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家电制造业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家电制造业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家电制造业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在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进入“十四五”,家电行业将全面面临传统家电产品消费量增长缓慢的压力。同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快速发展仍是主要趋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健康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消费升级需求,将助推家电产品结构升级。

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

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8333亿元,同比下降,跌幅高于我国社会消费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这是继2019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持续下挫的第二年,降幅比2019年扩大个百分点。在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

2020年,在一季度行业运行形势严峻情况下,家电行业企业营业收入自2020年4月以来持续好转,基本弥补了第一季度的损失。2020年后半年,中国家电行业稳步恢复,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数据,2020年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为亿元,同比下降

疫情加速各类家电零售向线上转移

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流量向线上进一步集中,家电企业纷纷加大拓展线上渠道。在家电线下需求缓慢恢复的背景下,龙头企业更为积极主动的拥抱线上渠道,2020年家电产品消费也整体由线下零售向线上转移。

从各类家电产品来看,2020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线上零售占比已超过60%,小家电对线上渠道依赖程度更高,从具体的品类来看,吸尘器、净化器电饭煲等众多小家电对线上渠道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线下渠道。其中吸尘器线上零售量已占总零售量的90%以上。这说明家电市场已经适应疫情并孵化出新的供需结构。

消费刺激政策逐步出台,促进家电需求进一步复苏

在消费刺激政策带动下,市场将逐渐得到修复。除2021年1月商务部提到的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之外,2021年4月,广东也开始重启“家电下乡”,将安排亿元支持此次行动,以企业和政府补贴各5%的力度,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从消费支持力度上来看,虽然不及2009年,但整体对消费信心的恢复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内家电零售端市场也有望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渐被激活。截至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相关政策及规划如下;

2021年5月,家电协会发布《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中国家电工业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效率、质量和品牌升级,全面提升中国家电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家电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如下:

疫情对市场的改变不只是消费的缩减,还有对商业和产品形态的变化。在家电市场,产品结构调整呈现加速趋势,体现出对丰富功能产品、细分功能产品、高端产品的热情,消费升级与家电业转型同步加速。

随着收入提升,家电产品结构调整加速,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家电行业重新审视产品与需求、销售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以推出适应当下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产品。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电商发展模式与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态势,产品销售量增速放缓,但家电消费升级态势良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升成为最大亮点。

纵观近几年家电产品生产情况,2014年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处在历史高水平。2014年,大家电中冰箱与洗衣机产量零增长或小幅下降;微波炉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此外,厨卫及小家电市场增长稳健,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更呈旺销态势。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4年,净水设备零售量达706万台,同比增长;零售额达160亿元,同比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2014年销量为760万台,同比增长;零售额为151亿元,同比增长。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家电行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随着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家电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8%左右,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万亿元发展目标。

2015年,市场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会困扰家电行业运行。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新常态下的家电行业回归内生增长轨道,牢牢把握消费升级机遇,稳步向前的主基调并不会改变。

日前发布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家电行业景气度稳中略降,四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点,较上季度略降点;家电产业预警指数降至代表行业运行正常的“绿灯区”与代表运行偏冷的“浅蓝灯区”的临界线。根据模型预测,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值分别为 和,受制于下行压力,难有大幅回升。

从行业运行情况看,2014年家电内销市场低迷,大部分家电产品销量增长缓慢,大家电行业深陷负增长困境;行业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空调器的工业和商业库存合计约2500万台,高出正常年景800万台,家电产成品资金占用升至历史高点。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力图以价换量维持高增长。

“价格战不是家电行业的出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明确表示,在经历前些年刺激政策带动的产销高增长之后,家电行业进入了市场调整期。今后一段时间,产能过剩、消费透支、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家电行业需求总量预计没有变化,可能会零增长甚至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不论是降价促销或者是以旧换新,都将只是在继续透支未来市场。家电行业的主攻方向须放到加快转型升级上,努力在低增速情况下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家电行业调整有其必然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这也为家电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首先,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家电行业作为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运行还是以平稳为主。随着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作用日益突出,家电行业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其次,前期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加剧了市场和行业波动,家电行业在尽享政策红利之后也应以平常心面对当前的调整。而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意味着今后扰动市场的人为因素会减少,家电行业发展将步入内生增长轨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常态。第三,家电消费由普及期转入升级期,家电行业供给必须与时俱进,由注重量的增长转为质的提升。从竞争方式看,规模扩张与价格手段逐渐失灵,创新变革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企业须从提供创新型、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中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源泉。

