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粮食仓储制度考析及启示“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储备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考析古代粮食仓储制度,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一、历代王朝高度重视建仓储粮在古代,仓储被视为“天下之大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1、积极兴建仓储设施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十分悠远。夏朝,仓储制度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自周代开始的历代王朝不仅重视中央仓储的建设,也注重在地方兴仓储粮,仓储制度渐趋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例如汉代,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开始营建新都长安,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就包括了太仓。除太仓外,中央直接管理的粮仓还有位于甘泉的甘泉仓、华县的华仓、左缴附近的细柳仓和嘉仓等。此外,郡、县两级另有常设之仓,各诸侯国、军队特别是边防兵系统也建立了粮仓。而汉宣帝时耿寿昌倡立的常平仓制度,更成为后世封建王朝沿用的主要仓储制度。2、千方百计筹粮《魏书·李彪传》说:“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而在农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国库要保持三年之储实非易事。因此,历代封建王朝都千方百计地筹措粮源,除狠抓皇粮国赋入库外,还积极拓展其他筹粮入库渠道。例如宋代,不同类型的仓廪有不同的粮食来源。正仓亦称官仓,其粮食来源主要是皇粮国赋;各州、县的义仓,主要是从官收的春秋二税中,每石另收一斗储仓;常平仓的储谷主要是每年夏秋两季以略高于市价收购,其本钱由国家财政统筹拨付;广惠仓的仓米来源是官府对无人耕种的绝户田募人耕种所收的租谷;社仓主要靠官府提供谷本,收“息米”,同时也通过劝捐和劝借的方式,面向富民,筹措谷本。二、历史上粮食仓储的职能与作用在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的中国封建社会,粮食仓储除了供应皇室及贵族的粮食消费、维系国家机器运转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职能与作用。1、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这是古代仓储制度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功能。从周代开始,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发挥仓储的这项职能作用。尤其是从汉代设置常平仓制度以来,调控更成为仓储的主要职能。每当青黄不接、灾荒或战乱引起市场谷价上涨时,政府以常平仓所存之谷平价粜卖于市,以不致“谷贵伤民”;当谷物丰收市场谷价下跌时,政府又动用库帑平价收购,以不致“谷贱伤农”,从而对市场起到稳定、调节作用。2、赈灾备荒,安民固本我国是个灾荒多发国家,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荒政”,而他们采取的最主要的救荒之策就是设仓积谷,适时救济灾民,安定社会。自隋代起,在已有的官仓之外,又创设了一种民间自置粮仓,专门供当地备荒赈恤之用,这就是由长孙平倡议而设立的义仓。义仓由各州军民共同设置;出粟方式为“劝课”,具有自愿性质;所出粟麦品种“随其所得”,没有固定要求;仓窖造于当地村社,委托社司管理;所储仓谷用于饥荒赈给;出粟标准平均每户一石以下,按“贫富差等”法交纳。义仓制度是封建仓储赈灾救荒的重要手段之一。3、供养军队,备战应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储备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例如,西汉一朝,几与战争相始终。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方面,粮仓和武库一起,为西汉军队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西汉王朝拥有进行战争和维持统治的强大后盾。三、历史上加强仓储管理的基本做法仓储是保证封建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手段,也是易生腐败之地。历代封建王朝仓储制度中均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仓吏腐败,亏空严重;储备不足,调控乏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封建王朝十分重视加强仓储管理,其主要做法有四:对粮食储备实行专管,由中央财政直接控制。一般说来,中央财政最高行政长官是全国仓储的最高主管,其下另设专门的“仓官”负责仓储事宜。如明代,户部掌管全国钱粮,各省由布政司分理,无论京库钱粮支用还是地方存留与上解,都须遵循户部的细则定例,并接受户部的审核。1、对不同类型的仓储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如常平仓等官仓主要由各级政府机构管理,而义仓、社仓、预备仓等民间仓储,则在官府的指导下,主要由民间自行管理。2、制定较严密的管理条规和制度例如,秦代有专门的仓律,规定严格;西汉设有专门的会计簿册,详细记录仓储谷物数量、品种、出入、经手人、核验等,上级官吏经常检查所属仓谷。宋代以后,有关仓储的规章更多、更细、更严。3、注意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清雍正严查钱粮亏空就是一例。据载,在雍正元年至三年(1723—1725年)期间,雍正连续发出有关清查钱粮亏空的上谕三十余道,并派朝廷官员协助清查地方钱粮亏空。在清查过程中,他下谕:即便涉及高官与贵族,也决不宽贷。对被参贪赃的官员,一是抄家,二是罢官,严重者处以极刑。四、几点启示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安全问题更为重要。为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和国际仓储管理经验,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供应充足,很多人觉得粮食短缺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应当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多年以前就开始加大粮食、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存储,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而市场又无法从根本上调节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从战略的高度、全球的视角来审视未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这是我国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扩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乃千古恒理。