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电网在现代信息时代的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是,我们也要不断的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发挥电网的优势,充分的适应现在信息发展的时代。
一.电力需要高度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高度现代化通信系统。
(一) 电力通信的概述。中国电力通信作为世界电力通信大家族的一员,同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从总体上看,正在朝着既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又不隔绝于世界潮流的方向努力,在跨入新世纪之际,我们满怀希望和信心,憧憬着中国电力通信事业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
(二) 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我国电力通讯系统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等的发展历程。电力通讯在我国是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通讯网。现在,网络的通讯技术也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通讯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这就需要电力通讯在很多方面需要更加的改进和完善。
二.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与业务种类
(一) 电力通信系统由三部分架构而成,即通信机构,通信装备,通信业务。三个组成元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后都会导致电力通信发展的不畅,因此研究新时期下电力 通信发展方向就要从机构体制改革,通信设备技术提高,业务市场发掘拓展这三个方面着眼去看。
(二) 电力系统通信业务的种类。(1)生产控制类,如调电话,远方保护,运动等。(2)行政管理类,如行政电话,传真,0A数据等。(3)市场运营类,如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之间的B2G等电子商务。由于电力系统对通信业务有其特殊要求,有些关键性业务在一般公用通信网上难以满足。
三.新时期电力通信的根本任务
(一) 继续完善和提高电力专用通信,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要更加充分地利用电力设施和电力通信设施,形成和扩大新的价值增长点,为保持电力通信发展后劲和提高电力公司竞争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2)发展专用通信。(3)开拓外部市场。(4)配套改革问题。
四.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 在电力通信同步网的构建。
(二) 在发电领域的电力通信系统。
(三) 在用电领域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四) 在用电领域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五) 在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五.电力通信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 缺乏强有力的统一规划管理,一是电力系统通窍 主作为电力系统附属系统的地位,决定了其无法按照电力系统通信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合理的统一规划,二是电力系统通信的投资来源于发电厂,变电站建设项目,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一规划的实施。三是“八五”后期和“九五”期间,电力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统一规划的指导性进一步降低。
(二) 重建设,轻运营。由于是国家投资,电力通信项目不单独核发虎收益,所以立项期间争项目,建设期间“吃”投资,运营期间尽可能不投资,其结果即影响电力系统通信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也制约了其通信能力的充分发挥。
(三) 生产管理基本有序,经营管理严重欠缺。由于没有经营方面的要求,造成了电力系统通信在网络方面缺少电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和相应的人才,更缺少市场的观念和开拓通信市场的人才。经营管理不状况是造成电力系统通信投资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
(四)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技术研究气氛不浓,学术带头人与技术专家较少。
(五) 缺乏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长期被动地依赖发电厂变电站建设的配套工程投资,长期免费为电力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通信服务,长期的电力通信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电力系统通信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
(六) 通信技术革命。通信网络结构薄弱。目前,全国电力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基本上是树形结构或星形结构或是两者的综合,风格的互连性相对较差,很难构成电路的迂回,更不用说是自愈坏了。
(七) 网络管理系统不健全。目前,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网络管理系统还没有真正实现,只能是PCM,ADM和信道机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难以形成整个通信网络管理.
(八) 干线设备老化,制式落后.由于通信设备元器件老化,设备运行不稳定,难以保证设备运行质量,同时由于制式的老化,使得通信电路缺乏灵活应用,难以适应通信新技术的发展。
六.采取措施
(一)电力信息基础设施是包括传输,交换和各种支撑网在内的一体化的高速信息传输平台,其中传输是基础,交换是核心,支撑网是保证,这三者构成了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1)开展市场调研。在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电力通信应在立足电力系统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提供社会。(2)保障技术支持。IP时代的到来,对接入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实时快速,宽带多媒体,综合化,双向不对称,移动性和可扩展性。它的最大特点是宽带化,即采用光纤到户或采用XDSL技术利用现有铜缆资源或采用HFC技术,积极开发用户宽带接入技术。
(二) 提高人员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现在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大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纳人才,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力通信队伍,同时要提高整个电力通信的服务质量,以适应现代通信的发展和开拓电信市场的需要。
结束语
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通讯网络,并有完善的金融和法制体系作支撑。目前,电力通讯技术在我国处于稳步上升发展的时期,其发展前途和生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对于电力通讯技术与资金的投入都是重要的方面。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质的技术,包含内容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电力的需求和利用也就越来越大。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篇1 试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摘 要】阐述了我国电网的现状、电力系统调度运营所包含的内容、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组成和目前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信息 一、传统配电网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主要是在配电网的上加强其自动化,因此为了提高其供点质量以及供电的可靠性,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分析的时候,主要从配电网上实现其自动化,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符合当前的科技要求。目前配电网在实现自动化下,通常在10kv辐射线或者是树状的线路进行重合器以及分段器的方式来构成配电网,由于这种方式在现实自动化的过程中,不需要在配置通道上与主站的系统组成上,需要依靠重合器以及分段器本身的功能来实现电力的隔离和恢复功能,从而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此种方法不仅具备相应容易实施的特点,而且还有节省投资的优点。同时还有其他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接线方式,对于这些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以及整个系统的构成,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使得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阶段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期改进的状态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二、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营包含的内容和要实现的目标 (一)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 电力系统的调度就是对电力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及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是一个指挥者。目前电力调度涵盖的范围较大,有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等等。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主要是:尽设备最大能力满足负荷需要,使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连续供电,保证电能质量,经济合理利用能源,保证发电、供电、用电各方合法利益。 (二)调度自动化的必要。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有几十个到几百个发电厂、变电所和成千上万个电力用户,通过多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互相连接成网进行生产运行。电能的生产输送过程是瞬间完成的,而且要满足发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的平衡。现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电网日益庞大,运行操作日益复杂,所以当电网发生故障后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这就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和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调度自动化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当发生事故时调度员能及时掌握情况,迅速进行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减少停电损失。地调采用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减少停电率。当装备有直接监护用户的自动装置以后,可压低尖峰负荷。若采用分时和交换电价自动计量等经济办法管理电网,经济效益更大。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一项促进电力生产技术进步和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三大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各发电厂、变电所采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此外还负责接收和执行上级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操作、调度或控制命令。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与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RTU及主站前置机相连。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包含大量直接面向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从采集到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算,乃至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与操作。人机联系子系统将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和其他输出设备,为调度人员提供完整实用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调度人员发出的遥控、遥调指令也通过此系统输入,传送给执行机构。 我国调度自动化水平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尽管在近几年新投入运行的变电所采取了比较新的技术,但是总体而言,电网调度系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问题。例如:系统计算机CPU负载率问题,即便是目前计算机容量和运算速度成倍或成几十倍提高的情况下,其负载率仍很高;CDT和Polling远动规约的选用问题,CDT和Polling两类规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这两类规约远动装置并存使用的现状将持续下去,选用哪一类规约的远动装置,原则上应视通道的质量与数量及本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来决定,不宜盲目追求采用Polling远动;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系统应该是开放的,能够支持不同的硬件平台,支持平台采用国际标准开发,所有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应统一,支持能过户应用软件程序开发,保证能和其他系统互联和集成一体或者方便实现与其他系统间的接口,系统应能提供开放式环境。此外,现在的电力系统由于还依赖高压机械开关(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开关等)实现线路、设备、负荷的投切,尚不能做到完全可控。这是因为机械的慢过程不可能控制电的快过程引起的。“电网控制”目前只能做到部分控制,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调度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如果电力系统的高压机械开关一旦被大功率的电子开关取代,则电力系统真正的灵活调节控制便将成为现实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管理方面 统一思想,加强调度管理,提高认识。必须杜绝人为的一切误调度、误操作事故以及不服从调度指令擅自投停运设备。抓好防治误操作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广大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技术素质,最大限度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考核,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严把安全关。加强调度专业培训,提高调度员业务水平。 (二)技术方面 积极开发更高级实用的装置和软件,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保证通信的清晰畅通,避免工作中出现因电话不清楚、自动化画面显示不正确而造成的错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将会取得飞速的发展。以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能更好地维持供需平衡,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摘 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沟迅猛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电子拖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充分概抓现代生产自动化系流中承担第一线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而且,电力拖动控制已经走出工厂,在交通、农场、办公室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它的研究对象已经发展为运动控制系统,下面仅对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作一些介绍。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技术;变频器 0 引言 现今,创新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并确保过程运行的可靠及安全,为先进的维护策略打造了相应的基础。 电力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随着社会及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性与日剧增。传统的信息、通信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障碍正在逐渐消失。最新的技术,包括无线网络、现场总线、变频器及人机界面、控制软件等,大大提升了过程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一般是指电工二次系统,即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1]。 1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2 电力自动化的实现技术 现场总线(Fieldbus)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随着工业电网的日益复杂工业自动化网版权所有,人们对电网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必将取代过去的控制方式而应用在电力自动化中。 3 无线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因其不必在厂区范围内进行繁杂、昂贵的布线,因而有着诱人的特质。位于现场的巡视和检修维护人员借此可保持和集中控制室等控制管理中心的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此外,无线技术还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使用、通过远程链接可实现远方设备或系统的可视化、参数调整和诊断等独特功能。无线技术的出现及快速进步,正在赋予电力工业领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并由此在电力流程工业领域及资产管理领域,开创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纪元。 尽管目前存在多种无线技术汉阳科技,但仅有几种特别适用于电力流程工业。