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篇文章从零售方,品类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新零售,这篇文章把视角更聚焦一点,从运营的角度来思考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究竟区别在哪儿,以及到底如何去做。(一) 旧思维干不成新事物先说结论,大多数企业新零售没有运营起来的本质问题,就是依然沿用过去的思维来运营新的事物,尽管入驻了公域平台,也玩了私域流量运营,还做了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尝试,发现依然没有太多起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是在沿用传统零售的运营思路来做新零售。新零售为什么是效率更高的零售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多了线上的渠道,也不只是数字化技术让人货场更高效的重构与匹配,还在于新零售的出发点是沿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如果按“人货场”三个维度来排权重,传统零售基本上是“场-货-人”或者是“货-场-人”,不管哪个在前面,“人”都是在最后面的,传统零售就是以“货”和“场”为核心。但是新零售不一样,所有人提到新零售都是说“人-货-场”,新零售是以“人”为核心。要想从传统零售转型新零售,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思维方式,以“人”为核心,识别“人”,让“人”更精准跟“货”和“场”进行匹配(二)对人的识别与画像传统零售对于卖给谁和卖什么,是割裂的,一般都是总部决定卖什么,但是总部却不管卖给谁。门店决定卖给谁,但是门店决定不了卖得对不对或者是否一定卖得出去。整个体系有点像计划经济,即总部按照今年的经营目标和计划来制定并拆解业绩数字,以及选品、供应商谈判、采购、配送、门店上架、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执行,是计划驱动而不是市场驱动。而新零售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更多的方式去触达消费者,让跟消费者进行互动以及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人的识别与画像,不再是被零散的掌握在门店以及店员的脑海里,而是成为了最核心的数字资产。知道了消费者是谁,在哪里,以及需求是什么,意味着就可以围绕着这些来让“人”跟“货”和“场”更精准的进行匹配,结合运营思路和方法,让业绩的增长成为有科学方法的指导,而不是靠天吃吃饭或者靠人品和爆品偶尔爆发一下。(三)新零售运营模型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我相对比较熟悉的医药零售行业,从专业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总结出了一个医药新零售运营模型,定义出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以及运营策略,仅供参考。1、引流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家庭轻症急用药,比如突然感冒了,小朋友发烧了,或者生理需要等,需求非常明确,不需要被引导,最关注需求什么时候能够满足,比较符合目前医药O2O的场景。 这类人群往往年龄结构偏年轻,容易被优惠吸引,毕竟需求非常明确和标准化,如果只是就一笔订单来看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因此并不是传统医药零售的客户群体,需要通过每一次的优惠和需求的满足,在这类人群中建立起品牌心智,形成消费习惯,才有可能产生后续的复购。2、利润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没有什么明确的需求或者目的,只是随便逛一逛,可能在逛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某个商品不错,或者被别人安利了某个商品,就买了。 这类人群不是没有需求,但是需要引导,或者通过一些营销方式来激发。人群基数大,并且结合场景很容易产生非药品的需求,传统医药零售在门店很难完全满足,因为受制于医保的管控,很多地方的实体药店不允许陈列非药商品,并且人的需求很多,但是门店受限于面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商品来满足人的需求。 对于这类人群,新零售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云端的无限货架,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充分的满足“人找货”场景。与此同时,结合社交关系,让部分商品变成“货找人”,通过分享、砍价、拼团、分销等营销方式,来实现社交关系的传播和裂变。3、现金流型:这类型消费者一般是传统医药零售的主力消费人群,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不仅需要满足需求,更需要通过专业的服务来满足需求,是医药零售的现金流来源和生存基础。 针对这类人群的核心运营策略就是复购,即以提供给这些消费者随时可及以及可信赖的专业化服务,持续的满足需求,不管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 除了专业化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厂家进行一些品牌营销,比如某些知名品牌的厂家广告和促销,让这类人群明确感知到买的都是品牌商品。当这类人群跟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和有黏性的时候,企业也可以推出一些自有商品,多维度满足需求。4、战略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重病大病急用药,是基于专业的诊断之后产生的需求,但是非常急迫,需要马上满足。这种场景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集采之后,某些药没有进入到医院的采购目录当中,但是医生诊断之后认为需要用到这些药,购买的场景就从医院转成了药店。 这类型消费者往往并不是医药零售的常规消费人群,但是医药零售企业出于“医药分离”的大背景和希望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考虑,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布局,比如建立院边店或者DTP专业药房,依据这些资源来承接和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 满足这类消费人群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影响,为了将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四)一句话来总结 想起昨天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演讲当中,引用了一句话,用来总结本文对于新零售运营的思考再合适不过,只有我们真正转变思维方式的时候,新零售才真的有可能运营落地,推动零售企业的增长。 这句话按照医药新零售的语境进行了调整: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医药工业卖药,实际上,我们是在帮消费者买药。
论文题目要求用尽可能少的精彩语言,准确描述论文内容,表明 文章 的核心亮点。那么MBA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mba销售模式论文题目
1、不同销售模式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
2、攀枝花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探究
3、页岩气销售利用模式探索及实践
4、集团化钢铁销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下供应商销售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铁路客运售票模式的几点思考
7、OO销售模式影响消费者茶叶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
8、基于客户满意度的零售企业销售模式分析
9、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渭区葡萄产业 种植 和销售模式分析
10、互联网+背景下桂西北农资销售新模式研究
11、钢铁企业“互联网+”销售模式分析
12、汽车S店销售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机制创新研究
13、零售银行战略蜕变:“价值化”和“生态化”
14、 DIY 鲜果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策略研究
15、南昌康耳公司助听器项目营销管理策略
16、农产企业网络销售模式探析
17、“两票制”对医药工业企业 财务管理 的影响
18、微山湖咸鸭蛋产品销售问题及 措施
19、互联网背景下加油站销售模式的优化策略探讨
20、以互联网为销售 渠道 的互联网 保险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21、柔性管理在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应用
22、台州特色农产品新媒体电商销售模式研究
23、优化房地产开发各阶段纳税筹划工作
24、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25、不同销售模式下乳制品企业税收筹划探讨
26、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7、“互联网+”时代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28、“互联网+”在传统行业销售系统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29、国内保健品直销经营模式探究——以权健产品销售经营为例
30、实体店销售与网购融合的现状及其前景调查分析张
31、新零售模式下电子商务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32、试论“一带一路”战略红利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策
33、浅析新国标背景下钢企市场差异化销售模式构建
34、蔬菜超市线上销售模式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
35、基于电商环境下的化工塑料销售模式探究
36、钢铁企业销售价格政策整合问题的研究
37、煤炭销售行业融入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38、新时期钢铁企业产品销售方式的研究
39、加油站营销策略探讨
40、中国农用汽车网络销售模式探讨
41、基于多案例比较的珍稀菌蕈杏鲍菇赢利模式研究
42、乡村旅游视域下生态农产品销售模式及前景分析
43、基于SEM模型的“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44、“新零售”背景下零售企业向全渠道模式的转型研究
45、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46、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困境与策略
47、“互联网+”背景下魏集西瓜的销售模式
48、基于双销售模式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49、浅析微商发展状况及推动措施
50、铁路客运售票模式及服务优化措施研究
mba互联网金融论文题目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
2、浅析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3、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风险防控探讨
4、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5、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
6、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方向研究
7、浅析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大学生小额理财
8、能源互联网 商业模式 创新研究
9、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
10、互联网金融业改革创新研究
11、P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识别研究
12、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与短板解析
13、PP网贷平台模式作为新融资渠道的可行性研究
14、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15、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冲击及应对措施
1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研究
17、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8、民族地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构建
19、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20、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理财投资风险管理
21、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策略
2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2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视角
24、基于数据融合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研究
25、互联网金融科技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2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27、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28、试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监管
29、第三方支付机构司法协助义务相关问题研究
30、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发展特征、问题及建议
31、普惠金融视角下大众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方式研究
32、场景化消费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3、互联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证分析
