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7

角落小泰迪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灯火有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Spapergirl

已采纳

灯火代表着辉煌 寓意着成就 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灯火 他温暖 他热情 他艳丽!灯火可以是她 一个热情大方的美丽女子,正端着美酒向你走来!灯火也可以是他 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迎着暖风匆匆而过!灯火就好像那燃烧了上百亿年的太阳 普照了整个地球 温暖了我的心胸。我喜欢她的阑珊,我喜欢他的璀璨 灯火可以代表指引方向的塔楼 灯火可以代表黑夜里那摆脱恐惧的解药 灯火是世间所有的正能量的化身,她寓意着生机勃勃 寓意着生命的伟大.........(所以你可以以抒情的方式来写一篇灯火的文章,更能体现出一个作者的内心,用浓浓诗意去感化你的老师 和其它读者)(想那么多字 希望采纳 谢谢)

193 评论

秋秋花花

家人围坐      灯火可亲         水流成河,灯亮成火。门前流水潺潺过,家中灯火可祥和。田里稻谷抽穗,雨中燕子回窝,桌上饭菜可香甜,炕上围坐可亲热。窑洞,是农人凯旋的殿堂;灯火,是乡村跳动的脉搏搏!                                                            ——题记                      最难忘的记忆    煤油灯         小时候在农村,感觉生活很简单。早出老镢头一把,夜归煤油灯一盏,农家小院,拾掇的也十分干练,每到傍晚,牲口归槽,牛羊进圈,就到了一天的掌灯时间。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照明全靠煤油灯,尽管光线暗淡,却感觉非常温暖。大人们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煤油灯拉话、抽烟,娃娃们就在炕桌上摊开书本写作业。那时候上学,家庭作业没有那么繁重,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把时间不是绕着炕沿玩耍,就是听大人们谝闲传。那时候给人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那盏煤油灯。灯光如豆,伴有烟生,第二天早上总是黑黑的鼻孔。 油灯都是自家动手制作,简单而又节省。在一个墨水瓶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再用薄铁皮卷一个小筒,用棉花捻一个灯芯, 一盏煤油灯就制作而成。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有铁的或木制的灯台,把煤油灯放在灯台上,光亮就会撒播的更远一些。还记得小时候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说的就应该是这个灯台吧。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可千万别小瞧这盏小小的煤油灯,它是黑夜里的眼睛。靠着它妇女们围着锅台做晚饭,靠着它男人们坐在脚地上做营生。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妈妈在它的陪伴下纳鞋底儿,爸爸在它的亮光中做灯笼。爷爷对着它点烟锅,奶奶在它的跟前捻毛绳,姐姐在它的烟火上熏窗花,小弟弟小妹妹在它的照耀中跳皮筋。虽然它的烟火味很浓,一年到头就能熏黑整个窑洞,可是每到夜晚,家家户户还是愿意熬油点灯,每到大年二十三,就彻底清扫一次窑洞。火柴是必备的引火工具,煤油是必不可少的珍品。每当油灯结了灯花,光线就会突然暗下来,母亲很熟练地用纳鞋底儿的针挑一挑,瞬间又灯火通明。娃娃们就高兴的在地下蹦蹦跳跳唱起了歌谣:“结灯花,来亲戚,挑灯花,遇贵人,灯花灯花你听清,明年又是好年景。”这朴素通俗的歌谣就是农村娃娃们的开朗心情,也是乡村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最美好的光阴    罩子灯         这种灯也是煤油灯的一种,比自制的煤油灯更加文明一些,只有在当时供销社才能买得到,因为上面罩了一个玻璃罩子,能很好的防止风吹及油烟熏人,人们便亲切的称它为罩子灯。通常能用起罩子灯的人家都是村子里光景比较好的人,灯捻子可上可下,亮度可以自由调整。金贵的就数那个玻璃罩子,用起来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弄个粉身碎骨,免不了被大人们狠训一顿。         因为罩子灯的金贵,所以用起来也就万分的谨慎,隔三差五的就把玻璃罩子擦拭一番,大人们总是教育娃娃说,把灯擦的明光泽烂儿,才可能奔个光明的前程。那年月,煤油也是紧俏品,买油要凭油票,所以用起来也得十分的节省。夜幕降临,第一件事情是点火;夜深睡定,最后一项工作是吹灯。                       最感慨的日子    马灯         今天的孩子们一定不知道什么是马灯。马灯,顾名思义,一定是和马有关系的灯。小时候见过马的人,都有过一个疑问,马的前腿内侧为什么都会有一个圆圈一样的疤痕?听爷爷说,那是马黑夜里的眼睛。马在夜里行走靠它辨路,所以,夜色再黑,马也能找到归程。听了以后似信非信,但也没人能解释的清。马有夜眼,人须靠灯,晚上赶路或喂马的时候,就得提一盏灯。马灯比罩子灯更为先进,是可以用手提的,有一个大大的玻璃罩子,能防雨能防风的高级煤油灯。记得那时候,可以没有罩子灯,但家家户户都有一盏马灯。农村的活计很多,常常夜里还在外边劳作。尤其是到了每年秋天打场的时候,要把粮食收进粮仓,几乎要干到夜幕降临,甚至半夜三更,这个时候马灯就派上了用场,替劳作的人们照明。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为了亮度更好,也会请出马灯,尽管有点费油,但那个排场是普通煤油灯不可企及的。         在农村,过年的气氛特别浓重,每到腊月腊八过后,就开始有了年味儿,进入了过年的氛围当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一过腊月二十三,娃娃们就开始准备灯盏,把各种灯盏擦的铮明瓦亮,这个时候就会把煤油准备的十分充足,在三十晚上给每个窑洞及有生灵的地方都点亮灯火。马灯是各种灯盏中的灯王,它的位置一定是在院子里最中心的地方,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最怀念的岁月    汽灯         这盏灯,可是全村人的一件宝贝,放到现在也是一件珍品。在当时不但身价比较昂贵,使用起来也得专人操作,相当于现在的技术工人。这盏灯非常亮,高高地挂在窑顶,它是通过打气加压将煤油气化,从喷油嘴将油喷出充分燃烧通过网状的灯罩转变成光能。小时候,感觉汽灯特别高级而神奇,亮起来那道从未见过的白光将整个窑洞照的如同白昼,明亮晶莹。小小的灯罩如同现在的电灯泡,鼓起来发出丝丝的气流声。这盏灯平时不用,只有到了农闲的时候,村子里的俱乐部有戏唱,才允许启用。         每当晚饭后汽灯点着的时间,村子里总是人头攒动,纷纷赶往村中心的俱乐部,占最好的位置,看最精彩的表演。一年只有这个时间是村子最热闹的时候,甚至周围村子的人都会趁着夜色赶来,去的晚了就会人满为患,只能站在院子里听听唱戏的声音。好多村民都自带着凳子,想坐下来认真的品,细细的听。当板声一响起来,原本人声鼎沸的窑洞立马鸦雀无声,只听见板胡悠扬,二胡深沉,锣鼓镲钹混响齐鸣。记得那时演出最多的是眉户剧《划线》、秦腔剧《智取威虎山》,还有歌舞剧《东方红》。劳作,疲乏了身体;看戏,愉悦着心灵。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意,没有一点劳作时的辛苦表情。尽管肩挨肩,人挤人,每个人都看的很开心,听的很入神,人人都不设防,彼此没戒备心。汽灯的白光笼罩着每一个看戏的人,亲抚着每一个人的衣服,温暖着每一个人的笑容。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如今早过了那个物质匮乏之年,但回味起那时的灯火,总还感觉美在心头,暖在心间。正是因为那时的灯火,苦日子才过的特别甜;正是有了那时的灯火,前行的路上才少了些许羁绊;正是记住了那时的灯火,后面的路相信会走的更坦然。

