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ping达人0459
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以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我们所欣赏到的油画最初起源是服务于宗教,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绘画艺术也因此成为奴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为基督教服务。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是非写实性的宗教题材。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飞跃,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新兴的社会崇尚自然、科学,于是艺术也就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自然出发体现出了艺术的世俗化,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 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结合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把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的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的作品具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准确的线条透视,严谨的形体结构,丰富的明暗层次,使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 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 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 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 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众多的巨幅作品中运用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绘,依照人物的形体运笔,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造成了体态的强烈动势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冲突。荷兰画家哈尔斯则运用轻快、灵活的笔触描绘肖像,使肖像具有人物神采未消的生动感,与他偏于表现豪迈、乐观的人物相辅相成。另一个荷兰画家维米尔善于用珍珠般细碎的、圆润的笔触描绘处在室内的人物,使画面产生宁静、温暖的气氛。从18世纪开始,油画艺术也同样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更多的流派、更多的思维、更丰富的创作、更深刻且影响更广的理论,激扬、解构、反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19世纪法国是欧洲美术的中心,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意识形态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活跃。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法国的美术也在大的文艺思潮中,不断出现新的风格和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直至后印象主义。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色彩的补色——色轮两极的颜色在并置时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强度的原理,是在后来被科学认识的,但康斯特布尔凭借对自然的观察感性地获得了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部分地运用。他的作品启发了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他们大量的风景创作画出了大自然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印象主义是欧洲油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自文艺复兴时期逐步形成的再现自然的写实手法到印象主义画派,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高峰。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光色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莫奈、西斯莱等画家捕捉外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对比色并置,他们认识到暗部或阴影并非黑色的浓淡变化,改变了用调和过的单一色彩画暗部的传统作法,在暗部和阴影部位也用色点并置。由于视觉生理的作用,并置的色点在一定距离外看去是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并形成微妙的过渡。印象主义淡化了景物的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距离感,而依据色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19世纪的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虽然近代油画的面貌已经比较丰富,但都具有写实的整体特征,它们共同表现为:一幅油画是艺术形式的统一体,色彩的主调统一着画面各局部的颜色,局部色彩在过渡的渐变中互相形成和谐的关系,不存在孤立的色块;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运用,显露的程度有限,并统一在或曲长、或短促的某种有序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统一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效果。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在20世纪是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和流派纷呈的时代。这些新思潮和流派主张与传统美术彻底决裂,强调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表现、独创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现代主义风格首先在野兽主义绘画中出现,例如:忽视色彩而主要作形体自由构造的立体主义;注重色彩强烈状态中均衡效果;随后出现的风格包括:通过色彩和笔触的无序使用表现扭曲心理的表现主义;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的抽象主义;以及将颜料随意甩、泼、垂滴于画布上的抽象表现主义等。近百年来西方现代油画流派纷繁,相继更替,只要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艺术家可以创造任意的油画面貌。20世纪50年代以后,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美术又登上了美术的舞台。它即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延续,又形成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特点。此外,在整个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一直保持着不衰的活力。