34、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风险治理
35、社会稳定视阈下内蒙古大学生“校园贷”问题及对策建议
36、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37、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风险与控制思考
38、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兼论我国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39、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监管分析
40、金融综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与设想
4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浅谈
42、解读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方法
43、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监管
44、论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
45、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研究
46、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分析
47、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究
4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49、试论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50、关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分析
MBA民办 教育 论文题目
1、民办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研究
2、武陵山片区民办教育精准定位及对策研究
3、民办教育的管理与发展
4、民办高职教育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及其演变规律——以湖南省民办高职为例
5、民办教育的赢利问题解析
6、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问题与对策
7、从教育投资的角度看我国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
8、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研究述评及问题前瞻
9、对我国民办教育现状若干问题的探究
10、影响民办教育“新政”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11、地方实施民办教育新政要坚持市场取向的变革方向
12、关于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税收政策的建议
13、双创背景下的民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14、宋代私学教育对当今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
15、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取消营利性民办学校办义务教育资格的利弊与展望
16、基于教育公平下的我国城市民办教育政策执行力的研究——以广州市民办教育为例
17、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扶持政策研究
18、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与渐进调适——基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分析
19、民办教育政策演变下的政协提案特点分析——基于上海的考察
20、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1、民办教育地方新政:突破、困局与走向——基于省民办新政文本的分析
22、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推进策略
23、论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法规演变与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关系
24、公办民办融合视域下陕西基础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25、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独立学院未来发展带来的契机
26、工匠精神视域下民办高校学生职业能力教育路径研究
27、论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法规演变与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关系
28、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法学思考
29、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探讨
30、对我国民办教育状况及发展的探究
31、改革开放年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展望
32、法律改革视角下民办教育发展探究
33、民办教育系统多层次立体化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机制的构建
34、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如何制度化: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
35、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现实困惑及解决对策
36、双语教育促进民办学校转型发展——以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的实践为例
37、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对湖南省H市的调查
38、民办学校需要陶行知——从事民办教育十五年的实践与思考
39、制度创新:民办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40、再论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与市场
41、义务教育阶段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监管政策走向
42、民办教育对民生发展的重要性及推进策略
43、新时代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体系与重点策略
44、新形势下地方民办教育政策制定的困境与突围
4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困境与路径
46、分类管理视域下的民办教育政策元设计
47、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制度逻辑及其微观行为
48、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探析
49、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策研究
50、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相关文章:
★ MBA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mba文化论文题目
★ 商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选题(2)
★ 金融工程专业论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2)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2)
★ mba论文写作要点
★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大全题目怎么选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关于mba论文写作指导方法
1 可以写好2 因为新零售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模式,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3 此外,新零售模式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从新零售模式的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库存成本、运营成本和供应链效率等方面来探讨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写好论文。
1 可以写好2 因为新零售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模式,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3 此外,新零售模式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从新零售模式的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库存成本、运营成本和供应链效率等方面来探讨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写好论文。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播行业异军突起,“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新的增长点,网红、明星、政客等卖力讲解、体验分享、 直接呈现使得“直播带货”行业异常火爆,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达到1330亿,2019 年总规模达到4338亿,同比增长226%,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直播带货”掀起了一波高潮,“云直播”“云购物”“云复工”相继推出,抖音、快手、斗鱼、虎牙、淘宝直播等各大直播平台都有大量“直播带货”板块,罗永浩直播带货首秀就拿下 亿元的成交额、董明珠直播仅仅 3 小时就完成了 亿元的销售额,更有名气不大的网红一 夜都能卖出几十万的销售额,“直播带货”可谓是炙手可热。但是,网红“直播带货”市场背后存在众多乱象。一是虚假宣传泛滥,有些本质上就是虚假广告;二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假货泛滥;网红对产品并未亲身体验,消费者本应享 有与所支付对价相称的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商品同质化明显,部分带货的广告色彩 太强,参考价值低,所选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等;四是消费者投诉维权难。在“直播带货”中,消费者往往在“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等言语的诱惑下盲目消费、冲动消费,发现上当之后缺乏维权手段,甚至在提出正当维权诉求后还被自己的偶像拉黑、屏蔽。研究直播带货有关的法律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对于直播带货这种新模式的法律认定以及法律的保护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避免让图谋不轨之人钻法律的空子。其次,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让消费者即使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能更便捷、及时的追责,权益能尽快的得到保护,而不是各方主体对互相“踢皮球”。二、国内研究现状“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兴的电商交易模式。目前,对于网红“直播带货”法律性质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网红“直播带货”不是一个新的现象,“网红”在“直播带货”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明星等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所发挥的广告代言效应有很多共同点,网红“直播带货”完全符合《广告法》关于商业广告的认定条件,网红应当履行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二是网红“直播带货”属于电商交易模式,不属于商业广告,不适用《广告法》规范。主要理由是:网红“直播带货”模式等同于线下商场售货员现场推销,而线下售货员现场的推销行为在执法实践中不被认定为商业广告,根据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网红“直播带货”不属于《广告法》调整的范畴。三是网红“直播带货”是具有强烈商业广告色彩的电子商务活动,但是又具有传统商业广告所不具有的一系列特征,比如社交互动性、直观的体验性和明显的交易属性等。同时,网红在“直播带货”时与商家及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一致。因此,直播带货的认定还存在分歧。在我国,直播带货的模式多种多样,有的店家自己就是主播,为自己家的产品代言,自产自销,那么主播就是销售者没有疑问,应当承担商品质量带来的法律责任;有的店家请来网红、明星等为自己家的产品直播代销,明星、网红根据货物的销售额提取佣金,此时,这些网红明星是否属于销售者,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的店家作为老板,长期聘请明星、网红等作为主播为自己家货物直播销售,这样的话,商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又如何认定。并且在直播带货中,虽然有明星,但是大大小小的网红才是直播带货的主力军。那网红在直播带货的性质该如何认定。网红虽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明星,但是毋庸置疑,能力强的网红其影响力不输明星。因此,我们是否要将“网红”带货纳入明星、名人代言范围内;还是对这种新的宣传方式需要引入相关法律来进行规制。在直播带货中,消费者往往会受到主播个人知名度影响,一些消费者对于主播个人情感影响,忽略了商品本身的质量,产生了冲动消费或者遇到了商品质量问题等等问题,消费者面临着直播平台、电商经营者、主播、消费者协会、有关行政部门、法院诉讼等多种途径进行维权,但途径多不代表消费者维权效果好,消费者经常会遇到“九龙治水”的问题,各责任人之间相互推诿,互踢皮球,都不愿意承担法律责任,最终部分消费者由于损失小或者维权花费的时间、金钱成本过高等原因放弃。对于遇到直播带货中,消费者到底应当如何维权。三、国外研究状况关于国外的直播带货,也是由国内的风潮传入海外的。国外的直播带货虽然也存在,但只属于刚兴起阶段,并没有发展起来。我国在这新型的交易模式中独树一帜,走在世界的前沿。因此,需要我国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