274 评论

半半童学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精选优秀范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1

这个寒假,我们一家回河南老家,河南有惟妙惟肖的洛阳龙门石窟,有中国武林第一的少林寺,有山清水秀的云台山,有霸气的缝山,有辉煌一时的宋朝政治中心开封,有繁华都市郑州。而我妈妈的老家就在开封。在妈妈口中我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河南的景,真正去过的也只是零星几个吧,这个春节,我们从开封开始了这场探寻年味之旅。

大年三十,到了姥姥家,我们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从车里搬东西,大包小包,一批又一批。晚上,我们一家围着大圆桌,吃着饺子,聊着天,姥姥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这些都是年味,不过过年可少不了祭祀拜祖。

大年初二,我们像一群虔诚的朝拜者,不畏路途的遥远,直奔黄帝故里。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雨,好像是给我们这些朝拜者的洗礼。终于到了!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一眼就望见那景区的那两座汉阙,那两座汉阙就像两位门神保护着黄帝的安全。爸爸说:“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来这拜一拜”。“可是点一炷香要66元钱。可也太贵了吧!”我反问道。可是不买就没法祭拜皇帝。我陷入了犹豫之中,这时爸爸说:“能祭拜轩辕黄帝已经是我们的荣幸了。还在乎钱吗?”于是我买了一炷香,开始了我的祭拜。出了黄帝景区,我在百家姓的墙上找到了我的姓氏。我想皇帝真不愧是人文始祖啊!