家电协会掌握的情况也表明,尽管市场处于平淡期,但消费升级势头良好。在中高端大家电销售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母婴系列产品、老年银色系列产品、厨房系列产品也显示出升级趋势。免滤豆浆机、馒头机、面条机、原汁机、智能电水壶等一大批系列化创新产品继续丰富市场,空气净化、净水器等环境类电器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面对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广大家电企业在坚持提高产品质量和精细化水平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削减低盈利产品生产,加大“两高”产品推广,效益状况继续改善。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四季度家电行业销售利润率为,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创近10年以来新高。

展望2016年家电市场,家电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国内外市场动力不足问题仍将延续,多种产品高库存的局面将对家电行业产能正常释放构成不利影响,但是消费升级的大潮势不可挡,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层次推动着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家电行业只要认准转型升级的前进方向,把握发展机遇,就有希望战胜困难、站在新的高点上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家电市场膨胀迅速 世界家电的生产土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和西欧,全球83 %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 %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东欧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和接近西欧市场两大优势日渐兴起;亚洲市场潜力 (一)家电市场膨胀迅速世界家电的生产土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和西欧,全球83 %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 %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东欧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和接近西欧市场两大优势日渐兴起;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正在成为最大的家电生j 叔基地。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止在以大国地位跻身全球家电市场。这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肖先,从国内市场看,GDP 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利十耐用消费品市场增长;房地产业保持较高的稳定发展速度,有利于家用电器销售;国家推行城镇化.咙略有利于家电产品增长;而富农政策逐步生效,农村市场开始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节能产品标准,促进了家电产品的更新。其次,从国际市场看,家电作为家庭必条品需求稳定,全球市场稳定增长;跨国公司原产地转移,中国产业规模扩张;价格导向为中国的产品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的家电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升,正在成为世界家电大国。,(二)家电行业竞争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家电市场的竟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品牌、价格、终端市场和流通渠道上。家电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1 .品牌家电企业着力打造企业实力和品牌知名度,通过轰炸式的电视广告不断加深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并通过终端建设来塑造品牌形象,渠道销售竞争越演越烈。国美、大中等卖场成了家电品牌的竞争战场。知名品牌在专柜建设方面狠下功夫,试图营造人陛化和差异化的专柜氛围,从专柜格局、灯光表现等细微之处塑造品牌形象,来留住消费者的脚步。专柜现场氛围的营造,试图给消费者提供了产品的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同时,事件营销、网络营销也日渐为家电行业吸纳。2 .价格家电行业的价格竞争激烈,外资品牌也参与其中,国内品牌在价格上的优势正逐步丧失。激烈的价格战使得家电行业正在走差异化发展的路线,多种家电品牌在技术、节能、健康等力面人做文章,新产品种类数量激增、推出步伐加快。差异化竞争策略止使家电销售liJ 场更加丰富,也使家电liJ 场特别是小家电liJ 场摆脱曾经的低级竞争,促进了家电市场的完善和发展。3 .终端市场终端liJ 场的热点为家电套装销售趋势日渐清晰。家电套装销售,是品牌、价格、服务和品质消费的必然产物。近年家电超市的快速成氏,也从增强了家电套装销售的信心。4 流通渠道 家电市场营销与渠道一一卖场的合作非常密切。目前,卖场出现如下趋势: 1 )恶性竞争 各家卖场由于门店集中不得不采取盯梢促销,以截杀同行新店开张,一些地方存在杀价的恶性竞争。 2 )运营商与家电卖场竞争升温 家电市场营销与渠道一一卖场的合作非常密切。目前,卖场出现如下趋势:1 )恶性竞争各家卖场由于门店集中不得不采取“盯梢”促销,以“截杀”同行新店开张,一些地方存在杀价的恶性竞争。2 )运营商与家电卖场竞争升温家电连锁卖场与运营商的捆绑销售合作,只是一种渠道合作。目前一些想扁平化的家电运营商也尝试着在进入四级市场时,通常直接寻找县级经销商。这种直接找经销商的模式降低了纵向成本,增加了对市场控制的力度,但也对家电企业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家电卖场竞争新模式浮出水面各)家目前陆续推出利用节假日进行全国压价销售的模式,如苏宁的“普惠价格+高端产品+全国联动服务”模式。此外,事件营销、网络营销也日益被广大商家所接受。(三)小家电发展尤为迅速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要求也随之提高,小家电快速进入消费者家庭。从市场需求量上看,欧洲平均每家有30 多种小家电,而在中国平均每家仅有3 一4 种小家电。在大家电市场日趋饱和、受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则富增民、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等环境下,业内人士指出,今后2 年仍将是我国小家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年需求量增幅在300 / 0 以上,2007 年国内小家电销售额将达到1000 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小家电市场己逐渐步入快速成民期,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利润增长的又一主要源泉,但中国小家电liJ 场的发展还远不如传统大家电产品市场发展成熟。(四)家电行业网络广告投放情况据艾瑞十2007 年1 月25 日最新发布的《 06 年网络)’告投放十大行业》 数据显示,家电在06 年的广告表现与其所属的人类消费电子类趋势一致,并继续保持该行业内主力军的地位。消费电子行业广告投放2006 年与2005 年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投放总额有所增长。两个年度9 月份)’告投放均达到了最高点。尤其是每年10 月的“黄金周”前后,是家电行业销售的高峰期,也是各人品牌重点进行营销竞争的时期。

