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下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院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高职院校专案化课程改革的特色,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设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当前大学生却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职业心理素质的主渠道,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与思路
1.专案的实施背景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有其特有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对学校课程缺乏热情,厌学情绪滋长,缺乏自信心和价值感,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等情况,这些都急需心理辅导或治疗。此外,由于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在人才培养上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2.专案的性质和思路
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模组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工程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前提,以专案设计为重点,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评价体系中,遵循以任务评价为主,强调过程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团队合作、讨论分享、情景模拟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法与过程
1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
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来体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强调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和反馈机制。在体验—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陪伴学生一起探索心理的奥秘,面对自己的问题,完成心灵之旅。
2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包括小组活动、个人分享、集体讨论、专业装置体验、心理剧编演、案例分析、电影赏析、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冥想练习、放松训练等多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建立课程QQ群、微信群、微课、教学资源库、云班课、微电影制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程互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2]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新课程中,2011
[3]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意识逐步加深的今天,教学工作者不再将工作内容局限于保障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教学的范围逐渐的扩充套件到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络,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著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资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资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2]沈清峰.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谈谈我眼中的小学班级管理[J].学周刊,2013,15.
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解决其在整合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促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有机结合;必要性;途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到学校教育当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它们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 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的“归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只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环境,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观念认识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点说教和灌输,多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德育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
(三)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谈心,心理咨询与心理反馈等活动,贴近学生心灵。教师与学生多进行适时的思想沟通,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学做心理健康操,多举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拟活动,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心理宣泄。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学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学校教育除了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密切与家庭联系、社会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一)学校环境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深化二者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学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
2.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以及报刊专栏,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部优势开展活动等,通过社团、广播、讲座、阅读、图片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电话互访、家访、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创造了和谐的施教氛围,加强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校内外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以此做到双向沟通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社会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本身就是一部的“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杜绝毒赌、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2]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6).
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解决其在整合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促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有机结合;必要性;途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到学校教育当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它们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 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的“归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只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环境,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观念认识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点说教和灌输,多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德育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
(三)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谈心,心理咨询与心理反馈等活动,贴近学生心灵。教师与学生多进行适时的思想沟通,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学做心理健康操,多举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拟活动,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心理宣泄。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学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学校教育除了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密切与家庭联系、社会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一)学校环境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深化二者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学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
2.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以及报刊专栏,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部优势开展活动等,通过社团、广播、讲座、阅读、图片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电话互访、家访、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创造了和谐的施教氛围,加强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校内外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以此做到双向沟通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社会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本身就是一部的“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杜绝毒赌、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2]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6).
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 教育 。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都有一种获得老师、同学信任、理解、认同的期盼。那么,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德育接受心理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和适应呢?
关键词:德育;心理接受;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851(2011)08-000-01
一、真理接受心理
