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打下成都后的杨森成了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已经名利双收、位高权重的杨森心中还有一件事情始终未能如愿…… 如今是时候付诸行动了,杨森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四太太、他最疼爱的女人田蘅秋来执行。在成都一公园,田蘅秋向自己的闺蜜摊牌:"军长(杨森)一直非常喜欢你,外面人也都说你是他的红人。他想迎接你成为我们家中的一员,我们共同生活……" 原来杨森的未遂之愿就是要将四太太的这位闺蜜收编到自己的"后宫"队伍之中。这位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子是谁?她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那么高的颜值吗? 1901年,美女盛产地四川成都又降临了一位美女,她便是民国仅有的七位女将军、黄埔女四杰之一的胡兰畦。这些后表,此处单说她有多么美。 "中国画报之父"伍联德创办的《良友》杂志大概应该不太陌生吧。这本杂志的封面必须是资深美女、国民美女,创刊号便是一代影后胡蝶,此后徐志摩的夫人陆小曼、一代影星阮玲玉、电影《色·戒》女主原型郑苹如等重量级美女轮番上阵。 胡兰畦也因其美貌、才艺荣登《良友》封面,这也让她的"美名"不胫而走,引来众多追求者,杨森便是其中的实力派之一。他对胡兰畦早就垂涎三尺,倾慕已久,这不,如今功成名就早已按捺不住,急着托人表白了。 可惜的是,胡兰畦并没有卖闺蜜和这位"四川王"的面子,当场就冷下脸来怼了回去,"让我做他的小老婆,做梦去吧!"胡兰畦不仅回绝了这门亲事,而且拒绝当杨森"登基大典"的总招待。 其实这并非胡兰畦的第一次拒婚。胡家算得上是殷实之家,胡兰畦19岁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父亲便将其许配给经商的表哥。包办婚姻和两人的距离,很显然,这不是胡兰畦想要的爱情。 已经接受先进思想的胡兰畦开始了第一次逃婚。婚后不久,胡兰畦从成都逃到川南,在巴县女学教书,并正式宣布和表哥解除本就是名义上的婚姻。 "告别"杨森的胡兰畦明白了自己此后的道路,她又考入川南师范学校,在这里教务长恽代英将其引领上了革命道路,她和另一位传奇女性黄一道联合组织了四川妇女联合会,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不谈后面,光就两次拒婚,勇敢投入革命事业,胡兰畦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的一大热点了。碰巧,胡兰畦的好友秦德君是她这段经历的见证者和倾听者,而老师兼男友的茅盾又成了秦德君的倾听者,就这样胡兰畦就成了茅盾长篇小说《虹》中主人公的原型人物。 投身革命的胡兰畦很快就在成都闹得风生水起,成了四川女界了不起的人物。而此时的她却走进了另一个人的世界,并且深深地为之倾倒。 1922年,陈毅从法国勤工俭学归来,担任重庆《新蜀报》的主笔。帅且不说,他还十分有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帅有才不说,关键还是个未婚青年;陈毅这气质、思想、条件让胡兰畦心动不已。她直奔报社,指名道姓,要和陈毅做挚友。 巧的是,陈毅和胡兰畦不仅是四川老乡,更是老庚,当年他们都是21岁。就这样,两个同龄人成了亲密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战友,关系十分融洽,差不多是无话不谈。 所以也就有人认为《陈毅诗词选集》中的《幽兰》是为这位红颜知己而写。究竟是不是,我不敢妄下结论,各位可以细品,细品! 革命时期的爱情很多时候是一种折磨和煎熬。不久,陈毅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而胡兰畦也在1925年嫁给了川军第三师政治部副主任陈梦云,婚后夫妻俩一起奔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 在广州,她走进了何香凝、宋庆龄等重要人物的圈子,她们不仅仅是胡兰畦的引路人,也是她的保护神。1926年秋,胡兰畦第一次走上战场,奔赴北伐战争前线,后考入武汉中央军校(前身就是在广州的黄埔军校),和胡筠、赵一曼、游曦一起成为"黄埔女四杰"。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巧,此时的陈毅正在中央军校政治部工作,分别数年,他们相聚在江城武汉。虽然此时的陈毅依然未婚,但胡兰畦已经有了丈夫,相聚对他们可能更多的感伤和哀叹。 很快,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毅走上了更为坚定的革命斗争道路,南昌起义、湘南起义……胡兰畦继续在武汉开展妇女运动,并在1930年去了德国。 在德国,与法西斯展开斗争的胡兰畦被关进了女牢,宋庆龄和鲁迅等人通力运作,三个月后她才重获新生。不过,这异国狱中的经历,也给了胡兰畦创作灵感,《在德国女牢中》一书问世,并在《世界报》上连载。 这部著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胡兰畦也因此受邀参加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会议,会议主持人高尔基不仅热情接待了她,还帮忙在莫斯科帮她分了一套房,享受苏联国民待遇。1936年6月,高尔基因病去世,斯大林亲历丧事并抬棺,当时扶灵成了抢破头的事情,胡兰畦很荣幸被选入治丧委员会,为高尔基引灵执绋。 1936年,胡兰畦归国到了上海。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她组建妇女战地服务团,上前线救伤兵、运弹药,进行战地采访,组织慰问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抗日将士们。当年11月上海沦陷,胡兰畦和她的战地服务团撤离上海。 1938年初,江西南昌,抗战浪潮让胡兰畦和陈毅再一次相逢。当时陈毅奉命在南昌建立新四军,而胡兰畦的战地服务团也辗转到了这里。 一别十载,昨日靓女俊男已人到中年。陈毅这期间经历了两段婚姻。1930娶了萧菊英,一次他遭白匪袭击,看到丈夫的战马卧血而死,萧菊英以为陈毅牺牲了,竟然投井殉情黄泉寻夫君;1932年,陈毅又和革命战友赖月明结为夫妻,不久革命形势发生变化,二人不得不分离。 要说谣言害死人,这话真的不假。1937年,游击战争结束后的陈毅四处打听妻子下落,得到的消息竟然是——赖月明被捕后跳崖自尽。在妻子的老家江西兴国,客居旅舍的陈毅悲痛不已,彻夜难眠,为"亡妻"写下了那首催人泪下的《兴国旅舍》。 谣言害的不仅仅是陈毅,妻子一样是受害者。其实,赖月明没死,只是和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流浪乞讨,后来听人说陈毅被反动派挖了心肝,便再嫁他人,在乡下种地。 所以应该说,十年后坐在胡兰畦对面的陈毅依然单身,而胡兰畦也已经和那个国民党军官丈夫离婚,恢复自由身。没有了羁绊,他们定下婚约:下次聚首便是喜结良缘时。 可命运偏偏和他们作对。1939年夏,胡兰畦接到了蒋介石签署的委任状,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女将军、国民政府任命的战地党政少将指导员。这顶帽子和她的特殊身份,正是她开展革命工作的最好平台,这期间,胡兰畦多次利用军衔为组织摆平了很多难题。 如果陈毅娶了胡兰畦,胡兰畦身份暴露非常危险。新四军政委项英出面阻止了这场婚事,"为了革命和个人安危,你们暂时不能结婚!" 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即便他们海誓山盟,爱得深沉,但上天还是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不得不牺牲爱情。 终于,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喜出望外的胡兰畦也不用再戴着"面纱"了,她得知陈毅已经是上海第一届市长,便去信请求会面,好让生长在心中二三十年的爱情能够结出果实。 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陈毅已为人夫(1940年,陈毅与张茜结婚)、为人父,孩子都好几个啦。胡兰畦爱情的花儿就此枯萎,她毅然选择了独身到老。 没有儿女,没有爱人,中间还遭受打击,几十年里胡兰畦孑然一身,孤独地活着。1994年底,93岁的胡兰畦带着遗憾告别了这个世界。 胡兰畦一生历经坎坷,对革命矢志不渝;在感情上,她更是伤痕累累,独自饮痛,正像她在个人回忆录中所说那般——