只有掌握足够数量的粮食,才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扩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3、建立高效率的国家储备粮调控机制我国现行的国家粮食储备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结构不合理,长期静态储存。储备粮没有按功能和应发挥的作用分类,收进来就统统放在库内,造成资源和财力浪费。其二,粮食进出多采取行政分配方式,市场调控作用发挥不充分。这种情况应尽快改变,建立起吞吐灵活的国家储备粮调控机制。一是按照用途,将储备粮分成两类,一类是战略储备,即国家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救灾救济之用,平时不能动用;另一类是调控储备,相当于古代的常平仓,在粮价过低、农民收入受到影响时,国家入市收购;在粮价过高、消费者利益受到影响时,国家入市抛售储粮。对战略储备、调控储备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和补贴政策,但不管是哪种性质的储备,其收购、轮换和销售都应通过市场来运作。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粮库管理纵观中国几千年仓储史,强化仓储管理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粮库管理总体是好的,但管理不善、弄虚作假、贪污挪用之事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粮库管理。第一,进一步压缩中央储备粮库点,将中央储备粮存放在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大、中型粮库内。第二,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全部实行计算机台账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周转库存也要实行计算机台账管理。第三,针对全国清仓查库暴露出的问题,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依法规范和管理储备粮库。5、鼓励民间储备粮食我国历史上储粮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公私皆储粮,“都鄙廪庾皆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但从我国目前粮食储备的结构看,国家储粮是大头,农户一般不储隔年粮。因此,在重视中央储备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民间储备,特别是要鼓励农户储备粮食。
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有何历史渊源?发挥过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立国的大国,千百年以来,农业始终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时甚至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重农的王朝基本都能保持稳定和繁荣,反之则很难容易使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甚至是混乱。历史上暴发的无数次农民起义几乎都与农业发展问题有关,他们提出的口号也多与农业的基础——土地有关,而纠结土地问题实际就是纠结粮食的分配问题。
中国的先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实际就是解决粮食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延缓和削弱因为粮食问题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危机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农业生产力比较低,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比较脆弱,农业发展深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生产常年面临丰收或歉收的不确定性,还必须承受季节性的延宕,这些客观影响使粮食供给在时间上的分配极不均衡。
其一般规律是,丰年基本没有问题,歉年则可能矛盾重重,夏秋季节往往好过,冬春季节则可能显现危机。在我国很早就存在比较活跃的商品经济的背景下,这种规律的一般表现就是粮价的大涨大落。
《汉书·食货志上》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解决"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问题,正是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想努力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的动机和出发点,这样稳定粮价,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就成为统治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常平仓就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备受统治者青睐的法宝之一。常平仓制度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晰,滥觞于先秦,肇始于西汉,成熟于唐宋,终讫于清末。该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时废时行,上下绵延两千年。
其制度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免行生出虬枝蔓叶,但从总体上看,它是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的("平粜<tiào>"论)、管仲的("敛轻散重"论)和李悝的("平籴<dí>"论)等先秦诸子的物价"常平"意旨,然后通过粮食在丰年或者收获的时候尽量多买进一些(籴),将其储备于仓中,遇歉年或青黄不接时再卖出(粜),以此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种政策就是常平仓制度。它实质上是我国封建社会所奉行的一项有效的社会管理制度。
西汉宣帝时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算是我国完善的常平仓制度的创始人。公元前54年,他奏请在北方边郡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 谷贵时则减贾而巢",但设仓的意图主要还是解决戍边军兵的粮饷供给问题。
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汉朝开始在内地设常平仓。此后,东晋武帝太始四年(268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6年),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都曾诏谕天下兴举常平仓。唐太宗和唐玄宗更是先后指令一些重要的道、州等地方籴谷建仓。
开元七年(719年)议定大州发仓谷籴本三千贯,中州二千贯,小州一千贯,首次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常平仓粮规定限额。宋代在真宗时,曾专设司农寺主管全国常平仓事务,按万户需籴万石拨出专门款项作为常平仓本金。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朝廷出定制:"丰年则增市价十之二以籴,俭岁则减市价十之一以出,平岁则已。"首次订立籴粜的价格标准。