人追求真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需要。中学生对真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拜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喜欢背诵 名人 名言 警句,并且经常抄录在 笔记本 上或者同学间互赠互勉。根据中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 名言警句 的哲理优势,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深说透,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指点迷津,启人心扉,学生自会信服、接受。但问题也存在另一方面的负效应。近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中学校园也受到程度不同的侵染,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型的消极格言当作真理来信奉的中学生并不在少数。对此,我们中学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切不可急躁。中学生年龄小,甄别能力弱,出现把谬错当真理的情况并不奇怪,我们做老师应充分理解学生。这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前提。
二、人格接受心理
中学生处于人格心理初步形成期,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遇到学生的正面冲撞时,有 经验 的教师采取的方法是,绕开话题,把事情暂时搁起来,过一段时间等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再解决。可不少教师采取的往往是把学生逐出教室、通知家长等强硬 措施 ,甚至教师以武力进行压制的情况。其结果,教师挽回的仅仅是个人自尊或只是个人面子而已;而给学造成的却是严重的心理打击和人格伤害。对于那些差生而言,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容易感化他们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内在驱动力,这方面的个案事例我不胜枚举。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教补充日常的言教。在当今社会上请客送礼风普遍盛行的社会氛围下,不少学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只有对老师请吃送礼,老师才会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这些情况教师尤应慎重妥善处理,注意给学生留下良好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认为,德育效界并不完全产生于说教中,更寓于教师自身的高尚的感召中。
三、事实接受心理
中学生乐于接受真理的晓喻、人格的感召,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中学生更乐于接受事实。现在中学生普遍对单纯的说教、理论的灌输带有逆反心理,这是众所周知的。90年代以来,我曾经数次在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越往这高年级学生的逆反情绪越强烈。因此,我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十分注意讲最近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新鲜事例。有时候干脆就某一问题先连讲数个事例,然后再让情绪被调动起来的学生自己到课上去归纳结论。这样教学效果好,学生也普遍欢迎。课间对学生的思想德教育,我也延用此法。尽量多讲些学生存在问题对得上号子事例,让学生自己去意会、去咀嚼、去 反思 ,少讲一些生硬的、居高临下的训戒之词。这样既表明了教师鲜明的态度和关切之意,又不损伤其自尊心,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当然,教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出片面的事实来反驳老师的观点。对于此类情况我自己的做法是,无论学生出于怎样的动机,即使我有时尴尬得一时答不上来,也首先对学生的反叛勇气和思考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再用充足数据和事例,友好地详尽解释和回答。在实际中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习惯于用事实来证明道理,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事实来体验道理,从而接受道理。
四、环境接受心理
我国古代孟母教子而“三迁”的 故事 ,讲的是环境接受心理的重要性。学生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受到环境风范的熏陶,产生一种自然接受,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西方有受格式塔学派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环境感应论,在其教育理论中也有“环境即教育”之说。所以,我们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努力开创健康、整洁、文明、活泼的良好环境,定能受到“不说而教”的效果。尽管今天我们还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来检测环境对学生实际影响的程度。但是,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校园环境对中学生今后人生的深远意义,应该说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优化学校教学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丰富学生智慧,也确实起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少教师把校园环境称之为教材以外的“潜在课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方面不存在问题。首先,我们的校园教学环境还严肃有余、活泼和情趣不足,这主要是与校园教学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有关,给学生造成浓重的心理压抑。其次,学生是校园的主休,他们不但是校园环境的得益者、维护者,更是校园环境的建构者。中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的劳动尤其在重点中学还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中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还有诸如角色接受心理、习惯接受心理、趋同接受心理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总之,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规律来开展工作,不断优化中学德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减少探索中的曲曲折折,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参考文献:
[1]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9-13.
[2]欧干英.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机制[J].基础教育研究,2003.增刊:19-20.
[3]李冰.在班级教育中培养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初探[J].中国德育,2003,(11):74-7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与此不对称的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远远做得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考试焦虑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素质、素质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1、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学习方面: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①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
②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张榜,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等,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2)人际关系方面:
①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②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也缺少了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③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而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会造成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3)青春期方面:
①自卑情绪严重
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②逆反心理普遍
。中学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中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这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③性困扰频繁。
性早熟的女生因为发育较快,在班上找不到交往的对象,性晚熟的男生因为较同龄人发育缓慢,在班上也找不到交往的对象。这两种人在班上好象被孤立起来了,于是,他们很痛苦,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性冲动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这是自然的东西,可是,在许多情况下,自然性不得不服从于社会性。如果中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势必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2、加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更新教师的观念。
尽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但仍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错误认识严重阻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些学校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压服了事。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人。给予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在解决了他们精神上的困惑和痛苦之后,再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促使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的。
(2)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部分是开展心理健康调节训练。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3)开设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
