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50~1 000 m,温性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上,呈现出简单而显著的垂直分布规律.定量地分析了泰山景区森林植被的类型及其空间泰山以人工林为主的原因泰山森林垂直分布的特征人工林导致的问题植被垂直分布的特征以人工林为主的林区泰山是什么气候类型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区别植被垂直结构简单的原因气候、植被条件对动物种类、分布及其种群密度有重要影响。泰山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近一万公顷,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天然屏障。 建国前,随着地球表面环境条件的差异,植被类型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性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使全球粮食总产量有所下降。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l℃,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l~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其次,二氧化碳是形成90%的植物干物质的主要原料。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很密切,不同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是不一样的。世界上20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有16种(如小麦、水稻)是对二氧化碳敏感的,二氧化碳倍增可能使其增产10%~50%,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有一些作物(如玉米、高梁、甘蔗)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很差,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只能使其增产0~lO%,同时还要承受因二氧化碳增加而长势更旺的杂草的压力,因而二氧化碳倍增对许多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谷物生长不一定有利。此外,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明显,气候变暖使得分布区边缘的农作物害虫有可能向区外扩展,而且使许多害虫的越冬存活率提高,会导致疾病和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大。
我只想提一下,引进资金,带入新模式,商业化运作,增加新景点,新特色,新玩法。首先引进社会资金资本,开发一些新项目景点。比如看日出,看云海,高山度假酒店,会议大楼,山顶温泉,高档会所等。有人会说保护环境,不能过度开发。这么开发自然是更好的保护环境。你想想,越穷的时候越会破坏环境,人穷就会向自然索取的多,而资金充足不愁吃穿的人谁会破坏环境?都是在回馈,没有过度开发,只有适度开发才会更好的保护环境。其次带入的新模式就是发展 登山旅游 山顶应多设置一下平台合适年轻人,野营爱好者露营,增加景区保安力度。防止引发景区火灾等。这些对已引入资本充足的泰山景区九牛一毛。让人爬泰山还能随时选择休息,可以随时驻足睡到第二天,而不是爬一次好几天走不了路。增加半山商店,旅店可以旅游还能度假,让老泰山换新颜。再次就是新景点老景点可以错落分部 互相补充,有缆车和公路连接甚至是空铁。让人玩法多样。让更多人留在泰山,留在泰安。让泰安更美 更好 更厚重 更发达 ! 最后希望祖国,国泰民安!!!
随便写吧,别着急!
亚高山草甸土最主要的特征是土壤表层有5~10厘米厚且富有弹性的草皮层。它是冷湿气候条件下有机物残体不易分解的明显标志。但在土壤剖面的中上部,水热条件比较好一些,可以形成厚15厘米左右的灰棕色腐殖质层,可见到蚯蚓或其排泄物,土壤剖面的中下部比较紧实,大多都是黄棕色,在核状或块状结构的表面,常可见到灰色并有光泽的腐殖质胶膜。平坦地段的剖面中还可见到棕红色的矿物胶膜。这些都是土壤溶液有从上向下移动的迹象。剖面下部是岩石风化的碎块,色泽因岩性而异。由于气温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高达10~15%或更多,但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基饱和度,在不同地区可有明显差异。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和西部天山,这类土壤pH值一般为~,盐基不饱和或饱和度较低;在中部天山和祁连山,则pH值在~之间,盐基高度饱和。除在石灰岩或黄土上形成的土壤外,一般都没有碳酸钙残存于土壤中。
根据遥感信息提取植被分类和覆盖程度,结合不同类型的典型区的野外调查证实,片麻岩区原生植被多数已遭破坏,现存植被多为次生。尚存的自然植被类型仍然繁多,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亚高山草甸分布在山地森林上限附近地段,即中山顶部,海拔2000m左右,分布杂类草。亚高山草甸,以禾本科为主,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山地针叶林,多分布在中山上部,垂直分布下限1600m,在平山,落叶松针叶林以华北松为主,伴生白桦、山杨等阔叶树种,林下土壤为棕壤。针阔叶混交林是由山地阔叶林带向山地针叶林带过渡的森林植被,分布在海拔1500~2000m,针叶树为华北落叶松等,阔叶树以白桦为主。海拔1700m以上本应为针叶林,受人为破坏后则发展为山杨、桦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广泛分布于片麻岩山地,主要树种为栎属,其次有桦属、榆属、杨属,分布上限一般海拔1600m左右,在1200m以下,多为落叶栎树,受破坏后出现荆条、黄背草、白羊草等温性灌草丛。半旱生灌草丛是以多年生禾本草类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并有散生落叶灌木植物群落,它是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生境干旱而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主要群落有荆条、酸枣、黄背草灌草丛和荆条、酸枣、白羊草灌草丛。
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学和化学,生态学被看作是系统性的科学,所以普遍认为生态学是反还原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教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 方法 》
摘要
受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当前的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还存着很多弊端,阻碍了教学进步,急需改革。在此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包括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先进 教学方法 的应用、实践课的增加,以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园林生态学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因实用性较为突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缺少实践锻炼、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室内装潢等行业备受重视,这就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针对以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的缺陷,应进行改革,掌握多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1]。
1更新教学观念和内容
理念更新
现代 教育 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首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突显其主体性。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主动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敢于接受新知识,并进行新的尝试。环境设计专业经常需要人工绘图、搭配色彩、提出新创意,并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兴趣和心理规律,真正地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其次,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应用,环境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要重视实践。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需要学生掌握辨别装饰材料、熟悉施工流程的能力,若只传输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但若是带领学生在材料市场或施工场地学习,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同样重要,首先,课程要和专业紧密结合,环境设计的范围其实很广,涉及领域较多,尤其是在基础课上,必须结合专业设计,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2]。如在学习色彩搭配时,不妨增加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在今后设计时如何根据光线选择颜色;而在设计 素描 课上,应增加室内空间、家具结构等写生内容,使学生尽早适应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在学习理论。其次,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而加以调整,不可与实际相脱节。例如,环保节约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建筑设计或者室内设计教学上上都要突出绿色生态这一特点。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形成健全的内容体系。
2积极引进新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方法不能过于单一,而且一定要有效,能够取得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方法都经受住了考验,应用越来越多,在此主要介绍以下2种方法。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要求逐步完成。通常要经过项目选择、项目实施、能力转化、能力提高几个阶段,部分高校采取此方法,结合现代化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个项目,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合适的项目。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就要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展示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项目,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既是景观,又起着绿色环保的作用[3]。实际中的规划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首先是要对项目进行策划,考虑其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项目后,需初步规划方案,根据其用途、性质以及可能带来的各种效益综合考虑;然后对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满意后,开始施工图的设计;最后一步是对施工图进行变更。在此过程中,尽量遵循实际岗位要求,提前熟悉岗位环境,使自己的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实例教学法
上面已经说到,环境设计是针对的具体项目、具体工程,理论知识必然是要用到实际案例中的,而且具体案例不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要求等也有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需要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世界上有很多经典的建筑、雕塑、室内格局,都是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也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鉴,如植物对污水具有净化作用。那么如何净化,具体如何操作,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此时不妨以石家庄“清源节流行动”为例,通过分析洨河水污染的处理方案和具体 措施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除了提供实践 经验 ,案例教学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反映行业最新动态、可以提高学生科学设计的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进步等。
其他方法
目前,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还有很多优秀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试着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课;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其创新意识,集思广益,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创意;实践-理论-实践法,即先通过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理论知识,并主动去 总结 探究,然后针对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再把整个理论知识串起来,加深记忆。课堂结束后,再次应用于实践,操作技能会有很大的提升[4]。
3提高实践实训课比重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增加实践实训课的比重,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创意无比关键,所以实践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主。加大投资,建立起专业的实训室,除了实训中常用的画板、画笔等基础物,还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包括选材、形状和风格等,都要结合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考虑,尽量保持一致。除了动手操作区域,实训室内还应有材料存储区、教学示范区、作品展示区、现代化信息技术区等。当确定一个项目后,搜集材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作品展示、最终评价等工作最好都能在实训室内完成,一来可充分利用资源,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部分学生 想象力 很丰富,经常能想出很新颖的创意,但缺乏平台展示。所以,学校要经常办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给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例如,举办校级技能大赛、原创作品比赛、模拟实践设计活动等,在寒暑假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实际教学证明,很多优秀设计师都是在此类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对市场需求更加了解,所以设计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学生。
4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的努力。教师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退居幕后,其实责任更重,要真正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就必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与研讨会,吸收新知识与新理念;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职称评定;有目的的让专业教师进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技能与经验,确保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最新、最好、最实际的技能传授给学生;鼓励专业教师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并以实际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授,在亲身经历项目过程的同时,把实际工作的经验与技能同学生一起分享,达到务实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目的[5]。学生亦是如此,除了深入理解环境设计专业,了解该专业的社会现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总结的习惯,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学习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要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5结语
环境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一个专业,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包括室内设计、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快速吸收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技能,需对以往的教学进行科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袁方.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魅力中国,2010,22(27):154-15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2012,24(10):170-172.