boneash2004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公认的代表作家就是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上半期最有才华的天才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为人,那就是:一个酷爱体育和运动的硬汉;一位世事练达的记者;一名浑身伤疤的战士;一位西班牙斗牛的狂热爱好者;一位既擅饮烈酒又讲究生活的美食家。海明威的思想十分深邃,而且观点独特,用诗人艾伦?泰特的话说,他具有“一个极其微妙的心灵和强大的选择性观察能力”。在他深奥奇特的艺术思想中,“冰山原则”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而且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了。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后,有多次作过这样的比喻。海明威这种形象的比喻,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兴趣。于是,所谓“冰山原则”就成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那么,究竟什么是”冰山原则”呢? 关于这点,西方批评家做过不少探讨。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理解的。美国艺术批评家马儿科姆指出:“你从生活中提取那些唤起了自己情绪的鲜明细节,如果你对暴行与恐怖并不闭目塞听,而按照适当的顺序准确地描述了这些细节,那么你就写出了会依旧唤起读者的情绪的东西来。这就是海明威在他早期特写中遵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自行限定的范围内是极其成功的。甚至在其范围以外,他也是成功的,因为他所描绘的图景表明具有一种广泛的暗示力。”英国批评家贝茨在谈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时说:“掌握暗示的艺术,用一句话说明两件或两件以上不同事情的艺术,那就把短篇小说家要干的活儿完成了多一半。”美国批评家艾德尔对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这是“回避的手法”,“甩开情绪来造成一种情绪的气氛”。 批评界展开的的多方面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冰山原则”的含义。但是,如果进一步从美学上和诗学上对”冰山原则”作深入理解,显然,上诉各家的论述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中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根据海明威的解释,可以对”冰山原则”作一个粗略的概括: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诚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强调了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研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如果按艾德尔的观点,海明威作品的实质性内容被作者“以明显的追求表面效果”回避掉了,那么就引出了一个尖锐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海明威究竟是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大作家,还是浅薄的、仅限于玩弄文字技巧的末流文人?显然,海明威作品的实质性内容并不是被回避掉了,而是艾德尔没有看出来罢了。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二)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我以为,首先,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包含着海明威深刻的思想,这思想建立在多年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生活理解的程度上的。 在海明威的作品里,省略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他曾强调说:“如果一位作家省略某一部分是因为你不知道它,那么在小说里就有破绽了”。很清楚,作家省略的东西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也必须是读者所能够心领神会的。这样一来,没有被省略的文字就要有典型意义,只要读者看到这些文字,便会联想到那些省略掉的内容。这就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大厦固然雄伟,但离开了基石却不能成立的。 海明威的“基石”埋藏得深厚而又牢固,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涉世的第一步是亲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红十字救护队的志愿人员,海明威对这场战争是抱有幻想的。象许多单纯幼稚的青年一样,海明威怀着“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走上了战场。在意大利北部的意奥战场,海明威用自己的勇敢行为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是非战斗人员,却在战场上到处奔波,甚至受了伤。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虚伪和无谓的流血在战后一下子都表现出来了。海明威发现,当年的勇士不过是上当者,不仅受了伤,精神上也受到了创伤,变得迷惘消沉起来。海明威的创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在他早期的名作《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与巴克莱的悲剧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有趣的是,他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和他走过同样的路。对这场战争的回忆,成了海明威最痛苦的事。在《海明威,一个巨人的生与死》里,有一段是他去逝前不久说的:“我现在还记得,我对于第一次大战感到十分可怕,吓得我有十年写不出它。战争在你内心造成的创伤,愈合起来是十分缓慢的。”海明威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他的高明之处是他把反战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联系起来了。他从反对战争、怀疑社会出发,树立了一种除了个人勇气和自我感觉外,别无可信的人生态度。这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海明威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抵触。尽管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势日渐强盛,但是,在海明威看来,战争给人的生命和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接踵而来的又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一战铸成了海明威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也给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奠定了一种灰暗、郁闷的基调。在他眼里,世界充满了暴力和邪恶,死亡不可避免的等待着每一个人。如果人们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生存法则,这就是:在生活中,即便你不能取胜,但也不必认输;你可以在默默的忍受中尽力活下来;在户外的体育运动中寻求欢乐,把“硬汉性格”作为生命的支柱。 海明威有句名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这体现了海明威主人公对待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度,因此,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硬汉性格”显得深沉、有力、真实。 在读到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两心河》很能说明上面的问题。小说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主人公尼克·亚当斯返回阔别多年的故里。这是个偏僻幽静的乡间,一年前被一场大火烧光了。但主人公仍然对这次旅行感到很激动,因为他毕竟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那条熟悉的小溪和溪中的鱼了。从表面上看,尼克这次重反故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钓鱼,不过当我们看到尼克的种种行为时,似乎感到作者在暗示尼克另有企图。尼克朝宿营的地方走去,路上不时停下来寻找鱼饵,接着他平整场地,放好地毯,拉起帆布。