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出错,状态码:500吉林动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动画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目前在校学生有2000多名。学院拥有一流的动画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力雄厚。学生可以选择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吉林动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动画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学院拥有一流的动画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力雄厚。 吉林动画学院联系方式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博识路168号 联系方式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吉林动画学院概况一、学校概况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0余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动画学院。学校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坚持以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 设有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虚拟现实学院、设计学院、产品造型学院、电视与新媒体学院、电影学院、影视造型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民航学院、国际影视特效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15个学院,以及体育俱乐部、力行职业发展学院、动漫游基础教学部和设计基础教学部等,并开设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其中,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先后获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并获得泛亚太地区动漫教育机构十强荣誉。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宣传高校”(“全国就业五十强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五十强高校)。201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3年3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多名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 二、人才培养 ——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 学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准确把握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与需求特征,实施了“以教学为主导、科研为支撑、产业为导向”的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缘产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搭建覆盖全产业链、全部专业的动漫游、设计、影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营销五大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面推进“大一大二选专业、大三大四选职业”的精准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育人为本、应用为要、能力为重、专创融合”应用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本科基础通修、专业平台可选、创新创业贯穿”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培养路径与学生志向精准对接。 三、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学产对接、高端项目引领实践教学 为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强化“开放式项目制”教学,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统筹实践教学资源,通过系列机制和举措,构建“专业、职业、就业、创业”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实现由专业向职业转变,职业向创业转型。强化各学院实践教学特色建设、成果转化、团队打造,建设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流程,打造“学生”和“作品”两个核心产品。学校依托校缘产业公司,联合国内领军企业,按照市场化意识和企业化思维,整合全校各专业,共同搭建覆盖动漫游、影视、设计三大体系的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专业界限,按照企业岗位配置跨专业组建项目团队,按照企业技术指标和产业化流程开展项目实践。建立了以产业工作室为引领,国内外专家工作室为支撑,学研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为主体的工作室体系。建立“开放式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企业实战项目、艺术原创项目、学科专业展赛项目、师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机结合、体量充足、类型多样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每年有200余名双师型教师带领大三、大四50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到300余个项目全流程制作环节,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认知能力等得到了普遍性提升,实现了“教育与市场、专业与产业、作品与产品、产品与商品、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互通互融、协调发展。 四、硕士培养 ——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 学校从2015年开始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别和领域分别是艺术硕士(动画艺术设计方向);电子信息(数字娱乐技术方向);工商管理(MBA)硕士(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六年来研究生在《中国科学》、《系统仿真学报》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篇,获得各类奖项27项。2017年学校获批“硕士立项建设高校”。 五、科研创新 ——文创产业前沿科技 为教学、产业提供关键支撑 学校建有吉林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艺术基金等58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1项,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3项。取得了3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掌握了资产可视化、碰撞检测、表情捕捉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教学及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六、国际交流 ——汇聚国际优质资源、构建高端交流平台 学校已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36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其中包括2019年全球动画大学排名第二的法国高等视觉传媒学院,2023年游戏设计专业全球排名第四的美国迪吉彭理工学院,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58位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为学生拥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教育和海外经历提供了良好支撑和重要保障。 学校邀请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史蒂夫·布朗(Steven Brown)等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的前沿课程。聘请参与制作《冰雪奇缘》《无敌破坏王》等多部动画电影的迪士尼动画公司灯光视效设计师高章佩(Vina Kao)等562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来校讲学627场,组建外籍专家工作室81个。外籍专家带领学生组建工作室,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学习到外籍专家带来的国际前沿知识。 学校启动了“行在世界”主题系列活动,在学校可以参与来自不同国家间高校学生共同参加的“中韩印象站”“国际大学生游戏制作大赛”“国际链式动画挑战赛”“全球动画挑战赛”等校际比赛活动。还包括交换生、2+2双学位项目,3+1/3+2/3+1+2等本硕直通项目,打造丰富留学渠道,满足不同专业需求,助力学生的国际求学及就业。 学校围绕特色学科优势,先后承办国家文化部、吉林省政府等主办的“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 “中法文化之春”交流季、“亚洲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吉林国际设计论坛”“第二十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等大型论坛38次;举办和承办“雪狼杯动漫作品大赛”“中国•吉林国际大学生影视交流展”等国际性展赛45次。为学生开阔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专业认知。 学校积极选送师生优秀作品参加国际赛事,124部作品荣获183项(次)国际大奖。其中,2023年,由我校客座教授带领师生共同完成的动画短片《万点恶墨》入围国际顶级赛事——2020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2020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美国第23届Apra国际电影节、北爱尔兰福伊尔电影节等20项国际赛事。 七、强师保障 ——双师型教师团队、师生作品屡获大奖 学校按照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标准,不断深化市场、教学、管理为主的三类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建有一支以大师引领,国内外教育专家教授、行业高端人才为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师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展演中共获国内外奖项1851项,其中获国际性奖92项,国家级奖567项,省级奖1192项。