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L童鞋
1、搜集文献资料。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如:国内外专业期刊网站、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家图书馆以及搜索引擎等。目前国内有三种主要的全文数据库,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利用国家图书馆可以检索到已出版的该领域的有关专著(国家图书馆藏书是比较全的,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也有一些传统的检索方法,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等,这些传统检索方式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可以利用它们检索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博士论文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2、搜集文献要注意:首先要瞄准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业部门的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综述性文章等。其次要瞄准该领域比较著名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定要查阅经典文献,学术质量较高的研究一定会关注该领域的主流和经典研究的。所以,先看几篇经典文献,尤其是其参考文献,然后顺藤摸瓜,以便了解该领域的主流研究。再次检索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文献,这样可以使研究者更快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3、摘要、分类整理文献。对于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要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筛选与分类整理。通过阅读文献摘要和文内结论,将与本研究无关的问下去掉。对与研究者的研究有关的文献,在阅读中,要详细、系统地摘要出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视角、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简要评述该文献研究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然后根据研究需要,将搜集到文献根据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按照研究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的问题等进行分类整理。在对文献的观点进行摘要时,要注意按照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明文献的出处,在标示参考文献时项目或信息一定要全面:著作著录的项目依次为:编著者,书名,卷(或册、集)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及版次,页码。期刊著录的项目依次为: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卷、期、年、月),页码。报纸著录的项目依次为:著者,篇名,报纸名称,年、月、日,版次。学位论文著录依次为:著者,篇名,博士还是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所在学校。在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看文献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将所看到得文献中好的观点摘要时,顺手就把文献的详细信息标注出来。这样会省去以后重新查找文献出处的麻烦。 4、分析、概括、归纳与批判。对要综述的文献先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解释已有研究,而是为了了解、明确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前人研究的贡献、不同观点和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评论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者的研究主题,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5、提出问题。文献综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指出已有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然后提出你要研究的问题。就是说,文献综述就是将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归纳起来予以介绍之后加以评述,说明有哪些研究上的不足和空白点。而这些不足和空白恰恰是你想要解决的。比如,你将使用什么新方法或新视角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你将提出什么新观念、新思想来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等等。通过文献综述,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根据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其他专业、领域可能给予本专业、领域的影响,根据在纵横对比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
独行欧洲
目录方法1:写作之前1、弄清教授的要求。2、缩小主题。3、找到焦点。4、建构论点。5、评估搜集的材料。方法2:构建论文架构1、从可靠的介绍开始。2、组织论文主体部分。3、得出明确的结论。4、使用研究证据。5、保持自己的观点。方法3:修改论文1、回顾指导意见。2、检查连贯性和转折句。3、校对文章。有些人可能以为文献综述就是阅读一本书,然后给它投赞成票或反对票,其实并非如此。文献综述要回顾同一话题的各种学术成果,包括系列丛书,也包括小册子一类的短小文章。有时,文献综述是一个更大的研究论文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防止重复研究、解决冲突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1:写作之前1、弄清教授的要求。有些指导老师会让你去做文献综述,除此之外没有更具体的要求,或者他们给出了具体要求,但你当时正在玩植物大战僵尸而没有记住。无论是哪种情况,明确教授期待什么样的成果是获得A的第一步。你应该包括多少资料?每种类型的资料他希望分别有多少?资料必须至少是最近的吗?在讨论你要写的主题时,你只是在做概括或批评吗?有些综述需要论点,但有的并不需要。你应该就这些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吗?你需要提供概念、历史这类的背景信息来帮助读者理解吗?2、缩小主题。在保持足够数量的必要资料的同时,尽你所能地缩小主题。采用发表顺序进行研究可能会查到很多本书,采用同类主题的研究顺序能帮助你更快捷更方便地搜集资料。