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10

寻找茉莉花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国知网论文张恨水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玉米大叉叉

已采纳

张恨水代表作: 长篇小说 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姓 名: 张恨水笔 名:性 别: 男出生年月: 1895-1967民 族: 汉族张恨水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简介: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并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到1919年为止,这时期创作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梅兰芳一样。1934年,张恨水到陕西和甘肃一行,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大受震动,其后写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如小说《燕归来》)。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创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说,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1967年初,张恨水在北京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称著作等身。而建国后所修现代文学史对他的评价,也因他后期参与抗战文学的创作而远在其他民国旧派小说家之上。著作: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因缘》、《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北雁南飞》、《欢喜冤家》、《秦淮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满江红》等。

200 评论

爱米利的米粒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恨水开创了中国章回体小说的新纪元,他的名字因此而享誉中国文坛。当时,报纸和杂志以刊登张恨水的小说为荣,哪家刊物能连载到张恨水的小说,哪家刊物必定大火,从目不识丁之人到学富五车之士,人们无不对张恨水的小说津津乐道。

改革开放之后,文化市场百花齐放,张恨水的作品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热潮,他的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更是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广为流传。

张恨水的作品通俗易懂,爱憎分明,同时还充斥有一丝梦幻的情绪,让人读起来心潮起伏,欲罢不能。在张恨水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才子佳人、侠客勇者的故事,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动塑造的栩栩如生,这种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写法,引导了章回体小说的发展进程。

《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之作,小说以男主人公杨杏园与女诗人李冬青、风尘女梨云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揭露了人性的虚伪和社会的丑恶。《春明外史》是一部宏篇大作,作品中的人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它反应了生活在底层社会人民的艰辛,批判了权贵阶级的骄奢淫逸、贪婪自私,整部小说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爱情小说。《金粉世家》讲述的是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的爱情故事,故事以两人相遇、相恋、结婚、反目、离婚为主轴,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中男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腐朽没落的物质生活,描述了一个豪门贵族的兴衰史。

由于张恨水的作品以言情小说为主,因此,很多人把张恨水说成是“鸳鸯蝴蝶派”的掌门人。也的确如此,他的《丹凤街》、《夜深沉》、《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秦淮世家》和《纸醉金迷》等作品都是以才子佳人为写作模式,充满脂粉气。

张恨水的一生创作了110多部中长篇小说,总字数达到了3000多万字,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146 评论

英子888888

1967年,张恨水因脑溢血发作在北京逝世。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县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扩展资料:

主要小说作品

《旧新娘》 文言短篇小说 1913年 《游击队》 长篇小说 1938年

《梅花劫》 白话短篇小说 1913年 《冲锋》 1938年

《青衫泪》 长篇白话小说 1913年 《八十一梦》 1939年

《未婚妻》 中篇小说 1916年 《潜山血》 1939年

《紫玉成烟》 1918年《秦淮世家》1939年

《南国相思谱》 长篇小说 1919年 《蜀道难》 1939年

《皖江潮》 1921年 《大江东去》 1940年

《春明外史》 1924年 《水浒新传》 1940年

《荆棘山河》中篇小说 1926年 《魍魉世界》 1941年

《交际明星》 1926年 《傲霜花》 1943年

《金粉世家》 长篇小说 1927年 《虎贲万岁》 军事小说 1945年

《春明新史》 1928年 《巴山夜雨》 长篇小说 1946年

《战地斜阳》 短篇小说 1929年 《纸醉金迷》 1946年

《落霞孤鹜》 长篇小说 1930年 《五子登科》 1947年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张恨水出生在武将之家,其祖父曾经做过参将,其父张钰也会武功。

爱情婚姻

张恨水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是包办婚娴。他还在苏州蒙藏垦殖学堂读书期间,母亲就为他聘定了徐文淑为媳妇。第二次是张恨水在朋友的介绍下与秋霞(原名招娣)成婚。第三次张恨水认识了春明女中一个名叫周淑云的女学生,她爱读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也非常喜欢她,于是便娶她做了外室,张恨水给周淑云改名叫周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恨水

