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候选题目 第一部分 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论题范围: 第一论题: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第二论题:根据技校学习的新特点,你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培养哪些主要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第三论题:在校期间如何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论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提高创造能力 第五论题:浅论技校新生要克服哪些思想障碍 第六论题:浅论协作精神在成才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方面的论题范围: 第七论题:对当今社会公德各种现象的反思 第八论题:当前技校生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九论题: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第十论题:技校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以上论题大家可以在其中任选其一 2.论文要求: (1)根据老师给定的论文范围,课余时间自行查找材料,组织理论和事实例证。 (2)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技校生活的新特点,结合当前技校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论述,观点鲜明,例证合理,脉络清晰,表达流畅。 (3)考试论文的论题可以在老师给定的论文范围内任选其一。 (4)论文的字数在1500——2000字之间。 (5)同一论题不允许出现内容雷同现象,如有雷同,即为零分处理。 3.论文的结构要求: A.题目; B.内容摘要:即本论题你主要从那些方面进行论述的,简明扼要进行概括,字数在50——200字之间; C.关键词:论文运用了那些支撑全文的关键词语,摘录出来写在内容摘要的后面,另起一行的醒目位置; D.论文正文; E.主要参考文献。
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 工程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就应当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不断探索和寻求教育的最佳途径。 采取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必须使青少年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公德,其内容、性质、范围如何,然后再弄清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执行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制订了《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班级卫生标准》《卫生区卫生标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公约,因为这些“守则”“公约”中就包含看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用这些“守则”“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其次,通过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学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第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也从理论上向学生指出了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说教,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学校里,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学校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起着无形的规范作用,这就要在规范教育的同时,结合环境教育。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文明,行为端正,热情关怀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而德高为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学校通过加大投入,绿化、美化校园,努力创造优美、雅静、宜人的育人环境,团委会、少先队通过组织学生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护绿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活动,培养学生日觉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优美的自然环境教育,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起到于无声处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激发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是不够的,家庭、社会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上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调动家庭力量,?我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学年家长学校都要举办1-2期的专题学习,通过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家庭行为优化,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并通过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如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成果,参加家务劳动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二是各界参与。我校通过建立“三结合”委员会,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志参与学校管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社会公德教育。比如邀请离退休老同志作有关报告,请公检法系统同志作普法讲座,介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反面教训,从反面对学生敲响警钟,等等。只有这么点了,剩下的自己凑吧
道德,心灵的一抹阳光
新的世纪,新的主张,新的要求,新的模范......这些所谓的新都是好的吗? 新的世纪,我们的科技发达了,进的主张,我们的个性张扬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思想灵活了,新的模范,我们的品德......?我们的品德是否跟着提升呢? 在一个小区里,一块香蕉皮静静地躺在两家的中间----王家李家,而垃圾桶明明就在旁边,却没人愿意把它捡起来.一天王大嫂买菜回来看到这块香蕉皮,脚一踢,便把它踢到李家门口;李大婆要去散步,看到这块香蕉皮又把它踢到王家门口.就这样,可怜的香蕉皮被她们踢来又踢去,却始终没人愿意捡,只得留它在中间,现在已经臭得发黑了.难道就没有"红领巾"将它领走吗?有的,她们两家都有"红领巾"但她们的教育:捡到一元交给老师,捡到十元交给家长. 炎热的夏天,一对情侣吃着冰棒,真是吃在嘴了,甜在心了啊!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随手将纸一仍.这时,一位老大爷在后面叫住他们,要他们把纸捡起来,但他们却对他置之不理.老大爷以为他们没听到,再次叫了他们,谁知那男的却脱口而出:"糟老头,你少管闲事!"老人无可奈何,只好自己捡. 阳光明媚,正是出外郊游的好时期!打个包,坐着轿车,来到郊外,观赏着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零食,真是快活似神仙啊!傍晚,准备回家,两手空空是也,坐在车上: "今天玩得正开心!" "是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那...下个月再来吧!" "好啊!" "妈妈,下次零食多带点哦!" "知道了,小馋猫!" "呵呵!" "呵呵!" "......!" 一路上欢声笑语,多么"幸福"的一家啊!真是令人"羡慕"啊,如果生活在这种家庭里,你会觉得快乐,你会觉得荣幸吗? 公德之心,大家都应该要有.然而当今社会损人利己的事特别多,有几个是真心为他人着想的呢!人们,社会是大家的,只要大家都多献出一点公德心,我们的社会能不更加美丽吗?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的精议论文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每逢长假,天安门的垃圾问题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所有报道千篇一律,无外乎一天清理出N吨垃圾,其深度可达N厘米,需环卫工人清理N久……每个看了报道的人都不禁惊叹,义愤填膺,批判国人的素质低下。然而事实上,如果当真相公之于世,我不知道让人们义愤填膺的对象是否还是国人。
如果你们真的去过天安门看升旗,你就会知道,有时候甚至需要从晚上排队,一直到第二天清黎明,而由于安全问题,这其间是不允许随意走动的,更反人类的是,广场根本没有垃圾箱!如此一来,垃圾只能放在地上,如果不这样,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国庆节当天有11万人排队看升旗,而环卫工人在三十分钟内就清理完了广场上的垃圾。如果真的如人们普遍认为的每人都产生很多垃圾,那么这个速度除非是有观世音下凡。况且,媒体只是盯住垃圾问题,而没有报道当晚11万人严格遵守规矩排队,等了整整一夜!
据媒体报道,那一个晚上产生了五吨垃圾,然而学过算数的都知道,平均下来,每人只产生了45g垃圾,连一两都不到!估计也就是个易拉罐的重量而已吧!对于一个晚上来说,这很多吗?在纽约广场,一个新年夜下来,就能产生40吨垃圾!为什么媒体不报道美国人素质低下呢?垃圾的数量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不乱扔才是素质的体现!
当今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媒体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也是传播信息的主体。因此,每一个媒体人都应本着应有的良知去发现新闻,而不是为了挖出“新闻”,而摒弃职业道德,断章取义地发布一些让人关注的虚假新闻。
还记得《搜索》中的陈若兮,为了发掘“有价值”的新闻,不顾良心,最后逼死了硬是叶蓝秋。现实中的媒体人有多少是这样?不用想都知道。然而作为媒体人,作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应该要负起社会责任,多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拾起遗失的道德!
古往今来,追逐利益的人往往只注重方法和手段,而不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他们以为,道德与利益是毫无关联的。其实不然,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利益的得失。
古人说,“信,乃立世之本也”。为什么古人这么看重“信”呢?信,即诚信,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应有的基本品德。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诚实守信的品德都不具备,那么他又怎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呢?现代企业,无不以诚信待人为公司的第一立世准则,可见,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企业,诚信的品德,是他获取利益的首要条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什么大海可以如此宽广,如此波澜壮阔?因为他有天地之间无与伦比的胸怀——包容。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他的包容心有很大关系,善于包容别人的人,别人也愿意为他效力。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注重自己道德水平的修养,同时用一颗包容天下的心欢迎天下贤士,一时,群贤毕至,门客三千,孟尝君对每个人都礼待有加,后来,当他落难时,是这些门客帮他渡过难关,重新得到了丢失的利益。试想,如果不是孟尝君有美好的品德,那么即使他有一时的辉煌,也终会因为品德的低下而丧失手中的利益。
美好的品德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利益,同样,卑劣的德行也会使人得不到利益以至丧失到手的利益。如果庞涓当上魏国军师后善待孙膑,即使孙膑的才华掩盖了他的光芒,他也会因为举荐贤能而受人尊敬。可是他没有,他用卑鄙的手段迫害孙膑,最后只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有谁会愿意和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结交?失去了众人的依托,又怎能握住手中的利益?
