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8

壮儿象象
首页 > 期刊论文 > 有关三国演义的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丘比特來來

已采纳

一、集团斗争中“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聪明秀出”、“胆力过人”的时代豪杰 汉末军阀混战,大饥荒和瘟疫随之而起,这使汉末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期。残酷的现实与汉帝国宣扬的儒家“王道仁政”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对儒家的信仰开始动摇。现实使人们在生离死别的痛苦中思考着人的存在及价值,在人生无常的悲伤中爱恋执著人生、期盼重整山河。在寻找个人和民族生存出路中人们发现,“仁义礼”等儒家道德规范已经失灵,惟有人的“才智”才能使个人和民族重获新的生存环境。“汉末魏初是一个十分重视人的实际才能而鄙弃能说而不能行的虚伪的道德空谈的时代,也是在政治上实行‘唯才是举’的时代。表现在思想上,产生了关于所谓‘才性’问题的论辩。”①“才性”论辩的实质是人的才德关系,德才兼备是最理想的,但汉末魏初的道德是虚伪的空谈,因此曹操在建安八年至二十二年间四次求贤令中反复申明的“唯才是举”、重才轻德的思想具有着历史的进步意义。由于“德”与社会普遍的行为道德规范相联系,曹操对“才”的强调,也是对个体的个性才能发展的强调。从哲学角度看,重才轻德突出了个体智慧和创造的价值,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曹操的重才轻德成为魏晋思想解放的先声,并在曹魏元老刘邵的《人物志》里被贯彻弘扬。“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人物志》)②。这种“聪明秀出”“胆力过人”的英雄观突出和肯定了个体智慧力量的价值,它与刘邵“智者德之帅”观点和鉴识人物理论,对魏晋的思想、哲学、文学、时尚都起着重要影响。 汉末魏晋的变化——重整山河的愿望、唯才是举的思想、尊重个性价值赞赏人物风神仪容的审美思潮等,被罗贯中忠实地再现于《三国演义》中。小说中大力传播着曹操的“英雄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国演义》二十一回)③,描绘了一群扭转乾坤于乱世、气度超凡的智慧性英雄;在各种战事中重笔描写文臣献策武将竞技,展现了英雄辈出争领风骚的汉末魏晋时代景观。 “比力而争,智者为雄”(《人物志》)。曹操、刘备、孙权因此在“逐鹿中原”中脱颖而出。曹操智胜袁绍后,挥戈南下欲统占全国。孔明孤身过江,促使孙刘结盟抗曹。不料周瑜和孔明刚合作就产生矛盾。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四十四回)。乍一看杀机出自对孔明能“审势”又“知人心”洞察力的嫉妒,若此周瑜会变成一个战场上的奥瑟罗,嫉妒会使他逐渐着魔,最终在一种必然疯狂(唯程度深浅不定)的状态下杀死孔明。但是周瑜不仅有条不紊精心巧妙地部署抗曹,还随机应变地定下“三杀”孔明的计谋:先派孔明乌巢劫粮,借曹操之刀杀之;再限孔明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暗中设障使其贻误军机杀之;最后设下埋伏在孔明借得东风后杀之。可见嫉妒并没在心理性格上操纵支配周瑜;相反,周瑜一直清醒地关注和维护东吴的利益前途:孔明“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始终不失“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英雄气概。 曹操南下所向披靡,刘表迎降刘备惨败。孔明过江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吾等于中取利”。“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四十二回)。引火烧人自己脱身,骑墙观望坐收渔利,此计对于刘备走出眼下一无地盘二少人马三被穷追猛打的生存绝境,无疑是最优的最满意的解。至于盟友孙吴呢?按孔明第一设想:“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曹操返回北方,孙吴保住江东,刘备则占了荆州,有了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根据地。换言之,今天借孙吴兵力活下来的刘备,待有了地盘养精蓄锐后,便要干掉曹魏,扫荡东吴。而第二设想:“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仁义的刘备会立刻借敌手曹操的胜利,毫不留情地取代盟友东吴。看来,把东吴视作美味佳肴待时而吃的刘备集团,无论现在将来都是东吴的大患,而谋划者孔明就是“东吴的祸根”(四十九回)。周瑜没有孔明的洞若神明,没能看出孔明的真实心机最终意图,但他刚与孔明接触,就能知己知彼——我虽兵强马壮,人却智高一筹;就能见微知著——孔明“久必为江东之患”,周瑜可谓目光如炬、“聪明秀出”。 当初为助孙策“济大事”,周瑜力荐张昭张纮,赞美“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第十五回),二人后为东吴重臣张昭尤为第一谋士。孙策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周瑜对孙权说:“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将军。”他力荐鲁肃,盛赞他“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果然鲁肃识见与孔明略同:“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两次举荐人才中丝毫不见周瑜的嫉妒,而其慧眼识人虚怀大度让人赞叹。周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以上见第二十九回)可见周瑜力荐人才与刘备三顾茅庐一样,各为本集团的“昌”。