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2

可以了bb
首页 > 期刊论文 > 国外对教师语言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失踪的第九个梦

已采纳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对“语言教育”的定义,“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语言作为识别文化归属,文化行为和文化认同的珍贵标志,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向心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语言教育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言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从国家语言资源安全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语言教育的相关研究。针对国内外语言教育研究现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提炼,指出语言教育的规划和实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民族利益,语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语言教育问题值得学者思考研究。

【关键词】语言教育;母语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资源

1 简要介绍

语言作为识别文化归属,文化行为和文化认同的珍贵标志,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向心力。然而在多民族、多语言地区语言在使用时就天然的分为了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在我国,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使用人群,早已成为各民族语言中的强势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较汉语而言是弱势语言,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制定语言政策时必须要考虑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问题。作为跨民族的经济技术交际工具,选择何种语言教育对民族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民族语言民主和民族语言平等是一对矛盾,在处理复杂语言关系的过程中,语言问题集中表现在语言教育上。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同样面临如何发展语言教育的问题。

2 研究现状综述

语言教育概念及相关定义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对“语言教育”的定义,“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我们一般讨论的语言教育就是采用母语对青少年进行语言教育的问题,有关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问题本文暂时不予讨论。《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的解释是:“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李宇明先生指出母语这一概念属于民族领域,即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反映了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民族忠诚[3],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认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证信息畅通,促进国家认同,是国家安全之必须,语言教育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国家安全的责任。

国外研究

国外有关语言教育的研究大多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其中针对教育政策的制定,1988年洛恩・拉福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语言教学及语言规划》中提到语言平等是语言规范化的终极目标,然而一般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并不考虑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人夸大了教育部的作用,将学校系统尤其是语言教学作为贯彻语言政策的手段。洛恩举了西非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来说明语言政策的推行不能单纯依靠学校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国语教材、国语师资和标准化的语言,使得新几内亚的语言政策成为了一次“壮丽”的惨败。然而有少数自发的语言推广却获得了成功,这与社区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洛恩指出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对语言的需要,学校系统是语言政策的实施阶段,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准备、教师进修计划,为语言教学做好准备。[2]

托弗・斯库特纳布・坎加斯[2]强调语言作为民族特征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应当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并详细举出了为享有教育中语言权利而斗争的实例。为了支持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教育权利,出现了一种语言生态学的观点。许多语言生态学家认为目前许多世界的语言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生物界或生态界的物种濒危和灭绝的过程很相似,更确切地说,比动物和植物所面临的灭绝威胁更严峻。如果人们不给予这一语言损失过程足够的重视、不及时对其加以制止的话,语言生态学家认为世界语言基因库将会与这些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一起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1年专家会议报告显示,生活在简单文化里的居民不得不同化到复杂的文明中来,这种情况下,使用母语进行第二语言教育比直接进行长跳式的第二语言教育要更为有效,小语群地区的人们在接受母语教育后的两三年,应当学习完整的标准的国语以便于和族群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并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这份整理的报告中,介绍了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适合使用本地语,采取什么措施来鼓励本地语。这份报告为语言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从教育语言的选择到学习目标语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了语言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为联合文教科组织提出了改善语言教育行动的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语言不仅仅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是民族认同的标志。针对语言政策与文化认同、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语言学家从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来自于语言、文化及民族身份认同的挑战和机遇。另外,在《国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程》一书中洛恩提出语言政策真正的推动力不在于法律或规定,而在于语言文化的意识形态及民族认同。”也就是说,只有加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语言政策才能真正得到推广,而语言政策的推广也会进一步加强民族的认同感。

综合国外语言教育及政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研究的重点是尊重语言平等,保护语言权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多数学者将语言教育与国家政治、民族团结联系在一起,忽略了语言教育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