元代先以"和籴"粮和漕粮拨充常平仓谷本,继以所征铁课之资作为籴本。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的诏令中,第一次明确提到了在县一级行政单位上设常平仓。
明代没有广泛推行常平仓制度,替代它的是以粮食的借贷为主要职能的"预备仓"。
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常平仓"春夏出粜,秋冬籴还",灾年散给贫民。由以前历代通行的以丰补歉的年度调剂变为一年中的季度调剂。康熙二十年(1682年)下令按劝捐常平仓谷数量分等议叙地方官吏。与过去谷本取资于国家财政不同,官绅捐纳成为有清一代常平谷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为防仓谷霉烂,实行"存七粜三"之制,以出陈易新。乾隆时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紧张,米价飞涨,为避免进一步缩小市场的粮食流通量,清政府不得不在乾隆八年(1743年)下令暂时停止采买粮入仓。4年后,又令各省常平仓谷总额以雍正年间所贮之数为准,溢额部分出粜。
自此以后,清代常平仓由盛而衰。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国内兵连祸结,朝廷虽屡令兴办常平仓,但收效甚微,各地常平仓大多有名无实。以上就是我国常平仓制度的发展概况。
常平仓制度在我国虽然源远流长,但是自唐代以前,它还只是作为朝廷一时的权宜之计,在局部地区加以推行。唐以后,除个别朝代外,它基本都被作为一项既定的基本国策,在较大规模上推广开来。
当王朝政治清明、国库殷实、社会安定时,常平仓就能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对稳定粮价,救济灾荒和发展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王朝政治腐败、国势衰微、社会动荡,甚至是地方割据时,常平仓制度往往就成为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甚至是敛财害命的一种工具。封建王朝的许多"善政"在这样的时代,基本都变成了掌权者、贪官、劣绅们吞噬国财、鱼肉百姓的渊薮,成为害国殃民的蠹政。在小农经济和官僚主义政治的历史舞台上,一切所谓"法美意良"的政策或制度,都无法克服权欲的侵蚀,形成戴着同一个脸谱却扮演不同角色,呈现不同面孔的统治工具。
但不管怎么说,常平仓制度还是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拯救过无数饥饿百姓的生命,这是必须给予肯定的。
乾隆年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研究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乾隆年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物价问题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物价的波动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在“乾隆盛世”时期曾出现过物价持续长久的现象,物价上涨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物价的上涨也是有其原因的,人口的增加、白银数量的增加、国家仓储数量的过多都是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乾隆;物价上涨;人口增加;
引言:
银两和铜钱都有自己的本位,存在着不同的流通领域。银两主要用于批发交易、政府税收和大量的薪俸支付,而铜钱则主要用于零售市场及日用工价的支付。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钱的时候比用银的时候多得多,甚至求田问舍、买房置地也以钱几百吊、几千吊计算,实际在流通中,钱似乎是法定的,银似乎是变通的。在价值上,银是贵重的,钱是廉价的。银和钱互相兑换,比例数并不固定,时涨时落,也就直接影响到物价的高低。清朝顺治—乾隆前期物价多用银,乾隆后期较多以铜钱。乾隆十七年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交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而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雍正中犹然……自乾隆五六年后,银渐少钱渐多,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1)。
1、乾隆时期的物价状况及其影响
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状况
有清一代,粮食上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水旱灾害对粮价上涨的影响尤为严重。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小农经济下的农业种植因为水旱灾害而在社会环境稳定,农业生产有序进行的状况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生产的粮食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较少与商品贸易关系。由于社会上粮食供求关系的平衡,粮食价格也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粮食产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农民自己生产的粮食难以维持自身的粮食需要,为了生存,被迫向社会购买粮食,粮食价格因此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康熙四十六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竟长至二十四文”(2)。粮食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多是在饥馑时期才会出现大范围的上涨。粮食歉收,甚至绝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会引起各种物价的较大变化,“粮贵物贱”的现象往往出现,粮食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灾民的其他财产价格则相对低廉。灾民为了生存,用手中的东西以极低的价格去换取粮食,以求得旦夕的.温饱。
物价上涨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影响
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给广大民众的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清朝统治阶层对这也有这深刻的认识,如乾隆十六年,乾隆曾说道:“楚省正、二月间米价自一两一、二钱至五、六钱不等,虽未至二两,而民食已难。”(3)粮价大幅的上涨,而基本的税收收入却没有降低,这使得农民的基本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生计,许多饥民不得不用尽一切的方法去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自身的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使得许多农民放弃从事农业生产,而进行逃荒,土地荒芜、劳动力流失成为常态。农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大量地向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和开发,这些也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总之,物价的大幅度上涨严重打击了农民原本就脆弱的生存,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对社会生产的破坏不言而喻。
