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儿象象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平面设计。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的同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还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一)色彩之和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是一种主观性设计色彩,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著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就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色彩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传统色彩设计中,顾及较多的是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人文因素——观者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文化以及民族特征等等。现代的色彩设计在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造成色彩心理效应的不同技术手段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方面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印刷色彩的套色方式发展到现在的影视色彩、网络色彩等,色彩在视觉展示方式和技术表现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在报纸杂志上适用的色彩,将之运用到网络上则未必和谐,而网络上的色彩与电视、电影的色彩又有差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之和,在此时已演变为不仅包含了平面构成中色彩元素本身的各种对比与调和,还包括色彩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运用的和谐与统一。 (二)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还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以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 (三)文字之和 在中国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在文字设计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意识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汉字的创造无疑是遵循这一法则的,它用最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结构完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具和谐美感的平面设计作品。 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之一,文字设计要研究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字体表现样式、艺术风格、文字的编排以及文字蕴含的更为潜在的情绪等等。同时还要综合研究与图形、色彩等要素的关联,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形、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形式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理想效果。但不管对文字进行何种艺术加工,都要让受众能够解读,如果设计的文字在表现形式不和谐、不统一,造成“形”和“意”的混淆,受众无法接受和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则失去了文字设计的意义。当代中国设计师有很多都是利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从汉字所蕴藏的中国文化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并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汉字为代表的具有纯正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平面艺术,使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yf只想依赖祢
设计在不断发展,学科建设亦是如此,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必然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艺术设计实践的不断结合而发展变化。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设计心理学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心理学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读者是书籍设计作用的对象,书籍设计若想取得成功,务必要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规律。书籍设计师只有在满足读者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再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读者的注意力,并有效增进读者的“记忆”和“联想”,这样的书籍设计才是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本文从关注、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角度对现代书籍设计进行分析,目的是使设计师在设计书籍时结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从而有效把握书籍设计的创意思维。
【关键词】现代书籍设计 设计心理学 心理因素
【Abstract】 Readers are objects the role of book design, book design to be successful, it is important to master the psychological laws of readers. Under the book designer only 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readers in the premise, and then use various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reader's "memory" and "Legend", this is the best book design book design works. From the attention and attraction, memory,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imagina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book design analyzes is intended to enable designers do combin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y patterns of consumers of book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seize books design of creative thinking.
【Keywords】modern Chinese book design design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factors
在当代这样一个注重阅读的时代,书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一个成功的书籍设计作品,不仅能达到促销目的,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甚至能在一个时期内倡导某种生活方式,给读者带来深远的影响。书籍设计作为书籍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促销书籍,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从读者的心理出发,遵循读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使人易于接受所推销的书籍,从而达到较好的书籍设计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读者对书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构思新颖、视觉强烈、形式美观等效果,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任何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都是建立在成功把握读者心理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从心理学与现代书籍设计的关系,以及现代书籍设计中心理学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心理学与现代书籍设计的关系