(4)深化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量的实践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教材、研究资料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欠缺;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等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中学一线教师应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推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2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突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因素,都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变得越来越模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我国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14)24-0175-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16%~25.4%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1]。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大学生进行 心理 健康知识 与技能的教育及心理与行为的训练辅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3]。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大学生 毕业 后走向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人才的市场化机制趋向成熟[4]。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固然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前政府机构裁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之下[4]。 2.家庭因素。不当的 家庭教育 是滋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例如:(1)父母 对子 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就像保护伞一样呵护子女,使得他们没有受过挫折,事事都有父母的保护,这样的大学生依赖性极强,缺乏同情心,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2)父母对子女行为放任不管,很少约束,这样的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家庭教养,不懂得尊重他人,比较任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5]。 3.学习因素。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面对大学的学习满怀向往与憧憬,希望能继续保持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一路领先,做学习中的佼佼者[6]。但是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在 学习 方法 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和学业受挫时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逃避和否认现实,就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6]。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学课程与心理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盲目从众或者无端猜疑,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十分有益[7]。 2.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除定时值班咨询外,还要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咨询电话,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学习、 人际交往 、恋爱、情绪、人格、性、择业、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时能及时得到咨询老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的产生或心理障碍的加重[8]。 3.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队伍的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9]。 4.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德育工作之中。在德育工作中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进一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10]。 5.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 氛围。要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等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11]。 6.开展 社会实践 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人民,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2]。 参考文献: [1]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8):124-125. [2]教育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13-15. [3]邓明星,郭念峰.咨询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4]齐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0,(4):120-122. [5]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8-51. [6]张怀民,万小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7-9. [7]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8]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40-142. [9]宋颖惠,__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05-207. [10]杨丽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初探[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59-62. [1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12]魏元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41-42. 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德育类的论文题目(通用250条)
我国现阶段,加强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作为道德教育与品格养成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德育类的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1、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初中德育探微
3、浅谈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4、关于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思考
5、新时期的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初探
6、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之我见
7、初中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探
8、初中德育教育初探
9、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10、初中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问题探析
11、谈谈对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理解
12、初中德育工作的四个乐章
13、如何有效的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
14、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生德育教育
15、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
16、初中德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17、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8、新时期初中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
19、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初中德育实效性评价的有益尝试
21、初中德育课程
22、初中德育教育浅议
23、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
24、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25、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初探
26、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7、全寄宿初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初探
28、略谈初中班级德育的整体性思路
29、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30、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浅析
31、班级文化建设在初中德育中的功能
32、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
3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4、初中阶段德育工作浅谈
35、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3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
37、在初中德育建设中弘扬人文精神
38、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
39、美国、新加坡、香港初中德育教材评析
40、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初中德育工作——以萍乡市第三中学为例
41、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42、家庭隐性残缺现象给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
43、以“公民教育”为载体的初中德育——基于一所农村初中公民教育
44、日日做实事,事事育新人——万载县双桥初中德育工作中“每日一德”
45、活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策略——以初中德育教材为例
46、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47、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
48、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49、初中体育德育教学探究
50、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1、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探讨
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34、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45、“和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道德视域下见危不救社会问题研究
2、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模式探析
3、管理学人本原理视角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道德教育的问题研究
5、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
8、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研究
9、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研究
10、个人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1、知行背离干扰下的健康道德情感生成机理研究
12、“沧州好人”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3、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1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
16、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
17、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
18、青海互助土族道德生活研究
19、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
20、中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道德社会的构建
22、不一样的英雄
23、我国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伦理探析
24、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25、我国社会保险稽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6、建国以来我国道德榜样的标准问题研究
27、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8、儒家道德文化视角下的网德培养研究
