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明白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绿桑坊蚕被店
新课改态势下初中美术欣赏课探析字数:3232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改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初中美术欣赏课要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先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艺术作品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个较全面和立体的认识,才能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对今后的美术教学甚至是审美意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初中 美术 欣赏课 欣赏The new class changes under the situatio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fine arts appreciation lesson to search analyzesJiang Jishu【Abstract】The appreciation lesson is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an essential link, the new class changes requests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activity the comprehensive nature and the exploratory, makes the student to enhance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creativity in the positive emotion experience, raises the 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esthetic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creation happy life desire and abilit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fine arts appreciation lesson wants under such background to carry on, stimulates the student first to the fine arts lessons interest, then lets the student understand that artist’s background and the artistic work’s characteristic, can let the student like this has to the artist and the work comprehensive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can form student’s basic fine arts accomplishment, displays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positively the classroom, will even be the esthetic consciousness plays the big promoter action to present’s fine arts teaching.【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Fine arts Appreciation lesson Appreciation初中美术欣赏课在完善初中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把握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全面优化美术欣赏教学,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益,也是我们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传统教学中的美术欣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述式课堂。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作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目前,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使我们在欣赏教学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新课标要求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还有一段距离。如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努力,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大胆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掀开美术神秘面纱很多学生都认为,美术是很深奥很神秘的学科。其实则不然,“美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论知识。任何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作品是生活的概括、提炼、总结和再现。如人美版第十四册第一课所欣赏齐白石画的《虾》和生活中真实的虾,就是通过画家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揭开了美术种类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的激情。再如,欣赏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画中残破的形象和黑白灰的色调无声的谴责和控诉了法西斯的罪行,但这些对刚出在12-13岁、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能理解到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我便通过汶川“”地震中的图片来询问他们的感受,告诉他们画家听到故乡这样的噩耗时的心情和我们听到看到汶川地震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是,画家心中充满了愤怒,而我们则是满心的悲伤。通过现实与艺术作品相似和不同的比较,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2.学会欣赏,学会感悟,提高学生美的素养自古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教师在课堂上条理分明地讲解介绍一幅名画,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做足准备,还不如教会学生怎么欣赏。如在学习《格尔尼卡》时,学生们在刚接触毕加索的绘画时,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杂乱的画面,灰暗的色彩,近似于幼儿园小朋友涂鸦画出的形象能成为闻名于世的大作。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画家、画风、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对画的内容、画家的创作意图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此时再由教师从画家入手对画的重点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并从中穿插画家轶事、创作趣事等,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由此引申到画家的画风及相关作品的欣赏,如在本课中,可请学生欣赏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以“”地震图片插入其中,不仅能加深他们的记忆,更容易让他们对本课产生共鸣,甚至对今后的欣赏课起到一个标榜、示范作用:使学生主观意识到欣赏课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欣赏--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体会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艺术作品之中。3.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欣赏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原苏联心理学家普托诺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才能更快、更容易;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有可能提高在一定学习时间内的有效性,才能更大的把握住成功的机会。如在学习《捣练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首先播放盛唐时期宫女起床工作时的影像资料。这一“看电影”的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所有注意力,为学生了解唐朝人物特征起到了启示的作用。我还采取另一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一种类似守擂和打擂。首先给学生分组,选定擂主组,制定了任务后,让他们积极的思考、讨论。并提前把问题留给所有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提前对要学习的内容熟悉,然后请出擂主组的同学在课堂上为其他组的同学解惑,挑战的同学挑刺。通过整节课气氛的活跃积极,学生们都严以待之,把新课标要求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落实到了教学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再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实物、网络查询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会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其次,激发学生兴趣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使学生体验到追求真理的过程,让他们体验进行脑力劳动后得到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又如在学习《格尔尼卡》时,开始以沉重气氛欣赏完毕,接着让学生观看“”地震图片,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以“”地震为题材,采用摹仿抽象派的艺术风格进行创作。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由画中的内容到身边经历的事件的转变,由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到动手创作,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才能达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要求。最后,我觉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整个课堂的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4.