这是因为无线信号通过空间传播的过程、搭载的数据容量(带宽)、抗RFI(射频干扰)/EMI(电磁干扰)干扰性、对物理屏障的易感性、可伸缩性、可靠性,还有成本,都因无线技术网络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很多用户都倾向于“依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定合适的无线技术”。控制用的无线技术主要有GSM/GPRS(蜂窝)、9OOMHzRadios、wi-Fi()、WIMAX()、ZigBee()、自组织网络等,其中尤以Wi-Fi和WIMAX应用增长速度最快,这是因为其在带宽和安全性能方面较优、在数据集中和网络化方面具备卓越的安全框架、具有主机数据集成的高度灵活性、高的鲁棒性及低的成本。 4 信息化技术 电力信息化包括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部分。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厂以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还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更是国际领先,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华北电力调度局自动化处处长郭子明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华北电力调度局就用晶体管计算机调度电力,从国产121机到176机,再到176双机,华北电力调度局全用过,到1978年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 5 安全技术 电力是社会的命脉之一,当今人类社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已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是运行的安全性,但这个问题在全世界均未得到很好解决,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的概率小但后果极其严重,我国电力系统也出现过稳定破坏的重大事故。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电力工业将会继续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随着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国必将出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 6 传动技术 实现变频调速的装置称为变频器。变频器一般由整流器、滤波器、驱动电路、保护电路以及控制器(MCU/DSP)等部分组成。变频器作为节能降耗减排的利器之一,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而成熟。对于变频器厂商而言,在未来30年,变频器,尤其是高压变频器在电力节能降耗中的作用极为明显,变频器也成为越来越多电力行业改造技术的首选。 在业内,以ABB为首的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导厂商,ABB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及绝缘体制造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公司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凭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产品性能而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其公司多种产品,包括:PLC、变流器、仪器仪表、机器人等产品都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7 人机界面 发电站、变电站、直流电源屏是十分重要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搜企网,单片机技术的日趋完善,电力行业中对发电站、变电站设备提出了更高精密、更高质量的要求,直流电源屏是发电站、变电站二次设备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直流电源屏承担着向发电站、变电站提供直流控制保护电源的作用,同时提供给高压开关及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因此直流电源屏的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发电站的安全运行,直流电源屏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早期的直流发电机、磁饱和直流充电机到集成电路可控硅控制直流充电机、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充电机、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机等,至目前直流电源屏已很成熟。 直流电源屏整流充电部分仍然采用目前国际最流行的软开关技术,将工频交流经过多级变换,最后形成稳定的直流输出,直流电源屏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是V8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它将系统采集的输入输出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经过运算处理,最终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使其按电池曲线及有人为设置的工作要求更可靠地工作。 8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充满生机、最富有开发前景的综合性学科与众多高新技术的合成。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秀丽.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J].水利电力科技,2005(02). [2]唐亮.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8(02). [3]夏永平,唐建春.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J].硅谷,2010(06). 猜你喜欢: 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范文 2. 电力工程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3. 电力系统毕业论文范文 4.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电力工程自动化论文优秀范文
论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论文
在当前电力系统开始工作时,想要其运行结果符合经济性指标,就需要全新的理解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就实质而言,就是认识电力系统工作的运行特性,能够制定出详细的经济运行方法,以此来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在分析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对于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介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有利措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概述,希望能够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一直以来,电力系统都关系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只有解决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的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希望本文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探讨,能够为后续电力企业经济性运行奠定经验基础。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
从2008年开始,我国发电量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08年的1月开始,到当年的9月份,全国性发电量达到26000亿千瓦,同比增长达到,总体来说,呈现出上升趋势。另外,全国范围之内的用电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月到9月,用电量增加,相比第一季度增加。就区域用电量增长来看,工业电量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其中又以轻工业为最,其增长幅度达到[1]。
从1月到9月,全国性的电力企业效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还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就资料显示:企业在2008年获得的利润超过750亿,同比增长5%,在持续增长效益的同时,年销售额突破5万亿,同比增长。所以,保持经济性运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可忽视。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
就目前的电力传输工作实际状态而言,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为电力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时也起到了发展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性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拥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电力传输做到经济化的调度,就能够体现出电力传输期间的经济性,这样就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尤为的明显。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就应该注重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第二,对于电力企业发展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增强其经济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得到快速的运转。所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就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取得发展基础,确保电力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主要策略
从电力设备入手,实现更大的节约
在电力设备方面的节约,本章节主要是从变压器方面的经济运行入手,对方案的选择、制造、技术管理等与经济运行相关的因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经济运行与方案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变压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需要长期固定使用,最好选择新型的,损耗偏小的变压器,虽然初期投资上较大,但是其拥有明显的节约效果,在几年之内就可以弥补差价,并且后续的维修也简单方便。在容量上,尽可能按照安装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容量的变压器,一般达到70%的利用率为最佳。总而言之,选择变压器以及安装变压器都应该按照变压器的需求与实际的共用来安排,做到整体考虑、最佳选择,以此来减少电力损耗,降低成本的花费。
经济运行与制造
变压器本身的经济运行,主要取决于运行的方式,这与变压器的制造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就负载情况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接近满载或者是一直满载运行的变压器;常年处于半载的变压器;处于轻载或者是空载的变压器。按照应用状态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才能让效益最大化。
经济运行与技术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变压器降压次数可以适当减少,那么久也会减少其损耗。另外,功率因素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功率因素降低,会增加变压器的整体功率,所以,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尽可能将功率因素提高,确保无功功率的最大化。
运营管理层面
在运营管理方面,电价制定与电网建设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只有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才能让运营管理更为合理,确保其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奠定基础。
电价制定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分布不够均匀,各个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差异,其用电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制定电价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区域资源的储备粮和实际需求比例,来制定相应的价格,传统模式下的“一刀切”,很容易激化电力资源矛盾,加剧社会矛盾,甚至还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信誉。在城市中,可以按照实践的变化来调整电价,由电力公司针对电价制定一个基本的价格和浮动的允许范围,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该区域适合的电价制定方式。如此才供需双方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也能够达到用电节约的目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2]。
合理的建设电网
保持高度的电网建设合理性,才能为电力运输奠定基础,一个简洁有效、结构优化、先进科学的电网,不仅可以满足用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电力公司节约运营成本。在建设电网之前,就应该针对该区域做好今后电力需求的预见与预测,以确定区域之内电网的实际布局。想要电力系统得到经济的优化,是无法利用强而有力的电网予以支撑的。
4.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获取了长足的发展,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在背后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而过于单一的经济发展类型使得电力资源一度限于短缺的尴尬局面。在面对资源节约型环境方针政策的提出以及严峻的能源形势下,节约用电,促进其经济运行就显得更加的关键。按照国家的计划标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加大投入节电型设备,做好发电与用电设备的改善。等待建成之后,就能够达到每年千亿瓦的节电量,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5.结语
就本文的分析可得,想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综合效益提升,确保电力企业实际需求得以满足,就必须在全面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力设备以及运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确保其满足电力系统经济运行需求,才有利于电力系统经济性的增强,满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论文
在当前电力系统开始工作时,想要其运行结果符合经济性指标,就需要全新的理解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就实质而言,就是认识电力系统工作的运行特性,能够制定出详细的经济运行方法,以此来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在分析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对于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介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有利措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概述,希望能够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一直以来,电力系统都关系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只有解决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的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希望本文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探讨,能够为后续电力企业经济性运行奠定经验基础。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
从2008年开始,我国发电量一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08年的1月开始,到当年的9月份,全国性发电量达到26000亿千瓦,同比增长达到,总体来说,呈现出上升趋势。另外,全国范围之内的用电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1月到9月,用电量增加,相比第一季度增加。就区域用电量增长来看,工业电量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其中又以轻工业为最,其增长幅度达到[1]。
从1月到9月,全国性的电力企业效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还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就资料显示:企业在2008年获得的利润超过750亿,同比增长5%,在持续增长效益的同时,年销售额突破5万亿,同比增长。所以,保持经济性运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可忽视。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
就目前的电力传输工作实际状态而言,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为电力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时也起到了发展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性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拥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电力传输做到经济化的调度,就能够体现出电力传输期间的经济性,这样就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尤为的明显。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就应该注重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第二,对于电力企业发展而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增强其经济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得到快速的运转。所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就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取得发展基础,确保电力企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主要策略
从电力设备入手,实现更大的节约
