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3

sherilyxia
首页 > 期刊论文 > 宋代婚礼礼制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77770906

已采纳

结婚仪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重视仪式,而婚礼仪式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未开化时期,性行为十分随意,没有封建时期的禁锢,其实就是原始杂交,那时还没有结婚仪式。后来慢慢从愚昧向文明发展,有了抢亲、族婚等习俗。这种发展是人类从原始迈进古人的进步。

而抢婚时留下的一些图画慢慢发展成了后代的婚礼,比如女子出嫁时戴头巾,前面有武器开路,后面有亲人随护,这其实是一副抢亲图。女子所带首饰是被抓后禁锢他们的刑具,头巾是为了防止抢来的媳妇跑回家,之后后代还有哭嫁的习俗,就是当时新娘被抢后留下的哭声演变而成。现在我们从中国古代各朝的婚俗发展来讲一下结婚进行时的丰富文化。

结婚当天各种礼仪,玩的很嗨

中国古代的婚礼都是有规制的,自周代完善婚姻礼制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大多遵循该礼制,统称为周礼,周礼中包含结婚的有“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亲迎礼是六礼中最复杂的一步礼节,就是结婚当天的礼节、习俗、步骤等,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唐朝孔颖达于《礼记正义》载:“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俪”有双之意,因而成双的鹿皮是聘礼之一。之后,在夏商时期,有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习俗。中国自在周代在婚姻上有了明确的规制以来,大体上可以将中国的婚姻礼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先秦、秦汉、唐宋明清。在唐宋时期婚礼除了少部分内容的添减,大体上依然遵循周代礼制。

周代时在晚上结婚,婚与“昏”同音,婚礼称为“昏礼”,古人认为黄昏时是吉时,因而在黄昏时举行婚礼。婚姻在古时又称“昏因”,有男在昏时迎娶女方,女方因男方而嫁。早期婚姻,是在黄昏时候围绕篝火跳舞,就算礼成,春秋时期男女结婚,娶亲也是在晚上,但娶亲习俗有增加,迎亲的人和车马需穿黑色衣服。到唐朝时,迎亲改为早晨,之后延续至今。

洞房之夜

1、全福开脸

古代女子十四岁行“及笄礼”之后,即为成年,代表已到婚嫁年龄,许了婚姻之后,整个头部的装扮都要有所改变,代表是要成婚的妇人,而不是小姑娘了。婚礼当天,首先要做的就是“上头”,指的是梳头挽发。

给挽发之人必须是全福妇人,各家对全福妇人的标准非常严格,需要的是一位阖家幸福、家庭美满、家中老人全在且儿女双全之人。梳头发的要用新梳子,边梳头时要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意味着对新娘子婚姻的美好祝福。

全福妇人用棉线或者铜线为新娘子开脸,首先需要在新嫁娘脸上或鬓角处涂上香粉,这种方法能把脸上的汗毛、绒毛清理干净,使脸部更加的顺滑、靓丽,算是古代的一种美容方式,这就是开脸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容业的出现,现代人结婚已经很少有开脸这项习俗了,现在几乎已成绝技。

女子梳妆

挽发开脸完毕,新娘子会把一红色围巾蒙于头上,俗称盖头,引言中所说上古未开化时期,有一种习俗称为抢亲,抢亲时女子所带头巾就成了后来的盖头。也有说是为了遮羞。到了吉时,新娘子需由兄弟背上轿子,为了使新娘能够脚不沾地,据说新娘若是双脚着地会带来不幸。还有出门时嫂嫂不可以相送,因为嫂字同“扫”谐音,所以人们认为嫂嫂若出门想相送会不吉利。

2、男方做催妆诗

男方亲迎,婚礼当天,由媒人带领男方家的迎亲队伍,八抬大轿向女方家迎娶新娘,抬轿的必须身体强壮,若在路上遇到别人家花轿,不可以碰头,需要绕着走。如果碰到出殡的队伍,迎亲人需要说点吉祥话,为了图个吉利。

新郎官高头大马在前,之后是仪仗队,中间是轿子,男方至女方后要先以雁为礼,花轿到达女家门前时,女方家里人会拦住新郎官称为拦门。女方兄弟在外拦门,像新郎官出难题,考一考新郎官,只有拦门到了一定时间或者男方答出问题,男方方可进门。男方会做一首诗,催请新娘上轿,名为催妆诗。

进门后男方要送上礼品,不论什么礼品,皆有表达喜庆之意。男方迎接上轿,一般是有女方的兄弟背上轿子,娶亲归途,必须走另外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路上尽量避免宗庙、坟墓等地,如若遇到,需要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结婚途中,轿夫要颤动花轿,目的是闹新娘。

