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发 给 你 好 了
我们的题目是运用Gilbert和Terrell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社会保险制度为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即《社会政策》P118页思考题第2题
筹资方案,对象识别,服务递送。这是其中三个维度。也就是说,实行这个方案,钱哪儿来,赞助还是捐赠还是拨付,给谁,谁有资格,怎么识别他们,而不会造成不需要给社保的人搭福利的便车,或者造成申请的人觉得没有尊严,还有其中的行政管理成本,怎样可以最省。还有就是方式,是纯服务,还是现金,还是物品,还是组合。详情参见《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基尔伯特的。
社团公益、高校公益、企业公益、社会公益、国家公益、世界公益。 论坛活动、高校活动、企业活动、社会活动、同盟活动、世界活动。 社会广角镜:杂文、感想、评论、牢骚、社会千奇百态 我校开展的 公益服务进千家 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 2006年9月15日,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CUPF>开始试运行。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是一个是高校公益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希望通过这么一个平台,,能够沟通各个高校公益资源,服务支持于高校公益社团,构建和谐社会。截至2007年10月21日,CUPF共开展四届“全国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团领袖能力高峰论坛”;四次社团领袖高峰论坛。全国30多个地区200多所高校300多个公益社团参与活动,共有1000多社团领袖从中受益,间接受益10000多人 今年我 校“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在校团委的号召下,各分团委积极响应,以“学做人,学做事;送爱心,送技能;促成长,促和谐”为宗旨组织开展了温暖计划、助学计划、阳光计划、成长计划、和谐计划等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近期,国贸分院团委、人文分院团委分别针对公益进千家活动开展情况召开了以“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为主题的交流会。 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扩大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公德,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怎样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呢? (1)要抓住有利时机。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活动,很容易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如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国植树节期间的绿化厂区、村庄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为少年儿童做好事活动;“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活动等,意义都很重大,也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2)要继承光荣传统。共青团组织在以往工作中创造并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的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城市的综合包户活动,为您服务活动,便民利民活动,修建青年公园、青年候车亭;农村的助耕包户、扶贫致富小组、送温暖小组活动,修建青年路、青年林活动等都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3)要发挥组织优势。共青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击队。团组织要善于运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在抢险救灾,美化市容,建设文明村、镇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做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的先锋和模范。 (4)要争取党政支持。社会公益活动要持之以恒,就必须争取党政部门支持,将其纳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运用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协调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和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使之深入持久、收到实效。 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呢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象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公益精神就是愿意为改善“公域”部分而奉献努力的精神。 爱心行动 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组织的,次义务植树, 89 义务大扫除, 78 青年志愿者, 39 献血 63 ,捐款/捐物是很常见的公益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定义企业使命。他们以企业家的才能去做慈善家,以公民的责任去做公益活动家,由此参与社会的自我治理,从而复兴和深化民间公益传统。他们身体力行“经世济民,以人为本,义利兼顾”的经营之道,因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他们的眼中,公益,是每个企业必尽的责任;公益,是每个企业家应有的良知 白芳礼,93岁,天津人,已故。18年来,靠蹬三轮车捐出35万元支教,资助了300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整个社会为之感动,为之汗颜。老人支教的出发点很简单,他看不得孩子们因为穷而上不起学。最能告慰白芳礼老人在天之灵的,就是神舟大地永远不再出现一个像他这样拼老命赚血汗钱支教、而全国的孩子们也都能上得起学的一天尽快到来! 这些都是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清楚的 也是每一年里最感动我们的人..听着他们的故事.才觉得自己现在为社会所做的事很渺小. 推动公益事业与社区服务 , 不能只是靠爱心为前提 , 这已经是必然的社会责任 , 是身为公民应当具备的认知 , 取之于社会 , 用之于社会 , 这不该只是口号 , 而是一种确实的回馈 . 欧美从事志工服务的人口高达 50%, 但在 国人 仍不到 3 0%, 我们在抱怨政府做得不够好不够多的同时 , 也应该想想自己的角色还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 为善不欲人知 , 是古时候的谬思 , 现今的好公民 , 在超越 “ 独善其身 ” 的界线后 , 更应积极诠释 ” 兼善天下 ” 的意义 , 把公益服务普及化 , 用自身拥有的资源 ( 专业与能力 ) 去发挥最大的影响效能 . 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 我们有 学习 与沟通行销的能力 , 我们对完成任务有积极的决心 , 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 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程度的人脉网络 . 这一切资源 , 如果善加运用 , 替慈善机构定期的募款活动 , 做外围的劝募协助 , 这不是强迫将捐款从自己口袋掏出 , 而是运用自身的能力资源 , 去做能力所及的号召 , 比方说 , 在经济鍊的 circle 里 , 我是多少行业的忠实顾客 , 我可以在做消费的同时 , 顺便引导对方募捐些许金额 , 这不需要勉强 , 只是传达公益活动讯息 , 让更多大众知道自己在公益服务里可以扮演的协助角色 , 这像是一种互惠运动 , 只是我们把这个 ” 惠 ” 转向真正需要的弱势族群 . 其实这个 ” 用自身的资源 ( 专业与能力 ) 去发挥最大影响效能 ” 的道理并不难 , 但在推动上仍有许多阻力 , 然而也就是因为有重重阻力 , 我们才应该更积极去找到运作的方法 , 让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 去尽己微力 , 透过公益服务 , 回馈社会 . 做善事应该要发自内心去付出 , 说白话一点 , 只是不想付出的藉口 , 要推动公益变成常态运动 , 我还是得要不断地开些窗口 , 制造就业 ( 公益服务业 ) 机会 , 这是目前我拥有的资源所能持续进行的一环 , 能带领多少人得到体会 , 相信是可以随着时间成长的 , 做了不一定达到效果 , 不做就绝对什么都没有 .