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美猴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乌镇国际未来视觉概念设计大赛“最佳概念设计奖”和“最佳原创奖”、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工业设计国际最高奖德国“红点奖”提名奖、第八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入围奖、台湾金点概念设计奖、2020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入围奖、洛杉矶电影节入围奖、苏兹达尔动画电影节动画大师奖、最佳动画奖、最佳短片奖、国际动画电影节提名奖等国内外诸多大奖,使学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八、就业创业 ——强化高端就业、推动学生创业、彰显吉动品牌 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就业率高、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高”的特点,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调研结果为:学校学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政治、文化发达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占比近40%左右。学校与网易、畅游天下、华强方特、完美世界、丝路视觉、字节跳动、乐玩新大地、掌趣、上海红鲤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以建设“创意硅谷、创业硅谷”为长期战略目标,并经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紧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应用型和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联合创业、融合发展”范式,多年来结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累累硕果,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连续突破新高。在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累计获得2项国家级金奖、4项国家级铜奖,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学校建设3000平方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组建百人双创导师库,每年设立董事长创业奖学金、力行创业奖学金并建立1000万元创业基金,全面助力吉动学子“敢于创业、精于创业”。 九、校园文化 ——“永远的十八岁”吉动青年文化生态 学校注重“兴趣+专业”的培养,传承“创新、创造、创优、创业”的四创吉动核心文化,努力打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生态。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成立了思政类、志愿服务类、专业学术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共五类近百个社团,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吉动标志、吉动品牌的精品社团。精品社团屡获殊荣,如2019ChinaJoyCosplay动漫艺术博览全国总决赛最佳剧情奖、动漫艺术博览东北总决赛团队金奖;2019WCS世界锦标赛吉林省赛区团体赛金奖等;阳光支教团荣获2019年第二届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向善大爱奖、省级优秀公益项目称号;甘露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RGP社团荣获第七届“魅力新天地”动漫嘉年华暨WCS2020吉林赛区晋级赛Cosplay团体赛金奖;绘乡设计志愿团在202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另外,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些传统的校园活动经过传承创新,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品牌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SAW国际动漫文化嘉年华、创业市集、新生迎新晚会等校园品牌活动,形成了青春向上、活泼健康、追求创新的“永远的十八岁”吉动青年文化生态。 十、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种类 金额(元/生/年) 备注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8000 持录取通知书到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或其乡镇网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国家奖学金 8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0.3%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4% 国家助学金 2000-4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21% 董事长创业奖学金 20000(团队) 在三、四年级学生中评出 校长奖学金 15000 在三、四年级学生中评出 平台力行奖学金 500-5000 面向全校参与完成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项目团队及个人 学校奖学金 1000-3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10% 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博识路168号 邮编:130012 邮箱: 网址: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帐号: jldhxy2014 招生办报考服务微信平台:jldhzs 吉林动画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2产品设计艺术学3市场营销管理学4摄影艺术学5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6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学7动画艺术学8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学9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10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11互联网金融经济学12动画艺术学13虚拟现实技术工学14工艺美术艺术学15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工学16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17环境设计艺术学18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工学19环境设计艺术学20工艺美术艺术学吉林动画学院周边环境学校座落在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城内,校园规划别致、环境幽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精良,建有高标准教学楼、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计算机中心、优越舒适的生活用房;设有计算机、摄影、设计、动画检验、演播制作、多媒体教学等6个实验中心和专家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动画创作工作室等多个个工作室;成立了动画研究院、动画文学研究所和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动画理论和技术研究机构。 学校毗邻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方便校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积极参与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有益的文化和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已承办“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全球龙玺杰青·年度巅峰对决广告创意高峰论坛”、“亚洲下一代TV内容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等文化产业高峰论坛20余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总领事等1000余人来校交流、任教。这些活动在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也得到了国际艺术类高校、文化机构、动漫游戏产业等领域的好评。与此同时,同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与多家动漫游戏产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样大大拓宽了办学视野,提高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着眼未来,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继续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的校训,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学研产一体化办学道路,培育创新能力强,综合艺术修养高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艺术强校,从而充分发挥其动漫人才培养、民族动漫研究和动漫产业开发基地作用,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着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着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着录引文页码。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211噢 广西大学也是挺不错的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广西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西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为新桂系等人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省主席黄绍竑任委员长、首任校长为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合并,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开设招生本科专业67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2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