民国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时代,虽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总以为还发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汇吃饭的时候,看到店里面穿着民国学生服装的服务员,就更有这种体会了。回望民国时,那些身着华丽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举手投足之处,皆是东方式的妩媚与温婉。
▲
上面这件旗袍是民国名媛严幼韵曾经穿过的,后来曾在上海展出。严是上海复旦大学第一届女生、上海总商会第一任会长严筱舫的孙女,是联合国礼宾司资深官员、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的夫人,目前不敢肯定是否还在人世,只知道展览的那年她已经107岁了。
▲
赵一荻,人所皆知的“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同居36年后才有了正式夫人的名分,1964年两人在台湾结婚。上图是她(左三)年轻时与亲友们在上海所摄。
▲
1938年在美国纽约,由华侨组织进行的游行募捐活动,一波中国美女拉大旗进行募捐,国难当头仍然可以表现出来的优雅与自信在很多年后荡然无存……
▲
1939年的旧金山、纽约世博会之后,中国逐渐远离了世博会这个舞台。直到1982年,新中国才重返世博会的舞台,首次参加了美国诺克斯维世博会。上图是70年前中国参加的旧金山世博会的老照片。
▲
这幅照片据说是在旧货市场翻拍回来的,40年代上海当红明星的合影,只能大概看到阮玲玉的影子,其它的还没仔细辨认。
▲
上面两图刊载于1935《良友》杂志上。那会的旗袍还时兴扫地旗袍,外罩一披风更是时时髦装扮。而且裁剪已中西结合,有的没有旗袍传统的襟,袖口的设计也变成了蓬松的荷叶袖。
▲
还有姿势,以张爱玲为代表的叉腰形象似乎很受大家欢迎。
▲
王玉龄,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孀,真正内外兼备的民国美女。
▲
这是1939年的厦门,一群在公园游览的女子让人觉得民国气息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
还有这张摄于天坛的照片,有没有觉得气场超足,所谓“新时代的女性”亦远远不如。
▲
周璇,不需要多费口舌的大美女。
▲
宋氏三姐妹一生穿过的旗袍真的是很多。
▲
杭穉英,我国最早的商业美术家之一,设计的商品包装、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为素材,这是一幅西湖泛舟图,确实不错。
《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1]《良友》画报作为一份时尚杂志,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在中国内地出版了20年,其品牌的力量使杂志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且至今还有极大的影响力. 《良友》画报是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时尚新闻画报.《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是国内外政治新闻的图文介绍,其中政坛风云人物的照片占了绝大篇幅,这种政治报道的角度也带有明显追求时尚的用意.《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杜拉拉升职记单身公主相亲记婚姻保卫战我的青春谁做主
可以买《TVB周刊》,在广东可以买到,人民币12元
只有1部,共50集
爱情公寓吧有时间的话 可以去看看就是演员比较新 不过台词都很潮的
文学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通过电子邮箱、QQ等网络聊天工具或者邮寄等方式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也包括在各类文学作品网站上自行发表的网文等。文学投稿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子邮箱投稿打印或抄写手稿邮寄网络自行发表从QQ等聊天工具直接传送给编辑投稿注意事项:1、要仔细阅读各个刊物、出版社、网站的征稿要求,按照稿约的字数、类型等审查修改自己的稿件,避免无的放矢,盲目乱投。2、要看清稿费标准,避免因稿费的高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3、一篇稿件只投给一个编辑,不要遍地播种,通常对编辑也是从一而终,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4、除非文摘类刊物,或者说明收二手稿,一般情况下都不要一稿多投。5、投稿之前要调查一下刊物或者网站的信誉,以免出现拖欠甚至不给稿费的情况,以免自己遭受损失。6、自费出书或者发表论文一类的投稿,本着自愿的原则跟编辑详谈。下面提供部分报刊的投稿地址,仅供参考各大媒体高稿费投稿信箱 《时代青年》杂志编辑郜艳 《风流一代》杂志编辑郑儒凤 《深圳青年.国际》杂志编辑慧慧:hhwwjb@ 《女友》杂志编辑莎梨 《爱人》杂志编辑贾琼 《楚风.新故事》杂志编辑罗尔 《青春阅读》杂志社 《花溪》杂志编辑木每 《年轻人》杂志编辑王琳 《课堂内外.高中版》杂志社 《辽宁青年》杂志编辑宋凌燕 《青年心理》杂志编辑李明宇 《求职与打工》杂志编辑王学亮 《中国大学生》杂志编辑李东辉 《女报.记实》杂志编辑肖海生 《女报.时尚》杂志编辑小王 《花季.雨季》杂志编辑顿号 《新空间》杂志社zhonglj@ 《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徐风xu-feng@ 《广西文学.情感真品》杂志编辑韦露 《莫愁》杂志陆编辑 《时代姐妹》杂志编辑蒹葭 《爱情故事》 《女士》李晓洁编辑 《大学时代》荷洁编辑hejie604@ 《新青年》陈大霞编 《青少年文汇》骆洪亮编辑 《知音.打工》郭敏编辑 《新女性》子规cqxiaojing@ 《中国校园文学》谷美珏编辑 《华夏少年》张超编辑杂志信箱: 依怡信箱: 《少女》编辑陶陶 《少男少女》编辑部主任 《中学时代》海沫编辑 《人生与伴侣》黄伯益编辑 《现代交际》于蕾编辑 《顺德日报》 副刊 《温州都市报》 副刊 《新安晚报》 文学之舟 《镇江日报》 副刊 《中国气象报》 <<衢州日报>> 安徽经济报 《四川日报》蜀风 《北京新报》 城市闲情 《承德晚报》 《当代商报》 杨小丹 《都市天地报》 《都市女报》 副刊 《梅州日报》 副刊 《华商报》 副刊 《番禹报》 副刊 《厦门晚报》 副刊 《档案报》 副刊 《北京晚报》 副刊编辑 《云南政协报》 观察周刊 《桂林晚报》 闲情 《厦门日报》 海燕 《京华时报》胡同版 《湖州晚报》 《中国石化报》 姜高毅 《中国水利报》 蓝色周刊 《天津日报》 满庭芳 《闽南日报》 副刊部 《检察日报》 明镜周刊 《环境与发展报》人与自然 《西安晚报》 副刊 《三峡都市报》 《城市情感》 《深圳特区报》 《黑龙江日报 》生活随笔、小小说 《生活早报》 《生活报》散文、随笔 《北京日报》 文艺周刊部 《燕赵晚报》 杨柳风 《中国气象报》 云海 《人才市场报》 副刊 《城市情感》 《武汉晚报》 潘路 《西北信息报》 副刊 《新闻晨报》 闲情版 《现代女报》 谭可歆 《消费新报》 《农村报》小小说、民俗 《中国安全生产报》 信箱 《扬州晚报》 《深圳青年》 一滴水里的海 《伊梨日报》 《灵河网络》网络故事 编辑 家庭主妇报 男人女** 《**江晨读》社区生活 网事如风 私人空间 编辑 伊心 《中国青年》人生青春 青年报道 青春爱情 青春成功 青年广场 <<良 友>> 初恋滋味,良友妙品,爱情话题 爱情火锅 文化艺术报校园 今日教育 子夜独白 婚姻与家庭