美好的德行带来利益,卑劣的德行令你丧失手中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更是如此。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品德的修养,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是飘落在初春的雨,润物无声;道德,是吹拂在仲夏的风,丝丝透凉;道德,是成熟在深秋的果,丰收在望;道德,是绽放在严冬的花,傲雪凌霜……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人们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中诉说着辉煌,在生活中创造了奇迹。但是是,请别忘记:曾经我们最美好的东西——社会公德。
假设当你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时,站在公交车上却无人给你让座,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从班级中随地乱飞的作业本到学校中天女散花的垃圾,从马路上乱闯红灯任意穿梭的人群到街道旁随地吐痰的“潇洒”作风,从公共场所偷贵重物品的扒手到满街熟视无睹的过客,从夜深人静时满口胡言的骚扰短信到电视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销售广告……我们总在呼唤着社会公德,然而,当你真正遇到时,却想不起以前的豪言壮语,造成了“徒有道德观,却无道德心”的悲哀。
幸而,人们总是患难见真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祖国的灾难,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美好公德——绝不能忘,汶川地震后任劳任怨的志愿者,节省零花钱纷纷捐款的孩子们;绝不能忘,献血车开来时,默默排队,无声无息站出来献血的.奉献者;绝不能忘,房屋倒塌时,为了一个毫不相识的婴儿,牺牲自己的勇士们。
老子曰:“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没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耻辱,是民族的败类。天地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满嘴污秽,六亲不认的人多说话。中国,为何又能重回世界之巅?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一颗中国心,有种道德观。俗话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雷锋,20世纪中期人民的楷模!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年仅22岁,英年早逝,但是他无私的道德观,高尚的情操必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为华夏大地添一片流光溢彩!
还有7天,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这一举国欢腾的节日。作为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时时谨记“海内百川,有容纳大”的告诫,时时想到“处世礼为先”以此提醒,让社会成为“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壮有所用”的美好家园,让“五讲”,“四美”闪烁在神州大地上。朋友们,只要道德不失,我们的祖国便会一步步走向光明之巅!
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可是我们道德的脚步却没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脚步,前几年的徐老太事件,让中国的道德倒退了十年,在道德逐渐确实的时代里,我们怎样加快道德的步伐呢,以下是以道德为话题的作文,请大家一起欣赏。
你好!不知不觉,你已经陪我走过了十七个春夏秋冬,你总是在我身边提醒着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一路有你相伴,我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要真心的对你说:“谢谢你!”
记得小时候,最高的荣誉便是捧回一块上面写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的奖状。你看,你多么重要啊!连知识和锻炼都比不上你。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好好向你学习,做个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道德,谢谢你是你让我有了一个坚定而美好的信念。
记得那次吗?我因爱美而偷穿妈妈的裙子,却不小心弄脏了,慌得手忙脚乱的我怎么也清理不干净。小脑袋忽然想出一种绝妙的好办法,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污渍剪掉,却猛然发现裙子多了个窟窿,没办法,因为怕被妈妈骂,便绞尽脑汁想找个借口。这时,是你在提醒我,不能那么做,那是撒谎,那是你不允许看到的,有道德的人应该承认并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于是,我听从了你,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不但没有骂我,反而夸我诚实,还用那件裙子帮我改了一件小裙子。当我穿上漂亮的新裙子时,真想对你说:谢谢你,是你让我从小事一步一步做起,让我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
想想那段时间,刚刚升入高中的我,稍微接触到了学校之外的事情,看电视,看报纸,我忽然觉得这个社会好复杂,这个世界好黑暗,坏人成群结队,那间事都像是个阴谋,我快要崩溃了。这时,是你让我看到:自己一贫如洗的人见到贵重物品千方百计的找到失主,原封不动的奉还,受到了众人的夸奖;为救别人而推迟自己孩子的手术,最终两人都获救我看到了,好人会有好报,上天是不会亏待有道德的人的。于是,我又看到了明亮的世界,我想告诉怒你:谢谢你,是你让我有了信心,有了动力去坚持到底。
我想,你一定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吧:路上有别人扔的废纸,你告诉我应该捡起来;遇到有残疾而走路不便的人,你警告我不能嘲笑;当我眼红别人的成功时,你提醒我嫉妒可不是件好事;当看到有人做不道德的事时,你支持我去和他讲道理道德,真的很谢谢你,因为一路有你相伴,我走得平稳而踏实,问心无愧,我会一直走下去的!最后,祝愿你能被所有的人接受喜欢!
道德是一双手,没有手什么事也干不了;道德是一张嘴,没有嘴什么话也说不了;道德是一条腿,没有了这条腿,走不稳前方的路……
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着称,在这个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作为新时代90后的我们,难道不该把美德发扬光大吗?
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这其中,最令人发指的应该就是秦始皇的暴政了。筑长城、挖灵渠、焚书坑儒,失尽民心,失尽道德。天下百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于是秦朝灭亡了,它死在了“道”字上。
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得放手时就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人,永远不懂的“道德”二字,他们只有自私、自利的卑鄙,不择手段的丑恶,又怎会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终落得家破人亡,他亡在了“德”字上。
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真正讲道德的人会像磁铁一样吸引来身边一个又一个的挚友、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说的一点也不错。他们之所以赢,就赢在了“道德”二字!
如果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那么道德就是不成文的法律。有时候它非常渺小,只要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声的话语,你就已经获得了道德。
走在马路上,随手捡起一张垃圾扔进垃圾箱;来到朋友家,亲切地叫一声“朋友”。这些事儿大吗?不大,而且很小。但是这就是道德。
道德尽管渺小,但是它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了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重视。可当时又有多少人能过接受呢?答案是很少很少!直至汉代,孔老夫子的仁政才被承袭。显而易见,我们对于道德的继承较西方国家更早,难道我们赢在了起跑线上,却要在中途负败吗?当然不能!
记得意大利诗人但是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可见道德是多少重要!它的存在让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心胸坦荡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道德就是一种美,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受用一生的智慧。
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灿灿的迎春花,闪耀得令太阳也为之失色;在夏天,道德是一池清纯端庄的荷花,高雅得让酷暑也俯首称臣;在秋天,道德是一束幽美的菊花,幽静得令落叶也无地自容;在冬天,道德是一枝腊梅,傲然挺立在漫天大雪中……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更是一盏指路明灯,点亮我们前方迷茫的路途,让未来属于我们!