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院: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废弃物制备高质结构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生态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北部湾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学术期刊《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2011年版(即第六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曾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原名为《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广西大学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3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公共管理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制糖工程、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工程、农业、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兽医、风景园林、林业、药学、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4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11人,专任教师1967人;其中,有专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外籍教授、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法学、英语、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公共事业管理 、经济学、越南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 [68] 汉语言文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泰语、电子信息工程、园艺、会计学、翻译、水利水电工程、植物保护、旅游管理、化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程互动推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家畜寄生虫学、化工热力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病毒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木材学、化工热力学、兽医寄生虫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动物寄生虫学与公共健康卫生、碳减排与低碳生活、科技建材构筑美好生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彩调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广播电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植物保护、林学、音乐学 、翻译、广告学、化学、车辆工程、园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运动训练、海洋科学、生态学、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安全、舞蹈学、艺术设计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中心: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创业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地方院校矿业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经济与管理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孔子学院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先后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合作建立了素攀孔子学院、塔林孔子学院,与美国莫海德州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广西大学是211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下设26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全日制研究生1307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9人,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77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63743人。
学科建设:
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3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20个广西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广西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苏州大学院校代码:10285 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我所知道的有《软件导刊》《福建电脑》《信息与电脑》《电脑知识与技术》《数字技术与应用 》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这些国家级省级的都有。 可以向公务员之家具体了解一下。
请求出错,状态码:500吉林动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动画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目前在校学生有2000多名。学院拥有一流的动画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力雄厚。学生可以选择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吉林动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动画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学院拥有一流的动画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力雄厚。 吉林动画学院联系方式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博识路168号 联系方式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吉林动画学院概况一、学校概况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0余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动画学院。学校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坚持以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 设有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虚拟现实学院、设计学院、产品造型学院、电视与新媒体学院、电影学院、影视造型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民航学院、国际影视特效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15个学院,以及体育俱乐部、力行职业发展学院、动漫游基础教学部和设计基础教学部等,并开设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其中,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先后获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并获得泛亚太地区动漫教育机构十强荣誉。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宣传高校”(“全国就业五十强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五十强高校)。201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3年3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多名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 二、人才培养 ——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 学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准确把握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与需求特征,实施了“以教学为主导、科研为支撑、产业为导向”的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缘产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搭建覆盖全产业链、全部专业的动漫游、设计、影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营销五大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面推进“大一大二选专业、大三大四选职业”的精准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育人为本、应用为要、能力为重、专创融合”应用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本科基础通修、专业平台可选、创新创业贯穿”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培养路径与学生志向精准对接。 三、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学产对接、高端项目引领实践教学 为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强化“开放式项目制”教学,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统筹实践教学资源,通过系列机制和举措,构建“专业、职业、就业、创业”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实现由专业向职业转变,职业向创业转型。强化各学院实践教学特色建设、成果转化、团队打造,建设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流程,打造“学生”和“作品”两个核心产品。学校依托校缘产业公司,联合国内领军企业,按照市场化意识和企业化思维,整合全校各专业,共同搭建覆盖动漫游、影视、设计三大体系的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专业界限,按照企业岗位配置跨专业组建项目团队,按照企业技术指标和产业化流程开展项目实践。建立了以产业工作室为引领,国内外专家工作室为支撑,学研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为主体的工作室体系。