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论文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论文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过度的能量摄入,肥胖病患者逐年攀升,特别是青少年肥胖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因此,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足见肥胖的危害性。青少年肥胖比率也逐渐增高。 什么是肥胖呢?通常来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量超过同龄人的正常标准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称为肥胖。青少年肥胖不仅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如近视就是一大问题。因此,调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保证青少年健康地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过程和方法:(一)、研究过程:1、活动计划1、 任务分工:问卷调查:全体组员 查资料:全体组员总结论文:竺颖2、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计算机上网。3、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4、 表达形式:文字、照片。(二)、研究方法: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采用文献法收集有关资料、数据;采用谈话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对我县三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建议及措施。经过对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论:1、营养素过盛,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2、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导致肥胖。3、吃“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形成肥胖。4、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小,使脂肪堆积,引起肥胖。5、肥胖基因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最终肥胖。6、平时做作业姿势不正确,导致近视。7、在车厢里看书,躺在床上看书引发。8、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做作业。9、遗传导致。调研项目:1、营养素过剩与肥胖的关系营养素指食物中被人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0%的固形成份,60-70%左右的水分所构成的。固形成份中有一半是体脂肪,约占人体体重的15-20%。人体所需能量的大半都由脂肪供给,积蓄脂肪是人体本能的功能,但如果摄入食物不当,脂肪就会在体内过剩,便会沉淀下来。对中学生而言,正值花季的他们是爱美的一代,岂能让别人说肥胖呢?肥胖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含脂肪的食物也是数不胜数,孩子们在不经意的食物之中给自己摄入了大量高能量物质。加上学习负担繁重,得不到及时的运动,使脂肪堆积起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胖了起来。造成肥胖原因之一是肥胖体重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后,不采取消耗措施,致使脂肪保存在体内当中,引起肥胖。可见造成肥胖原因是肥胖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而且膳食摄入的量比体重正常的学生摄入的量要多,即摄入的能量多,致使过多能量转变为脂肪,保存在体内引起肥胖。2、挑食与肥胖的关系挑食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了,大多数的孩子都有挑食的坏习惯,看到自己爱吃的东西就拼命吃,不爱吃的则放着不沾手。使自己营养不全,导致或是瘦小或是肥胖的现象。其实由于挑食而引起的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病,应该到医院请教医生该如何处理,这种肥胖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虚肥”,只有一张“虚伪”的外表,而内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是否该敲响一下警钟呢?挑食也是一种引起肥胖的因素,照“对症下药”此话推理,我们是否明白若是因挑食而引起的肥胖该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呢?显而易见,首先必须改掉挑食的坏习惯,杜绝偏食、厌食。3、“补药”与肥胖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有了新的取向所致。生产商看准了儿童、青少年是消费的主渠道,推出增长智力的补脑食品、增进食欲、促进生长的营养补剂,有的产品甚至宣称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对孩子进补“营养食品"、“保健食品"。 有些孩子比一般同龄人都瘦小,体质较差,容易发烧生病。父母看了都心疼,想尽办法要给他们补一补身体,好让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由于服用伪劣保健品、或进补方式不正确,给自己孩子带来损害,有的导致孩子开始发胖,无论怎么减肥都没有实效。这些“补药”中含有激素性药物,会刺激生长激素,使身体提前扩大性的发育,容易引起肥胖。身体虚弱不应找补品,有病应该找医生看病。4、运动与肥胖的关系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代替人们工作的机械化物品呈现市场,人工家务已剩无几,家长也不会找孩子干活,他们只希望孩子的成绩出色,其他方面也不在乎。让现在的孩子少了很多运动的机会,更多的脑力劳动代替了这些体力劳动,使摄入的过多能量转变为脂肪,而无法散发出来。身体缺乏相对于脂肪增多的运动,就会使正常的脂肪代谢受到破坏,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起来。 5、遗传因素肥胖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关系。肥胖常常来自同一家族。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那么子女有半数是肥胖者。但这种来自遗传的原因,与环境因素是有关系的,几乎都是由于后天的饮食习惯所引起的。同在一个屋檐下,每天吃相同的食物,子女与父母持续着导致肥胖的饮食生活,肥胖自然是理所当然。那么该如何预防肥胖?有些肥胖者曾尝试过多种减肥法,有的吃了各种减肥药,有的采用阶段性运动,可是效果都不佳,所以对减肥失去了信心。怎样科学、合理、健康地减肥?应加强城市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对肥胖病防治的培训和指导;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措施,以降低肥胖病的发病率。有以下几种,供大家参考。具体措施: 1、主食不可偏废2、注重食品营养的相对性 3、控制膳食的进食量4、生活有规律5、 加强运动 感想: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的研究开展的挺顺利的,因为基本上对怎样进行探究有所了解了,我们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还学会了很多东西,觉得对课内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而且我相信经过我们的研究,同学们对肥胖的危害了解更深了,只要我们做到以上这几点,就一定可以预防肥胖,让我们一起努力,与我们有害的疾病做斗争!

水平提高并总带质量命质量提高便及饮食水准提高使肥胖群体比例提高例证值注意少童间肥胖比例增加青少健康极利臃肿身躯、迟缓步伐仅给习、带便同给童健康发育带隐患我防科技附体检数据析及部肥胖童体问卷调查入手肥胖童遗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面进行研究我调查程致:第步:刘师、校医务室何医家热情帮助通看书、网咨询等查阅许关于肥胖减肥资料获些关肥胖知识第二步:我查阅科附医务室近四校体检资料并些结进行整理析第三步:刘师召集我请全校胖汇聚堂召肥胖童情况调查与胖交流肥胖看认识全校20名特级胖都欣参加调查随我精制作张肥胖童调查问卷并防科医院找专家咨询关肥胖原抑制肥胖我请防科医院医师护士校给肥胖同采血检测血脂血糖等指标体重检查结表明科附超级肥胖童超重均30%胖者超重达超级胖肥胖看看认肥胖自习、、体育锻炼达标都带便更严重给今健康发育带极隐患统计析表明肥胖童祖父母肥胖者占91%父母肥胖者占82%说明遗传童肥胖重要素饮食习惯看主食量偏者占70%喜食油炸食品者占数喜食蛋、奶者占数喜食素菜者说明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结构导致肥胖素;另外由于科附绝部住科院内、步行间短加其运量少引起肥胖素问卷调查结表明:遗传导致童肥胖重要素绝数胖父母都比较胖;肥胖童运量非由于身体负担重、懒惰等素肥胖童般每顶左右低于体重童运量;肥胖童饮食通胖喜欢吃油炸食品、甜食、肉制品许零食等喜食像青菜含纤维素食品偏食或挑食吃喜欢吃东西食量接着我请防科医我校超级胖进行体检血液检查检查结表明:10例肥胖童胆固醇虽范围6例低密度酯量高于值4例高密度酯量低于值1例甘油三酯高于值现象表明肥胖童部已现血脂代谢异显全面控制童体重、调节血脂保证所童都能健康发育、社每员均应该重视、努力事工作各面资料防科医院专家介绍知道肥胖童体重抑制减肥措施:1.饮食面应食用含纤维素食物少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食物减少进食热量节制饮食2.增加运量通经性、运量体育运增加体内能量脂肪消耗达减肥目3.必要情况酌情进行药物治疗