[3]吴玉琴.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1,20(7):245-246.
[4]季玲.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3,22(15):173.
[5]高松伟,刘力扬.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信息时代面临的改革及对策[J].教育,2014,15(8):85-86.
《 珠子参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珠子参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对珠子参生态环境的调查,栽培珠子参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的观测,种子沙藏处理,定期对根状茎的切片观察等。结果珠子参适生于年均温12~16℃、年降水量800~1200mm、荫蔽度70%~80%的阔叶林下,土壤肥沃疏松pH5~的微酸性土壤中。珠子参的生长随着叶数目的增多,株高、根茎粗、叶面积、株冠均增大。整个植株完成一年的生长发育约需190d。种胚属高低温型。在15℃下发育最好,满胚后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即裂口。裂口种子10℃培养5d就开始萌发。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快速生长期,8月16日~9月30日为地下根茎的分化期。开花植株与不开花植株的根茎发育不同。结论本研究为珠子参的规范化 种植 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珠子参;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叶数目
珠子参(Burk.)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濒危药用植物[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还含有糖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等多种类型化合物[2-6]。其根状茎入药为珠子参,有补肺,养阴,活络,止血、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等功能[7,8];其地上部分入药称参叶,能清热、生津、利咽,有滋补强壮之效[9]。也有人进行了珠子参的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及植物生长特性的研究[10-12]。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满足不了用药的需要。为此,笔者在地处巴山区的陕西省镇坪县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并对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其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材料
试验地设在陕西省镇坪县海拔为840m和1300m的两个地块,栽培面积分别为700m2和600m2。以野生珠子参根状茎为繁殖材料,以根状茎的节结大小进行简单分类,分畦栽植,密度25cm×20cm。搭棚遮阴,透光率30%。选用栽培两年的植株为实验材料。
方法
调查研究珠子参在陕西的野生分布及生态环境条件。
在珠子参生长期内每日用湿度计和温度计对栽培地的温湿度及10cm处地温进行测量记录。
在栽培地里,以叶的数目为类群划分的依据,各选30株,定株定点观测。用直尺和游标卡尺对植株的植物学性状进行测量。
采集8月上中旬成熟的种子,水浸泡24h后取下沉者。将种子与湿砂混合,每个处理600粒。先放25~32℃室温下10d后分别转入5、10、15、20、25℃及实验室等6种条件下培养。每10d取种子观察胚的发育情况。
观察移栽植株根茎形态变化,并定时切取根茎尖端固定;切片观察根茎发育情况。
2结果与分析
生态环境的调查
珠子参是人参属中分布较广的种,我国的甘肃、陕西、安徽、浙江、贵州、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分布。在陕西省分布于关山林区和秦巴山区各县,主产于宁陕、洋县、陇县、石泉、镇坪、平利、汉阴、南郑、宁强、佛坪等县。生于海拔1000~2200m间的林下或草丛中。
该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温带温热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6℃,元月份平均气温0~℃,七月份平均气温19~28℃,日均温≥10℃,稳定持续180d,无霜期210~240d,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mm,森林荫蔽度70%~80%,相对湿度75%~85%。本区群峰突兀,沟壑纵横,山大谷深,地势复杂,气候多异,水热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自然条件优越,为珠子参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珠子参为阴生植物,对光敏感,要求荫蔽度为70%~80%,处于不同生长年限和发育阶段的植株对光照的反应有差异。
珠子参1~2枚复叶的幼苗,要求照光量小,若直光照射,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叶片衰老,叶缘变黄变红,而搭棚遮荫后,此病理现象逐渐消失;3~5批复叶的植株可耐受一定强度的直光照射;在野生条件下荫蔽度大的林下,珠子参植株纤细,叶片薄而淡黄绿,生长发育迟缓,叶子易产生锈病等病斑,所以人工栽培珠子参时一定要搭荫棚,让透光率达20%~30%。珠子参喜冬暖夏凉,四季温度变化较小的气候。
出苗期到营养生长快速期气温在℃,10cm处地温在℃之间,此时地下根茎处于休眠期;从开花期到枯萎期气温在℃,10cm处地温15~℃之间,地下根茎进入生长分化期;当气温降至℃以下,10cm处地温低于℃时,地上部分枯萎,地下根茎也进入休眠期。
降水不仅为珠子参的生长提供水分,而且也能调节温湿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陕西省镇坪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015mm,年平均自由水面蒸发量为,自然植被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呈现湿润多雨的特点。满足了珠子参的生长要求,但夏季多暴雨,并有短暂的大风,秋雨连绵,对珠子参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暴雨冲刷地面土壤,使根状茎裸露,打落了未成熟的果实,打破叶片,折断或冲走植株,特别是6~9月气温较高,若 雨水 较多,湿度过大,可造成植株生病,根茎腐烂等现象。
珠子参适宜生长在山区林下,土壤为山地棕壤或黄棕壤。土层较厚,腐殖质丰富,含水量高,质地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pH5~的微酸性土壤中。如果土壤粘性过大,易使植株发病,土壤中石块较多时,则架空植株,影响生长,甚至造成死亡。不同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地貌条件所造成的小气候,对珠子参的栽培、生长发育、田间管理,质量和产量都有影响。珠子参在秦岭分布在海拔1000~2200m间,而在大巴山的分布下限为1200m。随着海拔的升高,由于气候各因子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高海拔处的珠子参生长发育明显的推迟。珠子参的生长坡度不定,一般在10°~45°之间;坡向一般为阴坡或半阴坡,在林缘或谷底也有生长。人工栽培应选坡度在15°左右,坡向阴坡或半阴坡的山地、林下,过陡则操作不便,水土流失严重,过缓则积水泡根。珠子参植物群落复杂,乔、灌、草种类丰富,荫蔽度70~80%。
产区调查表明主要伴生的木本植物有:毛叶五加、红茴香、蜀五加、米面翁、火棘、铁扫帚、含笑、常春藤、短枝六道木、尖叶绣线菊、漆树、茅栗、栓皮栎、辽东栎、白桦、川鄂小檗、蔷薇、盐肤木、荚蒾、忍冬、华桔竹、马桑等。主要伴生的草本植物有:吉祥草、羊齿天门冬、大花糙苏、重楼、鬼灯擎、白酒草、粗齿天南星、玉竹、开口箭、陕西鳞毛蕨、贯众、宁陕耳蕨、珍珠菜、腺药珍珠菜、缬草、山酢酱草、三肋虾脊兰、窝儿七、八角莲、红三七、黄水枝、大叶金腰子、城口唐松草、细辛、对叶细辛、红毛七、汉中防己、铁筷子、大花绣球藤、鱼腥草等。地被植物为茂密的苔类和藓类植物。从野外调查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分布区、海拔高度,珠子参的伴生植物有一定的差别,攀缘的藤本植物占有一定的优势。
生长发育特性
珠子参为多年生宿根直立草本,高5~68cm。掌状复叶轮生于茎顶。小叶片阔椭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笔者对大量栽培的珠子参的形态观察表明:珠子参的叶形变异颇大,同一植株上叶的形状、数目也有差异;根状茎变化多样,有的根茎前端呈竹鞭状,后面又呈串珠状。
