张生元等.2007a.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煤炭学报,32(11):1121~1126

武强.2005.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94~296

赵苏启,武强,郭启文等.2003.引流注浆快速治理煤矿水害技术.煤炭科学技术,31(2):27~29

赵铁锤.2007.全国煤矿典型水害案例与防治技术.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85~192

钟亚平.2001.开滦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研究.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539~542

  • 索引序列
  • 煤炭学报期刊电话
  • 煤炭学报网刊
  • 《煤炭学报》
  • 煤炭学报的增刊
  • 煤炭学报第12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