在电力设备方面的节约,本章节主要是从变压器方面的经济运行入手,对方案的选择、制造、技术管理等与经济运行相关的因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经济运行与方案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变压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需要长期固定使用,最好选择新型的,损耗偏小的变压器,虽然初期投资上较大,但是其拥有明显的节约效果,在几年之内就可以弥补差价,并且后续的维修也简单方便。在容量上,尽可能按照安装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容量的变压器,一般达到70%的利用率为最佳。总而言之,选择变压器以及安装变压器都应该按照变压器的需求与实际的共用来安排,做到整体考虑、最佳选择,以此来减少电力损耗,降低成本的花费。
经济运行与制造
变压器本身的经济运行,主要取决于运行的方式,这与变压器的制造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就负载情况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接近满载或者是一直满载运行的变压器;常年处于半载的变压器;处于轻载或者是空载的变压器。按照应用状态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才能让效益最大化。
经济运行与技术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变压器降压次数可以适当减少,那么久也会减少其损耗。另外,功率因素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功率因素降低,会增加变压器的整体功率,所以,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尽可能将功率因素提高,确保无功功率的最大化。
运营管理层面
在运营管理方面,电价制定与电网建设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只有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才能让运营管理更为合理,确保其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奠定基础。
电价制定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分布不够均匀,各个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差异,其用电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制定电价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区域资源的储备粮和实际需求比例,来制定相应的价格,传统模式下的“一刀切”,很容易激化电力资源矛盾,加剧社会矛盾,甚至还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信誉。在城市中,可以按照实践的变化来调整电价,由电力公司针对电价制定一个基本的价格和浮动的允许范围,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该区域适合的电价制定方式。如此才供需双方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也能够达到用电节约的目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2]。
合理的建设电网
保持高度的电网建设合理性,才能为电力运输奠定基础,一个简洁有效、结构优化、先进科学的电网,不仅可以满足用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电力公司节约运营成本。在建设电网之前,就应该针对该区域做好今后电力需求的预见与预测,以确定区域之内电网的实际布局。想要电力系统得到经济的优化,是无法利用强而有力的电网予以支撑的。
4.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获取了长足的发展,电力系统本身的经济运行在背后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而过于单一的经济发展类型使得电力资源一度限于短缺的尴尬局面。在面对资源节约型环境方针政策的提出以及严峻的能源形势下,节约用电,促进其经济运行就显得更加的关键。按照国家的计划标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加大投入节电型设备,做好发电与用电设备的改善。等待建成之后,就能够达到每年千亿瓦的节电量,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5.结语
就本文的分析可得,想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综合效益提升,确保电力企业实际需求得以满足,就必须在全面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力设备以及运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确保其满足电力系统经济运行需求,才有利于电力系统经济性的增强,满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时代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 对电力企业来说,大数据营销能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为其制定营销战略提供依据,而如何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基于大数据电力营销管理的弊端;其次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以促进电力企业稳定、长久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电力系统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电力系统来说,大数据不仅是科技生产力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发展、管理及技术改革的重要依据,电力系统的大数据包括生产、运营和管理三方面。电力营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营销管理目前存在诸多弊端,在大数据时代,对电力营销创新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此,笔者对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进行研究。
1.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弊端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内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亟待改进。电力行业长久以来属于国家的垄断行业,而随着各种新型能源的不断出现,电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然而其营销设计仍以业务导向为核心,很少考虑市场的竞争状况和客户的需求,没有建立一种以客户为核心的营销管理机制;
第二,电力营销业务功能亟待完善。电力系统的营销政策、技术研究、运维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机构不完善,不健全,部分功能缺失;
第三,电力营销运营效率亟待提升。电能计量检定、人员及相关设备重复配置;规划、生产的部门对电力营销管理支持力度较弱;故障抢修、业扩报装等服务流程不协同。综上所述,电力营销管理亟待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客户对供电服务的要求。
2.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为:
第一,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电力需求仍持续增加;
第二,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电能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第三,国家电网创建“双一流”,为加快营销发展注入新动力。
挑战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营销管理也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
第一,国家经济转型期的'结构优化调整及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工业用电比重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分布式电源等会日益增加,对电力营销市场的发展带来威胁,影响电能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国家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清洁能源要求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供用电模式,而现有的供电模式要满足这些应用需要法律、政策、技术等众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
第三,国家电网推进“三集五大”要求电力系统必须要转变营销发展方式。目前电力系统的营销仍然资源分散、管理层级多,亟待进行整合;营销管理的专业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级等方面亟待改进,集约化、智能化的服务手段亟待提升等,使得目前电力系统的营销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在大数据及信息化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对传统的营销管理体系进行重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进行电力营销,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潜在需求行为
大数据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海量的数据,电力企业要获取比较精准的数据,必须进行大量数据的分析研究寻找客户的潜在需求。所以对电力企业来说要重建营销管理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制定多种方案,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寻找潜在的客户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用户的电能消费行为和特点,通过这些分析及时改变自己的营销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的知名度。
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消费客户,进行个性化营销
从大数据提供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找出电力系统最精准的用户,以便电力企业的营销能实现精准化,同时根据精准化消费群体的特征建立针对性的营销方式,从而能划分出精准的消费客户,进行个性化营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力企业也逐渐重视电力营销的精准化,而大数据的出现不仅使精准化营销变得更加高效,也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和产品质量,使得消费者市场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消费者市场的划分必须要经过大数据才能实现精准的分析,这种分析结果面临的是个体消费者,而并非是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个性化营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电力系统的营销主体。
运用大数据分析,制品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对电力系统来说,传统的以业务导向为核心的营销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电力企业开拓市场和业务起着决定性作用。如腾讯在开发游戏时,总是先通过大数据对游戏用户行为进行精准的分析然后再推出产品,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其在推出手游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性。因此电力企业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开拓新业务、新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客户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并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渠道,拓宽产品领域。
依靠互联网技术,合作开展大数据营销,开展多元化服务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风靡,很多行业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他们通过使用大数据进行网络营销。电力系统要想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营销,除了要在电力系统领域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利用资源优势外,还要不断拓展业务,通过业务延伸实现电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服务的开展可从下述几方面着手:客户经理对客户的用电状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提出的建议中不仅要有生产班次的安排,还必须要为客户的用电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无功补偿。站在客户角度为客户节约电费着想,为客户的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这不仅能有效地节约电费,还能有效减少设备的能耗。电力企业还要在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的运营状况,及时排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对确保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要对所在区域的电网进行改造时,要及时通知大客户,并将规划改造的详细情况与大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以得到客户的理解和支持,这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与税务部门合作减小电费回收风险
对电力企业来说,电费能否正常回收是确保其正常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大客户的电费回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电费回收难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目前多数电力企业为了加强电费回收,通常采取如下措施:强化合同管理、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严格客户资质审核、高压用户电费担保模式等,在这些措施中,高压用户担保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电力企业来说,仅仅具有采集客户的用电信息数据,对客户的资金信息难以准确把握,高压用户担保模式虽然让电力企业通过银行掌握相关的资金信息,然而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并不通过银行,因此获得信息并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费回收风险的控制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种弊端,可建立一种能将用电企业的资金流动信息整合到电力系统大数据库的营销管理中,而与税务部门进行合作能达到此目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首先,与税务部门协调,将电力系统大数据平台增加一个调取用电企业每月纳税信息的模块;其次,根据用电企业的纳税和银行信贷状况,计算电费回收风险指数,评估风险;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建立预警机制,对于部分电费回收风险较大的企业可采取各种手段介入电费回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营销管理,电力企业也要与时俱进,持续改革,在大数据时代下重构营销管理体系,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宝香.数据库营销:大数据时代引发的企业市场营销变革[J].价值工程,2014,31(30):132-134.
[2]孙柏抓.大数据技术及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电气时化,.
[3]庞建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4(32):295-296.
坚强智能电网:促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碳排量放最大的国家之一。过去的30年,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大幅攀升。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31亿吨标准煤,2001~2009年年均增速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0%左右。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使碳排放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51亿吨,占全球排放的18%,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占全球排放的21%。我国发电装机以煤电为主,燃煤发电容量约占总装机容量的81%,因此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火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50%,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呈上升态势。因此,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工作对我国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电网和电力用户,其中电网是联系电源和电力用户的纽带。当前,电力行业实现碳减排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发电、输电、用电的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电力行业用能效率。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六大环节。清洁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技术,灵活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双向互动关键技术、智能化调度技术等是各个环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清洁能源机组大规模入网,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电力用户将高峰时段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提高用电负荷率,稳定火电机组出力,降低发电煤耗;促进先进输配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推广和应用,降低输电损失率;为电网与用户有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用户智能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坚强智能电网的碳减排效益从支撑清洁能源发电的接入、提高火电发电效率、提升电网输送效率、支持用户智能用电、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等五个方面分析,到2020年,若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亿吨。(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碳减排效益如表1所示。)支撑清洁能源接入。