珠子参的生长发育与叶数目有一定关系。随着叶数目的增多,株高、根茎粗、叶面积、株冠均增大。除未见一批叶植株开花外,其余均开花结实,但开花结实率随叶数目的增多而相应提高,地下根茎则变得粗短。栽培珠子参的物候变化:在日均温低于10℃时越冬芽已开始萌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芽的活动加速。
当日均温超过10℃,在3月25日越冬芽就露出地表。4月上旬叶片由皱至平滑,叶色由浅绿转至黄绿色;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地上茎叶的快速生长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花梗开始快速伸长;5月12日第一朵花开放,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开花期;5月27日结出第一个果实,直至7月1日,果实逐渐发育,进入绿果期;7月2日第一个红果出现,以后逐渐红熟;8月21日始叶片枯黄脱落,茎中空倒伏,开始调萎,到9月13日几乎全部倒苗。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延伸期,8月16日~9月30日地下根茎进入分化阶段。
10月1日以后越冬芽进入缓慢的活动阶段,可视为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完成一年的生长约需173d,地下根茎形成分化约需133d,整个植株完成一年的生长发育约需190d。
发育生物学特性
珠子参的开花结实与叶的批数有关。一批叶均未见开花,二批叶有部分植株开花结实,但花的败育率较高,三批叶以上植株均开花,其结实率多为10%左右,一般情况下,叶批数越多,开花结实率越高。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或数个聚成复伞形花序。全株的开花方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约需4~7d全部开放。
每日开花时间为8~19h,盛花期12~15h。开花时,第一瓣先向外裂后,以后第2~5瓣依次向外裂开,开花后花药逐个裂开,自交异交均可孕,第3天花药枯萎,花瓣脱落,第12~14d柱头开裂变成紫红色并枯萎,进入果实发育期。开花第9天子房开始明显膨大,第12~14天为幼果快速发育期,半月后即形成绿色果实,由浅绿转至深绿,再变为紫色,不久即转为鲜红色,熟时紫红色,顶端1/3为黑色,内含种子2(1~3)粒。浆果扁球形,直径5~8mm,果肉厚2~3mm。种子肾形,乳白色,直径3~5mm,千粒重约。种子外种皮坚硬,内种皮呈薄膜状,尖端为脐孔,沿脐孔有结合缝,裂口时从结合缝处裂开,胚根由脐孔处萌发。种子为胚后熟类型,属高低温型。
刚收获的种子胚仅为一团很少分化的细胞。若将采收的种子直播,需要经过20~22个月之久才能解除休眠。因此,掌握种子休眠规律,缩短种胚后熟时间,是珠子参栽培技术研究的关键和重点之一。通过对6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种胚发育情况的观测,在15℃下种胚发育最好,培养120d就有满胚者,约160d多数种子达到满胚,平均胚率为。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开始裂口。将已裂口种子放10℃培养5d就开始萌发。而培养160d时,20℃有个别种子达满胚,多数种子胚为满胚的2/3,5、10、25℃及实验室等条件下胚发育较差,仅为满胚的1/5~1/6。
地下部分的生物学特性
珠子参的地下部分包含根和根状茎。根是由根状茎节上形成的不定根。根状茎横走,为5~17节组成的串珠状,每个节上多有休眠芽存在。着生地上茎叶的节上常生2~9条根,老节上生根或无。根状茎呈不规则球形或略呈纺锤形,直径5~45mm;节间直径3~5mm,长约2~10cm,最长可达40cm。茎叶倒苗后至出苗期间,根茎顶端是一个略膨大的越冬芽。越冬芽在地上茎叶着生的根节上形成。3月底至4月初芽萌发,茎叶先抽出地面并迅速生长。
5月17日地下根茎未见明显的形态变化。5月20日地下根茎先形成突起,其大小约。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快速生长期,8月下旬地上茎叶开始枯萎倒苗,幼根茎直径1~5mm,长约,并在顶端又形成一个新的芽;8月16日~9月30日为地下根茎的分化期,在这段时间内地下根茎的长度变化较小,直径有所增加,且到距顶端3~5mm处节间形成层活动,使该处膨大成节,前端分化成第二年生长的地上部分的各个器官。
次年春该芽又萌发,再形成一个膨大的部分,如此下去,根茎每年伸长一节并形成一个膨大,不断伸长,同时,在膨大处具有次生生长能力,使膨大部分再增大。这样串珠状根茎便形成并不断发展。10月1日以后地下根茎进入缓慢的活动,可视为进入休眠期。地下根茎分化期,开花植株与不开花植株的根茎发育不同。后者根茎的顶端发育成芽,前者根茎的顶端发育成花芽,顶端芽的中间包着的小花序较大,由休眠的腋芽活动形成幼根茎,再继续增加根茎的节数与长度。根状茎的长度、直径与叶的数目有关,一般叶的数目越多,根茎的节间则越加短粗。开花植株的根茎较未开花植株的更短更细。
根状茎的生长与土壤肥力有关,土壤越贫瘠,根状茎就越长;地上茎叶愈小,地下根状茎就愈细愈长;处在土层3~5cm处的根茎的越冬芽比处在较深或较浅土层中的发育快;土温在15~25℃时发育较快,温度偏高或偏低,根状茎的发育就会减慢。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个节上偶尔可形成2~3个越冬芽,第二年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根茎受损后,同一串根茎节上可形成多个正常发育的越冬芽。若越冬芽受损,其根茎并不死亡,而继续在土壤中休眠,竖年6~9月可形成新的越冬芽。竖年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叶的批数与当年形成越冬芽的大小成正比,与根茎的直径近乎成正比关系,但与根茎的长短无关。地上茎叶生长的强弱与地上茎着生的节上的须根数目有关,一般须根数目越多,地上茎生长越好;同时与移栽时间、当年的气候、土壤的肥力有关。一般秋季移栽优于春季移栽,一般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可适当延长珠子参的生长时间。
3结论
珠子参适生于年均温12~16℃,无霜期210~240d,年降水量800~1200mm,相对湿度75~85%,荫蔽度70~80%的阔叶林下,pH5~的微酸性肥沃疏松土壤中。栽培时应根据其生态学特性,选择较为适宜的生长发育小环境进行栽培。山地栽培中应采用遮阴搭棚的办法调节透光度。
根据其种子、根茎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解决繁殖方法问题,是栽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种子沙藏先在15℃下培养约160d,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后,取出播种出苗率可达91%以上。根状茎的节上有数个休眠芽,可采用适当的方法解除休眠,促其萌发形成新植株,该法可作为提高繁殖系数的优良繁殖方式。同时注意根茎切段不宜少于两节,并注意防腐处理,否则易发生烂根烂芽的现象。总之,进行珠子参的生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其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毅,赵仁,宋亮,等.珠子参药材品种概述及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11-17.
[2]宋小妹,蔡宝昌.珠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3]赵仁,赵毅,李东明,等.珠子参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8,10(7):3-6.
[4]李利霞,赵厚涛,朱虹,等.珍稀濒危植物珠子参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59-61.
[5]陈涛,陈茂华,胡月琴,等.珠子参多糖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1329-1331.
[6]王薇,郭琳,冯改利,等.竹节参与珠子参质量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5):833-836.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4-255.
[8]王辉,郭天康,胡鹏斌,等.珠子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5(2):99-101.
[9]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1977年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21.
[10]刘万里,刘婷,何忠军,等.珠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8):127-128.