物价的大幅上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对物价上涨也深有感触。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而基本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增加,清朝的各级官员为了自身的提升和晋级,而出现了大量的“冰敬”、“炭敬”、“别敬”、“别仪”、“年敬”、“节敬”、“瓜敬”、“笔帕敬”等名目繁多的开支,这种情况必然会使得他们去剥削普通民众,官员的清廉程度也可想而知。清代许多制度承袭于明代,因而各级文武官员俸禄极为微薄,“火耗”是官员收入的一大部分,雍正时期,由默许地方文职官员私征耗羡改为官给养廉。从表面上看,外官新得养廉之银,使得他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强,但实际上由于物价的波动并未得到什么实惠。养廉银的开支,不足以应付日用、办公和应酬,官员们只好以其他名目获取钱财。军队官员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使得军队中的人生计难以维持,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乾隆中期以后,贪污成风、吏治腐败,或许可说是受到了这一现实的影响。
2、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物价是因生产量和货币量等外在量性因素而变动的数值。(4)本文认为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产生的压力、市场中流通的货币过多即通货膨胀、国家粮储过多等方面造成的。
物价上涨与人口压力
粮食涨价与人口激增有着很大的关系,清朝以来实行的取消人口税的“摊丁入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殖,这在清朝初级对于恢复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殖陷入一种快速增加而无法控制的状态,这就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沉重压力,乾隆年间的人口问题更加明显,人口对土地形成的巨大压力。乾隆时期,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乾隆十六年(1741年)统计全国人口亿,四十年(1776年)达亿,五十九年达亿。(5)即在半个世纪之内,中国人口增加一倍还要多。而耕地面积则增长有限,仅仅增加了千万亩,难以满足大量人口增加的粮食需要。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技术革命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粮食总量的增长就十分有限,市场上有着大量的粮食空缺而无法填补,这就导致了粮食的奇缺,使得物以稀为贵,粮价就居高不下。乾隆也不得不承认人口的压力:“况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物产祗有比数,而日用日渐加增。”(6)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另外,乾隆时期物价上涨与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和银钱比价的波动有关。清朝前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度发达,对西方国家的商品需求量不大。而中国的瓷器、丝绸在西方国家则属于高奢侈品和消耗品,需求量极大。西方国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没有足够吸引中国的产品,不得不用白银来中国购买相关产品,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使得中国的银钱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白银从欧洲流入”(7)。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同时,清政府投放流通领域的制钱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白银和制钱数量的增强使得“钱贱物贵”的现象持续不下,这对百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物价上涨与国家粮储
为保证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有效掌控、对灾荒救济的有效救济,清代国家有着完备的粮食储备制度。乾隆时期的粮食储备尤其丰富,这也成为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乾隆曾说:“乃体察各省情形,米价非惟不减,且日渐昂贵。不独歉收之省为然,即年谷顺成,并素称产米之地,亦无不倍增于前……细求其故,实系各省添补仓储,争先籴所致。”(8)
为了控制仓储过多,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乾隆曾下令暂停采买和纳谷捐盐,只允许在丰收年景和丰收地区少量采买。乾隆十三年更明确下令,各直省常平贮谷数量,应按照康熙年间旧额,多出部分以次出粜,或拨运补邻省不足。与此同时,乾隆还指示要充分发挥常平仓调剂粮食供应的作用。常平仓每年除了按“存七粜三”原则进行周转外,还要在荒年米贵之时,压价平粜,以赈灾民、抑粮价。
乾隆时期物价特别是粮价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是粮食供不应求、生产量与货币量等矛盾激化的结果。首先,人口的增长加重了对粮食的需求,在生产水平以及社会整体的生产量没有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政府的粮食储备较之前期又比较多,虽然仓储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调节物价的作用,但因政府采买过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更加少。另外,乾隆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银钱又多于正常的需求量。供大于求,势必导致物价的持续上涨。
总之,乾隆年间出现的物价上涨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它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梦博.被物价支配的经济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张研.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钱泳.履园丛话(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
[7]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M].台湾《近代史料丛刊续编》影印本.
[8]张国辉.晚晴钱庄和票号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9]周志斌.试论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的粮价平抑政策[J].学海,1995(4).