到得男方家中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到宴席上款待。新嫁娘下轿时辰一到,要把花轿抬至拜堂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官需要用手掌在轿顶轻轻一拍,用来提示轿内的新娘我要踢轿门了,接着使劲向轿门踢去,用来表示婚后能够振夫纲,不惧内。女方轿内需要回踢一脚,用来表示不示弱男方,要求平等。

3、上三箭、下三箭,跨火盆除晦气

接着新郎官在轿前约三步之遥的位置,深鞠躬,请新娘出轿,新娘出轿,也有新娘出轿之后,新郎官会轻射三只红箭的习俗,第一箭射天,第二箭射地,第三箭射轿,分别射的是天煞、地煞和轿煞,用来祛除身上可能沾染的邪气。

新娘下轿之后脚下要铺有红毯,新郎官和新娘在前面走红毯,一般是男方在右,女方在左,金童玉女在后撒五谷杂粮,之后抬玉脚,跨火盆,意味着趋吉避凶,远离不详未来能够兴旺蓬勃。之后跨马鞍,能够岁岁保平安。跨米袋能顾有吃又有穿。

跨完马鞍走盆之后,就到了拜天地之时,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据记载,拜天地这个习俗在宋代时流行,先是一拜天地,是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二是拜高堂,是孝道的体现,三是夫妻对拜,是指能够相敬如宾。拜堂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亲朋的认可,巩固家族制度。拜天地之后,才算真正的礼成。

拜堂成亲

新房内也“别有洞天”

礼成之后,送入洞房,新郎新娘进洞房,在喜帐中撒上枣、栗子、花生等,意义为早生贵子。接着新郎官在一同进来的亲戚中掀盖头,用来掀盖头的称人们称为“喜称”,取“称心如意”之意。据说喜称上有标明斤两的星星,恰好能够凑够十六个星星,以前十六两为一斤,用来掀盖头则大吉大利。掀了盖头之后,男方长辈亲戚(女性亲戚)开始闹喜,说一些夸赞的话逗新娘子。

1、 闹洞房

新郎官这时出门宴请宾客,富贵人家会备有上等佳肴,良酒佳酿。新郎官喝酒回来之后,本该休息了,却还有一项没有完成,那就是闹洞房,一般是在新郎新娘房外闹腾,让他们不能安寝,其实本意就是逗乐,是使新人丢掉羞涩,能够尽快适应新婚生活,也同时丢掉新婚之夜的恐惧与不安。也是把洞房闹得热闹一些,驱除冷清,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

2、交杯结发

之后吃长寿面、喝交杯酒,称为“合卺”,也叫“合欢酒”。就是将酒杯绑在一起,新郎新娘各喝其中半杯,再交换杯子饮下剩余半杯。或者是新人手臂交叉,共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寓意新人共甘共苦的意思,在之后的生活里能够患难与共且之后荣辱平安寄于一身。也希望之后夫妻双人能够琴瑟和鸣。关於合卺的意象,可能是模仿了两性交合。

之后是结发,在开始时,结发的意思是女子在许下婚姻后,用发绳一直束着头发,在结婚当天洞房之时,由新郎亲自从她头发上解下来。之后,这种仪式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绾在一处放于荷包里,之后再放于枕头底下,称之为“合髻”。无论结发或合发,都有对婚姻的期盼,期望婚后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齐心协力。

掀盖头

总结

自周代对于婚姻有了明确的规制,之后各朝都沿袭周代之礼,也就是“六礼”。尽管各朝对于婚姻的制度于细节处有所不同,但大体内容上都是遵照六礼的。比如汉朝时皇太子无亲迎礼,其他习俗按照“六礼”。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原先的婚礼习俗遭遇冲击,北方地区被胡人侵入,大量未被汉化的鲜卑族、匈奴涌入中原,北方婚礼“胡化”明显,南方婚俗更注重“六礼”,但被胡化的风俗持续时间较短。到隋唐时,又恢复迎亲礼,依旧按照六礼行事。宋期间又觉得六礼繁琐,只行其中四礼。

不管是六礼还是四礼,亲迎都是结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管是贫穷人家还是富裕人家,必须有了亲迎这一项之后才算正式成婚,没有这一项,会被认为是私通之人,在当时与礼法不合,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参考文献:

