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小熊加旺旺
首页 > 期刊论文 > 弗洛伊德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逍遥石子

已采纳

英语中的anxiiety一词,在汉语中一般译为焦虑或烦恼,具有忧虑、不安、关切,引起焦虑不安的原因,渴望等含义。对其作理论上的研究,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的。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犹太人,是精神分析党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并于次年开始从事精神病医生职业,并潜心于心理学的研究。他被人们视为20世纪对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从分析精神病患者心理失常,探讨焦虑所产生的原因。开始他假设焦虑是由于自我对本我的性本能的压抑的结果,后来他推翻了这种假设,认为压抑过程是焦虑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从母体的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诞生的创伤是后来出现情感焦虑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现实的焦虑和神经症的焦虑。现实的焦虑是来自对外部的危险及预料到的伤害的反映。而神经症的焦虑则与此有明显的不同,他认为神经症的焦虑的产生与“里比多”的节制有关,里比多被唤起了,但却未能给予满足,“这种未予满足的里比多直接变成了焦虑”。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是焦虑的所在地。人在生活中常会受到外界的威胁,本我不合时宜的冲动和超我的制约。与此相对应,焦虑也分为三种:1.现实的焦虑。它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的感受,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动,就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这种焦虑。如人在公园看到老虎和在深山老林中看到老虎的感受不一样,人们可以采取行动或措施来消除和降低现实的焦虑。2.神经症的焦虑。它是由于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导致个人做某些使他将要受到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人的意志能战胜外界的威胁,但有时就是不能战胜自己的某些欲望或冲动,如有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不合时宜的性冲动或越轨行为。3.道德的焦虑。自我的行为受到超我惩罚的威胁时,所产生的情绪反映即是道德的焦虑。自我既要应付外界的威胁,又要应付本我的冲动,还要接受超我的监督。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会对自我进行惩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焦虑。焦虑是种不愉快的情绪,它是引发人的身心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原因,人不可能长时期的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弗洛伊德提出了自认为比较有效的解决焦虑的方式。他提出以下解决焦虑的方式:(1)压抑。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愿望和思想。压抑的对象可能是来自本我的性冲动,也可能是来自个人生活中的某些痛苦的经历。人压抑了自己的某些愿望或思想,把它控制在潜意识之中,但被压抑的东西对人仍然发生影响。(2)移置作用。自我可以用一种可获得的对象代替另外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激发焦虑的对象、行为来替代引起焦虑的对象、行为。由于移置作用,个人的真实愿望被压抑了(或暂时被压抑了),并由一种较为稳妥的愿望所取代。(3)投射。这是一种个人用以对自己的某些真实存在-----如若承诺它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进行压抑,并不自觉地把它转嫁到他人的机制。如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笨,他把考试成绩不佳,不是归之“教师教的不好”,就是归之为“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等。(4)反作用造型。人有可能通过激烈的言行表达相反的动机来掩盖自己的某种真实的动机,这种倾向即是“反作用造型”。如有些人感到封建伦理对人性的压抑,但不是公开反对它,而是竭尽全力的去维护它。(5)固定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发展陷入了一种固定不前的状态。如某人有种大胆的想法准备实施,因为遇到了种种的困难或阻力,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计划,而维持现状。(6)倒退。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可能因为恐惧而倒退到早期阶段。倒退是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例如有的人因为生活的重压或者事业的不顺心,而常常梦想回到快乐的童年。弗洛伊德研究焦虑的重点是神经性焦虑,要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夫妻间的性生活的情况。在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一般而言,它仅充许夫妻之间以少数几种能导致生育的动作来寻求满足,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婚后美满的性交只能维持几年时间,期间当然还要扣除女方身体不适(如月经)而不得不加以节制的时间。经过三四年或五六年美满期之后,这种婚姻便不能再满足性的需求,因为夫妻双方要为节育而苦恼,这就伤害了性感的愉悦,减少了男女双方的微妙的感受,甚至成为直接引起病症的根源”。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节育手段,加之基督教、犹太教的传统习惯中严禁堕胎,因此即便是在婚后,夫妻间也不得不压抑性欲,不得不为性生活的后果焦虑。这就是弗洛伊德之所以把“里比多”看成是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参考: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性爱与文明》