如今周瑜面对“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孔明,非要杀之不可,与曹操不惜以徐母为人质从刘备集团硬挖走徐庶,与孔明有意“三气”周瑜并扬言“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五十六回)的目的一样:折断对方羽翼,致使“失人者亡”。可见周瑜的“三杀”有作为普通人的嫉妒,更有英雄的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是对“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历史经验的效法;是与曹操、孔明相同的英雄识见:用弱人强我来实现统一天下。作为集团的代表,周瑜及其失败烘托了孔明和刘备的仁政,但在集团斗争中周瑜所显示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聪明秀出”、“胆力过人”,展现出他作为汉末魏初英雄豪杰的本色。 二、个体斗智中挑战“智绝”、张扬自我、献身理想的悲剧英雄 在“三杀”、“三气”中,集团间斗争是以个体智斗实现的。作为个体周瑜,充分表现出了“这一个”失败英雄的悲剧精神。 周瑜个人智斗的对手孔明是怎样人物?“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④(《人物志》)智慧决定着仁义的实现。基于时代新观念,作者赋予刘备仁政的实现者孔明以“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塑造他为“智绝”。群雄中周瑜第一个将他视为个人对手,比谋斗智且志在必胜。对于周瑜个人来说,已智胜曹操,若再智杀孔明,自己便可雄踞一代风流之上,周瑜的行为表现了汉末魏晋的时尚。《世说新语·品藻》载:“恒公少与殷候齐名,常有竟心。恒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恒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恒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⑤这种“我”敢争和自视天下第一的狂傲,正是对个体智慧和创造的价值的肯定,是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周瑜要超越“智绝”,这让人想起了神话英雄夸父。夸父发下宏愿,“欲追日景”(《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太阳赛跑。周瑜和夸父所追求的都是不可企及的东西,此非狂妄自大,而是在命运、权威面前的傲然不屈自尊自信—— 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夸父逐日”表现了人类“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大气魄;向“智绝”孔明挑战,通过周瑜张扬个性显示了人类超越、完善自我的勇气意志。超越客观的规定,弥补主观的匮乏,在超越和弥补中主体获得新的自由,这就是作为个体的周瑜其形象形而上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孔明辅佐的刘备仁政的不可超越,决定了孔明智慧的不可战胜。悲剧人物精神的伟大在于:“不可与言而与之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西绪弗斯明知历经艰辛推上山顶的巨石还会滚下去,但他还是走回平原一次次重新开始;在永不放弃中显示着他的力量、意志和成功。同样,在“智绝”孔明面前,周瑜无论怎样殚精竭虑都超越不了,但失败的他不罢手,反倒更执著顽强地投入新的较量,直至战死在这一不可逾越的高度面前。人的生死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生死中间的生命属个人拥有。对于周瑜这类悲剧英雄,如何生存比何时死亡更重要,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理想,否则生命毫无价值。周瑜正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中,张扬自我,献身理想,以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既生瑜,何生亮”长叹出的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巨大遗憾!周瑜的悲剧精神震撼人心! 在弥漫着以智求生智者为雄的汉末魏晋精神的《三国演义》里,“三杀”、“三气”是智者生存的典型事件。在这场胜败早成定局却被不服输的周瑜拖延的持久战中,周瑜自塑了个性鲜明且张扬着汉末魏晋风采的悲剧英雄形象。作为东吴的杰出代表,周瑜显示出了扭转乾坤的智慧型英雄群像所共有的英雄本色;作为个人比谋斗智的败将,周瑜却和孔明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表现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从而获得了与完美无瑕的孔明同等的艺术魅力。完美的孔明放射着理想的光彩,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让万民瞩目;而周瑜以他带有嫉妒心理挑战权威、献身理想的独特生存方式,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赞赏。 鲁肃:看过《三国演义》小说、小人书或电视剧的人肯定都会对把鲁肃看扁,谁看得起那个土里土气、笨头笨脑、跟在诸葛亮身边转的土包子呢?yct/ 鲁肃当真是土包子吗?那是说书先生罗贯中说的。只有没有看过正史的人才会把罗贯中的侃大山当真呀!但是有几个人看过正史呢?所以不相信罗贯中侃大山的就是绝对的少数了。当多数人的脑子有问题,试问大家说脑子没有问题的人有问题会很奇怪吗? 鲁肃当然一点也不老土!《资治通鉴》记载,赤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出乎孙权的意料之外,鲁肃表现得并不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回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那才值得高兴呀! ” yct/ 这是土包子的表现吗?