194 评论

原谅未来的未来

张恨水写了一百多部小说,其中有很多都被改编成为了影视剧作品。

电视剧《金粉世家》根据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改编,2003年在央视播出,由陈坤、刘亦菲、董洁主演,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七少爷金燕西(陈坤饰)和冷清秋(董洁饰)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但与张恨水的原著不同的是,张恨水的小说,偏重的是家庭制度与男权传统对于金燕西的性格的影响。不只是个单纯的爱情小说,但电视剧则改变了原作的基调,偏重于对于爱情故事的描写。大家还是应该去看一下原著。

电视剧《啼笑因缘》也是根据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改编,2004年央视播出。由袁立、胡兵、刘佩琦、傅彪主演。要说明的是,这部电视剧也在原著上有较大改动。比如沈凤喜的性格。在原著当中沈凤喜迷恋金钱和权利,但在电视剧当中的沈凤喜却是比较纯洁的。再比如,原著当中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而电视剧当中却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这部《秦淮世家》是张恨水非常重要的小说之一,1940年就被拍成同名电影,1963年再次拍摄。讲述的是在秦淮河畔歌妓唐大嫂的两个女儿被欺辱,后来秦淮河的下层人民联合起来反抗的故事。

《白蛇传》是1955年张恨水的改编小说;《大江东去》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是张恨水抗战三部曲之一,这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来的文艺作品。另外还有改编成电视剧的《纸醉金迷》、还有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的张恨水的作品《满江红》等等。

张恨水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民国第一写手”。共完成作品不下3000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深入浅出,很好的将章回小说与通俗小说进行了有机融合。可谓雅俗共赏。张恨水的小说,把严肃的主题用诙谐的语气表达出来,虽然是平实的语言,但非常富有诗意。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195 评论