有关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推荐:
1. 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3. 大学教育类论文范文
4.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本科结业论文
6.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本科论文
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生草过程发育强盛,形成致密紧实的草皮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未能分解。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部分土壤有永冻土层。发育于高山森林郁闭线以上草甸植被下的土壤。在中国曾称草毡土。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因常有冻裂和土滑作用而呈层状或小丘状;表层由草根交织成软韧的草皮层。高山草甸土可作天然牧场。在亚高山带的有些地区配以防寒和肥水管理措施后可垦为旱作农田,种植青稞、油菜等耐寒作物。高山草甸土有明显的腐殖质积聚,腐殖质层厚 8~20厘米,呈灰棕至黑褐色粒状-扁核状结构。有机质含量10~20%,以富啡酸为主,胡敏酸/富啡酸 (H/F)比值为~。土壤复合胶体属高有机质低复合度型,以松结合态腐殖质为主。腐殖质层向下颜色迅速变淡。在亚高山带,土壤层次间过渡迅速而明显;而在高山(真高山)带则不甚明显,且AB层出现一个暗色层。剖面中水溶性盐类和碳酸钙已淋失,仅部分高山草甸土剖面的中、下部有碳酸钙积聚。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在剖面中变化不大,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蛏石。呈酸性至中性反应。土层厚度仅40~50厘米,有明显的融冻微形态特征,底层有季节冻层或多年冻土。 高山草甸土所在的地形、部位多为山坡、高原面上缓丘、冰碛平台、宽谷和盆地等。母质多为残积-坡积物、坡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等。所在地气候以寒冷、中湿、冻结期长为特征;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400~700毫米。
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 地和天山山脉上也有分布。分布的海拔高度,各地很不相同。甚至在青藏高原内也还有一定差别。例如,在比较湿润的西藏南部和雅鲁藏布江下游,分布高度是4100(3900)~4500米;在比较干旱的喜马拉雅山北坡,则是4200~4700米;西藏东部是4300(4100)~4600米;再往东至横断山脉中部为3700(3800)~4200米;阿尔泰山可见于1800(2100)~2500米的高度;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为2300~2900米;天山则是2500(2700)~3000(3300)米。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地带的地形,大多是比较平缓的分水岭和平坦开阔的高原面。成土母质主要是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和坡积物,也有一些土壤形成于冰碛物。在天山北坡,还有黄土状母质的。气候特点是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一般都是正值,这是不同于高山草甸土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无霜期不足90天。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组成以嵩草和多种草类为主,外观绚丽,而且还有灌木加入,越接近森林郁闭线,灌木种类和数量也越增多。这是亚高山草甸植被与高山草甸植被的重要区别。
高山草甸土的主要植被以各类草本植物为主,这类植物的一大特色那就是一岁一枯荣,每年繁殖下一代,繁殖完枯死,有机质留在土壤中。于是土壤每年都有积累有机质。与此同时,高山草甸气温偏低,微生物分解能力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有时甚至比降水淋溶速度还慢呢。
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能天之势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可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 泰山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根据近现代考古发掘证明,泰山周围自远古时是繁衍的中心地带之一。沂源奥陶纪石灰岩洞穴遗址内,有旧石器晚期的少女臼齿其特征较北京猿人进步,故称“智人牙齿”。泰山南麓大汶口遗址和北麓的龙山城子崖遗址均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研究母 系氏族社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和产生、国家的兴起、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百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相当于炎黄时期,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则相当于尧舜禹时期。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有伏羲、黄帝、舜、颛顼等4人出生于泰山周围,7个建都于泰山周围,所以王国维说:“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大之虚在陈(今河南淮阳),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今河南偃师)。”自伏羲至炎帝、黄帝、颛顼等华族均发祥于泰山。黄帝生于曲阜燕北的寿丘,活动于泰山周围,《韩非子•十过篇》载,黄帝曾令鬼神于泰山之上。《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曾于泰山之上接受女兵法;黄帝战胜蚩尤后曾为“泰山之稽”。 近几年对城子崖遗址的继续发掘与研究,验证了部分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和夏商周上古三代城址的发掘,证实了《吴越春秋》所载尧舜时期的”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是比较可靠的。东夷人高大无比善射弓、后异射日、蚩尤首先将铜兵器用于战争、少昊之子把弓用于战争传说,均在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得到了证实。因此,泰山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三皇五帝活动的结果。 夏商周时期,禹的祖先是黄帝和颛顼,泰山东侧的蒙山,又名东泰山,是夏族的发祥地,一直被三代祭祀。商代的“相土之东都”建在泰山脚下。周天子封长子伯禽于泰山之阳建立了鲁国,封贵戚姜太公到泰山之阴建立了齐国。春秋战国时,齐桓公在泰山会盟诸侯,一匡天下;沿泰山分水岭建千里长城以为防线。 泰山,由于地处祖国东方,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按五行属木,四时属春,五常为仁,八卦为震,星宿为苍龙,所以泰山被古人视为紫气之源,吉祥之地,神灵之宅,万物发育之所,成为天的象征,神的化身。于是凡是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授命”之恩,便要到接近天庭的泰山之巅积土筑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而后再到泰山前接近地祗的梁父、社首、蒿里、云云等小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热能地,这就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一代帝王如能登封泰山,即被子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标志,皇帝本人俨然也成了“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了。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管子•封禅篇》:“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记述:“百王太平,升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夯土台基)可见者七十有二,纷纶漂灭者不可胜数。”古籍载,黄帝狩泰山时,大象驾辕,六龙拉四,尤在前开路,虎狼在后护卫,群鬼列侍保驾,从神簇拥陪行,风伯扫除,雨师洒道,蟒蛇伏地凤凰覆其上。《封禅书》又开车,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会稽(即今蒙山),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社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图象文字,唐兰先生释为“炅”,上为日,中为火,下部是山。就明五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在泰山烧柴祭日,后来发展为封禅大典,成为大统一、大融洽合、大团结的象征。 关于封禅活动真正有据可查的始于《史记》,它较全面而翔实地记载了秦汉封禅。秦始皇、秦二世、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接踵登封告祭,刻石纪功。其中汉武帝8次东巡登封,乾隆帝11次朝拜泰山。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帝相齐的神圣高度。所以郭沫若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所谓东方主生,帝出乎震,于是泰山便威灵赫赫了。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还要高一等,因而也不敢藐视泰山了。”他们为宏扬“君权神授”,便大兴土木,刻石纪功,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遗物。 泰山宗教源远流长,土生土长的泰山神祗与全国性的道教和世界性的佛教共荣共存,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进一步充实了大统一、大融合、大团结的泰山精神。 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 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 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 2 泰山的人文美学底蕴 对泰山的审美,历史上曾经历过“自然崇拜”,“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和科学的结合是必然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曾多次考察泰山,著有《泰山美学考察》,开创了泰山现代美学的研究,对泰山美学考察、总结构成泰山主要自然特征”雄伟“的诸因素和历史文化对泰山自然的整体艺术构思及多方成的渗透影响,使美的感受不断推向高峰。在风景欣赏中结合智势。杨辛的泰山诗:“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呐风云。海天为怀,华夏之魂。”是对泰山美学的高度概括。 泰山历经几千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中国山岳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区域综合性的人文景观。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美的特点。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泰山的美学从事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和自然与人文融合而成的山体高大及表形的的雄伟。其自然因素首先是主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平原和丘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具有通天拔地之势。尤其是南坡,景观更为雄壮:山东省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层层叠起,群峰拱岱,形成“一鉴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其次,泰山山脉绵亘200多公里,基础宽大,形体集中,使人产生安稳感和厚重感,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就是上述自然特征在人们心理上的反应。 泰山的人文景观美,是反映一切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相融合的人为因素。人文景观主要包犄建筑物、构筑物、石刻及道路等,其创作是根据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宗教告示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其布局重点是从祭地的社首山(即今蒿里山东侧,建国后因凿石而毁)至告天的玉皇顶,约在10公里的登山盘道两侧,把整个泰山作为完整的自然空问,进行了整体构思。在这条景观带上大体分为三重空间:一是以泰安城为中心的人间闹市;二是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为阴曹地府;三是以城北岱宗坊为起点,沿长达5800多级的天梯盘道直至岱顶天庭仙界。 泰山与泰安城是山城一体,泰安城是因帝王封禅和黎民百姓朝山进香及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轴线从城区南门开始,经通天街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天梯相接,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的序列上形成一体,从空间序列看,是按登封活动的程序资助第展开,贯穿着一促由人境到仙界的过渡阶段;痤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至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登上天庭;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严整到自由,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异; 从意境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佳境;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的漫长盘道为连接,形成了一条极为壮观的封禅祭礼序列景观。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巧妙地借用自然地势,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断层陡峭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游人沿中溪而上,人在谷中而行,属于封闭型自然景观,渐至岱顶才豁然开朗;对祭天活动来说,前奏长,对比强烈,造成步步登高、引人入胜和扣人心弦的心理状态。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设计上,既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又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即有临溪而建的赏罚分明景建筑。也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同时,还有耸立于岱麓和岱顶的金碧辉煌的祭祀建筑群。其三,从建筑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为单元的群体组合上,都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建的特点。另外,有一些寺庙和书院,建于深山密林之中或青峦秀水之间。这些建筑因功能不同,对环境的选择也不同,不同的环境对建筑造型的要求也不不一样,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以耱默契。如岱顶南天门的位置选择和建筑形象的创作上,则是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又凭人工之力的杰作。泰山西北麓的娄敬洞山,是人工借助岩洞洞口的险要之势,筑室为老君堂、三清殿、仙姑庙等,使寺庙悬挂于半山云雾之中,主自然岩洞有了生机。 泰山古建筑的造型艺术,不仅在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浑为一体,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大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 泰山碑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珍品,是天然的书法展览。它们都是因事而立,因地而书,因景而刻,因石而制,赙景交融,点缀风眩。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其形式,既有龟趺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手笔,也有石工之书。真乃瑰丽多姿,琳琅满目,把泰山妆扮得更加庄严典雅。 3 结束语: 泰山这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其雄伟瑰丽屹立于东方之巅。通过泰山,我们可以了解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深刻地认识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泰山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现代社会的旅游价值,泰山之所以独特,更在于她是中华文化兴衰更替的见证者。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全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是我们当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虔诚。泰山遗产即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总论与展望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一这点.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1) 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 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盗伐,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2, 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外围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徂徕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 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谐;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随便写吧,别着急!