266 评论

adamjackjason

[摘 要] 近年来吸血鬼影片再度掀起热潮,但目前的吸血鬼影视剧集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类吸血鬼,却不再是传统吸血鬼影片中的恐怖符号,而是变得善良、忧郁、内心充满了挣扎、与人类相似的“新”吸血鬼。本文试图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吸血鬼为例,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来分析其内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及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找到他们性格的成因和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 吸血鬼;本我;自我;超我 在西方传说中众多的妖魔鬼怪里,吸血鬼一直是小说作家们和银幕的宠儿。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拜伦、狄更斯等都写过与吸血鬼有关的故事。20世纪初,吸血鬼的形象又被搬上银幕,从1922年的《诺斯费拉图》至今,已有数百部与吸血鬼相关的电影问世。2008年,随着电影《暮光之城》票房的大获成功,一轮新的吸血鬼热潮再度袭来,除了正在制作中的《暮光之城3》以外,《真爱如血》《吸血鬼日记》等电视剧集也受到了追捧,一时之间,可以说“人人都爱吸血鬼”。在目前的影视剧集中,最为观众所喜爱、拥有最高人气的吸血鬼当属电影《夜访吸血鬼》中的路易、《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以及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斯特凡。通过他们,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受欢迎的吸血鬼不再是早期吸血鬼小说或电影中的那种有着尖耳朵、长指甲的只会带来血腥和杀戮的、恐怖的、怪异的形象,而是善良、忧郁,比起其他吸血鬼,他们更像是人类,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可以说故事讲的虽然是鬼,实际说的却是人。他们的痛苦如果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说来看,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斗争,从而使他们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吸血鬼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认为:人格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受本能的驱使,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尽最大的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是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适应发展的结果,用理性来保护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个体在生活中,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以道德原则为指导,目标在于完美。路易、爱德华、斯特凡所体现出来的忧郁和痛苦,就是来自于个体内部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本我――血与爱的冲动 虽然三位吸血鬼都是“善良吸血鬼”,但吸血鬼的身份却决定了他们必须靠吸血才能继续生存。当他们成为吸血鬼的那一刻起,吸血就成为一种无法压抑的本能。所以尽管路易排斥着人血,但当小女孩克劳迪娅抱住他向他求救时,他却不由自主地用尖牙刺进了对方的身体吸血,心里不断想着停下,身体却不听指挥;爱德华第一次看见女主角贝拉时,就强烈地感觉到贝拉之血的诱惑,之后他还多次提及,贝拉之血对他来说具有xx一般的诱惑力;斯特凡在转化成吸血鬼时,这个曾经的好孩子所吸食的第一个人类的血就来自于他的亲生父亲。当100多年后他再次尝到人类鲜血的滋味时,这种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和冲动瞬间活了过来,如黄河泛滥般不可收拾。于是他从多家医院偷了大量血包,瘾君子般地偷偷吸食,以至于他的女朋友和哥哥不得不把他关在地下室里强制“戒毒”。吸血,是吸血鬼的本能,路易、爱德华、斯特凡对于鲜血的渴求以及随后而来的不受自己控制的行为,正是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唯乐原则,满足原始欲望和冲动的体现。