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5

凯凯妞妞
首页 > 期刊论文 > 有关幸福的理论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鑫绿创

已采纳

建议边沁的《道德和立法原理》,边沁是功利主义代表。正义方面,罗尔斯正义论是重要文献。

259 评论

Lookiamycm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一

《试论教育与幸福》

【摘 要】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在教育中唯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幸福才能算是完整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学生;幸福

目前,关于幸福教育的含义,大多从目的论和过程论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目的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或结果应该是为了人的幸福,是为了幸福的教育;过程论强调教育的过程是人们体验幸福的过程,是幸福的教育。虽然现阶段对学生幸福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教师的,但是教师在教育中对幸福感的获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两个维度。

一、学生的幸福

有学者认为,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要确保权利不受侵犯,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幸福的基础和应有之义。要实现学生的幸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养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正迁移,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和组织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从而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3、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生活,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力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力量。新时期,创造力意味着高级生产力,意味着在国力竞争的绝对优势。新时期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关注学生和优点,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

2、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学设计中将知识重点与练习搭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4、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

二、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的情感体验。邝红军认为,教师需要的合理满足是教师幸福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快乐是教师幸福的应有之义,教师创造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冯建军认为,教师的幸福应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和发展完满。教师唯有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合二为一,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幸福感。

(一)教师的幸福源

1、源于社会。教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与我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地位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有很大影响。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其职业声望、物质待遇与职业权利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教师的声望、待遇以及权利都可以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工作,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2、源于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因此学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绩的提高都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学生的尊重、家长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是对教师价值极大的肯定。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会随之与日俱增。3、源于自身。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是一种幸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学习进修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在自身的提升和发展中不断成熟,并从这些劳动成果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这个过程便是教师获得幸福体验的过程。

(二)实现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的实现主要从两方面实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但还要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证教师幸福的实现。1、提高教师待遇。这里的待遇,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教师职业的高威望与低选择率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点,其原因在于教师的物质待遇偏低。我们还要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除了满足教师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应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师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甚至灵魂去塑造人。教师要注意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注意知识的更新以及再创造。3、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关注日渐升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教师的幸福需要自己争取,也需要社会给予保障。

三、“双赢”的幸福

“双赢”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学生在教育中的幸福体验;二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共同获得幸福感的作用。

(一)幸福感的迁移。教育是师生双向激发生命的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也引起教师的美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一个身心憔悴、愤世嫉俗的教师怎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之感。因此,在学校中,应给教师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将自己的热情充分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在自己获得幸福体验的同时,也用这种情感来感染学生,实现“双赢”。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亦师亦友,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爱——关爱与敬爱。然而爱更是一种智慧,教师不仅要爱每一个学生,还要把握爱的策略——严爱优秀学生,热爱中等学生,偏爱落后学生。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幸福的关注会越来越凸显。仅仅有老师的幸福,算不上教育幸福,仅仅有学生的幸福,也构不成教育幸福。教育的幸福是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共同得到幸福的体验,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师生双方“共赢”,才可谓真正的教育幸福。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管向群.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二

《论教育与幸福》

作者简介:潘会鹏(1988-),男,吉林省延边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吕蔚(1988-),女,辽宁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目标,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和目标。因此,要实现幸福,我们必须搞清楚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并且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教育;幸福;关系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为了幸福而教育,因为教育而幸福。而人们接受的教育,首先就是逐渐学会一些生存的技能,从而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个人的素质,让人们学会了各种为人处事的准则,而我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无疑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作为将来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对教育幸福的理解也是应了那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本文我将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教育与幸福、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与幸福

(一)教育的含义

这个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谈,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方面的活动”,而从狭义上讲,教育又是“由专门的教育组织承担,并由专业的教授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并且能深刻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活动”。