这个只能自己大脑出行才能想出来。这个一定要认真仔细去思考。你一定可以完成的。
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里地处热带北缘,森林茂密,气候温暖,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傣、哈尼、布朗、拉祜、瑶、基诺等兄弟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利用植物传统方法和经验十分丰富。 解放前,在反动统治下由于交通极为闭塞,瘟疫流行,毒虫猛兽猖獗,以及民族隔阂等多种原因,植物学者无法进入这一地区工作,仅有个别学者如,吴中伦、王启无等,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过短期零星的采集工作,因此,在植物学上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地区。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期曾组织过较大规模的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1954—1960);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双版纳建立了专门的植物学研究机构。随着边疆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进步,为植物学工作者提供了深入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植物学知识的有利条件。 民族植物学,或人文植物学(Ethnobotany)一词源出人文贝类学Ethno-Cunchology(研究早期货币的科学),由美国植物学家哈斯伯格()1896年创立。哈斯伯格当时对民族植物学所作的定义是“研究早期人类对植物的利用和土著植物学”。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索,民族植物学已发展成为“研究人类与植物直接交互作用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群对植物的意识与利用,及其对植物环境所产生的后果。尤其侧重于无文献记载的人文地理社会和特定的民族文化地区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对植物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和植物在人类精神文化上的重要性被大大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西方学者对民族植物学的极大兴趣。由于植物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涉及到一定地区、一定民族的人群与植物的全面关系。包括人们在吃、穿、用、住、草药、文学、艺术、宗教、乃至民俗,民间传说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切植物;关系到一个社会多方面的行为、结构、及其相伴的整个植物世界。西方学者认为,民族植物学是开发新世界的一个产物,有人把它归属于人文科学下的一个分支;也有人把它归属为经济植物学下的分支;但确切地说,它是位于植物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位置上。植物学家和人文学家从各自的领域在实践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在共同编织民族植物学的理论、方法、观点和材料。植物学家进行科学地鉴别环境植物材料的用途、问题,焦点是利用,材料按林奈分类系统排列;人文学家的焦点则是所研究地区人群的见解、地位、及其对周围世界所作的安排()。 笔者五十年代末进入西双版纳从事植物调查研究工作,由于长期定居于当地,有较多机会深入少数民族村寨,采集、调查、学习访问当地民族有关认识与利用植物的独特知识,其中不少是前人没有发现记载过的。本文试图按照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加以整理,作为在我国开展这一工作的一个初步尝试。 一、研究地区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0′,土地面积19,220平方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滇南湿热河谷类型;热带森林分布于全区各地,现有森林被覆率高达,是我国现存大片热带原始森林的唯一地区。西双版纳在行政上现划分为三个县十九个公社,即景洪、勐腊、勐海三县,西北部与云南省思茅地区相连,东南部与老挝接界,南部与缅甸毗邻,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横,山间盆地众多。主要山脉为横断山南延部分,哀牢山系由西北向东南纵列,最高山峰为景播大山,海拔2400米,最低处为南腊河下游官累海拔42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300—500米左右,澜沧江及其干支流,流沙河、罗梭江、南腊河横贯全境,中小河流及山泉不计其数,水源相当丰富。 本区气候终年温暖,年平均温度20—22℃,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雪,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全年划分为干季(3—5月),雨季(6—9月),雾季(10—2月)三个季节。本区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南端,垂直高度差异甚大,具有多种类型的植被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河谷地带森林植被呈明显的热带东南亚性质,大多属于热带季雨林,局地分布有以龙脑香料(Diptc-rocar paccac)望天树(Parashorea chincnsis Wang Hsie)为优势的热带雨林群落,山地则以热带山地雨林为主,呈明显的南亚热带常绿林过度性质,以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caccac)、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科乔灌木为主要成分。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垦殖森林,植被类型已急剧演变,大部分森林植被已沦为次生林、灌丛、竹丛和稀树草地所取代。 二、民族及其文化特征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总人口万中,傣族占万,哈尼族(当地称爱尼)万,布朗、拉祜、瑶、基诺等其它少数民族各在3万人口以下〔3〕。傣族聚居于河谷盆地,其它少数民族分散居住于山地。西双版纳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特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利用植物方面,呈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传统经验,形成利用植物的独特文化。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要土著民族,遍布本区各地,主要居住于低山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语言、风俗习惯和农业文化传统。傣族自称为“Daizu”,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据民族学研究,傣族与我国南方的壮、布依、水、侗、黎等民族同出一源,古代通称为“百越”。远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后代,傣族的先民就已经居住在今云南西南部广大地区,西双版纳是聚居中心之一,开发西双版纳有着悠久的历史。傣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西双版纳的傣族操傣泐语、使用傣泐文。西双版纳在傣族语中释意为十二“千田”,“千田”为封建领地的计算单位,每一千田便是一个“版纳”,其面积大小并不等同,相当于行政管理上的一个区。西双版纳自元、明、清各封建皇朝设置土司制度以来,沿袭至解放,直到一九五六年民主改革才彻底结束了封建领主制。漫长的封建领主制度、极为闭塞的交通和富饶的自然资源,使傣族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在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社会之中。不仅植物资源的保存比较完好,而且民族文化也保存比较完好,是研究民族植物学的理想地区。傣族信奉小乘佛教,某些植物的利用传播直接与宗教文化有关,如贝叶棕、菩提树、铁刀木、鸡蛋花、羯波罗香、孟加拉苹果等。傣族人民有保护森林的良好传统习惯,每一村寨都有自己的“龙山”,划定为禁伐禁猎区,又有人工种植的薪炭林,这样,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傣族人民,对于自然界的植物便有较大的依赖性,因而对于当地植物的认识与利用,便成为生产、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西双版纳傣族认识与利用植物的文化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度的水平,他们早已有了定耕的农业,种植水稻为主,陆稻次之,同时,也种植少量其它旱地粮、油、棉、果树等农作物;与此同时牛、猪、鸡、鸭等家养动物也以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野牧方式发展了起来。在定居的村寨内,每户农民都拥有面积一到数亩不等的小块家宅园圃,种植多种热带果树(香蕉、芒果、罗望子、柑桔、菠萝蜜),香料(薄荷、罗勒、香蓼、香茅、香露兜、姜花、生姜等)、草药(巴豆、苏仿木、白花丹、血苋、薏苡、儿茶、槟榔、芦子等)、纤维(攀枝花、牛角瓜、九层皮、白榔皮等)、染料(靛叶、密蒙花、红木等)以及竹类、观赏植物等,并且拥有独特的人工种植的薪炭林——铁刀木(Cassia siamea Lam.)作为农村能源的主要供应者。在每一个村寨附近的山谷、陡坡上都保留着大面积的热带原始森林,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是傣族人民采摘野菜、野果、草药、饲料,和狩猎补充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森林又是建造竹木结构的傣家竹楼、独木舟、牛车、家具、农具等的天然材料“仓库”,森林被视为自给自足的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被保存了下来。森林自身的保水保土,涵养农田灌溉用水、调节气候的作用,保持生物种间以及种群个体数量之间平衡的微妙作用,推动着傣族地区水稻——家宅园圃——天然森林农业生态系统缓慢而稳定地发展着。这是西双版纳地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得以长期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应特别提到的是,勤劳而智慧的傣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早已形成了本民族的医药学——傣医药,在我国《逸周书、王会解》的记载中傣族医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他们不仅有本民族的医疗方法,而且拥有超过五百个以上药物方剂,以植物药为主,来自三百种以上的药用植物,大多是我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并拥有用傣文编写的专门医药学书籍收载有关的医药学知识,至今尚未加以系统研究整理。 哈尼、布朗、瑶、拉祜、基诺等民族是西双版纳山地的土著民族,他们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民族起源方面来说,他们与我国南方许多兄弟民族有着共同的起源和血肉的联系。他们都有本民族语言和多种方言,但多数没有文字。他们从前依靠草药、巫医治病,尚未形成本民族的医药学。他们信奉自然崇拜或多神论,十分崇拜山神、树神、兽神等,但没有定耕的农业生态系统,几千年来一直依赖传统的游耕农业——刀耕火种谋生。笔者近年来考察发现,世界热带地区,除了水稻种植区和近代发展橡胶、可可、油棕、咖啡等树艺作物种植业以外,基本上都是这种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占主导地位,在我国热带也不例外。