之后,我们去了焦作市,一个极其无聊的地方,突然发现了一丝惊喜,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正碰见一群扭秧歌的大妈。他们都穿上了红衣服。有的带着面具,有的牵着一只毛驴,有的推着鼓边走边敲,有的唱着小曲。他们都沉醉在其中,好像这不是表演,而是自我享受。他们笑容灿烂,像一朵朵绽放的红玫瑰。他们跳了一曲又一曲,好不热闹!

最后我们远离城市的繁华来到郭亮村,来一场返璞归真的旅行。郭亮村因人们手工挖出一个通往外界的隧道和此地美丽的风景而得名。这个村子最提倡的是愚公精神,我在一户当年挖山的人家看到一副春联,令我格外感动。上联是:“功不可没造福后代。”下联是:“愚公精神代代相传。”横批是:“愚公居”。为此,我也发扬一下愚公精神,扛了一捆柴。虽然只有一捆,但背在我身上,真是感觉太沉了,做好愚公可不容易啊!

年味,其实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寻年味的旅程,使我成长。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人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家的春节吧。

年味儿浓,浓在煮腊八粥。刚进入腊月,我就开始盼着过年。腊八是我盼年的第一站。那天一早,母亲便开始煮腊八粥。腊八粥香醇可口,热气腾腾。喝一碗暖到了心窝。

年味儿浓,浓在贴春联。过了二十三,春联什么的呀就要贴起来了。我与父亲、奶奶拿着春联与透明胶开始贴春联了。父亲揭去了旧年的春联,选中了一块偏右的地方贴了上联,我在旁边递透明胶,没过一会儿,春联就在我家门上安家落户了。春联一贴,过年的气氛立刻就有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年味儿浓,浓在买年货。快要过节了,我便打起了如意算盘,计划着该买什么好。集市里卖年糕的、卖春联的、卖水仙花的都是这一段时间才有的特色。吆喝声也比平时更加高亢、复杂。我买了许多的烟花爆竹,母亲则买了瓜子、干果之类的供家人享用。东西拿回家后,原本就不宽敞的家立刻狭小起来,再加上公司发的、朋友送的、亲戚给的,把我们家堆得像一个食品专卖店。大人们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笑容。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情。

年味儿浓,浓在吃年夜饭。终于盼来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饭店。开吃了,我狼吞虎咽地与表弟、表哥把桌子上的肉类洗劫一空。饭桌上自然少不了有寓意的菜。如发菜寓意发财,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羊肉饺子寓意发洋财 ……..大家开始互相敬酒,说吉利话,我顿时感觉自己很幸福,一种团圆的气氛包裹着我。在饭香酒香中,我们迎来了新年的钟声。

年味儿浓,浓在拜年。大年初一,我向长辈拜年,拜完年自然有红包拿,不管有多少都是长辈对我的一种希望、祝福。但多少钱也压不住岁月的脚步,一步步、一年年把孩子们推向成年、晚年。

年味儿浓,浓在逛庙会。庙会现场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头顶满是那大红灯笼在寒风中舞蹈,庙会里卖吃的、卖小玩意儿的数不胜数。人群中的孩子分外引人注目,他们一个个拿着一两串大糖葫芦在人群中奔跑着,他们尽情地笑,尽情地喊,享受着美好的童年。

春节是一锅美味的饺子,春节时贴春联,春节还是令我们难以取舍,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3

腊月二十九那天,爸爸拿回一副长长的对联,上联是“一室书香迎紫气”,下联是“满庭春色接华光”。爸爸很喜欢这幅对联,既因为对联的内容很雅致,还因为写对联的人是他的好朋友——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的一位副主席。爸爸叫我和他一块儿贴对联,一边贴一边说:“印刷的对联千篇一律,手写的对联才更有年味儿。”

我看着大门两侧红艳艳的对联,问爸爸:“为什么对联都是写在红纸上?”爸爸说:“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象征着喜庆,这对联上的金字代表财富,老祖宗选这两种颜色写春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爸爸这么一说,我感受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就在这对联的喜庆中啊!