当鸟儿们传来春的消息,万物复苏,花朵盛开。开满草原,让空旷的草原中点缀着生机;开满山谷,让严肃深沉的空谷里驻满了希望;开遍了山坡,让贫脊荒凉的山坡上传遍了鸟语花香。花,让自然更美丽。人亦如此,让道德之花盛开,世界才会美好。
以为他人着想之心为种,深埋大地,她将道德尽展现,王小兰,这个华人女性走过人群,站上美国劳工部部长的位置。几年来,她不娄奔波劳累,牺牲所有,只希望美国所有劳工拥有平等公平的工作与生活。这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感动了美国,震撼了中国!她,将职业道德于地球的另一端展现。是的,让道德之花盛开,在于为他们着想的心。
以坚持坚守为茎,挺起胸膛,他,将道德动人心。邓稼先,已被人们熟知的名字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一次爆炸实验中,烟雾弥漫却没有出现云朵,他不顾旁人劝阻,只身冲时实验区寻找实验碎片,得知只是降落伞未打开时,他笑了,却浑然不顾话筒性药品已经大肆进入他的身体,破坏着他的骨髓。不久后,他便病逝了。而他坚定坚守着的职业道德却永留人心,直至临死,他也不曾后悔,因为他明白他坚守着是什么,是中国,是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的,让道德之花盛开,在于坚持与坚守。
以细致细心为枝,撑起辉煌,他,将首先永存心。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奠基人,以细心与细致,将职业道德坚持到底,一本一字不懂的古代建筑书,他不忍心放弃,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他细心研读,仔细研究,不放过一丝一毫,四处奔波,拜访请教,考查整理,繁重的工作没有令他屈服,半生的心血,筑就了《中国建筑史》诞生,为今天打下坚固的基石。是的,这一切,只因为他将职业道德永存于心,让道德之花盛开,在于细致与细心。
正如王争艳,唯有将为他人着想之心为种,坚持坚守为茎,细心细致为枝,才能组成一株完整的花,才能真正称为“一剂良药”,才能完整地体现良药的价值,让道德之花盛开,方知人间这美好,方知祖国之繁茂,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将道德留于心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将一生成为永恒,让道德成为久远而灿烂的鲜花!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名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这邦。”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是文明的外延,道德也是一个人灵魂的体现,道德更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道德无不被刻入历史的典籍;道德是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道德是董奉行医为民看病;道德是韩信成功后不忘报恩。现在,道德模范更是让世人所歌颂,道德是郭明义无私伟大的奉献精神;道德是赵永录50年摆渡造福百姓;道德是杨善洲植树造林,奉献一生。
我们往往能从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中悟出人生的真谛!“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歇后语使我想到了一个感人故事: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路人见了很好奇,就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别人看见我,就不会误撞我,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也使自己更安全。”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内心深处不禁为之一震,一位盲人在漆黑的夜晚为他人点燃一盏希望的灯火,为他人指明方向。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奉献精神啊!而他是那样乐观的态度也让我肃然起敬。为他人无私奉献还不求回报。我想,在当今社会,如果我们都像他那样为他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幸福啊!
其实,道德不用苦苦寻找,翘首观望,她就在我们身旁。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拾金不昧、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道德之本,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其次,我们要助人为乐,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文明始于心,道德践于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要行动起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让文明成为习惯,让道德成为自然。
道德是一道彩虹,装饰我们的生活;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道德是一弯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道德这朵美丽的花儿,在祖国处处开放。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诚信
诚信,如沙滩上的贝壳,纵然海浪再大也抹不去它五光十色的缤纷。善良的人将诚信视为珍宝,将它放在心灵的一块净土上,悉心培养,用自己的行动为它浇水施肥。邪恶的人,将诚信视为粪土,将它丢弃在腐烂的发霉的垃圾场中,这也注定了他们要为了自己的行动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真诚;如果没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友情;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爱情。任何想要取得更好成绩的手段就是诚信,然而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自我原则,看起诚信,他们也许会为一时的风光失去很多,甚至生命。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无立”,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让社会都充满诚信把!
道德——善良
善良,如十字路口的路标,在你迷失方向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善良是一个动作,善良是一句话语,善良更是一段经历。《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说得就是多做善事,就会拥有高尚的品德。教师是善良的,因为他无私奉献;母亲是善良的,因为她养育了你;社会是善良的,因为它使你分辨人心真善美。
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爱心;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我们所谓真心;如果没有善良,就没有我们所谓孝心……善良是一种品质,人人都会有,人人都会用,但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有帮助,奉献就是善良。当我们看见同学在生活上有困难时,我们应使用善良;当孤儿无家可归时,我们应使用善良;当盲人过马路时,我们应使用善良……这些才是正确的善良。
善良是火,点燃生命的灯;善良是灯,照亮生命的路;善良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愿我们都能找到那片曙阳,走向黎明!
道德——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是,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温暖;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海阔天空;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幸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得不仅仅是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
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让我们携手共创有道德素养的明天!
亲爱滴同学们,我们为您精心整理了《关于道德的作文》的内容,希望为您在这方面的写作提供一定帮助参考,关于道德的作文主要选8篇优质原创文章,每片结尾还带专家点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生活岗位……”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小段,是雷锋一生的写照。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近50年了,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22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总是永不停息的帮助别人,为人民做好事,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学习雷锋,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时时想着别人,处处帮助别人,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帮同学系红领巾,帮别人解答难题,给老人让座位等这些我们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帮助别人,争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同学们,雷锋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雷锋精神依然存在,现在有很多人觉得雷锋精神是“傻子”精神,但是,雷锋的这种“傻子”精神并没有过时,呼唤这种“傻子”精神。让我们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吧。
专家点评:
小作者将雷锋精神领会到位,不仅能从字面去理解,更能够从生活中,联系自身实际去体会雷锋精神。最后呼吁大家:要学习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全篇一气呵成,构思清晰,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社会公共道德,又称善良风俗,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顾名思义,公共道德可能并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某些定项,也许包括一些我们的良知与内心的呼唤让我们认为这些事情应该遵守,那些事情不能做的条款。不得不说,它通过建立一种普遍和公认的标准,构筑了人们的行为框架。而我们的社会,也正有这些标准与框架构成。
不难发现,随着文化的飞速成长与素质的提高,我们的个人素养也在感化着我们,使我们舍弃一些曾经的陋习,不断锐化成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可即便如此,社会中还是会存在一些人,他们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底线,做着一些很是让人费解的、扰乱社会治安与平静的错事。
举个例子,不久前,我独自一人来到菜市场去买菜,菜农扛着一箱箱新鲜的蔬菜,似乎一切都很和谐。耳边挂着双声道,起伏着节奏,正当我看中了几个红红大大水灵灵的西红柿准备买走时。耳边的音乐戛然而止,正当我诧异之时,一个身穿黑色夹克的年轻男子从我身边迅速快走,转眼一个箭步走入拐角。我伸手一摸兜,糟糕,刚买没一个月的新手机消失了,顿时感觉心跳都要停止了一样的惊吓,然后便反应过来去追,结果他早已逃之夭夭。
如今想起都为那个盗窃之贼感到羞耻和愤怒,如果真是个和谐的社会,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必定是能实行的,但是若想要建立那样的社会,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与素质,才能一起团结起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如何做一个有公共道德的人?应当是人们对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等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非常强,即便是遇到诱惑与引导,也不应当失去自己的观念。依靠社会的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等力量来维持,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每一代人都得以正确的教育、良好的影响,循序渐进的铸就一个适宜我们生活的社会。
我们的社会仍旧存在说脏话、行为举止不雅、不尊老爱幼、不注重公共卫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关注与不上心,才致使了社会的如此。但不管怎样,社会中还是好人居多,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的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社会必定会称为理想中的梦幻家园,处处是爱。
做一个有公共道德的人,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与社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与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专家点评:
本文运用层进式结构,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层层深入,层次分明。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方法,清晰明了。只是缺少正面事例支撑论点,让人感觉阴多阳少,防贼心理加重。
说起雷锋叔叔,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翘起大拇指,就会觉得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比如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雷锋就是个热心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像雷锋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人,比如说,有一次我看了一本书,上面写了一件事,有一位老奶奶,坐公交车,车上有十多个大人,一个小学生,老奶奶上车后没有空座位了,就不知所措。这个小学生看见了,觉得心里很过意不去,就给老奶奶让了座,而那些大人,心里却想反正不关我的事,我让座会吃亏的。那些大人和小学生比起来那个小学生更有公德心,懂得尊老爱幼,而那些大人,却只想着自己却不想想别人的困难,我一定会学习小学生那种爱帮助人的品质。
雷锋是我很崇拜的人,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做雷锋那种对国家有用的人,有公德心的人,为大家全心全意服务的人。
大高家庄小学五年级一班陈月
2013年2月24日
专家点评:
习作用人们为雷锋竖大拇指引题,突出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我要做雷锋式的人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深化了主题。习作运用细节描写,叙述了雷锋的两个故事,表达了雷锋乐于助人的品格,突出了“我”对雷锋的崇拜。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题记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拾荒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小悦悦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或许你可以愤怒声讨,甚至人肉冷血路人,但当你挥舞道德大棒的时候,底气是否真的很足?小悦悦的死亡,看似个意外,实则是一道关于“道德”的考题。如果自己身临现场,又会作何抉择?是马上救人、报警,还是假装看不见、绕路而过呢?我想,当很多人面对这样的考题时,会无从下手。
十八,并不单纯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折射出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扪心自问,在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扭曲的价值导向譬如金钱至上、为了成功甚至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异化。而一些本应该坚守、珍视和传承的传统价值、道德观念,却在急速丢失,究竟是谁的错?当一次又一次得逞而又逃脱责任时,我们变得敏感而脆弱。于是,我们将冷漠当成了人生的必修课;于是,这个世界就少了温情。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否太过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呢?
