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海01
一、无功优化的研究方向发表论文[1] Juan Yu, Wei Yan, Wenyuan Li, . Chung, . Wong. An unfixed piecewise optimal reactive power flow model and its algorithm for AC-DC systems.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 2008, 23(1): 170~176 SCI: 254YG,[2] Juan Yu, Wei Yan, Wenyuan Li. Quadratic Models of AC-DC Power Flow and Optimal Reactive Power Flow with HVDC Control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08, 78(3):302~310 SCI: 268ZU,[3] 颜伟, 温力力, 余娟, 刘志宏, 毛国志, 伏进. 基于辅助问题原理的改进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 中国电力, 2008, 41(3): 1-6[4] 颜伟,田甜,张海兵,伏进,毛国志,刘志宏. 考虑相邻时段投切次数约束的动态无功优化启发式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32(10):71~75[5] 余娟,颜伟,李文沅. 考虑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的非固定分段无功优化模型及其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7): 23-28[6] 程彬,刘方,颜伟,杨晓梅。动态无功优化的混合智能算法.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0(1): 22~27[7] Wei Yan, Fang Liu, C. Y. Chung, K. P. Wong.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Interior Point Method for Optimal Reactive Power Flow.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2006, 21(3): 1163~1169 SCI:IDS068EM[8] Wei Yan, Juan Yu, David C. Yu, Kalu Bhattarai. A New Rea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Predictor Corrector Primal Dual Interior Point Method with Sparse Matrix Technology.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2006, 21(1): 61~67 SCI:IDS008CE[9] 颜伟,黄淼,徐郑,何宁. 配电网无功优化软件中数据管理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电气应用. 2006(2): 11~14,30[10] 刘 方,颜 伟,David C. Yu. 基于遗传算法和内点法的无功优化混合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15), 67~72[11] 余娟,颜伟,徐国禹,杜鹏,刘方。 基于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的无功优化新模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1):146-151[12] 颜伟 徐郑10kV馈线无功补偿选点的负荷功率阻抗矩方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5 29-33[13] Wei Yan, Shui Lu, David Yu. A novel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method based on an improved hybrid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technique.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2004, 19(2). 913~918. SCI:IDS818ZP[14] 刘方, 颜伟, 徐国禹 Chung CY, Wong KP. 求解动态无功优化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中国电力 2006, 39(8): 6~11[15] 颜伟,熊小伏,徐国禹。基于进化规划方法的新型电压无功优化模型和算法。电网技术。(6),14~17[16] 朱继忠,徐国禹,颜伟.多区域互联系统最优无功价格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9).19~21 [17] 张金奎,颜伟,徐国禹,黄永铭. 进化规划在优化无功调度中的应用. 重庆大学学报.(3).58~62[18] Zhu J Z. Chang C S. Yan W. Xu G Y.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using an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and a nonlinear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EE . Distrib. (1).89~97[19] 颜伟,朱继忠,徐国禹.电压静态稳定裕度法确定无功补偿点.电力情报.1997,[20] 颜伟,孙渝江,罗春雷,龙小平,黄尚廉。基于专家经验的进化规划方法及其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7),76~80。[21] 颜伟,李丹,刘方,余娟。基于C++ Builder与Matlab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软件设计。电工技术杂志。2003,: 43~46[22] 周滢露,颜伟,王官洁。基于负荷预测的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重庆大学学报。(9). 89~92[23] 程彤,颜伟,文雨,杜鹏. 基于变压器参数修正的变电站状态估计. 重庆大学学报。(3). 