29、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
30、老子玄德思想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3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
32、《解放日报》运用大众文艺形式对劳模的宣传研究
33、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34、雷锋精神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
35、新闻失度对公众道德评价的影响研究
36、旅游者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7、公职人员助人行为动因研究
38、公职人员见义勇为行为动因研究
39、儒家乐教德治功能思想研究
40、新农村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研究
41、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
42、大庆石油工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43、道德榜样论
44、道德冷漠研究
45、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研究
46、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47、我国当前公民道德人格问题研究
48、以中国梦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研究
50、台湾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51、道德选择的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52、仁爱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
53、新时期雷锋精神传承常态化研究
54、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
55、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
56、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57、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
58、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探析
59、雷锋精神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60、维吾尔族单亲家庭子女道德规范教育研究
61、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
62、党务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63、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65、论德育共同体的建构及其走向
66、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财务伦理气氛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
6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68、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69、论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70、中日环境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71、论康有为理欲观的内涵及其现代德育价值
72、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73、城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劳模与先进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研究
75、道家美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76、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7、中国医德现状与医德教育研究
78、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
79、德育视域下的道德情感功能研究
80、道德知行分裂现象的意志维度分析
81、武汉地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1950~1960年)
82、当代耻感培育研究
83、敬业德性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84、社区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5、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87、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性影响下的公共道德建设
88、公众人物在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意义研究
89、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研究
90、黑龙江基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研究
91、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雷锋精神的境遇与建设探究
9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调查研究
93、论法官的职业道德修养
94、土家族传统道德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95、国民公共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6、“安徽好人”评选机制研究
97、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培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98、全民阅读对公众思想道德提升的影响研究
99、基于满意度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0、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
10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研究
102、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103、基层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4、政府公信力对个人见义勇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105、新时期道德榜样教育及其实效性研究
106、美国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107、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途径研究
108、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9、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10、国内网络购物热潮中的道德危机及对策研究
111、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112、公民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113、解释水平对社会公正事件判断的影响
114、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
115、儒家五常思想及其在越南德育中的运用
116、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
117、朱德精神研究
118、公交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19、企业道德实践研究
120、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研究
12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122、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
123、我国青年公务员道德人格培育路径研究
124、边远地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125、最美孝心少年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
126、美国行政权力道德标准法制化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127、食品安全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28、道德冷漠的伦理审视
129、道德领域中的利他行为及其育成研究
130、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研究
131、道德认同研究
132、侗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
133、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134、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135、当前中国网络界面中道德失范与规制研究
136、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7、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138、转型期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39、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140、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
141、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
14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43、周恩来的勤俭节约思想与实践
144、道德教育的“情感”之维
145、团队精神比照下的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146、公务员品德修养问题研究
147、规范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148、浅论财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149、“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0、农业科技专家的科学道德研究
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 教育 。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都有一种获得老师、同学信任、理解、认同的期盼。那么,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德育接受心理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和适应呢?
关键词:德育;心理接受;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851(2011)08-000-01
一、真理接受心理
人追求真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需要。中学生对真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拜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喜欢背诵 名人 名言 警句,并且经常抄录在 笔记本 上或者同学间互赠互勉。根据中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 名言警句 的哲理优势,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深说透,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指点迷津,启人心扉,学生自会信服、接受。但问题也存在另一方面的负效应。近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中学校园也受到程度不同的侵染,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型的消极格言当作真理来信奉的中学生并不在少数。对此,我们中学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切不可急躁。中学生年龄小,甄别能力弱,出现把谬错当真理的情况并不奇怪,我们做老师应充分理解学生。这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前提。
二、人格接受心理