(二)幸福的含义

对于幸福这个词,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古至今很多大家都对幸福进行了有深度的解释,他们从多种角度出发给幸福都做一个相对完整准确的概念,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1]庄子也提到:“至乐活身”。[2]杜威说:“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3]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对幸福都能说出自己的认识,比如,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而一个备战高考的高考生会认为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幸福等等。因此,当一名人民教师把教育作为此生最高的理想,并坚信自己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的时候,那么,此生他将会是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因为正是他的工作,周围的学生也感到了幸福。

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

教育对幸福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把人从“自然存在的实体”走向“精神存在的状态”,能“不断地将新一代带进完整的精神结构,使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之中生活、工作和交往”。[4]教育若是要实现幸福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各获得真正的幸福。其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物质幸福、敢于追求精神幸福的能力。最后,幸福并不是单方面的个人幸福,我们在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社会的总体幸福。

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能促进人的幸福。学生幸福能力的形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的。也只有在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下,经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增进人的幸福能力。其次,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能力。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提高人的全面综合发展,这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要使人的这两方面都感到幸福,教育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因为,教育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不受教育就很难实现人生幸福。

作为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将来成语文教师的时候,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让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由于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主要从人文学科中获取,而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工具,语文这一科起着举无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几乎都是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形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引导他们去感知幸福、追逐幸福。

三、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

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们只有在一个合理的目标下才能很好地去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兼顾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能通过教育而获得幸福,决不能仅仅为了好学生的成长而不顾后进生的感受,这有悖教师的原则。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拿语文这一科来说,在教育中要加入实践、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语文教学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我们要继承,而对于当代的教育时局,我们也要尽可能去创新,总之,要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个人在干巴巴的讲,一定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可以有激烈的辩论、有分组的讨论、有独立的思考、有质疑课本的能力等等。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关系到一堂好课是否能够形成,还是那语文做例子,学生若是不喜欢语文老师,他肯定就不会认真去学习语文,这一个班级的语文成绩肯定不会好,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很好的配合老师,老师若得不到学生的反应,这一堂课会越上越没劲,自然也就会失去讲课的激情,特别是语文这一科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性、文学性,授课的过程必须要师生互相配合能完成。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师和生分别是创造者和体验者,在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幸福。

总之,人的任何活动都要以实现人生幸福为宗旨,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回到人本身的价值情感方面,我们要真正做到使教育造福于全人类,以便培养出能够实现幸福、享有幸福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影响整个教育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当作负担。正如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引领学生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对幸福的追求。”[5]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545.

[2] 庄子・至乎.[M]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94.