32~35[1] 交直流系统模糊动态无功优化的模型和智能算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0577073,时间:[2] “重庆电网在线动态无功优化研究”,获2006年重庆市电力公司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3] 区域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杨家坪供电局,时间:~[4] 重庆电网无功优化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获2003年重庆市电力公司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5] 重庆电网无功优化的前期研究(一),重庆市电力公司,[6] 10kV配网无功补偿综合优化方法,重庆市城区供电局,[7] 北碚供电局配网无功优化软件的开发,重庆市北碚供电局,[8] 北碚供电局高压网络无功优化软件的开发,重庆市北碚供电局,[9] 南岸供电局配电网线损及无功补偿研究,重庆市南岸供电局 , [10] 无功优化软件的开发,云南省宣威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二、 直流与FACTS控制方向发表论文[1] 颜伟, 黄淼, 魏明. 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9(9): 33~37[2] 张跃锋,颜伟,黄淼,顾庆雯,朱蕾蕾. 基于LMI技术的交直流非线性H2控制,中国电力,2007,40(7):70~73.[3] 陈众,颜伟,李祖枢,王官洁,徐国禹。基于HSIC的非线性PID控制器。控制与决策,(6)。694~697。[4] 陈众,颜伟,徐国禹,王官洁,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智能解耦与结构设计研究,电网技术,(2): 23~27[5] 陈众,徐国禹,颜伟,王官洁. UPFC直流侧电容电压弱控制策略研究. 电工技术学报. 2004. 19(1): 49~54.[6] Zhong chen, wei yan, guo-yu xu, guan-jie wang, The UPFC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human-simulated intelligent contro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Xi’an, 2-5 November 2003. page: 736-740.[7] 陈众,颜伟,徐国禹,王官洁,基于直流侧电容电压弱控制策略的UPFC二阶段控制器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1): 49-53.[8] Zhong Chen, Wei Yan, Guoyu Xu and Guanjie Wang. Hierarchical contro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Utility Deregulation, Restructuring and Power Technologies. Kowloon Shangri-La Hotel, Hongkong 5-8 April 2004[9] 陈众,徐国禹,颜伟,王官洁UPFC智能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3. 23(6): 41:44[10] 颜 伟,吴文胜,华智明,徐国禹,黄尚廉。SSSC非线性控制的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65~68。[11] 雷绍兰,颜伟,王官洁,周林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回路传输恢复技术设计 电网技术 (3) 41~45[12] 雷绍兰,颜伟,王官洁,周林.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H_∞鲁棒控制器设计. 中国电力, 2002年06 48~50 [13] 颜 伟 朱继忠 孙洪波 徐国禹. UPFC的潮流控制与暂态稳定性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2).57~61[14] 颜伟,朱继忠,徐国禹.UPFC线性最优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其对暂态稳定性的改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45~49[15] 颜伟,朱继忠,孙洪波,徐国禹. UPFC的模型与控制器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6).36~41 [16] 颜伟,朱继忠,孙洪波,徐国禹.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器设计与暂态仿真研究.电网技术.(7).15~19[17] 颜伟,朱继忠,孙洪波,徐国禹.含UPFC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数字仿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5~6).1~7[18] 陈众,徐国禹,王官洁,颜伟,分层递阶控制理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与控制学报,2003年科研项目[19] 新型输电技术的研究,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三、 潮流及最优潮流方向发表论文[1] 刘 方,颜 伟,徐国禹.动态最优潮流的预测/校正解耦内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14):38~41[2] 刘方, 颜伟, 徐国禹. 计及发电机调节能力的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 继电器, 2006, 34(15) : 29~34[3] 李丹,颜伟。最优潮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扩展应用,电工技术杂志,2005年10期[4] 余娟,颜伟,李文沅,徐郑,杜鹏. 配电网合环网络模型及其馈线电流的计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No. 25(增刊)76-81[5] 颜伟,刘方,王官洁,徐国禹,黄尚廉。辐射型网络潮流的分层前推回代算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8),76~80。[6] 颜伟,刘方,王官洁。三相辐射型配电网络的相分量潮流计算。电力系统自动化,(10),24-27[7] 颜伟,余娟,刘方,李丹。基于MATLAB的潮流实现。重庆大学学报。(增刊)。 334~336[8] 颜伟, 何宁. 基于ward等值的分布式潮流计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9(11): 37~40[9] 潘雄王官洁颜伟。