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依然张
审稿。兰州财经大学学报是双月刊,每两个月出一期,寒假审稿,最终定刊。《兰州财经大学学报》于1985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湖边隐居
王必达教授王必达: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兰州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学与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并广泛涉猎贸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诸领域。近年来主要关注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内陆欠发达区域经济开放、要素流动与空间集聚等问题。主持主要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15--):创新驱动视域下西北内陆地区向西开放问题研究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8--2012年):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2009年):区际贸易与区域发展著作与教材:1.《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模式创新与动力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作者2.《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作者3.《区际贸易与区域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独著4.《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独著5.《发展经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1.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动力机制的形成与转换——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模式创新:“三重开放”同时启动与推进,《中国软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3.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财贸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全文转载4.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专业市场效应分析,《复旦学报》,.专业市场与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证分析,《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全文转载6.运输效率、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世界经济文汇》,.中国刘易斯拐点及阶段研究,《经济学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12,029.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转型:居民效用视角的解析,《甘肃社会科学》,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科学.经济.社会》 ,.“资源诅咒”:制度视域的解析,《复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全文转载12.临夏模式:形成、发展与转型,《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一个文献综述,《兰州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全文转载14.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经济学解释,《西北师大学报》,.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经济地理》,;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全文转载16.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复旦学报》,.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0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09)全文转载18.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复旦学报》,.贫穷的教育与教育过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0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6,05)全文转载20.论现代企业家,《西北师大学报》,.论中国的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兰州商学院学报》,1995,0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5,05)全文转载22.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障碍及对我国技术引进的启示,《甘肃理论学刊》,1994,0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1994,03)全文转载获奖情况:1.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2007),二等奖3次(2009、2011、2015),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2.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2007),甘肃省人民政府3.省委宣讲团先进个人(2006年),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4.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次(2006),二等奖1次(2016),甘肃省教育厅。丁汝俊教授丁汝俊:男,回族,1963年12月生,甘肃临潭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教授。现任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转型国家经济改革比较、区域经济学、国际商务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兼任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研究理事会理事、甘肃省区域经济专家组专家、甘肃省产业经济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甘肃省绿色家园沙漠治理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外国家科研项目和高校科研项目4项,国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合著6部(其中国外4部),参编教材2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赴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张存刚教授张存刚:男,汉族,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组成员、甘肃行政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讲授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等。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五项,出版专著《国有企业内外部关系改革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学内容的拓展》、《资本论中的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深层次思考:述评与探讨》。曾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6项,先后获得“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甘肃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成才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薛君教授薛君: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教授。现任兰州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主要讲授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奖情况: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工作者、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兰州商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兰州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的课题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兰州商学院第十一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高云虹教授高云虹:女,汉族,甘肃会宁人,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现任兰州财经大学MBA中心主任,民建兰州商学院总支副主委,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甘肃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专家组成员,甘肃省监察厅第六届特邀监察员,甘肃省监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主要讲授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在《改革》、《经济地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且有多篇被转载和引用;独著或参与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曾荣获第十三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挑战杯”学生课外作品指导教师、兰州商学院教学名师、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成才奖、兰州商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兰州商学院优秀教学奖、兰州商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20余项奖励。赵锋教授赵锋:男,汉族,1973年3月生,甘肃庆阳市宁县人。现任兰州财经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教授,经济学博士。民盟兰州商学院委员会副主委。甘肃宏观经济学学会理事,甘肃市场营销协会、甘肃陇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并讲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人口经济专题》等课程。近年来,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课题、甘肃省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等课题3项;参与各种横向、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农业经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人口与经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人口》、《兰州财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11年获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表彰;2012年获兰州商学院青年教师成才奖;2013年获民盟甘肃省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4年获甘肃省“园丁奖”。陈冲教授陈冲: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2月生,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财经大学学报》编委,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特聘计划。现任兰州财经大学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消费经济、产业分析。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本科生》《劳动经济学》(硕士生)、《宏观经济学政策专题》(硕士生)、《管理经济学》(MBA)。联系方式: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近些年来在《统计研究》、《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经纬》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质量变革的驱动效应及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XJL004)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世界银行技术合作项目、国家民委民族事务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不确定性条件下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1部。代表性论文《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演化》、《收入不确定性的度量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管新帅教授管新帅:男,陕西周至人,197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讲教师。曾先后任兰州商学院理论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贸学院副院长、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现任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院长。讲授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生)、管理经济学(MBA)、微观经济学(
鼎御装饰
问题一: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杂志 大多数高校在学报要省级刊物。但著名高校在学报有的是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国家级级别都高。具体看要哪个地方办在。 户国期刊网可以查到的。 问题二:学报是什么级别 你指的是伐术期刊方面的学报吗? 如果是的话,那也要看具体的期刊,同样是学报,级别相差很大哦~ 问题三:大学学报都是什么级别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问题四:学报上发表论文算是什么级别的? 要看你发表的学报的级别,可以对照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查询你所发学报是否在核心期刊上,一般我们评职称所说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是指它。绩在核心期刊目录,就只能算公开发行出版了,一般评职称只能算最低档,不过也有特例,有些大学为支持自己大学的学报,也是为了鼓励教师给自己学报投稿,往往对自己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与特殊照顾,再评职称打分时按照核心期刊对待! 问题五: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六:浙江大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可能没有发全,你可以到 图像水印检测 或者告诉我你的邮箱!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1798种)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 问题七:《计算机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08年还是核心期刊,现在是不是不确定,百科也没有更新,如果你需要核心的话,可以看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oa核心 问题八: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这个期刊是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核心期刊!! 级别上看,应该算是 普通国家级吧。 问题九: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属于什么等级的期刊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问题十:本科学院学报是什么意思啊,发表以后算是什么级别的呢 一般来说,本科学院的学报是达到省级标准的 具体是什么级别得看学院的实力 比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科部分就是核心期刊 而理工部分就是普通期刊 也就是国家级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则是核心期刊 一般而言 现在国内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区别不是很明显 学校和单位是否承认你的文章 得去学校研究生学位办去咨询 一般都会有 本学校承认的期刊清单的,所以这点你不必担心。至于工作单位,除非是搞学术的,其他一般都不管 只要你是正规期刊上的文章就承认。
兰州商学院好!
审稿。兰州财经大学学报是双月刊,每两个月出一期,寒假审稿,最终定刊。《兰州财经大学学报》于1985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
杨富元的甘肃省引洮工程水资源利用中心副主任职务;丁汝俊的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职务,退休;寇明尚的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副主任职务。甘肃...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