摘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受制度理念的制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社会保障的本质在于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应当突出“为人性”的理念。以反贫困和风险控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价值追求,以提升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要务,在此基础上加快解决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保障结构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机制 一、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而进行的一项制度设计与安排。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享受全面普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郑功成(2005)指出要尽快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完备化。袁泽春(2006)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重要性,认为尽量让制度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要求,不要出现制度碎片化。陈怀远(2007)认为应实行普遍的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必须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前提。杜江峰,王继新(2007)提出要以人为本,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立法进程,实现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赵冰(2007)提出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城乡并重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实解决三农问题。上述研究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进一步从深层次的理念层面剖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设立初衷,可以更好的理解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弊端,明确完善的对策与方向。从宏观上说,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从微观上讲,社会保障是对个人生存能力的恢复和维系,对发展能力的重建与扩展,这是社会保障的本质所在。本文尝试从人的生存与发展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构架,探讨建立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缺陷 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为实现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服务的,“为人性”是它的根本特性,所谓“为人性”指的就是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应当突出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点,审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发现其在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1、制度理念没有完全体现“为人性”的本质要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它是被视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配套政策措施而存在。这种背景和理念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保障“为人性”的本质。客观地说,当初的社会保障改革对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非国有部门职员以及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的适应性却很差。应当承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它是为国有企业脱贫减负服务的。这种设计理念的偏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一种缺陷。可以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其他方面的不完善,都是根源于这一理念的错位。 2、以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些内容影响了我国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呈现城乡二元分治的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内容看,城市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内容已经涵盖了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确立起来,许多地方的基本保障仍然处于起步或者空白状态。从社会保障的水平看,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此外,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社会保障待遇悬殊。社会保障待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其他劳动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这种差异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以养老保障为例,整体而言国家机关以及享受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职工的退休工资要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而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养老基本上还处在家庭养老阶段。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不同性质单位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巨大反差,是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和普适性的最重要因素。 3、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成效不高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由于制度缺陷,许多身居农村处于边缘境地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无法享受到低保,生存处境依然艰难。除贫困地区和边远农村外,我国中西部城市中也存在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游离于社会救助之外。如何做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特别是把农民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这是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制度功能的关键。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覆盖率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社会保障待遇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原本存在的贫富不均。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多是立足于缓解贫困,并没有将缩小收入差距作为制度的目标,这在客观上弱化了其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绩效。 4、社会保障的可流动性不强 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适应性、流动性和可持续性,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总体目标。公平性就是要解决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问题,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和缩小水平差距。社会保障只有达到了基本的公平,它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障碍也就基本解除了。当前社会保障的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就是它不能适应流动人口的需求,不能协调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存在的差异。适应性要解决的就是社会保障的开放性,一个开放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是可以流动的,能够促使社会保障关系在各地区之间
毕业 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 总结 ,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
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
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
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
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
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
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