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快速解耦潮流算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 14(3): 5~7[10] 唐云龙,罗建,颜伟,刘方,王官洁。三相不对称相分量谐波潮流计算。重庆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3).[11] Peng Xiao, David C. Yu, Wei Yan. A Unified Three-Phase Transformer Model For Distribution Load Flow Calculations.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2006, 21(1): 153~159 SCI:IDS008CE科研项目[12] 基于重庆调度专网的电网等值分布式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时间:~,获2008年重庆市电力公司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13] 配电网最优切换免疫模型和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07015) 2004-2006[14] 四川电网最优发购电计划研究,北京联合华一电气信息技术研究所, [15] 重庆城区配电网络闭环换电的研究,重庆市城区供电局,四、 理论线损分析方向发表论文[1] 颜伟,吕志盛,李佐君,龙小平,杨晓梅. 输电网络线损评估的蒙特卡罗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4): 39~45科研项目[2] 输电网络理论线损在线概率分析软件的开发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3] 重庆市电力公司线损规划及理论线损计算分析,重庆市电力公司,[4] 重庆市电力公司三年降损计划措施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五、 电网规划方向发表论文[1] 颜伟,李佐君。考虑地理信息的多电源配网规划. 中国电力. 已收录。[2] 颜伟,王丽娜。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0(1): 28~31科研项目[3] 重庆市江北城电网规划,重庆电力设计院,六、 可靠性方向发表论文[1] 李文沅, 周家启, 卢继平, 颜伟. 在输电服务价格设计中计入可靠性分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13) : 43~49[2] 李文沅, 周家启, 颜伟 谢开贵. 基于可靠性的电力系统设备备用规划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15): 7~11,45[3] Jiping Lu, Wenyuan Li, Wei Yan. State enumer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 labeling bus set approach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in power system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06 SCI:IDS147PZ七、 安全稳定分析发表论文[1] Juan Yu, Wenyuan Li and Wei Yan. A New Line Loadability Index for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s.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 2008, 36(11):1245-1252[2] 余娟,李文沅,颜伟. Querying Effectiveness of Several Existing Line-Based Voltage Stability Indices(英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已收录[3] 余娟,李文沅,颜伟. 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评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已收录科研项目[1] 重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 [2] 互联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国家教委,[3] 区域电网互联技术前期研究,重庆市电力公司,八、 负荷预测方向科研项目[1] 负荷预测方法研究,重庆市城区供电局,[2] 售电量分类负荷预测,重庆市城区供电局,
独一木头
针对配电网的特点和常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配电网牛顿潮流算法。该算法从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Ybus算法出发,将迭代得到的结果作为电流注入模型的牛顿法的初值进行潮流分析。算法通过修改雅可比迭代矩阵元素对PV节点进行处理,通过变换系统节点电流方程来解决多平衡节点系统问题,既可用于放射形配网,又能用于含有环网的配电系统。该算法物理意义清晰,容易实现,收敛性好,给出的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虾虾虾虾酱
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概述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 -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 概述 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进行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开环运行模式[1],故障恢复时间都在30s以上甚至数分钟,不能满足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用户,只能采取双回供电、自备发电、大容量UPS等高成本方式来弥补。在此背景下,笔者单位与有关电力企业合作,在某国家级开发区配备了闭环运行方式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经过2年多的运行证明,系统功能和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开创性意义。1 供电区域配电网概况及配网自动化规划功能和目标 该区共10km2,区内110kV变电站一座,目前投入MVA变压器2台。110kV进线2回内桥接线,分别引自上级500kV变电站。