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坚强智能电网集成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储能技术、运行控制和调度技术,为清洁能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坚强智能电网能够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坚强的跨区网架结构,可以为远离负荷中心的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供输出条件。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装机容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约15660万、5018万、9725万和1820万千瓦。按照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分别为3500小时、7500小时、2000小时和1400小时测算,与2005年相比,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加万亿千瓦时,可减少煤炭消费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亿吨。提高火电发电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带动下,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同时由于调峰电源增加,使得火电运行效率提高,单位发电煤耗下降,因此系统发电燃料消耗减少。通过“需求侧响应”,引导用户将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降低高峰负荷,减少电网负荷峰谷差,减少火电发电机组出力调节次数和幅度,提高火电机组效率,降低火电机组发电煤耗,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根据电力系统整体优化规划和系统生产模拟软件测算,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影响下,2020年全国平均火电单位发电煤耗下降克/千瓦时。据规划,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火电装机容量可达亿千瓦,按照火电利用小时数为5300小时来计算,发电煤耗降低可节约亿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为亿吨。提升电网输送效率,减少线路损失。未来,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和坚强智能电网,将大大降低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失电量。此外,电网灵活输电技术对智能站点的智能控制以及与电力用户的实时双向交互,都可以优化系统的潮流分布,提高输配电网络的输送效率。坚强智能电网的高级电压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常规电网的节能电压调节和控制水平,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减少输配电损耗。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简称PNNL,以下同)研究表明:高级电压控制系统可使得电网本身实现的节电潜力为上网电量的1%~4%。考虑我国线损的实际情况,未来下降空间相对较小。假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使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平均线损率至2020年由2005年的%下降到%,即可减少线损电量502亿千瓦时,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45万吨。支持用户智能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实现电网与电力用户的双向互动,引导用户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有效的“需求侧响应”。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通过智能表计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及时向用户反馈不同时段的电价、用电量、电费等信息,引导和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习惯、电价水平以及用电环境,给各种用电设备设定参数。如空调和照明等智能用电设备可以根据相关参数,自动优化其用电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用电效果,进而提高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实现节电,并通过选择用电时间达到减少电费支出的目的。PNNL研究表明,信息干预和反馈系统可以使得用户用电效率提高3%。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故障自动诊断服务。实时采集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反馈给用户,用户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减少电能消耗及运行维护费用。研究表明,通过提供此服务,可以使用户用电效率提高3%。我国目前电价机制不甚合理,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的互动性较差,电力用户还存在较大节电潜力。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推进,电网与用户的互动将不断深入,电力用户将更加主动地节电。参考PNNL研究成果和我国的用电实际情况,假定坚强智能电网可使用户用电效率提高4%,按照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全社会用电量为60000亿千瓦时和厂用电率为5%来计算,则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用户可实现节电量约215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亿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减少石油消耗。汽车是我国耗能的重要领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耗油量还将不断攀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从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来讲,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燃油汽车提高1~2倍以上。从运行的经济性来看,电动汽车百千米只消耗10千瓦时电,运行费用远低于普通汽车。预计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2020年比2005年新增电动汽车约2500万辆,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年行驶20000千米计算,每年可替代汽油3550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为7940万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贡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达45亿吨标准煤,全国GDP将达62万亿元(2005年可比价格)。如果按照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测算,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超过173亿吨。这已远远超过我国资源和环境所承载的极限。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为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如果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则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95~104亿吨以下,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亿~78亿吨。根据上述测算,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亿吨,可使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对实现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贡献率可达19%~22%。若国家加大有关政策执行力度,这一贡献率还可能提高 “十二五”特高压建设——五千亿畅想电气设备行业下游涉及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包括了电力、电网、冶金、煤炭等行业,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由于其特殊地位,国家对下游电力、电网等行业监管严格,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规范约束企业经营行为。 自上而下看,“十二五”规划是目前国家层面最具指导性政策,将影响未来至少五年内的发展和变革,通过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新兴产业规划”,可确立电气设备行业未来五年内将集中发展智能电网(含特高压)、工业节能产品和配电网改造。 自下而上看,成熟技术将首先得到推广(如柔性输变电、变频技术、智能用电系统);综合分析市场空间及开拓进度,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输变电、高性能高压和低压变频器、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用电系统、农配网改造将成为“十二五”发展重点。 从“十二五”规划出发,未来五年电气设备行业投资将呈现“两极化”趋势:特高压骨干网和配网改造将成为电网投资主题,“智能化”拉动二次设备占比提升,同时工业领域变频器将得到进一步普及。具体来看,特高压方面,直流建设基本符合进度,交流受示范线路验收推迟的影响有所延后,目前呈现提速趋势。“十二五”特高压直流将建设9条线路,预计总投资达2170亿元;特高压交流完成“三横三纵一环网”的建设,乐观估计投资达2989亿元,若考虑项目推迟的影响预测约2092亿元。预计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投资1014亿元,其中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和直流保护系统占65%;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投资1225亿元,主要是变压器、电抗器和GIS开关,占比分别为18%、16%和24%。 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是内生需求 我国电力供应长期面临远距离、高负荷、大容量的现状,这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的发展问题,内生性需求决定了中国的电网必须在强度、广度和稳定性上超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 能源和用电负荷分布差异使特高压成为必然之选 我国的能源分布主要在北部和西部,以火电为例,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近80%都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用电需求量大,过去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输送煤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未来通过电网直接输电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根据新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应该达到15%左右。风能、水能也存在资源分布远离负荷中心的问题。 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kV及以上和直流±800kV以上的电压等级,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kV直流电网的5~6倍,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3倍,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kV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特高压才成为未来我国电网建设的必然方向。 电网规模化和区域网络互联对安全稳定提出新要求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突破9亿千瓦,这个数字到了2015年将增加至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全国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万公里,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列世界首位。 电网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和区域电网互联对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采用更安全环保的设备,整体集成并实现设备和控制的双向通信,就是电网“智能化”的体现。 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利好配电网络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按照这样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应为55%~60%,而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只有。未来的5~10年,城市化进程将推动电网尤其是配网建设,集中在城网扩张和改造上。 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大,未来无论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还是从刺激内需,鼓励农民消费的角度,都要求建设和升级农村电网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正是因为我国电网发展必须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水平相匹配,才萌生出对特高压、智能电网和配网建设的需要。而内生性增长符合产业和经济运行规律,这是可持续和稳定的趋势。 未来电网发展呈现“两极三重点” “十二五”我国电网发展三大方向是:特高压、智能化改造和配网建设。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在规划建议中提到大力发展包括水电、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 配网建设:规划建议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过去十年我国电网建设集中在220~500kV(西北750kV)输电网络,未来将向着“特高压”和配网两端发展,而智能化顺应对复杂网络稳定和控制的要求,电网“三大重点”明确。 考虑电网对安全、稳定性的要求,相对成熟的技术当首先得到推广,尚处于挂网阶段的设备或试运行线路的建设脚步可能延后,在细分行业投资上应当有所甄别。总体来说: 第一,特高压直流建设进度基本符合预期,未来高端一次设备厂商和柔性输变电企业受益明显。 第二,“智能化”发展对应二次设备新建改造,配网和用电端智能化相对成熟,看好具有技术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 第三,配网改造,尤其是农网强调设备升级和电气化,上游的设备商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区域化特点显著。 预计特高压直流尤其是柔性输变电技术将得到最快推广,直流高端一次设备生产商获益居次,智能变电站投资和农网改造分列其后。 特高压直流——发展先行高端一次设备发力 “特高压电网”指交流1000kV、直流±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能够适应东西2000~3000公里、南北800~2000公里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国家电网在“十一五”建设初年曾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的交流示范工程完成验收,直流±800kV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线路投运,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基本建成西北750kV主网并实现与新疆750kV互联。 规模投资启动直流输电将成“十二五”发展亮点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目前在我国主要是±800kV,从技术上看线路中间无需落点,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输送至负荷中心,线路走廊窄,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输电,同时还能保持电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南方电网±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2010年6月投产;国家电网±800kV向上特高压直流也于年内通过验收,预示着“十一五”直流工程进展顺利,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根据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有9条±800kV直流线路计划“十二五”期间投运,同时有2条将在“十二五”开工,目前锦屏—苏南线路招标正有序进行。 投资总量方面,2016年建成的2条线路按照70%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确认,国家电网±800kV特高压直流投资总规模预计达2170亿元(见表1)。南网规划的直流800kV工程为糯扎渡送广东线路,投资总额约187亿元,计划于2012年投产。 “十二五”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预计±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投资达2357亿元,特高压直流全面建设启动。 同时考虑到国网±660kV和±400kV直流建设,南网±500kV直流,“十二五”期间两网的直流总投资规模达到3312亿元。 设备供应商——高端一次设备的盛宴 特高压直流包括线路和换流站建设,其中换流站对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投资增量效果更明显。换流站主设备包括:换流变压器、电抗器、避雷器、换流阀和无功补偿装置等,其中投资大项为换流变和换流阀。 云广线换流站设备投资超过规划总量的一半,考虑到示范线路设备价格较高,预计未来规模建设后占比约为43%。 “十二五”特高压直流±800kV设备投资总额约1014亿元,其中换流变395亿元,换流阀203亿元,直流保护系统61亿元。若考虑两网±660kV、500kV和400kV后主站换流设备投资为1424亿元,其中换流变555亿元,换流阀285亿元,直流保护85亿元。 普遍看好一次设备龙头 特高压直流是坚强的输电网络,规模建设启动后将普遍利好一次设备生产企业。考虑特高压对设备稳定性和技术要求高,前期研发投入大,细分行业龙头将继续领先优势。 变压器:已完成建设招标的线路,设备供应商主要为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行业龙头。换流变压器招标特变电工份额接近45%,中国西电约35%,天威保变20%。考虑到示范线路招标量小,份额相对集中,全面建设启动后龙头企业相对份额会略有下降,但绝对中标金额提升明显。 换流阀:国内换流阀生产企业包括中国西电、许继集团和电科院,考虑到换流阀技术门槛高,未来将继续是三家三分天下的局面。 直流保护系统:许继电气、南瑞继保和四方继保三分天下,占比分别为38%、60%和2%。 无功补偿技术———“特高压”拉动发展 无功补偿技术旨在调节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减少电源由线路输送的无功,最终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造成的电能损耗,提高电源和线路的利用效率并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特高压输电由于线路距离长、电压高,在变电站配电端和输电网络中需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主要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目前电科院是行业龙头,占比超过80%。