教学内容求简,教学手段多样欣赏课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理解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刚踏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认识范围很局限,很难建立起我们期望的审美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稍微专业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很难立即接受,比如在学习《捣练图》时,学生就对中国画分类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接受力低下,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删繁就简,让学生知道这是中国画中的仕女画即可。教学手段是针对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作出的相应调整,可以称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再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实物、网络查询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会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毫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诚然,在这个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在艺术课甚至素质教育中占的比例更重,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为基础美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艺术教育方向》[2] 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3]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奈斯比特,1982年版[4] 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第138页[5] 教学过程.(美)布鲁纳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人民出版,1973年版
昂昂千里
盛唐风韵 ——从唐朝仕女画看盛唐气象 内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从张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画说起,画中所描绘的女子体态丰腴、衣着开放,充分体现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为角度展现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社会风气自信开放的图景。 关键词:唐朝仕女画;女性地位;盛唐气象;自信雍容 在中国的人物画历史中,唐朝的仕女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体态丰满、衣着华丽鲜亮的贵妇人和手持纨扇的侍女,或沉静地坐着,或在园子里赏玩,或策马游春,或追逐嬉戏。与汉朝、两晋、明清所欣赏的弱不禁风、“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丰满的唐朝的仕女大气、雍容,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达与人们的自信。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与侍女们自由骑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束缚较少,女子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出行。《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健康,神态生动,姿态各不相同,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穿插三个小女孩,或帮忙,或玩耍,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个画面色彩明艳华丽,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昉的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见到。《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团花大副长裙,肩披透体薄纱,盘起的发髻,簪上步摇钗,圆脸丰肌,气质华丽富贵,动作从容悠缓,神情悠闲矜持。 从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审美观: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评价美女的主导标准,且女性的衣着、活动都十分开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人物画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极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富有效率的开明政策,带来了人民自我认同心理的加强,使得唐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唐代妇女以更为大胆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现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之美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唐代的贵妇大都“缣罗不着爱轻容”。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妇女女性地位的尊严有显著的提高。盛唐时期,有登基制诰、号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有设立幕府、干政决狱的女显贵,有挥翰作诗的女才子,也有擅长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色艺皆佳的女艺人„„妇女们敢于追求理想,追求个性。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 妇女地位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风气有关,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生活束缚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提倡创新精神。唐代妇女都喜欢抛头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饮、谈笑唱和,而无所顾忌。唐朝皇室贵族中便男女无别,至于寻常百姓人家就更没有什么约束了。女子骑马射箭、自由恋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开放的社会,繁荣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表现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并蓄,允许所谓各种“异端”存在的,表现在女性意识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妇女体现的这种自主性,一扫六朝充斥着的铅华脂粉,体现出富丽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充满博大雄浑社会气象的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辉煌时期。 经过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经营,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使得一种自信的意志和闳阔的气势高扬在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上。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用来描绘唐代文化和社会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朝文化,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跃、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中原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使唐文化性格在整体上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唐朝的这种对异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规模采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称典范。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方面,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放的胸怀、高扬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与宁静,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种与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并醉心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他们崇尚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盛唐,传递给我们自信与雍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周昉与中唐以后的绘画, 2 佚名,最美丽的仕女形象,新闻午报,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陆珊珊,大唐的风韵,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 4 孙家洲、刘后滨,唐代的开放性格与盛唐气象, ,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气象与唐代文化精神,,2006年5月17日 6 晴语,唐朝妇女女性意识的复苏与彰显——唐朝女性文化研究,,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
爱好 用散点透视构图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特色。因为中国画都是以长卷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种形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找不到中心点。而为了表达出更好的特色应用散点透视
论文参考文献可以找的网站如下: 1、知网国内最大知识库,还有批量导出参考文献功能。 2、谷歌学术收录各个领域学术资料的免费搜索引擎。ScienceDirect收
排球发球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排球比赛竞争的日益激烈,排球比赛场上千变万化,作为排球的二传队员 要具有娴熟的手上功夫、良好的身体素质、顽强的精神、较好的心理素质及优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