当然不是,这绝对是一个很有个性而且有理想的人的表现。假如不是这样,那么鲁肃就是非常狂妄了!反正有个性也好,狂妄也罢,这都说明鲁肃绝对不是一个没有个性,反应迟钝的土包子。 我们只知道公元207年诸葛亮和刘备讲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局,见解高超得不得了,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比诸葛亮早七年,也就是在公元200年,鲁肃就曾经给孙权做过类似的分析了。yct/ 我们先不妨对比下鲁肃和诸葛亮这两个方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这并不奇怪。诸葛亮是替刘备做规划,而且要为他谋取荆州,当然不会把刘表算一份;而鲁肃替孙权规划时,刘备还在寄人篱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和他来三分天下。但到刘表死后,鲁肃就立即调整了战略,变成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了。yct/ 第二,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是“汉室可兴”,而鲁肃则直言“汉室不可复兴”。这也是立场不同所致。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刘秀或者刘协的那个“汉”,是再也扶不起来了。但是,鲁肃作为孙权的人,可以公开把话挑明,而且撺掇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诸葛亮就不行,只能高举“复兴汉室”的旗帜,等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再说。不过,这和荀彧给曹操戴的高帽子一样,也成为诸葛亮一个沉重的政治包袱,我们以后还要讲到。第三,鲁肃的实施方案,是先夺取荆州,占有益州,由三分而两立,也就是把“三国”变成“南北朝”;诸葛亮的实施方案,是联合孙权,占领荆、益,等到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时再东进北上,也就是把“三国”变成“东西汉”。鲁肃的“三分”是现在时,诸葛亮的“三分”是将来时。但都要打荆州的主意,则是一样的。甘宁的建议,就是要迈出的第一步。然而孙权的首席谋臣张昭却表示反对。张昭说,我们的情况并不乐观(吴下业业),只能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大军一旦出发,灾难恐怕就会来了(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也马上就顶了回去,说国家把阁下当作萧何,怎么能这样畏首畏尾?那么,张昭和甘宁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孙权是怎么表态的?事情的结果又如何呢? 后来孙权和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和吕蒙的时后,他对鲁肃的评价是这样的:“鲁肃夜谈帝王大略是一快事;赤壁力驳众议,坚决主战是二快事;后劝我借荆州给刘备却是他的一短见。” 鲁肃所谈的帝王大略就是和隆中对一样的言论。其实我相信公元200年左右的读书人应该都有隆中对的概念的,就象上个世纪末,有看书报杂志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概念一样呀!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00年,鲁肃跟孙权分析天下大略:“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 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从孙权的口中,不但说出了鲁肃畅谈天下大略,而且他还是坚决反对张昭等赤壁之战主和,而坚持劝孙权调周瑜回来抵抗曹操八十万大兵的的关键人物;至于诸葛亮舌战群雄而奠定赤壁之战的基础是没有记载的。 其实孙权所表扬的都不是鲁肃最了不起的表现,鲁肃最了不起的表现恰恰 就是孙权认为是鲁肃的短见的,促成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的行动呢!这话怎么说呢?曹操占领了几乎整个长江以北的土地,势力之强大,根本就能一统天下了,所以吴国和蜀国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形成三国鼎立,阻止了魏国一统天下的行动。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正是鲁肃最大的贡献呀! 《资治通鉴》记载,最初,周瑜和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刘备坚决阻挠,慷慨激昂地说:“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了。”并派大军 阻挡吴军。 公元215年,刘备却自己西攻刘璋,气得孙权大骂:“这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 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要讨回荆州,刘备还是不还,而说:“等到凉州平定后,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 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而且多次欺孙权,使得吴、蜀两国关系很僵。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维持的呢?当然就是靠鲁肃了! 鲁肃不但劝说孙权把荆州借了给刘备,而且处处安抚关羽,开导孙权,努力维持局面的稳定;孙权和吕蒙等肯定没有这个耐心。《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公元215年,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要进一步了解鲁肃对维持三国鼎立局面的贡献,就要看鲁肃死后的情况。 