建立“开放式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企业实战项目、艺术原创项目、学科专业展赛项目、师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机结合、体量充足、类型多样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每年有200余名双师型教师带领大三、大四50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到300余个项目全流程制作环节,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认知能力等得到了普遍性提升,实现了“教育与市场、专业与产业、作品与产品、产品与商品、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互通互融、协调发展。 四、硕士培养 ——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 学校从2015年开始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别和领域分别是艺术硕士(动画艺术设计方向);电子信息(数字娱乐技术方向);工商管理(MBA)硕士(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六年来研究生在《中国科学》、《系统仿真学报》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篇,获得各类奖项27项。2017年学校获批“硕士立项建设高校”。 五、科研创新 ——文创产业前沿科技 为教学、产业提供关键支撑 学校建有吉林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艺术基金等58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1项,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3项。取得了3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掌握了资产可视化、碰撞检测、表情捕捉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教学及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六、国际交流 ——汇聚国际优质资源、构建高端交流平台 学校已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36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其中包括2019年全球动画大学排名第二的法国高等视觉传媒学院,2023年游戏设计专业全球排名第四的美国迪吉彭理工学院,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58位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为学生拥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教育和海外经历提供了良好支撑和重要保障。 学校邀请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史蒂夫·布朗(Steven Brown)等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的前沿课程。聘请参与制作《冰雪奇缘》《无敌破坏王》等多部动画电影的迪士尼动画公司灯光视效设计师高章佩(Vina Kao)等562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来校讲学627场,组建外籍专家工作室81个。外籍专家带领学生组建工作室,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学习到外籍专家带来的国际前沿知识。 学校启动了“行在世界”主题系列活动,在学校可以参与来自不同国家间高校学生共同参加的“中韩印象站”“国际大学生游戏制作大赛”“国际链式动画挑战赛”“全球动画挑战赛”等校际比赛活动。还包括交换生、2+2双学位项目,3+1/3+2/3+1+2等本硕直通项目,打造丰富留学渠道,满足不同专业需求,助力学生的国际求学及就业。 学校围绕特色学科优势,先后承办国家文化部、吉林省政府等主办的“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 “中法文化之春”交流季、“亚洲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吉林国际设计论坛”“第二十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等大型论坛38次;举办和承办“雪狼杯动漫作品大赛”“中国•吉林国际大学生影视交流展”等国际性展赛45次。为学生开阔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专业认知。 学校积极选送师生优秀作品参加国际赛事,124部作品荣获183项(次)国际大奖。其中,2023年,由我校客座教授带领师生共同完成的动画短片《万点恶墨》入围国际顶级赛事——2020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2020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美国第23届Apra国际电影节、北爱尔兰福伊尔电影节等20项国际赛事。 七、强师保障 ——双师型教师团队、师生作品屡获大奖 学校按照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标准,不断深化市场、教学、管理为主的三类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建有一支以大师引领,国内外教育专家教授、行业高端人才为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师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展演中共获国内外奖项1851项,其中获国际性奖92项,国家级奖567项,省级奖1192项。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美猴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乌镇国际未来视觉概念设计大赛“最佳概念设计奖”和“最佳原创奖”、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工业设计国际最高奖德国“红点奖”提名奖、第八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入围奖、台湾金点概念设计奖、2020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入围奖、洛杉矶电影节入围奖、苏兹达尔动画电影节动画大师奖、最佳动画奖、最佳短片奖、国际动画电影节提名奖等国内外诸多大奖,使学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八、就业创业 ——强化高端就业、推动学生创业、彰显吉动品牌 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就业率高、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高”的特点,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调研结果为:学校学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政治、文化发达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占比近40%左右。学校与网易、畅游天下、华强方特、完美世界、丝路视觉、字节跳动、乐玩新大地、掌趣、上海红鲤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以建设“创意硅谷、创业硅谷”为长期战略目标,并经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紧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应用型和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联合创业、融合发展”范式,多年来结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累累硕果,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连续突破新高。在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累计获得2项国家级金奖、4项国家级铜奖,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学校建设3000平方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组建百人双创导师库,每年设立董事长创业奖学金、力行创业奖学金并建立1000万元创业基金,全面助力吉动学子“敢于创业、精于创业”。 九、校园文化 ——“永远的十八岁”吉动青年文化生态 学校注重“兴趣+专业”的培养,传承“创新、创造、创优、创业”的四创吉动核心文化,努力打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生态。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成立了思政类、志愿服务类、专业学术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共五类近百个社团,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吉动标志、吉动品牌的精品社团。精品社团屡获殊荣,如2019ChinaJoyCosplay动漫艺术博览全国总决赛最佳剧情奖、动漫艺术博览东北总决赛团队金奖;2019WCS世界锦标赛吉林省赛区团体赛金奖等;阳光支教团荣获2019年第二届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向善大爱奖、省级优秀公益项目称号;甘露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RGP社团荣获第七届“魅力新天地”动漫嘉年华暨WCS2020吉林赛区晋级赛Cosplay团体赛金奖;绘乡设计志愿团在202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另外,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些传统的校园活动经过传承创新,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品牌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SAW国际动漫文化嘉年华、创业市集、新生迎新晚会等校园品牌活动,形成了青春向上、活泼健康、追求创新的“永远的十八岁”吉动青年文化生态。 