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丽nilei
我国实行多年的人口政策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二胎政策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放开二胎政策是大势所趋》
【摘 要】报告在提到人口问题时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松动,表明我国现在不只是关注人口的数量,还把人口素质以及人口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现在我国的人口不仅没有大幅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出生率也在更替水平以下。以这种速度下去,在未来二、三十年,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人口的短缺,所以放开二胎政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计划生育;人口问题;人口素质
一、现行的人口政策
我国实行多年的人口政策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执行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个别省市,原则上农村也是一对夫妻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二是,在一些省市,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以照顾间隔几年后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三是,普遍允许有计划地生育两个孩子,包括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5省、区。
强调,计划生育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相对于十七大,中央的政策有了“一增一减”的变化,增加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减少了“稳定低生育率”这一提法。这其实也是对我国人口政策的一个修正。
关于现行的人口政策,每位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李建新教授就主张二胎政策,他认为实行二胎政策是对把干预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尊重了人权,也尊重人口的自身发展规律,他认为一胎化政策是有悖人性的逆发展过程,会导致国力衰竭、民族衰亡;翟振武则教授认为现在不是放开二胎的最好时机,因为现在的劳动力仍有大量剩余,现在放开二胎无疑会使就业问题雪上加霜,而且依靠放开生育政策缓解老龄化问题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还是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人口形势的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总人口约为亿人,人口略有上升,然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而不是生育率的上升。最近几年有关人口的调查显示人口出生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这使很多学者都心存疑虑,认为存在着瞒报漏报的行为,然而他们忽视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首先,经济方面,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不断攀升,而且未来的养老保障必将会越来越完善,就代际财富流来说,由子代流向父代的少了,而由父代流向子代的多了,考虑到孩子的价值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放弃生育来换取富裕、自由的生活。其次,文化方面,由于现在人们学历的普遍上升,推迟生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学历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而不是孩子的数量,他们宁愿在一个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再次,思想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施了30多年,使得各家各户有这种潜意识的存在,人们逐渐倾向于生育一个孩子,并且享受生育一个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各种优惠以及较少的负担。
这样看来,生育率呈下降趋势不可避免,我们不排除有瞒报漏报的存在,但是也不得不正视现在所面临的低生育率。
三、“一胎政策”的弊端
计划生育在我国实行30多年来,的确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然而在当今社会,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在经济方面,长期实行“一胎化”政策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它会使我国的劳动力逐渐呈现减少的趋势,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大大减少,阻碍经济的发展。其次,在社会方面,会使我国的老龄化更加的严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与加剧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还会使抚养比上升,之前积累起来的“人口红利”会逐渐的消退。再次,在家庭方面,现在出现的好多“失独”家庭,就是实行独身子女政策之痛,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在由于各种原因失去自己的孩子时,是父母的伤痛无以言表,尤其是对于已经过了育龄期的家庭更是如此。最后,是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差,性格中会出现自私的特性,为其他人考虑的较少,个人利益占上风。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不能逃避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又是十分棘手,难以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措施,其结果也是治标不治本。
四、放开二胎是大势所趋
放开二胎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以及家庭的稳定都有积极的影响。
细细想来,“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只不过是给穷人上的一个枷锁,对富人毫不起作用,拿钱买孩子是大多数富人们的一种手段。考虑到经济成本,现在在普通人家庭一般“养不起”孩子。与以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说法不同,现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家庭才会多生孩子,较少的考虑经济成本,这样还会使阶级分化进一步的加剧,如果能够放开二胎,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那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在婆家还是在娘家过,现在每每大节之后都会有不少“闪离”的故事,虽然有可能与夫妻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关联,但是独生子女政策也脱不了干系。如果继续实行“一孩政策”的话,不仅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更加严重,使我国未富先老的困境面临更大的难题,还会影响由以往传统的大家庭所带来的稳定家庭结构。
由此可见,放开二胎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也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要走稳健的人口路线,不能从一个极端(最大控制)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通过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分析,笔者认为放开二胎是我国人口未来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新网.报告:中国将坚持计划生育国策[Z]. 2012-11-13.
[2] 中顾网.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Z].2010- 1-17.
[3] 翟振武,李建新.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湛中乐,谢珂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解读[J].人口与发展,2011(03).
[5] 曾毅,顾宝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晓杰( ),女,山东临沭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董雪( ),女,山东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人口学专业,研究生。
zjxlhzyt虹
实施二胎政策的重要意义地理题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放开生二胎政策有哪些重大意义 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主要继于三方面原因。而“哪些重大意义”,也应该是在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中: 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 三是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 因此,遵循人口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普遍二孩提高生育率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远低于更替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的“低生育陷阱”。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能提高生育率,但不会出现人 *** 炸性增长。二胎新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人口专家陆杰华表示,“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2、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单独二胎有什么重要意义政治题 无需再去费心地关注“单独二胎有什么重要意义”。 因为自2016年元旦起,全国大陆已全面实施两孩生育新政策。 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是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的夫妻,都可以合法地生育第二个子女。 “单独二胎”政策已成了历史。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放开二胎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中国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仅育一孩妇女将在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生育5212万婴儿,保守计也在4000万-5000万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有效提高,在长期内趋于,即大体可以成功逃离低生育陷阱;人口规模将出现一定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作为峰值的亿,随后缓慢下降;老年抚养比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并在2040年后逐步下降。 全面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人口年龄中位数-经济增速相关模型来测算人口红利。根据这一模型测算,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和,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全面放开二胎将会带来哪些产业受益?从上面的测算不难看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则相当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具体效果要待事后验证),对中国资产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主要观点 1.中国目前人口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最近,卫计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关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放开二胎”政策被认为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二胎放开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中国目前存在规模庞大的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因此放开二胎后,这部分育龄妇女将是政策调整的目标人群,历史累积的二胎生育能力将由这部分育龄妇女规模和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共同决定。为了测算出放开二胎后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将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估算目标人群的规模。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数据,中国0-30岁独生子女数量为亿。2005年0-30岁独生子女在2014年为9-39岁。同时,以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4岁分年龄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对应年份出生人口数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岁分年龄人口数,结合独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的命题,每个人在无意间或寂寞里往往想起这个永无答案的命题,我们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其实这个命题虽然有些虚无
“一代之约”的时间已到。在计划生育政策主导下的早期出生者,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同时,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结下硕果的同时,也酿下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理论意义与价值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就哲学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专业或学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某个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
《红字》讲述了17世纪清教殖民统治下,在波士顿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医生奇灵渥斯,奇灵渥斯遭遇海难,白兰以为他在海难中已经遭遇不幸。在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