全球家电发展历程

世界家电产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0年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照明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收音机、冰箱、电视开始逐步进入生产阶段;第二阶段开始于1945年,家用电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始被广泛应用;第三阶段从1970年开始,小家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个性化、便携化的小家电产品逐渐收到消费者青睐。

2020年全球家电零售额下降3%

2015-2019年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海尔智能家居集团上市文件中披露的数据,2019年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为4354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初步统计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下降至4218亿美元。

(注:2019年为全年统计数据,2020年为初步统计数据。)

海尔为全球家电龙头品牌

2020年,全球主要家电制造商前五排名为海尔、LG、惠而浦公司、美的和BSH。根据Statista披露的数据,2020年全球主要家电制造商收入排名第一的是海尔,家电营收为321亿美元,其次为LG,家电营收为205亿美元。

小家电为全球家电最受欢迎的品类

目前,小家电和制冷器具为全球家电销量的龙头细分品类。根据海尔智能家居集团上市文件中披露的数据,目前,小家电零售额在全球家电中占比最高,2019年家电零售额为1065亿美元;2020年零售额上升到1098亿美元;其次为制冷器具,2019年制冷器具的零售额为963亿美元,2020年制冷器具的零售额有所下降,为908亿美元。

亚太为全球家电主要销售地区

全球家电的销售区域多集中于亚太、北美和欧洲市场。根据海尔智能家居集团上市文件披露的数据,2020年,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零售额占比为45%;其次为北美市场,零售额占比为22%;欧洲市场的零售额占比紧随其后,为20%。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家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1、家具产业的产业规模。2、主要集中的家具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的情况。3、近年流行风格的家具风格以及未来可能流行的风格预估。4、家具配套家具的发展情况。5、家具产业的制造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机械化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程度。

好的,私信你了,没问题。

, 去上面看吧。 做家具的这里很集中

o2o模式下家具业发展可以的,没有问题。

日本家具论文国内研究现状

1.中国家具业现状 同质化 除了家具行业以外,各个行业,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同质化。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差异化的时间也越来越有限,以致出现不同的家具工厂在同一段时期可以有同风格,同款式,同颜色的产品,甚至有些厂家连形象包装都犹如双胞胎。这种现象在中国市场上尤为突出。 外销企业入内 从家具反倾销以来,加上前两年的金融危机等对外销家具企业影响十分明显。厂家很快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外销,要外销兼内销,于是在近两年来开始发展国内家具市场,开始家具设计、形象包装、营销策划、参加展会等一系列活动。因而在中国的家具市场内突然一下子多了很多品牌,导致市场上的家具空间加大,人们的品牌概念模糊,所以加强品牌概念,强化品牌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2.国外家具业现状 坚持原创设计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欧美的文化就一直蓬勃发展,时至今日,欧美文化呈现的特点是理性的。欧美的艺术是充满人性的,呈现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他们普遍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因此,在家具设计上,追求外形的独特性,注重自我感受的表达,注重人性化与原创价值。欧美家具企业大多以原创带动市场,以品牌力量赢得竞争优势,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家具业所缺少的。 地域特征明显 在工业文明时期,欧美国家工业发达较成熟,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加大。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家具设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欧美国家由于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国外家具形成了独特的、鲜明的地域特点。 3.家具设计的趋势 绿色设计 生态保护与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被称为生态设计,是基于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生态的破坏反思的基础上。工业化使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现代化的城市进程摧毁了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破坏了长久建立起来的人文记忆,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付出了破坏文化延续的惨重代价。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绿色设计的重要内容。家具设计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家具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 绿色家具产品将成为合格家具的必要条件 绿色家具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多使用复合、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有利于整个大生态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得到自然回报之间的平衡。纸板、木材、钢铁等可回收材料成为设计的主角,设计师以全新的方式演绎着生态家居的意境,赋予了一个舒适自然的原生态世界。 关于绿色家具的标准,早在1994年,北欧就颁布了第一个绿色家具标准《木制家具和家具设置生态标准》。北欧的这个标准,重点是对家具原材料中可能出现的对环境有害的化学成分加以限制,其次对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也提出了初步要求。 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其与环境和人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舒适健康是消费者对家具提出的要求,而环保与绿色是就是环境对家具提出的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绿色家具的渴望也越来越来强烈。一个家具产品何不合格,是否符合绿色设计将是其首要考虑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壮大和深入。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不例外,各个领域的论文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一些科技领域,中国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在国内,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是,更多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一些热门的领域,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基因等,这些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战略型的研究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能源、环境、军事等领域。