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危害研究 摘要: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分析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的危害,应加 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为制定中 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字: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危害 一、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对一些双胞 胎、领养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 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的人较胖;双亲标准体 重,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10%。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膳食模 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消费大增,能量的总 摄入量往往超过能量的消耗。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青少 年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增多,而谷物食物减少, 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 已有研究证明富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 胖的可能性最大。 3、精神因素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也是肥胖发病率上 升的一个原因。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 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原因可能 是肥胖使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贵的生活 内容—健美体形;因自我形象扭曲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 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 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当小儿心理不安、紧张或 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小儿进食过量的 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大量进食。 4、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学生学业较重、课外作业较多而无暇进行室外运动以及 运动场地受限等因素,都导致了体育锻炼不足。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热能呈“入大于出”的局面,造成超重、 肥胖。 5、社会因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城市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 把更多的心血都倾入到孩子身上。加上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 能力的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储藏技术的改善,孩子可 选择的食品种类更为丰富。随着妇女更广泛的进入到各行各 业,在家为家人备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增多。 导致摄入能量远大于所消耗的能量,能量转化成脂肪的形式 储存在人体中。新闻媒体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饮食模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儿 童青少年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二、肥胖病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1、肥胖病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的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都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资料调查显示,许多慢性疾病已经不 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许多疾病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其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对我国24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DE高血压患 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倍,BMI>=28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在24以下者的倍。且肥胖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 的增加而增加。肥胖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体 重少年儿童,不少资料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心锁指数(HI)低于对照 组,这表明肥胖青少年的心室收缩功能有减退的趋势。 (2)糖尿病 体重超标、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且这种危险性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增 加。据统计80%的II型糖尿病由肥胖引起。许多资料显示肥胖 青少年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并且有高胰岛素血症。 其内在原因是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 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 高,影响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 (3)足病 青少年肥胖可能对足部造成持久伤害。当脚承受的压力 增大时,脚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会发生改变。由于青少年的骨组 织发育还不完善,在长时间承受较大额外体重的负荷下很容 易造成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更糟糕的是由于人体的脚部有 大量的血管和穴位,可能会引起其他恶性疾病。 (4)心肺功能下降 与一般正常青少年相比,肥胖儿的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 来满足庞大身躯对血液的供应,长久以后心肌因过度疲劳而 导致收缩力下降,心力慢慢衰竭。同时,血管内径因过多脂肪 逐渐的堆积而管径变窄,血管硬化,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 流量都会降低,影响血液循环。另外,过多的脂肪还导致肺活 量不足,因为体重增加了,身体需氧量增加及产生二氧化碳也 增加,氧气及二氧化碳皆需由肺部来转换的,因此肺部的负担 自然增加了,但肥胖的胸壁赘肉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即肺 活量减少)。 (5)其他疾病 肥胖孩子进入成人期以后,体重指数还会增加,等到成年 后就会相当于50、60岁的疾病,高血脂病、冠心病、胆囊炎、 关节性病症、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痛风等等都会出现。青少年 肥胖其生殖系统发育是比较迟缓的。会形成一些男性生殖无 力、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成活率低,女性经少,性欲下降的生理 现象。[3]另外,肥胖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症,这是由于肥 胖孩子在颈部、胸部、腹部和横隔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 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喉部放松,在脂肪组织的重力下使得 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 (6)肥胖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影响 肥胖是一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进食过多可能吃出“肥胖脑”,脂肪在脑部堆积过多,使脑皱褶 大减,脑皮层呈平滑样,会导致智力降低。1989年,萧黎等对南 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进行调查表 明:肥胖儿童IQ(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总IQ由语言IQ 与操作IQ相加而得)低于正常儿童,是由于操作IQ低。操作 IQ的高低反应了儿童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掌握要点能力的 优劣。故认为,肥胖可使儿童上述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这种 单纯性肥胖儿童IQ低的原因,并非因为肥胖导致机体某种器 质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肥胖使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以 致学习方面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处于劣势。因而动手能力、辨 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均不如普通儿童。[4] 2、肥胖对青少年心理危害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在学校里,学 校组织集体活动如游戏、跳舞等胖孩子常因体态臃肿、行动不 便而不敢参与。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可能是因为肥胖儿童 行为相对笨拙,反应迟钝,常引起同伴的嘲笑与排斥,影响正 常的社会交往,易产生自卑心理,人际关系变得敏感,出现退 缩或冲动表现。肥胖青少年体重较重,形象不佳,常遭到别人 取笑,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常削弱患儿信心,因而大多数单 纯性肥胖儿童变得胆小、猜疑、社交退缩,甚至自闭。面对压力 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常用过度进食来满足自己,导致肥胖进一 步发展,形成不易打破的恶性循环[4]。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青少年肥胖率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学 校和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鉴于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复杂 性,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治模式,健全超重、 肥胖青少年防治档案,重视年度体检、医疗跟踪服务;鼓励青 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 而不断降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StoryM,Sherwood NE,Himes JH,et after-school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African-American girls[J].Ethn Dis,2003,13:54-64. [2]季成叶:《2005年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3]郭泽如:《从肥胖儿的产生谈少儿运动减肥》.人文论坛 [4]陈淑鄂、李建英:《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障碍及 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74275.满意请采纳