除此以外,本我的唯乐原则也体现在爱欲的追求上。路易与他的制造者李斯特之间存在着一种朦胧的爱。他第一次见到李斯特时,其妻子刚刚离开了人世,遭到沉重打击的路易产生了想死的念头。但此时他却被李斯特深深吸引,很快就放弃了死的想法,选择成为李斯特的吸血鬼同伴。爱德华和斯特凡对贝拉和艾瑟琳产生了一见钟情的爱,这种爱虽然让人类和吸血鬼双方都陷入了重重危机,但在本我的驱使下,得到对方的渴望使爱德华、斯特凡不能斩断爱情――因为爱能使他们孤独的生命感受到快乐。而求取快乐正是本我所追求的目标。它不会考虑到现实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因此驱使着两个吸血鬼在险境中靠近爱人。 自我――素食主义食谱与爱的守望者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接触的中介。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冲动,也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延缓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其符合我们所要求的行为准则。对于本我所体现出来的嗜血冲动,生活在人类世界中的路易、爱德华、斯特凡为了不引起人类的怀疑及受自身超我的限制,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控制本我的要求:他们不再吸食人血,而采用动物之血。路易每晚在自己的庄园中偷鸡、吸食鸟类和老鼠之血,这使李斯特大为恼火,称之为“鼠辈”。李斯特曾说:“噢,路易,只要顺着老鼠的尸体我就能找到你。”爱德华及家人对于自己这种不吸人血而转向动物的做法,自我调侃为“素食主义者”。而面对贝拉之血的诱惑,爱德华在觉得难以抵挡的情况下,竟在课堂中匆匆逃走。斯特凡的做法相同,虽然他清楚只喝动物的血会使自己的力量远逊于其他吸血鬼,却依然执著于每晚在森林中的狩猎,向松鼠、兔子等森林居民“问好”。他们的这种行为,正是自我对本能要求和外部现实社会要求、超我的要求之间不平衡的一种调节。现实和超我使自我压抑本我的嗜血冲动,但唯实原则并不否定唯乐原则,它追求的是与现实相适应的延缓的、缩小的快乐,于是他们的食谱由“荤“而”“素”。对于爱情也是一样,三个吸血鬼对自己所爱的对象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本我提出得到对方,与之亲近,但却受到了现实世界和超我的限制。于是自我找到了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徘徊、守候在爱人身边,并不作出进一步的举止――虽然此举常常让对方误解并产生矛盾。 超我――良心的审判者 超我代表了道德方面的要求,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和现实。吸血鬼虽然是妖魔,但由于他们无法自我繁殖,而是通过把自己的血给予一个凡人来造就出一个新的吸血鬼,因而每个吸血鬼都曾经有过一段人类的生活经历,接受过人类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及教养。并且由于在数量上,吸血鬼一直处于少数,并没有形成一个吸血鬼的世界而产生自己的价值及道德观念,因此很多吸血鬼都曾经用人类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一点在路易、爱德华及斯特凡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路易曾经不得不把一个人类女子转变成吸血鬼,当这个女子人类的肉身死去即将转化时,他说:“在那儿死去的并不是那个女人,而是我作为人类的最后一口气。”很明显,他虽然是吸血鬼,却以人类自居,仍然遵守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在这三个吸血鬼身上,超我时常压抑着本我和自我,从而让个体时常感到焦虑,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也是一派忧郁的形象。从对嗜血本能的压抑上来看,血液对于吸血鬼来说就好比人类的食物,吸血和吃饭一样是正常的行为。而人类也不会去区分这种或那种食物是否有善恶之别。路易等吸血鬼的“素食主义”的“食谱”的选择标准,明显是执著于人间的善恶好坏之分。斯特凡曾与吸人血的哥哥对抗,在力量不如后者的情况下仍然不肯吸食人血来补充“能量”,而是采用了智取的方法获得胜利,并强迫其接受自己的“食谱”。甚至是路易眼中的“坏”吸血鬼李斯特,也在沉重的道德感的驱使下专门猎杀强奸犯、杀人犯等恶徒。这种做法虽然充满了人性,但却背离了吸血鬼的生理特性。很明显是自我在受到超我道德原则影响下做出的选择。在爱欲方面,超我也时刻控制着本我的要求。路易与李斯特之间的爱虽然隐秘,却并非不存在。