针对这些热门领域,国内的论文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近年来,智能驾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不断提高,分别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这些研究都为中国智能化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成熟,利用无线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

在国外,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医学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同时,在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国外研究成果也为中国提供了许多借鉴,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够先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不够紧密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学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在越来越多的折叠式家具设计出来,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说起折叠式家居,小编首先想到的是周星驰那个极具攻击性,隐蔽性的折叠式小圆凳。当然了,现在可不止这些折叠式凳子了,还有折叠式沙发,折叠式桌子等等,既节省位置,又轻便,一物多用。简单又时尚,市面上有许多很有创意的折叠式家具,看到都心动。有人就想知道折叠式家具的发展史。

国内外折叠式家具设计现状及其发展

国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我国早而且发展程度也高,这些自然就导致了许多发达国家城市空间狭小,这就势必使得其设计师要更多的关注那些可以有效理应空间的折叠式家具研究。在折叠式家具的研究领域中以日本、新加坡等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国家的研究水平较高,在加之比较重视原创设计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我国早期的折叠式家具以折叠椅最具有代表性,早期的折叠式椅椅面采用易于折叠的软质材料,如皮革,织物等,这些材料加工便利适合比较简单的折叠家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使用者对于舒适性需求的提升,软质的椅面材料早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而产生了硬质材料的椅面。硬质椅面的出现时我国折叠式家具设计的一个飞跃,看似简单的一面材料更换却带来了折叠结构技术一次质额飞跃。因为硬质的材料不及软质材料富有弹性,怨偶折叠机构扳动结构的灵活性和合理性都积蓄提高,折叠机构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在折叠家具的发展史上,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创造经验,留下了大量的折叠家具精品。

时至今日,我国折叠家具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但是在设计创新和概念设计方面和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目前折叠式家具还相对单调,折叠形式缺乏新意。近些年来,宏观的社会环境到微观的家具从业人员对折叠家具创新意识的淡漠是造成目前国内折叠家具现状的只要原因。而如今小户型的流行以及对于空间的需求势必会给我国今后折叠式家具的设计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看到古人的智慧也不能忽视呢,古人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愚昧,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些神奇的东西呢?中国现代折叠式家具在创意方面的确不如国外的创意新意多,但是,在质量和品质方面,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假以时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设计师设计一些创意新意又实用的折叠式家具。折叠式家具就说到这里了,想看折叠式家具的请搜索一翻总会有收获。

在持续发展中,近年来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和今年流动人口减少的情况,家具设计往环保、小巧和多用途发展