国内研究

关于我国的语言教育问题的研究,多围绕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一语言教学、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少数民族对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双语教学以及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研究。国内有关语言政策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宏观方面――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微观方面――基于言语实践的语言教育。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语言教育,这一部分的研究者认识到,语言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系统的责任,语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教育的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更为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在进行语言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将语言教育提升到一定地位,把控国家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曹迪认为国家文化利益与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密不可分,指导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语言教育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应是以提升国家语言文化软权力为核心;以对外维护国家语言文化主权、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对内提升民族语言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为战略目标;我国当前的语言教育政策未能充分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原因在于政策存在目标迷失、政策价值取向偏差、政策系统内部缺乏相互协调机制所致。[6]

孙渝红主要剖析了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从国家战略角度看语言政策的制定,无论从文化价值观还是意识形态来看美国语言教育都在灌输一种“盎克鲁新教文化”和所谓的语言语言民族主义,通过对比现阶段中国与美国语言教育的特点,反思我国语言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科学规划民族语言教育、拯救濒临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从国家战略高度科学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最后加强语言教育国际化发展,打造有特色的语言文化。[5]同样提出语言教育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还有陈汝东,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语言教育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说起,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战略发展,应当将语言教育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公民公共话语的培育,改善我国公共语言生态环境;同时给我国语言教育提出了建议:重新筹划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比重匹配,从教学内容、方法、建制等各方面改革;加强国家媒体话语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能力。[8]周殿生在《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一文中将我国的语言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是主体民族母语教育、非主体民族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国民外语教育、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向外推广教育、普通话普及与少数民族标准音和正字法的推广、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这七大类;周殿生同样指出应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但不同的语言教育内容应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国家利益,进一步发挥其对国民素质提高和国家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部分学者强调语言教育的地位,明确指出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相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提出了针对我国语言教育发展的建议,但这些发展建议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缺乏专门机构来管理地方使用语言和科学的准备教学材料。

综合上述文献,我国双语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问题,学者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注不够,双语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可选择的语种较少,难以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针对语言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和师资培训方面,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讨论一直持续,部分学者看到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但过分打压外语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目前我国多与地区采用的双语模式已基本固定,如何提高双语教育水平,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维护国家话语权和文化利益是语言学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边境地区,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语言状况复杂,需要实地考察语言环境,这方面的语言调查研究不足,使得这些地区的语言教育研究进程受到影响。

3 结语

母语教育的成功应有相应语言规划政策的支持,最后笔者就文中提到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珍贵的社会资源,我们需要正视语言资源的重要性,将语言教育拔高到国家战略角度来对待。

2)民族语言教育应当向国家主体教育侧重,但要注意保留一定的多元文化教育。

3)母语教育对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既是教学工具又是目的语言;对非主体民族语言教育来说,母语在学习初期要作为辅助通用语言学习的工具,同时注意不能忽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系统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反馈语言教育成果与问题。

4)实现母语教育和通用语言教育的措施有所区别,要结合实际语言环境和人民需求来安排。

5)母语权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人权观念,但我们不能要求绝对的语言民主,民主需要秩序来保证,过分的语言民主会破坏语言生态环境的秩序,导致社会和国家的混乱。

6)母语是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根基,我们要把握国家话语权,舆论引导受教育者热爱母语。深化母语教学理论,处理好母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关系。

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条件和环境下,我国的语言教育需要寻求符合本国特点的有效模式,一方面要维护好不同语言民族的语言权利,一方面要遵从国家的发展的战略。语言教育的规划和实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民族利益,语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语言教育问题值得学者思考研究,我国的语言教育现状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周庆生,等.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归化进程[M].

[3]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1:48-58+3.

[4]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1:9-14.

[5]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

[6]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7]陈汝东.我国语言教育的国家战略意义及发展趋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97-203.