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
现在网络直播行业火热,出现了主播平台、网红等新名词。在此,我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一起来学习吧!
摘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途径,近两年来成为一种大热的现象,笔者以主播和观众两个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发现主播和观众在互动中主要受自我表达欲望的驱使。并在最后讨论了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从而消减其对参与者心理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自我表达;卷入度;孤独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谓的网络直播应运而生。通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其又可分为“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和“实录性质的网络直播”,前者常见的就是各类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脱口秀以及动作表演等,而后者则是各类会议、活动或事件的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无疑是近期的热点之一。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直播内容也已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观众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 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两亿。其中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 万,同步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 个[1]。本文主要探讨“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
一、网络主播的心理动力分析
直播网站由用户创建内容(User-Gennerated Content,UGC),成为网络主播的门槛非常之低,只需要简单的摄像头与麦克风,“主播”们即可创建自己的“房间”(类似于聊天室),向观众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主播们以观众的“礼物”来获取报酬,但经济报酬绝不是主播们进行“表演”的唯一动力。据笔者访谈的一位网络主播表示,“每当系统提示有新观众进入我的房间,就会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关注”,这一心理状态很具代表性。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自我呈现方式,其用户也大多数以青少年为主,这一群体普遍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倾向于积极寻求社会认同,引起他人关注[2],网络直播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较之文字表达为主的社交渠道――如微博等,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观,自我展示的方式更为立体多样,因此受到欢迎。
除去以网络直播为生的专职主播,直播平台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业余”主播,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普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白领、工人。但在直播平台上,很多主播在“粉丝”的关注中感到自我价值获得了提升,有被访谈的主播声称,“坐到摄像头前,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仿佛突然由龙套变成了主角。”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最高需求,而对于一些主播来说,通过网络直播能够或多或少地实现自我。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展示失败可能会造成自尊心下降等不良后果,但在网络直播中,这些失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已有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匿名情况下人们的言谈和行为会超越平时的规范[3]。而主播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匿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直播的参与者更加自由开放地讨论某些话题,同时越轨行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开放性出现,比如某些主播在直播时打色情擦边球,或表演一些猎奇的内容。
二、观众的心理动力分析
首先,网络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提升了观众的心理卷入度。卷入度(involvement)这一概念最先由学者库拉格曼(Herbert,)提出,也翻译为“参与度”,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4]。一般认为,观众的卷入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在一个典型直播场景中:主播主动热情地向新进入“房间”的观众打招呼,也会点名向赠送“礼物”的粉丝表示感谢,并满足其一些表演要求,如演唱指定的歌曲。在这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内容消费者,而是与主播一起构建直播内容。这种“共同决定”的形式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提升观众的注意力,最终使观众更深入地卷入到直播中去。
其次,网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容易吸收,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资源负担。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获得知识变得极其简单,只需要耗费极少的认知资源,人们就能即刻获得想要的信息,因此大多数网民面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常常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网络直播的形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主播形象立体生动,大多用口语传递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欣赏和参与网络直播消耗的精力非常之少,又有足够的娱乐性来排解无聊感。
再次,观众能够察觉到其他人的存在,这有效地排解了孤独感。网络直播的“房间”大多会标示观众人数;在主播表演时,观众之间也能进行一些交流,这些设置都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群体归属感。对共同主播内容的兴趣,也能使爱好相似的观众聚集到一起,以产生更多的话题。因此虽然有些直播非常无趣,有时却能聚集起大批的观众对其进行评论。这种集体评论(网络称之为“吐槽”)模式既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望,这些评论反之成为了直播内容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最后,网络主播对自身生活的袒露,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曾指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看不见、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有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焦虑。所以,“窥探欲”属于某种自我保护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在网络直播出现之前,窥探别人的生活有悖于社会道德伦理,因此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网络直播将窥探上升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主播们直播自己吃饭,逛街,甚至睡觉,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私密的内容对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三、结语
虽然主播与观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动力并不相同,然而双方的互动却构成了网络直播的核心,观众对主播表演的内容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回应,而主播会更加频繁地表演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时的反馈对强化行为至关重要,而直播平台能够保证观众和主播之间的反馈是即时有效的,双方的互动也促进了直播行为的持续。
网络直播的出现,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但其野蛮生长很容易出现乱象,截止目前,已有多起关于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出现[5]。直播本是为追求个性化的声音而出现,但当观众开始盲目追捧主播,主播开始盲目讨好观众,就会陷入到所谓的“群体迷思”中去。
因此,在需要外部监管的同时,主播与观众也应维持良性的互动;主播以自己的才艺去吸引观众,而非哗众取宠,观众对不健康的直播内容应及时举报,而非拍手叫好,双方共同构建出健康的直播环境,才能促使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红宇.网络直播:烧钱背后危机四伏.经济[J].2016(16):50-53
[2]赵亮.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心理表现及其疏导.教学与管理[J].2012(36):61-62
[3]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J].2009(6):72
[4]胡晓云,徐芳.关于卷入度(involvement)问题研究的追踪溯源.广告研究[J].2006(1):22-26
[5]张F.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记者[J].2016(5):64-65
写新零售模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论文可以,但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牵涉到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要想把它写得清楚、有深度,需要调研大量的资料、参考文献,以及深入分析、比较研究,才能把全面而有深度的文章写出来。
写新零售模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论文可以,但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牵涉到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要想把它写得清楚、有深度,需要调研大量的资料、参考文献,以及深入分析、比较研究,才能把全面而有深度的文章写出来。
新零售的营销模式具体如下:
1、单线模式到双线融合,全渠道成趋势
从天猫双11的交易额近3年的情况来看,2015年的增速是,2016年的增速是,2017年的增速是39%,表面看似乎回暖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类目都采用“预售”形式,这正是两家阵营都在说的重点。
以“增加营业天数”来计算总额,意思就是实际都在下滑。
新零售的最好方式就是,线下场景式的购物,可以多利用双线融合。
2、体验感越强,线上线下融合越能增长
当实体门市品牌纷纷在天猫上成立官网,导致在电商渠道诞生的“淘品牌”受到了实体零售品牌的正面“阻击”。
3、生活饮食,越靠近生活圈越产生赋能
生活用品(包含饮食)在去年双11销售情况来看,以干果、酒、洗剂等耐储存商品销售较好之外,生鲜电商的狂欢,也比往年热闹。
4、线下合作抱团,也能引流到线上销售
为满足城市居民便捷生活的需求,如果能够把同城的实体门店等零售/服务类商家,通过新零售技术整合形成“城市新零售平台”,这样不仅能解决单一商家新零售转型难的问题,通过抱团升级新零售,同时也能满足城市消费者一站式的本地化购物体验。如果这件事由区域性的龙头零售商来牵头组织,就更容易落地可行性更高。
智慧门店的核心是实现门店的数字化,打破线上线下界限,对客流、商品、订单、支付和会员这五个核心商业要素。
5、目的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愿意等促销
从今年双11的手机、数码、大小家电、家装等类别冲出业绩高峰的情况来看,已经有许多消费者会等1-2个月再来购买,至少价格会稍微便宜一些。
这些类别的产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价格趋于透明。所以像是纸质书籍、尿布、化妆品等生活所需,但是消费者很清楚价格的类别,只要活动价格有降下来就会直接购买。