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
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
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23.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24. 珠海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影响的研究
26. 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
27. 生物医学研究中因检测范围所限致数据缺失时简单
28. 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9. 特大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中的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
30.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
31.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
32. 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老年人口安全保障制度探索
33. 流动人口与新疆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构建
34. 社会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倍增效应与观念变革
35.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女性务工人员活动空间探究--以J市为例
36. 我国在业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及幸福工作寿命研究
37. 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38.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39. 身份认同对农村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40. 中国单身人口已近两亿
41.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42. 山东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43. 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对比
44.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
45. 社会质量. 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
46. 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47. 剪子湾:一个北方村庄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
48.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
49.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5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 除夕 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 留学 生 文化 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 教育 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 儿童 ”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 方法 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41. 略论政治机制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42.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
43. 后消费时代城市文化资本空间生产状况解析
44. 论苏州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城市文化自觉”
45. 英美城市邻避危机管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启示
46. 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的评价与优化
47. 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48. 城市空间弹性:文化自觉与制度转换
49.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 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50. 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 措施
51. 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初探
52. 跨国务工青年的返乡文化适应研究--以吉林省延边州L市为例
53. 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54. 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
55.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56.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日本为例
57. 西部城市民政领域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广西G市未成年人保护试点项目为例
58.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
59. 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60. 对西方法律与社会运动理论谱系的解读与 反思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
[1]社会神经科学的起源与发展——脑电图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探索
[2]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学术传统:由文化“复建”到文化“复兴”
[3]心理测量视角中的科技风险研究述评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5]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
[6]经济心理学影响力增强
[7]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析
[8]三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和创新设计方法
[9]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述评与展望
[10]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1]《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简介
[12] 财经 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13]中国特色心理学问题的思考
[14]基于网络心理经济视角的农产品网售研究
[15]宽容与信任之社会心态的双向建构:“认同-渲染”模型构想
[16]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7]对潘菽心理学思想演变及其理论的研究
[18]舞动治疗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9]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启示
[20]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大学成功举办
[21]物质主义与冲动性网络购物的关系:妒忌和个人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
[22]自恋与发布自拍照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3]发布自拍照与女大学生自尊的关系:积极反馈与身体满意度的序列中介作用
[24]社会心理学在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25]日本产业组织心理学会长细田聪一行访问西安科技大学并做客胡杨林大讲堂
[26]少年司法与心理学的整合:一个初步的探讨
[27]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
[28]基于家庭心理学的长子的心理状态比较研究
[29]不同类型网络昵称的印象评价研究
[30]从航空驾驶到工业设计:情境意识研究的拓展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热门题目有哪些
★ 社会学毕业论文
★ 社会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
★ 社会学毕业论文(2)
★ 社会学本科毕业论文(2)
