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能小瞧错别字 妥金录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于3月初“出炉”,其中语文考纲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写作评价的 “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如此高的扣分在过去的全国普通高考考纲中没有出现。因此,错别字未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而本次改变则反响强烈,老师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强化,而学生们也在感叹扣分太严的情况下,认识到必须平时加强训练,重视汉字的正确、规范的书写与运用。错别字泛滥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一致反映,也是大学教授的多年呼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错别字太多影响了语言的通畅性与文义表达的准确性,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或本科生提交的论文、学术报告竟然满篇错别字,让教授们看了触目惊心,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大学现在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重要原因。某市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看到今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后说:“写错别字在高中生中成了普遍现象,许多常见字都会被写错,班级里的总成绩前几名的学生也会这样,让老师们都觉得无奈。语文基础知识差,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弥补的,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该掌握运用,因此,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应该从小学开始。”大中学生错别字比较多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有一定的冲击;二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中字词的教学,特别一些教师、学生更多关注了文本解读,重视人文性的渗透,而忽略了对文中生字、生词的自学检测,所以也导致错别字越来越多;其三,小学字、词学习还不够扎实,尤其对形近、音近、音同字的辨识训练不到位。这次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考纲的改革同样对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小学是识字、写字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时间最长、学生掌握常用字最基础的阶段,小学如果识字、写字100℅过关了,将为学生在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和规范用字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考纲改革的严峻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应对呢?第一, 切实提高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阶段学生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毋庸置疑,识字、写字本来就是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基础,字词是构成语言文字的基本材料。然而,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过分重视人文性,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工具性,丢掉了过去抓“双基”训练的传统,谈“训练”而色变,使得字、词教学出现了放松的现象,升入中高年级的学生笔顺混乱、写作文错别字多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在课改推行一年后就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注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崔峦谈课改》一书中指出:“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突出这个重点(识字写字),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而在实际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有明显的本末倒置,一二年级的公开课上,课文扎扎实实学完了,教师最后象征性地指导学生写一两个生字,的确是蜻蜓点水,做做样子,走走程序。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看看斯霞老师如何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实录,就会懂得识字写字教学同阅读教学一样有趣,一样重要。我们今天必须走出字词教学不太重要的误区,它不仅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中高年级同样不能放松。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随着年级的升高,虽然识写量在慢慢减少,但这些增加的生字同样必须保证会认会写,不能因为字词已不是这些年段的教学重点而放松,致使学生一提笔就出现好多错别字。不仅影响孩子暂时的语文学习质量,而且会贻误终生。第二,强化识字写字的多样化训练。教师们在教学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识字方法,如做字卡、头饰表演、情境创设、拼图、随文识字、猜字谜、做游戏、加加减减等等,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强烈的记忆刺激,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中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增强了学生对字形、字音的记忆。尤其在一些“集中识字”的教学中,对于形近字与同音字的辨析训练必须指导到位,多形式地训练组词、造句、书写等,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别,正确运用。第三,加强写字指导。于永正老师形象地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和名片,这足以说明写好字的重要性。我们先不说把字写的美观,但至少在写作文时应做到没有错别字,文通字顺,不让别人读了笑话或产生歧义。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一些老师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了教师的示范板书,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不到位,不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与习惯的养成,造成近视眼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虽然现在学校大多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学生字的演示远远代替不了教师一笔一划地板书示范直观、清楚,让学生更容易模仿。