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啊,在青岛只比中国海洋差点,工科实力绝对强,两院院士不少,教育实力绝对强,学校学风很好,地处黄岛,虽然学校位置有点偏,但都有公交车,想去青岛的话,轮渡也很方便
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6个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1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80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33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4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4至2008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84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3项,承担省部、厅局级项目509项,承担科技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2282项;发表学术论文8127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069篇;出版著作358部;鉴定科技成果174项;获准专利60项;荣获上级奖励142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8项;科研经费67319万元,连续五年均过亿元,2008年达18187万元。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现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的8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举办多项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都是些空话 具体得看
学工科就来吧,采矿,测绘都很牛逼,学别的就算了吧
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在国内大学排名146,建校于1951年,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名
综合排名第7,依次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理工科排名只有一个可参考(武书连的),1山东大学,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青岛科技大学4山东科技大学5山东理工大学,这个5个学校进全国百强了。
这个有什么意义么?里面专业差别太大了 山大,海大,石油。山师,农大
在二本中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五大核心期刊权威机构的评选结果均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理学版)、(医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属于核心期刊。
我以前评职称,自己联系杂志社的编辑,投稿-审核,最后忙了半天,绕了很多弯路,也没能发表出来,现在的杂志社都是要好处或者关系的..哎,无奈之下,找了家帮我发表,他们一下就通过了,我一个月多就收到了期刊,这社会关系就是关系啊,偶那篇讠仑文是壹品优 帮我发表的,蛮不错的。
大约1个月左右。山东科技大学源起于1951年在淄博洪山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两所学校分别发展为淮南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泰安煤矿学校在泰安组建山东矿业学院。1999年,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2004年,学校主体搬迁至青岛。
增刊一般评职称什么是不算的,但算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还是不要发增刊的好。
是的,详见封底截图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山东科技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山东省青岛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3767CN: 37-1357/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山东矿业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东南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作为百年名校东南大学的文科学术窗口,《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继承20世纪初国立东南大学《学衡》杂志的优良传统,倡导求实和严谨的治学风气,关注传统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注重新兴学科、特色学科及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主要栏目有“艺术学研究”、“伦理学与科技哲学”、“经济决策与企业管理”、“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 “社会与法制”、 “文学与中国文化”、“高等教育学”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关注传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学术史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以推进学术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英文版是EI,SCI不检索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比较好投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出版规范,编委们对知识的理解全面、考虑周到,对待投稿的作者耐心讲解,提出改进的意见。审稿较快,版面费较低。
是的,详见封底截图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山东科技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山东省青岛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3767CN: 37-1357/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山东矿业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这个有什么意义么?里面专业差别太大了 山大,海大,石油。山师,农大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79年9月创刊,开始为不定期出版的内部交流刊物;80年代获得国内统一刊号CN37-1124,国际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100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