[8]周殿生.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1-13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语言教育相关论文

96 评论

周小米jiang

首先,幼儿园语言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依然按照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学习,针对所有的儿童开展统一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模式。幼儿的个性已经基本形成,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文静内向,对于这两种儿童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语言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依然采取一刀切的语言教学方法,使得孩子的语言能力难以得到发展,一刀切的语言教学模式会让原本活泼开朗的幼儿更加爱表现、爱参与,使得原本文静内向的幼儿更加沉默甚至自卑。另外,很多幼儿园教师认为教学依然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尤其是针对幼儿开展的语言教学。这导致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很多教师依然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给幼儿创造一个语言交流和沟通的生活情境,导致孩子的语言学习止步不前。甚至有的幼儿园教师拒绝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不愿意借鉴和掌握新的幼教方法,不能开展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语言教学,使得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缓慢。其次,幼儿园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我们在提倡新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理念时依然承认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在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上是大有帮助的,但是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理念方法过于单一,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大多是讲故事、看图说话、组织谈话活动等。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讲故事还是看图说话,其载体大多是静止的,难 以适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和要求。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更喜欢直观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听故事或者看图的方式进行语言教学会使孩子产生厌烦和厌倦心理,幼儿的好奇心如果不能得到激发,他们自然就没有兴趣进行语言学习。目前来说,很多幼儿教师掌握多媒体的能力不是很好,制作出来的课件或者呆板、无趣,或者过于花哨和形式,导致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模糊了语言教学的重点。最后,幼儿园语言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误区重重。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很多教师会遇到孩子发音不准确的问题,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发音,他们认为如果幼儿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那么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语言知识,所以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和挫伤,长此以往,幼儿会变得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语言学习丧失信心。

141 评论

搜奇猎怪

中外英语教师口语课对比研究

摘 要: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外英语教师的素质差异和在英语口语课上的优劣势,指出中外英语教师上英语口语课各有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外教师的优势,努力克服其劣势。同时,中外教师应相互学习、互通信息,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应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学生的需求、爱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将口语课上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实践课。

关键词: 中外英语教师 教师话语 语言实践 对比分析

Abstrac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al English class, pointing out that Chinese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in English class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trying to overcome their disadvantages. Meanwhile,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exchange information,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education, should be aware of their own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needs of students, hobby,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language will be a true student on Oral lesson Center of language practice class.

Keywords: Foreign Teachers of English Teacher Talk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nguage practice

一、中外英语教师的素质差异

1.英语水平

教师的英语水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教师的英语理解能力、会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音语调、对外国习俗和文化的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及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合作、协商的能力。毫无疑问,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他们的语言能力强于中国的英语教师,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是中国的英语教师所无法可及的。但是,中国的英语教师在学习语法、分析句子结构方面比外籍教师要强,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比外籍教师更透彻、更细腻。外籍教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虽强于中国的英语教师,可他们不及中国的英语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其它方面的情况,他们对中国的国情也不甚了解,教起书来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果很难提高。

2.教学效度

教师教学的效度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计划写出能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的教案或讲稿,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英语教师比外籍教师更能领会中国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他们的教案比外籍教师的教案更能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有较高的教学效度。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外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中国的英语教师采用的更灵活、更先进,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更有趣,而且外籍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其教学的效度也许比中国的英语教师的更长久。

3.文化素质

中国的英语教师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了解的渠道也不多,绝大多数教师仅能从书本上或大众媒体上去了解外国文化,很少有切身体会。而且即使有了切身体会,由于时间有限,他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有的外国文化,因而他们对外国文化的理解难免有偏颇之处,很难将外国文化真实而全面地展现给学生。外籍教师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理解较深、也较透,他们介绍的外国文化较全面、真实,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围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4.课堂组织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包括学生座位的安排、黑板摆放的位置、课堂活动的分配、要求的简单清楚明了、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所提问题的广泛性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教师还应具有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教师应充分利用仅有的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主动学习,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课堂活动和教学过程的中坚力量。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获。中国的英语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比外籍教师要严谨一些,如:他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守纪律、举手发言、不能随便进出、不能抽烟等,培养学生从小就学会尊师重教、遵章守纪、举止文明。这不仅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笔者发现,许多外籍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不如中国的英语教师严谨,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较随意地发言、走动,学生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激烈的争论。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也许有些松散或无秩序,但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他们更具有创造力,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5.个人素质。