西双版纳地处热带、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在热带的气候生物土壤环境良好条件下,森林植被经过烧垦种植粮食2—3年以后,丢荒任其自然恢复植被,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恢复地力的,即在一定范围内轮垦森林,七年为一个周期,反复循环,这种粮作——森林休闲轮作制,能够连续数千年地保持了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山区人口的增长缓慢,开垦森林轮作的面积不大,且长期维持在一定比例水平之上,即人口与“植口”(Plant population)的增殖是基本相适应的。同时,山区各族人民以勤劳与智慧相结合,利用热带山地天然植被发展了放养紫胶的技术,经营了大片的茶园、竹林,采集种类繁多的森林产品如省藤、木耳、竹笋、药材、木材以及狩猎等,并以这些林产品向坝区傣族换取多余的粮食,用以补充游耕农业之不足;此外,山地森林还提供了多种野生食用植物,如薯芋属(Dioscorea spp.)、榕树属(Ficus spp.)、蕨类植物等,也补充了一部分食物和荒年救灾之需要。因此,热带山地少数民族与当地森林植物,同样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植物有更大的依赖性。 三、研究方法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边疆少数民族对植物学工作者的访问、调查、采集工作全力的支持与合作,是开展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鲜明的特点。傣族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的民族,乐于同外界进行文化交流,尽管在民间医药知识方面也不是随遇而得,总的来说开放程度比汉族地区要高。山区各兄弟民族同样易于交流,较少保守,但由于交通十分不便,居住分散和语言上的困难,从他们当中获得有关植物学的知识,相对来说不如傣族地区的多。调查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1959—1963年为第一阶段,其中59—60年野生资源植物调查历时7个月;1970—1975年为第二阶段,以调查民间药用植物为主要目标,其中1972年一次调查历时2个月,其它短期调查一般10—15天,共10次以上;第三阶段为1976年以来,进行的多次专项药用植物调查,用材树种调查和一些补充调查,以充实更多的材料。十分有幸的是,在进行民间药用植物调查时,有当地医务工作者(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医生)一道参加工作。大部分调查资料来自民间第一手材料,笔者亲自参加访问、采集、鉴定整理资料等工作;大多数食用和药用植物经过亲自实践,以作出某些直观判断。调查的地区包括西双版纳三县十九个公社中的十四个公社:勐腊、易武、象明、勐捧、麻木树、勐满、基诺、勐养、景洪、小街、橄榄坝、勐海、勐混等、涉足的村寨百处以上,一般食宿都在调查区的村寨内,与相当多的民间医生、猎人、老农、乡村教师、商业购销人员、基层干部、护林员等进行广泛的接触,其间还参加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民间医生交流会、草药展览会、和若干次林业、土产专题座谈会,从中得益不浅。 历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共2000余号,以及一些种子、苗木、样品等。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标本室内,部分民间药物标本保存于云南省思茅地区中草药研究所;种子及活植物均种植于热带植物所植物园内。 四、重要有用植物 历年调查采集的植物,经本所植物分类研究室整理鉴定,某些植物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品质鉴定,已被推荐和利用于生产,如绿壳砂仁、灯台树、千年健、锡生藤、车里朴、团花、云南石梓、毛麻楝、依兰香、龙血树、美登木等,更多的种类有待深入的研究。历次调查采集的植物经过研究整理,按照当地民族利用的广度和多度,将其中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植物共218种,(按用途计食用86种,药用71种,纤维木材29种,香料、染料、饮料22种,其它10种。)汇集为《西双版纳民族有用植物集要》。植物的排列顺序,有花植物按照哈钦松分类系统,蕨类植物按照秦仁昌系统,以植物学名字母先后为序,每种植物有拉丁名、中名、当地名(按当地民族语注汉语拼音),用途及利用方法简述等。 ——这里提供参考
我国的华北地区由于悠久的农业开发,森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20世纪初的时候,山西汾河、滹沱河流域土壤侵蚀之严重,水涝灾害之频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严重关注。但这并未引起后来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应有的觉悟,导致我国保留较好的东北林区在短时间内遭到迅速的破坏。本文试图就“护林”这种众所周知的“善举”难以成就的原因进行剖析,以期对今天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某种借鉴。近二十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对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视,把环境保护当作一个基本“国策”。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越来越多的青山和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网,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无疑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20世纪中,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历程表明,决策者和生产者如果缺乏长远的眼光,不能遵循森林更替的科学规律,并很好地理解“永续利用”的意义,只凭主观意志,就不能有效地保护资源。因此,提高国人的科学素养,按照科学规律安排生产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资源和环境问题毕竟是一个需要从长远和全方位角度考虑的问题。一.近代华北森林破坏的状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开发历史的大国,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家园保护环境的经验。但由于长期强调人口的增长和发展农业种植业,使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更由于近数百年来人口压力的缘故,对耕地和薪柴的需求,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我国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况尤以清中期以来最为明显。 众所周知,清代经过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我国人口激增,加上从美洲引入了一些适合于山区和高寒地区种植的高产作物如甘薯、玉米和马铃薯等,大量的贫民因此涌进深山老林,毁林开荒,结果使原先并不适于开垦的荒山陡坡也都种上了粮食,使自然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当然水患灾害也因此频繁起来。 由于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苟延残喘的政府不可能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防灾减灾的问题,使得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不断严重起来。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很清楚地从近代一些在华考察生物的西方人的著作中看出来。 从19世纪中晚期开始,一些在我国华北等地长期进行考察和博物学收集的西方人如古伯察(E. Huc)、谭微道(A. David)都曾在有关文章中提到他们在内蒙等地所见的森林植被破坏与环境恶化的情形[1]。另外,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还有一些西方学者指出河北北部承德、东陵等地的森林遭到迅速破坏,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在不断地加重[2]、[3]。 不惟如此,1930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林学家刘慎谔先生也曾就东陵森林破坏之情形指出:东陵自前清入关以来,附近诸山辟为禁地二百余年,草木得其自然生长,遍地成林,老树参天,山明水秀,风景不亚于西欧。民国元年以来,东陵开禁,政府设专局(林垦局)从事割伐至今才十余年间,而森林已摧残殆尽。……东陵森林割伐后第一步手续则在焚烧林下草木,次年施种,有灰为肥,收成甚佳。为山林无林木之保护,雨水逐年将昔日林下酿成之沃土渐为冲去,终至岩石露出,山瘦地薄,耕之不利,必至放弃。此时东陵诸山即完全变为今日之西山时期。此所谓“荒山”,“土山”。荒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夏季大雨时期水不停留,直向山巅下流,沙土岩石悉被冲下,河流加涨,桥梁断截,河道更易,民房种田不择。即以民国十八年西山一带损失论之当以万计,穷民流离,怨声载道,不知者或指为天灾,岂知森林割伐之后,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东陵在短期内先后得封禁、开禁关系,显出山林之变化,诚足贵也。然当局者之任意割伐,亦足惜也。[4]当然,给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我国文明发端很早的山西一些经长期开发的农业区的环境恶化状况。20世纪初,黄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当时有个叫梅耶(F. Meyer)的美国人在山西五台山收集植物标本和作物种子。他发现那一带由于森林破坏很严重,滹沱河、汾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为这个缘故,水涝灾害频繁发生。他拍了不少反映这种实际情况的照片,同时将这种情况报告给他的雇主——美国农业部外国作物引种处。1908年美国总统罗斯福(T. Roosevelt)在国会上作的一个关于自然保护重要性的报告中,利用他和另外一些人拍的同类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5],提醒美国人注意在中国发生的不注重自然保护的灾难后果。要求大家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以免重蹈中国的覆辙。其后,在山西南部和中部作过植物调查的瑞典人史密斯,在《中国期刊》中发表过“山西南部和中部植物学调查初步报告”[6]指出:山西的土地被超强度利用,森林遭受严重的过度开发。当地的居民用火和斧子毁坏一切森林。他认为这与时局混乱和政治不良密切相关。其结果是侵蚀加剧,土地砂石化。要重新造林非常困难。在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任教授和森林系研究部主任的美国学者罗德民(W. C. Lowdermilk),曾利用1924和1925两年暑假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作过森林考察和水土流失方面的调查,写过《山西森林滥伐和斜坡侵蚀》、《山西土地利用的变迁》等论文。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指出山西汾河流域的宁武等地区,由于植被被随意破坏,以垦荒种地,导致当地环境恶化。气候干燥时,旱灾严重;一旦下雨,由于缺少涵养水源林,经常洪涝成灾。因为地表径流造成土壤严重侵蚀,河流淤塞,导致平原地区土地、房屋被淹。在陡坡毁林开荒的结果使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他不但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而且也摄取了大量的图片。