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起床…
两千年前西湖是海湾。随着海水冲刷岩石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将海水截断,内侧就形成湖,这就叫“泻湖”。后经多次筑塘阻拦海水,再加之海平面下降,西湖正式形成。
盛笑笑shamir
秦汉时期钱塘江湾的一部分逐渐冲积为沙洲,遂形成西湖。
杭州西湖是一泻湖,1800 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钱塘江湾的一部分逐渐冲积为沙洲,遂形成西湖。自形成之日起,西湖就与杭州城相伴而生,和谐共存,其唇齿相依的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历来是杭州城市兴盛的依托。
秀美的西湖自然与人文完全交融,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她宛若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低丘与城市之间。在世界历史上,泻湖的命运大多是走向消亡,但是杭州西湖却保留至今,影响着杭州的城市发展,这与历代对西湖的保护和治理是分不开的。
扩展资料:
西湖的水文特征:
西湖汇水面积为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为1次/年。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
湖泊水位保持在黄海标高米,±米,最高水位米,最低水位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库容量约万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为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西湖历代整治回顾: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苏州许一
古时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去认真探寻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有识之士才开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郎。1909年,他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撰文称,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湖相似,南山为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北流,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钱塘江口一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而成的假说。 西湖究竟怎样形成?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勘测研究,“泻湖”说流传最广。这一假说认为,至少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潮水出没。后来,经过劳动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惊涛拍岸的海湾,千百年前的“沧海变桑田”毕竟在千百年前,假说也尚未完全证实。近年来,有地质学家提出:确切地说,西湖不是一个典型的泻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关于西湖形成的详细机制、形成的确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BeiJing我的爱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黄山作为主题,详细的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景进行描述和感叹,最后进行总结。正文:
国庆前夕,爸爸妈妈决定带着我去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我非常兴奋,因为曾听人说过,黄山有四绝:奇松,云海,怪石,冬雪,每一绝都美不胜收。
坐在旅游车上,一路前行,我的心却早已飞到黄山了。车子行驶了五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如诗如画的黄山脚下。
我们先来到了“棠越牌坊群”,这里有七座牌坊,雄伟壮观,是全国罕见的牌坊最多的地方。这七座牌坊都是当年皇上特批为鲍氏家族而建的,每一座牌坊都有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我们就被导游叫醒,要坐索道上山。如果说赶着去乘索道的人络绎不绝,那么等索道的人真可谓人山人海了。等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才如愿坐在索道车厢中。低头向下看,一千多米高的悬崖深涧,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但头一次乘坐索道的新奇很快压倒了害怕。
下了索道我们就直奔光明顶,光明顶海拔1860米,地势平坦,是赏云海的最佳地方。天还麻麻亮,山里非常冷,虽然穿着几件厚衣服,但还是被冻得手脚僵硬,有些人甚至长吁短叹:“我们花钱买罪受啊!”但登上光明顶,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放眼望去,巍峨峻拔的山重重叠叠,山下全是悬崖峭壁,浓雾弥漫在四周,雄伟的高山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这雾好像山爷爷呼出的热气,又犹如仙女的白衣裙,缠绵悠长,柔软滑爽。俯视山下,奶白色浓浓的云海,一眼望不到边。
黄山上的石更是千奇百怪,座座石山,没有人工打磨,却胜似人工打磨,它们的造型,鬼斧神工,壮丽雄伟,有的像调皮捣蛋的猴子,有的似婀娜多姿的美女,有的如历尽沧桑的老人……
黄山的松称四绝之首,探海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等姿态各异,但最著名的还是迎客松。迎客松位于玉屏峰左侧,倚青狮石破石而长,树高10米,胸径米,树的年龄已有一千年了。
瞧,它一则树枝伸出,好像在欢迎远来的客人,又好像在为人们指路,它的顽强不屈,生生不息,在石山中茁壮成长,它经过多少磨练,无人知晓,但我们知道它是坚强的代表!
黄山之旅让我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但更让我赞叹的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和伟大!