★ 社会学学术论文范文(2)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院对儿童照顾模式还部分地承袭了传统的大集体机构化抚养做法,虽然满足了儿童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但其客观局限性,使儿童,尤其是那些身体功能有障碍,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很难得到像家庭一样的关怀和照顾,因此儿童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掘和鼓励,个性得不到张扬,更不可能像社区的孩子那样发展。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所谓教育方式即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包括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两个方面。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方面所持的知识、信息、情绪及行为倾向;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而这些因素在儿童福利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保育员的工作行为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一种共同行为,在对儿童的保育过程中,保育员的感情难以达到像母亲的亲子感情,于是很少做到对儿童的精心呵护,更谈不上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加之集中照料是一种共同的工作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最容易造成抑压个性的张扬,品格不能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我的论文题目是儿童福利院社会化的探索。在整个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大量的浏览学习相关的知识,途径有互联网,也有期刊杂志、电子数据库、政府专刊和NPO专业学术论文。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正在突破传统的孤残儿童照料理念和方式向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儿童福利在政策、机制、社会意识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纯物质上的需要,成为制约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整体框架要从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建设开始,需要政府,社会,儿童福利院共同的努力。在我与福利院儿童的接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与正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龄儿童的不同,他们对陌生人冷漠、逃避;他们的自卑,他们的一些基本教养的缺失,他们的一些荒谬的想法等等。儿童福利院硬件条件上去了,软件远远不足。身和心的发展严重脱节。失依儿童必须走出院舍,接受社会,形成失依儿童的社会化性格。所以儿童福利院必须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家庭寄养是实现儿童福利院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推进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成功探索。同时家庭寄养的制度化则为失依儿童实现两个“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和法律保证,从而也保障了相应寄养主体的根本利益,促进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顺利进行。儿童福利院要大力提倡集中供养与家庭寄养相结合的方式,它既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和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发扬了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优良传统,对于发挥民间力量,减轻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压力,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是目前促进失依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的最好模式之一。个人的社会化福利和儿童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表明家庭才是失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例如,后天塑造说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只有生理性别上的差异,其个性、能力等特质的发展是在父母和抚养教育者引导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共同作用之下,逐步形成完善的,抚养教育者可以通过训练和榜样的作用使儿童形成社会多认可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制止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因此,儿童出生以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形成和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互动理论模型看来,社会环境与儿童社会化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作用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将儿童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成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又受到儿童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制约。因此,研究儿童的社会化,必须重视社会环境与儿童自身状况之间的这种双向的影响。家庭寄养模式旨在让失依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重新回归社会主流,这一总之符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人是社会人,人要培养成社会人。所以家庭寄养才可以重塑失依儿童的社会化性格,儿童福利院必须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失依儿童才可以塑造出社会化的性格,失依儿童长大成人之后才可以成为健康的社会人,才可以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现代家庭寄养是在20世纪中叶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家庭寄养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技产业革命快速发展,英国首相布莱尔适时的调整了儿童福利政策,对于失依儿童规定了失依儿童福利金,即无论你收入多少,只要你有照顾失依儿童的责任你便有资格领取失依儿童福利金。福利金为十六岁以下的失依儿童设立,假如十六岁至十八岁的失依儿童仍然是全时间在非高等教育机构中就读,亦有资格领取。与欧美相对应,亚洲方面失依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较好的是日本。现代日本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具体承担者是失依儿童指导中心和失依儿童特别护理公共设施,失依儿童指导中心主要是帮助解决失依儿童成长中的问题,而特别护理公共设施则主要是为解决在失依儿童的养育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而设立的,两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现在日本47个县都有几个失依儿童指导中心,每个指导中心都聘有失依儿童福利工作者,他们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提供每个中心管辖范围内关于失依儿童的多有问题的咨询。他们从专家的角度做系统的咨询和决策,为失依儿童的监护人提供必要的指导,授权安排养父亲对失依儿童的监视护理或使生活条件差的失依儿童得以使用国家福利。在国内方面为了开展家庭寄养工作,昆明市的福利院曾先后派专人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关于家庭寄养的一些方式方法,初步掌握了家庭寄养的方法,对于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来说,对收容的孤儿,弃婴实施家庭寄养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是实现儿童福利社会化的大胆尝试。目前我国儿童福利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全国仅有约6.9万孤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中。29.3万人得到了国家制度性救助,其中5.3万人得到城市低保救助,12.5万人得到农村五保救助,11.6万人得到农村特困户救助。除此之外,全国尚有20万,即接近总数三分之一的孤儿没有得到经常性的制度救助。在很多地方,救助的资金仅具有象征意义,最高不足当地正常儿童生活费的四分之一,最低甚至不足十分之一。如果把这部分孤儿包括在内,全国需要救助的孤儿占总数的55%,超过30万人。家庭寄养的推广除了是儿童自身社会化人格形成的必要,同时也客服了福利院内部养育难以克服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为失依儿童数量日益增加给儿童福利机构和政府带来的福利设施,养育费用,人员安置的困难。