荣信股份并联无功补偿SVC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年内取得国网订单显示开拓电网脚步加快;串补TCSC中标南网大单,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后预计将在电网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 预计“十二五”期间并联无功补偿(SVC+SVG)市场容量在51亿元,可控串补(TCSC)配合500kV以上线路建设,需求在60亿元,无功补偿总需求在111亿元,年均亿元。 结合上述分析,提出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十二五”特高压直流进度符合预期,交流建设延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国网正加速推进项目审批和招标,未来工程获批将整体利好行业。 第二,特高压建设主要是高端一次设备,由于技术难度大,需要前期投入多,行业龙头优势明显,未来将占领主要份额。 第三,2011年是全面建设初年,投资启动对行业相关公司的业绩贡献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体现。 特高压交流——进度落后期待项目审批提速 示范线路验收推迟交流建设提速在即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线路直至2010年8月才通过国家验收,目前特高压交流建设进度落后于市场预期。 国网公司去年9月开始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施工招标,据悉另一条特高压交流线路锡盟—南京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都预示着国网正努力推进特高压交流项目,未来建设提速可以期待。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工程方面,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 从前期准备和招标情况看,“三纵”线路进度较快,未来有望先于其他线路提前开工。 预计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规划对应总投资2989亿元,其中特高压变电站投资1225亿元,线路投资1764亿元。设备利好——变压器、GIS、电抗器 特高压交流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抗器、组合电器开关GIS、隔离开关、避雷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等,其中变压器、电抗器和GIS占比较大,根据示范线路投资组成粗略计算比例分别为18%、16%、24%。 乐观估计:“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流7条线路全部完成投资;悲观估计:“十二五”完成预计投资量的70%。 变压器:主要设备供应商包括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和中国西电,示范线路招标占比分别为60%、40%、0%。预计中国西电技术实力雄厚,未来将享有一定份额,同时其他变压器企业有望在全面建设后取得订单。 电抗器:从示范线路招标看,中国西电和特变电工占比分别为58%和42%。考虑全面建设后预计其他企业能分得10%~15%的市场份额。 GIS:示范线路招标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和新东北电气均分天下,组合电器开关技术难度高,预计全面建设后将继续是三家领先行业。 特高压交流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目前晋东南—荆门扩建线路正有序招标,锡盟—南京线路年内有望获批,未来投资和建设有望提速,高端一次设备龙头仍是受益主体。
工厂供电,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工厂用户,满足广用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工厂供电技术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如果有人问你21世纪是什么时代,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信息时代、电子时代还是技术时代?我想在我的世界里,21世纪应该是一个绿色节能时代,一方面,在科技、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前,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更多的关注节能环保,另一方面,21世纪属于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利润是唯一的驱动力,厂商或者工厂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尽可能的缩小成本,而电能的使用在厂商的成本 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因此,供电系统节能方法研究成为每一个厂商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对工厂供电系统节能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谈谈什么是工厂供电系统,所谓供电系统就是由能产生电能的电源系统输送给用电的输配电系统共同构成。其次,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工厂供电系统的消耗,具体而言,我认为有俩方面原因,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工厂在变压器的选择,功率因数补偿以及检测与维修方面都存在漏洞。从管理模式来看,我们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领导负责,员工尽责的体系。因此,我们的研究应该深入这俩个方面,究其根源,寻找解决思路。
1.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在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没有突出强调领导与员工的责任,我们曾一度对张瑞敏管理海尔的理念津津乐道,也曾一度对乔布斯的管理思想赞不绝口,但是,在我们看到这些顶级的管理者带领一个企业走向全球,走向伟大时,我们是否思考了管理对一个企业成长的重要性。缩小视角,就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面,我们都存在众多缺陷。从一个角度而言,我们没有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这使得加强工厂供电节能管理这件本身富有挑战的事情对领导与管理者而言缺乏迎接挑战的动力。其次,即使一些管理者看到了节能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培训与研究,使得其对工厂供电节能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员工缺乏浓厚的 企业 文化 底蕴,缺乏家的归属感,并没有把自己当为企业的主人,不能把节约企业能源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这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的成本降低、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更落空了习不断强调的建设一个勤俭质朴的社会理念。因此,从管理角度来分析,我认为一方面是我们的相关体制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我认为是我们的相关企业文化形成以及 企业管理 培训还存在众多问题。
2.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很难大量引进节能增效设备,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目前节能增效设备技术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无法批量生产,这使得节能增效设备成本高,工厂将其投入使用未必就能收回成本。其次,节能增效设备操作较为复杂,没有相关知识与技术难以熟练掌握,因此工厂出于经济与技术利益方面考虑,将其弃之不用。再次,电力产品质量以及部分供应商供应的设备并不合格,时常导致不明故障。最后,相关检测与维修人员技术能力有限,由于供电系统具有复杂性、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故障无法及时检测出问题并做出有效的修复。
从技术层面具体来看,电压器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显示,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占整个供电系统无功消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尽管变压器效率高,但从这个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其总损耗仍然不小。因此,如何有效的减少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正确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型号,科学的运行,就成为了我们在技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
其次,就是有关功率因数的问题,减少企业供电系统损耗,提高企业用电效率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层面就是功率因数补偿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供电系统各部分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使用电设备合理的运行,从而减少损耗,实现工厂供电节能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技术难题。
最后,就是能否有效提高检测与 修理 技术,任何机器,即使世界最领先的机器也有出现问题的时候,任何机器,即使刚刚投入使用,也有定期检测的必要性,因此如果我国工厂相关人员的检测与维修技术无法令人满意,这对企业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一方面,如果无法定期有效的对设备进行检测,可能造成部分设备老化,从而加大能源消耗与损失。另一方面,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不仅是对工厂的资源闲置与浪费,更造成了企业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检测与维修技术,不仅是供电节能的有效 措施 ,更能减少企业的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管理方面的解决思路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企业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领导负责,员工尽责的理念。一方面,加强奖罚制度的建立与推广,完善激励机制,对那些具有企业归属感,具有企业文化精神,并将这些文化底蕴有效运用到工厂生产与节能的实践中去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从而达到树立先进模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领导进行节能管理的培训,使得管理者不光从心里具有供电节能的理念,更能在通过学习与培训后,在实践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员工也要给予企业归属感,使得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家,为企业节约能源,为企业进行供电节能,就是为自己未来着想,更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4.技术方面的解决思路
首先,做好设备检测与维修工作,这不仅可以减少停电次数与时长,更能防止或减少电能泄漏,从而有效的实现供电节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应该定期更换用电设备的绝缘子,对电路进行检测,并测量接头电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其次,从变压器角度出发,应该选择那些效率高、损耗低的优质新型节能的变压器,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科学合理的变压器运行方式,通过研究可得,当负荷为变压器功率的百分之七十五时,变压器运行最经济。因此,合理的选择变压器以及科学的运行变压器都对工厂降低电能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我们还要关注功率因数补偿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系统各部分的功率因数,充分利用变压器的容量,降低设备容量,使设备科学合理的运行,从而减少用电系统的功率损耗来实现工厂供电节能的目标。
综上所述,造成工厂供电消耗的因素是多样的,所以为了最大化工厂供电节能的效果,我们既需要抓管理层面的问题,又不能放过技术层面的漏洞,双管齐下,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实现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健.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法研究.科技创业家,2013(02).
[2] 王伯韬.供电系统节能降耗措施探讨.应用科技.
摘要:根据高等 教育 对自动化专业的重视及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工厂供电课程的需求, 文章 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工厂供电课程的 教学方法 。
关键词:自动化;工厂供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
工厂供电课程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与大学生之前学过的基础理论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专业课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之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课程都有一套理论,而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 经验 公式、查表,各章节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使得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兴趣。因此,探究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式教学
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直接照本宣科肯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因此教学可结合社会情况以及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电力系统的构成之前可先介绍一下中外电力系统的发展史,为什么最初是直流输电,为什么现在是交流输电为主,直流与交流输电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介绍为什么发电厂发电后要升压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时候,先告诉学生目前铜是多少钱一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节省有色金属。在讲负荷计算的章节时,结合具体的计算机电量监测项目直观地说明什么叫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负荷曲线在工厂中的作用,传统抄表方式的误差以及计算机连续采集的优点。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到校变电所,让学生实际观察隔离开关、断路器、高压开关柜、功率表等,对单母线分段形式有一个直观认识。在介绍需用系数法时,可以日常生活中电用具为例,如一盏灯是多少瓦,让学生对教室的灯盏数进行计算,投影仪计算机各是多大功率,根据观察让学生计算出教室应该选多大的空开,应该选多大的变压器等等。通过这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对教学内容重新做合理的分配
因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容易让人感到枯燥,而课程的顺序一般也是依照工厂供配电初步设计的步骤进行的,教程对有一定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可能效果会更好,但对基本没有动手能力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容易理论脱离实际,尤其对于仅有32学时的课程设置,更应有所取舍。比如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一章,对于变压器的台数容量选择原则以及变电所一次主接线应该详细介绍,而电压偏移及改善措施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讲透,这种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简单介绍即可。还有短路电流一章,分析了短路过程的暂态过程之后直接介绍标么值法求取短路电流,学生很多都不太理解,如果先给学生介绍了有名值法,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用有名值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抗还要换算,而用标么值法则省去了这个步骤,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工厂供配电课的内容较为繁杂,虽然难度不高,但涉及的内容很多,既有公式,又有图表,单一的板书式授课或纯粹的多媒体教学都不能够满足其要求。应灵活教学,以电气设备及其选择为例,如介绍电弧的基本知识时,采用视频资料,不仅能形象展示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提高。介绍高压开关电器,则需要通过视频与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开关柜的外形、结构、动作原理。介绍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的时必须展开接线图才能为学生分析合闸过程与分闸过程,这种涉及实物、构造、动作过程等内容的课,用课件和视频结合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当推导一些公式时,用板书推导更能让学生对公式的思路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三相短路过程的简化分析,单相负荷的计算等内容。因此教学应采取多种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课程设计指导
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知识一次综合性的 总结 ,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工厂供配电设计的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一般来说供电课程设计多是针对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学生以电气设计部分为核心,学生可通过查阅工程设计手册和资料,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电气主接线方式,主变压器的容量、数量的确定,负荷分析及计算,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在选择时对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校验,完成相应图纸的绘制,课程实践应多鼓励学生发扬合作和创新精神。综上所述,工厂供电的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强化自身的能力,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并能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这门课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应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学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弋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孟祥萍.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吉来,黄瑞梅.高电压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014年8月22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剑研究员带领先进二次电池研究团队,在高比能量锂二次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了额定容量15Ah的锂硫电池,并形成了小批量制备能力。