公元219年《资治通鉴》的记载是这样的:初,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及吕蒙代肃屯陆口,以为羽素骁雄,有兼并之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密言于权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鲁肃去世两年后吕蒙便白衣渡江,杀了关羽。 从吕蒙和孙权的对话中,可以看到除了目标明确的鲁肃以外,吴国领导层厌恶蜀国君臣反覆无常的恶劣行径。在孙权、吕蒙等人的眼中,从刘备、诸葛亮到关羽,都是傲慢而且狡诈的,做事反反复复,是不可以诚心相待的一群小人。在孙权和吕蒙等忍无可忍的前提下,鲁肃却还是一直坚持安抚关羽,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贯彻一同对付曹操的明确目标啊!鲁肃一死,随着219年吕蒙杀关羽后,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于是瓦解。 鲁肃是个关注大局,拥有宏观智慧的人,他统帅吴国大军七年期间的行为,明显地体现出这个特点。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事必躬亲,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主观意愿;他只是在长江南岸的陆口朴实地练兵而已,现在岳阳陆口地区还遗留鲁肃点将台遗址。 公元200年,鲁肃定下“保守江东的王业基础”的使命。 公元208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压阵,鲁肃目标明确地力争抵抗到底,让孙权把周瑜调回来主持抗战,保住了江东的王业基础。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让孙权守南京(建邺);让刘备守湖北荆州;自己则在刘备的正后方湖南岳阳建设军力。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说,鲁肃是非常具体地把使命细分成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了。而且在七年里,他确实是建设了一股强大的兵力,可惜孙权让吕蒙和陆逊用这股兵力来杀关羽和击败刘备,而不是用来等待魏国可能被击败的时机呀! 《三国演义》所记载的当然都是吕蒙和陆逊的赫赫战绩,而不是鲁肃练兵的功劳。孙子说:“昔之善战者,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所指的应该就是鲁肃这样的将军吧?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点子而是实力,所以沉下心来建设军事力量的将军才是真正高水平的将军,这些有宏观智慧的将军放眼的是赢取整个战争的实力,他们所重视的不是微观战役中的点子。这些道理哪里是崇尚点子的人所能理解的呢?”吕蒙:江陵一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孙权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有能治好吕蒙病的人,赏赐千金。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但吕蒙终于在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 陆逊: 陆逊,字伯言。论武,在夷陵的那把火已经足够说明他是东吴中期的军事第一人;论文,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孙权有什么书信给刘禅或诸葛亮的,常先给陆逊看看,言语有什么欠妥当的,则由陆逊改之。于公,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说陆逊扰民,陆逊在孙权面前却推荐他。孙权问陆逊,为什么淳于式批评他,他却反过来要推荐对方呢?陆逊的回答是,如果他因此而毁谤淳于式就是“以乱圣听”,此风不可长,可见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于私,死后家无馀财,感觉是替东吴义务劳动了四十二年。不过好人却未必有好报。 这事还得从孙权立嗣说起。在三国时期,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袁绍、刘表莫不如此,孙权没可能不知道,但偏偏不吸取教训。太子孙登死后立孙和,这本是好事,他却又给鲁王孙霸相同的待遇,这就让有些政治投机者有机可乘。陆逊自然是太子的。陆逊这个人算的上忧国忧民,如: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与太常潘浚同心忧之,言至流涕。也有话直说,不管是孙权的儿子还是同僚诸葛恪,他觉得不对都是当面指出的。对很多事的看法如征夷州,征公孙渊事后证明也都是正确。在立嗣这种头等大事上自然是更不含糊了。 上表要求孙权确立孙和地位的唯一性,并屡次奏请回京,想亲口说服孙权。不料却引来孙的龙颜大怒,累遣中使责让逊。这招虽然比不上曹操的空盒赤裸裸,但恶劣程度却有过之。终于老臣陆逊,当时无论年龄还是资历都算的上是老了,愤恚致卒。死了就算了吗?没有。子抗,诣都谢恩,也不知道是谢哪门子的恩,却被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当时的陆逊可是尸骨未寒,若非年仅二十的陆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说的“权意渐解”,后果会不会像顾谭,张休也不一定,孙权对功臣之后可不是那么心慈手软的。想想孙权曾说的“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看看孙权在陆逊死前死后的所作所为,陆逊也算是个悲剧人物了。不过日后孙权还良心发现,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可谁又知道这究竟是真心忏悔还是在笼络人心。

