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x82627811
紫砂见重于明清两代,可供参考的书目有:1.《阳羡茗壶系》明,周伯高。2.《阳羡茗壶图谱》明,周嘉胄。3.《阳羡名陶说》清,乾隆年间,张堂。4.《阳羡名陶录》清,吴槎客。5.《壶史》清,嘉庆年间,朱石梅。6.《阳羡砂壶考》民国二十三年,张虹等人合编。紫砂的记载自明代以来,多半未深入探讨,只以记录为主,对紫砂之特性,很少有详细的解说,对于紫砂艺术的著述,更是乏善可陈。基于保护国粹的愚心,只求中国之一宝,能在中国人手里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外国人,善知中国之宝,趁我们自己无知未醒之际搜括空了,再回头向我们炫耀。所以将从古至今紫砂器,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书,以供大家参考。中国人的珍宝,必须要中国人自己懂得爱惜才行。
幸福顺延
[1]熊兴福,孟永刚.析儿童食品包装的人性化设计[J] 包装工程 2007(01) [2]程惠峰,吕尚书.食品包装的色彩心理研究[J] 中国包装 2007(03) [3]代尤佳,曾宪凯.论食品包装色彩设计的知觉联想[J]科技咨询导报 2007(24) [4]武珊,聂鑫鑫.儿童食品的包装色彩研究[J] 包装工程 2006{03)[5] 蒋尚文,龙英. 论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味觉感[J]装饰, 2005,(07)[6] 董亚平. 现代紫砂包装的设计思路探讨[J]江苏陶瓷, 2007,(06). [7] 张小艺. 从白酒包装看设计的功能与形式[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7,(05). [8] 江南. 诗与画的交融——论广告词与广告画面的关联[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2).
mirandamly
关于紫砂壶的古代文献资料,最早见于北宋仁宗时进士梅尧臣《宛陵集》中的两首诗。其卷十五《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描写;又卷三十五《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诗中有“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的提法。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人,工诗,以源远古淡为意,与欧阳修和苏东坡父亲苏洵是诗友,他曾怀着对紫砂壶的爱好,慕名到过陶都,还留下《陶者》诗一首。烧制过程简单说一下:采矿炼泥,运用工具分别拍打出壶身 壶嘴 壶把 壶盖 壶滴子,然后用湿一点的泥衔接各个部位并修饰成型。最后放入窑内烧制,成品率看泥料和做工,壶盖和壶口的严密通转的修整,最后烧制成品。
美术教育论文优秀22条参考文献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可以看看视觉这类杂志,我们老师要求我们看的是美术史,单独推荐是三宅一生的书,很大师的
紫砂见重于明清两代,可供参考的书目有:1.《阳羡茗壶系》明,周伯高。2.《阳羡茗壶图谱》明,周嘉胄。3.《阳羡名陶说》清,乾隆年间,张堂。4.《阳羡名陶录》清,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
摘 要: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江南宜兴的恩泽,因其丰富的天然色彩被称为“五色土”,本文简要介绍紫砂泥的分类、颜色、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紫砂泥;颜色;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