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研究生论文送审有一个不同意答辩

研究生论文送审有一个不同意答辩

发布时间:

研究生论文送审有一个不同意答辩

修改后应该可以

按照外审老师的意见继续修改论文,直至合格为止,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延迟毕业,情况严重的话拿不到学位证了。

直接修改等3个月后申请答辩,也就是9月才能拿到毕业证;申请复审,送三位专家再审,通过了就可以正常参加答辩,只要有一个及以上的重大修改或不同意答辩就要等6个月后才能申请答辩。

论文评审大部分是“修改后答辩(B)”,少量优秀的论文是“同意答辩(A)”。少量导师还会电话打招呼,让给质量不高的论文一个机会,如“修改后答辩(C)”。

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导师同意研究生论文送审

依然有可能不过:因为导师同意你送盲审只是在ta认为你这个文章基本属于合格的范畴 但是盲审有可能是校外专家 有可能是别的人 如果按照他们的标准你的论文不合格 那么照样会评比较低的分数。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送审要求如下。1、通过重复率检测合格。2、争取导师同意送审。3、与导师确定好研究方向的内容。

研究生论文盲审二审不同意

这样的话,就要准备延期答辩了,同时联系导师认真修改论文。

没有关系的,发过来我可以帮你修改修改满足你导师的所以苛刻要求

盲审没通过,就是要好好修改。论文是申请学位的重要保证。

有的。

盲审办法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需进行论文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被抽出参加盲审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的二天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博士生论文一式三份,报送研究生处。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

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

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对于学位论文不同意送审

第一条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预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预审是学位论文提交送审前,由所在培养单位或导师组织专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所做的自我把关,其目的是对该学位论文是否已经达到本学科(专业学位点)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进行自我诊断。 第三条学位论文预审可采取答辩形式或评阅形式,其中答辩形式包括专家组答辩或组会答辩等,评阅形式包括集中评阅或院内盲审等。为避免与博士生预答辩相冲突,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预审,不采取答辩形式。 第四条学位论文预审由所属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落实,由学科委员会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各学科特点,制定适用于本学科的论文预审实施方案,包括预审流程、时间节点、预审形式、审核标准、问题论文的整改等,报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的以纸质版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备案。 第五条预审采取答辩形式的,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组织至少3名副高或硕导以上专家进行预审,预审采取评阅形式的,博士学位论文需要组织至少3名以上博导或正高专家进行预审,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组织至少3名以上硕导进行预审。 第六条除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外,各学科委员会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高于本办法第四条的其他预审条件和标准。 第七条预审专家应本着高度负责、科学严谨、公正客观的态度,认真审查学位论文,并就论文的学术规范、创新性、论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真实性与完整性、关键性结论等内容作重点审查,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第八条学位论文预审结论分“同意送审”、“修改后送审”和“不同意送审”三类。预审专家一致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本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并“同意送审”的,可直接提交学位论文送审;若预审专家提出“修改后送审”,指导教师应就修改意见与学生研究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学位论文,经导师确认后可提交学位论文送审;若预审专家提出“不同意送审”,学位申请人应及时办理延期毕业的手续。 对于不能送审的情况,学科委员会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对导师指导过程进行了解、调查,将调查情况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报告。 第九条学位论文预审结束后,预审通过的研究生在提交学位申请时,向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学位论文预审管理模块,填写相应信息,并提交《云南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表》,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进入重复率检测环节和送审环节。 第十条进入送审环节的学位论文,出现送审结论与学位论文预审结论有巨大差异的,由研究生导师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裁定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情况,预审意见、送审意见,博士研究生还应综合预答辩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研究生进行答辩的意见,裁定意见以纸质版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论文导师不同意,顺顺可以。根据有关规定

论文答辩和盲审是同一个老师不

就是让评审专家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然后尽可能公平的评审论文。分为单盲和双盲。单盲是隐藏作者的姓名,双盲是隐藏的作者的姓名和评审专家的姓名。

答辩当然不是走过场。盲审与论文答辩是不同的环节,考核的内容、重点也各不相同,参与答辩的老师也会从各自专业、不同角度等提出问题,并对答辩人进行考核。

不可能。一审给外校专家审,二审给外省专家审。

  • 索引序列
  • 研究生论文送审有一个不同意答辩
  • 导师同意研究生论文送审
  • 研究生论文盲审二审不同意
  • 对于学位论文不同意送审
  • 论文答辩和盲审是同一个老师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