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树椿,郭学勤,刘小宁.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6(09).[2] 孙树椿,易金根,张军.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95(S2).[3] 张军,孙树椿. 颈椎Ⅰ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0(09).[4] 张军,孙树椿,丁建中,蒋宏伟,张西静,方建国,李俊杰. 通络止痛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正骨,2001(03).[5] 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03).[6] 张清,张淳,孙树椿,付宝驰.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2).[7] 张军,孙树椿,于栋,张淳,武震.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骨伤,2005(07).[8] 孙树椿.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19).[9] 鲍铁周,孙树椿.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 中医正骨,2005(05).[10]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10(11).[11] 孙树椿,张军,王立恒,赵宜军,刘秀芹,张淳,于栋,王德龙,武震,陈朝晖,赵忠民,韩磊.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10(01).[12] 姚啸生,孙树椿,张军,刘元禄,李洪久,孙广江. 腰痹通胶囊对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含量和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1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2.3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2.4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2.5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3.1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3.2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3.3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3.4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3.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4.1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4.2 辨证治疗。
4.2.1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4.2.2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4.2.3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4.2.4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1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9.6±0.4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1-1.5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9.6±0.4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0.05),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1] 孙树椿,郭学勤,刘小宁.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6(09).[2] 孙树椿,易金根,张军.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95(S2).[3] 张军,孙树椿. 颈椎Ⅰ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0(09).[4] 张军,孙树椿,丁建中,蒋宏伟,张西静,方建国,李俊杰. 通络止痛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正骨,2001(03).[5] 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03).[6] 张清,张淳,孙树椿,付宝驰.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2).[7] 张军,孙树椿,于栋,张淳,武震.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骨伤,2005(07).[8] 孙树椿.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19).[9] 鲍铁周,孙树椿.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 中医正骨,2005(05).[10]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10(11).[11] 孙树椿,张军,王立恒,赵宜军,刘秀芹,张淳,于栋,王德龙,武震,陈朝晖,赵忠民,韩磊.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10(01).[12] 姚啸生,孙树椿,张军,刘元禄,李洪久,孙广江. 腰痹通胶囊对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含量和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4.1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2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4.3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4.3.1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4.3.2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4.3.3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4.3.4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4.3.5体操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4.4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4.5 康复指导
4.5.1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4.5.2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4.5.3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5.4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4.5.5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5.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4.5.7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4.6自我治疗及预防
4.6.1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4.6.2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4.6.3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4.6.4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4.6.5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4.6.6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4.6.7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4.6.8预防 措施