贴完春联,我们全家一起去买年货。走进超市,这里人潮拥挤,热闹非凡,叫卖声、聊天声、呼唤声、结账声,此起彼伏。我们买了很多糖果、各种饼干、饮料和水果,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结账的时候,收银台前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这时,我感受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就在这超市的喧闹声中啊!

大年三十,我们带上许多礼物去给桃江的爷爷奶奶拜年,叔叔阿姨也带着他们的宝贝女儿回家了。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糖油粑粑煎得黄澄澄、亮晶晶的,吃起来又软又糯、又香又甜。饺子煮得一个个胖乎乎、胀鼓鼓的,轻轻咬一口,皮软软的,大口吃进去,馅儿香香的。奶奶又端上来一盆鱼,香气扑鼻而来。俗话说“年年有余”,每年的年夜饭,家家饭桌上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丰盛的菜品一盘又一盘端上来,馋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全把它们装进我的小肚子里。这时,我感受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就在这份团圆和美味中啊!

吃完年夜饭,准备放鞭炮了。我胆子特别小,以前都是只敢远远地看着别人放,今年我决心自己试一试。可是,当我第一次拿着打火机去点鞭炮时,还是紧张得汗流浃背。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打燃火,小心翼翼地让橙红色的火苗靠近引线,引线还没点着,我就害怕得把手缩了回来。反复了好几次,引线终于点燃了。我吓得把打火机往地上一扔,一边捂住耳朵,一边跑得远远的。鞭炮响了,我终于成功地燃放了第一个鞭炮。从此,“放鞭炮”这个我以前的魔咒,变成了我快乐的游戏。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我们的礼花弹也“砰砰”地在空中变成了一朵朵绽开的花,好看极了。“爆竹声中一岁除”,原来,年味儿就在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呀!

其实,年味儿就在我们身边,一直不曾消失。过年,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生命里,必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4

中华上下五千年,她的魅力是一代代人创造出来的。她独特的东方文化滋养着龙的传人。而她的诸多节日之中,数最重要的就应该是农历的春节了。

年味儿是那“噼噼啪啪”作响的、直上云天的鞭炮,是那耀眼的烟花,是那孩童脚上的虎头鞋,是热热闹闹的团圆饭,还有,是家门口上,红彤彤的对联的化身。

记得小时候,脚上踩着可爱的虎头鞋,手里拿着拨浪鼓,身上的大红棉袄亮闪闪的,见大人贴春联便要跑去插一脚。"哈!”,我拍手笑,“我也要贴!”于是,春联的最后一个角让我压平了。这可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呀!我满意的望着,脸上笑开了花。“果子,看,这个福有什么不一样吗?”“哦?哎!贴反了!福倒了!”我大声说,清脆的童音在楼道里回荡。“哦!真乖!”我不明所以,被大人闹糊涂了,可转眼,一颗糖就已到了手上。我不管不顾,一蹦一跳地吃糖去了。

长大一些,便知道了“团圆饭”的意义,一家人围在桌旁,你说我笑,好不和谐。忽然,“祝果子一帆风顺,芝麻开花年年高!”一块芝麻白糖年糕就到了我的碗里。“祝大家寿比南山!”我用筷子挑起了长寿面。“祝家里年年有余!”每个人的碗里出现了一块鱼肉。“呵,真乖!”大人们摸着我的头,笑笑。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每个人都乐哈哈的。吃完饭,老人家郑重其事的给我发了红包,并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领了心意,我就出门玩去了。在地上用绳炮摆出一个鱼的造型,点燃,别提多壮观了!放个摔炮,足以把大家吓一大跳。几种小的不过瘾,大家又放起了“冲天炮”,只见放炮的人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子,一个箭步闪到一边,提醒大家往后退……“咻……”烟花飞上天,霎时,漆黑的夜空变成了巨大的画布,烟花谱写出了一首首绚烂的诗歌,繁花似锦,争相开放。烟花将一切照得熠熠生辉,光亮如昼……

现在长大了,知道放烟花有害环境,晚上便和爸爸妈妈出去逛逛,不时抬头望望夜空,看看少数的花火……回到家,便忙活开了,把家里布置得红红火火,又翻箱倒柜找出零食,嘴里含支棒棒糖,眼睛里充满希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机,时不时还舔舔嘴唇。哎呀!实在撑不下去了,便伸个懒腰,打个长长的哈欠,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

春节,是中华五千年培育出的花朵;年味儿,是儿女们在母亲膝下演绎出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把春节的点点滴滴,融入传统的海洋里,为她注入新鲜的血液,幻化出更美的光彩!