137 评论

南京1942

作为一本精彩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更为现代人关注的,则是深蕴其间的管理谋略。某种意义上,它所透露的管理信息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几乎永远的生命力。人们最为惊叹的或是几个决策者身边的谋士群体,或许,整个《三国演义》的决策之争其实就是谋士群体之间的智力角逐。坦白说,《三国》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自有其风采。曹操雄才伟略、刘备仁义无双、孙权偏安江东,自都成就一番裂土拓疆事业,但其间各家强者由于各自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标准的不同,从而最终得到不同的收获。在《三国》里,一个势力倘若欲成大事,帐下必需要有一批猛将和人数越多越好的智囊团队——套用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三国》里的人才群体——或者智库——的形成往往如此:曹丞相那边,起初只是荀彧、荀攸二人前来奔投,一待二人感觉不错,立刻荐出程昱,程昱再荐郭嘉,郭嘉继续举荐刘晔,刘晔又荐二人……只一瞬间,曹丞相帐下便是谋士如云,曹操方智囊团里的主要谋士便是整装待发了。那吴国谋士团形成抛不开周郎功绩——早在辅佐孙策时,即向孙策推举江东二张,使得孙策亲自登门请出二人;等到孙权当政,又拉来鲁肃,还有随后被人推荐的顾雍、鲁肃荐的诸葛瑾,各荐贤才,迅速形成了东吴的智囊团。刘皇叔反倒有些空负仁君之名了,好容易有了徐庶,却被曹孟德走;急急忙忙皇叔三顾茅庐请出孔明;直到赤壁后,伊籍推荐了马家兄弟,有了几个人,刘备似乎立刻忘了之前没有智囊团的痛,待到那与伏龙齐名的“凤雏”庞统来投,竟然甚是不屑!就是这样直到入蜀,竟也未能筹措一个像样的谋士团。于是,不同的谋士团、不同的人才战略成就了不同的事业: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准确的话语应是“唯才是举”。只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便能看出他的人才观念——政策能最大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孟德三令”。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只有曹操才能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有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知人善任,知人敢任,知人能任,无疑是一个事业、一个领导者成功基石和支撑。也正是有了“大群”的人才,才有了那个奠定魏国成功的基本国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台和执行,才使得曹操作成了三国最为伟大的事业。孙权生逢幸时,父兄为他打下了三分江山,厚厚《三国》只见孙权一守再守,看似毫无锐气,实则深谋远虑,隐藏实力,要知道古语早云“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孙家一门三世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济济,流派众多,孙权本人年轻虽小,但却天赋极高,极善政治,看似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但观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没有什么地方反叛大臣逼宫,政治平衡艺术精妙之极。用人上孙权不似刘备,看人家庞统长得不漂亮便下放到山村去当县令——孙权很能做到惟才是用,所以东吴先有周瑜后出陆逊,甘宁、吕蒙——都是可与武圣关羽相抗衡的文武双全的盖世英豪。有了大批的人才,倚重一两个顶尖的人才就成为可能。因为他任用得当,所以他同样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周郎公瑾可是孙策选拔出来而留给孙权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是江东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也是仲谋自家人才战略的正确——全心全意依靠周公瑾,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为三国分立,称帝江东,奠定了基础。刘皇叔显得就有些惨淡了,虽然得全号称能得一即能得天下的“伏龙、凤雏”,但终其一生,这位平民皇叔也未有建立起能满足自己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库。或许和自己的人才观念有关,干渴的“鱼儿”好容易得到一池“大水”,就再也不愿意得到更多的水,不想也不会改造这片“水”让它更深更阔成为一片汪洋。诸葛亮个人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但似乎也不愿为刘皇叔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仅以诸葛孔明首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语焉不详:要那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要“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只要输,不要赢”,老师爷孙乾就只“安排功劳簿”罢了,这种战术安排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对将帅的锻炼,取而代之是诸葛亮个人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亮葛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万难能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于是,未能成为“汪洋”的那池子水干涸之后,“鱼儿们”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

276 评论

酸奶娃儿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250 评论

把你的锅盖盖好

《三国演义》线装本(广陵书社)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即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三国时期地图《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一书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赵云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又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真实的曹操是有不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和演义中的差别很多。但是历史上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三国演义》一书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三国演义》一书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1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三国演义的论文答辩

    还需要吗,需要的话可以联系

    丁国栋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毕业论文

    nikeyicongzhongdedaoqif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

    重庆渝祥居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三国演义司马懿的本科毕业论文

    诸葛亮吊孝/周瑜火烧赤壁/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诸葛亮巧用空城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六出祁山/周瑜火烧联营/关于张飞战

    长春小熊猫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曹操

    等后面的复制品吧

    丁锋8934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毕业论文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是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

    木易木每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