之前的几篇文章从零售方,品类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新零售,这篇文章把视角更聚焦一点,从运营的角度来思考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究竟区别在哪儿,以及到底如何去做。(一) 旧思维干不成新事物先说结论,大多数企业新零售没有运营起来的本质问题,就是依然沿用过去的思维来运营新的事物,尽管入驻了公域平台,也玩了私域流量运营,还做了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尝试,发现依然没有太多起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是在沿用传统零售的运营思路来做新零售。新零售为什么是效率更高的零售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多了线上的渠道,也不只是数字化技术让人货场更高效的重构与匹配,还在于新零售的出发点是沿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如果按“人货场”三个维度来排权重,传统零售基本上是“场-货-人”或者是“货-场-人”,不管哪个在前面,“人”都是在最后面的,传统零售就是以“货”和“场”为核心。但是新零售不一样,所有人提到新零售都是说“人-货-场”,新零售是以“人”为核心。要想从传统零售转型新零售,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思维方式,以“人”为核心,识别“人”,让“人”更精准跟“货”和“场”进行匹配(二)对人的识别与画像传统零售对于卖给谁和卖什么,是割裂的,一般都是总部决定卖什么,但是总部却不管卖给谁。门店决定卖给谁,但是门店决定不了卖得对不对或者是否一定卖得出去。整个体系有点像计划经济,即总部按照今年的经营目标和计划来制定并拆解业绩数字,以及选品、供应商谈判、采购、配送、门店上架、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执行,是计划驱动而不是市场驱动。而新零售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更多的方式去触达消费者,让跟消费者进行互动以及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人的识别与画像,不再是被零散的掌握在门店以及店员的脑海里,而是成为了最核心的数字资产。知道了消费者是谁,在哪里,以及需求是什么,意味着就可以围绕着这些来让“人”跟“货”和“场”更精准的进行匹配,结合运营思路和方法,让业绩的增长成为有科学方法的指导,而不是靠天吃吃饭或者靠人品和爆品偶尔爆发一下。(三)新零售运营模型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我相对比较熟悉的医药零售行业,从专业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总结出了一个医药新零售运营模型,定义出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以及运营策略,仅供参考。1、引流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家庭轻症急用药,比如突然感冒了,小朋友发烧了,或者生理需要等,需求非常明确,不需要被引导,最关注需求什么时候能够满足,比较符合目前医药O2O的场景。 这类人群往往年龄结构偏年轻,容易被优惠吸引,毕竟需求非常明确和标准化,如果只是就一笔订单来看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因此并不是传统医药零售的客户群体,需要通过每一次的优惠和需求的满足,在这类人群中建立起品牌心智,形成消费习惯,才有可能产生后续的复购。2、利润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没有什么明确的需求或者目的,只是随便逛一逛,可能在逛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某个商品不错,或者被别人安利了某个商品,就买了。 这类人群不是没有需求,但是需要引导,或者通过一些营销方式来激发。人群基数大,并且结合场景很容易产生非药品的需求,传统医药零售在门店很难完全满足,因为受制于医保的管控,很多地方的实体药店不允许陈列非药商品,并且人的需求很多,但是门店受限于面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商品来满足人的需求。 对于这类人群,新零售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云端的无限货架,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充分的满足“人找货”场景。与此同时,结合社交关系,让部分商品变成“货找人”,通过分享、砍价、拼团、分销等营销方式,来实现社交关系的传播和裂变。3、现金流型:这类型消费者一般是传统医药零售的主力消费人群,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不仅需要满足需求,更需要通过专业的服务来满足需求,是医药零售的现金流来源和生存基础。 针对这类人群的核心运营策略就是复购,即以提供给这些消费者随时可及以及可信赖的专业化服务,持续的满足需求,不管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 除了专业化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厂家进行一些品牌营销,比如某些知名品牌的厂家广告和促销,让这类人群明确感知到买的都是品牌商品。当这类人群跟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和有黏性的时候,企业也可以推出一些自有商品,多维度满足需求。4、战略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重病大病急用药,是基于专业的诊断之后产生的需求,但是非常急迫,需要马上满足。这种场景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集采之后,某些药没有进入到医院的采购目录当中,但是医生诊断之后认为需要用到这些药,购买的场景就从医院转成了药店。 这类型消费者往往并不是医药零售的常规消费人群,但是医药零售企业出于“医药分离”的大背景和希望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考虑,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布局,比如建立院边店或者DTP专业药房,依据这些资源来承接和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 满足这类消费人群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影响,为了将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四)一句话来总结 想起昨天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演讲当中,引用了一句话,用来总结本文对于新零售运营的思考再合适不过,只有我们真正转变思维方式的时候,新零售才真的有可能运营落地,推动零售企业的增长。 这句话按照医药新零售的语境进行了调整: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医药工业卖药,实际上,我们是在帮消费者买药。
化肥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受国家的调控因素影响比较多受政策面的影响比较大。化肥市场的开放时间比其他化工行业要晚,同时开放程度也比其他化工行业要低。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肥销售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个合格的农资化肥销售人员,首先应该具备最基础的营销知识,同时要对专业性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包括各种产品的构成,以及各品牌的优劣点、价格体系、市场策略、行业的发展状况、本行业区域市场的情况、市场容量,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与消费者等各 渠道 环节对本行业的影响和需求,如果不掌握这些基础情况则无疑是盲人摸象。
在做销售、搞市场开发、谈客户之前,这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了解这些基础信息后,对本行业有了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才算是有了一个基础入门证。对于市场的了解认识,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 方法 。对于具体目标区域市场,不能仅仅停留在 拜访 几个本行业的批发商,或者根据拜访这几个批发商的信息就判断定位市场。
通过对区域市场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包括该区域市场。的行业产品渠道流向、区域市场的批发市场、核心零售市场、县区市场构成、该区域市场本行业的业态特点等情况,同时掌握该区域市场的核心客户具体生意状态、管理水平、生意思路、经济实力、网络资源优势;这样对整体市场才算是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开发客户才能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主动性的展开工作。
区域经理切忌初到一个新市场,就贸然进入大小店合作谈判,或者妄想一蹴而就一谈就成,或者做梦一劳永逸客户唾手可得,瞎子碰见死老鼠的侥幸心态要不得。通过行业认识、市场了解等基本功的锤炼,对于区域市场有了一个深入而全面的认识了解后,就会对该市场的目标客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可以按我们遴选合作客户的条件,对目标潜在客户进行排位。
在正式拜访客户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针对每个目标客户做一份有针对性的商业计划,其内容包括该客户目前的生意分析、在行业里的优劣势、需要提升的方面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品牌推广方案与市场操作思路,分析出我们品牌在和该客户结合的同时,能给该客户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对其生意方面的促进提升。
在商业计划书里特别要注重客户、市场、自身品牌三方面的结合,特别体现出我们品牌市场推广方案能给客户带来生意和形象方面的提升,即使来不及做这样的一份正规的商业计划书,至少在拜访客户之前要理顺思路,认识和客户合作的方向,对市场的规划布局,该区位市场的操作思路。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和思路上去考量和审视合作的意义,才会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谈判状态。
经过前期的准备和投入,正式客户拜访就提上了日程,既然客户给了我们一个展示产品、探讨思路与市场规划等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客户正确认识、了解、接受我们的品牌。区域经理约见客户时间应该尽可安排在客户生意不是太忙的期间,同时尽可能脱离开客户的营业铺面,至少也要争取在客户的办公室里谈,这样客户才会有精力、有时间、有心情去认真的倾听区域经理介绍产品、品牌、市场思路、商业计划,让客户从容的了解该品牌给他的生意带来的促进和积极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的网络开发,我们的市场投入,整体全年的生意量,以及客户利润空间和利润量的分析。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产品优势、品牌推广的思路、市场 广告 、促销物料的投入,以及人员的市场跟进、专业的行业形象等去打动影响说服客户。将商业计划书客观的展现给客户,也许客户在动心都有矜持的一面,这个时候要给客户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客户认真全面正确考量彼此携手会给自己带来生意上与形象上的提升,认真了解双方合作的积极意义。
根据拜访实际情况,对拜访过的每一位客户都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排队,认真考量意向客户对品牌的需求。然后根据梳理后的情况,对不同的客户做出不同的跟进计划,特别是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意向客户,更应该认真做出跟进计划。在拜访结束后,在告别的时候都应该为下一次的拜访留下伏笔,约定下一次拜访,或者为下一次谈判创造机会,在适时的时机对于合作的具体条件达成共识,往进一步下单打款乃至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方向上推进。
区域经理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个客户身上是最危险的也是最愚蠢的行为。必须搞清楚最要紧的是谁愿意与我们合作,由我们来定夺客户;而不是我们愿意与哪些客户合作,丧失了主动权。要确定同意与我们合作意愿的客户名单,进行优中选优,逐一与每一个准客户车轮番谈判,始终把握谈判主动权,运用排除法,最终锁定客户。
当前农药企业在不断减少,肥料企业逐步增加。在目前化肥相对饱和的状态下,提高销量成了各个企业和代理商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促销便成了简单而有效的一种手段,根据我个人的所见和经历,把所接触过的促销方法以及利与弊与大家交流。
一、赠品促销
当时,我的年龄还很小,目前临沂的一个比较出名的企业有另外一种商标,当时广告也比较厉害,在马上用肥的季节,用企业宣传车带着毛巾,响着音乐,当时农民比较好奇,出来围观,再加上当地经销商在场,企业人员给农民讲解一番,利用农民占便宜的心理--订货送毛巾,反正到了季节,也该用肥了,农民们都纷纷慷慨解囊,交上了订金或者全款,当时赊销还不严重。促销自然而然的就抢占了先机,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
优劣势
借助了农民的心理,先人一步,完成了促销也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当时由于促销活动刚刚开始,所以比较成功,但是方式老化,以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形式。
二、文艺下乡促销法
这个方法的兴起有五年的时间了,利用晚上进行歌舞演出,吸引农民前来观看,中间环节来个“农艺师”夸大讲解肥料的功效,再配合礼品来吸引农民,必要时当地经销商在上去担保个质量,经销商再找几个“托”来迷惑农民,然后便一拥而上,上来“抢购”了。
优劣势
当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聚集人,能抓住看热闹的心理,加上讲解气氛较好,订货的成功率比较高。但是因为农艺师大多是假的,夸大了功效,容易落下后遗症,人家拿钱后一拍屁股走人了,你就慢慢处理吧。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无形当中肥料就涨价了,虽然有礼品相赠,但是比较聪明的农民一算,比别人高太多了也不买。这种方法刚开始订货时如果气氛不好就会失败。
三、专家讲座参观法
随着前面几种方法的长时间使用,农户也意识到了弊端,不在相信,为了显示实力,找个忽悠专家,来着车下乡,利用发农药,鞋刷等小礼品聚集人,然后带几个农民代表去参观仓库,中午吃顿饭,然后回去带头订货,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没办法,上当就这一次吧!这种方法当时一些小企业经常用,效果还不错。
优劣势
利用农民憨厚实在的心理,吃了拿了不好意思不要,有一些有威信的人参加,成功率较高。但是毕竟是忽悠专家,在讲课过程中容易出差错,好东西有时候也会让人误解,讲课时虚假成份多,记得我遇到过一次,建筑工程用的一种东西,忽悠师倒上水凝固了,然后说肥料保水,当时有个农民说自己打工时用过。就这样失败了。参观时仓库规模不好也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哪怕你仓库里全是好东西,相反,只要你规模大,不好的东西农户也相信是好的。
四、走乡串户法
各种促销手段使用都不再灵了,并且化肥代销点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难做,是坐以待毙还是另寻出路,终于有些反应快的批发商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让零售商带领自己或厂家的业务员去自己熟悉的农户家里,利用关系和真正专业一些的东西说服他们,正好也利用农民不好推脱的心理,完成订货,当然也有丰厚的礼品,毕竟减少了开支,价格也会有所下降。熟悉的人订完之后也会到不熟悉的人家里,说谁谁谁都订了,再把订单给别人看看,毕竟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推脱,怎么说也会订,哪怕只要一半。