中学生处于人格心理初步形成期,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遇到学生的正面冲撞时,有 经验 的教师采取的方法是,绕开话题,把事情暂时搁起来,过一段时间等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再解决。可不少教师采取的往往是把学生逐出教室、通知家长等强硬 措施 ,甚至教师以武力进行压制的情况。其结果,教师挽回的仅仅是个人自尊或只是个人面子而已;而给学造成的却是严重的心理打击和人格伤害。对于那些差生而言,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容易感化他们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内在驱动力,这方面的个案事例我不胜枚举。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教补充日常的言教。在当今社会上请客送礼风普遍盛行的社会氛围下,不少学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只有对老师请吃送礼,老师才会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这些情况教师尤应慎重妥善处理,注意给学生留下良好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认为,德育效界并不完全产生于说教中,更寓于教师自身的高尚的感召中。
三、事实接受心理
中学生乐于接受真理的晓喻、人格的感召,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中学生更乐于接受事实。现在中学生普遍对单纯的说教、理论的灌输带有逆反心理,这是众所周知的。90年代以来,我曾经数次在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越往这高年级学生的逆反情绪越强烈。因此,我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十分注意讲最近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新鲜事例。有时候干脆就某一问题先连讲数个事例,然后再让情绪被调动起来的学生自己到课上去归纳结论。这样教学效果好,学生也普遍欢迎。课间对学生的思想德教育,我也延用此法。尽量多讲些学生存在问题对得上号子事例,让学生自己去意会、去咀嚼、去 反思 ,少讲一些生硬的、居高临下的训戒之词。这样既表明了教师鲜明的态度和关切之意,又不损伤其自尊心,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当然,教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出片面的事实来反驳老师的观点。对于此类情况我自己的做法是,无论学生出于怎样的动机,即使我有时尴尬得一时答不上来,也首先对学生的反叛勇气和思考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再用充足数据和事例,友好地详尽解释和回答。在实际中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习惯于用事实来证明道理,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事实来体验道理,从而接受道理。
四、环境接受心理
我国古代孟母教子而“三迁”的 故事 ,讲的是环境接受心理的重要性。学生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受到环境风范的熏陶,产生一种自然接受,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西方有受格式塔学派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环境感应论,在其教育理论中也有“环境即教育”之说。所以,我们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努力开创健康、整洁、文明、活泼的良好环境,定能受到“不说而教”的效果。尽管今天我们还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来检测环境对学生实际影响的程度。但是,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校园环境对中学生今后人生的深远意义,应该说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优化学校教学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丰富学生智慧,也确实起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少教师把校园环境称之为教材以外的“潜在课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方面不存在问题。首先,我们的校园教学环境还严肃有余、活泼和情趣不足,这主要是与校园教学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有关,给学生造成浓重的心理压抑。其次,学生是校园的主休,他们不但是校园环境的得益者、维护者,更是校园环境的建构者。中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的劳动尤其在重点中学还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中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还有诸如角色接受心理、习惯接受心理、趋同接受心理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总之,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规律来开展工作,不断优化中学德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减少探索中的曲曲折折,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参考文献:
[1]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9-13.
[2]欧干英.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机制[J].基础教育研究,2003.增刊:19-20.
[3]李冰.在班级教育中培养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初探[J].中国德育,2003,(11):74-7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搭建实践活动体验平台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解放天性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浅议优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突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因素,都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变得越来越模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我国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14)24-0175-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16%~25.4%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1]。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大学生进行 心理 健康知识 与技能的教育及心理与行为的训练辅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3]。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大学生 毕业 后走向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人才的市场化机制趋向成熟[4]。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固然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前政府机构裁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之下[4]。 2.家庭因素。不当的 家庭教育 是滋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例如:(1)父母 对子 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就像保护伞一样呵护子女,使得他们没有受过挫折,事事都有父母的保护,这样的大学生依赖性极强,缺乏同情心,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2)父母对子女行为放任不管,很少约束,这样的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家庭教养,不懂得尊重他人,比较任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5]。 3.学习因素。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面对大学的学习满怀向往与憧憬,希望能继续保持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一路领先,做学习中的佼佼者[6]。但是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在 学习 方法 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和学业受挫时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逃避和否认现实,就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6]。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学课程与心理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盲目从众或者无端猜疑,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十分有益[7]。 2.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除定时值班咨询外,还要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咨询电话,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学习、 人际交往 、恋爱、情绪、人格、性、择业、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时能及时得到咨询老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的产生或心理障碍的加重[8]。 3.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队伍的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9]。 4.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德育工作之中。在德育工作中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进一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10]。 5.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 氛围。要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等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11]。 6.开展 社会实践 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人民,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2]。 参考文献: [1]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8):124-125. [2]教育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13-15. [3]邓明星,郭念峰.咨询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4]齐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0,(4):120-122. [5]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8-51. [6]张怀民,万小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7-9. [7]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8]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40-142. [9]宋颖惠,__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05-207. [10]杨丽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初探[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59-62. [1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12]魏元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41-42. 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 教育 。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都有一种获得老师、同学信任、理解、认同的期盼。那么,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德育接受心理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和适应呢?