从尼克机械的举动中,人们可以隐约看出,他的性格颇有些变形,就像溪中的鱼儿一样。显然,尼克企图通过连续不断的动作来逃避什么。他把所有东西都抛在脑后,从而获得了快活。当一切安顿就绪又突然觉得“脑子又在思索了”,顿时又紧张起来。接着,尼克进入了梦乡。 小说第二部分叙述了尼克次日一整天都在忙碌钓鱼。一旦有大鱼上钩,他兴奋不已。一天的时光就在这不停的兴奋中消磨光了。 作品中,钓鱼至多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小说描写了一个精神上严重受过刺激的人的形象。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中可以看出,这时的尼克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回来,战争对他的刺激太大了。和作者一样,尼克不敢想也不愿想战争的情景。“钓鱼活动”寄托了尼克“逃避”的思想。 《大两心河》的故事说明,海明威不仅具有杰出的叙述才能,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考利曾就海明威作过这样的论断:“海明威的最优秀的散文给人以深度感。”的确,海明威的作品几乎没有就事论事之弊,它们无不给人以思考的广阔天地。 “八分之七”包含着海明威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和作者的思想相联。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作品。故事是说一个男人带一位姑娘到马德里去做堕胎手术。这对男女在路边的车站等待开往马德里的快车。由于天气炎热,他俩不停地喝啤酒。他们一边喝啤酒一边说话,整个作品是由对话构成的。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此刻姑娘的情绪等等,都没有提到。尽管如此,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姑娘复杂的情绪变化。对于姑娘来说,显然有什么东西就要被毁了,而这东西又是姑娘期盼已久的。文中有这么一句,姑娘说:“样样东西都是甜丝丝的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像艾酒一样”。毫无疑问,这里是在指孕育在身的胎儿。姑娘原本指望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但眼下,男人改变注意了,一旦胎儿被打掉,姑娘就要面临被抛弃的危险。姑娘吓坏了。这里海明威始终没有把姑娘的感情写在明处。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三)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我想海明威可能有这样一种特点,他好象不愿意让读者一下子就看懂他的作品。因为,他有这样一种观点:让读者感觉的东西应该比让读者理解的东西多一些。因此,海明威从来不企图在作品中说明自己的倾向性。从客观上讲,战争的残酷带给他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程度,这种痛苦使他的神经麻木起来。现在海明威唯一能做的是把他所经历体验到的一切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充实、想象。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二十年代末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通过一对恋人在意大利战场上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强烈愿望,但同时流露出人生无常、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长篇作品。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待有任何感情色彩,但读者却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它们两者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作品的故事情结在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嘎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作品所省略的部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海明威在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流动宴会》中说:“按照我的新理论,你可以省略任何东西,只要你了解他们。省略的部分会增强小说的力量”。无论是他的长篇还是短篇,简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点,并使整个作品显得气势磅礴。 那么,海明威作品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这正是他的作品八分之一之所在。 首先是简洁的文字突出塑造了画面感较强的人物和场景。为了使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产生光鲜如画的效果,海明威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在他笔下,几乎没有总体上的风景描写,都是十分准确的物体观察,对于所描写的场面也很少进行特别强调。记得课上,教授曾经强调过,海明威的描写和电影摄象机的作用颇为相似。这里我节选了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里的一段描写: …楼下狭窄的街道上空荡荡的。楼上阳台上却挤满了人。突然,一群人顺着街道跑下来。他们都在奔跑,挤成一团,他们沿着街道朝斗牛场的方向跑去。后面的人更多,跑得更快。接着又跑过来几个落在后面的人,他们才真是在奔跑呢。这伙人身后有一段空隙,这时几只斗牛上下摇晃着脑袋飞也似的跑过来。奔跑的人们和斗牛都在路口消失了。一个人摔倒了,滚到路边的沟里,静静地躺着。而斗牛则在他身上奔过,并不理会他。 这段描写就像一幅画一样。作者除了交待了视点在楼上之外,再没有多余的环境描写,笔墨直接用在了主要事物的描写上。 海明威与他的“冰山原则”(四) 2002年05月24日10:21:47 网易报道 Kelseytu 许多研究海明威的书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他的这种对场景和人物画面感的描写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它所显示出的形象的直接性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性材料和手段,实质上,它是为了更好地超出自身本来的意义,与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容联系起来。从上述《太阳照样升起》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着意于画面感的描写并不是死板固定的静态场面,而是“静”中有“动”。这样写的好处是:场景为人物形象塑造可以提供直接服务,不但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有了保证,而且其性格发展也有了充分条件。 在他的“八分之一”中,为了使作品的画面感取得准确、生动的效果,海明威还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胆革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语言这一要素,作品就无从谈起了。海明威正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给英语乃至许多其他语言的现代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他的语言朴素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承认。具体来说,海明威是通过以下几点获得成功的: 其一,海明威很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几乎不用各种修饰性的从句。他依靠名词的准确和动词的生动直接触及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丝毫没有矫柔造作之感。 其二,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应用到书面文章中,给文学作品带来生气。这样做既很好地体现了人物个性,又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 其三,海明威总是选择那些尽可能不直接影响读者,却能使读者产生联想的词语。作者不直接对事物进行判断,一切取决于读者。