崔峦老师认为,加强写字,一要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二要以身作则;三要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四要保证写字时间。我想,如果每一位小学老师按这四点去抓写字教学,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把字写正确,而且能达到书写规范、端正、美观,从而减少错别字。第四,加强生字、生词的巩固练习,建立纠错机制。小学生因其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相对来说还不够持久与发达,生字生词学得快、忘得快,“回生”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听写练习,以强化学生 的记忆。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之初的两年,发现学生对于生字、生词的掌握很不扎实,家长也时有反映,于是学校尝试在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以生字生词为主的基础知识测试,全员参与。记得第一次测试时全校均分只有88分,其中有一个高年级班均分才69分,这样的成绩引起了学校的反思与高度警惕,要求教师在课改实验中不能只重视人文性而忽视语文最基本的特性——工具性,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字词教学,于是专门在每天下午上课前安排15分钟让学生练习写字。经过及时反馈与矫正,教师们重视字词教学了,加强了训练与指导,后来每学期的字词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目前全校平均分达到了97分,由于阅卷极其严格,连学生笔画书写不到位都会判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特别严谨,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大为减少,书写也规范、整齐、美观了许多。这一做法在我校已形成了一种机制,赢得了家长的好评,不仅及时纠正了课改中忽视识字写字教学的偏差,而且建立了全校性的生字生词的测试机制,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受益无穷。第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及纠正错别字的良好习惯。好多学生做作业或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别字代替或拼音代替,懒得去查字典。人们常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学习的习惯,将字典带在身边,每遇到不会写不会读的字应立即查字典。另外,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错别字后应养成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常常出错的字应多改几遍。对于全班性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教师应集体纠正,最好让学生建立错别字档案或记录本,帮助学生逐渐减少错别字。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识字写字是这些能力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作文对错别字严格扣分的新情况下,我们小学教师要为学生将来语文素养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深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中还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 个,其中 个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到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 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 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 个笔画之多。在 年原公布的 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 画之多,其中在17 画以上的字就有 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话中,有 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 音 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 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 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 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下对策 : 一、教学前要有预见性。 根据“先入为主”的效应,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前一定要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和复备时,把本课易错的生字及课文中的字标记出来,根据字形寻找策略,教学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错误率。 那么怎样强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字形特点,并在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鲜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强化正确的写法,预防学生写错别字。例如教“滚”字这个生字时,把记住“滚”中间部分的“公”字作为掌握“滚”字的关键。先用熟字帮助记忆,三点水旁、“公”、“衣”,再用红粉笔写“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学生注意,记忆,然后利用儿增强记忆。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识字的情趣,而且还加深了对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识记的准确性。 二、利用汉字规律联想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发展及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比较字形。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写错。如:学会了“放”,再写“游”总爱把右边写成“放”;学会了“东”再写“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 知识起了干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比较时既要注意细微差别,又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间的干扰作用。在防止干扰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比较时不要把正误两个字同时出现,这样容易使学生越记越混淆。 2、了解字义。 有一些字学生常常用错是因为不解其义。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属于这种情况。