4.6.8.1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4.6.8.2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4.6.8.3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4.6.8.4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4.6.8.5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68.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164-165.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 总结 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8-1879(2012)12-0267-02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1]。主要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臂至指尖的酸麻痹痛或眩晕,有的颈椎病甚至会压迫神经中枢-脊髓。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颈椎过度劳损,骨质增生以及韧带增厚所引发,有的甚至是由于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颈椎骨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功能障碍[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牵引,物理治疗以及针灸等,为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尽心更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治疗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3.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53.6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5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油炸食物以及溶氧仪引起腹胀的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3)康复指导,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颈部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恢复颈部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功能时,先长收缩练习,增加肌肉力量,再进行颈 保健操 练习,做操时要全身放松,循序渐进;出院后可以适当进行 太极拳 等运动以调和气血,修身养性。
(4)加强宣传 教育 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教育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判断和描述以利于了解病情情况。通过提高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1.3疗效评价标准。为评价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类,依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在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满意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5]。综合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科梅.颈椎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2(8):382-383
[2]施子珍.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18):119-120
[3]赵晓萍,宋玉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0,8(32):1249-1250
[4]姜淑波.颈椎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32-333
药物的治疗是大家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癫痫时也有这种治疗方法。大多数癫痫患者在治疗时,会选择中药的治疗。中药能很好的为患者控制病情,而且中药也没有很大的副作用。癫痫患者在用药时,患者要遵守用药原则,以免在用药时出现危险。
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是目前治疗癫痫病最好用药。
癫痫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民间俗称“羊角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仆倒,意识不清,口吐白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统计数字表明:癫痫病的发病率为5‰—8‰,全世界约有2000万病人,而我国就有500多万人患有此病。由于这种病发作突然,时刻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它不仅危害患者本人,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之此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极大,因此,对癫痫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
癫痫病的预防可以在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对已知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的预防,以及增强体质的有关措施,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怡养性情;生活宜规律化、起居有节、保持二便通畅。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但不可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方面注意营养摄入要全面,不要偏食。二是加强休止期的治疗。防止癫痫病人较频繁的发作,延长发作的间歇时间,也是预防发作的重要方面。
关于癫痫病的治疗。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大类: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通常采用卡马西平、苯妥英纳、苯巴比妥等药物。临床实践证实,这些药物不但不能根治此病,而且毒副作用很大,尤其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危害更大。中医治疗一般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全面调理人体的机能,力求根治。故而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无副作用的纯中药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癫痫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这方面有的医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挖掘中药潜在的神奇功能。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辅助诊断,在癫痫病的治疗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接受治疗的病人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71岁。由于治疗的药物都属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Meta指的是一个科学的临床研究活动,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meta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以期为医疗机构更好地深化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运用统计学中荟萃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处理,比较医疗纠纷原因各自的构成比和各科室发生医疗纠纷所占比例大小。 结果 排在前3位的纠纷原因分别为专业诊疗护理技术水平差(22.95%),服务态度差(21.24%),医患沟通障碍(12.61%);在医疗纠纷各科室分布中,外科所占比例最高(34.80%),外科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 结论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举措;医务人员要增强专业业务水平,提高服务意识,重视并增进医患沟通;对医疗纠纷较多科室加强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c)-0160-03
Meta-analysis of medical dispute causes in China
GAO Xiaofei1,2 ZHOU Weiyan1,2 SUN Zhonghe1▲