嘻哈精神9999
叶加仁1顾惠荣2李纯洁2
(1.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湖北武汉430074;2.上海海洋石油局,上海200120)
【摘要】文中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了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含油气系统构成的基本地质要素和成藏作用过程,划分了4个含油气系统,并进行了比较评价。作者认为该区具良好的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地质要素和较为复杂的成藏作用过程,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是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具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浙东中央背斜带;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成藏要素;成藏作用;天然气;
评价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的东北部,面积约×104km2。新生代最大沉积厚度超过10000m[1,2]。现有勘探与地质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它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浙东中央背斜带位于西湖凹陷的中央部位,东邻白堤深凹,西接三潭深凹,主体呈NNE向展布,自北往南由玉泉、龙井、西泠及苏堤等4个呈雁行排列的构造带组成,已发现了苏堤和西泠两个油气富集带,是目前西湖凹陷寻找油气的主要场所之一[3,4]。研究区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分别由古新统(?)、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和柳浪组、上新统三潭组及第四系东海群组成,以始新世末的玉泉运动和中新世末的龙井运动为标志。本区历经断陷、坳陷和区域沉降3个构造发展阶段,并分别发育拉张性正断裂、压性断裂及剪切平移断裂为主的断裂系统[5]。研究区局部构造发育,具备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是油气运移余聚集的理想场所。但由于区内钻井较少,缺乏系统的油气地质资料,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对油气生、排、运、聚、散规律及其时空配置关系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
本文应用含油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系统组成的基本地质要素与成藏作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以系统认识油气分布规律,优化勘探目标选择,推进中央背斜带的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
1油气系统的基本要素
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为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及上覆岩层。其中烃源岩为油气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流体来源,储集层为油气系统提供重要的赋存空间,盖层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有效边界,而上覆岩层则影响着油气系统的一些重要物理过程[6]。
烃源岩
西湖凹陷属陆缘裂谷盆地[7]。从区域上看,西湖凹陷纵向上发育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及中新统四大烃源岩系,烃源岩类型有泥岩与煤两种。
已有钻探成果表明,对浙东中央背斜带而言,其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盆地发展的断陷期和坳陷期,烃源岩以始新统平湖组为主,渐新统花港组为次,中新统源岩具局部意义,主要有泥岩和煤两种。在有机质丰度上,平湖组和玉泉组泥岩属中或中偏高级别,是较好的烃源岩系,花港组下部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也达到烃源岩标准。平湖组与花港组内赋存的煤大部分为潮坪沼泽相沉积,有机质丰度高,保存条件良好;中新统内的煤主要为滨湖沼泽相与河滩的岸后沼泽相沉积,其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另外,根据已获油气的有机质化学性质、东海陆架盆地成盆及沉积演化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推测,在平湖组以下地层(古新统)还可以存在类型较好、丰度较高的源岩。
干酪根元素分析表明,本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其中煤的有机质类型比泥岩稍好,以Ⅲ1型为主。干酪根的类型决定了有机质热演化的产物特点,本区的有机质主要转化产物为气态烃和低比重的液态烃,是形成天然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并由此决定了本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分析表明(表1),本区烃源岩中脂镜组与镜质组含量最为丰富,为主要组分;类脂组为次要成分;腐泥组与惰质组含量最少,为微量组分。在纵向分布上,自平湖组至柳浪组泥岩镜质组含量逐渐增加,而脂镜组含量则逐渐减少;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的纵向变化也有相似的规律。这说明平湖组和花港组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分优于龙井组、玉泉组和柳浪组。