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这类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果学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叫“夜幕”,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字用错了。 3、形义结合。 教师把形近字,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的牢固,从而使学生把字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编了这样一句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用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句口诀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指导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辨别,还用“辛苦”和“幸福”两个词表示出意思,组成的句子也沟通了形义。学生读后印象深刻,既准确掌握了字形,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利用口诀、词帮助识记难字和轻易混淆的字。 口诀、儿、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与“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未来遥远,上短下长,末日到了,上长下短。”在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就可编出一句字谜:“好大一棵树”(或“参天大树”)。在学习生字“裕”时,用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学生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等等。 四、建立“错别字”。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知觉不够精细,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维习惯的个性差异,所以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就要求学 生每个人建立一个“错别字”, 就是把平时轻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旱”读hàn,“早”读zǎo,“旱”下边是“干”,“早”下边是“十”。旱,旱灾,陆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另外,对记录下来的字,定期进行矫正训练,要求同学之间互测互评,每人只测自己错过的字。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学生想得深,想得全面,从音、形、义三方面求同辨异,遵循了汉字的字理,识字更牢固。二是针对性强,易于学生自我改正。突出了学生这个认知主体的作用。日积月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错别字重复出现率会大大降低。 五、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确定的字经常会出现,假如学生一碰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爱好。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碰到两个轻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碰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碰到两个轻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还可以避免写错别字,当遇到没有把握的字,只要查一查字典就解决了。只要教师经常要求,经常训练,经常检查,持之以恒,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汉字书写的正确率会不断提高。 六、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 “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不要让学生因为自己错别字多而感到自卑,不妨变正面消灭为间接解决。可采用各种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在班级里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己自愿强化,比如说走上大街找错别字,同学之间互找错别字,在黑板上展示错别字,互批互改作文等,从中评选出“谁是改错大王”。还可以采用榜样法对于不写错别字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从而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总之,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减少错别字。
有些学校会特别注意一些特殊规定,一般应该有写论文的相关材料给你吧,上面会写一些重点注意细节和格式给你的。你可以上大学生范文网搜一些相关内容看看。提供你一些论文格式和论文提纲格式看看吧。论文提纲格式: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喜欢搞非主流
如何避免写错别字:六种方法让你轻松搞定!16-08-13 长沙7喜 + 关注献花(0) 收藏学好语文的基础就是读准写对生字,然而,语文考试过程中总会有些意外情况出现,比如越急越想不起来某个字怎么写,或者写错了字也会不注意,那么,如何避免写错别字呢?1归类析异法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 以帮助记忆的。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 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2以音辨形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 “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kài,此处应为“概”。3形旁辨析法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例如:近年高考[微博]中 考[微博]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幅射”应为“辐射” 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4据义定形法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例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 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 为“贷”(推卸)。5来源推形法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例如近年高考中的词语:默守成规、世外桃园等。“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 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世外桃园”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6语境推字法对于给定语境辨析错别字的,我们一定要依托语境的限定、选择功能来判断。例如中考题“……常言道‘勤奋是成功之母’,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没有春 天里的劳作,那能换来金秋的硕果累累?”“颠簸”的意思是上下震荡。“颠扑不破”是个成语,意思是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从句意上看应 为“颠扑不破”“那”是指是代词;“哪”是疑问代词,包括有疑而问(询问)和无疑而问(反问)。从语境上分析,这是一个反问句,应为“哪”字。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方法还很多,只要平时注意词汇的积累,读书时体会每个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勤查字典和辞典、透彻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这样,在使用汉字时,肯定就不易出现错别字了。