[10]江太新.关于清政府粮食价格政策的考察[J].经济研究,1990(3).
[11]崔宪涛.清代中期粮食价格发展趋势分析[J].史学月刊,1987(6).
论中国饮食文化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关键词:饮食文化 饮食 文化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二、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三、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红楼梦>>中有三分之一篇幅描述了饮食文化,主要的有:41回:茄鲞\螃蟹小饺儿62回:鸡皮虾丸汤\酒酿清蒸鸭40回:鸽子蛋83回:燕窝汤16回;炖肘子35回;莲子羹49回:蒸羊羔80回:油炸焦骨头87回:火腿白菜汤19回:腊八粥62回:寿桃《红楼梦》是一部写社会、写人生的百科全书。书中有关饮食生活的内容散见于各章各回,林林总总,至繁至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宝典。 《红楼梦》中写到的饮料、糖果、茶食点心、菜肴羹汤,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清代前期饮食生活中的最高水平,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写这些饮食生活的时候,总是结合原料产地、烹饪技术、生活习惯、民情风俗、礼仪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历史掌故……从而赋予饮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原创〕《红楼梦》与饮食文化》《红楼梦》与饮食文化《红楼梦》是一部传世的宏篇巨著,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其精彩之处,不仅是众多个性人物细致传神的描写,也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曲折安排,让人痴迷的还有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中,最为精彩的当属饮食文化。通过曹雪芹细腻温婉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明清时代贵族家庭的豪华菜肴,以及许多精美的江南小吃。更精深的是,作者将这些文化巧妙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给故事增添了更多深层次的寄寓,从侧面辅助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同时又给作品带来了更多的文学情趣与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很多篇幅描述了贾府众人多彩的饮食文化:例如生日宴、省亲宴、灯谜宴、螃蟹宴、合欢宴等大小的宴会。其中所描写到的食品更是琳琅满目,主食、点心、菜肴、果品、补品等数百种,品目繁多,精美绝伦。光是所提到的粥饭就有好些种,碧粳粥、燕窝粥、江米粥、鸭粥、枣粥、腊八粥、绿畦香稻粳米饭、白粳米饭等。不同的等级人员吃不同的粥饭,可见饮食文化也是分等级制度的。还有各种的点心糖糕,奶油松酿卷、桂花糖新蒸栗粉糕、酥藕粉桂糖、糕鸡油卷儿、豆腐皮包子等。鸡髓笋、火腿炖肘子、火腿鲜笋汤、炸鹌鹑、糟鹌鹑螃蟹、燕窝、鸽子蛋等名贵菜肴也让人应接不暇。可见这部作品的饮食包罗万象,再结合故事情节来读,令人回味无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姥姥进荣国府,在招待她的馔品中,有一款菜名为“茄鲞”。刘姥姥尝了尝这茄鲞,说:“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然后她请教了凤姐,询问此菜的做法,回去也弄着吃。当时凤姐就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样,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刘姥姥听后说:“这该要多少只鸡才能做好啊。”的确,这种菜肴只是贵族家庭所能食用的,像刘姥姥这样的平民,一辈子也无法享用到。然而这些菜肴并非曹雪芹凭空想象,都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反应了清朝贵族饮食的丰富以及贾府奢华的生活。还有一则与刘姥姥有关的饮食是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王熙凤为了讨贾母的欢心,故意让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搞出些笑话来取乐。拣一碗鹌鹑蛋放到她面前,而这个刘姥姥也十分识趣,有意卖傻,博贾母一笑。于是高叫:“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然后瞪着眼睛,直视鹌鹑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她拿筷子捡鸽子蛋,几次都夹不起来,就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蛋也小巧。怪俊的。”王熙凤笑着告诉她:“一两银子一个呢!快尝尝吧,冷了就不好吃了。”她好不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上。刘姥姥叹口气说一两银子掉在地上连个响声都没有就不见了。在这看似一场笑话的背后,实则又有着辛辣的讽刺含义。这段故事,不仅讽刺了贾府奢华挥霍的生活,与平民之间天壤之别的对比,也写出了贵族之家食馔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使人物形象上在一些小细节上更加丰满,王熙凤为了逢迎贾母,拿刘姥姥来取乐,而刘姥姥这乡下婆子,也懂得迎合她们。可见饮食与人物性格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红楼梦》中的饮食还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贾府几百人都是由厨房来管饭,而且都是按照个人的等级所分的。贾母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从小生在富贵之家,一生荣华相伴。她的菜是“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她爱吃糟鹌鹑腿,还喜欢吃野鸡,喜欢吃甜烂之物。贾母吃的饭是红稻米粥,书中曾写过,那日是贾珍的妻子尤氏伏侍贾母吃饭,贾母饭毕,尤氏这才上桌吃饭。这一天,探春宝琴也在贾母那吃饭,贾母吃的红米饭没了,然后丫头就给尤氏装了碗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这时贾母便说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可见,在贾府里奶奶和丫头吃的饭是不同的,当然这是贵族家庭是一种必然。在贾府中,王熙凤吃的是“桌上碗盘森列”,“满满的鱼肉在内”。而她的丫头平儿每顿只有“四样分例菜”。平儿是王熙凤的得力助手,也是贾琏房里的人,却也没有与王熙凤在一起的用饭资格,就算王熙凤允许她一起用饭,平儿也不敢和主子平坐。贾府中的饮食分等级制度,一直都是主仆有分。但是在怡红院里,就没有这般严格的规矩了。贾宝玉多次与丫头们混在一起吃饭,不分早晚,也不分主仆。芳官因为肚饿先叫了饭,厨房柳家送来个食盒,里面有“一碗虾丸鸡皮汤,又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可芳官见这些菜却嫌油腻,“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拣了两块腌鹅就不吃了”。而“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卷酥,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这描写是多么的轻松自然,绝无那些严格的等级制度。