1.The Affiliated Nanjing First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6, China; 2.School of Clinical Medic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better guidance for thos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implementing specific 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form of medical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for the medical disputes was conducted. Method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Meta-analysis to collect was used and analyzed all the literature which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hus to get result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auses, as well as some department happening proportion of medical disputes. Results Dispute reasons ranking first three were unsatisfactory professional medical technical level (22.95%), bad service attitude (21.24%),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12.61%), respectively; surgical constituted 34.80% which was the primary department where medical disputes occurred. Conclusion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medical system, the staff need further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business level,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emphasize and improv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of departments with more medical disputes, ultimately to ensure the medical quality, reduce and avoid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Medical disputes; Cause analysis; Meta-analysis
个体差异性、疾病复杂性、诊疗手段局限性等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决定了医疗行业的高难度与高风险。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趋向紧张,甚至中国医生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牺牲者[1]。了解分析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的科室分布比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对策迫在眉睫。本文用Meta分析对医疗纠纷原因和科室分布比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更好地深化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通过计算机文献直接检索和文献追溯的方法,对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索2011年5月份之前的有关医疗纠纷原因分析的文献。搜索关键词为“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医疗纠纷”和“原因”、“成因”。
1.2 纳入和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能够用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医疗纠纷原因分析的中英文文献;②能够查看全文的文献。
剔除标准:①文章中不含原始数据的文章;②对于医疗纠纷原因归类不清或者概念笼统(比如纠纷原因为医疗质量差)的文献;③按照例次来统计纠纷原因的文献;④样本量小于50的文献;⑤单独针对死亡纠纷原因分析的文献;⑥时间有重叠且纠纷案例来源相同的文献;⑦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医疗纠纷原因和科室分类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因技术、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所导致的纠纷是医院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分为:①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足和医德问题;②专业诊断护理技术水平差:各种漏诊误诊,对医疗设备依赖性大,治疗方案选择不当,手术指征掌握不全,错误用药,操作失误,术中出现各种医源性的并发症;③医疗费用:一些医院确实存在收费不透明,开贵药,开大检查,乱收费,或是患者对费用存有疑虑;④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是核心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科内和科室之间配合不力,相互推诿等恶劣现象;⑤医患沟通障碍:以医方为主导,未能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以致双方达成共识失败,没有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⑥患者的原因:患者医学知识水平不足,单方面不理解,期望值过高,无理取闹,谋求经济补偿;⑦其他:包括诸如患者走路滑倒、钱物被盗、自杀等意外事件,器械、医用材料及药品质量等问题,药物不良反应,无老师看护下实习生操作,候诊时间过长,就诊环境差及对医院硬件设备不满意等其他医疗纠纷案例。本文将纠纷发生的科室分为:内科(包括皮肤病)、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包括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包括ICU)、医技科(包括各种辅助检查科室)、其他科(包括神经病科等)。
1.4 质量控制
根据文献入选标准收集资料并剔除样本量少(<50例)、质量差、重复发表、无原始数据或无法查到原文的文献,此外,所有以文献资料建立的数据经双人核对无误。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入选文献整理建立数据库,分析之前对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本研究中异质性较大(I2>50%),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1统计软件完成,采用异质性检验方法,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通过PubMed和CNKI等数据库得到关于医患纠纷原因分析的相关文献,合计458篇,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最后保留30篇文献,合计医疗纠纷案例6 970例。医疗纠纷案例主要来源有各级医疗机构医务科、医疗事故鉴定医学会、医院科室等。文献明确纠纷来源于三级医院的共19篇(三甲17篇,三乙2篇),二级医院2篇,其余9篇医疗机构等级无明确说明。
2.2 医疗纠纷原因
结果显示,在所有医疗纠纷的原因中,服务态度和诊疗护理水平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1.24%(95%CI:14.70%~28.62%)和22.95%(95%CI:16.66%~29.94%)。医患沟通所占比例次之,为12.61%(95%CI:8.07%~17.99%)。各原因中所占比例较小的有医院制度执行不到位(9.98%)、医疗费用(3.19%)、患方原因(6.71%)和其他原因(5.72%)。各原因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Z = 20.82,P < 0.01)。见表1。
表1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注:REM为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2.3 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比例
在所收集的文献中共有10篇文献涉及到医患纠纷科室分布比例分析,经统计得出:外科所占比例最高(34.80%),内科(18.92%)和妇产科(11.53%)次之,儿科(5.24%)、五官科(3.85%)、急诊科(3.24%)、医技科(7.32%),其他科室(2.95%)最少。各科室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 = 14.32,P < 0.01)。见表2。
表2 医患纠纷科室分布分析(%)