把错别字 教他写笔画笔顺 ,写完后再写十遍 ,就能记住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各案处理!
但我觉得再好的文章有错字都是败笔。不要姑息。让他记住这些错,下次不再写错!
如果这个学生的文章写的真的不错,那些字都是很低级的错别字,是应该写对而没写对的那种.可以照样扣分,并事后让他把正确的改回来。可以适当罚抄!
如果是一些大家都容易写错,就应该让他自己查找字典,并向全体同学讲解。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用了课上20分钟时间专门讲解“再接再厉”的厉,因为很多人都写成了奖励的励。老师从这个成语的来源一直讲!之后效果很好。让学生试着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他就会发现了
不过你要试着给所有的孩子这样的时间和机会
另外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互相改错和写评语
或者在别人的文章后面写下自己的感触和体会,时间久了不仅能解决错别字问题,还可以让大家的作文本变得丰富多彩
常听到老师们感叹,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啦。
表现最突出的是,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非常多,简直令人不可卒读。那么,怎么解决呢?仅停留在对学生的素质和其基础状况做简单的判断与感慨上,我认为是无济于事的。
而且应该说,这是作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不可,特别是低年级。但是,就我看到的作文评讲课,我发现扎实而有效的指导并不多,相反,大多是草草了事的。
这里不揣浅陋,介绍一下自己过去的一些做法。(1)头两篇作文我是详批的,一个一个错别字,我都帮学生找出来。
发下去后,讲评作文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修改错别字。或查找工具书,或互相讨论,然后在作文本上改过来。
我要求每一个错别字改十遍。(2)然后,请同学上黑板将自己作文中的错别字与正确用字对照着依次写出来。
如:穿(川)流不息。第一位同学写完后,第二位接着写,但不许重复第一位同学已写出的词语。
依次写下来,其实不重复出现的错别字并不多。(3)这个环节结束后,我请全体同学自由朗读黑板上词语。
读完后,我运用语言学知识仔细地辨析一些错误率高的词语。如:“川”是河流的意思,用“川”是词语的活用——名词活用,在这里作“流”的状语,像河流一样。
而用“穿”。常听到老师们感叹,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啦。
表现最突出的是,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非常多,简直令人不可卒读。那么,怎么解决呢?仅停留在对学生的素质和其基础状况做简单的判断与感慨上,我认为是无济于事的。
而且应该说,这是作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不可,特别是低年级。但是,就我看到的作文评讲课,我发现扎实而有效的指导并不多,相反,大多是草草了事的。
这里不揣浅陋,介绍一下自己过去的一些做法。(1)头两篇作文我是详批的,一个一个错别字,我都帮学生找出来。
发下去后,讲评作文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修改错别字。或查找工具书,或互相讨论,然后在作文本上改过来。
我要求每一个错别字改十遍。(2)然后,请同学上黑板将自己作文中的错别字与正确用字对照着依次写出来。
如:穿(川)流不息。第一位同学写完后,第二位接着写,但不许重复第一位同学已写出的词语。
依次写下来,其实不重复出现的错别字并不多。(3)这个环节结束后,我请全体同学自由朗读黑板上词语。
读完后,我运用语言学知识仔细地辨析一些错误率高的词语。如:“川”是河流的意思,用“川”是词语的活用——名词活用,在这里作“流”的状语,像河流一样。
而用“穿”既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也缺乏语言的形象性。如此辨析一番后,相信学生们会留下一些印象的。
(4)下课后,我又将黑板上的这些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编印成练习题,用各种题型(选择、填空等)让学生再练一练。这样一来,应该说,至少短期内,学生对这些词的正确写法是能掌握的。
(5)但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掌握。第三篇作文讲评时,我把作文本随意地发给了学生——也就是说,每位同学拿到的都是别人的作文,请大家为别人的作文指出错别字。
要求学生也像老师那样,使用红笔,使用规范的批阅符号。批改完毕,再还给主人,主人再修改。
并且,仍然要求每一个错别字改十遍。如此循环,直到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大量减少为止。
这种做法是将语言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我以为对于解决作文中的错别字,有较好的作用。(1)学会在语境中辨析字词使用的正误,懂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道理。
(2)辨析字词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3)随机适度介绍部分词源知识、语法知识、文言知识、文化知识。
如成语中就隐含着丰富的文言语法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对学习古文也是一种补充。(4)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自己分析,自己积累,自己运用。
在“用”中“改”,在“用”中记,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教学中的问题,我的体会是,只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总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是或难或易而已。
但是,不少教师却仅停留在对学生的素质和其基础状况做简单的判断与感慨上——既没有从“理解”两字出发去分析产生的原因,又没有下功夫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致于问题越积越多,老师自己也是越教越累。您想,每篇作文都要亲自为学生改错别字,多辛苦。
从这个角度上说,老师们,还不如偷点懒吧。
我们遇到问题不要首先想到是不是孩子有什么障碍。
首先,有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即学习习惯。学习是一个自发的思想运行状态,讲究效率。
一味的机械的学习,看起来就像整天在学习,却没效果。妈妈尝试着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才是长远的打算,毕竟不久的将来,她的学习,只能靠她自己。
其次,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多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漫画,多看喜欢的动画片也可以,最好有字幕的。调小声音,看字幕,从侧面加深印象。
学习不需要时刻呆板的坐在桌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一个真正的自己的空间,任由其发挥的空间。
你好!