一.前言我们都很清楚,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肥胖很快就会超过吸烟,成为全世界导致过早死的最大单一因素,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生活质量,使医疗费用升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随着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会导致16万多个“预计外”的死亡人数。逼人的形势,让我们急迫地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多余的脂肪为何如此难以摆脱?似乎不应该这么困难。减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肥胖就不会成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全球首要健康问题。肥胖是受生物-行为-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多为以下几种:(1)脂肪摄入过多,这是促进肥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脂肪摄入和消耗通过两条途径维持平衡,脂肪氧化供能和通过神经负反馈减少饮食中脂肪摄取。若摄入和消耗不能维持平衡则会促进肥胖的形成;(2)低代谢率与肥胖形成属于遗传因素,如印第安人的肥胖;(3)基因突变。与肥胖有关的基因突变和变异,包括消脂素(瘦素)基因突变、消脂素受体基因突变、β3受体基因突变、解偶联蛋白基因变异。消除肥胖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鉴于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在精神和毅力上的挑战,最易被人们接受和寄予厚望的方法是服用减肥药物。二.常用减肥药减肥原理目前应用的减肥药主要分为食欲抑制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和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三大类。1.食欲控制药通过影响神经介质的活力,降低食欲和增加饱感,从而减少食物的摄人。这类药物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其效果有限且个体差异较大。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药物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的药物促进5-HT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的含量,从而兴奋下丘脑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氟西汀、舍曲林。具有部分减轻体重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短期服用有恶心、腹泻、嗜睡、口干、头痛头晕、旋转性眼震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病变。因此,1997年FDA决定禁止使用,已从市场撤出[1]。拟交感胺类药物促进中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阻断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从而产生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抑制摄食中枢。该类药物有苯丙胺及其衍生物,如苯丙胺、苄甲苯丙胺、安非拉酮、右苯丙胺和苯丁胺等。减轻体重的效果确切,曾作为一类非处方的食欲抑制药得到广泛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过度兴奋致失眠、头痛头晕、心率和血压升高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部分药物具有成瘾性。因此不能长期治疗使用[2,3]。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同时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脑中的浓度,从而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吲哚类及其衍生物,如吗吲哚、环咪唑吲哚、西布曲明等。西布曲明同时可增加中枢交感传出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兴奋β3-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脂肪组织的葡萄糖利用和产热作用,从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它成瘾性小,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口干、焦虑、失眠、便秘以及潜在的升血压效应等[4,5]。2.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高脂饮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脂肪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控制体重的又一措施。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是强效、专一、长效的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在胃和小肠内起作用,抑制脂肪酶,阻止脂肪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可吸收的甘油三酯,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控制体重。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而短暂的胃肠道副作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E和A的吸收,故应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确定[6-8]。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在小肠中可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双糖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但可引起肠胀气、腹痛、腹泻等副反应[9]。3.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中枢兴奋药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且可降低食欲。但往往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减肥效果。如麻黄碱、茶碱、咖啡因等。但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有心绞痛性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肾上腺素β3受体激动药选择性的β3受体激动药,能增加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和棕色脂肪组织的热生成作用,从而降低脂肪的贮积;能增加脂肪动员和能量消耗,而不影响血糖水平。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是常见的热量产生药物,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加入甲状腺激素,可加速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三..国内减肥药市场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其中北京市区15~54岁人群中有93万人发生肥胖,全市减肥产品市场容量9亿元。21世纪的中国减肥品市场,主要可归结为保健食品类、茶类、药品类、外用类、仪器类。90年代后期开发的两个新型减肥药奥利司他、西布曲明以其确切的疗效、较小的副作用给肥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我国,以盐酸西布曲明为原料的减肥药如曲美、澳曲轻等隆重上市,再次掀起减肥药销售高潮,罗氏公司的减肥新药奥利司他于2000年宣布在我国的上市也对整个减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减肥药物主要分为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奥利司他、中成药类及左旋肉碱类四大类。 1.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 在美国,两布曲明的商品名为诺美亭,1998年在美国上市,而四川太极集团是中国最早拥有盐酸西布曲明新药证书的制药企业,历时3年开发“曲美”(盐酸西布曲明胶囊),2000年6月,“曲美”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国药准字号减肥药。此外还有南京长澳制药集团生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澳曲轻”、南京药业生产的可秀、由广西桂林集琦推出的“集琦亭立”和海南三洋德林公司的产品。2.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的商品名为赛尼可,为罗氏公司所有,1999年在美国上市。于2000年l1月初拿剑入市中国的通行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产品许可证,并申请7年半的行政保护,2001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3.中成药类 中成药类减肥药继续畅市。近儿年来以天然植物原料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植物性减肥制剂(绿色减肥药) 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销售额逐年上升,形成了一股“绿色风暴”。目前市场上准字号的减肥中成药主要有NRG清赘减肥胶囊、歌迪安减肥系列、瘦身减肥精油、韩国瘦身软黄金、绿瘦及欧麦诗闪电定点瘦减肥胶囊等。中医认为肥胖发生原因与“湿、痰、虚”有关,故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因此减肥中成药多从理气、排毒、发散和抑制代谢出发,除减肥外,有些还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4.左旋肉碱类自从一个叫“西木博士”的人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中推出一种叫做“左旋肉碱”的东西后,这个生僻的名词,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在商场里,左旋肉碱类的商品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各类添加左旋肉碱的减肥药物多达几十种。报纸杂志上,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宣传和广告。在网上搜索“左旋肉碱减肥”,获得约几百万条结果。左旋肉碱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把机体内的长链脂肪酸运入到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变为人体所需的能量。通俗地说,左旋肉碱在脂肪的氧化过程中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四.减肥药之坎坷路减肥药在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同时,也伴随不少的争议,所以大多数减肥药的命运可谓一路坎坷,有的甚至遭到巨额索赔。额诉讼赔款。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Dinitrophenol(DNP),因为该药能消耗热量产热而使身体快速减重,后因为致盲和引起死亡被FDA禁止。Fen-Phen,即fenfluramine和苯丁胺phentermine的复方药,90年代中期上市,曾经红极一时,但2年后,因为被发现引起致死性损伤心脏瓣膜严重副作用,药物被撤离市场,引发官司无数。赛诺菲-安万特开发的Acomplia,本来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双重作用的新药。于2007年在欧洲先获得减肥药的批准,但同样适应证遭到FDA的拒绝。理由是该药有增加用药者自杀倾向。2007年,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未能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之后也因为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焦虑及增加服用者自杀倾向,而不得不撤出欧洲市场。受此影响,几项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的同类药的研发不得不提前终止。另一种减肥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物委员会(CHMP)依据一项西布曲明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建议在欧盟范围内暂停上市许可。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名为“西布曲明心血管终点试验(SCOUT)”,始于2002年,历时约6年,共涉及1万名55岁及以上、超重或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史或2型糖尿病史、或还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受试者。初步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比,西布曲明增加严重、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等,至此国内市场上以西布曲明为主要原料的“曲美”等减肥药品已被迫下架。中成药类由于部分药理不够明确,很难在作用机理上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于进一步开发药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另外,中成药类一本需要长时间坚持服用,停用后身体机能又会恢复到用药以前的状态,对长期用药的依赖性较强。对于现在在市面上极为流行的左旋肉碱类减肥药,更是争论不断,生产企业极力宣传其脂肪搬运工的重要作用,而部分营养学、医学专家批判其偷梁换柱,严重夸大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事实上,从左旋肉碱的功能被发现至今,对于它到底能否减肥的实验并不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实验证据来证实它的有效性。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对左旋肉碱的研究做过一份综述报告,报告中称,“尽管左旋肉碱被用作减肥产品而投入市场,但是,没有科学证据显示它有减肥的作用。另外,左旋肉碱宣传点之一是“对人体绝对安全”,应当指出,标榜一种东西“绝对安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严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是绝对无毒的,糖、盐这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作为左旋肉碱这种被宣传为一种营养素的物质,如果超量服用,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潜在危险还是很大的。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王泽斌说:“美国国家研究所膳食补充剂办公室针对左旋肉碱做了全面的总结,这份综述提到了关于左旋肉碱的各种功能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到减肥。”可见,针对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减肥药为何这么难?肥胖症是复杂的慢性疾病,与生理、遗传、饮食、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不管以何种机理作用的减肥药,在取得5%~10%减肥效果的同时,伴随相应的风险和副作用。肥胖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疾患的高危人群。肥胖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时,必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损害。除非以后发现特殊的生物标记,进行靶向治疗,否则难免有发生减肥药伤害患者的事件。要开发出高安全性的减肥药,的确不容易。不然大药厂是不会等闲视之,错失商机,而对于本不属于肥胖的人群,因爱美等需求而越减肥药之雷池,大为不值。另外减肥药市场的巨大利润推生了一批敢于“冒风险”的生产企业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生产出售减肥类药品,这使本已监管不力的减肥药市场的混乱程度有增无减。五.正视肥胖,从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做起-倡导行为疗法报道中的发现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有时候还会相互矛盾,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针对肥胖问题的研究亦属于此类科学问题。当把所有的研究综合起来,肥胖问题显然不是吃哪种类型的食品或是服用某种减肥药可以解决的。肥胖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物学因素-储存脂肪,饱腹感阈值更高甚至味蕾更敏感的遗传倾向;经济因素-全球垃圾食品的泛滥等等。就目前而言,相比通过节食、运动、服用减肥药来适度减肥保持体形上,最有效的途径或许是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就是源于心理学上的行为疗法。支持行为减肥疗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由哈弗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发展建立的行为分析科学。其观念的基础-目前,科学家不可能真正弄清楚人类的大脑运作机制,但是科学家可以客观的多次观察和测量人体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观测结果确定环境与行为间的关系。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肥胖和饮食的行为研究就认识到,一些基本条件可能会提高减肥和体形保持的成功率:严格测量和记录热量摄入量、运动量和体重;逐渐而缓和的做出一些改变,而不要做出剧烈改变;注意饮食均衡,有节制的摄入脂肪和糖分,不能忽视主食;制定的目标要明确,量力而行;要培养终生性的饮食习惯,而不要短期节食;要参加能给予节食者鼓励的团体活动。 这些基本条件被建于1963的美国慧俪轻体公司所推广,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2005年,《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8钟流行的减肥方案,结果发现行为减肥疗法使减肥者在两年的研究期限内体重减轻程度保持在3%。 一些相关联的研究也表明,饮食类型并不重要,坚持时间的长短才是减肥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行为干涉为何能生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生活心理学与市场营销研究员劳蕾特·杜贝表示,在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中,高明的营销手段无处不在,时刻都在刺激我们的感官欲望,用充满诱惑的“信息炮弹”攻击我们薄弱的意志壁垒。而我们身边,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行为干预是致力于重塑环境,把我们从纷杂的信息,感官欲望和随波逐流的沼泽中拔出来,朝着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迈进。杜贝说,当我们的从足够多的渠道获得了正确信息,我们就能抵抗美食的诱惑,保持良好的体形。美国公共卫生局办公室和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都已公开支持行为疗法,把它作为对抗肥胖的重要武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的“Let'sMove”行动,几乎完全依靠行为疗法,试图缓解青少年肥胖问题。目前,全球肥胖率有史以来最高,一项大规模的减肥计划将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在一步步解密脂肪背后的秘密时,饮食和运动习惯的适当调整似乎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为实际的,当然更加期待科学界能对肥胖问题给出全面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新解答。