由此也见贾宝玉平易近人,不分尊卑,丫鬟都敢跟他打趣。还有一回是“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因对死去的金钏儿有愧,曾哄她的妹妹玉钏儿吃莲叶汤。而这莲叶汤却非同寻常,是元妃省亲时的备膳,制作相当繁复,因宝玉要吃,也只做了十碗。可是对宝玉来说,再贵的汤也比不得哄玉钏儿开心。这些饮食描写同时也写出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他的怡红院饮食氛围是极其轻松自然的。在《红楼梦》中通过很多的饮食描写,也揭示出贾府里的人情冷暖。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写着贾母快吃完时,将自己吃的“红稻米粥”给她喜欢的得力孙媳妇王熙凤送去,又将贾政送的“鸡髓笋”和自己的一盘分例菜“风腌果子狸”给她钟爱的“两个玉儿”,宝玉和黛玉送去,最后还将自己分例菜中的一碗肉给曾孙子贾兰送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在贾母的心中谁亲谁疏。她将自己喜欢吃的菜分给了她平日疼爱的人吃。其实,林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送菜时她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两个玉儿,一直是她最疼爱的,林黛玉的地位高过贾府的三个姑娘和宝钗。可是就在宝玉提亲时,为何贾母一心就想着金玉良缘的薛宝钗,而忘了她一直疼爱的亲外甥女林黛玉?这是八十回以后的,我也不能做出更多的考究。但是从前八十回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也不会少于宝玉。还有一段也写出了人情的冷暖,写出仆人之间的矛盾。有一次迎春的丫头司棋很想吃一碗炖得嫩嫩的鸡蛋,便打发小丫头莲花去吩咐厨房柳家。可是柳家却欺负迎春是个没脾气的老实人,推三阻四的不肯做。这时,莲花儿指责柳家,“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的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你忙的倒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在这里可以看出,大观园中就连饮食都有很多的矛盾。因为主子的不受宠,主子的软弱,她们的丫头也会跟着不被重视。柳家对怡红院的丫头好也是有原因的,不仅是因为贾宝玉的地位高,还有一个原因是,柳家的女儿柳五儿生得标致,想去怡红院里应名儿。这也就难怪柳家对怡红院的丫头更加的殷勤了,其实都是有目的的。《红楼梦》中的饮食与人物情趣还有诗歌也有着趣味关联。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吃鹿肉这一段也是描写得妙趣横生。当史湘云听到贾母说还有一些新鲜鹿肉,便想到和贾宝玉一起拿到园子里弄,又玩又吃。接着,众人到了芦雪庵后,独不见他二人,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林黛玉真是冰雪聪明,都猜得到他们的心思。果真,李婶过来说:“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商议着要吃生肉呢……”湘云和宝玉动手割肉烤着吃,肉香四溢,引来了众位姑娘。史湘云在这里是最为潇洒的,她一面吃,一面说:“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 林黛玉笑着说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诗性气质的林黛玉一直以来对美好的事物极为的珍爱,然而事实上她也爱吃。薛宝钗对宝琴说,林姐姐身子弱,不然她也爱吃。湘云更是激昂地回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这句话一直都让我极为欣赏,从而让湘云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曹雪芹借史湘云之口淋漓尽致地骂那些酸文人,这段吃鹿肉的描写的确非常的妙。后来史湘云果真吟出了好多诗,应和了她的锦心绣口之句。还有一次是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在这里写出贾府在金秋赏桂花吃螃蟹,大家临池垂钓,把酒赏菊,吟诗吃蟹的情景让人读来生动有趣。当时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等众位姑娘都在场,丫头煽炉子,蒸螃蟹,煮茶烫酒,李纨和王熙凤在两边侍侯贾母和王夫人。众人咏完菊花诗,贾宝玉又作螃蟹吟。后来薛宝钗写了一首螃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被人认为是曹雪芹借她之口所咏的螃蟹绝唱。贾府的这餐螃蟹宴,足足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后来刘姥姥感叹说:“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这一顿对贾府来说,也算是节俭的,可是却可以够庄稼人过上一年。真的是“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红楼梦还有许多精细的饮食描写,比如薛宝钗让林黛玉吃燕窝,薛姨妈留宝玉用饭,除了吃糟鹅掌鸭信等南方风味的菜肴,还有酸笋鸡皮汤。宝玉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让李奶妈给吃了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红楼梦》中关于饮馔的描写十分细腻丰富,这些精美的食物,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民饮食生活状况,也可以通过贾府的诸多盛宴,看到当时上层社会的一些奢华的风气。从而给故事情节添了更多的趣味与深刻的内涵,人物形象也在此得以更鲜明的展现。《红楼梦》记载了很多清代的饮食习俗与饮食文化,也记载了许多江南的精致名点小吃,为研究中国的饮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钦天监。钦天监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机构。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秦、汉以来至南朝,以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唐代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宋、元设有司天监,与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并置的机构。元朝还设有回回司天监。明、清则改名为钦天监。每岁冬至日呈奏明岁大统历,移送礼部颁行。现知明代钦天监除刻印过《天文刻》外,主要是负责印造每年奏准的《大统历日》。自明朝后,开始有欧洲传教士加入钦天监,洪武二年(1369年)阿拉伯鲁密国的黑的儿、马德鲁丁、马哈麻父子先后出任钦天监正。清初,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订正“时宪历”。清政府上台,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编制新历法颁行天下,代替前王朝的日历。多尔衮命令钦天监官员负责新历法的修订。当时钦天监官员使用中国传统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推算出天文现象出现的时间与实际发生时间差距较大,影响到新王朝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多尔衮对此十分不满,召见汤若望询问有关技术问题。通过同年八月对日食时间的测定,三种历法优劣顿现,汉、回历法分别相差二刻、四刻,而“西洋新法”的测算结果丝毫不差。清政府当即宣布采用西洋新法,将新历书赐名“时宪历”,不久汤若望便接任钦天监正。 (来源于2010年5月9日《中国气象报》)