解决马虎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根据产生马虎的原因,有针对性做工作。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错题集的给孩子一个“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错题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马虎是从草稿开始的。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从草稿开始就要严肃认真。这有利于克服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赖橡皮。橡皮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家长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孩子就会认真一点。“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对。
4.学会自己检查。有些家长总怕孩子错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妈妈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做题时马马虎虎。家长不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自检的习惯。错了又没检查出来,就让他不及格。这样他才能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有了自检的能力,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让孩子考家长。让孩子出题考家长,孩子很感兴趣,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把家长考住。家长成心马虎,让孩子批评,这时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也会防止马虎。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遇到问题不要首先想到是不是孩子有什么障碍。
首先,有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即学习习惯。学习是一个自发的思想运行状态,讲究效率。
一味的机械的学习,看起来就像整天在学习,却没效果。妈妈尝试着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才是长远的打算,毕竟不久的将来,她的学习,只能靠她自己。
其次,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多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漫画,多看喜欢的动画片也可以,最好有字幕的。调小声音,看字幕,从侧面加深印象。
学习不需要时刻呆板的坐在桌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一个真正的自己的空间,任由其发挥的空间。
低年级是识字的主要阶段,识字量很大。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自身行为、习惯、性格等各种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几率也就比较大。 错别字分为错字和别字。错字主要是儿童对汉字字形特征及结构规律掌握得不牢固、不稳定,表现为丢笔缺笔、添笔多笔、笔画间的相对位置不准确、笔画走向错误、部位移位等。别字的出现主要反映了儿童对字义的理解不准确或者不全面,特别是同义近义字、形近字、同音字等。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采取各种策略帮助儿童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减少错别字的形成。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下面谈谈根据汉字特点改进识字教学,防止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的策略。 一、理解同音字的意义解决错别字问题 中国的方块字有“一音多字”的特点,同音字很多,学生常会由于不理解字的意义与用法而出现混淆,如果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同音字意义的理解,那么学生就不会错用了。 1.画图助理解。如“辩、辫、辨”读音相同,“辩”是辩论的“辩”,辩论是要用语言的,所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个嘴巴。“辫”是辫子的“辫”,中间的绞丝旁就像小女孩的辫子一样,所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个小女孩的辫子。“辨”是辨别、辨认,中间的一点一长撇从刀,所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把刀。给这几个字配上一幅图,用形象直观的图来帮助理解,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2.语境助理解。如“在”和“再”,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语境:小红和小明(在)公园里玩耍,他们(在)石凳上画画,(在)草坪上看书,(在)假山边捉迷藏,玩得很开心,(再)见时约定下次(再)来玩。让学生从实践运用中感悟“再”是“又一次”的意思,而“在”只是表明存在或方位,没有实际的意义。又如“做、作、坐、座”四个字:小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作)业。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练习,学生就知道怎样正确运用同音字。 3.编顺口溜助理解。如“赔、培”,可编顺口溜:种树要土培,损坏东西用钱赔。“蜂、峰、锋”:勤劳的昆虫是蜜蜂,高高的山顶是山峰,金属磨尖就锋利。“咏、泳”:歌咏要用口,游泳不能没有水。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理解记忆的特点。 二、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根据造字法,汉字可以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和指事字。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一个形声字,音像设备;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其中小学低年级阶段所出现的汉字大多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汉字字形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培养他们从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切与喜爱之情,从而有效解决错别字问题。 