注:REM为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3 讨论
本次对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显示,排在前3位的纠纷原因分别为专业诊疗护理技术水平差(22.95%),服务态度差(21.24%),医患沟通障碍(12.61%),明显高于由于患者单方面因素(6.71%)造成的医患纠纷,说明在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方面,医方有着更大的改进空间。
3.1 三大纠纷原因均体现的是医院的“软竞争力”
3.1.1 我国的医疗现状令人堪忧 由于医疗体制的缺陷,各级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有医院支出的7%左右[2]。“生存”成了公立医院的首等大事,有些医院只能依靠医疗服务来创收。各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配比过少,患者多,医生护士少,医护工作压力大。即便如此,我国医务人员的待遇普遍比不上国外。加之,医学人才的培养比其他专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与努力,就业后的高压力、高风险与待遇的不理想形成强烈对比,医务人员存在心里落差,身心俱疲,工作热情度不高,积极性受打击,由此可能造成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足。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医德医风问题也不容易纠正。
3.1.2 应更加强调患者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对健康、疾病的影响 医患双方要注重交流与沟通。医生看病不能只针对疾病本身而忽略了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不应该机械化,医生和患者也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看病不等于分析各种化验单和检查单,医生应当学会倾听患者,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医疗是医患进行互动、双方均要主动的过程,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征询患者意见,药物使用需向患者说明、解释。医方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以书面指南、录像课程、面授等措施培训患者学会与医护人员沟通,提高患者参与度,形成协商式医患关系[3]。
3.2 加强外科医疗技术
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比例外科占34.8%,与王希等[4]所做的统计分析结果相近(36.7%),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外科外伤患者较多,病情急而重,患者家属心情复杂,稍有态度欠佳便感觉受冷落。若术中因手术操作失误出现并发症,即使是非医源性的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也极有可能导致纠纷。外科手术强调手术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切忌不顾医院现有医疗水平,对患者许诺过高。外科还应在努力提高医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花大力气管理术前、术中、术后这3个重要环节,加强外科医疗材料如钢板、支架等的质量控制,以使患者对医疗质量满意。
3.3 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预防管理体制
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预防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改善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②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③重视医学理论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5];④合理收费,增加收费透明度;⑤增强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各类帮助;⑦加强医疗文书书写管理;⑧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6-8],正确处理医患纠纷,提高死亡纠纷尸检率。
[参考文献]
[1] The Lancet. 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J]. Lancet,2010,376:657.
[2] 李斌,孙晓阳,王锦帆.医患沟通障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5):303-304.
[3] Harrington J,Noble LM,Newman SP,et al.Improving patients' communication with docto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J]. Patient Educ Couns,2004,(52):7-16.
[4] 王希,林志永,王媛.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4,25(3):269-272.
[5] 熊百莉,何晓霞,柴中平.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提高医疗质量[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3):37-38.
[6] 孙忠河,潘淮宁,戚建伟,等.医患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主要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37-38.
[7] 孙忠河,马俊.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主要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81-182.
[8] 孙忠河,潘淮宁.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现状探析[J].西部医学,2011,23(7):1407-1409.
[9] 孙忠河,潘淮宁,马振华,等.三级医院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56.
中医药治疗癫痫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 治疗 癫痫的整体疗效及同纯西药相比较。方法 通过国内多数据库平台 电子 服务系统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文献 ,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符合RCTs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各型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 论文 13篇。其中有关儿童癫痫的论文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癫痫可以提高癫痫的控制率及缓解率,降低复发率。结论 中药治疗癫痫不但可以稳定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复发,中药治疗还能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 癫痫;中医药;meta-分析;系统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epilepsy(EP)and with western medicine.Methods Searched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keyword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epilepsy(EP)by domestic multi-database platform for electronic services system.The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n by Rev Man 4.2 of the corporative net-work.Results According with the standard of RCTs was 13,on children was 6.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relieving rate was raised and the relapse rate lower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 EP can be obviously enhanced.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P.But the precise effect should be further proved by the multicentre,large sample,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trials.