优劣势
节省成本,为单个交流,比较好沟通,订货成功率高于其他任何一种方法。但是。效率比较低,一个大点的村需要好几天才行,有必要可以分多组同时进行,但是人员要合理安排,避免事半功倍。
几种常见的促销方法大概就是以上几种,但是随着土地流转,农户专业知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逐步体会,对现在这几种方法都有了一定的免疫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立足?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新时代的农资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做大做强,而不是只想着把钱挣到手就行。
在未来的农资发展中,想要站稳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比农民知道的多,才能让他们信服你,你才能够把东西卖给他们,才能挣到钱。说到挣钱,这不是一个俗气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生意的目的。
二、要不断更新思维,让有特色的东西吸引别人。以前,电动拌种机,电动喷雾器的使用相信配备叫早的店里应该受益匪浅,到了现在的玉米种肥精播机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成功的必备工具。
三、做到不制造售假冒伪劣,挣良心钱。随着国家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 科普知识 的普及,假冒伪劣的东西不会长久,被识破的几率较大,并且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我们挣得是农民的钱,不能让可怜又可气的他们在上当了。当他们知道你在他们时他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主要体现在颗粒、色泽、包装等外观上。有两点要特别引起注意,一要以“貌”取胜。现在农民普遍喜欢“漂亮”化肥,同样品种的化肥摆在那里,一定是颗粒大、粉尘少、圆润、均匀、色泽光亮的销得最快。二是包装形式要多样化,方便农民购买和使用。现在的化肥基本上都是50千克、40千克一袋,太大太重。而如今农村基本上男子出外打工,妇女种田,要妇女来搬运这么重的东西实在太麻烦,并且开包后由于一次用不完易吸潮溶解,白白损失浪费。应生产25千克、 15千克甚至10千克的轻便型包装,方便农民选择。
2.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起国产化肥的整体品牌,同进口化肥相抗衡。现在有些品种的进口化肥与国产化肥的价格相差很大。以磷酸二铵为例,进口磷铵的市场价为2000元/吨左右,而国产磷铵的市场价只有1700元/吨左右,而实际上两者的内在质量差异并不大。二是要树立好企业品牌。现在在化肥市场上,同样是国产品牌,有品牌的比没品牌的销售价格每吨要高出10~20元,并且销得还快。以一个年产50万吨的化肥厂为例,那么由此增加的纯利润就是 500万~1000万元。
3.价格策略。
由于化肥产品的内在质量相差不多,加之现在农民购买力低,因而降价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据测算,目前化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p高达3~8,以尿素为例,销售价格降低100元/吨,就可使销量增加30%。故而在现今的化肥市场上,低价销售之风盛行,特别是企业要开拓新市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低价开道。但也要看到,低价策略是把双刃剑,既能伤着别人,也将伤害自己,过低的价格将使自己毫无利润可言,企业失去发展创新的动力,另外,在许多消费者的心目中,价格低往往和质量低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价格过低,无形中对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低价策略一定要慎重。相反,采取中价策略甚至适度的高价策略,有时更能迎合消费者心理,更能取得成功。
4.渠道策略。
过去生产企业只能把化肥销给农资公司,销售渠道是唯一的,1998年国务院39号文件颁布后,生产企业既可销给农资公司,也可销给农业“三站”,也可直销。这三个渠道各有优势,应综合利用。笔者认为直销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让农民兄弟得实惠,同时能大大加快货款回收速度,确保资金安全,今后应大力发展。生产企业可以在企业周边地区以村为单位建立直销点,哪个地方需要化肥,一个电话打来,马上就把货物送过去,这样不仅大大方便农民,而且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占领周边市常农资公司渠道最主要的是强调经营能力,要“抓优放劣”,重点选择那些资金实力强、经营网点多、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状况好、信誉优良的农资公司合作,让他们成为区域市场的总经销、总代理,这样既不失去市场,又可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市场占有质量。农业“三站”渠道的优势在于他们的“专家”身份,他们是专业的农技部门,经常与农民打交道,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农民信得过,同时,相对于农资公司而言,他们的人员包袱和历史包袱轻,盈利能力强,虽然现阶段农业“三站”的化肥销售比例还不大,但毫无疑问今后农业“三站”在化肥销售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大力发展与农业“三站”的合作。
5.促销策略。
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不少化肥企业认为,把产品销售给农资公司就行了,促销工作应由农资公司去做,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现阶段化肥企业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促销工作:一是大力加强广告宣传,深入到农村中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产品,宣传企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培养忠诚消费者。二是大力强化农化服务,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增强企业和产品的亲和力,使农民乐于购买自己的产品。
农资产品营销管理论文
一、泰州地区农业种植概况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南北间距150多公里,南部沿江地区,中部多沙地区,北部为里下河地区,土地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农业耕地近500万亩,只占农业用地的55%,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约300万亩,小麦300多万亩,油菜50多万亩,大、元麦10多万亩,对于农资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可观,且品种需求相对单一,集中。
二、泰州地区农资市场经营现状
1、经营模式陈旧,营销渠道狭窄
广大农民是农资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地处广大农村,消费人口众多,散居在不同的地域,消费基本以户为单位,每户人家只有1到几亩地不等,每家每户根据自己对未来的估计和需求种植作出消费决定,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产品所不具有的。泰州地区现在农资产品的营销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上,各市、区、县以一至两家主要批发商集中组织货源,分两条主渠道——农业推广部门和供销部门分销,再由乡村为终端供应到农民手中。长期的市场经济行为对农民的消费习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买方市场的形成加剧了营销渠道的竞争程度;供销社体系农村阵营的逐渐瓦解,生产企业参与流通,民营企业、个体户日趋活跃,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共同促进了以县级或乡镇为中心的农资交易市场的形成,改变了农资竞争的格局和农资流通渠道的固有模式,渠道零售终端在农资流通体系中的作用日渐明显。
2、农资网点多,专业技术服务缺乏
农资是与农业生产和再生产有关,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小型农机具、农膜、饲料等六大类在内的农用产品,具有品种多、规格多、占地大、不易陈列码放、技术含量高、季节性强、地域性强、售后服务困难、产地不一等特点。但农业市场非常庞大,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尽管反季节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不能代表整个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季节有完全不同的作物种类,因此病虫害发生也有着极强的季节性,对土肥条件的要求也根据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导致了农资产品购买的集中性,而且往往购买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过了这个季节只有等待来年。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而且农资使用的技术性要求又比较高,仅凭阅读使用说明和产品标签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需求的,因为毕竟这些资料不能涵盖农业技术的方方面面。所以农资,尤其新型农资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推广期。而且在农资的使用中,如使用不当,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对农作物本身造成危害,造成使用者经济上更大的损失。全泰州市有一定规模的农资批发网点就有20多家,另售网点有300多处,虽然农民购买农资比较方便,但对所购买的产品性能,使用方法都缺乏了解,只听销售商的推荐,得不到具体的技术指导,从而出现操作失误,农民蒙受损失。
3、价格竞争激烈,从而使一些劣质或含量不足的产品流向市场
农产品价格影响的是农民对来年市场价格预期和信心,从而影响本年度的投资力度。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农民更倾向于在经济作物上加大投入,比如,烟草、药材、茶树、花卉、草坪、蔬菜等作物,而对非经济作物则限制投入,如玉米、稻谷、大豆等。 由于分销网络是以个体经营户为主,产品的价格竞争仍然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为了追求扩大市场,降价促销是一些农资生产商的主要手段,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一些生产商不得不使用减低含量,或以次充好手段或零售商减量销售,而使其销售的产品不能正常发挥效能,甚至引起负面影响。农资行业做市场的老三篇是:广告开路,铺货赠物,价格绝杀。营销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铺货、收款和喝酒。农资企业大多在风雨飘摇中生存,年头好时,撞大运似的赚一点,怎么赚的,不知道!年头不好,运气差时就亏一些,如何亏的,不管它!企业的业绩全凭运气决定,很少有运作的成分。而且低水平的价格战及风险极大的盲目铺货,打得小企业散架,大的也摇摇欲坠,行业水平的跃进得不到成本的支撑。
4、种子公司大多实行了改制
除了靖江、姜堰两市供种相对统一,品种相对单一,其他县市区种子市场就相对放开,供货渠道复杂,供应品种比较混乱,售后服务也参差不齐,每年都会出现因为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形成一些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存在。农村因为地处偏僻,交通、通信相对落后,限制了市场信息的流通,导致大量的市场信息无法到达农们手中、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消费,从而使农民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品质知之甚少,使用成本增加。农资产品的消费效果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在使用后的很长时间内才能看到效果,而且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病虫害的发生,农作物对水肥的需求。农民不可能在无水可浇灌的千旱天气中施肥,因而对肥料的需求降为最低;在雨季不会想到去使用杀虫剂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农资产品的需求量,难以定量估计来年市场的需求。
三、泰州地区农资需求趋势
1、农资使用者得购买量规模化
集结化,随着泰州地区经济开发工业企业的迅速壮大,农民大多弃农从商,从而使大量的可耕土地闲置,大面积的良田流转开发养殖业,或由有能力的种田大户大面积耕种,从而使农资产品的采购与使用发生变化,从一家一户的独立采购使用,到种田大户的批量采购,甚至集中使用,从而降低农资产品采购成本下降,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资批量采购的社会团体,如各类农民协会、农民经纪人、蔬菜公司、运输大户、个人等,他们一般绕过经销商,直接从生产厂家购买农资产品,具有很强的采购谈判力,规模较大者甚至可以和批发商相比;另外,中国邮政、农村信用社和一些货运公司相继开展了农资第三方物流业务,等等。这类组织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越具有生命力,往往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共同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局面。“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农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为农资流通所利用,是由于这种模式能够直接将松散的农民联系起来抵抗市场经济的冲击,加强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且运作成本低,农民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农资产品和以保护价格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同时能够便利地得到农业技术方面的服务。这种新型运作模式,因为经营范围涉足某一地区的涉农产业链,农民从中可以获得实惠,从而有力地冲击了传统营销渠道的运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农资厂家的关注。
2、农资市场的连锁经营
农民从产品需求逐步转向服务需求。连锁经营要实行统一标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宣传、指导,统一配货,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售后服务。不但要产品连锁经营,技术服务也要连锁经营,要把农资产品经营提升到像一些食品连锁经营,品牌化、产权化、服务化。