在一件又一件的“意外”发生之后,我们开始反思,这似乎是对的。但是,我们知道亡羊补牢,可以改正错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会未雨绸缪,避免错误呢?难道犯错之后,才可以解决问题吗?每一次的“意外”发生之后,并不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补救就可以的,那可是人命啊!当我们在面对鲜活的人命、跳动的心时,怎么能选择漠视呢?
我们不能屈从于这些现象,更不能长叹甚至承认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我们的道德底线。有时候我也觉得:社会就相当于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好与坏交织在一起,令人辨不清方向。而当“道德”这根“网丝”被抽断,人们的生活就将面临着无尽的黑暗。
从毒奶粉、地沟油到小悦悦事件,中国人是否真的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了呢?是不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可以重新出发去寻找曾经的那个礼仪之邦呢?当今时代的中国之所以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性的泯灭,道德的缺失!而现在的我们,又该怎么扶起跌倒的道德?
专家点评:
题记引用了经典的语言点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开篇的小悦悦事件让人触目惊心,由此引出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这一事件在叩问我们的良知,叩问我们的道德,我们该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缤纷而又繁杂的生活空间,在优秀文化日益占据主流地位的同时,社会中的不良诱惑及“黑色”思想也纷至沓来。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群体也因此沾染了不良恶习,盲目崇洋,摒弃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不尽人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强国,在国际事务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政治、文化稳步发展的同时,国家对中国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政府不断加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但不可否认,在一系列措施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落后、腐朽的思想依旧存在。当代的青少年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国外的文化逐步加大了解,也正因此,中国青少年多了许多“哈韩一族”、“追星一族”,这个被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早已背离了“谦谦君子”、“窈窕淑女”的良好中国传统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染有七彩头发,身着极为光鲜奇特服饰的“新新人类”。人们也很难听到他们说淳朴的中国话,而被其它语言所代替。我曾亲眼目睹一个染紫色头发,手夹香烟的男子撞到了一个花甲老人,但令人发指的是,他若无其事的拍拍衣服,不屑地对老人说了声“sorry”,转身离开。而那个在中国历史中艰难行走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无助地站在原地,眼中一片迷茫。他是听不懂那句“sorry”,还是为青年的无力而感到无奈?我想都有吧。是啊,一个淳朴的的中国心怎能理解那个无知、鲁莽的行为呢?而现在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反而还有增加的趋势,不禁令人痛心、不解。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为何会如此猖獗而没有丝毫收敛呢?是国家的建设力度不够吗?其实不然。的确,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承,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其次,教育也是提高青少年到的修养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观青少年群体,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但相信通过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青少年一代定会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为祖国宏伟蓝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家点评: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雷锋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这个月是雷锋月,我们学校举办了向贫困山区捐钱的活动。虽然大家捐的钱并不多,但我们也尽了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好多活“雷锋”代表,我们班的李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教语文,她对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自己所讲的知识。李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不仅老师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代表,身边的同学也是。学校举办捐款活动,大多数人都捐五元十元,唯独黎梓萱捐了一百元,而且这一百元不是她伸手向爸妈要的,是她自己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是啊,同学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多去做一点呢?
现代的雷锋,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舍己救人,也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只需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出手制止……雷锋的精神,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善举中积累起来的。
专家点评:
作者从雷锋的日记入手,让我们重又回顾了雷锋精神,继而对身边雷锋式的人物进行了介绍,让我们明白了雷锋精神的可贵,文末点题,表明了生活中点滴的善举就是雷锋精神,让我们将它发扬传承下去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记得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坚持不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清晰)
你听过世界拳王的故事吗?在一场拳击赛中,拳王阿里和菲雷泽展开激烈的对决。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轻缓)用解说员的话说,“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的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使菲雷泽认为阿里仍保持着正常的体力,于是在最后一刻,菲雷泽放弃了。正当裁判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时,阿里突然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菲雷泽见此情景后悔莫及(慢)。
“因为坚持不懈,阿里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在暑假里,我也亲身体验过坚持不懈的甜果子。
去年钢琴考级前,老师突然决定让我从3级跳到5级。这样的难度,是我从来也没想过的。于是,我每天顶着35℃的高温“加班加点”。刚开始练的时候可真累啊!一个个小蝌蚪似的音符在向我招手,成串的指法像教鞭一样抽打着我,还有许多重要记号仿佛在说:“快点,快点啊!”(快速、着急)面对这些困难,我只能先跟着磁带哼熟曲调,然后再用手打着节拍,最后再练习踩着踏板的一收一放。在炎热的夏季里,我的嗓子/练哑了,手/也拍红了,但依然坚持着。当我知道考级通过,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含义。
面对一次次“打击”,面对一个个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不被挫折打败!在古代,也有一个人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笑)。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写出了《资治通鉴》。
坚持不懈的古人令我们骄傲,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2008年,有一个人面对暴徒,面对命运的挑战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了一张完美的答卷,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她——就是金晶。
9岁那年,金晶因患有恶性肿瘤必须做截肢手术。爸爸怕手术后的她更加忧郁,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手术后的金晶显得更加活泼,更加坚强了!长大后的金晶因为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所以成了一名上海轮椅击剑队的队员。“火炬在我手里,谁也抢不走!”在2008年“火炬接力”活动中,人们深深地记住这个第三棒的火炬手——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女孩儿,金晶。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让自己到达成功的彼岸!(加个动作,停顿)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坚持不懈的阿里吧!(微笑)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鞠躬)
专家点评:
这篇演讲稿热情洋溢,用词妥切,议论精当,开篇直奔主题,层层渲染,丝丝入扣,层次分明,通过名人和自己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显得很有说服力,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去弥补。是呀,道德多么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眼神,就足以表达你的道德修养。
我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司机叔叔在开车,他快速着驾驶车,可以看出,他开车技术非常好,可是,他突然向窗外扔出了许多垃圾,垃圾零零散散的散布在马路上,马路对面,一位清洁工阿姨走来,认真地打扫着垃圾,一辆车经过,差一点就撞到清洁工阿姨了。司机叔叔那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以让别人明白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
什么是道德的表现呢?道德的表现不需要惊天动地,哪怕是微小的事情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在车厢里,有人自觉给老人让座;下雨了,同学没带伞,和同学共用一把伞,送同学回家;在公共场合,无人吸烟;医院里无人大声吵闹,安静地说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学校里,爱护公共财物,不打架不说脏话;看到盲人要过马路,扶盲人过马路……这些都是道德的体现。
大家都知道,2008年四川地震了,许多中华儿女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捐自己的零花钱,捐自己的书,捐自己的玩具……这些虽然微不足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心。这同样也可以体现出,我们华夏儿女都是有道德的人。
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只要控制好自己,人人都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满!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开篇提出观点,即“道德是重要的”。作者能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开阐述,使得文章语言具有说服力。作者引用事例后,能够及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论述语言深刻,耐人寻味。
我找了好多处,,没有合并就全给你了,,你自己加工加工吧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在我们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发扬助人为乐,扶贫助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现在社会里,不注重社会公德的人却比比皆是。在一些景区,很多游人都嫌麻烦,随手把垃圾丢在地上;一些居民区的居民们习惯地将垃圾弃在马路旁,他们想反正有清洁工打扫,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假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的社会还能美好吗?我们还能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吗?还记得这么一个事实:有一个城市的一个负责某条街道的清洁工生病请假了三天,结果,街道旁,;垃圾堆积如山,发出阵阵臭气!这可真叫我们心寒。我想只要每人都能自觉那么一点,我们就会拥有整洁的环境,也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不是污浊的空气,臭臭的垃圾。 如果每一个企业如果都能改善废水处理和废气污染,他们就不仅会获得大家的信任,而且产品也畅销。如果发扬社会公德已蔚然成风,我们的祖国定会是人们互帮互助,生活美满幸福,环境整洁清新,风景优美怡人的国家。 从现在开始,大家弯下腰捡一点垃圾,伸出手帮助一下弱小,只要发挥这么一点公德心,我们的明天定会更美好清晨,人们在这呼啸的寒风的急促催使下,经不住那急切探乡的深情的呼唤,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车站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个个回乡心切的叔叔阿姨,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在任何一处角落都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地跳动着。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母子上车处”的地方竟出现了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独特风景。 几位身强力壮、满脸清闲的大男人有“规矩”地站在“母子上车处”,这个显人耳目、清晰可见的牌子下,有的悠闲地闭目养神,有的则慌张地漠视前方。而真正的主人——妇女与小孩则如被遗弃的小猫,双脚像套了铅似的,立在牌子外边喝着西北风,心中的怒气,委屈之火在明亮的眼睛中燃烧;手中的婴儿则眼睛红肿,眼眶饱和的眼泪,有如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珠,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似的。那几位“文盲”却仍旧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任赁虚伪与公德心在心海“搏斗”,任凭愤怒、无奈的目光如魔鬼缠绵身似的,搅得自己心神不宁! 难道这些青年真的是目不识丁、以这几个大字“素不相识”?显而易见,他们各个身穿丰厚的外袍,脚套华贵、名牌的皮鞋,一看一定是博学多才的达官贵人。而那对母子,却衣着单薄,冷得鼻青脸肿、面红耳赤……然而,这些假文盲却对那极为醒目的站牌视若无睹,对那名副其实的母子不闻不问?要知道,他们不仅占据了这个小小的位置,同时也抹黑了自己的公德心呀! 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社会上,有多少人戴着“假文盲”的头号到处逍遥法外、胡作非为。这种行为则数不胜数,瞧!那刻着“爱护花草、人人有现”的牌子下为何是一枝枝被折断了的枯草?那“保护环境”这几个金灿灿的大字下,为何是一堆发臭的纸屑?那……难道这就是中国人的公德心吗?再想想,社会上那些有钱人,仗着位高权重,就高高在上,一脸“安闲”如“鄙夷”,而无钱人,则要满天大汗呐喊?因为有钱,就可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要知道,“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寒风如千万根钢针般刺骨,使人感到一阵阵冷清。此时的我,盼望下一场大雨,去冲醒人们的脑海,同时冲来社会的新道德、新风尚,迎来人们的公德心。我坚信“大雨”一定会来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08 15:5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知识,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全体人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然而,根据管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为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这个规那个矩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作了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有人说“掌握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跨入21世纪的名片,而具备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才是跨入21世纪的通行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务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才能明确哪些是可以做或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该做或禁止做的,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生力军。