家庭寄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儿童福利机构的收养压力,同时又使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化理念。目前这一理念正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但是,失依儿童的家庭寄养是近年来才在中国大陆推广实行的儿童福利模式。它还处于探索和实行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于此同时家庭寄养自身也有难以客服的局限性,它直接关系到失依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完善家庭寄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家庭寄养本身的局限性,构建与当地的文化氛围相吻合的儿童福利模式,是保证家庭寄养可持续,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本论文在肯定了中国的儿童福利院的所取成就的同时,也挖掘出福利院正在面临的压力,然后希望通过对福利院的社会化进行探索,走家庭寄养的方式来解决现存的种种问题,保障儿童福利院的健康发展,保障失依儿童的健康成长。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文献综述我的论文题目是儿童福利院社会化的探索。在整个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大量的浏览学习相关的知识,途径有互联网,也有期刊杂志、电子数据库、政府专刊和NPO专业学术论文。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正在突破传统的孤残儿童照料理念和方式向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儿童福利在政策、机制、社会意识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纯物质上的需要,成为制约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整体框架要从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建设开始,需要政府,社会,儿童福利院共同的努力。在我与福利院儿童的接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与正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龄儿童的不同,他们对陌生人冷漠、逃避;他们的自卑,他们的一些基本教养的缺失,他们的一些荒谬的想法等等。儿童福利院硬件条件上去了,软件远远不足。身和心的发展严重脱节。失依儿童必须走出院舍,接受社会,形成失依儿童的社会化性格。所以儿童福利院必须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家庭寄养是实现儿童福利院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推进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成功探索。同时家庭寄养的制度化则为失依儿童实现两个“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和法律保证,从而也保障了相应寄养主体的根本利益,促进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顺利进行。儿童福利院要大力提倡集中供养与家庭寄养相结合的方式,它既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和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发扬了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优良传统,对于发挥民间力量,减轻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压力,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是目前促进失依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的最好模式之一。个人的社会化福利和儿童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表明家庭才是失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例如,后天塑造说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只有生理性别上的差异,其个性、能力等特质的发展是在父母和抚养教育者引导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共同作用之下,逐步形成完善的,抚养教育者可以通过训练和榜样的作用使儿童形成社会多认可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制止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因此,儿童出生以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形成和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互动理论模型看来,社会环境与儿童社会化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作用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将儿童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成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又受到儿童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制约。因此,研究儿童的社会化,必须重视社会环境与儿童自身状况之间的这种双向的影响。家庭寄养模式旨在让失依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重新回归社会主流,这一总之符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人是社会人,人要培养成社会人。所以家庭寄养才可以重塑失依儿童的社会化性格,儿童福利院必须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失依儿童才可以塑造出社会化的性格,失依儿童长大成人之后才可以成为健康的社会人,才可以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现代家庭寄养是在20世纪中叶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家庭寄养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技产业革命快速发展,英国首相布莱尔适时的调整了儿童福利政策,对于失依儿童规定了失依儿童福利金,即无论你收入多少,只要你有照顾失依儿童的责任你便有资格领取失依儿童福利金。福利金为十六岁以下的失依儿童设立,假如十六岁至十八岁的失依儿童仍然是全时间在非高等教育机构中就读,亦有资格领取。与欧美相对应,亚洲方面失依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较好的是日本。现代日本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具体承担者是失依儿童指导中心和失依儿童特别护理公共设施,失依儿童指导中心主要是帮助解决失依儿童成长中的问题,而特别护理公共设施则主要是为解决在失依儿童的养育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而设立的,两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现在日本47个县都有几个失依儿童指导中心,每个指导中心都聘有失依儿童福利工作者,他们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提供每个中心管辖范围内关于失依儿童的多有问题的咨询。他们从专家的角度做系统的咨询和决策,为失依儿童的监护人提供必要的指导,授权安排养父亲对失依儿童的监视护理或使生活条件差的失依儿童得以使用国家福利。在国内方面为了开展家庭寄养工作,昆明市的福利院曾先后派专人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关于家庭寄养的一些方式方法,初步掌握了家庭寄养的方法,对于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来说,对收容的孤儿,弃婴实施家庭寄养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是实现儿童福利社会化的大胆尝试。目前我国儿童福利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全国仅有约6.9万孤儿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中。29.3万人得到了国家制度性救助,其中5.3万人得到城市低保救助,12.5万人得到农村五保救助,11.6万人得到农村特困户救助。除此之外,全国尚有20万,即接近总数三分之一的孤儿没有得到经常性的制度救助。在很多地方,救助的资金仅具有象征意义,最高不足当地正常儿童生活费的四分之一,最低甚至不足十分之一。如果把这部分孤儿包括在内,全国需要救助的孤儿占总数的55%,超过30万人。家庭寄养的推广除了是儿童自身社会化人格形成的必要,同时也客服了福利院内部养育难以克服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为失依儿童数量日益增加给儿童福利机构和政府带来的福利设施,养育费用,人员安置的困难。家庭寄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儿童福利机构的收养压力,同时又使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化理念。目前这一理念正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但是,失依儿童的家庭寄养是近年来才在中国大陆推广实行的儿童福利模式。它还处于探索和实行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于此同时家庭寄养自身也有难以客服的局限性,它直接关系到失依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完善家庭寄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家庭寄养本身的局限性,构建与当地的文化氛围相吻合的儿童福利模式,是保证家庭寄养可持续,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本论文在肯定了中国的儿童福利院的所取成就的同时,也挖掘出福利院正在面临的压力,然后希望通过对福利院的社会化进行探索,走家庭寄养的方式来解决现存的种种问题,保障儿童福利院的健康发展,保障失依儿童的健康成长。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2)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3)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