但是相同的性别使这种爱成为禁忌,再加上路易误解李斯特时常滥杀无辜,在道德的谴责下,路易不时会产生离开对方的念头。而对于爱德华和斯特凡来说,他们所爱的对象是人类,具有纯洁、善良的心,自己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恶魔。在古希伯来人眼中,血既象征着生命,又象征着不洁与罪恶。《旧约》中有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以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凡是吃了血的人都会受到惩罚。”而吸血鬼从“诞生”到生命的延续都离不开鲜血,因而,对这几个曾经的基督徒来说,罪恶的血带来罪恶的生命,而自己却还要将这份罪恶继续延续下去。这种观念无疑会带来强烈的道德审判,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出现在“阳光”之下,这份爱也由于不符合道德规范而变得沉重。超我要求结束它,自我于是作出妥协,他们开始一次次地回避贝拉和艾瑟琳的爱。 另外,弗洛伊德也指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以互相渗透。“三个我”也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运动中,使思想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差异性。路易、爱德华和斯特凡有着类似的痛苦,主要来源于他们人格系统中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他们的身份都是吸血鬼,却用人类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从而产生矛盾。但在每个个体身上,“三个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同的,所以这三个吸血鬼虽有共性,但并不完全一样。在路易身上,面对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自我往往能做出适当的调节。在成为吸血鬼之初,面对嗜血本能,他选择了吸老鼠之血,即使后来他也吸人血,但仅仅是作为食物,限于吃饱。而不像同伴克劳迪娅等把“狩猎”当成乐趣,一个晚上袭击数人。同时,路易的爱的对象只在吸血鬼同类中,他尽量避免与人类产生太多的关系,从而减少了人类道德观的影响。与同类相爱,自我既可满足本我的需求,也不会受到超我过多的责罚。因此,路易是三个吸血鬼中最理性、最冷静的一个。对于爱德华来说,其人格中的自我的力量一直处于相对的弱势,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更强。他强烈地爱着贝拉,所以在第一次见面的逃跑之后,本我又驱使他来到贝拉身边。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超我的力量显然更大一些:邪恶的不能见光的生命,不同种族的爱,超我一直压抑着本我。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能量增大,另外两个子系统的能量必然削弱。“三个我”中哪一方过强,都会造成人思想和行为的偏差,导致人格障碍。所以当爱德华人格中的超我过于强大后,他终于崩溃了,选择用死亡来结束一切。本我通过死亡来避免痛苦,也说明了自我的调节角色做得并不成功。所以爱德华是三个吸血鬼中最痛苦的一个。比起路易,斯特凡与爱德华更相像一些,都喝动物的血,都爱上了人类的女人,所以有同样的痛苦在所难免。但斯特凡在伪装成人类居住在小镇中时,并不像爱德华一样只是一个旁观者,他常常保护小镇居民免于受到其他吸血鬼的袭击,于是超我对于自我的这种“好”的行为作出奖励,产生了自爱与自豪感,因此,斯特凡是三个吸血鬼中相对最开朗的一个。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路易、爱德华与斯特凡这三个目前银幕上最受欢迎的吸血鬼,与“传统”吸血鬼完全不同。在以前的小说或电影中,吸血鬼一直是一个恐怖的符号,他们冰冷、无情,对于血与性的冲动毫不避讳。而“新”吸血鬼们却与人类更相似,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来自于人格的冲突,内心的挣扎。由于这种挣扎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体验,所以能够深入观众内心,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受到追捧。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张璐璐(1979― ),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86 评论