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状况如何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关系极大,青少年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逐步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是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广大青少年都想成为有用之才,而要成才首先必须健康的成长。由于青少年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容易冲动,特别是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容易失去理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引导、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要运用好这个权利,只有学法懂法,才能认清和揭露违法犯罪行为。遵纪守法,学法护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谈社会公德》写作题材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 工程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就应当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不断探索和寻求教育的最佳途径。 采取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必须使青少年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公德,其内容、性质、范围如何,然后再弄清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执行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制订了《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班级卫生标准》《卫生区卫生标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公约,因为这些“守则”“公约”中就包含看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用这些“守则”“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其次,通过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学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第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也从理论上向学生指出了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说教,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学校里,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学校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起着无形的规范作用,这就要在规范教育的同时,结合环境教育。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文明,行为端正,热情关怀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而德高为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学校通过加大投入,绿化、美化校园,努力创造优美、雅静、宜人的育人环境,团委会、少先队通过组织学生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护绿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活动,培养学生日觉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优美的自然环境教育,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起到于无声处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激发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是不够的,家庭、社会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上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调动家庭力量,?我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学年家长学校都要举办1-2期的专题学习,通过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家庭行为优化,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并通过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如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成果,参加家务劳动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二是各界参与。我校通过建立“三结合”委员会,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志参与学校管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社会公德教育。比如邀请离退休老同志作有关报告,请公检法系统同志作普法讲座,介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反面教训,从反面对学生敲响警钟,等等。
心灵的屋檐、心窗、常怀一颗善心、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心灵的洗礼、给心灵点灯、心灵的沟通,固守心灵的风景、让我们的单纯走向心灵,让心灵站立、唤起心灵深处的爱、心灵的翅膀
若要日8本人o选出一v个a能代表日2本近代文4学的作家,撇开c个e人f喜好问题,十o人s中6有九m人h 会选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生于i1402年的江户2(东京)是家中6的幼子u。很小d就被送到盐原家做养子m, 所以7 漱石小y时候并没有受到什0么n亲情的护佑。他从6小i就对汉文8化4感兴趣,所以1在府立 一z中2读了y三r年之l后,转到了h汉学塾二r松学社。于s是,他就形成了i儒教的伦理观和东洋 美学意识。夏目漱石十z八i岁进入x大p学预科。二l十i二j岁时,重新改姓夏目,号漱石。 二k十y四岁进入d东京帝国大h学英语系,从1这时起开j始悲观厌世,读研究生时就患了e重度 的神经衰弱。 明治二f十x八v年,他突然辞去研究生院的工p作,到四国松山r中2学做了p一r名英语教师。 在松山j的一g年间,收集了x小y说《少1爷》的素材。第二r年,到了e熊本,在这里结婚,生活 了h四年。明治三i十k三t年,夏目漱石作为8文8部省的留学生到了g英国伦敦留学。 明治三q十q 六1年,回到东京,从0此开w始了u大u量的文1学创作。发表了p《我是猫》、 《草枕》等作品。 他的作品充满幽?,畅游于w美的世界中7,被称为3"余裕派"。 此外他的作品还有《明暗》 《心7》《三f四郎》等? 大s正五w年(3602年)因胃溃疡去世。 夏目漱石的创作岁月8虽然只有十f年,但无l愧为6日2本的一p代文0豪。 被喻为4"国民作家" 的夏目漱石,有关他的研究论文8或书5籍,数量多得可说是日3本第一c。甚至有专y门r收集这 一w类书8物的图书3馆存在。目前仍2每年会出现这类研究论文5或书3籍。因为1他不h但是个b杰出 的作家,也z是个l批评家、俳人m、画家、学者。 到现在,还可以1瞻仰到夏目漱石的照片3,因为2日2元q的千d元o钞票正印有他的头像。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看过,以4一w只猫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上w的各种事态,后来小l猫掉进酒桶里淹死了m,小x猫的灵魂说三z生有幸,三i生有幸。看来作者有厌世心7理。 鲁迅先生受夏目先生的影响哦 bqマ学aⅡ●w鼎uqマ学rΓm蕙馥jj
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责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谈责任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做人与责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以“责任重于泰山”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上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都要求我们写一篇论文,但是我们在写作论文前不能忽略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的选题,好的题目是一个好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一) 1. 当前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 2. 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 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 4. 中学生考试焦虑干预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5. 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7. 当代教师职业成熟的探索与追寻 8. 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 9. 教师“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10. 创新 教育 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11. 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全国数学骨干教师调查 报告 12. 论教师组织的知识管理 13. 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4.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 15. 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 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二) 1.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 2. 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 3.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4. 高中生自尊研究 5. 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 儿童 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 6. 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8. 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9. 网络时代与中学生健康人格 10. 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11. 中学生阅读心理及教学对策研究 12. 科学稳妥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3.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14. 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 15. 中学生学业负担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16. 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7. 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18. 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9. 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 20. 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 方法 体系的研究 2017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选题(三) 1.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 2. 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 3.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人格特征的研究 4.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 5.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的初步编制 7.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 8. 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9.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 10.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 11. 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12.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后大学生的应激障碍及应对策略 13.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4. 个性的意义及其培养 15. 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3. 关于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的有哪些 4. 关于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论文15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于爱情的2000字论文
德育类的论文题目(通用250条)
我国现阶段,加强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作为道德教育与品格养成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德育类的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1、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初中德育探微
3、浅谈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4、关于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思考
5、新时期的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初探
6、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之我见
7、初中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探
8、初中德育教育初探
9、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10、初中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问题探析
11、谈谈对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理解
12、初中德育工作的四个乐章
13、如何有效的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
14、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生德育教育
15、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
16、初中德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17、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8、新时期初中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
19、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初中德育实效性评价的有益尝试
21、初中德育课程
22、初中德育教育浅议
23、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
24、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25、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初探
26、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7、全寄宿初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初探
28、略谈初中班级德育的整体性思路
29、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30、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浅析
31、班级文化建设在初中德育中的功能
32、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
3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4、初中阶段德育工作浅谈
35、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3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
37、在初中德育建设中弘扬人文精神
38、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