没有了。《良友》于1926年诞生于上海,创办者是伍联德先生,截止到2022年11月16日,良友杂志没有了,《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1945年10月,《良友》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未褪去几千年的古典气质,现代风情又在十里洋场的上场演绎,一切事物不乏精致又充满新鲜味道。
各色传奇人物也在民国时期轮流登场,在这段乱世岁月里,演绎了一场绝代风华、曲折离奇的不朽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绎着近百年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杂志,于1926年2月15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本杂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这座极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内外凡有华人之地,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的盛景。
《良友》的巨大影响力
《良友》诞生于春寒料峭的上世纪20年代,当年这本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有着电影皇后之称的胡蝶,她是那个年代里上海滩最具魅力的女性。自从这本画报在1926年2月诞生以来,直到1945年10月停刊,她就像一位诞生于上海新思想潮流中的女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民国,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在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良友》画报的畅销:“《良友》无人不读:主妇、现代女性、工人、巡捕、老头子、掌柜先生、戏院的顾客、茶室里的茶客、学生、小学生;《良友》无所不在:在茶几、在厨房、在梳妆台、在收音机旁、在旅行唱片机上、在公园里……”
在这份画报中,人们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也能看到近代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她像一本中国年间的老照片画册,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女性服饰、文化、思想的变革。
《良友》并没有只对当时的中国人展示着近代民国的社会变迁,当年世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则评论:“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诞生于上海的《良友》,以其百科式大画报的丰富内容销往世界五大洲。
据说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总能够看到《良友》的身影;有些国外图书馆,也通过收藏《良友》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良友》对女性魅力的诠释“《良友》的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
既然《良友》能够赢得遍天下的美誉,那么这本杂志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究竟有怎样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魅力呢?这本画报在创办之际,上海已经开始弥漫着摩登元素的气息,人们将摩登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加之五四运动的成功,让上海的女性运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良友》创刊之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上海这个极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区,女性解放运动更是深入人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场的《良友》,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女性摄影视角,将民国时代的女性魅力完美、准确地诠释在世人面前。
《良友》为数不多的男性封面
在这本画报书刊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个星期的画报封面与抗日战争有关以外,《良友》总共174期的画报封面,其中有161张封面,以当时的女电影明星、名媛、女学生、歌舞表演者的照片,作为画报的封面女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说已经迎来了女性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女子仍然不得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否则这类女性就会被归于“不正经”女性的行列之中。
《良友》封面女郎的出现,给这种传统禁锢思想猛烈一击。因为出现在这些画报上的女郎,她们可以是德才兼备的名媛,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女学生,更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活跃在各大社交场合的明星。
从这个时候起,女子不必再做“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名媛小姐,他们不必遵守封建社会中那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数。
在画报女郎的影响下,许多年轻女子不再将抛头露面,打扮精致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当作是一种耻辱,她们更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胡蝶、陈云裳当红女演员一样,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员。
可以说,《良友》的出现,让民国时期的女性认识到,现代女性形象不应是居于传统闺阁,只懂得相夫教子的女性;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应当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私人公共空间。就这样,这本画报杂志帮助上海女性打破了原有的女性封闭状态,让她们开始建立起现代社会标准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