继续改一个

【摘 要】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而精神分析学说的构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来完成的。本文分别探究这三个概念并分析它们相互关联的作用。【关键词】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于ego有不同的定义,最完整的是在《自我和本我》里。在这部重要的著作中,他提出人格的结构学说,把人格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他认为完整的人格由这三大体系组成,它们的和谐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一、本我(ID)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由于它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通常被看成本能。弗洛伊德的本能概念具有三层基本的含义:“第一,本能被看作是存在于精神现象背后的一种力,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击;第二,这种力是不断来自生物体内部,源出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第三,本能是内部刺激的一种心理效应,是‘肉体欲求’被传递到心理器官或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或者说,本能是在本我中获得了精神表现。总之,弗洛伊德把本能看作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并通过心理器官决定着人的心身活动的态势。” ①因此,本我所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无意识,无理性,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性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比如,婴儿生而会哭泣,会饮食;人生而喜欢享乐──从本源意义的角度考虑,这和动物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本我尊从快乐原则,不考虑时间,地点,方式,而是趋于寻求即时的满足,追求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即时的释放和发泄。本我不能忍受任何挫折,没有任何顾忌忆。它不顾任何现实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或通过想象已经得到想要得到的来获得满足──满足幻想与实际的满足一样的好。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这种原始的,真实的,天性的意识会贯穿个人的一生,指导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本我的意识往往会拘禁自己,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更为严重的后果会阻碍自己的发展。于是,人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自我。 二、自我(ego)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指的是人格积极的控制、观察以及学习的功能。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代表理性和机智。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必须正视现实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常识和逻辑行事。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功能的重要性表现在下面这一事实上,即在正常下,对能动性的控制移归自我掌握。这样,在它与本我的关系中,它就像骑在马背上的人,他必须牵制着马的优势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去牵制,而自我则使用借来的力量。这个类比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假如骑手没有被马甩掉,他常常是不得不引它走向它所要去的地方;同样,自我习惯于把本我的欲望转变为行动,好像这种欲望是它自己的欲望似的。” ②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自我是与本我、超我相对应的,是一种心理结构。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是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的,但是当他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开始真正的成为一名“人”。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比如,想玩游戏但“自我”控制你不能玩,因为今天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这就是“自我”。在现实常态中的自然人,自我就表现出形形色色的人格特点,反映在个体上就是有的人自我约束能力强些有些人差些,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人表现为有修养但往往活的比较累,而性格中本我较多的人则活的比较率性,但犯罪分子往往多出于本我意识无法控制的人。 三、超我(superego) 超我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规范。它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作为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更多的是开发自己尚未开发出来的那些能力,而并非去做一些自己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体现了一种想冲破自己目前的状态而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的意识状态。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超我可以指一种不断进取、向上、创新的态度,是一种努力向善,努力表现成熟卓越的境界。超我从自我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亦被认为遵循至善原则);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超我能够在非常原始的层次上发挥其功能,所以相对来说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不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来改变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够分辨思想和行动,就会对某些甚至没有导致行动的想法而感到内疚。此外,个体被非黑即白,全或无的判断所束缚并且追求完美。严格的超我表现为对诸如好、坏、评判、判决等字眼的过度使用。但是超我也能够通情达理和灵活而有弹性。例如:人们也许能够忘记自己或者别人的错,如果是出于意外事故或处于严重压力的情境之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将学会这些重要的区别并且学会不仅是以全或无,对或错,黑与白的方式来看待事情。 由此看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这三者是一个矛盾体,三者之间会冲突不断,本我、自我、超我会不断的相互斗争,而自己则是把握这一矛盾的主体。任何一方的过分突出,都有可能损害自己或有益于自己,这也就靠自己掌握分寸,看是把主体矛盾走向事物的正向还是走向事物的反向。本我在快乐原则的导向下,充分表现个体的本能与意愿的即时满足。超我在道德原则的鞭策下,使人格得以升华,人类本性与社会关系趋于完美。自我受现实原则的制约,作用于自我、超我与现实之间。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人生的道路便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未必每个阶段都是完整的。 在人格的机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只有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才能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 注释: ①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②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车文博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7. [3]王梓媛.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与文学批评[J].科技信息,2007(19). [4]李颖,王锦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与大学生人格成长[J].成功(教育),2008(08). [5]林碧烽,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03).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摩尔弗兰德斯论文外文文献

    母亲被流放殖民地后,摩尔随即变成了孤儿,无依无靠,直至三岁被科尔拆斯特小城的一位仁慈的老妇人收养,才结束了她遭人遗弃,颠沛流离的命运。收养她的老妇人“从前家境不

    就爱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巴洛克家具论文参考文献

    国内家具篇1.古代前期家具2.古代中期家具3.古代后期家具4.古代明式家具5.古代清式家具6.近代民国家具7.仿古典家具8.明清家具装饰艺术9.明清家具结构国外

    小虫超人HC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论文参考文献

    李银河做的序。她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一句是:弗洛伊德这本书不仅在性学领域非常重要,而且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句话:书中有一些观点振聋发聩,完全原

    薄荷kokor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特洛伊之战电影赏析论文文献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

    多多121015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伊利亚特论文参考文献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

    candyfloss36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