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意义和目的
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三、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四、分类
综述分成两类。
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
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
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五、难点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索隐,又如醍醐灌顶。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由“综”和“述”组成。前半部分的“综”不算太难,根据所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归类、提炼、概括即可做到的话。
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如何收集资料
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
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着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
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
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
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
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
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
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
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
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
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
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
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
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
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
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院对儿童照顾模式还部分地承袭了传统的大集体机构化抚养做法,虽然满足了儿童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但其客观局限性,使儿童,尤其是那些身体功能有障碍,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很难得到像家庭一样的关怀和照顾,因此儿童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掘和鼓励,个性得不到张扬,更不可能像社区的孩子那样发展。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所谓教育方式即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包括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两个方面。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方面所持的知识、信息、情绪及行为倾向;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而这些因素在儿童福利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保育员的工作行为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一种共同行为,在对儿童的保育过程中,保育员的感情难以达到像母亲的亲子感情,于是很少做到对儿童的精心呵护,更谈不上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加之集中照料是一种共同的工作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最容易造成抑压个性的张扬,品格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
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参考文献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是经常用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参考文献要卸载那个位置,今天就和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
参考文献标注在文档结尾。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1、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
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 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摘要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启示我们要积极利用老年人自身的力量,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关键词吉登斯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弹性退休制度一、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到来,福利国家面临新旧双重危机,传统的左派与右派都无法解决福利国家危机的背景下,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积极福利思想。在其福利思想的框架下,他特别针对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主张的核心就是把老年人当成一种资源而不是负担,并且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在解决老龄问题上,吉登斯认为必须发挥老年人自己的力量,要把老年人看成一种资源而不是负担。随着寿命不断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很多学者预测老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吉登斯认为这种老龄问题是一种貌似旧风险的新风险。“在达到退休年龄时才开始发放的养老金,以及‘养老金领取者’的概念,都是福利国家的发明。但是,这些概念不仅与新的老龄化现实难以合拍,而且很明显地表现出依赖福利的色彩。它们表现出能力的丧失,而且,从这些概念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演出许多退休人士为什么感到失去自尊的原因。”“老年人必须由国家照料的期望创造了一种同样有害的依赖文化(culture of depend-ency)。”人到退休年龄便成为养老金的领取者,这种人为划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具有两个弊端:首先,老年人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并被视为负担,而且也确实成为了负担。其次,这种做法不能区别对待不同的老年人,如有的老人身体状况好,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可以继续工作而且愿意工作,在划定了退休年龄的情况下他只能退休。而如果有的老人身体状况不行,他也必须工作到退休年龄。所以吉登斯主张要把老年人自身看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力量,老年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责任的阶段,这样就必须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他还指出“规定必须到达‘有资格领退休金的年龄’才能享受养老金福利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们应当可以自行选择使用这笔资金的时间,这不仅使他们可以在任何年龄上停止工作,而且可以为他们提供教育经费,或者在需要抚育幼儿时减少工作时间。