导读: 据外媒消息,锂硫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也就是可充电电池。和现在广泛使用钴、镍和其他高价稀土元素(如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不同,锂硫电池使用硫这一最丰富的元素,锂的低原子量和硫中等的原子量意味着锂硫电池相对较轻(大约是水的密度),这使得他的能量密度可以轻松达到550Wh/kg。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50-260Wh/kg。而最近刷屏的福建猛狮花两年时间研发的圆柱18650-3800mAh可以达到290Wh/kg。锂硫电池可以达到锂离子电池的两倍。
锂硫电池因为不用贵重金属,其制造成本更低,被认为是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但是, 当锂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与硫接触时,就会产生所谓的“多硫化锂”作为中间产物。多硫化锂在用于锂硫电池的常用电解质中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发生穿梭现象,从而导致正极材料在反复充电或放电后损失。多硫化物穿梭被认为是阻碍锂硫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个问题与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退化直接相关。
在2017年位于英国牛津郡的OXIS Energy向公众展示了具有高达 1,500 次充电和放电循环的锂硫电池。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是商业可用的报道。
公众号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的消息,近日,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 (Korea Electr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KERI)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采用活性炭和磷。活性炭纤维由于其高吸收性能广泛用于多种类型的过滤器和漂白剂。研究小组将活性炭作为涂层材料涂覆在隔膜上,用来捕获在充电或放电循环时产生的多硫化锂。
此外, 研究人员在碳材料中使用了高吸收性磷进行化学捕获。这种双重捕获方法有助于避免由于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而导致锂硫电池的性能下降。该团队在硫阴极上使用高强度、高导电性和柔韧性的碳纳米管材料来代替现有的集流体(以增加能量密度)。而这些都是在确保耐久性和弯曲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通过这种工艺开发,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的锂硫电池具有400 Wh/kg的能量密度。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种锂硫电池的产业化机会很高,因为它结合了高能量密度、性能安全(寿命)、灵活性(持续时间)以及轻质和低成本等现有优势。
在需要轻量化、长续航的领域,锂硫电池的优势很突出,预计将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行 汽车 、无人机等。
作为对其出色工作的认可,世界知名科学期刊small将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封面报道。知名科学期刊small在2005年创立,一开始是月刊,在2009年改为双周刊,2015年改为周刊。他涵盖先进材料包括先进功能材料和先进工程材料等的最新研究。2020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领导这一研究成果的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朴俊宇(Jun-Woo Park) 博士对这一成果被认可非常满意,他说道:“像韩国这样的对稀土元素和其他资源稀缺国家而言,锂硫电池是一项重要技术,因为他使用丰富且廉价的硫和碳材料。
我们计划 将这一研究成果与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开发并拥有的“大规模合成固体电解质”技术相结合,以确保下一代固态锂硫电池的原始技术。”
公众号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认为,锂硫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是夹在一些先进电池中间的。例如采用硅碳的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他们的产业化进度明显很快。而下一代电池的明珠固态电池面临的问题更多,产业化进程还需要5-10年时间。
而锂硫电池夹在这些之中。固态电池的一种路线是采用硫化物作为固态电解质,他也和锂硫电池有循环问题。正如朴俊宇博士所说,把固态电解质和锂硫电池技术相结合,会对现有锂离子电池独霸市场的局面有最大的冲击。
PNNL近日发表论文称,使用石墨和锂组成的混合电极,锂硫电池的基本循环寿命可达400倍,从而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虽然400次循环的循环寿命并不突出,但与普通锂电池相比,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要高出2-3倍,而限制这类电池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电池反应过程中硫化物流出缩短了电池的循环寿命。作者刘军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都致力于防止硫化物泄漏。但PNNL研究人员认为防漏电太难,副作用明显,于是选择在电极外侧加一层保护膜,即石墨和锂组成的混合电极。这种混合电极可以将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四倍。用普通电极测试,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只有100倍,而用混合电极测试,循环寿命提高到400倍。刘军说,虽然硫化物仍会流出,但不会影响电池寿命。在实验中,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仅下降了11%。版权:本文版权归第一电气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风能世界》杂志 Wind Energy World Magazine 《风能世界》杂志,从创刊之日起,就坚持“技术为先,产品为根,工程为本,低碳为国”办刊原则,深入当下中国风能第一线,贴近风电现场、倡导先进技术、传播低碳理念、服务风电行业,是中国惟一定位“关注世界风能与企业成长”的技术型权威性刊物,立志成为是中国最好的风能杂志。 《风能世界》杂志,主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由建设部中装协建筑电气委员会资源节能专业委员会主办,秉承“推动世界风能产业,促进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具有新闻性、前瞻性、透视性、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人物,读者群涵盖风力发电机整机制造企业,风能叶片企业、风能发电场、风能建设投资方、能源机构以及高校产学研机构及风能下游的工程产业、运输、土建防雷等相关设备企业,整合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及零部件设备供应商、CDM风力发电投资与运营者、科研单位、进行紧密交流与技术创新。 《风能世界》杂志,栏目有:A视角、每期特稿、直击现场(与运维与业主对话)、CEO连线、技术专栏、实践应用、解决方案、深度分析、成长N次方、主编译文、规范标准等,另一方面,报道风能行业榜样性商业精英的成长故事、商业运作手法和思维方式,对风能企业在成长中遇到的典型现象和趋势进行深度解剖和分析,提供操作性解决之道。 《风能世界》杂志,“推动世界风能产业,促进中国企业发展”,是《风能世界》杂志秉承一贯的核心理念,为您提供最新鲜的资讯,为您推广最优秀的产品,为您推介最诚信的商家,为您搭建最权威的平台。 近期,《风能世界》杂志受到世界风能协会主席阿尼尔·凯恩赞许,阿尼尔·凯恩主席称这是他看到过最好的风能杂志,并欣然题写了寄予,希望再接再厉,为世界风能做出更大成绩。 经综合指标评估及国内外权威专家推荐,日前,《风能世界》杂志期刊已进入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乌利希期刊指南》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权威图书目录检索和期刊管理工具,又称之期刊大全指南数据库,其用户非常广泛,包括世界各国的大专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公共和专业图书馆管理人员,出版商,期刊预订代理商,企业以及研究人员等。该数据库提供世界各国出版的期刊的详细、全面、权威的信息。现在所收录的连续出版物包括定期和不定期或者刊期每年少于一期的出版物,如会议录、学报、学科进展、年鉴、手册、年度评论、专题论丛等。该指南数据库涵盖多种学科,包含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物的信息。 由于《风能世界》杂志为行业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7月12日,《风能世界》杂志一篇名为《2020年风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力量》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媒体有新华网,中国网,新民网,中国经济网,赛迪网,慧聪网,文新传媒,潮州日报等等 ,行业媒体报道的有中国能源协会网,国际能源网,中国风能网等等,以及广大的读者群体对《风能世界》倾注了极大关注。 持之以恒,永不气馁,全心全意服务风能行业,杂志实施免费赠送,免费邮寄的制度,为推动世界风能产业,促进中国企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风电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研究人员的重视,下面我整理了风力发电机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风电储能技术分析与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随着我国对于能源需要的不断增大,风能的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研究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376-01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风电储能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着重就该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
二、风力发电储能概述
能源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开发利用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历史上每次使经济产生质的飞跃都是从新型能源的利用开始的。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今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耗速度远远大于自然自身补给速度,从而导致传统能源逐渐趋于枯竭,同时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开法和利用所排放的有害气体导致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寻求一种可再生能源来代替日益匮乏的传统化石能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无污染、使用便利的风能已经受到极大的关注,并被确认为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随着人类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市场迅速发展起来,进入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风力发电应用的新浪潮,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及附近岛屿,这些地区工业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也比较严重,风电并网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是由于风能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风电功率随着风速大小变化而随机波动,尽管大电网允许一定容量波动的风电功率并网,一旦超过一定容量,其功率的波动就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随之带来谐波污染、闪变等影响电能质量,为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优质性,电网不能接纳超过一定容量的风电电能,从而导致无法并网的风电被舍弃,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据国家电监会公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和电科院关于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论证报告,可知目前我国大规模风电并网和电网接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风电储能技术
现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等四种类型。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电磁储能包括超导磁储能(SMES)和超级电容储能等,化学储能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等,相变储能包括冰蓄冷储能和相变建筑材料储能等。各种储能的功率/能量特性及其适应范围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相变储能并非以电能形式释放存储的电能,且其功率/能量等级涉及的因素很复杂,因而此处不予讨论。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其将在需求侧管理(DSM)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储能方式的能量/功率等级、响应速度、经济性等特点,其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调频/调峰、稳定控制、改善电能质量乃至紧急备用电源等不同场合。
四、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1、利用储能系统增强风电稳定性
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改善系统平衡度,储能系统能够快速吸收或释放有功及无功功率,改善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平衡水平,增强稳定性。针对电压稳定性问题,储能系统改善电压稳定性并增加系统的风电接入容量问题,但该文仅对储能系统做了理想的假设,缺乏有效的动态仿真及理论分析。利用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增强风电稳定性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显示,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均能有效降低风电并网PCC的电压波动,平滑风电机组的有功输出,增强系统稳定性。频率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系统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方面。研究表明采用超导储能系统改善频率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超导储能系统在文中既定的条件下使得系统的最大频率偏差从降为,有效改善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且超导储能系统容量越大系统频率偏差越小。
2、利用储能系统增强风电机组LVRT功能在风电机组比例较高的电力系统中,LVRT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有、无LVRT功能的风电机组在故障情况下的电网电压恢复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有LVRT功能的风电机组并网能够有效解决风电并网所产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有利于系统稳定性的增强。
3、利用储能系统增加风电穿透功率极限
不同电网,限制WPP水平的主导因素不同,采用的储能系统也不同。很多研究人员探讨了采用飞轮储能、电池储能和超导储能系统增加WPP的问题,结果表明,这3种储能系统都能有效增加系统的WPP,并能改善PCC的电压波动性,在冬季大方式和夏季小方式两种极端工况下,频率偏移和线路功率约束是限制WPP的主要因素。
4、利用储能系统优化风电经济性
随机波动的间歇性风电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备用容量增加,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合适的储能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电网与风电场的双赢。此外,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风电的竞争力较差,采用储能系统配合风电场运行,能够实现风电效益最大化。
五、风电储能展望
受自然条件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直接并入电网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增加系统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通过研发高效储能装置及其配套设备,与风电、光伏发电机组容量相匹配,支持充放电状态的迅速切换,确保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的关键。
储能技术将在平抑、稳定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的输出功率和提升新能源的利用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会随环境因素变化,储能装置可以及时地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在风力发电中,风速的变化会使原动机输出机械功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发电机输出功率产生波动而使电能质量下降。应用储能装置是改善发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分布式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时的可靠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与电网连接,实现向电网的馈电,并可以提供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而一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无法制订特定的发电规划。
针对变速风电机组设计了附加频率控制环节进行研究,分别通过对转子和风轮机的附加控制,使得DFIG对系统的一次调频有所贡献。针对这些控制方案将降低风电机组效率的缺陷,采用飞轮储能系统辅助风电机组运行,通过对飞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实现平滑风电输出功率、参与电网频率控制的双重目标,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六、结束语
加强对风电储能技术的研究,可以使风电储能更加完善,使风能发电更加实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涛.浅析风电储能技术[J].清洁能源.2013(3):166-168.