1.从象形字中了解汉字的演变。我国最早的汉字——象形字是由图画逐渐进化而来。即:象形字具有与实物近似的特点。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事物形状与汉字之间的相似点,明确象形字的特点,在脑海中建立起形与义的联系。如“日、月、山、水、火、瓜、象、燕、鸟”等都可以用图形直观地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有的学生在写“鸟”时会把“鸟”的一点漏掉,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鸟”字的演变过程,从图画和古文字中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中间的一点代表鸟的眼睛,没有眼睛,鸟就看不见了,那就变成乌黑一片了,所以没有一点的是“乌”字。 2.从会意字中感受汉字的组合。汉字中的会意字,每一个都可以通过直观的手段,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展现于孩子面前。如“蚕”字,学生写的时候会把第一笔横写成撇,其实关于“蚕”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传说“蚕”是天赐给人间的吐丝神虫,这是造字者的本来意图。然后再让学生去观察“蚕”字与错误的字,便会发现“蚕”上面是“天”字,下面是“虫”字,正是代表“天虫”,如果写成撇就变成了“夭虫”了。又如“休”字,很多学生会写成“体”,如果学生了解了会意字的组合规律,知道“亻”表示人,“木”表示树木,人在树下休息就是休,就不会写错了。 3.从形声字中寻找汉字的规律。汉字中80%以上是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形声字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进行识字,这将会极大地减少错别字的产生。如“氵、冫”和“礻、衤”作偏旁的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其实“氵”作偏旁的字:沙、海、河、滩、洋、洗、溪、汗、江、沉都是与水有关,而“冫”作偏旁的字:凉、冷、冰、冻等大多与凉有关。“衤”旁的字与衣服有关:衬、衫、初、袄、袒、裕、褐、裸、裙、裤。“礻”旁的字与佛祖有关:神、祝、福、祖、礼、社、祀、祈、祷、祸、福、祥”。这些偏旁都是在古人模拟实物图形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不断创造、发展而成的,在认识这些偏旁时也可以相应出示它们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加深印象。 三、辨析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它们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有些字形虽相近,但意义却相差甚远。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正确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因混淆而写错别字。 1.儿歌辨析。“晴、睛、蜻、请、精、清”六个字,字形、字音相近,而字义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偏旁编儿歌来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如“天气晴,池水清,有目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说声请,再换米字更精神。”又如“浇、绕、烧、晓、饶”,可以这样说“用水浇,用线绕,用火烧,太阳初升晓,有了食物就富饶。”这样引导学生将生字的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理解,就不会出错了。 2.比较辨析。篮球的“篮”易错写成“蓝”,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蓝”从草,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表示颜色的用“蓝”;打篮球的篮筐及筐网就像一个篮子,打球时要把球投进这个像篮子一样的筐里去,所以这种球叫“篮球”。学生明白了字义,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了。 3.想象辨析。如“拔”和“拨”两个字只相差一小竖,但意思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记忆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拔比拨少一竖,拔是弟弟,拨是哥哥,哥哥的力气比弟弟大,哥哥只要轻轻一拨,弟弟却要用力拔。让学生自己想象辨析,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识字的积极性,有效地减少了错别字。 防止学生写错别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纠错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能准确预见可能出现的错别字,在教学时运用各种巧妙的教学方法,对音难、形难、义难字采取不同的方法突破,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错别字。
论文题目写错一个字有事吗当然有事,而且挺严重的。光拿毕业论文来说,错了一个字,就需要纸质申请修改,否则等到答辩被拿出来说事就完了。
你好。有错别字虽然显得不用心但也没有那么大影响。如果你的论文质量足够,并通过答辩的话可以正常拿到证书。
课题研究是严肃的学术问题,错别字应该避免出现,以免引起歧义。定稿前,请反复校对,确认无误后再行发表。
错别字就像一张白纸上的一个黑点,特别扎眼的,如果你的课题质量非常好,恰恰有几个错别字,那真的是很,煞风景。一、研究材料中有错别字,尽量避免!因为课题研究是一个严肃的事情,要严谨科学,认真负责!二、有的时候课题材料交上去了,才发现有个别地方有错别字,如果是一个两个不是关键的地方,应该没啥问题。只要关键的这时间不出现大的问题,一个两个应该是可在允许范围之内!三、材料没有交上去,应该不要嫌麻烦,还是应该把错别字纠正过来!有的时候,课题研究对我们很重要,如果有错别字交上去,心里面会非常忐忑的!四、关于课题校对的问题,最好是多用几个人校对,不要一个人,一个人容易,有疏忽。五、关于课题研究,字词句以及句式标点等等,有的人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记得我的一个老师,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句话都给你研究审视的非常仔细,有错误,一定要改正过来!课题的字词句标点到整个篇章的逻辑结构都应该仔细审核校对,尽量不要疏忽大意!总之就害怕遇到认,真的人,如果人家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给你看过,发现有错别字的,印象一定是不好的!