青少年肥胖研究论文思路

这个,论文还是自己写的好,你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后不仅能写出论文,还能学到许多东西呢。这里介绍个网站:蓝莓眼科网,里面有很多关于近视的内容,相信可以帮到你。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过度的能量摄入,肥胖病患者逐年攀升,特别是青少年肥胖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因此,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足见肥胖的危害性。青少年肥胖比率也逐渐增高。 什么是肥胖呢?通常来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量超过同龄人的正常标准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称为肥胖。青少年肥胖不仅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如近视就是一大问题。因此,调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保证青少年健康地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过程和方法:(一)、研究过程:1、活动计划1、 任务分工:问卷调查:全体组员 查资料:全体组员总结论文:竺颖2、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计算机上网。3、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4、 表达形式:文字、照片。(二)、研究方法: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采用文献法收集有关资料、数据;采用谈话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对我县三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建议及措施。经过对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论:1、营养素过盛,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2、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导致肥胖。3、吃“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形成肥胖。4、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小,使脂肪堆积,引起肥胖。5、肥胖基因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最终肥胖。6、平时做作业姿势不正确,导致近视。7、在车厢里看书,躺在床上看书引发。8、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做作业。9、遗传导致。调研项目:1、营养素过剩与肥胖的关系营养素指食物中被人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0%的固形成份,60-70%左右的水分所构成的。固形成份中有一半是体脂肪,约占人体体重的15-20%。人体所需能量的大半都由脂肪供给,积蓄脂肪是人体本能的功能,但如果摄入食物不当,脂肪就会在体内过剩,便会沉淀下来。对中学生而言,正值花季的他们是爱美的一代,岂能让别人说肥胖呢?肥胖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含脂肪的食物也是数不胜数,孩子们在不经意的食物之中给自己摄入了大量高能量物质。加上学习负担繁重,得不到及时的运动,使脂肪堆积起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胖了起来。造成肥胖原因之一是肥胖体重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后,不采取消耗措施,致使脂肪保存在体内当中,引起肥胖。可见造成肥胖原因是肥胖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而且膳食摄入的量比体重正常的学生摄入的量要多,即摄入的能量多,致使过多能量转变为脂肪,保存在体内引起肥胖。2、挑食与肥胖的关系挑食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了,大多数的孩子都有挑食的坏习惯,看到自己爱吃的东西就拼命吃,不爱吃的则放着不沾手。使自己营养不全,导致或是瘦小或是肥胖的现象。其实由于挑食而引起的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病,应该到医院请教医生该如何处理,这种肥胖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虚肥”,只有一张“虚伪”的外表,而内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是否该敲响一下警钟呢?挑食也是一种引起肥胖的因素,照“对症下药”此话推理,我们是否明白若是因挑食而引起的肥胖该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呢?显而易见,首先必须改掉挑食的坏习惯,杜绝偏食、厌食。3、“补药”与肥胖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有了新的取向所致。生产商看准了儿童、青少年是消费的主渠道,推出增长智力的补脑食品、增进食欲、促进生长的营养补剂,有的产品甚至宣称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对孩子进补“营养食品"、“保健食品"。 有些孩子比一般同龄人都瘦小,体质较差,容易发烧生病。父母看了都心疼,想尽办法要给他们补一补身体,好让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由于服用伪劣保健品、或进补方式不正确,给自己孩子带来损害,有的导致孩子开始发胖,无论怎么减肥都没有实效。这些“补药”中含有激素性药物,会刺激生长激素,使身体提前扩大性的发育,容易引起肥胖。身体虚弱不应找补品,有病应该找医生看病。4、运动与肥胖的关系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代替人们工作的机械化物品呈现市场,人工家务已剩无几,家长也不会找孩子干活,他们只希望孩子的成绩出色,其他方面也不在乎。让现在的孩子少了很多运动的机会,更多的脑力劳动代替了这些体力劳动,使摄入的过多能量转变为脂肪,而无法散发出来。身体缺乏相对于脂肪增多的运动,就会使正常的脂肪代谢受到破坏,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起来。 5、遗传因素肥胖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关系。肥胖常常来自同一家族。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那么子女有半数是肥胖者。但这种来自遗传的原因,与环境因素是有关系的,几乎都是由于后天的饮食习惯所引起的。同在一个屋檐下,每天吃相同的食物,子女与父母持续着导致肥胖的饮食生活,肥胖自然是理所当然。那么该如何预防肥胖?有些肥胖者曾尝试过多种减肥法,有的吃了各种减肥药,有的采用阶段性运动,可是效果都不佳,所以对减肥失去了信心。怎样科学、合理、健康地减肥?应加强城市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对肥胖病防治的培训和指导;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措施,以降低肥胖病的发病率。有以下几种,供大家参考。具体措施: 1、主食不可偏废2、注重食品营养的相对性 3、控制膳食的进食量4、生活有规律5、 加强运动 感想: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的研究开展的挺顺利的,因为基本上对怎样进行探究有所了解了,我们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还学会了很多东西,觉得对课内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而且我相信经过我们的研究,同学们对肥胖的危害了解更深了,只要我们做到以上这几点,就一定可以预防肥胖,让我们一起努力,与我们有害的疾病做斗争!

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危害研究 摘要: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分析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的危害,应加 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为制定中 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字: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危害 一、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对一些双胞 胎、领养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 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的人较胖;双亲标准体 重,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10%。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膳食模 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消费大增,能量的总 摄入量往往超过能量的消耗。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青少 年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增多,而谷物食物减少, 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 已有研究证明富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 胖的可能性最大。 3、精神因素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也是肥胖发病率上 升的一个原因。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 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原因可能 是肥胖使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贵的生活 内容—健美体形;因自我形象扭曲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 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 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当小儿心理不安、紧张或 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小儿进食过量的 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大量进食。 4、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学生学业较重、课外作业较多而无暇进行室外运动以及 运动场地受限等因素,都导致了体育锻炼不足。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热能呈“入大于出”的局面,造成超重、 肥胖。 5、社会因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城市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 把更多的心血都倾入到孩子身上。加上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 能力的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储藏技术的改善,孩子可 选择的食品种类更为丰富。随着妇女更广泛的进入到各行各 业,在家为家人备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增多。 导致摄入能量远大于所消耗的能量,能量转化成脂肪的形式 储存在人体中。新闻媒体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饮食模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儿 童青少年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二、肥胖病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1、肥胖病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的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都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资料调查显示,许多慢性疾病已经不 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许多疾病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其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对我国24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DE高血压患 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倍,BMI>=28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在24以下者的倍。且肥胖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 的增加而增加。肥胖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体 重少年儿童,不少资料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心锁指数(HI)低于对照 组,这表明肥胖青少年的心室收缩功能有减退的趋势。 (2)糖尿病 体重超标、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且这种危险性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增 加。据统计80%的II型糖尿病由肥胖引起。许多资料显示肥胖 青少年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并且有高胰岛素血症。 其内在原因是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 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 高,影响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 (3)足病 青少年肥胖可能对足部造成持久伤害。当脚承受的压力 增大时,脚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会发生改变。由于青少年的骨组 织发育还不完善,在长时间承受较大额外体重的负荷下很容 易造成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更糟糕的是由于人体的脚部有 大量的血管和穴位,可能会引起其他恶性疾病。 (4)心肺功能下降 与一般正常青少年相比,肥胖儿的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 来满足庞大身躯对血液的供应,长久以后心肌因过度疲劳而 导致收缩力下降,心力慢慢衰竭。同时,血管内径因过多脂肪 逐渐的堆积而管径变窄,血管硬化,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 流量都会降低,影响血液循环。另外,过多的脂肪还导致肺活 量不足,因为体重增加了,身体需氧量增加及产生二氧化碳也 增加,氧气及二氧化碳皆需由肺部来转换的,因此肺部的负担 自然增加了,但肥胖的胸壁赘肉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即肺 活量减少)。 (5)其他疾病 肥胖孩子进入成人期以后,体重指数还会增加,等到成年 后就会相当于50、60岁的疾病,高血脂病、冠心病、胆囊炎、 关节性病症、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痛风等等都会出现。青少年 肥胖其生殖系统发育是比较迟缓的。会形成一些男性生殖无 力、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成活率低,女性经少,性欲下降的生理 现象。[3]另外,肥胖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症,这是由于肥 胖孩子在颈部、胸部、腹部和横隔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 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喉部放松,在脂肪组织的重力下使得 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 (6)肥胖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影响 肥胖是一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进食过多可能吃出“肥胖脑”,脂肪在脑部堆积过多,使脑皱褶 大减,脑皮层呈平滑样,会导致智力降低。1989年,萧黎等对南 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进行调查表 明:肥胖儿童IQ(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总IQ由语言IQ 与操作IQ相加而得)低于正常儿童,是由于操作IQ低。操作 IQ的高低反应了儿童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掌握要点能力的 优劣。故认为,肥胖可使儿童上述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这种 单纯性肥胖儿童IQ低的原因,并非因为肥胖导致机体某种器 质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肥胖使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以 致学习方面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处于劣势。因而动手能力、辨 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均不如普通儿童。[4] 2、肥胖对青少年心理危害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在学校里,学 校组织集体活动如游戏、跳舞等胖孩子常因体态臃肿、行动不 便而不敢参与。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可能是因为肥胖儿童 行为相对笨拙,反应迟钝,常引起同伴的嘲笑与排斥,影响正 常的社会交往,易产生自卑心理,人际关系变得敏感,出现退 缩或冲动表现。肥胖青少年体重较重,形象不佳,常遭到别人 取笑,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常削弱患儿信心,因而大多数单 纯性肥胖儿童变得胆小、猜疑、社交退缩,甚至自闭。面对压力 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常用过度进食来满足自己,导致肥胖进一 步发展,形成不易打破的恶性循环[4]。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青少年肥胖率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学 校和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鉴于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复杂 性,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治模式,健全超重、 肥胖青少年防治档案,重视年度体检、医疗跟踪服务;鼓励青 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 而不断降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StoryM,Sherwood NE,Himes JH,et after-school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African-American girls[J].Ethn Dis,2003,13:54-64. [2]季成叶:《2005年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3]郭泽如:《从肥胖儿的产生谈少儿运动减肥》.人文论坛 [4]陈淑鄂、李建英:《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障碍及 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74275.满意请采纳