清朝没有钦天工这个部门。但是有钦天监。钦天监,是官署名,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明朝正式设立钦天监,至清朝时官职沿明制,仍属钦天监。
一 天历的创行天历的创制,据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天王改历诏说:「前南王困桂平,见天启天使将天历畀南王看」。这是故神其说的天历神授的说法,其实是冯云山于清道光二十七、八年(一八四七—一八四八年)间在桂平县狱中时,创造出这一种新历法。冯云山「通星卜」,曾学习天文历算。天历应该出自具有这一门学识的人的创制。天历的颁行,始天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正月初一日。辛开元年,太平天国还用夏历。现存天命诏旨书载有天王辛开元年「又八月初七日,时在永安」的一封诏书。「又八月」,就是「闰八月」,天历没有闰月,这年夏历闰八月,可见辛开元年太平天国还用夏历。又考太平天国新历书第一次为清方获得的是清朝差大臣赛尚阿的兵士于咸丰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检得的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新历,据此可知天历是到壬子二年正月初一日才颁行的。天历既在金田起义前创造,为什么不在太平天国辛开元年颁行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改正朔—正月初一日都是在王者易姓之后,而洪秀全登天王位是在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这年正月初一日,他尚未登位,因此不能先改正朔,故辛开元年仍用夏历。天历颁行于壬子二年正月元旦。这年冬,大军在武昌度岁,其除夕,正当清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天王选妃,各馆进贡,各馆给猪钱度岁,武昌城中到处过天历岁除。当时太平天国所过的除夕乃是天历除夕,已与夏历除夕的日序不同了。太平天国推行天历情况,自从颁布天历后,凡克复的地方,都立刻行使天历,民间契卷必须遵用天历。每遇天历新年,无论朝内、军中、民间、都金鼓喧天,爆竹如雷,举国欢欣,庆祝新年。就是远离通都大邑的乡镇,也都「燃通宵巨烛,放爆竹」,来「庆令节」。而在同是僻远乡镇,当夏历新年的时候,却「无闻一爆竹声」。由于当时在太平天国克复的地方都行使天历,民间把天历都记熟了,因此,到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统治者再度恢复夏历。但太平天国所改干支的字,民间还是照样使用。时人有两句诗道:「不觉草茅忘忌讳,亥开丑好未全芟」,就是咏这件事。太平天国推行天历的效果居然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当时英国人麦都思有观天历的推行可证太平天国确有进步及改革能力与趋向的评论。二 天历的历法甲 天历的内容和形式天历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不用闰法;单月(正、三、五、七、九、十一)大,三十一日;双月(二、四、六、八、十、十二)小,三十日。每月一节、一气。节为月首。从初一日开始,大月十六日(立春、菁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六节),小月十五日(惊蛰、立夏、小暑、白露、立冬、小寒六节);气为月中,大月从十七日开始(雨水、谷雨、夏至、处暑、霜降、冬至六气),小月从十六日开始(春分、小满、大暑、秋分、小雪、大寒六气),俱十五日。兹将癸好三年新历卷端五王献历本章和天王御批及正月份日历列于后,以见天历的内容和形式:前导副军师南王冯禾乃师赎病主杨左辅正军师东王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肃后护又副军师北王韦暨左军主将翼王石伏奏我主我兄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为治历定时事:当今天父上主皇上帝开大恩,差我主降凡为天下太平主,真是太平天日,平匀圆满,无一些亏缺也。故臣等造历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俱十六日,余俱十五日。我天朝天国永远江山万万年,无有穷飞,乃是天父上主皇上帝差遣我主降凡旨意也。其余从前历书一切邪说歪例,皆妖魔诡计,迷陷世人,臣等尽行删除。盖年月日时皆是天父排定,年年是吉是良,月月是吉是良,日日时时亦总是吉是良,何有好歹,何用拣择。凡人果能真心虔敬天父上主皇上帝,有天看顾,随时行事皆大吉大昌也。今臣等造历既成。谨献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作主颁行。御批 准。奉旨造癸好三年新历颁行天下。正月建甲寅牛宿初一壬寅牛 立春初二癸荣女初三甲辰虚 礼拜初四乙巳危初五丙午室初六丁未璧初七戊申奎初八己酉娄初九庚戌胃初十辛开昴 礼拜十一壬子毕十二癸好觜十三甲寅参十四乙荣井十五丙辰魁十六丁巳柳十七戊午星 雨水礼拜十八己未张十九庚申翼二十辛酉轸二十一壬戌角二十二癸开亢二十三甲子氐二十四乙好房 礼拜二十五丙寅心二十六丁荣尾二十七戊辰箕二十八己巳斗二十九庚午牛三十辛未女三十一壬申虚 礼拜献历本章对造历的理法和对旧历书的革命作了扼要的说明。接着便是日历,从正月起至十二月,接月编排。它的内容至为简明:数字和干支是记日序。二十八宿是记礼拜。立春是每年第一个「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日,所以在正月初一下记明「立春」二字。雨水是每年第一个「气」,立春与雨水距离十六天,所以在正月十七下也记明「雨水」两字。凡二十八宿排到房、虚、星、昴那一天就是礼拜日。正月初三排到虚、初十排到昴、十七排到星、二十四排到房,正是礼拜日,所以都在下面注明「礼拜」二字。「壬寅」「癸荣」等是干支,干支纪日,自殷代行使起,相续不断,而又一天不错,所以天历把它保留下来。至于旧历书上一切吉凶宜忌、生克休咎等迷信思想,尽行删去。又太平天国以「丑」音近于丑,乃改为「好」;「亥」音近于害,乃改为「开」;「卯」音近「冇」,广州糸方言,冇作没有解,乃改作「荣」。东王杨秀清答覆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条诰谕说:「干支内名号,因以声音不雅,故为改之」便是。又因「鬼」字是太平天国忌讳的字,所以把二十八宿中的「鬼宿」改为「魁宿」;因避东王杨秀清讳,乃把清明节写为菁明节。这是天历用字不同的地方。到己未九年后,又命史官作月令,把每年节气、草木萌芽都记录起来,附在第二年的同一月份日历之后,以供农民耕种的参考,如辛酉十一年四月份日历后附庚申十年四月萌芽月令记道:立夏一南方地暖,落贰造谷种,落番薯秧,种膏〔高〕梁粟。立夏二种白豆,北方地寒,亦有至此日始落谷种。立夏三种油麻立夏四北方地寒,始种包粟。立夏八金银花开,芍药花开。立夏九种青蓝。立夏十 种黄麻。立夏十四下雨。小满一北方地寒始插田。乙天的基本法则天历是一种以节气定岁时的太阳历,可以叫它为四季历法。节气就是依着一年里气候的变化,平均地排成二十四个节次,所以叫做节气。地球以二十三度半的倾斜依黄道环绕太阳周年运行,因而在一年中有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一年中白天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一天叫做「夏至」;白天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一天叫做「冬至」;夹在中间、昼夜平分的两天叫做「春分」和「秋分」。黄道的一周是三百六十度,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黄道上的位置,各占九十度:春分在黄经上是零度,夏至在黄经上是九十度,秋分在黄经上是一百八十度,冬至在黄经上是二百七十度。