[Key words] epilepsy(E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a-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疾病和综合征,以脑部神经元反复突然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目前西医治疗对大部分类型的癫痫能起到抑制发作的作用,但长期服用西药易产生多种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还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或耐药性。这些提示我们要开辟防治癫痫的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随着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能增强疗效,减少复发,多数研究显示中药治疗癫痫有稳定的效果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小。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近10年来国内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有关中药治疗癫痫的RCTs。
1.1.2 干预措施 中药治疗为治疗组;常规抗癫痫西药治疗为对照组。
1.1.3 资料类型 疗程明确且相近的计数资料。
1.1.4 疗效评定标准 成人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痫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或与治疗前发作间隔时间比较,延长1年以上未发作,脑电图改变明显好转;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或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上,脑电图改变有好转;无效:发作频率、程度、发作症状、脑电图均无好转或恶化。观察时间3~6个月。小儿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病学会制订4级疗效判定标准[1]:控制:无发作;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或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或以上;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
1.2 排除标准 非痫性阵发性疾患病例;特殊的癫痫综合征;发作性感觉异常病例;发作性精神状态改变病例。
1.3 文献检索
1.3.1 检索文献截止时间 2008年4月1日。
1.3.2 电子检索数据库 中国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7)、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07)、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07)、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7)。
1.3.3 检索关键词 以中药治疗癫痫、癫痫为关键词,并组合成不同的检索方式,检索范围包括从 参考 文献中筛选。
1.3.4 数据提取 从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提取有关数据以进一步分析评价。数据涉及研究特征及设计、受试对象及治疗方法的特征、临床结果等。
1.3.5 数据合成 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4.2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如P>0.05,认为同质性较好,选取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优势比(OR)分析,分析结果均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
2 结果
2.1 研究的一般情况
2.1.1 文献 检索分析 按照纳入标准,共搜索出中药 治疗 癫痫的国内文献共13篇,研究病例统计时间2000年至2007年。13篇文献中关于小儿癫痫治疗的有6篇。
2.1.2 纳入研究的Jadad量表法评价结果 13篇文献均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均未报道退出或失访人数其及原因。所有文献Jadad评分为1~2分,均为低质量文献[2~14](表1)。表1 纳入研究的13篇中药治疗癫痫文献的基本情况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苯妥英钠(phenobarbital,PHT);丙戊酸钠(valproate,VPA);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托吡酯(topiramate,TPM)
2.1.3 纳入研究的对象 中药治疗癫痫的病例:13项研究观察的病例数20~200例,共纳入观察对象1 769例,中药组共1 067例,西药对照组共702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
2.1.4 干预措施 各型癫痫均以抗癫痫西药单一或联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以安定静滴作为对照组,中药治疗癫痫作为治疗组。
2.1.5 偏倚状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具有较好的均衡性,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纳入研究的选择性偏倚较小,治疗前后未接受其他处理,研究的实施偏倚亦较小。
2.2 疗效分析 文献质量的异质性分析及模型选择文献异质性用检验统计量Q表示,它符合υ=K-1的χ2分布,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均P>0.05,认为研究的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见图1~2。
2.2.1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癫痫有效率比较分析 见图1。13篇研究入选,中药治疗组共1 067例,西药对照组共702例,综合结果表明同质性好(异质性检验P>0.05),统计结果显示:OR=4.68,95%CI(3.52~6.23)>0,P<0.01。菱形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右侧,故可得出中药组治疗癫痫有效的结论。
2.2.2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比较分析 见图2。
图1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癫痫疗效比较 图2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比较分析 6篇研究入选,中药组共430例,对照组共261例,综合结果表明同质性好(异质性检验P>0.05),统计结果显示:OR=4.36,95%CI(2.75~6.92)>0,P<0.01。菱形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右侧,故可得出中药组治疗癫痫有效的结论。
3 讨论中药治疗癫痫在近几年,特别是近5年有较快的 发展 ,本方所选大部分文献发表于近5年之内,涉及的中药胆南星、地龙、半夏、陈皮、石菖蒲、天麻、僵蚕、丹参、水蛭等。介绍的方剂有通窍活血汤、定痫丸等,另外还有自拟方剂。治疗以清肝泻火、祛痰定搐、熄风涤痰、镇心开窍、健脾益气、养血柔肝为基本原则,并根据病情辨证,随症加减。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中药治疗癫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对国内关于中药治疗癫痫病的临床实验 计算 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完全缓解率的OR;儿童原发性癫痫两组完全缓解率的OR;外伤性癫痫两组完全缓解率的OR;以及各自的95%CI,认为中药治疗癫痫病包括儿童的原发性癫痫,以及外伤及脑梗死等引起的继发性癫痫的缓解率运用中药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可降低复发率。综合纳入的文献,发现国内的临床实验存在以下的特点:(1)质量较差,13篇文献质量评分均为1分,为低质量研究;(2)疗程不统一,或不详细;(3)随访时间差别大,且大部分无随访;(4)没有随机分配的具体方法;(5)没有失访或退出的交代;(6)样本量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少。另外,meta-分析也只是为一种观察性研究并非试验性研究,其质控标准不可能完全统一,在其研究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等。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可提高癫痫病的临床缓解率,并降低癫痫病的复发。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数量太少,故结论的可靠性尚有待于大规模、多中心的RCTs进一步证实。
【 参考 文献】
1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9.