不一定啊,有时候胖胖的看起来会很可爱啊

青少年肥胖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危害研究 摘要: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分析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的危害,应加 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为制定中 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字: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危害 一、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对一些双胞 胎、领养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 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的人较胖;双亲标准体 重,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10%。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膳食模 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消费大增,能量的总 摄入量往往超过能量的消耗。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青少 年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增多,而谷物食物减少, 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 已有研究证明富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 胖的可能性最大。 3、精神因素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也是肥胖发病率上 升的一个原因。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 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原因可能 是肥胖使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贵的生活 内容—健美体形;因自我形象扭曲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 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 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当小儿心理不安、紧张或 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小儿进食过量的 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大量进食。 4、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学生学业较重、课外作业较多而无暇进行室外运动以及 运动场地受限等因素,都导致了体育锻炼不足。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热能呈“入大于出”的局面,造成超重、 肥胖。 5、社会因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城市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 把更多的心血都倾入到孩子身上。加上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 能力的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储藏技术的改善,孩子可 选择的食品种类更为丰富。随着妇女更广泛的进入到各行各 业,在家为家人备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增多。 导致摄入能量远大于所消耗的能量,能量转化成脂肪的形式 储存在人体中。新闻媒体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饮食模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儿 童青少年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二、肥胖病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1、肥胖病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的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都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资料调查显示,许多慢性疾病已经不 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许多疾病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其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对我国24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DE高血压患 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倍,BMI>=28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在24以下者的倍。且肥胖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 的增加而增加。肥胖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体 重少年儿童,不少资料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心锁指数(HI)低于对照 组,这表明肥胖青少年的心室收缩功能有减退的趋势。 (2)糖尿病 体重超标、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且这种危险性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增 加。据统计80%的II型糖尿病由肥胖引起。许多资料显示肥胖 青少年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并且有高胰岛素血症。 其内在原因是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 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 高,影响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 (3)足病 青少年肥胖可能对足部造成持久伤害。当脚承受的压力 增大时,脚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会发生改变。由于青少年的骨组 织发育还不完善,在长时间承受较大额外体重的负荷下很容 易造成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更糟糕的是由于人体的脚部有 大量的血管和穴位,可能会引起其他恶性疾病。 (4)心肺功能下降 与一般正常青少年相比,肥胖儿的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 来满足庞大身躯对血液的供应,长久以后心肌因过度疲劳而 导致收缩力下降,心力慢慢衰竭。同时,血管内径因过多脂肪 逐渐的堆积而管径变窄,血管硬化,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 流量都会降低,影响血液循环。另外,过多的脂肪还导致肺活 量不足,因为体重增加了,身体需氧量增加及产生二氧化碳也 增加,氧气及二氧化碳皆需由肺部来转换的,因此肺部的负担 自然增加了,但肥胖的胸壁赘肉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即肺 活量减少)。 (5)其他疾病 肥胖孩子进入成人期以后,体重指数还会增加,等到成年 后就会相当于50、60岁的疾病,高血脂病、冠心病、胆囊炎、 关节性病症、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痛风等等都会出现。青少年 肥胖其生殖系统发育是比较迟缓的。会形成一些男性生殖无 力、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成活率低,女性经少,性欲下降的生理 现象。[3]另外,肥胖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症,这是由于肥 胖孩子在颈部、胸部、腹部和横隔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 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喉部放松,在脂肪组织的重力下使得 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 (6)肥胖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影响 肥胖是一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进食过多可能吃出“肥胖脑”,脂肪在脑部堆积过多,使脑皱褶 大减,脑皮层呈平滑样,会导致智力降低。1989年,萧黎等对南 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进行调查表 明:肥胖儿童IQ(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总IQ由语言IQ 与操作IQ相加而得)低于正常儿童,是由于操作IQ低。操作 IQ的高低反应了儿童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掌握要点能力的 优劣。故认为,肥胖可使儿童上述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这种 单纯性肥胖儿童IQ低的原因,并非因为肥胖导致机体某种器 质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肥胖使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以 致学习方面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处于劣势。因而动手能力、辨 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均不如普通儿童。[4] 2、肥胖对青少年心理危害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在学校里,学 校组织集体活动如游戏、跳舞等胖孩子常因体态臃肿、行动不 便而不敢参与。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可能是因为肥胖儿童 行为相对笨拙,反应迟钝,常引起同伴的嘲笑与排斥,影响正 常的社会交往,易产生自卑心理,人际关系变得敏感,出现退 缩或冲动表现。肥胖青少年体重较重,形象不佳,常遭到别人 取笑,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常削弱患儿信心,因而大多数单 纯性肥胖儿童变得胆小、猜疑、社交退缩,甚至自闭。面对压力 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常用过度进食来满足自己,导致肥胖进一 步发展,形成不易打破的恶性循环[4]。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青少年肥胖率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学 校和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鉴于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复杂 性,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治模式,健全超重、 肥胖青少年防治档案,重视年度体检、医疗跟踪服务;鼓励青 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 而不断降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StoryM,Sherwood NE,Himes JH,et after-school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African-American girls[J].Ethn Dis,2003,13:54-64. [2]季成叶:《2005年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3]郭泽如:《从肥胖儿的产生谈少儿运动减肥》.人文论坛 [4]陈淑鄂、李建英:《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障碍及 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74275.满意请采纳