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设计的核心是“人”,那么,书籍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更要注重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好“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使“人”能够与其使用的“物”和所处的“环境”形成和谐促进的关系,所以我们参照设计学的思想,在书籍设计中就要研究“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对“物”和“环境”的认知方式,是精神层面的,属于心理关系。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全面的认识人的认知方式,同时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降低读者的感知疲劳,增强审美感受。现代书籍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协调“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能够舒适并且愉快的使用“物”,切身感受到“环境”,达到书籍设计中“书如人,人如书”的境界。
2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
和平面设计作品一样,一个书籍设计作品若有了好的创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这创意的来源就得建立在充分把握读者心理的基础之上。一个伟大的创意总是出其不意地单纯,触动人心,优秀的创意应当使读者产生引起关注、提起兴趣、引发行动、加深印象、触动心灵的心理作用。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功效和目的呢?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注
关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书籍设计上,就等于你的书籍推销出去一半。可见,注意是书籍设计效果的第一步,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可以采用突出显示刺激物的特点,增强书籍设计新颖性及艺术性,选择恰当的图形元素等来提高书籍设计自身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注关注。在千万本书籍中有了注意,读者随手翻来,再加书籍内容等因素,就会吸引读者驻足观看。
感知
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毛泽东《实践论》中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同样,书籍设计首先需要读者通过感官来接收书籍设计信息再作判断,此即对书籍设计进行感知。感知具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等规律,在书籍设计中应好好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以期让书籍设计达到特有的效果。书籍设计中的感知有色彩的、结构的等,现以色彩感知为例,色彩本身并没有感情内容,当色彩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总是能诱发人的心理活动。色彩通过人的视觉,而作用于大脑,从而产生了温度感、距离感、重感、体感。色彩的心理功能是色彩对人具有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不同的色彩对观者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由此产生丰畜的联想和判断。比如儿童读物在用色上要体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单纯等特点;人文历史书籍在色彩的运用上要体现深度、高雅和稳重的特点;女性书刊,用色上要体现并强调温柔妩媚、轻松时尚、高贵典雅的特点等等。
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想起一本书,首先想到的是书籍封面的颜色和样式,其次会回味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就书籍设计记忆而言,它是把纷繁复杂的不同的书籍设计区别开,记在大脑中。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读者一定程度的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根据读者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特点,在书籍设计上采取一定策略,将遗忘降低到最低程度,增强读者的书籍设计回忆,正如想起一本书,就先想到它的封面,书籍设计正是书籍最好的名片。
想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它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对于购买书籍的读者来说,依据书籍设计作品的描述或图示在脑中构思的形象就是再造想象;对于书籍设计师来说,所构思的新形象即是创造想象。因此,好的书籍设计应当能激发读者的再造想象。所以在书籍设计创作中,激发读者的再造想象是广大书籍设计师至死不变的追求。
综上所述,现代书籍设计师在传达信息时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运用色彩的对比,醒目的标题、新颖的构图等,以强有力视觉的冲击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是书籍设计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务必是易于记忆和便于理解的。三是书籍设计要激发读者的发散式的想象、跨越式的联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
3 结语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能大大促进技术的进步,正如现代书籍设计需要设计心理学的扶助,设计心理学是书籍设计的基础及技能。在书籍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到读者的心理需求,来确定设计风格;其次,设计师灵活应用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方面去引导、改变读者心理需求。无论如何,都需牢记“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的原则。读者是书籍设计作用的对象,书籍设计若想取得成功,务必要掌握读者的心理规律。书籍设计师只有在满足读者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再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读者的注意力,并有效增进读者的“记忆”和“联想”,这样的书籍设计才是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
总而言之,现代书籍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并不仅仅是展示个人才华,而是应该结合读者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有效把握书籍设计的创意思维,从而使书籍设计达到既是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又是打动读者的交流平台,更好的为商家和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程正民 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3] 胡经之著.《文艺美学》.
[4]李江,周志.从“世界最美的书”说开去――访书籍设计师赵健[J].装饰(艺术设计月刊),2007(5):102-105.
[5]王宁.雷圭元的图案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32-33.
[6]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99,102,170-173.
[7]陈鹏.黑格尔美学笔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折文菁(1983-),女,甘肃成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设计心理学论文2000字
一、构思如何开始取决于你的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已表达的方式,在绘画创作的时,你可以有风格,个性化,不是非要画得如何写实如何细腻才叫好,同样的方式
平面设计实习总结3000字范文 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平面设计实习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
刚写完毕业论文的平面设计(视觉传达)专业一只,正好可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写毕业论文其实就是对自己做的毕设的一个比较长篇幅的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苦恼的事情,要想写出自己的特色和观点,其实步骤为以下几点:1、 什么是概念设计[首先依据你的毕业设计类型来进行阐述,比如包装设计
看看论文期刊呗,找设计类的就可以了,艺术研究快报也可以啊,百度一大堆,看你需要什么样的,要学会找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