豪廷布艺

张恨水故居在我眼里是一部书故居全景张恨水故居坐标张恨水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G105线原岭头乡西北方向分支公路直达故居、长春湖。张恨水故居背依秀美的长春湖绿毯似的大坝,巨大的展示牌立在停车坪旁。一弯明塘后面的步道旁立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恨水故居。”铭碑。拾阶而上,大理石铺成宽阔的广场。故居石头墙脚,墙壁青砖白泥勾缝,屋面黛色小瓦如一页页展开叠摊的书页。大门右侧是用河卵石砌成的一米高的围坝,坝院一株百年以上的古桂高过屋脊,尤其显眼,两边数株梅花相伴。皖西南特色条石门框及石礅。看风景听故事的人当我走进张恨水故居,漫步其间,欣赏墙上陈旧斑驳的字画;看着上个世纪祖辈们生产生活器俱;抚摸着大文豪张恨水曾伏案的桌椅;看着“张家大才子”曾拔亮过的竹制灯盏支架和挂笔架,107年以前的发奋少年,夏夜为避蚊虫叮咬,一双脚浸在水桶里的形象晃动在我眼前。家传“百忍堂”“和平养无限天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昭示出故居丰厚的文化遗存。先生的故居地处黄土岭,先生以及后人多称故居为老屋或更为文雅的名号:“黄土书屋”。在我看来,先生故居“黄土书屋”就是一部书,并且是一部生了根而移不走的书。迎宾室字画书之前言张恨水(1895—1967),谱名芳松 、原名心远,现代著名报人、作家。从事新闻工作30年,爱国爱民、追求进步,从事文学创作50年。创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120余部和大量散文、诗词、言论,计3千余万字。张恨水坚守民族文化本位,融汇古今,吸纳中西,作品新旧交融,雅俗共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恨水出生于江西广信,但在故乡,“黄土书屋”的苦读为他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样的苦读时光主要分为两个时段。其一,为1905年秋,祖母去世张恨水随父回潜,直到1907年初,因其父调江西新淦任职,张恨水离潜随往。其二,为1912年秋,张恨水父亲急病在南昌去世后,张恨水全家迁回潜山,直到1918年春到芜湖任《皖江日报》总编辑。其间,除外出游历而外,均在“黄土书屋”苦读,并开始尝试写作。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辗转大半个中国。先生于1937年、1945年、1955年3次再回故乡。1967年恨水先生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先生的骨灰于45年后的2012年,迁葬于具有1700余年历史的“太平塔”旁的皖光苑,这里有先生全身雕塑以及《张恨水陈列馆》。百忍堂黄土书屋“百忍堂”走进先生故居堂屋,一副中堂字画上方悬有“百忍堂”金字匾额。“百忍堂”与张氏家族以及张恨水本人都颇有历史关联。所谓百忍乃张公艺书写的百余忍字,文曰: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唐高宗为之感动,赐书“百忍义门”。又,元末,张恨水祖先由江西迁居潜山,便将堂屋自号为“百忍堂“,家训中亦有“毋以小隙而构大怨,毋以小忿而结大仇”之言。张恨水祖先因拾到安庆一下乡收帐先生的马裢包(钱袷子)原封不动予以奉还而闻名乡里。为表达对家族传统美德的尊崇,张恨水曾以“百忍”“百忍后人”为笔名,他在小品文《忍也忍也》中提及:“昔吾族公艺,书百忍于其家,千古美之。”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前后,当时,张恨水漂零重庆,文中说:“老母将七旬矣,每接家书,辄言其多病,别两大儿时,均在幼稚嬉跳中,今亦各入中学矣,而来书亦苦思其父,将归呼?携在川眷同行,将数万金,不归呼?此间殊不见乐趣,故每得家书,且勿开封,先暗自呼忍也忍也”。家国情怀,流于笔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真是“忍”也“忍”不了啊。展开《张氏宗谱》每页顶格皆标“百忍堂”,张氏宗祠亦有鎏金大字“百忍堂”。百忍成就了张氏,百忍成就恨水先生,以致于有人直呼他为:百忍先生。全家福生花妙笔解“天机”先生故居大门楹联: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请看先生破“天机”:“朋友告诉我,他由学校毕业,离家走入社会的时候,父老们对他未来临别赠言,说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凡在社会上做事,只要这样就够了。本来这是旧年人家贴的春联,朋友的父老,特别提出来,也许是在社会上吃力不讨好的太多了的缘故。“这就引起我儿时的回忆来。我的老家,祖传三代的老屋,有三幅门联,也是永远保留下来的,保留下来的缘故,是说我大伯祖父字写得好,子孙不忍把来损害了,其实,联句本身也有关系。其一是:‘有恒产需有恒心,无旷民斯无旷政。’其二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其三是:‘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且看花。’我半夜醒来,常是把这三幅对联,想上一想,觉得其中颇有至理。“第二联,‘和平养无限天机’这句话,在今日看来,有点费解,人家也容易认为涉于迷信。其实中国的理学派,把天常当大自然解为天机,就是天然的性灵,也可以说是良能。《庄子.大宗师篇》说:‘其噌欲深者天机浅。’也可作国家政治解。《三国志.