例如,如果写胆怯,一般的作家除了对讲话环境进行烘托性的描写外,还常常会这么写:“他声音惊恐、结结巴巴地说道”或诸如此类的句子,而海明威除了对必要的讲话环境烘托外,至多只用“他说道”这么简单的句子。有人曾对我说,这是因为海明威缺乏文学艺术表达的能力。其实这正是他的风格。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姑娘站起身来,走到车站的尽头。铁路对面,在那一边,艾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他看到了大河。 《白象似的群山》他把一切有碍于景物本身的言词统统踢在一边,几乎没有什么修饰语和形容词,让描写对象自身说话。 以上我们探讨了“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基本含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是建立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的基础之上的,后者要前者直接体现,两者是互为依存的统一体。“冰山原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文字塑造的形象中,可以看出作品包含的思想感情;同样,通过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作品那简洁的文字、鲜明形象的特殊意义。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他的”冰山原则”在这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海明威大量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把作品主题思想高度抽象化,使其完全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中。对老人来说,大海不像对年轻渔夫那样是一个具体的捕捞领域,而被认为是一种人格。它既体现仁慈,又体现残忍。因为它一方面养育了象老人这样许许多多以海为生的渔夫,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在大海的深处,老人找到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马林鱼。海的宽广足以使老人能了解和体验到那种未知的神秘领域。如果说作品深奥的寓意是从这方面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他和老人孤单一人出海打鱼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只有这样,关于大海的这样一种观念才会显得格外鲜明。或许正是这样的考虑,海明威才让老人唯一的伙伴曼诺林离开了他。 “冰山原则”的形成除了海明威自身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外,也有其历史原因。从英语文学的发展史看,到了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日益繁杂,书面英语变得浮华、罗唆起来,其发展趋势已经不是力求表现和描绘某个对象,而偏重于无休止地解释和探讨。英语语言的革新势在必行。作为英语文学的一个分支,美国民族文学的建立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西欧文学的影响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仍未完全消失,甚至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矫揉造作的文风在美国文坛上还是一种时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不少有远见的作家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如马克·吐温、斯梯芬·克莱恩、舍伍德·安德迅等,海明威是他们的继承者,也是集大成者。他果敢地担负起了革新语言的重任,一开始登上文坛就给人以崭新的面貌。 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中的主观色彩与日俱增,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成分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作家们无休止的解剖自己,希望读者对自己的每一段描述,甚至每个字都能够理解。在海明威看来,要得到读者的理解,首先要信任读者。换句话说,就是作品要给读者留以思考的余地。那种一览无余的写法是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读者欣赏趣味的变化。作者完全替代读者思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十世纪的生活节奏远远快于十九世纪,一篇小说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是否在很短的篇幅内讲到了人们感到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这是时代的特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海明威的风格使他成了这个时代的开路先锋,他为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树立了楷模。 海明威擅长描写具有画面感的场景,是和他长期爱好绘画分不开的。海明威的父母是他艺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曾希望把他培养成艺术家。他本人也做了不少努力。毕加索、马奈、莫奈等著名画家对他的影响不亚于马克吐温、托尔斯泰等著名作家。据我所看到的多本海明威传记中都曾写到,法国后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对海明威的影响最大。 塞尚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画家,他要求的是根据个人的特殊感受,改造对象的形体,使之更加单纯、坚实和引起重量感。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简单,其实,正是这种简单的形式下,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海明威在回忆录中自己也承认,他从塞尚的画中学到了如何去创作一篇“有容量”的小说。 海明威重视场景画面感的描写,还有各重要原因,就是他受过意象诗歌的影响。在这方面,他受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的影响较大。庞德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对意象主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诗要具体,避免抽象;形式上要允许连行,不要切成一行行;要精练,不要废字,不用修饰等等。海明威不仅在理论上这样陈述,在创作上也是这样实践的。海明威描写的事物本身总是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措辞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甚至小孩都能一目了然。文字的浅显不等于思想内容的浅薄,关键在于作者的文字运用是否恰倒好处。 实际上,海明威博采了许多名家的长处,并将这些长处化为自己的东西。他的”冰山原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赋予海明威的任务是:放弃无关的素材、写作的花招、泛滥的情感,用精练的文字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冰山原则”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它开创了一代文风。随着历史的发展,海明威的那种具体的写作方式始终将会象巴尔扎克、狄更斯的写作方式一样,被后人以新的方式取代,但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冰山原则”的影响是永恒的。
高适的边塞诗有哪些 1、《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
你好,已经发送给你4封邮件,都是汽车专业相关的论文,由于你没有具体告诉我关于汽车的什么主题,我自己帮你找了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十来篇文章,你可以选择,请查收,希望
——读后感 这是一次旅程,陪伴一个男孩成长的旅程——辛克莱的成长,也是我们自己的一次洗礼。 他艰难的成长,重新被禁忌的、黑暗邪恶的、普遍对立的世界诱惑,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
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