生动地记录了我国各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受到侵蚀,河流和农田水利设施为泥沙淤积所破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客观现实。并被作为一种惨痛的教训在国外用于警醒世人。他还提出应该设法恢复森林植被,进行水土保持以减轻自然灾害[7]。可能受罗德民等学者工作的影响,后来于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殖办法”。 从上面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当时西方人的这些文章在我国的学者中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梅耶的资料经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上宣讲后,当时也曾由我国林学家向国人作了介绍。环境恶化到被当作反面教材的地步,按理说本国的政府和人民应该警醒,可惜在战乱期间,尽管我国的林学家进行各种宣传、教育以唤醒世人对自然环境破坏导致各种恶果的醒悟。在他们的影响下,当时的政府也制订了一些保护森林植被和植造防护林的措施,有的还进行了初步的工作。但终究缺乏合适的社会大环境,这种关系建设的声音和民众的呻吟都被随时产生的炮火声给淹没了。二.东北地区森林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实森林的覆盖率已经很低。总体而言,东北是唯一农业开发程度较轻、保存较多原始林区的地方。根据林业部门的资料,东北大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1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62%,森林总蓄积量为14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林区[8];小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为600多万公顷,森林总蓄积为亿立方米;东北东部山地林区有林地面积约100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森林总蓄积量为亿立方米。这3 处林区的林地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林地总面积11528万公顷和森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的27%和30%。按理说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吸取华北等地森林破坏的严重教训,做好这片“绿宝盆”的维护工作。 解放初期,东北森林的采伐方式普遍采用“强渡择伐”,当地的森林工业干部不同意皆伐的作业方式。根据经验,他们知道,用皆伐方式砍掉红松之后,再长出来的就不是红松[9]。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学有所长的植物学家和林学家如刘慎鄂等都曾经指出,应该保护森林植被,在林区进行采伐作业时,应该根据森林植被的演替规律,采取合适的采伐方式,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 刘慎谔在1954年的一个报告中就森林的采伐应该采取择伐抑或皆伐方式时认为:“……择伐作业的方式,虽然不利于拖拉机的运输。但是采伐方式的目的,首先是为更新服务,保证森林的迅速恢复,不能脱离更新的利益或忽视树种生长的特殊习性,单纯为拖拉机化追求有利条件”。同时还指出:“两者相较,则以来自择伐迹地的补苗更新,优于来自皆伐迹地的植树造林。此则后者不仅在目前受有人力物力的限制,而且将受有采伐循环的影响”[10]。道明了在林区实行择伐的益处。 1957年,这位正直而富有才华的学者在“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一文中进一步就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文中严肃地指出:“森林更新的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基础之上,而不应该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林业技术问题。我们强调这一点,因为现在东北林区有大量的采伐迹地不能更新或不易更新,造成严重的破坏现象。有些外宾在参观我们的林区之后,提出忠告说,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后代子孙负责。但在森林经营部门常常只认为是技术问题,要求提高技术,改进技术……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不从生态地植物学的观点找出森林更替演变的全面规律性,只凭主观愿望在技术方面要求改进,则技术就会缺乏理论依据,解决不了森林的更新问题。”文中还就具体的造林问题提出要考虑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林地的立地条件。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在造林方面往往不顾树种的生物特性和林地的立地条件,而选定一种优良树种,逢地皆栽,结果成活率不高,说是技术问题;苗木发育不良,也说是技术问题。……但是否是技术问题,就是疑问。”文中还就当时片面强调机械化皆伐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我们只听到说,苏联或其他国家采用的什么采伐方式或什么样的机械化,而不问人家的树种如何?树性如何?生长地点又如何?因而就想机械地搬运过来。在森林工业部门有好多人是这样想法,在森林经营部门有好多人也是这样想法”,但这种想法无疑是片面的,“因为每一树种有每一树种的生物特性,有其每一树种的更新规律性,而不能强求一律,强求就会造成在采伐以后无可弥补的严重损失。” 1963年,刘慎谔在“动态地植物学”一文中,具体就人工植被的建立和自然植被的改造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文中反对采用皆伐的作业方式,倡导采取措施,保护森林的天然更新。面对大跃进时期一些盲目主张“皆伐”进行森林人工更新的主张,这位学者指出:“必须重新对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的树木生长量进行比较统计,不能象以前那样单凭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 因此刘慎谔主张采取择伐,最好是弱度择伐。这样既有利于红松等林内更新的树种更新,也有利于保留林中的幼壮树木,从而缩短森林的采伐周期,使其迅速循环,以保证国家对木材的源源供应。另外,采用择伐还可以保全较好的森林植被,而不象皆伐那样,使林地迅速变成荒山秃岭,造成严重的水旱灾害。他还指出:“近几年来,东北的水灾不是愈来愈轻而是愈来愈重,本年夏季松花江的水位高涨,已经打破过去以前从来没有的记录……近来经过大面积的皆伐作业之后,不能不对东北的水灾直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值得引起林业当局高度警惕的。”[11] 可悲的是,无论是林区干部的经验,还是这些“首先觉悟者”们的主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刘慎鄂这样对东北林区有充分调查,同时知道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学者的建议并未被当地林业部门的决策者采纳[12],还是规定:“以人工更新为主”。因为:“在领导方面,为了要进行机械化,就强调皆伐作业,认为不同意机械化,好象就是旧脑筋不能接受新事物。……规定的采伐方式,称为‘伐区式皆伐’,现在又改称为‘窄带皆伐’……询之森林经营部门干部的意见,他们说,他们是按照制度办事,上面怎么交代,下面就怎么办,……可是更新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好象谁也没有把握。”[13] 事实证明刘慎谔等专家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即使在所谓强度择伐迹地上的红松小苗也常因为遮荫不足而枯死。在皆伐的迹地上上的情况就更为不妙。在皆伐林区,尽管留了一些针叶母树,同时进行了红松的直播造林,但是并没有红松长出,代之出现的是以糠椴、山杨等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原因在于红松、云杉、冷杉都是在林内更新,而全光不适于这类树木小苗的生长,因此无法直接恢复。另外,在有些皆伐的迹地中长出的是杂草。结果是“只见砍伐森林,不见恢复森林”。[14]而且情况日趋严重。 当时存在的问题在于不注意以往经验的总结。不根据客观情况,片面强调学习苏联经验,盲目主张皆伐。全然不顾苏联森林面积很广,远非中国可比这样一种实际情况;也不考虑捷克、法国和东德仍然采用择伐的国家的经验。此外,一方面强调采伐工业的速度,提高木材产量。另一方面效率低下和浪费木材的现象却十分严重。有专家指出,我国当时森林资源的利用只有27%,原木的利用率只有50%。而发达国家的原木利用都已利用到80—90%以上。东德的一个教授在看到东北林区内木材的惊人浪费现象时感慨地说:“如果你们说你们的木材不够用的话,你们只要少糟蹋一些,还可以少砍一些,也就等于多生长一些。”其实只要少浪费一些,我们的森林破坏速度也会减缓一些。当时甚至流行放手采伐,然后进行全面人工造林的主张;而全然不顾森林的演替规律,以及当地森林生长缓慢和木材供应的持续性之特点;有人则从一种急攻近利的观点出发,主张放弃生长比较迟缓的针叶树种,通过重新造林以发展速生树种森林来解决木材需求和发展林业,完全不顾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不同需要。 由于决策者缺乏科学的育林用林思想,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在全部伐区的任务,都集中在怎样完成和超额完成采伐任务的观点上”[15]只是抱着迅速进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良好愿望。充满激情的劳动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缺乏远见的领导指挥下,盲目地模仿苏联做法,使我国仅存的比较完好的东北的原始森林,被一片片地“皆伐”。一个个林业局,一个个林场,把颇有哲理的“斧斤以时进山林”、和“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的古训当作旧观念加以抛弃。无形中充当了可怕的“绿色杀手”。他们在剃头式地砍树过程中,虽然也有大炼钢铁和毁林开荒等盲目的破坏;但另一方面,应当承认,在短期内,林业部门确实为当时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资金,也使自己成为富有的“林大头”。然而这种杀鸡取蛋式的掠夺自然方式,不但使天然林遭到史无前例的迅速破坏,而且也使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危机。 有资料表明,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林区经历着严重的过度采伐。以东北原先森林覆盖率最突出的黑龙江为例,“三江平原从1962年至1976年的14年间,该地区天然林面积减少了25%,……又如,爱辉县的北师河、西峰山、得都县的小兴安等公社,垦荒点建在小兴安岭南部的岭脊,由于毁林开荒使小兴安岭南部的兴安岭主脉,已接近被垦通,成为大小兴安岭天然防护林体系的突破口”。 “由于森林资源的日渐败落和近20余年的集中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已日趋减少,全省48个林业(企业)局,已有35个局已感到难以维持现有生产水平,乌敏河、八面通等12个林业局,可采资源已枯竭,不得不被迫停产而转为经营局。有半数的局不能实现永续利用,积重难返。”[16]在吉林发生的情况也差不多,“1958年至1966年,长白山林区蒙受过量采伐和乱砍滥伐的威胁。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森林过量采伐尤为严重。仅以松江何林业局为例,1971年—1975年的采伐面积较前5年的多1倍,比1958—1962年多5倍。1958—1978年总采伐面积4万多公顷,其中皆伐面积有2万多公顷。虽然采伐基地大多数已更新造林,但已由高大成片的原始林变成低矮的幼丛林。特别是长白山林区的采伐量在60年代达到了高峰,与1930年开采前相比较,在降水量等方面已发生巨大变化。”