关键词:德育;心理接受;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851(2011)08-000-01
一、真理接受心理
人追求真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需要。中学生对真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拜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喜欢背诵 名人 名言 警句,并且经常抄录在 笔记本 上或者同学间互赠互勉。根据中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 名言警句 的哲理优势,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深说透,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指点迷津,启人心扉,学生自会信服、接受。但问题也存在另一方面的负效应。近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中学校园也受到程度不同的侵染,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型的消极格言当作真理来信奉的中学生并不在少数。对此,我们中学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切不可急躁。中学生年龄小,甄别能力弱,出现把谬错当真理的情况并不奇怪,我们做老师应充分理解学生。这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前提。
二、人格接受心理
中学生处于人格心理初步形成期,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遇到学生的正面冲撞时,有 经验 的教师采取的方法是,绕开话题,把事情暂时搁起来,过一段时间等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再解决。可不少教师采取的往往是把学生逐出教室、通知家长等强硬 措施 ,甚至教师以武力进行压制的情况。其结果,教师挽回的仅仅是个人自尊或只是个人面子而已;而给学造成的却是严重的心理打击和人格伤害。对于那些差生而言,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容易感化他们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内在驱动力,这方面的个案事例我不胜枚举。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教补充日常的言教。在当今社会上请客送礼风普遍盛行的社会氛围下,不少学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只有对老师请吃送礼,老师才会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这些情况教师尤应慎重妥善处理,注意给学生留下良好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认为,德育效界并不完全产生于说教中,更寓于教师自身的高尚的感召中。
三、事实接受心理
中学生乐于接受真理的晓喻、人格的感召,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中学生更乐于接受事实。现在中学生普遍对单纯的说教、理论的灌输带有逆反心理,这是众所周知的。90年代以来,我曾经数次在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越往这高年级学生的逆反情绪越强烈。因此,我上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十分注意讲最近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新鲜事例。有时候干脆就某一问题先连讲数个事例,然后再让情绪被调动起来的学生自己到课上去归纳结论。这样教学效果好,学生也普遍欢迎。课间对学生的思想德教育,我也延用此法。尽量多讲些学生存在问题对得上号子事例,让学生自己去意会、去咀嚼、去 反思 ,少讲一些生硬的、居高临下的训戒之词。这样既表明了教师鲜明的态度和关切之意,又不损伤其自尊心,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当然,教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出片面的事实来反驳老师的观点。对于此类情况我自己的做法是,无论学生出于怎样的动机,即使我有时尴尬得一时答不上来,也首先对学生的反叛勇气和思考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再用充足数据和事例,友好地详尽解释和回答。在实际中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习惯于用事实来证明道理,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事实来体验道理,从而接受道理。
四、环境接受心理
我国古代孟母教子而“三迁”的 故事 ,讲的是环境接受心理的重要性。学生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受到环境风范的熏陶,产生一种自然接受,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西方有受格式塔学派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环境感应论,在其教育理论中也有“环境即教育”之说。所以,我们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努力开创健康、整洁、文明、活泼的良好环境,定能受到“不说而教”的效果。尽管今天我们还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来检测环境对学生实际影响的程度。但是,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校园环境对中学生今后人生的深远意义,应该说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优化学校教学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丰富学生智慧,也确实起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少教师把校园环境称之为教材以外的“潜在课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方面不存在问题。首先,我们的校园教学环境还严肃有余、活泼和情趣不足,这主要是与校园教学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有关,给学生造成浓重的心理压抑。其次,学生是校园的主休,他们不但是校园环境的得益者、维护者,更是校园环境的建构者。中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的劳动尤其在重点中学还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中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还有诸如角色接受心理、习惯接受心理、趋同接受心理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总之,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德育接受心理规律来开展工作,不断优化中学德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减少探索中的曲曲折折,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参考文献:
[1]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9-13.
[2]欧干英.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机制[J].基础教育研究,2003.增刊:19-20.
[3]李冰.在班级教育中培养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初探[J].中国德育,2003,(11):74-7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述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