39、美国、新加坡、香港初中德育教材评析
40、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初中德育工作——以萍乡市第三中学为例
41、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42、家庭隐性残缺现象给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
43、以“公民教育”为载体的初中德育——基于一所农村初中公民教育
44、日日做实事,事事育新人——万载县双桥初中德育工作中“每日一德”
45、活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策略——以初中德育教材为例
46、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47、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
48、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49、初中体育德育教学探究
50、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1、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探讨
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34、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45、“和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道德视域下见危不救社会问题研究
2、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模式探析
3、管理学人本原理视角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道德教育的问题研究
5、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
8、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研究
9、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研究
10、个人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1、知行背离干扰下的健康道德情感生成机理研究
12、“沧州好人”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3、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1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
16、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
17、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
18、青海互助土族道德生活研究
19、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
20、中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道德社会的构建
22、不一样的英雄
23、我国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伦理探析
24、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25、我国社会保险稽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6、建国以来我国道德榜样的标准问题研究
27、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8、儒家道德文化视角下的网德培养研究
29、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
30、老子玄德思想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3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
32、《解放日报》运用大众文艺形式对劳模的宣传研究
33、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34、雷锋精神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
35、新闻失度对公众道德评价的影响研究
36、旅游者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7、公职人员助人行为动因研究
38、公职人员见义勇为行为动因研究
39、儒家乐教德治功能思想研究
40、新农村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研究
41、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
42、大庆石油工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43、道德榜样论
44、道德冷漠研究
45、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研究
46、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47、我国当前公民道德人格问题研究
48、以中国梦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研究
50、台湾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51、道德选择的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52、仁爱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
53、新时期雷锋精神传承常态化研究
54、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
55、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
56、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57、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
58、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探析
59、雷锋精神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60、维吾尔族单亲家庭子女道德规范教育研究
61、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
62、党务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63、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65、论德育共同体的建构及其走向
66、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财务伦理气氛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
6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68、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69、论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70、中日环境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71、论康有为理欲观的内涵及其现代德育价值
72、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73、城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劳模与先进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研究
75、道家美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76、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7、中国医德现状与医德教育研究
78、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
79、德育视域下的道德情感功能研究
80、道德知行分裂现象的意志维度分析
81、武汉地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1950~1960年)
82、当代耻感培育研究
83、敬业德性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84、社区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5、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87、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性影响下的公共道德建设
88、公众人物在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意义研究
89、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研究
90、黑龙江基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研究
91、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雷锋精神的境遇与建设探究
9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调查研究
93、论法官的职业道德修养
94、土家族传统道德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95、国民公共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6、“安徽好人”评选机制研究
97、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培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98、全民阅读对公众思想道德提升的影响研究
99、基于满意度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0、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
10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研究
102、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103、基层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4、政府公信力对个人见义勇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105、新时期道德榜样教育及其实效性研究
106、美国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107、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途径研究
108、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9、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10、国内网络购物热潮中的道德危机及对策研究
111、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112、公民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113、解释水平对社会公正事件判断的影响
114、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
115、儒家五常思想及其在越南德育中的运用
116、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
117、朱德精神研究
118、公交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19、企业道德实践研究
120、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研究
12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122、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
123、我国青年公务员道德人格培育路径研究
124、边远地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125、最美孝心少年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
126、美国行政权力道德标准法制化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127、食品安全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28、道德冷漠的伦理审视
129、道德领域中的利他行为及其育成研究
130、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研究
131、道德认同研究
132、侗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
133、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134、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135、当前中国网络界面中道德失范与规制研究
136、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7、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138、转型期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39、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140、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
141、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
14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43、周恩来的勤俭节约思想与实践
144、道德教育的“情感”之维
145、团队精神比照下的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146、公务员品德修养问题研究
147、规范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148、浅论财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149、“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0、农业科技专家的科学道德研究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哲学之永恒主题与难解之迷。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 SUPERSTRUCTURE 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 (一)道德的含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结合中国国情,我国法律与道德的现状: 1.一国范围内的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2.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法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孟子《离楼上》中讲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4.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5.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6.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7.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矗 8.法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区别至少可归结为: 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与法律思修论文,供各位阅读与借鉴。
第1章 引言
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是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治理中,根本上来说法律与道德要相辅相成,相互适应。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的结合往往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状态,正确认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在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分析研究,针对我国社会现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法与道德关系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法与道德关系协调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以达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2章 法律与道德的概述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它起到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作用,正义是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法律,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而为其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手段[1]。所以,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阶级斗争之间的产生、发展而出现,法律将随着阶级斗争之间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特征