《良友》对服饰文化的影响“《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良友》不仅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世界,她也对近代女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就表示现在,上海女性穿着服饰的改变上面。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理学的思想禁锢,尤其是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女性的穿衣打扮都限制在了一个极其具有约束力的框架之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应当恪守礼仪,她们的衣领必须紧扣起来,长裙必须拖地,女性一旦将肌肤袒露在外边,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被社会所容,丧失了“妇道”之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即便经历了思想解放潮流,女性仍然不乏旧时代的穿着者。
《良友》率先打破了这一禁锢,在这本画报的杂志中,妇女们穿上了轻薄贴身的旗袍,再搭配一件长马甲与短衫,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就此诞生。
在《良友》发行初期,旗袍的长度仍然长至脚踝;然而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已经允许女性裸露出整个小腿;到30年代中期,以前宽松直线型的旗袍,其裁剪方式改为可以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收腰旗袍,起跑两侧的衩也越开越高,这让女性若隐若现的大腿更加具有魅力。从画报旗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上海近代女性逐步摆脱了封建时期的传统穿衣模式,这与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莫大联系。
除了旗袍以外,这本画报中经常刊登一些外国的西洋礼服,还有更加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泳、骑马等女性的运动服装。为了让中国女性与世界时尚接轨,《良友》也会不定期地刊登一些纽约、巴黎、伦敦这些有着世界时尚中心之称的服装时尚发布会。
欧美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潮流悄然传入中国,中国女性也开始尝试黑色的小礼帽,更加凸显身材,简单又美观的夏季时装。《良友》对女性物质生活的改变其次,《良友》对于上海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这一时期上海美容护肤品的繁荣上。旧时代的女性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已经拥有可以到社会各界工作社交的机会。当一个人融入到社会圈子中去的时候,她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就有爱美之心的女性而言,外貌上的打扮、改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心理召唤下,画报中开始出现教女性如何对自己的头发、眼睛、嘴唇、指甲进行创造的广告。
当然,有些专注于美容护肤品的商人,也开始向《良友》投放广告,据资料统计,这本画报中关于美容护肤品的广告占有极大比重。各类新型美容护肤品纷纷登场,旁氏白玉霜、三花牌香品都成为了上海女性排着长队积极抢购的女性必备护肤品。
美容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当属1931年的迪安公司,这家公司以自家美容商品为题,在《良友》画报上推出了10种系列产品,从女性所用的美容水、面香粉、胭脂、画眉笔,再到护手霜都有所涉及,从这些广告就可以看出,这个年代里女性美容产品得到了丰富发展,女性对于自己外貌的注重也更上一层楼。《良友》对女性精神生活的改变
《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最后,再来谈谈《良友》给当时上海的女性,所带来精神生活上的改变。自从上海对外开阜后,这座城市成为了西方舶来品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输入口,商业经济的繁荣,讲西方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传入了上海。
《良友》兴起的时间,正值上海电影业繁荣发展的时间段,所以这份画报中的重要内容,就以当时国内外著名影星的新闻有关。
由于与电影相关的新闻颇多,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近代女性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还与上海多家照相馆合作,刊登一些充满时尚、写实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哪位女性拥有一张在上海照相馆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标榜、炫耀的事情。《良友》这本旧时杂志,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也成为了民国年间近代女性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
20年前我还没出生.. 我13
1990年5月15日 刊社获“十一届亚运会捐款”荣誉证明书。1992年11月15日 刊社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妇联授予“办刊先进单位”,并为《女友》突破百万大关庆功表彰。1994年4月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影视文化兴趣问卷调查”中,《女友》被评为最受读者喜欢的十种杂志第二名。1994年7月 刊社党支部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4年9月 在中国新闻史学会举办的读者调查中,《女友》被列为“我们最喜爱的全国百家优秀报刊”之一。1994年10月 在全国妇联、新闻出版署期刊司、报纸司共同举办的全国妇女报刊评优活动中,《女友》获“好活动奖”。1995年3月 刊社被全国妇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9月9日 《女友》被陕西省公开发行的报纸、社科期刊质量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委会评为陕西省一级期刊。1995年12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首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1994年第4期封面获设计二等奖,《自己的民谣、自己的故事》获文稿二等奖,“‘希望工程’人人有书读捐助计划”获好活动奖。1996年12月 《女友》《文友》双双被陕西省公开发行的报纸、社科期刊质量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委会评为陕西省一级期刊。1996年12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荣获编辑、写作和美术设计共12项奖。1997年12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荣获编辑、写作、栏目和美术设计共5项奖。1998年2月 《女友》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百刊工程”评比中,被确定为“全国社科期刊百种重点期刊”。1998年11月8日 刊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为灾区捐书、捐款”荣誉证书。1999年9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荣获编辑、写作和美术设计共4项奖。