1、婚姻礼制和社会生活中的春秋妇女——对《春秋经传》与《仪礼·士昏礼》的初步比较研究

2、《中国古代的婚嫁研究》

273 评论

追趕跑跳碰

周礼规定,士人婚礼有六项内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六礼数千年来一直相袭沿用,清代婚礼亦贯彻其立意,分为议婚、定婚、结婚三个阶段。议婚就是选择对象,相当于纳彩、问名;定婚就是确立男女双方的婚约,分为小定和大定,小定相当于纳吉,大定相当于纳征;结婚就是举行婚礼,相当于亲迎。 先简单介绍下清代民间婚礼的过程。重点说一下京师旗人的风俗。 1.议婚:周礼中议婚重视的是女子的名字,用女子之名占卜婚姻是否吉祥,故有问名之礼。清代重视的是生辰八字,在家世嫡庶相貌等基本条件相互认可的前提下,双方过门帖、庚帖,门帖书祖宗三代的籍贯、职位、功名等,庚帖书自家儿女的生辰八字。八字经核算互不冲犯,议婚即告成功。 2.定婚:议婚成功后进入定婚阶段,首先是小定,由婆家出一名全福太太,即丈夫子女公婆俱全的中老年妇女,将小定礼送往女家。小定礼汉人重视戒指,旗人重视如意。放定之日,姑娘盘腿端坐在炕上,由全福太太将戒指或如意亲手交给姑娘,这门婚事就算是正式定下来了。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六法全书》仍然规定,只要经过小定,婚约即告成立。之后就是大定了,时间通常在拟定的迎娶之日的一百天以内,主要内容是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并商定迎娶日期,告知亲朋好友等事。大定礼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只鹅,代雁也。 3.结婚:迎娶之日前一天或者当天,女方要将姑娘的嫁妆送往男家。嫁妆以抬论,民间富贵人家,总要送上一份“全堂”嫁妆,即六十四抬;至少也要“半堂”,即三十二抬。嫁妆种类从田亩产业到痰盂夜壶以至于破鞋烂袄子种类俱全。至于亲迎,旗人重古礼,“以婚为期”,迎娶新娘必定在晚上,而且一定要赶在子时之前将新娘迎进家中。如果过了子时,新郎新娘行过合卺后就必须退出,等到第二天晚上才可以同房。因为古人认为子时之后阳气渐生,不利于阴阳平衡。若如此,新娘就必须在炕上呆上一整天,因为习惯要求新娘在同房之前不得下地。所以旗人姑娘在上轿之前,基本不吃东西不喝水,顶多吃几个鸡蛋充饥,就是为了一旦误了吉期不致引起个人问题的难堪。迎娶是坐轿,旗人通常是红呢大轿一顶迎新娘,新郎和四名或八名送亲老爷则骑马前往。花轿可以用八抬,不受官员平时用轿子只能四抬的限制。婆家的全福太太要先乘车前往女家,和女方的送亲太太一起为新娘上头。新娘上轿前要穿婆家送来的破旧棉袄,越破越好,如果婆家没有就会去找至亲世交借。当然棉袄穿在里面,外面还是会罩上鲜艳的新褂子。脚上穿蓝布鞋,盖清人以蓝黑为正色也。迎娶时以贴囍字牛角灯前引,乐队仪仗设而不作,和乡间的吹吹打打决然不同。新娘进门之后,并没有拜见来宾的习俗,更不会点烟敬酒地应酬,宾客祝贺的对象,是新郎的父亲而不是他本人。至于拜天地、坐帐、喝合卺酒、吃子孙勃勃等,都在喜房中由送亲太太和迎亲太太操持,新娘拜见公婆则在第二天,古板点的人家甚至坚持古礼“娶妇三日,始见舅姑”。 皇子婚礼 1.指婚:皇室婚礼没有议婚的过程,而由皇帝指婚代替。皇子长到15岁一般就要成婚。婚姻由皇帝在入选的秀女中指定,内务府行文钦天监选取指婚吉日,并开列帮办婚礼的官员与命妇名单。届时,赞礼大臣陪同选中的女子的父亲穿蟒袍补褂到乾清门东阶下,女子的父亲面北而跪,赞礼大臣面西站立宣读圣旨:“有旨,今以某氏女作配皇子某为福晋。”福晋父亲承旨,行三跪九叩礼后退出。择日皇子穿戴蟒袍前往福晋家见其父母,内大臣、散佚大臣、侍卫、护军等随行。到达大门,福晋父亲着蟒服迎于门外。皇子升堂拜,福晋父亲答三拜。以同样的礼节再见福晋母亲。辞行时,福晋父亲送出大门外。 2.初定:即民间的放定礼。由钦天监选取吉日举行,内容是皇帝赐给福晋家礼物、在福晋家举行定婚宴。礼物分为两种,一种称仪币,赐予福晋本人,将在奉迎时抬回皇子府邸;一种是赐币,是赐给福晋父母家人的,是真正的彩礼。仪币包括首饰、衣料、日用银器等,计有镶嵌东珠珊瑚金项圈一个、衔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东珠二颗的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金银纽扣各百颗、衔东珠的金领约和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数十张,绸缎一百匹,棉花三百斤,饭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银盘银碗银壶银碟等若干。赐币中,赐给福晋父亲黄金十两,白银七百两,狐皮朝服一件,薰貂帽一顶,金带环、手巾、荷包耳挖筒等配饰一份,备鞍马一匹。赐予福晋母亲衔珍珠的金耳饰三对,狐皮袍一件,獭皮六张,雕玲珑鞍马一匹。