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3

噗噗小维尼winnie
首页 > 期刊论文 > 潜意识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甜甜婉儿

已采纳

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石——试论传统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它的精华,光耀华夏,远播世界。今天,我们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探讨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义与作用,对于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启发全体社会力量的爱国主义热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及外延。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就其实质内涵而言,总体上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推崇仁爱原则,倡导厚德载物与人际和谐。(三)重视人生观,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及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法则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传统文化,毫不疑问是一定的社会形态、生活情形的反映。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既然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时代演进的记录,那么,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便是传统文化具有的基本特征。从中华传统文化生成与演进的自然环境看,它显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立发展与继承的格局与走向。反映着中国传统文明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基础,涵盖了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农业文明历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传统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是激励民族成员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共同努力的内在动力,是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的根本因素,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力量,以一种观念形态存在(感情、理想、价值观)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 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成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实质,决定了它本身具有的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民族成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品格和风貌,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不可估量。而蕴涵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越深邃,民族精神则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辨证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传统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忧后乐”“为民请命”的博大胸怀等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商品社会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从而重新树立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汉文化中的重德崇仁思想,在成就多民族国家的连续统一,熔铸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引导各族把一时的相互冲突、战争化解为长远的和平与融通,起到了巨大的民族团结和凝聚作用。 (二),中华民族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精神支撑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似一条银线,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绪一线贯穿。传统文化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精忠报国”“轻利忘义”“舍生取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重要内容一直激励着我们为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而奋斗牺牲,爱国主义的内容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所在,它使民族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高涨,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在一次次前仆后继、英勇搏杀中,传统文化对中华健儿的精神支撑作用得以彰显,我们看到了它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威力。 (三)传统文化是强国富民的推动因素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点,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孔孟思想体系中的“礼”“仁”成分,儒家文化中的“协和万邦”“和为贵”“大同”等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样离不开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把现代化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现代化以民族特色。现在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中的勇于创新、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成分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传统文化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抑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强调个人主义必须服从整体利益,否定“一己私利”, 赞扬和肯定“以公忘私”“天下之利”“先义后利”“义以为上”等思想,这些思想的价值取向,对于增强全民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252 评论

创业宝贝

没了解过,不是很懂

159 评论

筱晓鱼T3Y

浅谈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今天的时代,社会心理学一只脚是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而另一只脚则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它描述和对付那些错综复杂力量的任务是十分繁难的,即使这些力量是在一个远古社会起作用的也同样;当科学家的显微镜集中到他自己所处的瞬息万变的社会细微结构时,那就可能使人望而生畏了。这不仅说明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也说明之一研究的困难和艰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特别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存在着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试验的方法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脱离社会的复杂联系和深层动因而孤立地考察人的心理活动;二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普通心理层次,即社会潜意识,则要么给忽视了,要么只作了肤浅的说明。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如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待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

357 评论

小苹果草莓心

baidu 就有啊

192 评论

lilyran0910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人格心理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概述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分别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岗位匹配、薪酬设计、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等管理环节的作用和运用。有利于发挥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组织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型别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型别》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型别,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型别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型别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型别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型别,荣格的心理型别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型别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型别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物件中获得大量反馈资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路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资讯蒐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路。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路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体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路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路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网际网路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路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路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路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路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络。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部落格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路上资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资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资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路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路,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著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永续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除错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1】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

【2】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

【4】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

283 评论

cocomooner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人格的特质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及有关主题的心理学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研究自尊的心理学研究自我效能的心理学研究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研究攻击性的心理学研究性别差异的心理学研究国民性(中国人)的心理学研究学术堂精选了一部分心理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217 评论

zhaoyaxiao12

农大的专吧?这么找现成的论文 得多少雷同的啊?哈哈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论文

    心理学与人生论文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

    重叠的岁月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外关于意识的研究论文

    一切的动物,之所以能“动”,就必须要具有各种功能不同的组织器官。就像一部机器必备于各种不同的零件。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其中,最重要的零件就是人的大脑,而大脑的主要

    maggielj52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服装心理学的意义论文

    服装心理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2331 课程学分:2学分 面向专业:服装与表演 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院系: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服装心

    夏香林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意识流研究论文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

    西关少爷Billy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潜艇学术研究期刊

    根据LZ要求,那我建议您看一下《世界军事》和《环球军事》这两本杂志。因为它们一本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军事期刊、另一本是由解放军报社主办,所以这两本

    定州人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