孙权传》:‘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无论作哪一项看法,和平总是有益于身心人我的一种道德。”先生以上的教益,极具地方传统文化特点。反映先人改造自然的同时更敬重自然,这是皖西南“古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她产生有土壤,传承有渊源。湖心“心远亭”黄土书屋故乡情按恨水先生文学创作时间算,16岁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创作,1912年少年恨水丧父,1913年18岁的他已写完《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中长篇小说。所以,黄土书屋与先生的感情是一生牵挂。外人称他为文豪,家乡人称他为“张家大才子”或直接称“大才子”,也许“大才子”更为亲切,也许喊“大才子”的人也感到自豪。1918年,恨水先生从黄土书屋出发,到芜湖、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自此他的作品仿佛也跟着他一路走来,构筑了一座“文学和文化的金字塔”。先生身在异乡,心系故乡。这一点也可从等身著作发表时使用的笔名,来发现这一论证的正确。诸如:潜山人、我亦潜山人、一世不发达的潜山人、天柱山樵、天柱、天柱山人、天柱山旧客、天柱峰旧客、梅城笑翁、百忍、百忍后人、大老板同乡(大老板:“京剧鼻祖”程长庚)这些笔各无不寄托了天涯游子沉郁的赤子深情。先生不但笔名寄怀,还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潜山本土,吸纳深厚的古皖文化,并借先生之手发扬光大。如:《孔雀东南飞》。先生写潜山的文字还有诗词《潜山春节(十首)》《悼亡吟(二十六首)》。散文《潜山人说潜山》《潜山人出头了》《故乡的年》《桂窗之忆》《潜岳引见录》。小说《冲锋》《潜山血》《秘密谷》等作品。以上是故乡在先生心中的投影。故乡黄岭也因先生黄土书屋而扬名。为纪念先生,与故居只有200米距离的长春湖(长春水库),湖中鸳鸯岛上古色古香六角亭名为“心远亭”,这也足见故乡人怀念先生的一片真情。桂窗黄土书屋桂窗恋游人到了故居附近,很远就看到坝院那一株有年头的桂花树。这是一株金桂。栽植在当年黄土老屋的窗前,先生少时在桂花树下发奋读书,先生嗅着香飘十里的花香,在室内案头挑灯写作,在这里不仅写出了《旧新娘》《梅花劫》《青衫泪》等作品,而且在树影窗下构思《未婚妻》《紫玉成烟》《未婚夫》《真假宝玉》等早期作品。先生在桂窗屋内,遵从戴母之命,与源潭徐家高楼徐文淑完婚。先生后来写的《桂窗零草》文稿已遗失,在《桂窗之忆》里再次畅叙那梦牵魂绕的岁月。先生于1949年在《写作生涯回忆》里讲:“我为什么形容这个黄土屋子如此详细呢?这在我家庭是有点教育性的。直到现在,我的子侄们,对于这书房还有点圣地的感想。提起老书房,他们就不好意思不念书,也就由于我在这里自修自写,奠定了我毕生的职业。”先生毕生的职业就是著书立说,8年雾都立历史潮流之说,烽火800万字鼓舞了人心,坚强了人们的斗志。8年的两头是又一次从书屋桂窗出发,历尽难辛又重回书屋桂窗,先生桂窗恋由此可见一斑。由此,我也得四句怀念:桂影窗前长,夜里入梦乡;岭上生零草,①书屋溢墨香。老器俱故居文物录张恨水故居呈长方形四合院,进大门前排左一为接待室,沿右边走廊是先生书屋桂窗写作间,有方桌、大太师椅、书柜。右侧靠边是厨房,青砖搭砌的锅台,灶庙②放有当地烧制的放锅铲竹筷双口插筒(土名筷子箩),锅盖上一把铜质水瓢,一张吃饭方桌四条长板凳,灶门靠墙壁处,有一摞捆扎的柴禾,3只木制水桶,西边墙角一副雕花洗脸木架,架上一只铜质脸盆。前排连接后排天井横头,最能引人注意的是一架有年头木制水车,水车下面木桩上挂有斗笠,棕制簑衣(披背、围腰),一双纯糯米稻草打制的草鞋,一副磨粉石磨。镂花彩漆苏州床后排自左边起,依次是百忍堂堂屋,戴母卧室,啸天卧室,恨水卧室。三间卧室三副镂花彩漆苏州床,床上挂的是夏布蚊帐,铜质镂花帐钩挽着帐门,帐门角处坠有铜钱,床上铺的被面为青花寿字图案的土老布缝制,室内有衣柜,有微型梳妆台,有枣木杏木雕有花卉人物故事的围椅。这完全是上世纪较为富裕人家所备有的,我的记忆里1975年以前见识过,想不到,在这老屋里再次相逢。有人会问:一代文豪,著作等身,老屋就没有先生的著作?我可告诉朋友们:这里是先生生活起居之地,反映恨水先生更多生平事迹,光辉旅程及图书,均在离故居20公里的市内《张恨水陈列馆》③。故居文物椅、台我对故居初步认识观看先生故居的游人,百分之百的还会上长春湖大坝去观光。上得大坝,坝下良田千顷,沟渠路面纵横,先生故居近在咫尺。往里看:湖面波光映照青山白云,鱼游在白云,船行于山巅。环湖公路旁桂子飘香,茶树绿到山坡,柑橘挂满枝头,溪长水清谷幽。沿曲径回廊人工桥,可上湖心小岛,坐在岛顶“心远亭”石凳休息,环顾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身在图画中,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先生故居与长春湖风光相辅相成。已经形成为旅游观光、民间文化保护创新基地。当我立于“心远亭”下,大脑里再过一遍恨水先生故居印象,我初步认识是:它是老屋,是黄土书屋,留有桂窗树影;它是民俗文化、是古皖文化、是历史文化展览馆;它是一部厚重的书,是一部移不动的书。注释:①零草:源自张恨水写于1912年《桂窗零草》书稿名。洗脸架②灶庙:砖砌两口锅台锅台,锅之间安装有瓦制或生铁井罐,供烧热水使用。烟囱牌坊在两锅之间位置留有上下两层空格,称为灶庙,可供腊月请灶神。灶庙上方可挂竹制灯盏架,空格上层可放置厨余小件,如鸡胗皮等,下层可放置油罐盐罐等。竹筷插筒③《张恨水陈列馆》:位于梅城彰法山皖光苑内,苑内有晋咸和间(326一334年)始建的太平塔,有《潜山市历史博物馆》《程长庚陈列馆》等4A旅游景观。