内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综述论文

一、我国内部控制 (一)内部牵制阶段 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内部牵制,在《柯 氏会计词典》中的定义是指:“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 业务流程设计。设计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便使每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而在这规定 的处理程序中,内部牵制机能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代内部牵制的实践是现代内部控 制的起源。它的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 上的责任分工,然后通过其他个人或部门实施交叉监控。因此,内部牵制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仍居 重要地位,是组织规划和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在内部牵制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内部较为简单的经济活动的控制问题,而不必考虑内、 外控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一方面,企业 需要在管理中采用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控制方法,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经验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另一 方面,为了适应当时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需要,西方各国纷纷提出用内部控制来加强对企业财 务会计资料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 1980年3月召开的内部审计师协会代表大会上,有代表建议对内部控制的范围和目标进行扩展并 将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纳入内部控制系统。同时提出控制环境因素应包括:组织计划、预算程序和预算 控制、责任的确定和授权、员工雇用计划、财务人员培训计划、以及保证员工保持较高道德水准的方 法。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人们逐步认识到控制环境因素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必须将控制环 境问题纳入内部控制的研究视野。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渐转为向具体内容深化,并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 的研究范畴。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 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同时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二、国外内部控制环境 1、内部牵制阶段--孕育,控制环境尚未纳入研究 1905 年,L. R. Dicksee 最先提出内部牵制概念,包括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和人员轮换,可以看 作是内部控制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内部牵制的主要内容是相互核对,主要方式是设定岗位分离,着 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控制,其目标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 舞弊,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雏形。 在内部控制环境孕育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较为简单的经济活动的控制问题,而忽视了 组织活动中岗位分离、业务流程及记录过程的监督缺位问题,未认识到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即没有意 识到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但客观上已产生了对控制环境的需要。 2、内部控制两因素阶段--萌芽,控制环境开始受到关注 20 世纪 40 年代至 80 年代初,随着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传统内部牵制思想与之相结合产生 了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伴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对日益趋烈的竞 争,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改进内部管理,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为此,CAP 在 1958 年《审计程 序公告第 29 号》中,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80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内部审计师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将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纳入内部 控制系统”,这是国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最早研究。人们第一次认识到控制环境因素对内部控制的重 要作用,第一次认识到必须将控制环境问题作为内部控制的因素来研究。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论文大纲第一章 导论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上市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内部控制的涵义与内容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涵义、特点与内容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章 案例分析第五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的对策思考结论研究综述(一)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通常,人们将西方内部控制演进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内部牵制阶段;20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80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前,被称为牵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在该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以职责的分工和业务的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为着眼点。到了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社经济的发展和审计方法的改进,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发展。内部控制开始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并在此期间推行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其目标在于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经营效率。到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审计理论的推进上有大量的举动,这使得内部控制理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该阶段的重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内部控制多是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的。政府在内部控制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1992年颁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COSO报告)。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阶段。2006年7月15日美国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已开始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SOX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对公司的外部审计做出严格规定。(二)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所导致的。而在我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步伐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才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的规范建设。1986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该规范中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于1997年年初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做出了定义。1997年5月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规定金融机构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我国第一部对内部控制有法律要求的法规是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

文献综述就是用资料,只不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格式。

主要是,关于你的论文主题,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点看法和主张。某某学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论文主题,提出看法认为如何如何

都是这样的语句,写出来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论述,最好是高级的人物写的文章,发表在高级期刊上的。

知网搜索文章,搜出来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写进综述里了,不用下载,中国知网,搜索

合适采纳啊

不懂可以追问

给你一个,见附件

供参考

手机可能看不到附件,得电脑上网才能看到

家电行业论文研究现状

近年来,受楼市低迷及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家电业遭遇市场寒流,大市场低迷。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控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白电、黑电市场规模同比均下降15%左右,小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降5%。由此可见,在市场大环境趋于下滑的形势下,小家电抵住了市场压力,以时尚、方便、实用等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另外目前,我国小家电市场保有量较低,每户不足4件,相比欧美国家每户平均拥有10件左右的保有量,呈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空间及增长力。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中国小家电市场将持续放量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到201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小家电市场容量将达到件和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小家电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相比大家电,小家电本身较为适合电商渠道销售,小家电线上渠道比线下渠道的营销成本节约20%以上,而且小家电体积小,对物流配送的要求没有大家电高,线上渠道能够扩大销售范围。目前几乎主要的小家电品牌均在天猫、苏宁易购、京东等大的电商平台上开设有品牌旗舰店,或是经销商网店,电商渠道在小家电市场交易中的份量也在逐渐上升。从历史趋势来看,2006年之前国美和苏宁发展很快,对家电制造企业压榨力度逐年提升,导致家电制造企业毛利一直在下降,而家电连锁毛利一直在上涨。2006年后,家电制造行业完成整合,出现强势龙头企业,家电制造和家电连锁之间的博弈趋于平衡,使得家电制造的毛利得以回升。2011年之后,在电商的竞争压力下,渠道议价能力下降,家电连锁的毛利在2011年开始下跌。大家电行业的此种趋势对小家电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在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进入“十四五”,家电行业将全面面临传统家电产品消费量增长缓慢的压力。同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快速发展仍是主要趋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健康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消费升级需求,将助推家电产品结构升级。