算不上严重,但是也是要尽量避免,此事可大可小,怕被人指责上纲上线。毕竟被说误人子弟就不好了。
错别字较严重,比如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常可看到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中不规范用字也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等。
不必在意,不会有大的影响。
首先,当论文作者将论文在学校或者杂志社检测之前提交论文检测,即使作者和题目写错也只是会在论文检测报告当中显示错误,一般而言不会有所影响。
但是,由于知网检测当中会有一项是排除自引部分的重复率,因此,若论文作者并未发表过论文或者即使发表过论文但是论文并未被知网收录的。
即使作者姓名填写错误也不会影响该部分重复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知网查重题目和作者写错也不会有何影响。
旦论文是提交学校机检或者杂志社检测的话,由于通常检测只有一次机会,而无论是毕业还是评职称。
知网查重报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候,若知网查重题目和作者写错则会有较大的影响。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问题一:毕业论文题目有错别字怎么办? 30分 很乐意的帮你完成。 问题二:论文好多错别字,答辩怎么办? 不会直接进,一般直接进的都是结构有问题的,或者是全部都是照搬抄袭的。 有小问题的拿回来改了就可以了。没问题。 问题三:论文投过去审核,自己忽然发现有错别字怎么办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哩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问题四:发现我已经发表的论文,收录到知网了,里面有错别字,怎么办? 收录后就没法改了,只能你修改底稿,重新发表。 问题五:晋升论文中有错别字能过吗 再也不能小瞧错别字妥金录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于3月初“出炉”,其中语文考纲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写作评价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如此高的扣分在过去的全国普通高考考纲中没有出现。因此,错别字未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而本次改变则反响强烈,老师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强化,而学生们也在感叹扣分太严的情况下,认识到必须平时加强训练,重视汉字的正确、规范的书写与运用。错别字泛滥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一致反映,也是大学教授的多年呼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错别字太多影响了语言的通畅性与文义表达的准确性,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或本科生提交的论文、学术报告竟然满篇错别字,让教授们看了触目惊心,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大学现在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重要原因。某市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看到今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后说:“写错别字在高中生中成了普遍现象,许多常见字都会被写错,班级里的总成绩前几名的学生也会这样,让老师们都觉得无奈。语文基础知识差,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弥补的,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该掌握运用,因此,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应该从小学开始。”大中学生错别字比较多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有一定的冲击;二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中字词的教学,特别一些教师、学生关注了文本解读,重视人文性的渗透,而忽略了对文中生字、生词的自学检测,所以也导致错别字越来越多;其三,小学字、词学习还不够扎实,尤其对形近、音近、音同字的辨识训练不到位。这次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考纲的改革同样对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小学是识字、写字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时间最长、学生掌握常用字最基础的阶段,小学如果识字、写字100G过关了,将为学生在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和规范用字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考纲改革的严峻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应对呢?第一,切实提高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阶段学生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毋庸置疑,识字、写字本来就是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基础,字词是构成语言文字的基本材料。然而,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过分重视人文性,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工具性,丢掉了过去抓“双基”训练的传统,谈“训练”而色变,使得字、词教学出现了放松的现象,升入中高年级的学生笔顺混乱、写作文错别字多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在课改推行一年后就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注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崔峦谈课改》一书中指出:“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突出这个重点(识字写字),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而在实际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有明显的本末倒置,一二年级的公开课上,课文扎扎实实学完了,教师最后象征性地指导学生写一两个生字,的确是蜻蜓点水,做做样子,走走程序。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看看斯霞老师如何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实录,就会懂得识字写字教学同阅读教学一样有趣,一样重要。我们今天必须走出字词教学不太重要的误区,它不仅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中高年级同样不能放松。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 问题六:论文上有好多错别字,影响成绩吗 会影响的、要求严格的中英文标点都是要注意的,打印出来自己读一遍比在电脑前面看,更容易找出错别字。 问题七:毕业论文是不是没有一点错别字 对,不冷有错别字,不能有语病,标点都不能错的。我的论文刚交上去,至少得该三遍,不论你写的怎么样,这是默认的规矩。 问题八:论文如何检测错别字? 论文检测用PaperRater论文检测软件检测 首次检测有免费的5000字 检测比知网的要高、严格 问题九:毕业论文谢辞里有错别字,会不会论文不及格?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你好。有错别字虽然显得不用心但也没有那么大影响。如果你的论文质量足够,并通过答辩的话可以正常拿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