2 陈忠伟.葛根僵蚕汤治疗癫痫40例. 中国 中医药科技,2001,8(6):387-388.
3 邓毓漳.宁痫合剂治疗小儿痫病6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56-57.
4 方婷娜.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癫痫35例.吉林中医药,2005,25(8):20-21.
5 胡桂轩.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小儿癫痫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79-980.
6 黄毅.清阳痫速康胶囊治疗癫痫痰火内闭证68例.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0):591-592.
7 贾琦.平痫汤治疗痫证42 例.陕西中医,2006,27(5):563-564.
8 马融,张喜莲.熄风胶囊治疗小儿癫痛强直-阵挛性发作20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04,44(5):363-364.
9 邵周理.中药治疗癫痫128例. 现代 医药卫生,2001,17(9):838.
10 田振华.天麻定痫胶囊治疗癫痫178 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06,28(7):489-490.
11 王顺.癫痛灵免煎剂治疗癫痛单纯部分性发作29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3):207-208.
12 喜斌.复方石菖蒲散剂治疗癫痫152例疗效观察.天津中医,2002,19(1):66-67.
13 徐智.涤痰通关饮治疗小儿癫痫23例观察.新疆中医药,2005,23(3):20-21.
14 张新建.抗痫冲剂治疗小儿癫痫110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3(2):68-69.
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不管是用中医和西医都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关键在于自身,药物的使用能缓解病人相当少的病情,更多的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是一方面,病人本身应该多去外面接触新的事物和朋友,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最主要是面对现实,日子怎么都是过一天,愁也过喜也过,何必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心理护理在卫生、康复、保健等健领域中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已成为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足以让人深醒。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患病大学生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高校;学生;患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 B849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各高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患病学生的心理关注较少。高校患病学生是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远离亲人,孤身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同时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在患病时更容易处于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状态。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疾病的产生、发展、转化等过程都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 *** 所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等相关。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回圈系统等产生生理性变化,对病情发展和治疗有较大影响。治疗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好转,加速学生康复,节省治疗费用,减少治疗时间,缩短治疗过程。而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有可能使药物效果变差,病情恶化加重,增加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过程。由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相应技能的掌握,而且目前大多课程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治疗时间必定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若治疗时间过长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跟不上同班同学的学习水平,影响其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强化患病学生的心理护理,对于帮助患病学生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早日康复。 1心理护理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2,3]。我国中医的"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在患病过程中若发生忧、思、怒、恐等情绪,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4],通过心理护理能减少或防止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使心理活动朝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病学生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疾病产生和发展过程,消除其不必要的心理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促进药物发生作用,帮助患病学生快速恢复健康。 2心理护理的措施 2.1在思想上要认识心理护理的作用和意义 心理护理应是有意为之,而不是无心之举。护理人员应该清楚认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病情,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进而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治疗效果。