[2] 盛文仲.浅谈风电储能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3):16-18.
[3] 王文鹏.风电储能技术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6):66-6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风力发电机技术论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风速为4m/s。这些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迅速,用电量较大,常规能源贫乏,部分电网通达的地方缺电也较严重。为满足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盐场制盐等低扬程大流量提水作业的需要,当地用户已在使用一些低扬程风力提水装置。如福建省莆田地区利用风力提水制盐,天津市郊区利用风能排咸和育苗,山东省新泰市的风力—空气泵农田灌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地区推广应用风力提水机组,对农业、渔业和副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内陆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如内蒙古北部、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年平均风速为4~6 m/s,3~20 m/s的风速累计4000~5000h/年。这里是广大的草原特区,人口分散,难通电网。利用深井风力提水机组为牧民和牲畜提供饮水或进行小面积草场灌溉,对于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此外,甘肃、新疆北部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能丰富区,适合发展风力提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小型风力发电作为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措施之一,主要研制、开发和示范应用小型充电用风力发电机,供农民一家一户使用。目前,1 kW以下的机组技术已经成熟并进行大量的推广,形成了年产1万台的生产能力。近10年来,每年国内销售5000~8000台,100余台出口国外。目前可批量生产100、150、200、300和500W及1、2、5和10 kW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年生产能力为3万台以上,销售量最大的是100~300W的产品。在电网不能通达的偏远地区,约60万居民利用风能实现电气化。截至1999年,我国累计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18 .57万台,居世界第一。我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制造工作正在加快发展。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与西班牙电力公司美德(MADE)再生能源公司成立的一拖—美德(MADE)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与德国恩德(NORDEX)公司成立的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分别生产了1台660 kW600 kW的主发电机组,并已经安装在辽宁营口风电场并网发电运行。这两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40%。另外,浙江运达风力发电设备厂在生产200 kW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又生产出了4台250 kW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广东南澳风场运行,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行状况最好的机组。风力发电场继续增多,装机容量继续增加。从我国风电场的建设历史来看,1986年4月由航空部和山东省计委拨款建设的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城发电后,全国各地陆续引进机组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逐年增加。1990年累计装机4000 kW,最大的机组单机容量为200 kW;1993年累计装机万kW,单机最大为500 kW;1995年累计装机3 .75kW;到1997年底全国风电场装机433台,容量达到16 .67万kW,单机最大为600 kW;1998年总装机容量达到万kW;1999年达到万kW。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逐年加大。风电场内安装的国产机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技攻关的样机或后续生产的几台机组,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另一种是与国外厂商合作生产的,有些部件用国产的替代基本上能够正常运行。进口机组多是较成熟的商品机组,可靠性高,这种机组主要有变桨距调节型和定桨距失速调节型两种,单机容量在1996年以前是150~300 kW,后来安装的主要是600 kW级机组。
核科学与技术这本刊你去看下呗,我随便一搜就找到了几篇文献,如“核聚变理论再探及聚变堆的自持燃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综述”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中国核电发展浅析 摘要: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陈述了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核能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中国;核电;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00-02 引言 中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发面,煤炭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为二百至二百二十年[1],中国面临煤炭枯竭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环境发面,燃用各种化石燃料将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给。目前,由于有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别,造成水电电力不够稳定;而太阳能和风能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核能是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2]。因此,本文从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核电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了出中国核电发展战略措施。 一、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1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执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910万千瓦,占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的[3],并且中国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三个核电基地。其中,秦山二期是中国自主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的核电机组,55项大型关键装置中,47项实现了国产化,标志著中国具有自主建设核电厂的能力[4]。同时,中国跨入了核电站出口国行列,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按国际安全标准自主设计、生产制造的核电站。中国在核电的科研、设计、建设、执行等方面还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具有相对完整的核电人才队伍。 经过各个部门的努力,中国核电已形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格局 [5]。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已在核电站专案中得到应用,在积累二代技术储备和执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还积极吸收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高的三代核电技术。装置制造能力的提升,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核电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积累,为中国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亿~亿kW,考虑到煤炭资源、运输能力、环境容量等承受力的制约,中国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0%下降到61%,而核电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到2020年将达到4%,核电投运规模将达到4 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 600亿~2 800亿千瓦时。 二、中国核电发展存在的问题 核电在中国发展近三十年中,减少了近1亿多吨煤炭的生产及其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组织模式不清、标准体系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等各种问题。 1.核电发展缺乏长远和总体性规划,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核电标准化体系较低。核电产业的发展涉及国家的长期能源战略,对于正处于工业化程序中的中国,核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而目前中国核电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的现状难以确保中国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核电发展经济性较低。核电站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1 742美元/千瓦,燃煤电站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889美元/千瓦,核电与煤电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3]。此外,与煤电相比,核电的上网电价也较高,这势必会减弱核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3.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程序有待提高。由于中国核电起步较晚,关键的核心技术尚未实现实质性突破,没有完全实现百万级大容量核电机组,工程设计、制造的自主化。而且,近三十年来,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实际可行的核能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与其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在已建的专案上形成多种堆型、多国引进,客观上不利于核电国产化局面。 4.核电人才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中国核电人才存在缺乏、断档现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比例失衡,核电人才流失、老化,而且中国高校培养能力有限。技术方面,具有自主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明显落后于国外核电发达国家。虽然核电装置国产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键核电装置以及装置的关键部件国内仍无法制造。 5.天然铀缺乏,放射性废物管理欠佳。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量不足,且天然生产能力较低;此外,随着核电的发展,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也需要妥善解决。 三、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核电产业总体性、长远性规划。中国应尽快制定出符合中国核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努力做到统一堆型,统一标准,并将核电建设纳入电力的总体规划。同时,借鉴美国“小业主”型、法国“大业主”型、日本“供应商”式、韩国“一体化”等诸多核电产业组织模式型别,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电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保证中国核电建设的布局更合理,保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核电经济性,加大核电的资金投入。核电与煤电经济性相比,具有建成价比投资高的特点;与国内电网电价相比也没有优势。因此,实现核电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努力控制核电站工程造价,提高核电厂负荷因子,在电价中体现环保折价,使核电站在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和运输紧张的地区与煤电相竞争,这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根本出路。此外,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中国必须加大对核电发展的资金投入,以保证中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速核电国产化和自主化程序。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必须坚持先进科技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引进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时刻关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在第二代核电技术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启动第三、四代核电技术。不断提高核电的国产化水平,促进中国核电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保障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养核电人才,加强核电技术创新。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核电产业的腾飞,我们必须抓紧培养一批高阶核电技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同时,重视职工的在岗职位培训,努力建造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核电人才队伍。在技术创新方面:第一,要提高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第二,改进核废物处理技术,防止核扩散,努力实现核燃料回圈;第三,开发新的堆型,坚持采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三步方针,在保证新堆型安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争取使新堆型稳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中国的核能主力,同时加快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程序。 5.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足够的天然铀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积极探明中国天然铀储量,确保天然铀的可持续供应。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以防止放射性废物的泄露甚至实现废物再利用。 结语 经过长期的发展,核能已在中国初具规模。作为解决能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的替代能源,核电已与火电、水电形成了中国电力的三大支柱。尽管如此,核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要充分吸收总结核电产业三十年中的发展经验和不足,统筹规划核电的发展,加速自主化国有化程序,培育核电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电的经济性,以保证中国核电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继强,栾洪为.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J].