2000年1月 《女友》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活动中,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2001年7月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2000年度中出版《女友》24种印张一等品”奖状。2001年8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荣获编辑、写作、栏目和美术设计共6项奖。2001年12月 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女友》荣膺中国期刊方阵最高层次“社科双高期刊”。在国际期刊联盟2000——2001年世界期刊年鉴上,《女友》被列为世界期刊500强第一类(妇女类)中的第16名。2002年 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女友》被评为“读者最喜爱的杂志”第四名;34岁以下年轻女性最喜欢看的杂志中,《女友》排第二位;根据国际期刊联盟“世界期刊趋势2002/2003统计数据显示,《女友》在世界妇女类刊物TOP50中列第26位。2003年1月10日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二届(2001-2002年)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中,《女友》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每两年滚动评比一次,是国内期刊界的最高奖。2003年11月 在全国妇联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活动”中,《女友》荣获编辑、写作、栏目和美术设计共8项奖。2003年11月 《女友》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莱蒂菲杯)特别奖”。此项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妇女读物研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3年12月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颁发的“2002年度出版的《女友》17种印张一等品”证书。根据国际期刊联盟“世界期刊趋势”2003/2004统计数据显示,《女友》在世界妇女类刊物TOP50中列第18位。2004年3月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女友杂志社期刊印制质量管理“优秀奖”。2004年10月 刊社获陕西省出版行业三项学习教育知识比赛团体“优胜奖”。2004年12月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颁发的“2003年度出版的《女友》24种印张一等品”证书。2005年2月22日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三届(2003-2004年)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中,《女友》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圣洁的背影维加斯2017-11-24 21:14:02来自话题 你想回到哪一年 这是我在21年前读过的一片文章,刊登在《女友》1996年第1期,这份杂志早已停刊,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却一直镌印在我的记忆里,今朝有幸来此,愿与各位一起分享,同时向原文作者“浪一”致敬! 4年前,我是武汉一个专门替父亲开夜车的“的哥”。我们共开一辆红色富康,他开白天,我开夜晚。 曾经,我是多么知足而惬意地逡巡在这都市的夜里呵!没有上大学,没有工作,没有女朋友,没有母亲,那生活中曾有的唯一约束——我的醉鬼父亲身上小丘般凸起的肌肉如今也松弛了。我不会弹钢琴,不会说英语,更不会什么电脑,可这一切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会开车,每月能挣2000多块养活自己!除了不会文雅地生活,卡车、轿车、自行车我全会修。悲伤时,我把车开出城外,在狂飙的速度中收音机尽情地吼叫发泄;欢喜时,专门找漂亮女孩搭车,操着蹩脚的普通话与她们聊天,到了替她们打开车门还分文不收……日子就这样在车轮卷起的尘烟中一天天流走…… 可有很多怅然若失的时候,我莫名地想到“妈妈”。有个妈妈该多好啊!她会用她的慈严让我身上少一些匪气、流气和俗气,或许我会被逼着念完高中,甚至上大学,做一个体面的文化人,再谈一场诗香墨浓的恋爱……可从我记事起,我的醉鬼父亲便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我妈死了。 那个夏天,武汉奇热,许多人直到傍晚才肯出门,所以开夜车的生意特好。我在把一个客人从汉口火车站送达武昌的一条深巷后,决定在这个连路灯也没有的僻静小巷抽支烟歇一会儿。我闭了大灯,打开收音机开始吞云吐雾。突然我发现,有一对母女搀扶着经过我的车向前走去。那女孩一手高举着一个打吊针用的输液瓶,一手用力搀着病中的母亲,口中不时柔柔地安慰着呻吟的母亲。当身着一袭白裙的女孩如天使般消失在黑暗里的时候,我那干涸粗糙了近22年的心突地湿润了。已经是深夜11点多钟了啊!我迅速打开大灯,为她们照亮前程。就在她们快走出巷口的时候,我一踩油门追上她们。我拉开车门对那女孩说:“去医院吗?我送你们,不要钱!”那女孩望着赤着上身的我满脸惊疑,我慌忙套上背心结结巴巴地说:“相……相信我,我……我没有妈妈!” 那个晚上,我一直陪着她们。直到凌晨3点钟,我才把她们送回到那条小巷深处的家。那个叫小蓉的女孩下车时,一定要付给我钱,我几乎是求着对她说:“小姐,你让我尝一回给妈当儿子的滋味,好不好?”透过灯光,小蓉的脸美丽而苍白。我把烟盒一把扯开,写上我的呼机号,对她说:“你妈有事,随时呼我!” 从此,我常常会莫名地把车从汉口开到武昌来,甚至拐进那条小巷,只为看看小蓉家的灯是否还亮着。而我的呼机却从未被小蓉呼过,我的心怅然若失。 大约1个月后的一天,小蓉终于呼响了我的呼机。我救火般飞车赶到,小蓉的妈妈已经昏迷在床。我和小蓉把她抬上车赶往附近的陆军医院急救。在6个小时的漫长的等待中,小蓉哭了又哭。我从她的哭述中才知道,这个女人原来并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这个离过婚的不幸女人,其实只是她的初中语文老师。因为小蓉没有母亲,老师便一直像母亲一样关怀着她。小蓉的父亲几年前去世后,便干脆认了这位郑老师做母亲,两人相依为命一起生活到现在。郑老师因为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和心脏病已提前退休,而小蓉其时则正在华中理工大学念二年级。 在医院的长椅上,小蓉如惊恐的小鸟倚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而我的心却悲伤而黯淡。如果小蓉不是这般如诗如画的女大学生,我一定会发疯似地追她,用我一身的气力和热血呵护她,然后与她一起侍奉这个病弱而善良的妈妈。可我只是一个鄙俗的“的哥”,在这两个善美的女人面前,我只配打开那扇朝北的车窗,遥看天上那母亲般圣洁的月亮,数那美丽的爱情星斗…… 一个月后,我开车帮小蓉把郑老师从医院接回。到她家时,我执意把她一直从车上背到床上。就在我为她打开桌上的电风扇时,我突然被她桌上用相框嵌住的一张小孩照片惊呆了:天啊,这张照片竟和我周岁时的照片一模一样!在这张放大的照片的右上角,还有一张郑老师抱着这个小孩的合影。我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莫非,莫非…… 我一把将小蓉拉至屋外的车上。我问她:“小蓉,麻烦你告诉我,郑老师以前有一个儿子吗?”小蓉说:“有的,还跟你同姓哩!