表1浙东中央背斜带泥岩与煤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统计表
储集层
浙东中央背斜带的储集岩为砂质岩,粒度从粉砂到砂砾都存在,其中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钻探已揭示的含油气层为渐新统花港组和始新统平湖组,其中又以花港组最为集中和重要,是研究区目前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花港组的储层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少量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砂体类型主要为浅湖砂坝和河口砂坝。
研究区具一定储集和渗透能力的砂层主要分布于1900~3200m井段,单层厚度几至几十米不等。统计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品的孔隙度为10%~25%(图1),渗透率则多小于500×10-3μm2(图2)。在横向上,孔隙度与渗透率自南而北有逐渐变差的趋势;纵向上,孔隙度与渗透率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且渗透率与孔隙度具明显的对数线性相关关系。
图1浙东中央背斜带砂岩孔隙度直方分布图
图2浙东中央背斜带砂岩渗透率直方分布图
盖层
本区自始新世以来处于湖泊、河流相为主的沉积体系,发育了多套泥质岩沉积,泥质岩成为本区的主要盖层[8]。泥岩的封盖能力受控于自身的物性、孔隙结构及其纵横向发育与展布情况,同时在异常高压带及混合压实带中由于本身的高压对油气形成良好的遮挡。总体来看,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泥岩盖层可对油气形成区域性遮挡,其中2300m以上的泥岩封盖能力相对较差,2300~3200m较好,3200m以下的最好。从区域上看,花港组及其以下地层的盖层条件普遍较好,花港组上段泥岩为本区的区域性盖层。
对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运聚最具意义的封盖机制为毛管压差和欠压实超压两种,烃类浓度异常封盖也起一定的作用。
上覆岩层
由于本区烃源岩主要为始新统平湖组,因此,上覆岩层包括渐新统花港组、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和柳浪组、上新统三潭组及第四系东海群。从本区始新统平湖组的埋藏深度上看,除位于背斜带最北部的极少数构造埋深较浅外,其他构造上的埋深都大于3000m,且多为3200~4000m,也即平湖组烃源岩的上部覆盖有3200~4000m的地层。另外,本区各组地层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这对烃源岩的成熟与油气保存起了较好的作用。
2油气系统的成藏作用
油气系统的地质作用包括圈闭的形成及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这些成藏作用有序地发生,最终形成油气聚集。
圈闭形成
圈闭是油气藏赋存的场所。没有圈闭,就不可能形成油气藏。圈闭自身的条件、空间位置及形成等决定着圈闭聚集油气成藏的有效性。
圈闭条件
据现有资料,构造圈闭是浙东中央背斜带的主要圈闭类型,其中以背斜、半背斜圈闭为主,断块圈闭为次。成因上,本区含油气圈闭主要为渐新统、中新统挤压背斜上下叠置而成的复合型构造;形态上,多为受逆断层控制和北西向断层切割的挤压长轴背斜或半背斜,构造轴线与区域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呈北北东向雁行排列。就圈闭自身的条件而言,其储层、盖层及遮挡条件均较良好。
圈闭配置关系
研究区内各局部构造具有两期形成、复合型的特点,主要构造形成于渐新世中期,定型于中新世末期的龙井运动[9]。区内主要烃源层始新统平湖组在中新世进入生油高峰,现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显然,构造形成早于烃源岩的成熟期与烃类的运移期,属有效构造。位置上,各构造带均处于不同的高生烃潜力区内或附近,位于烃类运移的最佳通道之上,是烃类聚集的理想场所。
图3浙东中央背斜带A点源岩生烃史图
生、排烃历史
烃类生成是油气运移、聚集及成藏的物质基础,更是油气系统存在的前提条件。本次研究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定量模拟恢复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烃源岩的生、排烃历史。
生烃史
模拟结果表明(图3),纵向上,平湖组的生烃强度最高,为本区主要的生烃岩系;古新统源岩的生烃强度次之,花港组源岩的生烃强度相对较小;横向上,靠近凹陷深部位源岩的生烃强度大于背斜带中心部位源岩的生烃强度;在中央背斜带上,南部源岩的生烃能力优于北部源岩。总体上,平湖组源岩在渐新世末期进入成烃期,古新统源岩整体在渐新世末期进入生烃高峰期,花港组源岩进入主生烃期的时间较晚。
排烃史
就层位而言,始新统平湖组源岩的排烃强度最高,为主要的排烃层位;古新统源岩排烃强度次之,但其排烃开始时间早;渐新世花港组源岩排烃强度最小,且有效排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小,其烃类排出仅具局部意义。
单位时间的排烃曲线表现为“多峰型”,烃类排出具阶段性、多期次幕式排烃的特点(图4),遵循“压力增长-岩石微破裂-烃类排出-微裂缝弥合”这一往复过程[10]。总体上,从排烃强度曲线中可明显地划分出两期主排烃事件,不同层位烃源岩的排烃期有所差异:古新统源岩的排烃期为40~10Ma左右;始新统平湖组的排烃期为25~5Ma左右;渐新统花港组源岩的排烃期自15Ma左右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图4浙东中央背斜带A点源岩单位时间排烃史图
3油气系统的划分与评价