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

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8333亿元,同比下降,跌幅高于我国社会消费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这是继2019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持续下挫的第二年,降幅比2019年扩大个百分点。在家电消费渐趋饱和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对家电市场的冲击。

2020年,在一季度行业运行形势严峻情况下,家电行业企业营业收入自2020年4月以来持续好转,基本弥补了第一季度的损失。2020年后半年,中国家电行业稳步恢复,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数据,2020年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为亿元,同比下降

疫情加速各类家电零售向线上转移

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流量向线上进一步集中,家电企业纷纷加大拓展线上渠道。在家电线下需求缓慢恢复的背景下,龙头企业更为积极主动的拥抱线上渠道,2020年家电产品消费也整体由线下零售向线上转移。

从各类家电产品来看,2020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线上零售占比已超过60%,小家电对线上渠道依赖程度更高,从具体的品类来看,吸尘器、净化器电饭煲等众多小家电对线上渠道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线下渠道。其中吸尘器线上零售量已占总零售量的90%以上。这说明家电市场已经适应疫情并孵化出新的供需结构。

消费刺激政策逐步出台,促进家电需求进一步复苏

在消费刺激政策带动下,市场将逐渐得到修复。除2021年1月商务部提到的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之外,2021年4月,广东也开始重启“家电下乡”,将安排亿元支持此次行动,以企业和政府补贴各5%的力度,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从消费支持力度上来看,虽然不及2009年,但整体对消费信心的恢复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内家电零售端市场也有望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渐被激活。截至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相关政策及规划如下;

2021年5月,家电协会发布《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中国家电工业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效率、质量和品牌升级,全面提升中国家电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家电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如下:

疫情对市场的改变不只是消费的缩减,还有对商业和产品形态的变化。在家电市场,产品结构调整呈现加速趋势,体现出对丰富功能产品、细分功能产品、高端产品的热情,消费升级与家电业转型同步加速。

随着收入提升,家电产品结构调整加速,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家电行业重新审视产品与需求、销售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以推出适应当下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产品。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国内研究:近年来,随着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研究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建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2、国外研究:国外家电企业也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转型的实现方式与国内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支持、产品迭代、渠道营销等方面。国外研究者也分析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经验,为企业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

1、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二元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未来的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足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基于农民收入在短期内仍无法迅速提升的现实,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00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团队以及不断丰富的产品组合,一举在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家电行业内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笔者认为,家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及早进行有力的兼并重组并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家电行业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行业。3、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伴随着生产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网络中传统的百货商场数量逐渐减少,家电专卖和超级市场则异军突起。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家电专卖店在全部家电销售网点中所占比例高达65%,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家电经销网点的绝对主体。家电专卖店发展如此迅速,许多业内人士也颇感震惊。在家电专卖店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分公司和超级市场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传统家电经销主力的百货商场数量比例却在不断缩减,有的百货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了家电经营。调研数据还表明,目前多数家电经销网点经营状况平平,能维持正常经营的网点只占到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几年来家电销售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特别是经营彩电、影碟机等价格竞争较激烈的品种的销售网点,基本上处在薄利经营的境况中。另一方面,随着国美、苏宁、三联等为代表的家电零售巨头的崛起,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家电零售商销货能力日益增大并具备了一定垄断实力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已不再由制造商自己说了算了,在零售商规模普遍较大的中心城市,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已经开始由制造商单独制定向制造商和销售商协议制定转变。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网上销售、会员直销等先进销售方式的逐步开展,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仍将不断改变。4、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在家电行业大举扩张的时期,国产品牌以价格和营销为武器,曾经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场一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家电企业一度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来自国际品牌的威胁。然而从1999年末开始,这一趋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伴随着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国内市场的反扑。2000年中,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彩电市场上,平均零售价格几乎是国产同型彩电一倍的索尼彩电其零售额份额连续数月位居国内市场首位,其中索尼纯平彩电在最初上市的几个月中市场份额一度占了纯平彩电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难怪业内人士急呼狼来了。彩电市场如此,其他家电产品市场也如此。2000年中,伊莱克斯在冰箱市场的月度零售份额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机市场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三星在微波炉市场也逐渐崛起,这些事实都向我们明确无误地表明了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大举反扑的严峻现实,我国家电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

  • 索引序列
  • 家电制造业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 家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 日本家具论文国内研究现状
  • 内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综述论文
  • 家电行业论文研究现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