有关年味的800字议论文5

白雪终褪去,春风始翩然。当长街灯火彻夜不熄,耀眼的光芒落入眼底;当巷里爆竹落满一地,泛滥的响声传至耳畔;当餐桌上人语与觥筹之声交错时,我知道,新年已至。

新风拉着年的衣角,拂面而过,空气中留下淡淡的年味,是什么?

是幸福罢。当我坐上餐桌时,早餐已经摆在桌上。碗中沉浮着圆润的汤圆,黄白的蛋花依偎在一起,两三颗红枣漂浮在碗里,颜色鲜艳,清香盈盈,让人胃口大开。我刚吃下一颗汤圆,父亲突然感叹道:“什么是幸福?现在我们坐在这里,一起吃早餐,享受时光,不去想钱多或钱少,富裕或贫穷,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父亲的话让我有些诧异,他平时很少说这样抒情的话,今日却突然抒怀。转念一想,今日是春节,本就是格外让人感慨的日子,一家人又因事业与学业,聚少离多,像现在聚在一起共享早餐的时间着实不多,心有感触。我对父亲笑笑,又低下头,嗅了嗅鼻尖那丝香甜,是啊,多幸福。年味,在碗沿流转。

年味,是希望罢。按照惯例,新年是要去祭祖的。家中收拾妥帖以后,一家人去给先人拜年。上香,点烛,燃爆竹,烧纸钱。我在一旁看父母虔诚地跪在坟前,口中念着“保佑家庭美满”、“保佑家人身体健康”之类的话语,道出心中的希望。他们起身后,示意我也跪下拜祖。我看了看青色的墓碑,又转头把目光放在远方:家墓在一座小丘陵上,下了坡,过一短段小路就是大道,一幢幢高楼大厦屹立在马路对面,阳光正好,被楼房上镶嵌的玻璃窗折射,泛起波光,昭示着繁华。四周隐约有炮竹声响,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不是嘴角挂着微笑,就是笑语嫣然。目所见、耳所听,在我心中酝酿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让我好似看见了明天,美好,壮丽。这抹强烈的希望,如新生的春草,破土而出,从我心间冲出,一发不可收拾,我愿,我中华繁荣、富强,明日壮阔如画!年味,在绿草间萦绕。

年味,是团圆罢。年夜饭,一年难有的大团圆。大圆桌上罕见地坐满了人,隐喻着一场场久别重逢,给夜晚加温。餐桌渐渐被菜肴占据,各色的佳肴,散发出迷人的味道,勾人馋意。没有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长辈高声笑谈过去、展望未来,送去真挚的祝福,时不时起哄,举起酒杯邀同饮,颇有一种觥筹交错之感。孩子们则耳听长辈语,眼盯桌上肴,心等拿红包。晚宴,弥漫着一股其乐融融的气氛。我抬头,看到了对面的奶奶。因为笑,她的脸上染上了一抹绯红,再深的皱纹也掩不住她的开怀。我忽然想起她常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奶奶老了,没什么所求,就希望一家人能团聚,能幸福。”那一刻,我心中甜涩交织,觉得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需倍感珍惜。我定了心思,全心全意地去享受这一次团圆。年味,在空气中蔓延。

人们总在抱怨,抱怨这车水马龙的今天,年味与时光一同消逝,已淡不可闻。可当你贴对联时,道祝福时,团聚时,欢笑时,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的:幸福、希望、吉祥、团聚、和睦,那种藏在角落里的,细微却无法忘怀的,是年,是年味。它们,虽淡,却浓。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母亲味道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五月里,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这天孩子们手里握着湿漉漉的几元钱,排着长长的队伍为母亲买花、蛋糕,还有人为母亲做家务,这就是为了给妈妈过这个母亲节。我也不例外,

    YIFAN的新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年味贺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

    熊猫大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品味法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你去看下(食品与营养科学)期刊里面别人写的论文里面应用了哪些参考文献也是可以的

    罗成or房谋杜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儿时味道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

    毛毛球英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与灯火有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灯火代表着辉煌 寓意着成就 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灯火 他温暖 他热情 他艳丽!灯火可以是她 一个热情大方的美丽女子,正端着美酒向你走来!灯火也可以是他

    角落小泰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