(1)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准则,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反复适用。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效,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2)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
每个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都由假定模式、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法律制度和不同法律部门构成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法律有法定的创制方法和表现形式,不同等级的规范文件之间有严格的效力和从属关系。
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道德的概念
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看,道德是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讲:“大多数的道德论总的来说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诞生物。而对于社会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不断运动发展的。所以道德永远是阶级社会的道德[2]。”这就突出了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改变;对于以不同的物质生活基础存在的不同社会团体,他们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略的总结为:道德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关于善良与恶毒、荣耀与羞耻、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爱、霸道与谦卑等观念、规范以及原则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大综合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系。
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做一些简单的判断,每一个判断,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的。有时候道德是根据自身的内在感受做出来的;有时候是依据法律做出来的;有时候是依据善恶的不同标准来判断做出的。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判断准则,同时还是人们思想意识领域的判断准则之一[3]。人们有的时候对自己的某一个内心想法会作出否定的答案,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道德的,或者有时候通过人的谈吐行为来作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慈悲的,这些都是以道德的作为判断准则。
(2)道德是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行为准则,如果哪个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就会有司法机关强制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处罚,但如果有人违反了道德准则,但不会有哪个具体的人或机关强制其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他内心的不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很多相应的代价。
(3)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在历史不相同的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是不一样的。过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是不相同的,社会中的几代人和几代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也会有所不一样[4]。思想文化的背景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些是其他文化的传播进入,使固有的本土的道德文化和人们的道德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认为不对的事,现在也认为是正确的了,也可能发生质的改变;另一些是因为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会促使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3章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探讨
东方伦理法与西方自然法都主张把外在的法律内化为人们自觉的意识,法律只有成为人们的心理、情感需要,才能得到普遍自觉的遵守。法律与道德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互转化的。法律总是代表着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追求。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中西方历史的渊源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中国历史的渊源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作用机制是道德法律一体化。在思想家们的理论论证和理想设计中,道德和法律不可分离。道德法律一体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制度化力量,而在人们的行为品质领域里“孝忠”更能彰显这种力量。道德法律一体化的运行,一方面道德法律化,即道德作为社会调节器的“软件”被硬化或“格式化”具有了政治法律的属性和功能,从而成为解决社会法律问题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法律道德化,即政治法律作为作为社会调节器中的“硬件”又被赋予道德的属性和功能,成为解决道德问题的有效、有力手段。而这一点也凸现了中国道德建设的成功之处:一是划类界定道德规范,并把其上升到“礼”(当时的“法”)的范畴,而形成“礼教”[5]。这种做法是避免道德宣教流于空谈,使道德在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古代从事政治建设的“国家宪法”;二是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道德作为准绳,这样避免了如当代西方国家法律与道德的脱离,导致犯罪分子不能有效打击;三是强调道德修身,从我做起,实际上要求官吏带头从事道德修身,以己达彼,最终取得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效果。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西方历史的渊源
西方国家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与讨论也非常久远。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一种手段,正义就是以善待亲朋好友,以恶毒对付敌人。还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主张守法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责任,法律的制定必须着眼于道德和善良。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法律应当是实现公平、社会美德和家庭幸福的各项基本原则。西方社会大多数有名法学家也都认为,人们对社会道德理想的向往也是由法治表现出来的。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国人民都能进行公平正义和善良道德的制度。他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多学派的自然法学观念,它对罗马法律和罗马法学的制定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自然法学的宗旨就是认为法律是善良的和公正的规范,自然法构建了自然、和谐、公平、民主的价值观念。18、19世纪以后,自然法学思想观念又被大部分资产阶级法学家们作为反对封建统治者专制的强力手段。自然法学派最突出主张是认为符合道德的法才是善法,才是符合效力的。与道德冲突的法则是恶法。在西方社会传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关于“守法”的道德观念,如柏拉图的“人们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的规定,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禽兽一样野蛮”的名言;近代的“热爱法律”作为“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等等。这些道德观强调守法是公民的道德责任,慎独自律就是对法治的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在西方,不同于中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够自给自足,然而西方民族众多,彼此相邻,各国联系主要靠商业,西方的商品经济是十分发达的,因此调整商品经济领域的私法就十分发达[6]。人们更希望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动了法律向这一方向进化。例如,美国著名法学家海默说: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近年来由法院和立法机关所进行的一些改革,一定要在道德感的增强和提升中起到作用,以及由此而发生的一系列思维观念,即市场经济社会必须依靠比道德谴责更为有效的保护方法才能排斥一些应受指责的缺少道德的经营行为。此外,在欺诈性广告领域范围内也有了一些突出的发展。他认为,一些商业道德是应该赋予法律强制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民商法原则,将一种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因此,从西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西方的法律进化发展是成功的,至今为许多东方国家所借鉴,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法律和道德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它们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的法德目的和方向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7]。
社会主义的法律与道德有着相同的价值导向
人对活着意义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标,对正确错误、美德良善、善恶美丑的价值选择和评价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动物界是不会存在的。这种价值追求和信仰存在于每个不同的时代、每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同样,社会主义社会也应是具有相同的评价善恶美丑、正确错误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所制定的法律和所追求的道德准则都要体现这种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两者体现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相同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与道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有文明与落后之区分。道德是多层次的,而且是多元的,不可能用同一个相同标准去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况且社会上还总有些对于基本道德于不顾的自私自利主义者。为了保护广大老百姓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必须有法律强制力保障实施,这种强制力就是对违反基本道德的震慑。法律一旦形成,对社会主义道德起着补充、深化和保护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要想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国家强的制力来维持,但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国家的发言权将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和遵守,必须依赖于道德的支持为基础。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的道德准则,体现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核心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如果法律违背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不仅得不到广大老百姓的承认,而且也会破坏经济基础,阻碍社会的长久平衡稳定发展。
法律与道德并举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法律和道德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最早的法律就是由道德演化而来,是将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公正严明的法律可以促进道德教化作用,而加强道德建设也可促进公民遵纪守法,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随着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的法制意识普遍增强,诉讼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选择,司法对社会的规制作用无可替代,社会对司法的期望值也日益增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我们法制建设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法律不是万能的,在一些方面也很大的局限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在严格公正执法、发挥法律规制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道德强大的引导作用。
道德是公民精神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自觉。道德是提升公民素质、保障法律实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将这种力量相互递送、广泛传播,让道德的涓涓细流凝聚成浩瀚大海,使其与法律共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推动力量。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见,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因此,科学地评价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两种资源,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第4章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及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下,我们所认可的法治,就是以党为领导核心,从而使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构、 司法机构和社会中的人民团体,实施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的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增强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作用、政治作用、文化作用、社会生活法制协调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正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我们所认可的德治,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树立 “坚持以热爱我们的祖国为光荣、以危害我们的祖国为耻辱,以服务广大人民为光荣、以背离广大人民为耻辱,以崇尚科学技术为光荣、以愚昧迷信无知为耻辱,以辛勤热爱劳动为光荣、以好逸恶劳懒惰为耻辱,以团结互相帮助为光荣、以损人利己自私为耻辱,以诚实守信为光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辱,以遵纪守法为光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辱,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光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辱。”为主要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领域形成知道荣辱、讲究正气、促进和谐的新道德风尚,形成广大的男女平等、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辅助贫困地区、礼貌待人的人际和谐关系[8]。可以这样说,法治是德治的进一步升华出来的,德治思维是法治思维的思想前提和基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治国解决的是民主制度中“硬件标准”方面的问题,它使民主有法律可以依靠,它具有优秀的对违反民主法制行为的规避作用和有效地制止这些行为的社会强制力的保障作用。道德治国解决的是民主制度 “软件标准”这一方面的问题,它通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民主权利意识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运转。法治约束力非常强,但有明显的“治标”特点和落后的滞后性,德治约束力比较软弱,但是扎根于“治本性”并具有超前的特点。