3、生产商的直销经营
农资产品直销摆脱了经销商的中间利润分成,直接让利于终端客户,让利于农民。不但把产品直接销售到农民手中,还要把服务送到田头。
这些渠道成员和业务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农资渠道的结构,客观上要求农资渠道进行相应调整。
4、农民越来越重视农资质量
农资的价格对购买农资的农民影响越来越少了,因为消费者注重的是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内在品质和有无高效益等方面。对于品质好、有信誉的农资,农民还是愿意出高价购买的。高价位的农药和化肥销售量并不一定因价格因素而减少,相反有时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目前,很多国外公司高品质、高价位的农资产品打入了国内经销商的门店和大众市场,便是很好的证明。
四、如何做好泰州地区的农资营销
1、注重创新产品的推介和广告宣传
面对农资市场供应渠道多、门类复杂的现实,农民需要了解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方面的产销及发展趋势,一个好的产品或品种的投放,不能只是把经销商召集在一起,租个会场,由推广人员讲一下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由经销商组织推广。这种传统的推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资市场的`需求。要想成功推广一个产品,必须要让产品的直接使用者知道产品的特点、性能和科学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在认知中使用,在使用中总结推广。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强大的宣传支撑,广告宣传是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农业科技报等媒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反复进行宣传,让大家一看到广告就知道是什么产品,是干什么用的,性能如何,就像一听到海飞丝就知道能去头皮屑。另外,还要召开农民会,组织科技下乡,田间示范等。
2、注重品牌要与产品功效相结合
品牌的效应历来是推动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品牌,代表着好的质量、好的服务。农资品牌也是如此,特别是农资市场放开以后,无论是注重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一些老的、质量过硬的品牌的农资销售量还是占优势的。目前,生产商的广告宣传渠道主要为杂志、报纸,大多数农资经销商在广告方面的花费都很少,以种子为例一般为销售额的 3%左右。调查表明,销售种子的经销商广告做得越频繁,销售量增长越多;种子广告费用超过销售额 5%的经销商,增长率是最高的;通过直接邮寄或在杂志、报纸上刊登广告的企业销售额高于平均水平;在广告中强调售后服务的经销商,销售量增长是其他强调种子价格信息等的两倍。在广告中强调售后服务,尤其能满足消费者心理的需要,他们最担心的是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理赔找不上门。因此,有远见的农资企业应将目标定位于生产高质量品牌产品,而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的主要是名特优新品种。近年来,一些外国的农资进入中国,相对国内的农资产品来说,其产品功效都大大超过国内产品,从而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也有某些国外知名品牌的农资产品,由于对市场没有做好充分的适应性示范试验,其功效相当于国内产品也相差无几,但它的价格相对国内同类产品要高得多,从而销售量会大幅度下降。我们所以在推广农资产品时,既要注重品牌,更要注重产品的功效,才能提高农资产品的销售量。
3、注重做好服务创新
农民作为主要的消费对象,逐渐成为营销渠道的核心,相应地渠道竞争重心也向终端下移。渠道重心下移的主要表现是渠道结构的扁平化、渠道长度变短、渠道中间环节削减,如原来的省级经销商或地区级经销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掌控能力,被市场淘汰为县级经销商。这种营销结构的变化能够帮助生产企业迅速铺货,迅速占领市场,并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从而使生产企业更主动、更全面地控制市场和开发市场。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和经销商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个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提高渠道运作的效率,在厂、商、用户间构筑一个完整、有机、高效的网络体系,使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这个网络同厂家、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由于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资使用者大多文化素质较低,而农资时农业技术的载体,使用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这就要求农资经营者不断创新服务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农资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优质服务,如产品示范观摩、电话预约送货上门、提供代劳服务等等,在优质服务中求发展。
4、创新销售渠道,注重终端服务
摆脱传统的销售模式,摸索出一条适应泰州市场的农资销售渠道。渠道的设计与建立不仅应该适应目前的竞争环境,而且应该考虑到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因为渠道的建立与培植,相对于营销组合的其他要素而言,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如果说,促销战、价格战属于战术范畴的话,那么,渠道的竞争则是战略的问题。近些年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悉和认同的做法被改变。但无论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如何变化,渠道所承担的综合生产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空间及信息差距的职能将长久地持续下去,商品总要从生产商通过渠道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所以,渠道作为价值链系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产生和维系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使由于营销渠道所带来的核心能力很难被替代,渠道的选择与管理己不仅仅作为管理的职能与日常的运作,而是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高效运作的渠道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战略资源。由于泰州地区农资经营模式陈旧,营销渠道狭窄,农资网点多而散,要提高泰州地区农资产品的销量,摸索出一条适应泰州市场的农资销售渠道是必由之路。销售渠道的创新要以产品功效优先、服务至上为基础,立足于受惠于民、提高生产效益。想在激烈竞争的农资市场中胜出,营销策略必须具有独到之处。对连锁经营、直销经营和网络经营等模式进行探索,充分发挥终端与农资使用者的沟通,走出一条泰州农资营销之路。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 方法 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我整理了化肥销售方案,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吉林省世纪星肥业有限公司
二十一世纪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的迅猛提高,一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的需求。其中,充分和合理地施用化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产和使用化肥,是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普遍推广和使用新型的绿色生态环保肥,是人类真正进入高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趋势。所以,推广和使用多环螯合肥---绿色生态环保肥,是现代农业再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确定业务目标
1、年度销售目标1000吨
2、在固定的销售区域内预设销售网点50个
3、在本行业市场建立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公司及品牌简介
1、公司简介
吉林省世纪星肥业有限公司,位于四平市梨树经济开发区,近邻有多条国道,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是专业从事腐殖酸螯合肥、双缓双控长效型掺混肥等新型肥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独家采用多环螯合技术的企业,是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生产企业,是国家重点研发
的新型环保绿色肥料研究基地。
2、品牌建设
目前公司研制出具有知识产权的有三大品牌、二大系列、30多个品种。三大品牌是“世纪星”、“世纪禾冠”、“巨全”,二大系列是高活性多环腐殖酸螯合肥、双缓双控长效型掺混肥,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等30多个品种。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增产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特别是采用多环螯合技术生产的高活性多环腐殖酸螯合肥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增产效果越来越突出,中央七台“农广天地”栏目重点宣传报导,已成为中国螯合肥的第一品牌,成为打造21世纪生态高效肥料的航母。
3、经营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在于行动,选择大于努力。吉林省世纪星肥业有限公司秉承以“科技为向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本增效,服务三农为己任”;以“质量是体,服务是魂”的理念锐意进取,引领肥料潮流,真诚回报社会。凭借专业而执着的精神、用科技谱写绿色环保肥诗篇,用创新推动肥料行业的整体进步。
三、销售方法
目前,化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需矛盾越来越大。要想把自己的品牌肥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多方式的宣传手段。才能使企业的品牌肥让更多的农业消费者认可,从而得到推广和使用。
1、 目标市场定位
我分销的区域是公主岭、伊通、蛟河、舒兰和榆树这五个县市 。我准备在这五个地区设立50个销售点,每个地区预开发10个销
售点,每个销售点预销售20吨肥。据调查,公主岭有32个乡镇、415个村;伊通15个乡镇,190个村;蛟河18个乡镇,215个村;舒兰23个乡镇、321个村;榆树28个乡镇、388个村。而伊通和蛟河人均使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少,农作物的 种植 面积相对比较少,特别是蛟河,林区和旅游区的土地占用面积大。而其他三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大。所以,准备把这三个县市作为重点销售区域。
2、 具体实施方法
(1)、重点开发各市县的乡镇,下设基层销售点。
(2)、采取宣传--摸底(走访)--跟踪反馈的办法,设立基层销售点
(3)、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新产品,为客户带来实用的资讯,更好为客户服务。
(4)、对客户不能有隐瞒和欺,答应客户的承诺要及时兑现,讲诚信不仅是经商之本,也是为人之本。
(5)、先友后单,与客户发展良好的友谊,处处为客户着想,把客户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交融。
(6 )、学习营销和 管理知识 ,不断尝试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行业销售水平。
由于粮食价格回落、经济作物价格大跌,农民失去了种地的信心、更减少了对化肥的需求,这是对本来就供过于求的国内化肥行业来说足以致命的打击;而心理层面上的打击往往都是持久性的,所以在广大基层市场严重缺失信心的情形下,化肥厂家和一些大型农资经销商们无法避免地扎进了恶性循环之中,市场越低迷价格逾降,而价格越降市场逾低迷。当前,化肥市场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化肥 市场营销 方案:
1.生产发展较快,供求各不相同
近年来我国化肥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产量增长很快,不少品种每年都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化肥的产需现状是氮肥供大于求,磷肥基本平衡,钾肥供不应求。"十五"期间,国家还将在天然气、磷矿、钾矿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数座大型化肥厂。目前许多化肥厂正在进行改扩建。预计今后几年化肥产量仍将快速增长,但各种化肥的发展尚不平衡,市场紧缺的产品一时还难以满足需求。
2.农民购买力下降,价格持续下跌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产品收购价格呈下跌之势,2000年湖南等地的稻谷仅元/kg,北方地区的小麦也仅元/kg。农产品卖不出较好的价格,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挫伤了农民种植和购肥的积极性,使得化肥价格不断走低。以尿素为例,1995年上半年尿素价格曾高达2300元/t,现在的价格为1200元/t左右,下降幅度达48%。
3.农资公司经营状况差.贷款回收风险加大
现在虽然允许农业"三站"和化肥生产企业经销化肥产品,但农资公司仍是化肥经营的主 渠道 ,约占化肥总销量的70%。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化肥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一些农资公司经营状况差,使得化肥生产企业的货款回收难度及呆账增加。
4.需求旺季逐渐缩短,企业库存不断增加
目前,化肥生产和销售基本为3个月生产,3个月销售,6个月冬储。由于过去冬储唱主角的农资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及对未来市场难以把握,冬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生产企业储肥压力空前加大,既需要准备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周转,又需要自建或租借许多仓库来储肥。