教师的个人素质指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技能、自信心、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言谈举止、教学方法等。无论是中国的英语教师还是外籍教师都应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绝大多数的中国英语教师,其个人素质与外籍教师相差不大,他们在工作上沉着、大胆、热情,且具有一定的幽默感;他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遇事能处之泰然,能随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会因事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完成;他们能与学生友好相处,富有同情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给他们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中国年轻的英语教师能大胆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先进的教学手段,勇于开拓,努力进取。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比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一些,他们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也更愿意采用赏识教学法,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外教的这一方法目前已被一些中国英语教师所采用,效果甚佳。

二、外籍教师在英语口语课上的优劣势

1.英语是外籍教师的母语,就英语本身而言,外籍教师不会有任何困难,他们可以十分流利地说英语,且语音、语调较好,这是很多中国英语教师所不能及的。

2.外籍教师本人就是一个谜,学生对他们有一种新奇感,他们不仅肤色与中国教师的不一样,其谈吐风格、为人处世的方法、宗教信仰等都与中国教师有很大差别,他们的一切对学生来说都十分陌生而新颖,学生对他们感兴趣是自然的事。

3.外籍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英美文化最好的老师和榜样,他们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他们对本族文化的了解深而远。通过与他们交谈,学生不仅能了解到许多有关外国文化的知识,还能体会到与外国人交谈的新鲜感和乐趣,只要能将自己的观点、想法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此外,外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比中国的英语教师更灵活,他们常常在口语课上添加一些与课文无关但又十分有用的内容,如介绍国外节日、宗教习俗、谈论日常琐事、流行歌星、流行音乐、新闻人物、时势政治等,学生对这些话题十分感兴趣。通过谈论这些话题,学生不仅学会了该怎样去谈论、理解它们,而且觉得自己与当前社会的距离拉近了,与外籍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此外,外籍教师通晓自己的母语及文化,讲起课来得心应手;有的外籍教师还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个人魅力,他们幽默、诙谐、友好,很受学生的欢迎。

4.外籍教师最大的劣势在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教学经验,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教学培训,常常将英语口语就成了英语听力课;由于外教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口语难免有“乡音”,学生会听不懂。此外,有的外教说得太快,学生跟不上等,这诸多因素影响了外教语言优势的发挥,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

三、中国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课上的优劣势

在英语口语课上,中国的英语教师主要有四大优势。首先,他们比外籍教师更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他们知道学生想学什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更了解;其次,他们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把握得更准确,理解得更透彻、更到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再次,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更了解,能将中外文化的区别讲得更清楚、明了;最后,在必要时他们能用母语向学生解释一些难句和语法点,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特别重要。中国的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课上的劣势是:他们的英语水平不及外籍教师的高,语音语调不及外籍教师的好;他们对外国文化了解得不多,了解的渠道有限,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没有外籍教师深刻和透彻;他们的教学方法不及外籍教师的灵活,课堂活动缺乏多样性等。

四、结语

中外英语教师上英语口语课各有千秋,中外教师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国的英语教师应尽量多查找信息和资料,弥补自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不足,外籍教师应尽早熟悉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以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外教师的优势,努力克服其劣势。中外教师在上英语口语课时应改教师“教英语”为学生“学英语”,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口语课应“以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导演,还应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演员。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rry Porter,Richard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Littlewood, and Second Language 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3]Krashen, Input Hypothesis[M].Longman,1985.

[4]Ell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5]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b,(1).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化展馆国外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每个社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自己追求的目标。当这些理想和目标具体化时,它们就演化成价值观。价值观一经社会认可,就呈现出两种功能。第一,它明确无误地告诉社会

    素雪清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外糖果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应用 摘要: 聚葡萄糖(英文名称Polydextrose,俗名水溶性膳食纤维),为白色或乳黄色颗粒固体,易溶于水,是在柠檬

    cathyzhou21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语言暴力国外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语言暴力国内外研究现状语言暴力会给孩子的大脑结构带来影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2004年的专项调查显示:81.5%的被访小学生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是“语言伤害

    c阿c的鲁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幼儿教师口语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首先,幼儿园语言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依然按照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学习,针对所有的儿童开展统一

    约丶书丶亚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第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首先需要具备的是研究国内的现状,需要举出一系列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必须是来源于正规的数据平台,这样的

    肥肥肥肥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