如果个人既可以选择提早停止工作,也可以选择多工作一段时间,那么废除强制性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就将是中性的。”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自1999年来,我国便进入老龄社会。2006年2月中国人口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居世界之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就决定着我国老龄人数的庞大。虽然计划生育使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会有所下降,但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我国老龄人口仍将是庞大的。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第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不断降低,底部人口萎缩,总体人口增长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这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要快于他国。相关研究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而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第三,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城市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老年人福利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养老的负担更重。除以上三点外,还存在着地区间老龄化水平差异大等特点。我国老龄化的这些特点和发展趋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老龄化导致社会负担加大。我国目前的老年抚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而根据中死亡率计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7,根据低死亡率计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9。届时,个人、企业、社会都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其次,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相对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随着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人口的增多,必将引起生产人口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减少,从而带来劳动人口的相对不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又必然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障碍,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又会使解决老龄化问题更加困难。总之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应对老龄化是我国重要的课题。三、吉登斯老年人福利主张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告诉我们要会运用老年人自身来解决老龄化问题,要将他们视为人力资源,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意愿,而要做到这些改革退休制度是必须的选择。我国现行退休政策源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放宽五年期限。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当时的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而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寿命也提高到了72岁。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退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首先,退休年龄偏低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众所周知的是劳动者知识层次越高,所耗用的成本越高,而且参加工作的时间会略迟。而在我国,目前只有少部分专家学者可以推迟退休外,大部分人的退休年龄是偏低的,尤其是女性,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当“人口红利”过后,劳动力资源减少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影响会更大。其次,造成社会负担过重,老龄人的过早退休必然加重养老保险支付的负担,同时也加重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的负担,在我国目前养老保险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家庭的养老负担就会更重。最后,固定的退休年龄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权利的充分体现。现行的退休年龄没有体现老年人自身的意愿,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不愿退休但必须退休,甚至因此患上退休综合症,有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差,不愿继续工作,却不能提前退休,或者提前退休则面临退休待遇的减少。另外男女退休年龄上的不平等,也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因此综合上述因素的考虑,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调动老年人的力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实行弹性退休制目前我国政府正有准备提高退休年龄意向,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持反对意见的很多。他们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对于目前我国国情来说不合适,因为推迟退休年龄会加重当前年轻人就业困难,对于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和工作比较辛苦的老年人来说不公平等等,可以说意见很难得到大致的统一。既然提高退休年龄争议很大,那么实行弹性退休制会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就我国目前国情来说不能跟吉登斯所讲的那样完全取消退休年龄的规定,我们可以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弹性退休制。就我国而言过早的退休必然会加重各方面的负担,因此可以在最低工作年限(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的基础上实施自愿选择的弹性退休制。同时还可以根据退休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待遇水平,这样就可以做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人们推迟退休年龄。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这样:女性选取55岁作为最低退休年龄,在55周岁至65周岁之间,她们可以任意选择何时退休。男性可选择60岁作为最低退休年龄,在60周岁至65周岁之间,他们可以任意选择何时退休。当然根据行业的区别可以再继续细分。事实上弹性退休制度已经成为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政策主张,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采取其它各种手段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老年人自己的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各种兴趣爱好组织、互帮互助组织等;鼓励健康低龄的老年人再就业,如设立专门的机构帮助老年人才就业,积极搭建老年人信息平台等;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当环保志愿者等。同时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再就业权利方面的法律规定。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退休给老年人带来的孤独与失落等消极情绪,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让他们自立、自主、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总之,要利用多种手段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和活动性,让他们在体验自身价值的同时减轻社会负担。注释: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www.china.com.cn.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