254 评论

大铭空调

张恨水被称为民国第一写手,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以下几部:

其一是《金粉世家》。《金粉世家》写于1927年到1932年,前后历经五年时间,连载于《世界日报》,这部小说主要以豪门世家公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的恋爱故事为主线,深刻的反映了民国贵族家庭由盛至衰的过程,多方面展示了上层贵族家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生活面貌。书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全书总字数达到百万字之多,同时结尾也是半开放式的状态,很值得一读。

其二是《啼笑因缘》。《啼笑因缘》写于1930年,张恨水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便写成了这本小说,整部小说以北洋军阀时期为背景,描写了江南富家子弟樊家树和鼓书女艺人沈凤喜的感情故事。话说在小说中,军阀刘将军看中了沈凤喜,强迫其成为了小妾,樊家树决定对沈凤喜进行营救,刘将军对沈凤喜百般虐待,最终沈凤喜发疯,而樊家树阴差阳错之下却与富家女何丽娜相恋,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嬉笑姻缘》一经问世,便火遍全国,时至今日,这本小说也是张恨水销量最高的小说。

其三是《春明外史》。《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作,于1924年在《世界晚报》上连载,历时五年时间成书。这本小说以主人公杨杏园的情感历程为主线,展示了北京三教九流的人情百态。话说杨杏园是一个落魄文人,与青楼女子梨云一见钟情,然而,梨云没多久就香消玉殒。后来,杨杏园又结识了才女李冬青,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但是李冬青身患隐疾,不想连累杨杏园,于是主动退出,将他介绍给了史科莲。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杨杏园看淡人生,最终选择了出家。

张恨水是民国的文化大家,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值得我们细读。

311 评论

爱欧尼亚荒原

张恨水晚年得病,于1967年在北京逝世。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恨水是笔名,取自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

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在20世纪的汉语文学史、白话文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他的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

他在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有一妻两妾。

扩展资料:

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

1918年,张恨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同年张恨水赴北平,先后任北平《益世报》助理编辑、天津《益世报》驻京记者。

1924年4月,任友人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晚报》新闻编辑,后又主编该报副刊《夜光》。此时,开始在《夜光》上连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

小说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奇闻怪事,进行揭露、嘲讽和谴责,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作者自称“用做《红楼梦》的办法,来做《儒林外史》”,小说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1925年2月,张恨水任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副刊《明珠》编辑。先后在该报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

1927年2月,张恨水开始在《明珠》上连载了他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金粉世家》全书一百万字,揭露当时上层社会和官场贪婪、伪善、腐败的生活。

1927年10月,张恨水任《世界日报》总编辑。年底离职,先后在沈阳《新民晚报》,北京《益世报》、《新晨报》、《世界晚报》上,发表很多中、长篇小说。

1929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全书约25万字,含有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这部长篇,1930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后,成了家传户诵的读物。

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话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

与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一起被称作礼拜六派的“四大说部”。

1931年,张恨水以稿费收入创办北华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兼国文教员。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曾任该校教员。

是年,日军入侵,东三省沦陷。为表示内心激愤,他把在《新闻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太平花》增加了抗战内容。这是他第一部鼓动抗战的作品。

此后,发表了《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潜山血》、《前线的安徽 安徽的前线》、《冲锋》、《游击队》等一系列抗战作品。在1932年还出版鼓动抗战的短篇小说集《弯弓集》。他写的抗战作品,有很多是潜山家乡人提供的素材,可歌可泣,亲切动人。

1934年,张恨水由北平出发,游历西北。他在西安先后会见了邵力子、杨虎城。这一行间他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盘踞在西北的军阀横征暴敛,抓丁拉夫,更弄得民不聊生。