东北电力技术,2008,***2***. [2]杨旭红,叶建华,钱虹,薛阳.中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上海电力,2007,***6***. [3]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祁恩兰.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05,***4***. [5]叶奇蓁.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1***. [6]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09,***3***.[责任编辑 安世友] 篇二 核电工程物资管理 摘要核电工程物资占到总投资55%左右,价值高,数台机组的物资采购价格高达百亿人民币;***1***种类繁杂,数量庞大,产生海量物资交易记录资料;***2***安全、质保等级分类复杂,过程控制严格,追溯性要求高,标准、规范要求严格;***3***管理周期长达5年多;***4***储存保养要求严格,恒温恒溼、清洁度等控制要求高。由于核电物资的特殊性,物资管理是核电工程专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现场施工进度起着重要的后勤保障。作为核电工程物资本文针对核电工程物资的分散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核电 仓储 物资管理 一、核电工程物资的管理模式 当前核电工程物资现场仓储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分散式管理,即仓储管理工作由各岛安装承包商分别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以前建设核电用的比较多,工程结束后,很多物项丢失的比较严重,特别是消耗性材料和备品备件,由于总承包商无法对下面的安装单位做好监控管理的职责,安装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和丢失的比较严重,比之前预算的用量要多,使工程物料的成本增大,再次购买也增加了采购周期,影响了工程进度。不能及时检视物项的到货出库动态,也不能和现场施工进度紧密的联络起来。二是集中式管理,即总包方承担了所有的仓库业务,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安装单位随意浪费和丢失物资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统一管理和成本增加问题。由于仓库人员种类繁多,各人员要求的技能、文化水平要求不同,不便于统一管理,增加管理成本。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安装单位随意浪费和丢失物资的现象,这种管理模式也有不足之处,总承包商不能有效的监管物项,核电在不断探讨核电的工程物项管理的模式,也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海南核电在工程物资管理的方面开拓创新,有效有避免了前两种的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合理的利用人和机具的利用,首次采用总承包再分包管理模式,仓储具体作业由一家承包商或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操作,总承包商只到建立建一支较小的物项管理团队,负责管理、监督承包商的日常工作,负责协调各个安装承包商物资部门,以确保甲供物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工程物资的几个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整个工程物资的管理包括计划、设计、采购、仓库的建设主要几个方面。 设计、采购、计划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图纸的出版进度往往难以满足采购进度的需要,因此无法及时提供图纸材料清单作为采购的依据。在此情况下,采购工作依据历史参考电站的装置材料采购清单进行采购,但由于不同专案存在设计变更、现场变更,造成一定程度上采购遗漏、材料短缺或剩余浪费。供货计划根据三级采购进度计划和采购合同编制,条目比较粗,安装需求计划根据四级计划编制,两个计划在细节程度上的匹配度不高,一方面造成工程物资提前到货积压仓库,导致库容不足,有些物项到货离具体安装时间相差二三年之久,这样不仅占用库存量,由于海南天气高温潮溼,装置容易生锈和老化,影响装置的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后期物项保养增加了工作任务,导致成本增加。 如何解决到货与安装进度所需物项不匹配的问题,根据其他核电的安装进度所用物资进行分析,结合现场的施工进度,制定物项的一年的到货滚动计划,发给供货商,提前做好到货安排,也要控制物项过早到货。安装单位根据二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三、四级施工进度计划,在四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施工编制3个月滚动安装需求计划。根据施工安装单位的安装需求计划,核实所求物项是否已经到货,及时与供应商联络到货问题,提前解决到货问题,满足施工现场所需。 一、库房的建设: 仓库规划和建设问题。在核电现场平面图中布置,仓库的布置和现场厂房之间科学安排,防止仓库离现场施工远,二次搬运的吊车、卡车、叉车、人工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总承包应建立仓库设计、建造的标准化体系。根据核电物资储存等级、类别、大小应建立不同储存等级的仓库,满足物资的储存要求。仓库配备行车、叉车、等机具,配备消防设施、通风保溼设施、配置摄像头、保安岗亭等安保设施,配置照明、动力等电源设施。每天对仓库的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其次仓库的各种作业活动,必须有相关程式规定和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也是核电行业的管理方针。 二、到货开箱检验缺陷问题: 截止日前,到货开箱检验的缺陷的统计,开箱检验缺陷已经有二千条,已经关闭一千一百多条,核电专案已经接近尾项,这些没有关闭的缺陷检验报告,按照要求不能组卷进行移交,虽然这些缺陷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问题。后期的工作重点在关闭检验缺陷上面了,要减少开箱检验的问题,个人建议从源头开始:***1***开箱时,对面哪些重大装置和供货比较多的厂家,在开箱检查时,要求厂家人员必须参加,发现小问题或疑惑的问题,在开箱检验时就可以解决。***2***对于检验时发现一些小问题,如小面积生锈、零件脱落,如厂家人员没有到现场参加开箱,这些问题可以安排仓库承包商在开箱时就可以进行处理,减少开箱检验。***3***参加开箱检验人员,如开箱中发现密封垫片、管接头等有划痕现象,如钢丝绳、电缆、钢管到货米数缺少一点,这些问题安装单位QC人员在开箱检验的时候都可以下结论,不影响现场的安装使用。 三、物资管理系统SAP 由于核电物资的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在日常到货、开箱、出库、查询的活动中,产生海量的交易记录资料,这些记录要用系统软体要实际管理。现代化的物资管理软体SAP,可以帮我们实际日常的工作管理的需求,和资源共享,资讯的准确性。工程物资的消耗统计,后期的费用的结算提供了可靠的资讯。 四、物资储存级别的要求 现场储存保养。仓库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恒温恒溼仓库,温度控制在16℃~25℃,溼度小于等于60%,防静电,防强磁场,保持清洁度等;二级为一般室内或保温库,三级为一般露天仓库。在储存期间,需按照规范书中要求的频率、内容对储存的物资进行预防性和修正性保养,如防腐涂油、气体或液体保护、通电保温干燥、转动等,发现质量异常,进行修正性保养,严重质量问题按照《不符合项报告》进行处理。所有保养工作都须形成记录以备核查。 五、总结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减少,核电能源已成为一些国家能源计划中的重点物件之一,尤其在我国,核电能源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资管理从前的单一的模式变成多样化,现代化管理的模式,科学化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更好的为核电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任永娟,薛润泽.核电厂建设阶段的仓储管理工作[J].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1 的人还看
近年来,中国核能发电量持续上涨。2016年中国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2020年中国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2021年1-8月,中国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积极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转变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2.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增强核能产业自立自强能力
核能科技创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科技强国、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突出。
发展背景:中国发电量逐年增加,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火电
核反应堆是由原子分裂驱动的,这一过程称为裂变,其中一个粒子(一个“中子”)射向一个原子,然后分裂成两个更小的原子和一些额外的中子。一些被释放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导致它们也裂变并释放更多的中子。这叫做连锁反应。
链式反应中原子的裂变也以热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流体(通常是水)从反应器中移除。这些热量可以用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各地区能源转型之路不断加速,核电作为清洁的基荷电源,对“双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核能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 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入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本书内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 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天然 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 铀-235 含量 铀-238 含量 铀-234 含量 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唯一核素。 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 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了和射线,并放出能 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个铀-235原子核,硬引 起新的裂变。在链式反应中,能量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铀-235裂变放出多少能量呢?请记住一个数字, 即 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 烧放出的能量。 2.核反应堆原理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计,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反应堆种类很多,核电站中使用最多的是压水堆。 压水堆中首先要有核燃料。核燃料是把小指头大的烧结二 氧化铀芯块,装到锆合金管中,将三百多根装有芯块的锆 合金管组装在一起,成为燃料组件。大多数组件中都有一 束控制棒,控制着链式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开始与终止。 压水堆以水作为冷却剂在主泵的推动下流过燃料组件,吸 收了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以后流出反应堆,进入蒸汽发生器, 在那里把热量传给二次侧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送去发电, 而主冷却剂本身的温度就降低了。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主 冷却剂再由主泵送回反应堆去加热。冷却剂的这一循环通 道称为一回路,一回路高压由稳压器来维持和调节。 3.什么是核电站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 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 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 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 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 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 最普通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 种成熟的能源。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 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 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我国目前 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 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4.什么是核电厂 电是电厂生产出来的。我们知道有烧煤或石油的火力发电 厂,有靠水力发电的水电站,还有一些靠风力、太阳能、 地热、潮汐能、波浪能、沼气生产电力的小型或实验性发 电装置。核电厂就是一种靠原子核内蕴藏的能量,大规模 生产电力的新型发电厂。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做“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 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 器内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最普通 的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工作原理。 5.什么是放射性 约在100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 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γ(伽玛)射线。 以后的研究证明:α射线是α粒子(氦原子核)流,β射线 是β粒子(电子)流,统称粒子辐射。类似的还有中了射线、 宇宙射线等。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 类似的还有X射线等。 这些射线的共同特点是:1、有一定穿透物质的能力;2、人 的五官不能感知,但能使照相底片感光;3、照射到某些特 殊物质上能发出可见的荧光;4、通过物质时有产生电离 作用。 射线主要通过电离作用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射线并不可怕,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甚至我们的身体 内都有能放出射线的物质。我们戴夜光表、作X光检查、乘 飞机、吸烟都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但是,过高的辐射剂 量会引起有害健康的效应。 两个关于放射性的计量单位 6.什么是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 能热能转换的装置。 核电厂用的压水反应堆有一个厚厚的钢质贺筒形外壳,腰部 有几个进水品和出水口,称为压力容器,900兆瓦的压水堆, 其压力容器高12米,直径米,壁厚约米。 压力容器内是堆芯,堆芯由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组成。 水在它们的间隙中流过。水在此起两个作用,一是降低中子 的速度使之易于被铀-235核吸收,二是带出热量。900兆瓦 的压水堆 一般装有157个燃料组件,约含80吨二氧化铀。 压力容器顶装有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改变控制棒的位置来 实现开堆、停堆(包括紧急停堆)和调节功率的大小。 7.什么叫做核事故 一般来说,在核设施(例如核电厂)内发生了意外情况,造 成放射性物质外泄,致使工作人员和公众受超过或相当于规 定限值的照射,则称为核事故。显然,核事故的严重程度可 以有一个很大的范围,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国际上 把核设施内发生的有安全意义的事件分为七个等级。 由表可以看出,只有4-7级才称为“事故”。5级以上的事 故需要实施场外应急计划,这种事故世界上共发生过三次, 即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英国温茨凯尔事故和美国三里岛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