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受外界输入资讯的影响,这些输入的资讯包括视觉、听觉等[5],因此护理者应该明白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而不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心理护理跟心理咨询一样,一定要和被护理的人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才算是心理护理。只有在认识到心理护理意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更有成效。 2.2在业务上,要求技术娴熟,动作规范,给患者以信心 若在业务上不熟练,动作生疏,得不到患病学生的信任,导致其产生不安全感,会严重影响心理护理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始前要认真了解患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病情,以便增强护理的针对性。注意按规范穿戴工作服,调整好情绪,不把工作之外的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做到衣帽干净整洁,精神饱满;护理时动作要规范、准确,力度适中,在护理操作时,不能强行拖拽,只顾达到自己的操作要求,而不顾患者的感受。在生病期间,因身体抵抗力较弱,要特别嘱咐患病学生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同时注意使居室的光线充足,温度、溼度适宜;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2.3在言语上,充分利用语言的资讯传递功能,实现心理护理的目的 说话时态度要亲切,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柔和,通过语言表达出对患病学生的关切之情,尽量得到患病学生的信任。接诊时注意对患者要热情真诚,询问病情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从对话和表情中了解患者的情况,消除患病学生的紧张、恐惧、害羞等不良心理,让其尽量完整、全面地讲述发病过程,疾病的诱发原因,便于医生掌握发病过程,了解病情,进行对症治疗。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于妇科疾病羞于启齿,难以开口,有时甚至故意隐瞒某些症状,对疾病的确诊造成不利影响,耽误了治疗。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患病学生的反应,反应有以下几种形式:如语言反应,即通过语言直接向护理人员反映治疗的效果,药物对于身体的作用等;肢体反应,如用药后患者在病床上翻来覆去,这时应关心是否有不适的症状产生。这些症状是否是药物的正常反应,若是正常反应,则应向其耐心解释说明,使之不会产生恐慌心理;若是不正常反应,则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进行必要处理。 进行心理护理时还要注意针对性,高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外地,独自一人来到不熟悉的城市求学,在患病时无亲人陪伴,同时由于高校学生自尊心强,即使患病也不愿开口向身旁的人求助,因此更容易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有迫切康复的愿望,以致对身体的细微变化都变得非常敏感,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有的放矢,通过心理护理让学生感觉到患病时即使孤身在外,没有亲人陪伴也一样有人关心和帮助,不会孤单;同时帮助患病学生了解疾病的产生、发展和痊愈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正确认识治疗必须进行的各个环节,消除其急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患病学生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信心,调整好心理状态,使身体处于较好的应激水平,使患病学生能够尽快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增强认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通过护理活动中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更好地为患病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贵英,唐平,程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2-44. [2] 李湘桂.浅谈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J].广西医学,2002,248:1315-1316. [3] 曾晓实.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1,235:1265-1268. [4] 周玉琴.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A:67. [5]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实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在研究,临床上主要还是药物的治疗,患者心灵的开导,让其走出阴影,走出困境,生活中人们常说,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那么医学上就是把那个跌到的地方解决或者让患者遗忘!
颈椎病的注意事项:1、床板的选择:患者的床铺应选择硬板床,或者是在木板的床上放上席梦思等弹性的卧具,这样既舒服,又可维持人体脊柱的正常曲线,传统的棕绷或是尼龙丝绷、钢丝绷床等等,人躺卧在上面由于体重的关系,身体会呈现中央低、四角高的状态,尤其是那些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棕绷床,不仅对颈椎不利,对腰椎更为有害。2、枕头的选择:在睡眠时枕头不能太高,因为颈部过屈对颈椎的休息不利,合适的高度应该是同自己一侧的肩宽同高。这也是睡眠时颈椎病自我的治疗方法之一。3、睡姿的选择:颈椎病患者在夜间睡觉时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因为颈椎病患者较之他人更容易在夜间落枕。4、避免着凉:在冬季颈椎病患者在睡觉时应该保护好颈椎避免受凉。颈椎病的自我锻炼方法:1. 左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幅度要大,每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顿5秒,左右旋转10次(如果觉得头晕心慌应减小运动幅度)。2. 前屈后伸。做时伴随深呼吸,呼气时颈部前屈,下颌接近胸骨柄上缘;吸气时颈部伸至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以自己的下巴为点,由下向上画圆)。3.左右侧展。吸气时头向左偏,呼气时头还原。接着吸气时头向右偏,呼气时头还原,反复做10次。(肩部保持水平,尽量拉升侧颈的肌肉)。4.后撑拉伸。身体直立,双脚并拢,双手放于身后互握住,双肩向后展开,手臂伸直尽量上抬,头部后仰,停顿5 秒,反复练习10次(背部肌肉有明显的挤压感)。5.穴位按摩。风池穴:在颈部整后方,发迹线交界处,两侧对称。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风池穴,由上向下来回按摩30次(按摩力度以略有酸痛感为宜)。祝早日康复!