[17]严酷的现实是,当遍布各地的林业局在不顾一切的向青山杀去的时候,就注定这种杀鸡取蛋式的掠夺行为不能持久。终于在这些林场、林业局一个个刀光闪闪地会师时,这些勤劳的劳动者们终于悲哀地发现,他们的面前已经无树可砍。 森林破坏导致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以上述的黑龙江省为例,它“致使气候恶化……平均大风日数每年增加22天。……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四、五倍,十年九旱,……泰来、杜蒙、肇源、大庆、齐市(齐齐哈尔),有沙地面积1200万亩,现在洼地盐碱化、岗地沙化、草原退化。杜蒙现有土地,70%是沙地,风剥现象连年发生,1980年5月27日的一场大风,70%的耕地受灾,24万亩毁种”。 “全省的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以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速度递减,耕地黑土层厚度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递减……近年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500万亩,超过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每年流失土量亿立米。黑龙江的森林资源严重破坏还造成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严重水灾”[18]。 随着他们不得不放下“屠刀”的同时,不但往日的经济繁荣已经不再可见,而且原先的老虎、梅花鹿、山参等珍贵的生物资源也成为昨日黄花[19]、[20]。镜泊湖等名胜,原先应有的瀑布,已经难以再现,湖边的参天大树的无情清除,使这棵东北明珠失去往昔固有深邃、含蓄的富有韵味之美,粼粼的波光没有了树海的掩映、松涛声的协拍,低矮的次生林掩饰不了长湖的悲凉和神伤。从东北这棵明珠经历的沧桑,也使人深深地体会到“风光”—“风景”—“风水”的丢失。更令人难堪的是,大自然开始了狠狠的报复,使东北地区水涝灾害加剧,1998年的洪灾使当地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而原先令人自豪的黑土地,也随着日益加剧的侵蚀而面临危机。原来在华北少林地区频繁出现的水涝灾害和严重的土壤侵蚀,仅仅在半个世纪之后又在东北初露端倪。林业部降格为林业局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砍树“林大头”的终结,而环保局成为环保总局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原先从资源的过度耗费已经使人们不得不把保护放到了更高的议事日程。三.有关的思考 当然东北林区森林破坏只是我国这方面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上个世纪下半叶,我国森林的采育和更新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一直在遭受着严重的摧残。1949年,国家计划内的木材产量为567万立方米,到1984年前后,增加到5000万立方米左右[21]。以这种速度砍树,环境恶化恐怕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有人这样写道:“在左的路线影响下,森林资源方面的政策失误,管理不善,致使全国主要采伐林区超量采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到80年代末,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局面。”[22]充分说明了后果的严重性。 东北林区的破坏,很好地证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合理利用资源,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很快就会酿成灾难。当然首先是自然灾害,处理不当,就会使之发展为社会灾难。因为自然和社会是通过经济加以联系的。应该说东北地区的人们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是勤劳勇敢的。他们也都不缺乏智慧和聪明。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很显然,是我们的政策缺乏长远的考虑。也没有使人民真的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就是说有保护森林的自觉性。或者说他们过于相信上级,并未考虑到森林的破坏与他们和社会的切身关系,他们只是服从国家的命令,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一旦上级的指示出了问题,他们是不会考虑,或者考虑也不起作用的。 另外,不尊重合理的科学建议,是这块“宝地”遭到迅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很显然,假如在开发东被森林资源的时候,稍微考虑一下刘慎谔等林学家的合理建议,采取弱度的“择伐”,那么毫无疑问就能较好地保持森林的天然更新,使其良性循环,完整地维持这个巨大的“绿色金库”,使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长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理说,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者的优良传统,但遇到一些具体的决策问题时,一些政府领导却往往忽略了这种应有的基本精神。 大家知道,在东北那种气温低、降水量少的林区,树木的生长和更新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分期分批把适合开采的林木逐步采伐,同时抚育那些还属于未成熟或幼龄的森林,才能使这种可更新资源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这样做还有另一方面的好处,即保持良好的植物生态群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的造林方式存在着很突出的问题。且不论当时的形式主义,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新林出现,常搞些虚幻的数字,自欺欺人;致命的弱点体现在不讲究科学。正如刘慎谔所指出的那样,红松林的更新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仅凭主观意志结果只是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在南方的红壤土丘陵中,马尾松通常能生长在向阳和山梁上,而杉木通常生长在比较潮湿和遮荫的山坳和山坡中。而当地的一些地方干部一般只知道凭着良好的愿望,经常令百姓一座山一座山地把原来的植被砍伐甚至烧掉,然后再种上经济价值较高或生长较快的单一数种。殊不知,违反了植物分布的基本规律,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其实维护原来的植被,合理地进行适当的人工更新,比这种“整齐划一”的造林方式要经济和可行得多。在不适合地方种植不合适的树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至于在不合适的地方造林,胡乱地号召、发动群众做违反树木本身生长规律的事,盲目鼓吹“人定胜天”只能是劳民伤财。 对于森林的爱护,古人已经多有很好的论述,护林碑在我国各地都有。但是为何大家都知道护林的重要,甚至立碑强调它的重要性,为何还是不管用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的保障方面存在着缺陷,因而生产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浮躁、短视行为就很容易给包括森林在内的各种资源带来致命的危害。因为开发资源非常容易显露成绩,迅速带来本部门的荣耀和种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好处,而维护资源则是一个需要耐心、进行持久而细致甚至艰苦工作的过程,成绩的显现也要缓慢得多。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初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两次的所有制变革也给集体森林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头次是因为公有制使不少农民试图将要成为公有的林木尽量采伐,到手的就是自己的或是小集体的财产。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地区的山林又划归私人经营,许多农民生怕以后政策又发生变化,马上把树尽量砍伐,造成了森林的第二次严重破坏。如果我们的森林法从一开始就考虑得全面一点,对业绩的评价体系有更客观的指标,法律能被始终如一地执行,那么那种不计后果的开发方式可能就不会蔓延。 也许我们应该从我国东北林区的破坏吸取这样一个教训,即涉及资源、环境这样一些重大决策的问题,应该避免主观浮躁、急功近利和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片面地迎合所谓的“建设需求”。应该充分总结以往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严肃的科学理论分析和实验依据,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使实践符合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往往欲速则不达,有时甚至走向劳民伤财的一面。因为这种涉及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问题,需要严谨、科学,忌讳哗众取宠、欺世盗名。一旦处理不好,将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不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可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恶化,失去持续发展的先机,为以后的发展背上承重的包袱,在后人身上造孽。这种教训有过不少,这种失误不是哪个部门和团体对此负责就能了事的,追究个人责任既无可能也无意义。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1.郑州紫荆山公园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2.多肉植物在景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3.南宁市彩叶植物研究概况4.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植物配置研究5.浅析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综合防治6.佳木斯市园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应用调查研究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8.塔里木盆地园林工程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途径9.地锦育苗及园林绿化栽培技术10.陕西关中主要城市观花树种花的观赏性状分析1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12.广西地区15种典型园林观赏植物的耐阴性及光合特性13.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14.南京市不同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富集特征15.园林道路绿化种植的配置方法探索
专科相对好写。。。不知你是做设计还是要只写论文可以写你们地区某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某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老城区或商业区的植物设计 也可以写一些特殊区域的,比如 工厂、矿区或者医院,这些地方在做植物设计的时候都有额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