成都理工大学食品营养学结业论文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营养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 学院名称:#### 专业:#### 年级:2007级 指导老师:孟令军 日期:2010年5月19日 内容提要:大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素质与国家的未来。好的营养搭配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生长。而促进新一代年轻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知识,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有很多年的营养教育史,营养餐计划成功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基本上都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而把学校供餐发展起来。尤其是日本有93 %的学生参加学生营养餐计划,其国民素质提高也非常显著。本文通过实际生活中对身边所接触的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探讨相应的当代大学生营养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 营养现状 发展趋势 目录 内容提要 ……………………………………………………………………2 研究背景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5 研究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体质指数调查 …………………………………………………5 抽烟喝酒情况调查 ……………………………………………6 营养关注度调查 ………………………………………………6 讨论 大学生的营养现状 ……………………………………………7 大学中推广营养教育以及改善营养现状的探讨与发展趋势 …………………………8 参考文献 ……………………………………………………………………9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营养现状与发展趋势 07级 地球物理系 王华 (一)研究背景 人类通过营养过程才能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和完成各种活动。因此,人类从胎儿开始直至死亡都离不开营养,人类体质的优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营养学奠基于18世纪中叶,到了19世纪,由于碳、氢、氮定量分析法,及由此而建立的食物组成与物质代谢的概念,氮平衡学说和等价法则的创立,为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分析测试方法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营养学的进展。 我国的现代营养学实在20世纪初创立的。1913年前后,我国开始了食品营养成分和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1925年至1936年,对许多食品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以及我国人民的膳食与营养状况的研究取得进展。1939年,中华医学会提出了我国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的建议。194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营养学会议。194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提出了我国居民的膳食指南,并于1997年再次修订了膳食指南。2000年10月17日中国营养学会在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上公布了我国第一部“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这标志着我国营养学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结合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我国,营养学已成为一项指导社会文明和健康必不可少的事业,它必将成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对新的科学知识接受能力较快,记忆力好,是营养教育传播时障碍较少的群体,易于接受良好的营养健康教育。但是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特点,学习,工作节奏比较快,生活习惯还在形成阶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在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对营养的关注度等。 研究方法: 通过本人在大学四年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本班级和兄弟班级的42名同学进行营养健康调查。对不同年级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的变化加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三).结果与分析 以下调查都是年龄在21岁左右的男女青年 1. 体质指数调查 表1 体质指数调查 比例 体重情况 体重偏低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注:应用体质指数法(bim) bim=体重(kg)/[身高(m)]2 体重过低 bim< 正常 bim ~ 超重 bim ~ 轻度肥胖 bim ~ 中度肥胖 bim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群的体重正常,从体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体重超重的趋势。基于是学生群体,限于生活费有限的原因。所以大多数人体重还是正常体重范围。 2. 抽烟喝酒情况调查 表2 抽烟调查(男生) 比例 吸烟的程度 32% 经常 40% 偶尔 24% 极少数情况下吸 4% 从不吸烟者 表3 饮酒调查(男生) 比例 饮酒的程度 28% 经常 64% 偶尔、看场合 8% 从不 由表2 3看出,男生的抽烟饮酒情况的严重是在意料之中的。自身因素是一方面,我想更多的因素是社会的影响。抽烟饮酒的增长曲线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到了大四成直线上升。对以后的生活习惯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 3.营养关注度调查 表4 营养关注度调查 比例 营养关心程度 非常重要 重要 有必要了解 0 不重要 从表4中可以看出很多人还是有关注营养问题的想法,没有人认为营养不重要的。但是也看出很多人对营养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初步分析的原因是年龄层次上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很少受疾病困扰;另一方面,调查的群体是文化程度稍高的群体,这也是多数对营养表示关注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虽然很多人都关注营养问题,但是年轻人都非常忙碌,无暇顾及自身的营养问题。 (四).讨论 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的体重情况还是处于良好的状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的是学生群体,生活比较放松,有较多的时间参与很多的活动,能量消耗较大,心情较好,没有家庭和工作方面的压力。身体健康基础较好,机体机能处于生命活跃时期。其次,学生的生活费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在学校食堂就餐,伙食上不会像家中那样丰盛,得富贵病的机率较低。但是从上面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许多不良习惯也已经成为日后健康的障碍。 1. 大学生的营养现状 首先,早餐情况令人担忧。调查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早餐不吃。一方面,睡眠时间不足。夜生活比较丰富,前一天睡觉时间较晚(一般到12点左右或者更晚),造成睡眠不足,睡懒觉。另一方面,食堂的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听起来有点好笑。根据对集体搬宿舍的两个班级调查显示,当食堂所在的位置在宿舍楼与教学楼这条线之间时,也就是就餐较顺路时,就餐的学生比例较多。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年轻人的早餐就餐情况受小区的早餐供应情况的影响,当小区里的早餐供应充足时,就餐的比例就会提高。年轻人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快,他们更愿意牺牲早餐一些时间来休息,弥补睡眠的不足。早餐本应该吃的像个皇帝,结果有的吃的确像个乞丐。 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只要自己稍加主动一点,就能有一个营养丰盛的早餐。 其次,男生的抽烟、喝酒、上网情况;女生的减肥美容误区令人担忧。由于大学的时间,金钱都由学生自己支配。所以资金方面,学生最能“节约”下来的就是“吃”这一方面了。男生省下的钱用来抽烟、喝酒、上网等。女生省下来的生活费就用来买衣服、美容、减肥等。 抽烟喝酒的危害就不用多说了,各种媒体都有宣传。上网,一方面辐射量比较重,对眼睛、面部的皮肤损害较重。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坐姿使得下肢及胃部的血液循环受阻,影响消化和吸收。长时间在电脑旁而活动减少,患颈椎病,鼠标手的机率大大增加。长时间在网吧,水的补充不够,新陈代谢减慢,造成体内的毒素的积累。酶的产生需要足量的蛋白质,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消化酶的产生量也相应减少,造成食欲减退。被访人群中有一例肾结石患者,患者长时间在宿舍上网,饮水量太少,生活习惯不规律。泌尿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多,专家们认为,饮食营养与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女生的减肥美容也存在误区,主食摄入过少,早饭不吃,以水果代替饭的情况很多。营养减肥美容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太少。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并不科学的小方法去减肥去美容,结果可想而知。 被访学生中,感觉自己的胃经常不舒服的人占到了1/5。 最后,大学生对营养问题的关注度处在朦胧阶段,外缘信念的阶段。有时也是知而不行。这也是青年人自身忙碌所造成的。 2. 大学中推广营养教育以及改善营养现状的探讨与发展趋势 (1). 不同年级对营养的关注度不同。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开始大学的独立生活,对很多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大学的生活习惯还未形成,还也是营养教育的最佳时期。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可以通过营养实例钩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可以利用大学选修课的机会向广大的学生群体介绍基本的营养知识。选修课的内容主要涉及运动健美、减肥、美容等大学生容容易感兴趣,容易接触到的方面。在其中穿插基础营养知识的内容,早餐的重要性等。目标在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对其以后的生活方面的营养问题加以介绍。还是以运动健美、减肥、美容内容为主,同时可以穿插入不同职业的营养保健内容以及新婚夫妇的营养保健内容,以利于以后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的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教育。 总之,很多大学生是属于知而不行的人群,他们深知营养的重要性,只是时机未到。当大学生工作生活稳定下来,逐渐的,健康问题将成为其重视的焦点,尤其是准备生育的夫妇。营养教育者可以以“孕育新生命”为营养教育的起点,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易于引起公众对营养的重视。 (2). 在学校推广营养套餐 说到营养套餐,食堂是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在校的学生,我认为说到营养就应该大力推广营养套餐。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或者是没有时间了解多少营养知识,所以要通过营养师对营养餐的配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早餐,可以分为豆浆套餐组和牛奶套餐组两种组合。这是基于早餐营养价值基本相同这点,同时还要考虑口味和价格的需求。通过早餐的搭配组合可以减少交易的时间,方便携带,提高早餐的就餐率。对于套餐来说,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是最不卫生和造成污染的,成分中的聚苯乙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都是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在夏季,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成直线上升,令人担忧。有待于国家卫生部门的进一步监督和立法规范。 参考文献 : 付俊杰.学生营养餐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 ,32(2):91-95 侯海涛.早餐,你吃好了吗?[j]. 食话食说 王艳菲.饮食瘦身?美丽陷阱[j].营养科学健康论坛,2005,1:38-39 付志勇.长沙市中小学生2002~2005 年营养状况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4):546-548 任榕娜,黄铃沂,陈新民等.家长营养知识个体化教育对子女营养改善的效果评价[j].中国ji,lif保健杂志,2006,14(1):98-99 于小冬.中国公众营养状况及改善行动[j].粮油食品科技,2006,1(14):1-5 林敏.营养学新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254-1256 刘艳,杜长慧,苏应雄等.成都市中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1):33-35 逸夫.怎样做好学生的营养餐[j]特别策划2005,10:11-13 黄继根,,刘世明2,赵迎庆等.武汉市实施学生饮用奶调查报告[j]中国奶牛.2006,1:50-51

水平提高并总带质量命质量提高便及饮食水准提高使肥胖群体比例提高例证值注意少童间肥胖比例增加青少健康极利臃肿身躯、迟缓步伐仅给习、带便同给童健康发育带隐患我防科技附体检数据析及部肥胖童体问卷调查入手肥胖童遗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面进行研究我调查程致:第步:刘师、校医务室何医家热情帮助通看书、网咨询等查阅许关于肥胖减肥资料获些关肥胖知识第二步:我查阅科附医务室近四校体检资料并些结进行整理析第三步:刘师召集我请全校胖汇聚堂召肥胖童情况调查与胖交流肥胖看认识全校20名特级胖都欣参加调查随我精制作张肥胖童调查问卷并防科医院找专家咨询关肥胖原抑制肥胖我请防科医院医师护士校给肥胖同采血检测血脂血糖等指标体重检查结表明科附超级肥胖童超重均30%胖者超重达超级胖肥胖看看认肥胖自习、、体育锻炼达标都带便更严重给今健康发育带极隐患统计析表明肥胖童祖父母肥胖者占91%父母肥胖者占82%说明遗传童肥胖重要素饮食习惯看主食量偏者占70%喜食油炸食品者占数喜食蛋、奶者占数喜食素菜者说明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结构导致肥胖素;另外由于科附绝部住科院内、步行间短加其运量少引起肥胖素问卷调查结表明:遗传导致童肥胖重要素绝数胖父母都比较胖;肥胖童运量非由于身体负担重、懒惰等素肥胖童般每顶左右低于体重童运量;肥胖童饮食通胖喜欢吃油炸食品、甜食、肉制品许零食等喜食像青菜含纤维素食品偏食或挑食吃喜欢吃东西食量接着我请防科医我校超级胖进行体检血液检查检查结表明:10例肥胖童胆固醇虽范围6例低密度酯量高于值4例高密度酯量低于值1例甘油三酯高于值现象表明肥胖童部已现血脂代谢异显全面控制童体重、调节血脂保证所童都能健康发育、社每员均应该重视、努力事工作各面资料防科医院专家介绍知道肥胖童体重抑制减肥措施:1.饮食面应食用含纤维素食物少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食物减少进食热量节制饮食2.增加运量通经性、运量体育运增加体内能量脂肪消耗达减肥目3.必要情况酌情进行药物治疗