214 评论

望天的猪

摘要: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和综合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在其所著的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尽地论述了关于幸福的见解,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完善幸福观。他指出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本文旨在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总结阐述,并具体谈谈自己的拙见。关键词:幸福  善  德性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人们谈论人生问题的核心。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杰出的哲学家,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被视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奠基性伦理学著作,这本书也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精神的最集中体现。著作中提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等思想命题。因此,认真学习并研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的幸福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人生价值,净化心灵、追求幸福生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一、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对一个乞丐来说,有一块面包就是幸福;对一个家庭来说,家人的和睦相处及健康平安就是幸福;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就是幸福,对于一个病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身份不同,职位不同,环境不同,对待幸福的见解也就不同。那么,在哲学家看来,是怎样界定幸福的呢?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幸福问题上则基本都是德性论者,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幸福,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德性论,从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和哲人们所提出的看法并不一样。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同的人,认为幸福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做幸福。下面将简要阐述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界定。 (一)幸福是最高的善,即至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开头就指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他认为,在人的实践中,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一切其他事情都要为着它,而且并非全部抉择都是因他物而作出的,这一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人们行为的目的多种多样,很多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而作为目的的,所以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只有其中最完满、最后的那一个才是最高的善。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后的,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因此,幸福即至善,它因自身而被选择,具有自足性。即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 (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到底是什么?亚里士多德以人的功能为例来进行说明,一个长笛手,一位雕刻家,在他的功能中存在着善和优美,由于他们有着某种功能,所以他们的人也是善和优美的。这就是人所区别于动物的本性。要寻求人所固有的功能,就要把生命的生长功能,营养功能放在一边。可以看出,生长养育的生命,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其次,感觉生命,也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因为这是牛、马和一切动物所共有的。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总之,人的功能就是人的灵魂根据理性的现实活动,那么,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如果德性有多种,则必须是最美好、最完满的德性。即幸福就是合乎理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善的事物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外在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其中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他把善看作是灵魂的行为和活动,生活的目的就是行为和现实活动,而幸福就是善的实践。 二、幸福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那么,在这一幸福概念的界定下,是怎样实现幸福呢?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德性应该以中庸为核心。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在一切感受和行为中,既不要过度,也不要过及,而应保持在中间。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那么,进而可以得知,幸福的获得必须遵循中庸原则。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谈及如何获得幸福时说,幸福不是神的赠礼,而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它也是最神圣的东西之一,因为德性的嘉奖和至善的目的,是神圣的东西,是至福。只有进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一定要行动,一定要去做,并且要做出好的结果。比如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一样,桂冠并不是给那些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而是授予那些参加竞技的人(因为胜利者就在他们之中),只有那些行为高尚的人才能赢得生活中的美好和善良,也只有在实践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 最后,幸福要以外在的善作为补充。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使用手段,通过朋友、财富以及政治势力才可以做得成功。甚至有一些,如果缺少了就会损害人的尊荣,亚里士多德举例道,高贵出身,众多子孙,英俊的相貌等。如果把一个相貌丑陋、出身卑贱的人称为幸福的,那绝对是不合理的了。可见,幸福是需要外在的时运亨通作为其补充的。 三、我的观点 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至善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之后,让我对幸福的理解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幸福就是物质方面的满足与舒适,或者是家人健康平安、无痛无灾;然而,幸福对于思想家、哲学家,甚至可以说知识分子,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方面,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思考与提升,即追求高层次上的满足、探索。亚里士多德所指的幸福,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它不是品质,也不在于消遣。因为,我们选择每种事物都是为了某种其他的东西,而幸福除外,因幸福本身就是我们追求的那个目的。 幸福与德行的关系到底如何,因人而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由教导而生成的、培养起来的,它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即“伦理”。在他看来,一切德行,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也就是说,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且要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伦理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有关,所以要把握好度,以应该的方法,应该的目的,达到“中庸”,进而达到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取幸福,幸福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的。一个人只要做符合德性的事,如公正、节制、勇敢、明智,就可以成为幸福的人。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一步步去努力就会实现的,它可以让人愉快、欢乐。幸福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想要追求、想要获得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切实获得幸福,这使幸福具有了现实性、可操作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还鼓励人们进行哲学思辨,以求在精神上达到至高至善的完满境界,如果有可能,过一种沉思的生活,这一点很值得人们学习。 总结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与德性紧密结合,指出了幸福的获取途径,是与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强烈对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人为了谋取利益、获取巨额钱财,做出了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如何处理德性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学习并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挥它所具有的正能量,即重要的现代审美和实用价值。需要指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断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我们应该正确地去看待它,学习它。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马永翔.哲人十二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托马斯•阿奎那(著),苏隆(译):亚里士多德十讲[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 [4]张蕊.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4期. [5]王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思考[J].哲学研究,2009,第6期.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幸福有道论文范文

    高中议论文范文600字篇一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封-杀。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我赤着双脚。用双

    叶子晓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幸福心理学论文格式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心理学论文格式,供大家参考: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

    抢银行的小怪兽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幸福教育的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

    paradisevit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论文

    关于幸福的高中议论文精选7篇 幸福是什么?它捉不到,摸不着,却让人都在追求它。那么关于幸福的高中议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幸福的高中议论文,希望大

    陈英杰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有关居民幸福感的论文期刊

    您好!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具体咱们来QQ聊:228765163

    德高防水专卖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