5.销售区域相对集中,产品出产地销售困难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给每个化肥厂划定了一个固定的销售区域,久而久之形成了
应对一:产品外观要好,包装规格要多
化肥除质量要达到要求外,在颗粒、色泽、包装等外观上也要下工夫。现在农民普遍对化肥的外观很重视,同样品种的化肥摆在那里,一定是颗粒大、粉尘少、圆润、大小均匀、色泽光亮的产品销得最快。另外,包装规格要多样化,要方便农民购买和使用。现在的化肥基本都是40-50kg/袋,太大太重,搬运和使用很麻烦,如果开包后一次用不完易吸潮溶解,损失较大。今后产品以15-25kg/袋甚至5-10kg/袋的轻便型包装为好,可方便农民选择和使用。 应对二:树立国产和企业品牌
品牌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要树立起国产化肥的整作品牌,积极同进口化肥相抗衡。现在进口化肥与国产化肥的价格相差很大,以尿素为例,进口尿素的市场价格为1500元/t左右,国产尿素的市场价格只有1200元/t左右,然而两者的质量差异并不大,有些国产货质量要比进口货好。②要树立企业品牌。目前在化肥市场上,同样是国产产品,有品牌的比没品牌的销售价格要高出10-20元/t,而且销得还要快,以一个年产10万t的化肥厂为例.由此增加的年纯利润就是100万~200万元。
应对三:价格变化要符合市场规律
由于化肥产品内在质量相差不多,加之现在农民购买力较低,因而降价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以尿素为例,销售价格降低100元/t,就可使销售量增加50%左右。在目前的化肥市场上,低价销售之风盛行,特别是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几乎无一例外是低价开道。由于现在化肥价格本来就很低,大多数产品都处于亏本销售,如果还一味用降价来促销,那只会使企业雪上加霜。在目前这种市场态势下,化肥企业要化大力气分析、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要符合市场规律及迎合客户的需要,并要抢在市场变化的前面,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应对四:认真选择销售渠 道
过去生产企业只能把化肥销给农资公司,销售渠道是唯一的,现在生产企业既可销给农资公司,也可销给农业"三站",也可直销给农民。这3个渠道各有优势,应综合利用。
直销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让农民得到实惠,同时能大大加快货款回收速度,确保资金周转,今后应大力发展。生产企业可以在企业周边地区以村为单位建立直销点,什么地方需要化肥,一个电话打过来,马上就能把货物送过去,这样不仅大大方便农民,而且可以使企业牢牢占领周边市场。销售给农资公司也是一个重要渠道。要重点选择那些实力强、经营网点多、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状况好、信誉优良的农资公司,让他们成为企业在某个地区的总经销、总代理,这样既不会失去市场,又可有效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市场份额。农业"三站"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又经常与农民打交道,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农民信得过,相对于农资公司而言负担较轻,经济效益实现快,虽然现阶段农业"三站"的化肥销售份额还不大,但毫无疑问今后农业"三站"在化肥销售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大力发展与农业"三站"的合作。
从偶然王国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切行业都无可回避的自然规律。
今天的成就并非今天才有,昨日早已奠定;明天的成就也并非明天才有,今天就已奠定。经济指标或许要在今天和明天实现,但地位却是昨天和今天所奠定的。
现在决定未来。
化肥,粮食的粮食。
可以说,中国粮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化肥行业的发展史。源于中国人口增长、农业政策以及化肥本身的资源稀缺性等诸多因素,惊人的发展成为化肥行业的常态,上千亿的市场容量使化肥行业成为了行业巨无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巨无霸行业,其市场竞争却仍处于较为初级的层面,但随着化肥生产及流通的进一步放开,可以预见,化肥行业将如同其他市场较为成熟的行业一样,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升温加剧,进入到行业发展的洗牌阶段。
笔者有幸服务化肥行业近三年的时间,通过对化肥行业的跟踪研究与分析,认为中国化肥行业的未来版图将由四种力量类型的企业构成。现今众多的化肥企业,如果能够顺势而为,达上了四种力量的快车, 企业就将顺利进入化肥行业的未来版图;如果达不上,淘汰就是企业的命运。
第一种力量:以资源掌控为核心的竞争群
第二种力量:以工艺设备为核心的竞争群
第三种力量:以市场推广为核心的竞争群
第四种力量: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竞争群
第一种力量:以资源掌控为核心的竞争群。
该类型企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在上游资源的把控上,实施着成本领先的战略,其市场必杀技为价格。
代表企业洋丰,作为上游原料企业向下延伸进入复合肥领域,洋丰具有天然的成本与质量优势。从其 广告 宣传语“世界的品质,中国的价格”上不难看出其雄心壮志,凭借
着在原料上的优势,以及“质量稳定、低价格” 的彻底贯彻和统一,洋丰成为了化肥行业里的成长之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资源掌控型力量代表,在未来的市场版图中,该股力量具有未来市场主导者的潜质。
第二种力量:以工艺设备为核心的竞争群。
该类型企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在生产技术及其设备上,实施着工艺领先的差异化战略,其市场必杀技为性价比。
代表企业撒可富,作为复合肥行业的先行者,技术起点高,规模大,在行业起步初期,依托其先进的生产工艺、科学的质量管理以及过硬的产品品质,在鱼龙混杂的化肥市场中独树一帜,并以高质高价的产品策略在市场中获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逐步建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地位,成为复合肥市场公认的领导者。虽然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相对市场分额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在短期内无人可撼,在未来的市场版图中,仍然是一股绕不开的重要力量。
第三种力量:以市场推广为核心的竞争群。
该类型企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在营销模式上,实施着市场理念领先的差异化战略,其市场必杀技为精耕细作。
代表企业芭田,作为较早进入复合肥行业的企业,在规模与生产设备投入缺乏优势的背景下,重视品牌建设,并以其先进的营销理念,出色的市场推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开创了复合肥营销新模式,并在区域市场内形成了强势品牌的地位。由于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芭田近年在销售上持续下滑,但其在营销理念上的创举,依然照耀并引领着行业的营销革命,在未来的市场版图中,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出色的市场推广力量一样仍将是版图中的中坚力量。
第四种力量: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竞争群。
该类型企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在产品创新上,实施着科技先导的差异化战略,其市场必杀技为产品力。
代表企业金正大,作为复合肥行业的后来者,既没有原料上的资源,也没有生产设备上的优势,还具有物流上的先天不足,却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和持续的产品创新,获得了聚
变式的成长,并以科技先导者的姿态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市场版图中,强有力的产品力武器将使这一力量成为版图中最耀眼的明星,成为未来市场的王者。
四种力量代表着未来市场上四种不同侧重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每一个具像的企业身上,可能会存在着几种力量共存的现象,但核心竞争力的不同侧重将会带来不一样的市场效果。在四种力量中,笔者最为看好的是以产品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第四种力量,毕竟说到底,化肥并不是一个消费品,而是一个投资产品,最终说话的还是肥效两个字,而对于第四种力量来说,科技就是肥效。
想要未来,从现在做起。
李天,又称大脚李天,事业伙伴型品牌全案专家,与客户共进退。中国最有影响力新锐创意30人,中国优秀品牌专家100人,三人众品牌策划机构创始人,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品牌产业联盟专家成员,中国策划协会专家成员。少有的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创意的全能型品牌战略专家。新能源、农资农产品行业金牌策划人,15年营销战场血与火的洗礼,为皇明太阳能、金正大肥业、青蛙牙刷、新华电脑 教育 、四维图新导航数据、21响礼炮酒、波蜜柚、人民大会堂香烟、今米房方便米饭等上百家企业进行过品牌咨询。
总体而言,“新零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呈现实践引领理论研究的特征,即实践探索较多,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特征解读、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方面,“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零售服务本质、依托数据和技术提升零售效率、将驱动供应链变革等观点已成为共识。目前,“新零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未来实践发展趋势是规模化、无界化、智慧化,学界应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重点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零售”下的新物流、“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与重构等研究方向,从而为更好地引导“新零售”发展提供支持。
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如下:
一、线上渠道增长倒逼实体百货供应链再整合,初始化效率稳步提升
2003年淘宝网正式诞生后,网络购物迎来高速发展期,伴随着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扩张、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网购的价格优势和便捷性能吸引着人们从传统的线下零售逐渐转向线上渠道。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来看,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比近五年来稳步上升。
已由2012年的上升至2016年的,对实体零售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传统百货的营业收入增速大大放缓,远低于网络零售规模30%-4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市场份额下滑。结合美国的零售发展经验来看,2016年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为3710亿美元。
占零售业销售总额的比例约为8%,总体上来看,美国网络销售规模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较低,网购市场整体规模有限,零售仍然主要来源于实体商铺。基于我国当前电商占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比例已超过10%、网购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电商市场容量或渐进入饱和期,对实体零售的冲击力度降低。
从百货行业周期来看,美国百货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虽然百货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销售额自2000年以来始终维持在1700-2400亿美元,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中国的百货行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
百货业绩仍处于小幅上升状态,通过调整布局、渠道下沉有望继续提高渗透率。参照美国百货的发展历程,未来我国百货行业将迎来更多的调整和整合,但总体上来讲百货公司作为重要的实体零售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推行深度联营,整合上游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应对线上渠道对传统零售的冲击,与优质品牌供应链深度合作、向产业链纵向延伸已成为当下百货业界转型升级的普遍举措。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合作。
一方面能减少购买的中间环节,促使渠道扁平化,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能根据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生产,减少库存规模和市场信息反应的时滞,实现上下游的互利共赢。
二、区域经济大框架下的“货与场”立体化发展
1、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善,充分承接并助力消费升级趋势演化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的物流事业发展迅速,快递行业业务量已经连续6年保持50%左右增速。交通和物流事业的发展使得一、二线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承接大城市转移出的产业。
消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富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从零售的角度来看,也有助于商品的转移和运输,提高供应链效率,为消费升级提供必要条件。伴随着三四线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正在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高端产品的品类增速远超过大众产品。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已不单纯看重数量消费,而是更加注重品牌效应。但是,三四线城市目前仍处于品牌连接期,对品牌的认识度不高,此时百货业作为三四线居民品牌接触的重要媒介,能够帮助消费者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品牌意识。