首先要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的文章非常多,也很简单。关键是后面的对策,如何改进。无非就是增进儿童多参与活动,关于饮食方面控制要慎重,因为儿童青少年在发育期,只能提全面营养,不挑食,尽量少吃零食。

青少年问题研究论文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与义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前,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行为异常,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体质健康研究工作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有关文献报道近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育失当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家庭因素。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心理相对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责、自我否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其次是学习,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部分,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就为恐惧、厌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负”、不搞排名,但学生课业繁重,月月排名,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最后是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随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感染,甚至是影视作品所追求的享乐、暴力等不良风气,都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影响。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视感情的交流,当被人误会、议论甚至发生纠纷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自我否定。

2青少年的心理现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性的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在校青少年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等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从中学升入大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学习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青少年都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感到沟通困难,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就易形成青少年中人际敏感、偏执、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青少年对成功期望值过高,当遇到挫折、生活不幸时都会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的现实深渊中,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调节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积极人生观的建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至于酿成悲剧。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产生的。

3对策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体育运动与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是强度、内容还是运动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需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豁达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因而重视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影响浙江省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4):19-22.

[2]高发民.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袁存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44-46.

[4]伍国典,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8(1):29-31.

[5]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快感。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教育 ,是一项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同时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一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相当普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 就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做了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成长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他不仅是人们用来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也是人们用来判断善恶的行为准则,更是人们向善避恶的行为准则,古代哲人说:“青年,是希望之源。”[1]社会不断演进,历史永远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然而,由于家长对孩子们的宠溺,学校以及社会在教育上存在着某些弊端,甚至缺陷,使得不少青少年陷入了成长过程中的误区。那么,如何深入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成长环境,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和合理的教育手段,对其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矫正,将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青少年体验到的是长辈们无微不至甚至是毫无原则的关爱。这严实的“保护伞”让他们处于生活的真空状态之中,在他们的心中过早的埋下了贪图享乐的种子。现在很多学生手头都较为宽裕,所以为了“摆阔气”,他们就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大多有买零食的习惯,对新闻媒体播放的商品 广告 情有独钟,以吃“广告食物”为荣;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崇尚名牌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赶上阴天下雨,常常是几个人下馆子,要上一桌子菜,有时还喝点儿啤酒,生活待遇要远远高于老师。他们缺乏生活的责任感,摒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然也就不再拥有朴实诚信的人生态度了。 (二)上网热 网络如同潘朵拉魔盒,里面承载着生活中所有的丰富和精彩,也潜藏着所有的阴暗与丑恶,让人们防不胜防,尤其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更是一柄双刃剑。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思想波动剧烈、情感需要宣泄和寄托的年龄,非常需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需要来自同学、父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可处于叛逆年龄段的他们并不喜欢家长的所谓教育监督,和同龄人有时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流。因此他们经常感到无聊和空虚,于是寄情于上网冲浪。随着指尖在键盘、鼠标上的点击、跳跃,一个广阔的电子空间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可以进入邮箱阅读无关紧要的电子邮件,可以和所谓的“好友”天马行空地聊天,可以浏览各种网站上的内容,可以玩网络游戏,或是登陆卡通网站。在网络上他们尽情挥洒着自己旺盛的精力和热情。网络的巨大诱惑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视学习为畏途,厌倦书本,应付考试,当家人阻止他们上网时,他们就显得烦躁不安。他们也不甚明白自己到底想从网上获得什么,或许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那种相对直接简单的 人际交往 方式、任意设计和更改的个人形象、毫无顾忌地自我宣泄和表达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咨询所吸引,或许原本就孤独的他们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尊。 (三)懒惰,父母“包办” 在青少年群体中,行为上的“易拉罐”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学生都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用多久就用多久,吃的有“洋”快餐,喝得有速溶饮料,用的有塑料碗筷等物品,用后即弃,从而极易养成“易拉罐”人格:随用随弃,贪图便利,坐享其成,急功近利。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温暖的港湾”里,好像天天都在过年,过多的享用索取,而极少付出和珍惜,无法理解简朴和感恩的含义,因此在人格上缺少坚毅和创造力。他们的日常起居全由父母包办,自己能动手洗衣服、收拾房间、在家洗碗、扫地、做 家务活 的少之又少,导致“小懒虫”越来越多。他们懒惰、软弱、自私、缺乏责任心,在这个崇尚个人奋斗的社会几乎无法独立生存。 (四)意志力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 文化 环境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着改变。各种文化产业及其衍生的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图书、网络等,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热衷于追逐潮流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会有一些误导。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不知何谓“理想”,对人生和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小小年纪就是“追星一族”,根本不具备辨识良莠的能力。 在缺乏教育引导下的青少年抵御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盲目攀比,随波逐流,崇拜歌星、影星,甚至崇拜“战争狂人”希特勒,在行为选择上多“以自我为中心,拈轻怕重,逃避责任。”前段时期,某电视台播放以赌博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连续剧,不少学生看后便立志要成为一代赌王,三五成群着了魔似的玩起电视剧中极力宣传的扑克牌“赌技”。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对一些事物挺感兴趣,但仅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做到用心和专注。比如今天练习画画,明天就练书法,后天改 学钢琴 ,而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其品行习惯、动机目标等方面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五)心理“灰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问题是最不易引起成人的重视。现代生活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为人父母者压力不小,因此不少孩子的教养责任全部或部分落在了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的身上。由于父母不能与孩子促膝交谈,有些孩子便容易对长辈和其他成年人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隔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来自长辈的“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筑隔离墙”、“望孙成龙”,延后了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在情绪情感上出现不健全的倾向,或孤僻或冷漠,这种“特殊家庭”的特殊教养方式在其性格上打上烙印。在高年级“心理断乳期”,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表现得任性、鲁莽,在追求独立却又难以自立的矛盾中迷失自我,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上述表明,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的历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与社会现状有密切联系,我们必须正视它、重视它,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回避它。 二、青少年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少年对金钱、利益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青少年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不良的社会风气 1.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例如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格,用许多思想极不健康的内容吸引观众,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纪实片,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加描述。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流星花园》这部电视剧,虽然没播几集就禁播了,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2.不良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例如,有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在短时期内可以暴富;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等。这些社会上的“墨”,都会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灵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染“黑”。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下面仅就中小学生认知、情绪等方面作以简要介绍。 1.认知与思维的发展。从学童喜好的书籍可以看出他们的认知变化。在学前阶段,主要看的书籍是 童话 故事 ,九、十岁以前他们仍喜欢看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灰姑娘等;到了十岁左右的少年时代就开始喜欢鲁滨逊漂流记、太空探险记等半冒险半童话的故事了,到了中学,他们喜欢的书籍,已从半童话、半冒险的故事,转而喜欢看非洲探险记、太空征服记等真实性或科学动态故事,及与恋爱有关的 爱情故事 等。对历史、宗教、人生、社会、政治与社学的初级概念也开始感兴趣并喜欢谈论。 2.情绪情感的发展。“从情绪情感的表露方面看,小学生往往把喜、怒、哀、乐等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表露于外,中学生由于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增加,情绪表露不但受自己主观体验的制约,而且受自己当时意识到的客观要求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表露或多或少加入了人为修饰的成分。对某件事情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能控制自己不合时宜的发作。”[2]例如,高年级学生对自己内心渴望接近的人,在行为上仅仅表现出冷漠的神情;他们对内心感到厌烦的事,表现上却显得十分平静,有时甚至还故作热情。中学生喜欢记 日记 ,这也是他们情感趋向内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因为在日记里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心理冲突,发泄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并可以尽情倾吐对异性朋友的爱慕。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机不可失。要充分利用他们自尊心强,上进心强,个性尚未最后定型等这些有利条件,养成健全、向上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三、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审美素质,提高审美情趣确立德育的“着力点”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心灵日趋高尚纯洁,去私忘我,使人的心灵日趋和谐与平等;发展个性,使人提高创造精神;美化人性,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代替不良消遣,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生,使人增长勇敢活泼的进取精神。”作为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随时从美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目的。 (二)开展激励性教育夯实德育的“关键点”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认知能力强、思维敏捷活跃,但缺乏社交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应是引导他们与外界积极主动的交往,给他们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鼓励他们敞开心扉,真实而恰当的表达自我交真心,用真情,讲真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开朗、奔放、独立都区别于内向型的学生,但他们逞强、浮躁的性格倾向不利于其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的培养他们坚韧不拨的意志,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坏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文弱、谨慎等特征表现得异常突出,教师就应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设与外向型学生接触的社交环境,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开展耐挫折教育落实德育的“支撑点” 台湾作家席慕容说:“在这人世间,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的走下去。”[3]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不存在失败,那只能叫挫折或没有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各种挫折化成锻炼自己成长的山岗。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磨练意志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机会。如在班中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等,让学生从温室中走出来,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逐步养成他们遇到挫折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等品格,教导他们变换角度看待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激活德育的“推动点” 青少年德育的乏力性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反教育”的斗争上。社会上流传有“一周学校教育抵不上一句家长反教育,抵不上一小时的电视节目的影响”的说法。[4]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不是学校的一己之责,学校外部环境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要优化社会风气,还要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有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如购置教育必须的电教设备,建设相关的活动场地等,社会上现已建起的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也正是学校德育走向社会德育的体现。中小学要积极办好家长学校,注重家庭德育的功能和其对社会德育的启动功能的发挥,也是针对青少年由“依赖性”向“独立性”性格过渡的特殊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左传》有言:“德,国家之基也!”[5]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一定会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卞国华主编/当代教育学研究与实践(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刘金明.青少年的心理与咨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玮.当代青少年的“现代病”及其“治疗”对策思考[J].天津教育,200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2. 作者简介:田沛龙(1970- ),男,天津市宝坻区郝各庄镇郝各庄中学一级教师。