出线为35kV10回、10kV14回,改造前为架空线路与电缆出线混合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改造后全部以电缆排管方式引出,小电阻接地。二次设备原采用常规继电保护和远动,仅有遥测、遥信送往上级调度中心,通信通道为载波和扩频,备有商用电话。 拟分二期全面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本期规划主要目标是: (1)以全闭环运行方式实现区内配电网自动化。 (2)提高供电可靠性,达到“N-1”供电安全准则,供电可靠率。 (3)建立配电监控系统,提高供电质量,电压合格率98%。 (4)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5)实现对用户侧设备的远方监控、抄表等负荷管理功能。 (6)同时容纳开环运行的方式。本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SCADA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及处理、人机联系和制表打印; 2) 馈线自动化功能主要是故障识别、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 3) 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4) 包括远方自动抄表功能在内的负荷侧管理功能; 5) 与变电站RTU和上级调度中心通信功能包括传送遥测、遥信和接收控调命令。对于电压无功控制,本系统只向变电站/上级调度中心传送电压运行值,不在本系统中进行调压操作,但提供接入用户侧调压装置的接口,也可传达并执行上级配电中心的调压指令,并保留功能上的扩充余地。2 对原配电网改造的主要内容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由于该110kV变电站原有保护远动均采用常规装置,不具备联网、与用户变电室通信等功能,故首先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全部采用微机型的远动和保护系统。改造后的系统具备完善的“四遥”功能和微机保护功能,并能与调度中心、上级配调中心、本级配调中心、客户端RTU/FTU等进行通信。2.2 部分用户变电室改造 由于该开发区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采用电缆环网方式,所涉及的用户变电室在改造后均以2回电缆出线,与上下家企业连成环网,出线均安装可以遥控的开关。 在每个企业的降压变加装DEP-900型FTU,并以光纤为信道连成环。区内整个配电网采用手拉手环网方案,可以在线路故障时就近的断路器自动跳闸,动作时间短,不依赖主站,对系统无冲击,避免了开环系统需开关多次跳合判断故障而带来的弊端。2.3 接地方式的改变及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改造后全部改为电缆出线,电容电流要比架空线路高得多,需将原小电流接地方式改为经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方式。从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入手,尝试了多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系统的稳态和瞬时二方面进行计算,并比较随之改变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值、单相接地故障健全相电压值及弧光接地过电压值、铁磁谐振过电压值等,然后按照运行规程和继电保护等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计算考虑系统总电容电流、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工频过电压、继电保护配合及通信干扰限制等,将接地电阻阻值确定为5Ω[2]。2.4 保护定值的调整 系统接地方式改变及加装具备故障状态纵差保护功能的FTU后,对原110kV变电站内的馈线、母线、主变压器、备自投各类保护定值均根据新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上级500kV变电站相应出线的保护定值也作了微调。2.5 其他 少数企业原采用架空线路,这次统一改为排管电缆。此外,在小区内敷设了多模光纤的环网信道,既为配网自动化提供高速可靠的数字信道,又为抄表、MIS系统联网、多媒体数据传输等预留了通信手段。 由于FTU及开关操作都必须有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在配电网出现线路故障,导致保护动作、出线开关跳闸、故障电路全部停电或进行设备检修时,仍能提供FTU工作电源、通信电源和开关操作电源,故在各用户变配置了专用的小型220VDC高频开关式直流操作电源。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概述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 -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 概述 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进行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开环运行模式[1],故障恢复时间都在30s以上甚至数分钟,不能满足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用户,只能采取双回供电、自备发电、大容量UPS等高成本方式来弥补。在此背景下,笔者单位与有关电力企业合作,在某国家级开发区配备了闭环运行方式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经过2年多的运行证明,系统功能和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开创性意义。1 供电区域配电网概况及配网自动化规划功能和目标 该区共10km2,区内110kV变电站一座,目前投入MVA变压器2台。110kV进线2回内桥接线,分别引自上级500kV变电站。出线为35kV10回、10kV14回,改造前为架空线路与电缆出线混合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改造后全部以电缆排管方式引出,小电阻接地。二次设备原采用常规继电保护和远动,仅有遥测、遥信送往上级调度中心,通信通道为载波和扩频,备有商用电话。 拟分二期全面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本期规划主要目标是: (1)以全闭环运行方式实现区内配电网自动化。 (2)提高供电可靠性,达到“N-1”供电安全准则,供电可靠率。 (3)建立配电监控系统,提高供电质量,电压合格率98%。 (4)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5)实现对用户侧设备的远方监控、抄表等负荷管理功能。 (6)同时容纳开环运行的方式。本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SCADA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及处理、人机联系和制表打印; 2) 馈线自动化功能主要是故障识别、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 3) 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4) 包括远方自动抄表功能在内的负荷侧管理功能; 5) 与变电站RTU和上级调度中心通信功能包括传送遥测、遥信和接收控调命令。对于电压无功控制,本系统只向变电站/上级调度中心传送电压运行值,不在本系统中进行调压操作,但提供接入用户侧调压装置的接口,也可传达并执行上级配电中心的调压指令,并保留功能上的扩充余地。2 对原配电网改造的主要内容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由于该110kV变电站原有保护远动均采用常规装置,不具备联网、与用户变电室通信等功能,故首先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全部采用微机型的远动和保护系统。改造后的系统具备完善的“四遥”功能和微机保护功能,并能与调度中心、上级配调中心、本级配调中心、客户端RTU/FTU等进行通信。2.2 部分用户变电室改造 由于该开发区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采用电缆环网方式,所涉及的用户变电室在改造后均以2回电缆出线,与上下家企业连成环网,出线均安装可以遥控的开关。 在每个企业的降压变加装DEP-900型FTU,并以光纤为信道连成环。区内整个配电网采用手拉手环网方案,可以在线路故障时就近的断路器自动跳闸,动作时间短,不依赖主站,对系统无冲击,避免了开环系统需开关多次跳合判断故障而带来的弊端。2.3 接地方式的改变及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改造后全部改为电缆出线,电容电流要比架空线路高得多,需将原小电流接地方式改为经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方式。从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入手,尝试了多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系统的稳态和瞬时二方面进行计算,并比较随之改变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值、单相接地故障健全相电压值及弧光接地过电压值、铁磁谐振过电压值等,然后按照运行规程和继电保护等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计算考虑系统总电容电流、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工频过电压、继电保护配合及通信干扰限制等,将接地电阻阻值确定为5Ω[2]。2.4 保护定值的调整 系统接地方式改变及加装具备故障状态纵差保护功能的FTU后,对原110kV变电站内的馈线、母线、主变压器、备自投各类保护定值均根据新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上级500kV变电站相应出线的保护定值也作了微调。2.5 其他 少数企业原采用架空线路,这次统一改为排管电缆。此外,在小区内敷设了多模光纤的环网信道,既为配网自动化提供高速可靠的数字信道,又为抄表、MIS系统联网、多媒体数据传输等预留了通信手段。 由于FTU及开关操作都必须有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在配电网出现线路故障,导致保护动作、出线开关跳闸、故障电路全部停电或进行设备检修时,仍能提供FTU工作电源、通信电源和开关操作电源,故在各用户变配置了专用的小型220VDC高频开关式直流操作电源。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概述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 -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自动化系统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0 概述 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进行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开环运行模式[1],故障恢复时间都在30s以上甚至数分钟,不能满足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用户,只能采取双回供电、自备发电、大容量UPS等高成本方式来弥补。在此背景下,笔者单位与有关电力企业合作,在某国家级开发区配备了闭环运行方式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经过2年多的运行证明,系统功能和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开创性意义。1 供电区域配电网概况及配网自动化规划功能和目标 该区共10km2,区内110kV变电站一座,目前投入MVA变压器2台。110kV进线2回内桥接线,分别引自上级500kV变电站。出线为35kV10回、10kV14回,改造前为架空线路与电缆出线混合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改造后全部以电缆排管方式引出,小电阻接地。二次设备原采用常规继电保护和远动,仅有遥测、遥信送往上级调度中心,通信通道为载波和扩频,备有商用电话。 拟分二期全面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本期规划主要目标是: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各种工程问题有两类:流体输配和热质交换,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平台课程[1-2],它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
看你的题目,应该是含变压器的,也就是有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三大部分组成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机电一体化的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论文 范文
给你一部分参考,如果赏分的话,本人为你设计,给你现成的。 引 言 变电站自动化是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