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2

石语angeline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历险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腊八醋w

已采纳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特点与人物塑造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4年。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特点与人物塑造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世界文豪马克·吐温笔下又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互呼应,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风格的巅峰之作。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哈克贝利的冒险故事进行描述,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晦暗。作者采用了许多打破常规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许多精典而又荒诞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现实主义 马克·吐温

Summary :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s the world described by writer Mark Twain has a classic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echo each other, can be said that Mark Twain realism the pinnacle of style. In the book, described by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with vivid and humorous language for us to sharply exposed the dark society at that time. The authors used a lot to break the routine of writing style, it depicts the many classic yet absurd characters, so that the reader smile at the same time to have a deeper social thinking.

Keyword :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realism Mark Twain

引言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其小说风趣幽默中饱含着对客观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少年哈克和吉姆的形象,并在传统的写作套路中实现突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移动,让读者跟随小说主人公开启一场虚拟而又真实的冒险之旅,并且经由主人公的各种感官上的描写让读者站在作者构建的小说世界中,真正地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扭曲现实的控诉。作者大量地运用地方性语言来进行小说整体的构架,使得小说更富有生活性,也更贴近群众。可以说这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一、喜剧外衣下的小说特点

马克·吐温的生活与小说特点密不可分,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诙谐幽默,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是如此。马克·吐温对于人物刻画和语言行为的描写采用的都是一种十分轻松活泼的节奏,并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反话、俏皮话等写作手法为小说营造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氛围,但是在他风趣的语言下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缺陷。

马克·吐温并没有非常直白地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也没有直接运用讽刺手法,而是借用孩子天真的想法,通过孩子的视野将那些污浊的社会现象反衬出来。通过这种对比,映射出现实社会的那种扭曲的价值观和荒谬的社会伦理。而作者就是通过小说主人公哈克来达到对比的目的的。哈克违背了礼数道德的.约束,放走了杰姆,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尽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嘴里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干坏事。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实现了对社会的影射,突出了整个环境风气颠倒黑白的荒谬情况。这样让读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对当时社会歧视的劣根性和顽固性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作者通过哈克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现状的无情嘲讽。马克·吐温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通过哈克纯真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教条与僵化一系列问题,让小说充满了深刻底蕴。

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

作者采用了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哈克真实可信的形象。在小说的开篇,哈克就如此说道:“你要是没有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本书,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那也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说的还是真事。”不仅引出了哈克这个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对其出处和背景也作了介绍,最主要的是,马克·吐温先生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将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并为读者换上了13岁小男孩的视角,用天真中略带稚嫩的、诚实中却又饱含深意的行为和语言,带领我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通过遭遇强盗、卷入家族宿怨、遭受欺等一系列的经历,见证那个社会的真实生活和社会风气。感受着那个刻板的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迫以及马克·吐温先生对于社会的讽刺与厌恶。

从文学艺术效果上来说,作者采用的第一视角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我”都有独特的审视,这种视角的运用更容易将作者带入到小说的氛围中去,让小说角色、作者、读者三者有机结合,完成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故事经过的再现,让作者完美地通过小说角色表达出自己的喜恶,而读者也通过小说中的角色演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事实上,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突破,它很巧妙地在作者勾勒的世界中架起了一道通向读者的桥,无论读者身处哪个年代,都能够通过这座桥走入小说的世界,与小哈克一起感受那个世界的纷繁,并站在一个更合适的角度去认识和判断那个社会的是非曲直。对于作者来说,第一视角的选取能够很大程度上更直接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怀,无论传统观念如何束缚,在一个年轻的、叛逆的孩子身上作者是可以寄托那些约束之下的对社会的愤慨的。

三、口语化语言风格

小哈克自始至终使用的都是美国南部的地方性语言。可以说这种方言性质的口语化风格在传统的小说中是受到约束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打破常规的马克·吐温,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小哈克。笔者认为这种入木三分的口语化手法运用,使得整部小说更像是一部传记而不是小说,它恰如其分地让整个小说有了动力和生命力,让文本在读者的脑海中映出景象。

而且我们在对小说中的方言进行探究时会发现,马克·吐温不愧是世界文坛的领军人物,他对方言土语的运用可谓是举重若轻。各种地方的土语方言不仅亲切随意,最主要的是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连贯而又自然。尽管会有许多不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出现,但是读者不会觉得这是排版上出了错误,而是会让读者有一种就应该这样的感觉。而且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对这种方言式的口语化语言风格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他并不是凭主观臆测去进行语言的搭配,而是充分考虑到小说的节奏,充分地将各种地方粗野方言、土话巧妙地拼凑,可谓是煞费苦心。特别是在吉姆的身上,作者运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土话,让吉姆这个角色瞬间鲜活了起来,更具生活特质。笔者认为,马克·吐温这种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是与第一人称的视角相契合的,两者交相呼应使得小说的内容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并且我们能够在这样的土话中感受到作者对当时陈旧的观念持有很深的抵触情绪,他渴望通过小说这样一种形式,唤醒人们最初的善良天性。

四、流浪少年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费恩,是马克·吐温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年形象,自然而又率真。在小哈克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人类许多优秀的品质:正直、勇敢、善良、机智。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他又同时有着许多缺陷:谎话连篇、缺乏教养、语言粗鄙。这些缺点让哈克的形象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

哈克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对于刻板社会的厌恶,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又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渴望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善恶,另一方面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这种矛盾的形成正是作者在哈克这个形象塑造上最成功的地方。特别是在遇到吉姆的时候,开始哈克是在以传统强势者的身份对吉姆进行戏弄的,但是在后来的经历中,发现吉姆有着别人没有的勇敢和善良,进而转变了态度。这种孩子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的观念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与厌恶。当哈克突破观念限制要去向吉姆道歉的时候,正是作者批判达到极致的时候。