他以前的丈夫是一个长途汽车司机,后来被单位开除了。两人离婚后,那男的从不让她见儿子。她搬家后,郑老师就再也见不到儿子。她每年到了儿子生日那天,总是要大哭一场……” 我发疯似地把车开到家,像一头粗暴的小牛一样把在家中酣睡的父亲唤醒。我狂怒地向他吼道:“你告诉我,我妈是不是还活着,是不是?你好狠心呀!你让我做了20多年没妈的孩子,让我和你一样活得粗俗、没用。我恨你!” 那几天,我像痴了一样,把车开在路上,一个客人也不拉。到了后半夜便把车悄悄开到小蓉的屋前,一边放音乐,一边哭。我是多么想推开这道门去认我的亲妈!可是小蓉的话却像刀子一样逼退着我,让我无法积聚勇气。妈妈常对小蓉说起我,说我“抓周”时什么也不抓,就捡了一支大毛笔;说我10个月便会喊“妈妈”;说我1岁半便会唱“小兔儿乖乖,把门开开”;说我现在一定是个聪明而漂亮的小伙,说不准会像她一样能写一手好文章;说朱自清为他的爸爸写了一篇《背影》,三毛为她的妈妈写了一篇《背影》,我的儿子如果跟着我长大也一定会为我写一篇《背影》的……妈妈呀!您的儿子不仅不会写文章,甚至连高中也未念完,如今只是一个因为打架身上留有累累伤痕的“的哥”。一个如此不肖的儿子突然失而复得,这会是您苦难的生命中最悲哀的一页么? 整整半个月,我没去那条小巷。小蓉呼了我,见面时,她对我的消瘦和远离一样惊诧。我说:“小蓉,我决定离开武汉去北京。”小蓉急切地问我是不是有跟人打架了,或者做了什么别的蠢事。我说不,说只是去读书,为了写一篇叫《背影》的文章给妈妈,以儿子的名义。小蓉在知道全部真相后,哭了。 第二天,我让父亲用车把我送到火车站。在把小蓉介绍给父亲时,我嘱咐他对小蓉的呼机务必随叫随到,昔日霸王一样的父亲笑得羞愧而怯然。在火车启动的那一刻,小蓉突然对站在车门口的我说:“等你写出你的《背影》时,我嫁给你!” 此后的3年我在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做了一名旁听生。我发疯似地读啊,写啊,这里的每个人几乎都被我朝圣般虔诚地请教过。妈妈的《背影》始终像圣母的召唤引导着我卑微的心灵。在我26岁生日的晚上,我在住所的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遥想我千里之外的母亲又在捧着儿子的相片哭泣,止不住悲鸣一声:“妈妈——”那一刻,我的文思如千年的枯泉,终于冲透岩层喷薄而出。我终于颤栗着一字一泪地写出了我的《背影》。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妈妈呀!我对虚掷的青春悔过后,才惊觉26年来缺失了对您背影的顾盼啊!” 我把文章给一位作家看的时候,他竟看得落了泪。我说:“老师,除了刊物,您还能帮我推荐到一家电台么?我妈妈眼不好,我要让她听见儿子的心声!” 就在北京一家电台决定播出我的《背影》的前一天,我打长途电话告诉了已经参加工作的小蓉,并让她将这个喜讯告诉妈妈。小蓉在电话里高兴的哽咽了,她说:“快些回来,带着你的录音带。只要你想娶我,哪一天都行!” 我盼归的心像帆一样被风灌得饱满而深情。我终于可以无愧地跪在我的亲娘面前喊妈妈了。我要让她听我深情的《背影》,让她在我和小蓉琴瑟合鸣的婚乐中听我们一起唤她“妈妈”。我要让她的晚年如锦似霞的幸福美满…… 火车驶进武昌站的时候,天色已完。我的小蓉在淡淡的灯光下亭亭玉立,而我喜悦的脸却霎时凝固在她左臂那道刺目的黑纱上。小蓉哭着说:“在我告诉妈妈,你终于写出了你的《背影》的那天,她太高兴了,她太高兴了……” 这世界喧嚣的声音一下子清净了,我的心一下子空了。 当蹲在暗处的父亲把我拉到站外的车上时,我突然从他的手中一把夺过钥匙。我把那辆红色的富康发疯似地启动,加速,加速,在郊外140码的疯狂中,我一边一边地哭喊:“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可我的悲伤怎么追不上您的背影啊……”我的泪飞扬在手上,那里有满满一握的速度,而那寂寞的夜却像一出幕落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悲剧,把我和狂奔的车永永远远地抛在了妈妈消逝的背影之后……心中的故事心中的故事©本文版权归 维加斯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29点赞转发收藏点击展开全文广告维加斯作者维加斯3日记 1相册全部回应 7 条维加斯维加斯2017-11-24 21:26:19她总能触动你的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结结2017-11-25 21:41:37那个年代的创作总是苦大仇深豆友1687784豆友-11-30 15:43:26铁窗泪添加回应广告维加斯的热门日记生命本来没有名字1赞 0回应思念哥哥-张国荣5赞 0回应广告相关阅读温泽的水彩工具推荐(入门级/全新手适用)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论书单分享打开应用查看【彩铅入门干货】|水溶性彩铅的实用技巧、水溶和油性彩铅的区别、纸张的推荐海上行记 秋霞圃:凝霞阁迷宫打开应用查看【初夏游园记】鹤园 陈从周、刘敦桢旧照考图绘对于空间的再书写—以镜清斋(
关于《女友》《女友》是一本侧重反映女性生活及精神面貌的综合类刊物。她一向以“做男子的知音、女子的知已、做所有读者的良朋益友”为办刊宗旨,力求深内涵、高品位、新视觉,由于清新、充满朝气的独特风格,从她诞生起就受到年轻朋友们包括男性朋友的由衷青睐。《女友》以良好的口碑及信誉令所刊登的广告获得读者充分的信任,使客户收到最大的效益。她以全新的广告理念,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与客户亲密合作,促进广告商与读者的互动。《女友》装祯精美,图文并茂,充满灵慧的文章和一流的广告制作成为国内期刊中发行和广告均获成功的典范。《女友》拥有数百万读者,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读者最喜爱的10种杂志评比中名列第二。据《中国经营报》载,北京美德兰信息公司就北京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在最受青睐的刊物中,《女友》居第四位;34岁以下年轻女性最喜欢看的杂志中,《女友》居第二位。在国际期刊联盟最新出版的《世界期刊趋势1999/2000》一书对世界期刊的分类排行榜里,中国期刊共有16种名列其中,《女友》名列在第一位。《女友》以其新潮、新锐、新鲜的姿态,始终引领中国女性刊物之先。她独具风格、常变常新的美术设计,精美的配图和精良的制作,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女友》从1999年元月起正式分为上下半月两个版本,将读者层次更加明细区分。上半月更加突出青春、互动的特点;下半月更加突出智慧、理性的特点。据《2001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对全国各大重点城市读者调查:* 1、《女友》在各大城市广受欢迎,阅读率名列前茅。国内七大城市十本最常被阅读的杂志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武汉 西安 沈阳读者 上海电视 读者 知音 知音 读者 读者青年文摘 读者 家庭医生 读者 读者 * 女友 * 女友知音 知音 家庭 家庭 家庭 家庭 知音* 女友 现代家庭 知音 青年文摘 幸福 知音 当代歌坛读者文摘 青年一代 YES * 女友 家庭医生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家庭 * 女友 青年文摘 故事会 青年文摘 家庭报 家庭时尚 时尚 家庭 家庭医生 * 女友 家庭医生 人生十六七电视周刊 当代歌坛 * 女友 时尚 故事会 少男少女 故事会当代歌坛 新民周刊 少男少女 中国青年 当代歌坛 时尚 时尚家庭医生 家庭 佛山文艺 商界 少加少女 小说月刊 男生女生* 2、对《女友》阅读人群的消费行为调查发现,均属购买力较强的类别,他们具有对广告的信赖度高、重视传统家庭观和健康营养、重视价格的特性。(以下资料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读者调查报告。)*《女友》上半月刊发行量每期78万份左右,下半月刊发行量每期51万份左右。