颈椎病是我们生活当中特别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的症状就是颈椎疼痛,且还会给身体的其他部位带来疼痛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颈椎病应该怎样进行治疗是最好的,而治疗颈椎都有哪些偏方?对于患有颈椎病的人群吃什么是最好的,下面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怎样治疗颈椎病
1、颈椎病最常见的情况会出现头晕,这时一定要及时的去看医生,听从医生的嘱咐,查明具体的原因,合理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用一些颈椎贴进行正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保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天经常的锻炼或者是按摩颈部的肌肉。也可以使用器械进行颈椎部位的牵引治疗。
2、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改正不良的姿势,避免头部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弯曲,低头或者仰头的工作,1~2个小时的时候,应该抽出10分钟做一下颈部的运动,调解脖子肌肉的紧张度让它呈现放松的状态。
二、颈椎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患上颈椎病压迫到神经,会出现头晕目眩,或者是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耳鸣心慌,还会出现心动过速,严重的会出现肠胃胀气,消化不良。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部,颈部,肩部,手臂酸痛,甚至活动也会受到限制,如果颈部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还会出现疼痛,下肢乏力,走路的时候会毫无知觉。
三、使用一些颈部保健的运动
左右张望,上身直立,双手放在腰部,头向左向右旋转,每次做8个。伸颈拔背,两肩放松下垂,进一步尽量向上升,就好像头部顶着一个球状,连续做8个节拍。全身放松,将双手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4只竖着放在后经的两侧,从上向下再从下向上不断的按摩,颈椎两边的肌肉。头部放松慢慢地转动头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每次转4个节拍。
四、颈椎病常见的一些偏方
1、对于神经性颈椎病患者可以使用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可以很好的去除身体里寒气和湿气,还有止疼的作用。
2、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看东西模糊,颈部会出现酸痛或者是肩膀疼痛。可以使用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颈椎病在生活当中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症状,它的原因是由于长期劳累或者是骨质增生而引起的,它是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做好预防,避免颈椎病的出现。发现病情也不要惊慌,只要尽快的治疗也是有治愈的可能。
颈椎病发生以后,如果是比较轻微的颈椎病,或者是在颈椎病的早期患者可以应用于药物来进行辅助的治疗。因为颈椎病的这种疾病分为很多的分型。如果是比较严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应用于药物的治疗,可能效果不是很明显。发生颈椎病这种疾病以后,患者可以应用于非甾体类的药物,或者是应用于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脱水消肿的药物,来进行辅助的治疗就可以。常见的药物可以选择芬必得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胶囊以及氯唑沙宗胶囊,或者是选择维生素B1、B6、甲钴胺片以及甘露醇,或者是小剂量的地塞米松等一些药物来进行辅助的治疗就可以。
对于颈椎病的病人主要是长时间低头活动或者是颈部外伤,以及颈部长时间一种姿势劳作导致的,所以说对于颈椎病的病人,平时一定要避免长时间的低头活动。在低头劳作以后一定要多昂头,并且按摩颈后部的肌肉,来放松颈后部的肌肉,防止肌肉出现痉挛或者是出现韧带钙化的情况。要避免颈部长时间一种姿势劳作,并且要注意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受凉以后很容易导致颈后部的肌肉出现痉挛,从而加重了颈椎病的病症状,并且可以多行颈后部的热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行颈肩背部的肌肉力量锻炼,来减轻颈部椎体的受力,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