注意更新。如果你在做人类学、历史学或社会科学的文献综述,不太注意时效性还勉强可以(实际上,观点的时间变化也可以成为论文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你在写自然科学的文献综述,比如写糖尿病的治疗,那么5年前的信息就已经过时了,可以挑选该领域最新的参考书目或文献综述来看,以感受你所研究学科的预期。3、找到焦点。不幸的是,你并非只是搜集资料并总结他们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还应该考虑什么主题和观点能把这些资料联系在一起。把这些书看作是一群就同一话题进行争论的朋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假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不必寻找确切的内容。是否忘却了该领域的一个方面?是否你搜集的所有资料都在描述一个理论?你看出显示出来的趋势了吗?这会极大地帮助你梳理出论文的机构,集中注意力于那些能实现论文目的的内容。4、建构论点。既然你已经找到了论文焦点,那就到了建构论点的时候了。你也许会觉得文献综述不需要论点,这种观点对错各一半:文献综述有论点,但论点之间相当不同。你的论点没必要为一种立场和观点辩护,相反,你只要说明资料的一个特定方面即可。例如,“该主题的当前趋势是A、B和C”,或者“1985年后的大多数资料都假定X理论”。说明这样一些内容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当前趋势在未来会如何变化?要是假定的理论是错误的该怎么办?这会让你的文献综述更有趣、更有意义。在强调一次,文献综述不是新信息。你不是在分析资料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你只是在做一个类似于电脑的工作——记录下你搜集资料的模型、漏洞和假设。5、评估搜集的材料。你可以以最好的意图和散文般的语言来说服最坚定的怀疑论者,但如果你搜集的材料确实不太可靠,那么这就是事实。总之,确保从不同层次评估你搜集的资料。作者的依据是什么?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得到论证的(故事、数据、历史发现等)?作者的观点客观公正吗?是否遗漏了能够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数据?资料的说服力如何?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要点?他们的工作是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该话题?方法2:构建论文架构1、从可靠的介绍开始。就像任何事情一样,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你的介绍应该让人们对你介绍的话题有个快速的认识,无论是主题方面还是组织模式。帮助读者了解他们要进行怎样的过程。如果你要使用一个论点,那就放在介绍段的末尾,在介绍结束的时候,读者应该参与到寻找证据和你论文的主体部分中来。2、组织论文主体部分。这是你有最多选择的部分,你找到很多资料,由于它们都是有关同一话题的,所以可能有很多共同的内容,你只要选择最自然的方式过渡到你的特定关注点上就好。按时间顺序安排。如果你在阐述不同时代的观点或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时间顺序也许是最可行的。按出版物组织文章。如果不同出版物有不同立场,这种组织方式会很顺利,如果资料之间有自然演进过程(例如激烈趋向保守化),那这种方式也会进展顺利。按趋势安排文章。如果你注意到了资料中的模式,按他们显示出来的趋势组织文章也许是最明显的结构。某些资料结合在一起会显示出随时间、地点或其他变量变化的模式。按主题安排文章。这高度取决于你的论文观点和你搜集到的资料。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关注点(例如“殖民主义正被视为罪恶”),也许会以能够把各个主题捏合在一起的方式安排每一小部分。3、得出明确的结论。最后一段需要总结你的论文,重申你在介绍部分说过的内容,讨论到目前为止你从你的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你也许可以让你的结论是建议式的。如果别人想在你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你所讨论的哪些内容可能有所进展?目前资料的模式和漏洞会有什么样的后果?4、使用研究证据。把不同资料自由地组合成你的语言来得出论点,要使用有专业成果支持的自己的语言。但是,少用引号。调查性质的文献综述不允许深入的探讨或详细的文本引用。 一些简短的当然可以,但是总体而言,这应该主要是你写的内容。5、保持自己的观点。确实,你不是在表述你内心涌现出的信息,但每段的开始和结尾仍应该是你自己的语言,你的观点应该优先表达并作为表达中心。当解释一段并非你所写的资料时,一定确保用你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信息。 然后,把它与你综述的内容相联系。有些教授也许会要求你评价资料并总结哪些资料对本领域的贡献最大,如果你的论文专注于此,在介绍时就决定你选择哪些资料,并将其串联文章始终。方法3:修改论文1、回顾指导意见。有些教授喜欢以特定的方式写作论文,确保你的文章不仅符合内容方面的指导意见,而且满足形式方面的要求。你的指导老师要求用APA格式列参考文献吗?边距怎么设置?页首、页尾、脚注、页码都怎么设置?他们希望你的姓名、标题和副标题写成什么样?他们希望你论文的引用页怎么标注?2、检查连贯性和转折句。最好坚持清晰简明的写作风格,但在第一次尝试时,这并不容易做到。重新检查自己的文章,修改那些含糊不清和冗长_嗦的内容。如果所有内容都清楚明白了,那么文章流畅吗?是否你的文章不仅段与段之间衔接得很好,而且句与句之间也衔接自然?确保你的研究依据和结论相符,对资料的安排符合逻辑。减少不必要的行话和专业词汇。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词汇库,但你的指导教授们并没有。要写能够被大众读懂的文章,不要写得过于深奥。3、校对文章。你已经把最难的部分完成了,现在你要做的只是检查下拼写、语法和标点符号。在写作和校对之间稍微休息一会儿——你的大脑已经够疲累了,休息好之后再回来校对。最好是有其他人也能校对你的文章。你已经把文章看了太多遍,以致于你会心不在焉,很难发现问题。换一个人来校对会发现那些你没注意到的错误,问一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寻求对模糊要点的澄清。小提示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你的任务可能会明确地要求文章中使用什么样的引用格式,通常,教授会把严格遵守引用规范作为分数评定的一部分。列出文献综述大纲。这会帮助你整理出思路,以有组织的方式呈现,让论文最终非常容易写。警告避免抄袭剽窃。使用自己的语言可以帮你避免许多学术部门都非常重视的抄袭剽窃,抄袭剽窃的证据会让学生被留校察看或开除(这包括没有过关的论文),所以确保所有引用的规范性。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又叫文献综合评述, 指在全面收集、阅读大量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研究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
用中国知网怎么查文献综述: 首先进入中国知网的网站,可以直接在检索栏中输入想要检索的文献综述格式,也可以利用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文献筛选。对于选定的文献综述格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