当读者借由小哈克的眼去看世界的时候,当作者通过哈克的嘴去陈述观点的时候,我们能够体会到小说中那份沉甸甸的内涵。那是作者对社会的批判与渴望,也是作者对吉姆的怜悯与同情。正是因为这样饱满丰富的流浪少年的形象,才让人们对这部小说念念不忘。

五、主人公吉姆塑造

吉姆作为作者第二个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吉姆是一个单纯善良的、无私奉献的人。他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而且作者在这个角色上给予的定位是自主与独立。通读全篇我们发现,作者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了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在小说后半段,当哈克中枪的时候,吉姆冒着会被抓回去的危险留在哈克的身边照顾哈克。可以说两人之间这种打破界限的限制、突破社会地位的友情正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思想。马克·吐温给吉姆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英雄,但是吉姆的形象却表现出了英雄主义。

六、结语

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为我们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哈克与吉姆两个人物形象,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满多彩。在小说中,作者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包裹在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之中,并通过哈克这个年幼叛逆的主人公的行为与语言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而我们在对小说人物进行探索的时候会发现,作者的语言从来都没有对某个人某件事情表达出直接的评断,更多的是通过对比、互照的形式,通过哈克、吉姆等形象呈现巨大的反差,进而达到反讽的效果。或许在表面上小说只是描写了小哈克的一次非常巧合的充满危机的旅程,但是巧合之中涵盖着必然,可以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的冒险,在深度地挖掘当时社会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并且让许多读者在作者营造的轻松的阅读气氛中对历史、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兰华、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的形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汪静、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叙事手法[J]、语文建设,2014(5)。

[3]张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原型批评分析[J]、现代语文,2009(5)。

[4]彭杰、对马克·吐温小说语言风格的赏析[J]、语文建设,2013(2)。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说,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291 评论

smilejoyce922

非洲梦

126 评论

我叫金三世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294 评论

小茉莉0906

汤姆·索亚!——马克·吐温笔下的小机灵,全世界少年儿童的亲密伙伴.马克·吐温是世界闻名的小说家,他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因此他的作品被世人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童天真浪漫的美国式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条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了种种冒险来改变自身的处境.其主人翁汤姆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烦恼的男孩子,一个十足的顽童.他叛逆,在他心目中,强盗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于是,"西班牙海上黑衣大盗","血手魔王","海上霸王",都是他向往的头衔.他顽皮,在主日学校,总是惹老师头痛,"问题"多多.周末被罚刷墙,竟让别的男孩自愿成为他的"俘虏",而且自动奉上谢礼.他正直,去墓地探险,他目睹一起凶杀案,在无辜者即将遇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指证真正的凶手.他勇敢,去郊游,不仅救了自己和小伙伴佩琪,还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藏.汤姆·索亚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个孩童所能经历的一切,在汤姆的身上我们能看见许多人童年的幻想.而实现这一梦境的就是鬼精灵汤姆和赐于他"生命"的小说家马克·吐温.汤姆·索亚是一个集缺点与优点于一身的立体人物,真实可信.在汤姆身上,我们读者往往会引起回忆,回忆童年,梦想童年,看到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童话世界里,告诉我们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成真;告诉我们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梦幻天地.《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小男孩汤姆·索亚厌恶家里和学校中那枯燥无味的生活环境,向往与追求绿林好汉的冒险生活。这部小说满足了男孩们对于名望,英雄主义,金银财富和奉承的最深的愿望,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战争前的一个美国边疆小镇的生活景象,既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又可以使人的怀旧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其所描写的汤姆和其他孩子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意义,能够激发许多人的兴趣。小说的结构也非常完整。它有“四个叙述单元”和“四条情节线索”:汤姆和贝姆的故事,汤姆和穆夫·波特的故事,杰克逊岛的插曲,以及导致发现财富的一系列事件。这四条情节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全书有较强的戏剧色彩。这部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细致,叙述人所用的是一个成年人观察小男孩的那种观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确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好书。作为对早年的美国边疆生活的纪念,它具有非常宝贵的历史意义,而作为一部构思完美、人物形象生动的小说,它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回答者: lin0lin0 - 秀才 二级 10-12 05:59汤姆·索亚 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他是一个想象力奇特的孩子,外表调皮捣蛋,但却拥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繁锁封建的教育下,他显得是一个“坏孩子”。镇上的人对他的态度很不客气,是因为他并不是人们心中的“模范好学生”。汤姆并不这样想,他只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就像海盗那样去寻找新奇的世界。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在第二十三章,汤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勇敢地站出来作证,解救了莫夫·波特,它再次体现出汤姆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优秀品格。马克·吐温在描写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儿童时并没有仅停留在人物的一般刻画上,而是按照儿童的天性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方面也作了较深层次的描述。回答者: 王大帅哥1 - 魔法学徒 一级 10-20 20:33参考资料:以前资料是在互联网上收集回来的,也有在百度收集的,应该会对楼主有一定帮助借花敬佛

20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经历食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饮食健康论文

    孫冭冭122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看病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加以说明。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

    超级尺蠖爱和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减肥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们都很清楚,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的健康问题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不但孩子爱吃,大人们也是越吃越过瘾,根本不在乎健康,快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不能光

    假装不在上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逃学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爱因斯坦一、生平简介 A.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

    阿拉朱旺 1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临潭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萧瑟的秋风吹落一片叶子,落下的叶子在半空中飘起一个最美的弧度,然后落下,这就是秋天。婆婆曾对我水果她最爱的季节是秋天,而她的对我的爱也和秋天一样,深沉。从我来到

    Joyce@静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