二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正确了解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发展。一般而言,凡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通常也是道德所不提倡的,但并不是说所有道德不提倡的法律一概都是禁止的。因为道德是依据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日积月累、约定俗成而形成的一定的思维模式,它根据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来判断善恶好坏,并且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要求人们自觉地做出放弃自己的某些权利和一定的自我牺牲。而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 则侧重于在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保证私权利的不受侵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二者区分开来,既不能说要把道德问题当作法律问题来操作,也不能将法律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应对,划清二者的行为与目的责任,科学的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突出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背景,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矛盾、避免扩大紧张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既充分调动了社会群体的生命力,又确保了社会安定有序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有利于发挥法与道德的双重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对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对于一个国家能否能够长治久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应该看到道德作用是调整社会关系、 划定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和人们相处关系的重要保证。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相同的道德规范,一旦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更有效地提升,无法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互相关系,自然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正平等的基本保证。”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非常有力的法治基础之上,还必须用法律制度来帮助实现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就是在完善法律制度基础上、保障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的进程中始终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先锋作用;为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法律强有力的保障;把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完善法律制度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据此,充分发挥法与道德的共同优势, 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和强有力的保障[9]。
第三、有利于促进人们之间关系和谐与人的心理健康,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道德观念、道德理念和犯罪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离不开文明道德的规范和保护。而人们之间关系和谐与人的心理健康是文明道德风尚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立和遵守道德规范,着眼于形成广大的男女平等、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辅助贫困地区、礼貌待人的人际和谐关系;着眼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名誉和利益,对于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10]。没有浓郁的文明道德氛围和强有力的道德谴责,单纯地依靠法律单方面的治理是难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因此,必须坚持把加强人民群众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的加强全体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从而防范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大量发生。
第四、有利于在法制建设中培育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法律制度调整各种社会基础关系,一定要讲求平衡的。”据此,在法律制定过程中, 应对道德的一些重要原则加以维护和保障,如对家庭成员的侮辱、殴打行为,如果后果非常恶劣就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应按照侮辱罪、故意伤害罪进行刑事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立法要体现道德的基本原则,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本质的要求。司法机构适用法律规范的行为,就是惩恶扬善、褒是抑非的行为, 同时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的行为,其影响不只涉及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有当事人自身,而且会在整个社会中产生一种震慑力。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法律强制手段, 促进社会的公德、职业的道德、家庭的美德在人民群众中逐步形成优良的传统和一定习惯作用[11]。
努力探索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首先,要认真领会、 深刻理解党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内涵,规避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律制度建设与道德制度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一定要成为治国过程中的重要方略。因为法律是在惩罚已经是违法的犯罪人,而道德则重在劝告教育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他们不会去犯罪,法律是治疗已经“发病”的人,道德是治疗没有“发病”的人。因此,从一定作用上来说,刑罚是治标的,而道德建设才是治本的[12]。只有通过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思想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才能使法制建设和法治得到经久不衰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社会有序发展。
其次,要运用制定法律、执行法律、法律宣传活动等多种手段,促进法治与德治的相互交流。一要通过公正执法和惩治一些不道德败类行为,增强公民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在对违反最低限度道德义务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的情况下,对先进道德模范行为,依法给予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奖励,积极引导人们向先进模范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品质。二要通过立法,直接把社会主义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转化为法律标准,使之取得全社会整体遵守法律的强制力。要探索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手段,把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体现在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当中。社会主义道德靠群众个人的良知和社会威慑来保障实施。然而,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良知和舆论的作用尚不足以防止违反道德行为的发生[13]。在道德观念体系中,有一些道德义务是最低限度的义务。它们能否得到普遍遵守意味着社会和谐秩序能否继续存在,因此,必须利用法律手段使之上升为法律义务,以法律作用为保障加以强制执行[14]。这样就会大大增强道德义务的约束作用,使之从“软约束力”变为“硬约束力”,从这种作用上来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三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向广大人民群众法律宣传的活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过程中,把基本的道德要求贯穿于各行各业制定的工作制度、行业学习、乡政府规定村民约定中和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过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强制与外在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行政部门、社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协会,要逐步建立健全运行有效的道德自律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奖励惩罚机制[15]。
再次,要发动人民群众制定和执行各种道德守则、公约,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种活动给予支持。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又是基层民主建设、实行基层组织自治的重要内容。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的精神态度,坚持依法治国这个以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最广泛地发动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来,更好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因此,要积极探索出一条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全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多种活动,并同法制教育相结合起来。在创建文明的社区服务站、文明单位团体、文明家庭生活,创建文明城市社会、文明行业发展、文明村镇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人员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当中,始终贯穿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多种内容,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大量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受到熏染,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宣讲道德、实践道德、知行合一的良好社会风气。
最后,从严治党,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成为遵纪守法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党员作风正派则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干部群众和睦则社会就会稳定。社会稳定老百姓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定要把思想道德监督作为党员作风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部门监察监督机关在道德层次方面的监督检查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快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系列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阶段群众工作。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优质服务制度。坚持做到问政于老百姓、问需于老百姓、问计于老百姓,从人民伟大实践中吸收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才能使老百姓富裕、实干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敢于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各种责任,多干一些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所谓的文风会风,着力整治部分党员庸懒散奢的不良作风,坚决克服一些形象工程、官僚霸道,以优良党员作风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带动政府风气人民风气。支持社会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党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定要坚持认真贯彻执行党员作风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巩固和发展全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从而带动民风建设,营造出党员群众和谐的友好稳定关系。
“社会和谐能够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社会和谐能够成就国家的光辉伟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要我们从我国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认真思考全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法治和德治实践做出的经验,开阔胸怀的吸收和参考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必然会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制度和模式,从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5章 结论
可以啊,看你怎么写的咯
肯德基可以写的,主要是数据分析部分很重要。之前我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莫文网,非常专业的说,很快就帮忙弄好了老师还给了些题目,参考下:面向质量溯源的农产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九种毒品及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标准物质定值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质构仪测定冷鲜肉新鲜度方法的研究比色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研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共表达体系构建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凤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措施研究稻谷新陈度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的研究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哮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的研制与评价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食品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辽阳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的设计与实现自动石磨豆浆机的研制发酵食品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生物被膜介导其耐药性的研究茎环型引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奶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多重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多重PCR检测食品中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方法的研究动物源性食品中各种动物源性肉及肉制品鉴别检验的研究亚硫酸钠对HL-7702肝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途径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分析测定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平面广告啊???以温馨,时尚,洋快餐为话题~~~好好想想
可以写的呢 你能写写那方面的都可以的,但是还要你老师同意才行,要不然就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