青少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摘 要:同一性问题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核心。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现象和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试图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阐述该理论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关系以及对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启示。

关键词: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84-02

在作为自我同一性理论之父,埃里克森的理论来源于精神分析,他将社会文化与个体的教养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且这种发展贯穿于人的毕生。在他将人生发展分成的八个阶段中,青少年期(12-18岁)是埃里克森关注的重点,这一阶段个体主要是获得同一性。该理论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发展,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做出了明确而清晰的阐释,为我们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一扇明朗的窗户。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涵义

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具有主观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过去、现在、将来的自我都是自己认同的自我。青少年常常会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完成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同一性危机,就会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同一性强闭。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对自己将来生活理想的设计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和信心,因此便过早的接纳了来自长辈和社会赋予自己的种种社会角色。这是一个包含消极内容的双向选择过程,选择的最终结果是弱化了家长和社会的指导作用,也使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青少年始终生活在缺乏自信的环境里,无法走向自主成才和积极进取的道路。

第二、合法延缓期。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在对自身以及社会的要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应对和主动寻求解决的愿望,又有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的矛盾冲突。合法延缓期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时期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明确未来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而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第三、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无法或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建立在他人的看法基础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丧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这样使青少年不仅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甚至会导致否定自我,其结果是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冲突的强度。

造成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根源是复杂的,主要来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主观内在原因。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态度不稳定,于是便形成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理想我”是青少年在身心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职业理想等的设计。“现实我”是青少年客观公正的理解现实的我的一切状态。如果青少年“理想我”的设计脱离了“现实我”的状态,就会破坏自我认同感的生成。

第二、客观外在原因。(1)家庭教养。青少年同父母的关系对同一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青少年无法认同和尊重父母并从中汲取某种优良品质,那么建立自我同一性是很困难的。处于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忽略和拒绝,也更容易与父母疏远。对于同一性提前结束的青少年,则处于另一个极端,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常常相当密切,甚至害怕被抛弃,这些青少年不会想要形成独立的同一性。(2)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埃里克森也肯定了这一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口中的“垮掉的一代”,那么社会对青少年的诸多疑问、指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建构健康的的心理素质。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我的能力、外貌、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的认识看法、态度与评价的综合。埃里克森认为人在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如果不能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过大的差异,就会面临着同一性危机。教育者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建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促使青少年向着一个协调、充实、完整、积极的自我的方向发展。提高青少年心理免疫力,使个体在坚强和独立中走向成熟。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从认同到同一要经历一个“形成”的经历,必须要靠个体自己从认同经验中选择、补充、排列、组合,然后再重组之后做自我选择。青少年们在追寻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注定要经过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而我国的青少年们在对抗挫折与磨难方面存在缺陷。父母对他们的过分保护与关爱,使他们过多地依附于他人,缺少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免疫力的训练,使个体在坚强和独立中走向成熟。

指引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在群体认同中获得尊重。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自我整合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坚定的内在的同一性。它的形成有助于个体从那些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体中获得集体同一感的支持。青少年特别重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被喜欢和接纳,这会使他们体验到强烈的归属感,形成爱和尊重的品质。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能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青少年一个过程,一个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认同感,更多地表现真实自我,促使青少年向着一个协调、充实、积极的自我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 石 杨,刘 妤.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4] 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的论点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排列格式。

(一)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国外有《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 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 ,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 岁以下青少年买烟,哪怕是为别人买,违者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 以后,如果再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 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 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 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 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 容教养。所谓必要的时候,有关解释为例如家中无人管教,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 实管教不了,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 实际操作。 因此,许多未成年人家长和有识之士,呼吁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 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 起来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 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村镇、社区 经常性的开展健康、高雅的活动,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对辖区群众进行普法等其他 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民群众素质。 (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 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 ,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 格,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多鼓励提 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 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 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岗位与务工人员数失衡,造成务工 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在教育中,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 、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三要教育青少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 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 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 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据调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训斥、责骂、 只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不良后果,作为教师 只有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博大的爱,才是最有号召力的使学生醒悟。 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 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上课、开讲座。政法部门特别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 ,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远离淫 秽,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各级团组织应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 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干、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居 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适时的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 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 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 罪的目的。

青少年犯罪论文的论点论据好的,,,有一份的

如何提高青年的法律素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制国,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法律素质,保障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对于广大少年儿童,主要是帮助他们学法、守法,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广大青年主要是培养和教育他们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要突出青少年的特点,从青少年实际出发,依据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由启蒙教育到系统教育的原则,教育引导青少年从根本大法学起,逐步扩大学习范围,包括基本法律和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在青少年中继续开展宪法知识和其它青少年行为规范及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活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初步了解一些基本法律常识,学会分辨是非;对于广大青年,要注意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青年群体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使广大青年了解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树立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要注意抓好五个重点环节。一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与教育人、培养人紧密结合起来,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发挥作用。二是要把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提高青少年的法制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三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通过法律途径反映青少年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四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组织团员青年运用法律武器,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净化市场监督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扫“黄”打“非”,净化文化环境,积极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五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加强对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服务有机结合,采取走读夜校、民工学校、函授咨询等形式,对务工青年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文化、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素质。 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要运用有形的手段和方法案例一 福建五少年杀死同学勒索20万 警方缴获军用手枪 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六四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 7日下午2时30分许,福清市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属报案:当日下午2时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来电话称:“陈某(男,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被其绑架要求家属准备20万元人民币赎金,并称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接到报警后,福清市公安局马上组织警力开展侦破工作。根据现场调查,走访群众,获悉受害者陈某于2002年9月29日晚9时许,从福清市新厝镇某中学晚自习回家途中失踪。其家属经过几天几夜寻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绑匪勒索电话。 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陈某母亲与受害者家积怨较深,且陈某近期表现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时查明陈某近期来经常与同学郭某、黄某等人在一起打电脑、玩游戏,行动诡秘。10月8日下午警方决定对陈某等5位涉嫌人员采取收捕审查。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87年12月出生,某中学初三学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黄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杨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供认,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因陈某母亲与受害者陈某母亲有积怨经常吵架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犯罪嫌疑人陈某便召集郭某、黄某、杨某进行密谋寻求报复。 9月29日晚9时许,陈某、郭某、黄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后,用两轮摩托车将其尸体载到某水库,用石头绳子捆绑投入水库,然后潜回家中,并于10月7日通过李某打勒索电话到受害者家中索要20万元人民币。

  • 索引序列
  •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论文
  • 青少年肥胖研究论文思路
  • 青少年肥胖论文的参考文献
  • 青少年问题研究论文
  •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