分装于彩亭之类,由内务府大臣率领执事人等前去。福晋父亲穿朝服迎于大门外,仪币陈设于正堂,赐币陈设于阶上,赐马陈设于阶前中道。受礼后,福晋父亲率领子弟在中阶下以东望宫阙行三跪九叩礼,福晋母亲率女眷在中阶下以西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内务府照例备酒宴五十桌,羊三十六只,饽饽桌五十桌,黄酒五十瓶到福晋家设宴庆祝,并设乐队。所有不当班的公侯世爵、内大臣、侍卫和二品以上的官员及命妇,当日齐集福晋家出席宴会,鸿胪寺派官员引礼,钦天监派官员报时。福晋父亲率有顶戴的男性亲属宴于外堂,中午十分升堂就坐,福晋亲族折中有职官员与本旗的官员坐东面西,其余来宾坐西面东。宴会由奉茶、奉果、奉酒、奉馔酌酒等程序组成,中间伶工乐队奏乐助兴。宴会结束,全体官员在阶下望宫阙行三跪九叩礼。福晋母亲与命妇宴于内堂,程序也是如此。此为定婚宴。 3.成婚。成婚礼前一天,福晋家将妆奁送到皇子宫中,其中当然包括先期皇帝所赐的仪币,送妆奁的福晋族人由内务府设宴款待。成婚当日,皇子蟒袍补服到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三跪九叩礼,如果生母是妃嫔,还要到生母面前行二跪六叩礼。銮仪卫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一人率领护军四十人,负责迎娶新人。先期选取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妻一人率内管领妻等八名担任随侍女官,分别到福晋家与皇子宫敬侯,步军统领负责清理自宫门到福晋家的道路。 吉时降临,内监将彩轿陈于中堂。福晋礼服出阁,随侍女官伏侍上轿下帘。八名内监抬起,灯笼十六、火炬二十前导,女官随从,出大门骑马。前列仪仗,内务府总管、护军参领分别率属官与护军前后导护。到皇子宫外,仪仗停止、撤去,众人下马步入。女官随轿到皇子住处伺候福晋下轿,引福晋入宫。随后举行合卺仪式,由等候在此的命妇负责。 当日,在皇子住处张幕结彩,设宴六十席,羊四十五只,款待福晋父母亲族人员。出席人员与礼仪程序与在福晋家举行的定婚宴一样。 成婚的第二天早晨,皇子夫妇穿戴朝服,依次到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礼,皇子三跪九叩、福晋六肃三跪三拜,妃嫔所出的,还要到生母面前行礼,皇子二跪六叩、福晋四肃二跪二拜。 成婚后第九天,皇子偕福晋回门,福晋家设宴招待。在福晋家停留不会超过中午。

187 评论

饕餮江江

古人在结婚的时候是要拜高堂的,在拜堂礼成之后要把新娘送入洞房,然后新郎要给新娘揭盖头。

353 评论

夏哲藤1

就是早上准备好以后,然后请很多亲朋好友在院子里面吃酒席,然后拦门收红包。这些都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

121 评论

qiuqiuFreda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20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婚礼研究生论文

    中国汉族传统习惯,结婚时要贴红对联,戴红花,新郎新娘要披红挂彩,故称为“红事”。人死了,其子孙要披麻戴孝,一律用白布,故称为“白事”。红白喜事的操办由于民族风俗

    jiajia199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宋代监察制度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

    思美味52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婚礼毕业论文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

    bingdaoyu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婚礼策划的研究论文

    越南的婚礼习俗。烟台婚礼策划的婚礼开始了,新娘薄施粉黛,秀发披肩,身穿越南民族服装---锦缎奥黛,银粉底色上面手绣橘红色的花纹,内着白色锦缎宽筒喇叭裤,将娇小的

    sys198188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宋代服饰制度研究的论文

    中国服饰演变古今谈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告别了猿猴时代,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进入了文明时代,知道了遮

    我是基里连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