各重点城市及省份发行量统计如下:城市/省份 上半月 下半月 城市/省份 上半月 下半月 城市/省份 上半月 下半月北京 48131 41336 山东 68805 32751 河北 32233 14213上海 36408 34864 江苏 58731 32373 四川 34740 21261重庆 13576 12187 浙江 40090 30517 陕西 40431 25187天津 25668 20647 河南 41450 14873 湖北 26282 23926广东 70769 60037 辽宁 31105 22489 其它… 213450 123635《女友》上半月刊读者档案性别及年龄构成:女性读者占绝对优势,占%,年龄大部分在18-25岁之间。学历构成:平均文化程度介于高中和大专之间。职业构成:在校学生、各类企业员工及商业服务业员工占读者总数的70%。l 消费构成:《女友》上半月刊读者的人均月消费额为1020元,其中50%用于食品类,25%用于衣着类,25%用于日用品类。消费时较注重时尚流行指向,广告信赖指向明显。《女友》下半月刊读者档案* 性别及年龄构成:积极上进,追求理想的都市时尚女性,以及其它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的社会青年,女性占%,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目前年龄23-35岁。学历构成:平均文化程度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职业构成:高校学生、各类企业高中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构成下半月刊的主干读者群。l 消费构成:《女友》下半月刊读者的人均月消费额为1840元,其中食品类占45%,衣着类占30%,用品类占25%。消费时注重时尚流行指向,广告信赖指向明显。她们是高档女性期刊杂志的主要消费者,有较高素质,她们的月收入基本在2000-6000。《女友》上半月广告费千人成本:元;《女友》下半月广告费千人成本:元。* 《女友》读者较为关注的广告产品类别主要有:服装首饰、护肤、彩妆、日用家居、食品饮料、电子通讯等,其中画面形象设计漂亮者备受读者青睐。* 近年来与《女友》合作的主要广告品牌有: 1、 化妆品:欧莱雅、雅芳、玉兰油、雅倩、旁氏、娥佩兰、美宝莲、丽花丝宝、可伶可俐2、 服装:淑女屋、播、江南布衣、城市丽人、欧妮尔、威丝曼、露黛尔3、 鞋类:耐克、百事、安踏、别克4、 洗发沐浴液:潘婷、海飞丝、飘柔、夏士莲、润妍、蓝蓓丝、力士等5、 电子通讯:摩托罗拉、科健、三星、诺基亚、西门子、TCL、名人等6、 食品:金帝、卡美拉、雀巢、伊利、乐百氏、康师傅、汇源、大湖7、 女性用品系列:护舒宝、娇爽、洁婷、高洁丝、倍舒特等……《女友》期待与您真诚合作,共同发展!我们的联络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5号楼107室电话: 85801976 65678332传真:手机: 邮发代号 名称 刊期 单价46-324《女友.花园版》 月刊 1546-325《女友.情感版》 月刊 《女友.校园》CUTE 月刊 652-22 《女友.家园》LOVE 月刊 652-95 《女友.国际版》 月刊 5
蝴蝶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未褪去几千年的古典气质,现代风情又在十里洋场的上场演绎,一切事物不乏精致又充满新鲜味道。
各色传奇人物也在民国时期轮流登场,在这段乱世岁月里,演绎了一场绝代风华、曲折离奇的不朽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绎着近百年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杂志,于1926年2月15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本杂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这座极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内外凡有华人之地,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的盛景。
《良友》的巨大影响力
《良友》诞生于春寒料峭的上世纪20年代,当年这本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有着电影皇后之称的胡蝶,她是那个年代里上海滩最具魅力的女性。自从这本画报在1926年2月诞生以来,直到1945年10月停刊,她就像一位诞生于上海新思想潮流中的女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民国,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在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良友》画报的畅销:“《良友》无人不读:主妇、现代女性、工人、巡捕、老头子、掌柜先生、戏院的顾客、茶室里的茶客、学生、小学生;《良友》无所不在:在茶几、在厨房、在梳妆台、在收音机旁、在旅行唱片机上、在公园里……”
在这份画报中,人们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也能看到近代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她像一本中国年间的老照片画册,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女性服饰、文化、思想的变革。
《良友》并没有只对当时的中国人展示着近代民国的社会变迁,当年世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则评论:“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诞生于上海的《良友》,以其百科式大画报的丰富内容销往世界五大洲。
据说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总能够看到《良友》的身影;有些国外图书馆,也通过收藏《良友》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良友》对女性魅力的诠释“《良友》的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
既然《良友》能够赢得遍天下的美誉,那么这本杂志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究竟有怎样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魅力呢?这本画报在创办之际,上海已经开始弥漫着摩登元素的气息,人们将摩登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加之五四运动的成功,让上海的女性运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良友》创刊之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上海这个极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区,女性解放运动更是深入人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场的《良友》,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女性摄影视角,将民国时代的女性魅力完美、准确地诠释在世人面前。
《良友》为数不多的男性封面