他大受震动,曾写道:“在西北之行之后,我不讳言我的思想变了,文学也自然变了。”他以西北人民生活为素材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

1935年,张恨水应约去上海主办《立报》副刊《花果山》,举家迁至上海。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1937年11月,他因病到芜湖住院治疗。

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

1938年初,张恨水离开潜山到汉口。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选为理事。接着,又去陪都重庆,加入《新民报》工作,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

1939年12月,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这部作品触犯了当时社会上的权势人物,使张恨水受到特务的严密监视,只写了十几个梦便被迫停笔。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向一千多人颁发了抗战胜利勋章,张恨水也在其例。1945年底,张恨水离开重庆,辗转回到北平。北平《新民报》创刊,张恨水任经理兼副刊《北海》主编。

从1946年到1947年,张恨水创作了《巴山夜雨》、《纸醉金迷》、《五子登科》等多部中、长篇小说。1948年秋,张恨水因故辞去《新民报》的所有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占领北平,张恨水在《新民报》上发表了《写作生涯回忆》。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全国文联。张恨水被邀请,但是因为高血压病突发导致半身不遂,而未能参加。

1954年,张恨水健康状况开始好转,便辞去文化部顾问职务,又专事写作。1955年夏天,张恨水只身南游,经合肥抵安庆,回到阔别十年的故土。家乡面貌的变化,使他激动不已,回到北京后,写了中篇游记《南游杂志》,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1956年春末夏初,全国文联组织一批作家艺术家到西北参观旅行,张恨水应邀参加。回到北京后,写作游记《西北行》,刊于上海《新闻日报》。

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张恨水正准备下床时突然仰身倒下,因为脑溢血发作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恨水

180 评论

Hello糖咖啡

张恨水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作家,他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我们最熟知他的作品是《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两部作品都被拍成了电视剧而被人们熟知。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的家族为主线,以金铨之子与平民女子的恋爱和婚姻故事为主,他们从浪漫的恋爱到最后的离婚充满了戏剧色彩,全书涉及人物众多,有普通的市井百姓,也有名门望族,是一部描写豪门贵族生活的兴衰史。小说故事轻松,消闲意味浓厚,发表后深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在2002年,这部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由当红演员陈坤、董洁主演,还有刘亦菲饰演清纯漂亮的白秀珠,当时成为了最红的电视剧之一。

《啼笑因缘》也是张恨水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一男三女的恋爱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该书一经问世就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震惊了当时的文艺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樊家树和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富家女何丽娜、具有侠义的江湖女子关秀姑的爱情故事展开。三个女子先后都对樊家树萌动了爱情,樊家树先是与沈凤喜相爱,关秀姑也暗恋上了樊家树,可惜后来军阀霸占了沈凤喜。后来,樊家树认识了与沈凤喜外貌相似的财政总长的女儿何丽娜,经过一系列波折,最终樊家树与何丽娜喜结良缘,终成眷属。这部小说也在2004年被改编成电视剧,由袁立、胡兵主演。

《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因为被改编为电视剧,所以被更多人熟知。张恨水创作了100多部小说,被称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小说创作的集大成者。他不但描写爱情,更通过这些故事刻画社会生活,创造了很多成功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张恨水通俗小说论文研究题目

    小时侯我看过张恨水.整本书都充满了诡谲的色彩,讽刺寓言的成分比较突兀.那种不规则的场景转换和情节编撰很是惊人,而且可以明显抗战期闻的重庆笼罩在无穷的阴霾感觉.而

    meimeimill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张恨水金粉世家毕业论文

    贯通古今融会雅俗———略谈张恨水小说的艺术特色 程毅中 2005-08-22 今年是张恨水先生诞生110周年,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安徽文史研究馆联合举

    无双天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张健知网论文

    在这里,还是让大家听一听一位普通平凡的教师发自肺腑的心声——干就干好。 干就干好,是本人的座右铭。 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们都来自靠着三分土地生存的农村,偏

    莫奈小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知网张国武论文

    江西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情况介绍,江西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中等

    大南瓜小咪咪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水网杂志

    可以评高工职称的的水利类期刊有哪些,水利类期刊介绍《中国水运》 :  中国水运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运

    在路上884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