十、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种类 金额(元/生/年) 备注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8000 持录取通知书到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或其乡镇网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国家奖学金 8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0.3%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4% 国家助学金 2000-4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21% 董事长创业奖学金 20000(团队) 在三、四年级学生中评出 校长奖学金 15000 在三、四年级学生中评出 平台力行奖学金 500-5000 面向全校参与完成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项目团队及个人 学校奖学金 1000-3000 占在校生总数的10% 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博识路168号 邮编:130012 邮箱: 网址: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帐号: jldhxy2014 招生办报考服务微信平台:jldhzs 吉林动画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2产品设计艺术学3市场营销管理学4摄影艺术学5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6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学7动画艺术学8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学9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10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11互联网金融经济学12动画艺术学13虚拟现实技术工学14工艺美术艺术学15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工学16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17环境设计艺术学18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工学19环境设计艺术学20工艺美术艺术学吉林动画学院周边环境学校座落在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城内,校园规划别致、环境幽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精良,建有高标准教学楼、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计算机中心、优越舒适的生活用房;设有计算机、摄影、设计、动画检验、演播制作、多媒体教学等6个实验中心和专家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动画创作工作室等多个个工作室;成立了动画研究院、动画文学研究所和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动画理论和技术研究机构。 学校毗邻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方便校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积极参与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有益的文化和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已承办“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全球龙玺杰青·年度巅峰对决广告创意高峰论坛”、“亚洲下一代TV内容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等文化产业高峰论坛20余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总领事等1000余人来校交流、任教。这些活动在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也得到了国际艺术类高校、文化机构、动漫游戏产业等领域的好评。与此同时,同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与多家动漫游戏产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样大大拓宽了办学视野,提高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着眼未来,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继续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的校训,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学研产一体化办学道路,培育创新能力强,综合艺术修养高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艺术强校,从而充分发挥其动漫人才培养、民族动漫研究和动漫产业开发基地作用,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系统仿真学报sci检索。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资料显示,《系统仿真学报》创刊于1989年7月,是中国仿真学会会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仿真学会和北京仿真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学术刊物,用户查询文章网站会报sci检索,查找用户所需的文章。
审稿后如果文章没有发表,审稿费会退给你的。
你可能没有达到人家的创新的要求吧,这个是初步的要求 啊,
据说不要审稿费,别的就不知道了有听说是1100
《计算机仿真》核心期刊!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着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着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着录引文页码。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与节能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防御、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EI等收录50余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2等奖2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学术论文奖8项。 兼任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合肥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高级会员,可靠性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学科拔尖人才等称号。温阳东教授,1955年9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晋升为教授,现任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电力系统监控与继电保护。多年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集散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持和参加包括省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一部。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阜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肥卷烟厂5000Kg/h制丝线微机监控系统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NSYN--语音置乱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孙 鸣教授现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科研、硕士研究生教学以及指导硕士研究生等工作,兼任学院专业实验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分布式发电、用户电力技术。 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EI检索论文3篇。 完成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安徽电网公司、许继电气公司以及平圩发电厂等单位的多项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约50万元。李生虎李生虎,1974年6月生,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柔性输电技术、电力系统可靠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参加国家973计划、攀登B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福建及安徽电力公司等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相关期刊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仿真学报、IEEE Trans PWDL、IET GTD、IJEEPS、IEEJ、KIEE等。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二),200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张国荣研究员,1963年2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能源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科研情况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获奖情况“深井光伏水泵系统”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双电源智能切换装置”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度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吴红斌吴红斌,研究员,1972年8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目前主要从事分布式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布式互补能源微网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参加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的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30009联系电话:转8028E_mail: 陶维青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本科学习 1985年09月-1988年07月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学习1988年08月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软件和硬件的研究。软件方向包括通用工业控制软件(组态程序的开发和研究),内容涉及实时数据库技术,Internet发布技术,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等。硬件方向包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FTU,RTU设计以及现场总线技术。 先后参加十余项科研开发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三项,四等奖一项。在国家级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一次(中压电网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究),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多次。齐先军副教授,1977年2月出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 主讲课程:《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可靠性、概率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1项还有几个没找到。偶不是他们院的,所以不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