在这本画报书刊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个星期的画报封面与抗日战争有关以外,《良友》总共174期的画报封面,其中有161张封面,以当时的女电影明星、名媛、女学生、歌舞表演者的照片,作为画报的封面女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说已经迎来了女性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女子仍然不得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否则这类女性就会被归于“不正经”女性的行列之中。
《良友》封面女郎的出现,给这种传统禁锢思想猛烈一击。因为出现在这些画报上的女郎,她们可以是德才兼备的名媛,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女学生,更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活跃在各大社交场合的明星。
从这个时候起,女子不必再做“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名媛小姐,他们不必遵守封建社会中那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数。
在画报女郎的影响下,许多年轻女子不再将抛头露面,打扮精致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当作是一种耻辱,她们更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胡蝶、陈云裳当红女演员一样,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员。
可以说,《良友》的出现,让民国时期的女性认识到,现代女性形象不应是居于传统闺阁,只懂得相夫教子的女性;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应当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私人公共空间。就这样,这本画报杂志帮助上海女性打破了原有的女性封闭状态,让她们开始建立起现代社会标准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
《良友》对服饰文化的影响“《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良友》不仅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世界,她也对近代女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就表示现在,上海女性穿着服饰的改变上面。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理学的思想禁锢,尤其是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女性的穿衣打扮都限制在了一个极其具有约束力的框架之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应当恪守礼仪,她们的衣领必须紧扣起来,长裙必须拖地,女性一旦将肌肤袒露在外边,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被社会所容,丧失了“妇道”之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即便经历了思想解放潮流,女性仍然不乏旧时代的穿着者。
《良友》率先打破了这一禁锢,在这本画报的杂志中,妇女们穿上了轻薄贴身的旗袍,再搭配一件长马甲与短衫,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就此诞生。
在《良友》发行初期,旗袍的长度仍然长至脚踝;然而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已经允许女性裸露出整个小腿;到30年代中期,以前宽松直线型的旗袍,其裁剪方式改为可以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收腰旗袍,起跑两侧的衩也越开越高,这让女性若隐若现的大腿更加具有魅力。从画报旗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上海近代女性逐步摆脱了封建时期的传统穿衣模式,这与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莫大联系。
除了旗袍以外,这本画报中经常刊登一些外国的西洋礼服,还有更加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泳、骑马等女性的运动服装。为了让中国女性与世界时尚接轨,《良友》也会不定期地刊登一些纽约、巴黎、伦敦这些有着世界时尚中心之称的服装时尚发布会。
欧美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潮流悄然传入中国,中国女性也开始尝试黑色的小礼帽,更加凸显身材,简单又美观的夏季时装。《良友》对女性物质生活的改变其次,《良友》对于上海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这一时期上海美容护肤品的繁荣上。旧时代的女性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已经拥有可以到社会各界工作社交的机会。当一个人融入到社会圈子中去的时候,她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就有爱美之心的女性而言,外貌上的打扮、改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心理召唤下,画报中开始出现教女性如何对自己的头发、眼睛、嘴唇、指甲进行创造的广告。
当然,有些专注于美容护肤品的商人,也开始向《良友》投放广告,据资料统计,这本画报中关于美容护肤品的广告占有极大比重。各类新型美容护肤品纷纷登场,旁氏白玉霜、三花牌香品都成为了上海女性排着长队积极抢购的女性必备护肤品。
美容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当属1931年的迪安公司,这家公司以自家美容商品为题,在《良友》画报上推出了10种系列产品,从女性所用的美容水、面香粉、胭脂、画眉笔,再到护手霜都有所涉及,从这些广告就可以看出,这个年代里女性美容产品得到了丰富发展,女性对于自己外貌的注重也更上一层楼。《良友》对女性精神生活的改变
《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最后,再来谈谈《良友》给当时上海的女性,所带来精神生活上的改变。自从上海对外开阜后,这座城市成为了西方舶来品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输入口,商业经济的繁荣,讲西方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传入了上海。
《良友》兴起的时间,正值上海电影业繁荣发展的时间段,所以这份画报中的重要内容,就以当时国内外著名影星的新闻有关。
由于与电影相关的新闻颇多,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近代女性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还与上海多家照相馆合作,刊登一些充满时尚、写实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哪位女性拥有一张在上海照相馆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标榜、炫耀的事情。《良友》这本旧时杂志,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也成为了民国年间近代女性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