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首先应解决的是含油气系统的划分问题。然而,由于不同盆地具体情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侧重点的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在不同盆地之间因而难以有统一的划分依据,即使对同一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也会因人而异。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Magoon于1992年提出的以有效烃源岩、主要储集岩名称和表示系统可靠性的符号来命名的方案[11]。
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发育有4套源岩,即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中新统及古新统。因此,研究区也存在分别以平湖组、花港组、中新统和古新统为源岩的含油气系统。
平湖组含油气系统的源岩为平湖组的暗色泥岩和煤,烃源岩成熟度高,在背斜带的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湿气带,其中在龙井构造带及其以西的三潭深凹已处于干气带;储集层为平湖组、花港组及龙井组砂岩,并以花港组为主;生储盖组合型式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种,并以下生上储型为最重要。该系统定名为平湖组-花港组(!)。
花港组含油气系统的源岩为花港组暗色泥岩与煤,烃源岩在三潭深凹、背斜带和白堤深凹大部分处于生油窗内,其中在龙井构造带以西的三潭深凹已全部进入湿气带;储集层为花港组和龙井组砂岩,并以花港组为主;生储盖组合型式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种,并以自生自储型为最重要。该系统定名为花港组-花港组(!)。该系统为本区次要的含油气系统。
古新统含油气系统的源岩为古新统暗色泥岩,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高,预计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干气带;储集层可能有前第三系各时代的潜山、古新统、平湖组及花港组砂岩;生储盖组合类型可能有新生古储、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型等,并以新生古储型可能为最重要。由于本区钻井尚未钻至揭露古新统及其以前各时代地层,该系统暂命名为古新统-古潜山(?)含油气系统。
另外,在浙东中央背斜带北部地区(龙井构造带及其西部深凹地区)的中新统源岩已达到成熟门限,可为本区提供一定的油气来源,成为有效的烃源岩。也即在北部地区可能存在以中新统为源岩的自生自储型含油气系统,可暂命名为中新统-中新统含油气系统(?)。但其地理分布范围较局限,仅具局部油气勘探意义。
油气系统特征
目前本区钻探揭示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渐新统花港组内,且主要赋存的是天然气。油气源对比分析表明,花港组内的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伏平湖组烃源岩。因此,平湖组-花港组(!)系统是本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
综合各项研究成果,可编制出浙东中央背斜带上主要的含油气系统-平湖组-花港组(!)系统的事件图(图5)。该系统的烃源岩主要为始新统平湖组暗色泥岩和煤,形成的地质年代为距今48~38Ma;储集层为花港组、平湖组和龙井组,并以花港组下段砂岩为主,地质年代距今~;盖层有花港组、平湖组及龙井组泥岩,其中区域性盖层主要为花港组上段的较纯泥岩,地质年代距今~;上覆岩层为渐新统花港组至第四纪东海群,地质年代距今至今。平湖组烃源岩在中新世进入生油高峰,油气生、排、运、聚的时间为距今至今;圈闭形成期主要为平湖组沉积末期至中新统沉积末期,系统的关键时刻为中新统地层沉积末期();随后进行了油气藏的保存时期,保存时间为至今。
图5浙东中央背斜带平湖组-花港组(!)油气系统事件图
油气系统评价
生成-聚集效率
通过计算某系统所发现的原始地质储量与其有效源岩生成的油气总量的比值(油气生成聚集效率)可评价一个含油气系统的效率。通常认为,GAEs>10为非常有效的含油气系统,1~10为中等有效的含油气系统,而<1的为低效的含油气系统[12]。根据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和目前油气勘探成果,可计算出本区含油气系统的天然气生成聚集效率为,属中等有效的系统。
但需要指出的是,与国外成藏组合相对比较简单的海相含油气盆地不同,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具多套烃源岩和储集层,油气生成与聚集具多阶连续、多源复合的特点,普遍形成复式油气区,一套湖成烃源岩往往形成成藏组合不同的多个含油气系统。对浙东中央背斜带而言,烃源岩有4套,且不同烃源岩层所生成的油气常常复合充注于同一储集层(花港组)之中。另外,从区域上看,背斜带内聚集的油气应是中央背斜带自生油气与邻近的白堤深凹与三潭深凹联合充注的结果。因此,上述“油气生成聚集效率”的概念在中国陆相含油气系统的评价中应用局限。为此,本次研究根据烃源岩生、排烃史的模拟结果,计算不同源岩的排烃效率,以从不同侧面评价含油气系统的效率。
计算结果表明,浙东中央背斜带上各烃源岩层的排烃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古新统含油气系统的排烃效率较高,可达62%左右,但由于该系统的保存时间较长,影响油气运聚的因素较复杂,故该系统的最终油气生成聚集效率可能不会太高;始新统平湖组含油气系统的排烃效率在不同的地理部位基本相同,大致为65%左右,计算结果较为可信,且由于该系统的保存时间适中,油气运聚条件良好,故该系统可以保持较高的油气生成聚集效率;渐新统花港组含油气系统的排烃效率在平面上变化较大,在靠近生烃深凹处具有较高的排烃效率,可达70%左右,而在构造高部位处的排烃效率则急剧下降,甚至无烃类的排出,故其综合油气生成聚集效率相对较低;中新统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有机质受热时间较短,源岩具较低的成熟度,生烃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推测其排烃效率和油气生成聚集效益较低。