通过渠道下沉实体百货能为三四线城市带来更多、更高端的品牌选择,百货本身的资历还能为商品的真伪和质量提供保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工作时长、通勤时间均小于一二线居民,较慢的生活节奏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使得他们具有更多的闲暇逛街。
中国的报告也指出三四线城市居民逛街频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尽管三四线城市的客单价仍低于一二线城市但已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将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三四线城市的客流量与交易额增长均强于一二线城市,体现了三四线城市具有巨大的消费购物潜在增长空间。
2、消费升级推动国有品牌发展,传统百货开发自有品牌带来长期盈利预期
国内化妆品市场空间广阔,外资品牌面临增长瓶颈国有品牌迎来增长拐点。以化妆品市场为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日化产品消费市场之一,虽然近两年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容量可观,2016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
日化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早年许多国际品牌借助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市场,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然而正是基于较高的渗透率,目前外资品牌的进一步增长遭遇瓶颈,驱动力不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残酷竞争存活下来的国有品牌,虽然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借助此次消费升级的驱动,人们对本土品牌的关注度回升,有望使得国有品牌的发展迎来新机遇。
证券日报5月13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季度及2021财年业绩。本财年内,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合计服务全球超10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商品交易额(GMV)达万亿元(万亿美元)。如今,电商崛起,销量火爆。众所周知,线上销售具有线下销售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可以减少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可以控制库存减少损耗……就渠道而言,实体渠道集中化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多、流程长 、运营效率低等,导致各种问题和风险难以把控,成本压力日益凸显(黄瑛 2018)。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传统的零售店遭至极大打击。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大趋势下,传统零售商纷纷尝试开辟线上渠道,实现渠道的转型升级。上述财报也显示,42家零售连锁店利用淘鲜达拓展线上服务,覆盖了中国145个城市的用户,超168家零售连锁店、超市和市场也通过淘鲜达进行数字化营销。这种情况下,不免让人疑惑。最终,线下渠道会不会被线上所取代,实体店会不会因此消亡? 其实不然,有趣地是,正当传统零售业向线上发起冲击时,线上电商企业,开始开辟线下的渠道。一方面,电商平台竞争加剧,蛋糕不断切割。根据京东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电商获客成本仅为 80 元,而到了2017 年之 后则增至 228 元。另一方面,网民增速已经见顶,蛋糕难以做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 。其中,移动网络使用人数达到 亿人,网民使用移动智能设备上网人数占比。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实体店也有着线上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线下实体店特有的的供应链功能和实际体验功能(陈曦, 孟先彤 et al. 2021)。 以一个行业横向来看,2019年仅就生鲜行业,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开设盒马鲜生、苏宁开设苏鲜生、京东开设7FRESH……以一家电商企业竖向来看,自 2015 年起,京东创造了“京东到家”,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同时京东和永辉超市合作,二者构建“O2O”生鲜市场,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京东又和永辉附近实体店开创以“家电”为主的京东O2O 产业布局(郭献山 2019)。由此可以看出,线上电商纷纷开设实体店已是大势所趋。 1. 新零售的定义与优势 对于零售行业,既然线上线下各有优劣,且都面临着挑战,何不将线上线下的渠道进行整合?这恐怕也是数字化背景下,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新零售。最早是2016年10 月,马云在云柄大会上提出来的。关于新零售的定义,目前并没有统一和明确,各学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目前的主流观点仍然是强调渠道整合创新,主张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 换言之,新零售表面上是零售业态的变革,实际本质还是零售渠道的变革和转型(王凤玲 2020)。新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是由供货商、经销售、品牌商以及物流商和信息服务商等主体主导的集合模式,是在单一供应链流通模式基础之上,实现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复合型供应链流通模式(陈曦, 孟先彤et al. 2021)。“新零售”的特征主要是:以互联网信息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驱动以及以产业优势叠加为基础(郭献山 2019) ! 。 在现状部分所列举的不论是传统零售业还是线上电商,他们都没有完全放弃已有的渠道而转战新渠道,而是尝试跨“线”致力于渠道整合,往新零售的方向发展。有学者分析指出“新零售”的火热有四方面原因:(1)线上用户增长放缓,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剧增。(2)消费升级,尤其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速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变为消费大国。(3)00后、90后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对商品品牌、服务和体验有更高的要求。(4)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成熟,为企业服务升级奠定技术基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郑璁 2019)。此外,政府早在2016年就出台了关于传统零售业向零售业转型的相关意见。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将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方向表述为“ 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 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黄瑛 2018)。 2. 传统零售业渠道转型:机遇与危机并存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部分传统零售企业观察到了线上渠道的无限可能,率先将业务拓展至线上。较早开始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先行者拥有很大市场优势。那时,竞争者尚未出现,争取流量的成本较低,容易起步领先。 但这好像说只要抢占先机,建个APP,在原有基础上拓展线上业务,开辟线上渠道,传统零售业就可以成功渠道转型成为“新零售”?其实不然,不少企业在整合线上线下渠道的过程中因为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导致失败。 新零售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它涉及线上线下如何相互配合联动,实现线上销售、线下供货,线上下渠道互相引流等问题。这里面关乎到线上线下渠道成员的分工协作、关乎到线上线下渠道产品的选择与营销、关乎到线上线下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方面的沟通联动。 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渠道的创新,如何有效的进行渠道整合,促进传统零售业转型,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提出渠道整合应该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线上线下渠道信息和资源整合;二是线上线下渠道功能和服务整合;三是线上线下渠道结构和流程整合新零售背景下,应该基于信息技术将线上线下渠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程,全面打通、系统融合,升级为智能渠道流(王凤玲 2020)。 3. 结语 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零售是传统零售渠道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新零售不是简单的开辟线上渠道,它需要传统零售商在线下店面构建、线上平台搭建的时候,就应具备整合线上线下,利用数字化的意识,通盘全局的考量。当然,传统零售业也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市场定位、产品特性,切莫为了新零售而强行照搬照抄,掉入了全渠道的陷阱。参考文献 陈曦, et al. (2021). "传统零售企业向新零售模式转型的升级路径研究."商业经济研究(7): 44-48. 郭献山 (2019). "新零售时代的线下连锁商户移动支付渠道战略转型探究." 商场现代化(22): 13-14. 黄瑛 (2018). "新零售与渠道转型下的管理新生态构建." 电信技术(06): 47-48. 王凤玲 (2020). "新零售模式下的零售企业渠道创新转型策略研究." 现代营销(经营版)(12): 128-129. 郑璁 (2019). "新零售与渠道转型下的管理新生态构建." 科学与财富.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产复工有序推进,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网络零售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
高速增长网络零售市场成为内需推手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产复工有序推进,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网络零售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今年上半年提升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有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第三季度实现由负转正。
B2C模式继续保持规模优势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前三季度B2C和C2C交易额分别占网络零售额的和;B2C交易额增长 ,保持规模和增速优势。
主要品类交易额均实现正增长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的网络零售商品类别中,主要以服装鞋帽为主,占比为;其次是日用品的和家电和音像器材的。
主要品类交易额均实现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和 。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主要品类同比增速已实现正增长。其中,中西药品、烟酒和饮料增速排名前三,增速分别为、和。此外,建筑及装潢建材、家具等品类在第三季度加速回暖,增速较今年上半年分别提升了和个百分点。
地区结构稳定 东部和东北地区增速最快
2020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网络零售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和。
从地区增速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交易额累计同比增长,东北地区累计同比增加。
企业店铺占比有所提升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商务大数据重点监测的网络零售平台上店铺数量为万家 ,同比增长。其中,实物商品店铺数万家,占比,企业店铺数量达1263万家,占比 。
跨境电商主要在日美韩
商务大数据对重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台监测显示,前三季度跨境网络零售进口额同比增长超过17%。从产地国和地区看,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进口额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和。
农村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前三季度,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万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其中,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从品类看,服装鞋帽针织纺品、日用品和家具交易额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和;中西药品、烟酒、粮油食品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均超过。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