油气系统类型
通常由可采油气储量计算的气/油比(GOR)(ft3/bbl)可以把含气系统与含油系统区别开来。一般地,把GOR大于20000(3562m3/m3)的系统称为天然气系统,位于5000~20000(891~3562m3/m3)范围内的称为凝析油系统,而小于5000(891m3/m3)的则称为石油系统。
对整个西湖凹陷而言,其探明储量的气/油比为2160m3/m3,控制储量的气/油比为3306m3/m3,预测储量的气/油比为3403m3/m3,探明+控制储量的气/油气比为2879m3/m3,探明+控制+预测储量的气/油比为2992m3/m3。因此,西湖凹陷的含油气系统整体上属凝析油系统。
对浙东中央背斜带而言,其控制量的气/油比为8331m3/m3,预测储量的气/油比为3583m3/m3,控制+预测储量的气/油比为5668m3/m3。因此,浙东中央背斜带的含油气系统整体上属天然气系统。另外,从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组成上看,其气/油比较高,多属天然气系统。显然,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天然气为主。
总之,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具良好的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地质要素和较为复杂的成藏作用过程,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它发育多个类型不一的含油气系统。其中平湖组—花港组是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具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振轩.东海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8(3):35~41.
[2]李贤庆,钟宁宁,熊波等.西湖坳陷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热演化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7,9(1):33~36.
[3]顾惠荣,李上卿,钨庆良.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大中型气田目标评价[J].海洋石油,1998,(4):1~5.
[4]叶加仁,韦必则,周平等.东海西湖凹陷地下流体动力场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4):255-260.
[5]许薇龄,乐俊英.东海的构造运动及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8(1):9~21.
[6]Magoon L B,Dow W petroleum system[J].AAPG Memoir 60,1994:3~24.
[7]杨兆宇.东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类型和成盆期[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2;11(1):8~12.
[8]陈琳琳.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4):69~78.
[9]任征平,工坚勇.东海春晓构造成藏条件分析[J].海洋石油,1999.(1):7~l1.
[10]叶加仁,赵鹏大,陆明德.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动力学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0,30(1):40~46.
[11]Magoon L petroleum system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1992 [A]. B ThePetroleum System—Statusof Research and Methods[C].1992 USGS Bulletin,1992,2007:2~11.
[12]Magoon L B,Dow W G,编.张刚译.含油气系统——从源岩到圈闭[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并不是。西瓜也有黄肉的。黄瓤并不是激素导致的,当然,也不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无论是野生西瓜,还是栽培出来的西瓜,瓜瓤颜色从白色、淡黄、亮黄、粉红、橘红到大红色,可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导语:西方哲学史论文是要怎么写呢?有什么技巧和要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西方哲学史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在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中就“存在
这个我来,我非常清楚并且有一份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中西方现代高校教育发展观念差异性探讨的论文 摘要: 高校教育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基础。相比于中国现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西方国家尊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