在这四个节气各九十度中,各匀分为六个节气,每个节气的间隔为黄经十五度,每年便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到达的位置,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太阳在春分点的时候,就是太阳在黄经度等于零的时候叫做春分。从春分起,黄经每隔十五度便是一个节气,顺序叫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三十度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三十度为一中气。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每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排在月初,中气排在月中。节气主要是表示气候的变化。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气温」和「雨量」;雨、露、霜、雪一般又称「降水」,都包括在广义的「雨量」里面。试把二十四节气加以分析,就可知它和气候的关系。(1)关于四季的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共八个节气。春分和秋分,是表示昼夜平分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是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到临的两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春、夏、秋、冬四季里每季开始的四个节气。(2)关于气温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共五个节气。(3)关于雨量(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共七个节气。(4)其他关于农事方面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共四个节气。气温和雨量,是气候的主要因素,四季的变化,也是属于气候的。所以节气主要是依据气候的变化把太阳一年在黄道上匀分为二十四个相等的位置,使农业上跟了每个节气的降临,便来做一定的农业工作。它是为农业服务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学和气象学上的伟大创造和发明。其中的夏至和冬至,称为「二至」,春分和秋分,称为「二分」。在西欧,也有这四个节气,但是他们除这四个节气外,就没有别的节气了。只有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最能掌握与农事最有关系的气候。他们精究历象,根据气候的变化,把一年匀分成二十四个节气,除二至二分外,比西欧和各国更细致地更精密地多了二十个节气。远在距今四千多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知道利用黄昏时星宿出现来定一年四季的方法。书经尧典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就是根据鸟、火、虚,昴来定四季。把这四个星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到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有了二至和二分的四个节气。孟子离娄章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和夏至叫做「日至」,冬至叫「日短至」,夏至叫「日长至」。从孟子所说的话,可知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已经很有把握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就决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了。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是在每季之中。既有了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于是由于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到西汉初年,其余二十个节气也都确立了起来〔一〕。到了这时,可以表示气候变化和提供农耕日程的二十四节气,便全部完备了。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农业生产,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千多年来,我国农民耕田、播种、收割,都是按照节气办事的,他们依据节气来断定时令,农事的进行就有了根据,用不到再仰观天象了。我国自古以来,行使夏历。夏历以月亮绕行地球一周作为一月,它的历年长度不和回归年相符,所以夏历的日期和气候变化没有固定关系,这样于农业生产很不方便,于是夏历既设置闰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并在安排年、月以外,再设置二十四节气,来弥补日期和气候变化不符的缺陷。夏历一年比阳历一年短十一天多,因此夏历每年同一节气要比前一年移后十一天左右。夏历闰月的长度是三百八十四日,比阳历年还长十九天。遇到闰月之后,那年节气又要比前一年提早了二十天左右。这样,同一节气在夏历不同年份前后相差可达一个月。所以二十四节气固然弥补了夏历日期和气候变化不符的缺陷,但是,也正由于二十四节气的设置,突出地显示夏历「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的大缺点。上面说过,节气是符合地球环绕太阳的黄道的,黄道匀分为二十四份,排成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符合周天三百六十度,匀分为二十四份,在黄经上每隔十五度,列成一个节气。地球绕太阳一周是阳历一年,依了一年的轨道,平均排列起来的二十四个节气,所以节气是完全符合于阳历的。夏历日期和气候变化没有固定关系,而二十四节气却概括地表示了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农民们世世代代都是按照节气从事农业生产。「那末,何不如把夏历废掉呢」?「为什么不干脆用节气来定岁时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世代实践之后,他们提出了问题和要求。这一个问题和要求,经过北宋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沈括初步提出了回答。他指出夏历「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的大缺点。认识到「凡积月以为时,四时以成岁,阴阳生杀变化之节,皆主于气」的历理。故建议:「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十二月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至于月亮的圆缺对寒暑的季节无关,只要在历书上注明「朔」、「望」,以备参考。他以宋元佑元年(一○八六)孟春、仲春为例:「孟春小,一日壬寅,三日望,十九日朔。仲春大,一日壬申,三日望,十八日朔」。沈括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部份,共十二个部份。每一部份含两个节气,一个节气居首,一个节气居中。例如立春为孟春第一天,雨水居孟春之中;惊蛰为仲春第一天,春分居仲春之中。他用气定岁时,不用朔定岁时,所以说「更不用十二月」,但他仍借用月的名,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相间,不置闰月。他认为用这种历法,「则四时之气常正,岁政不相陵夺」,「简易端平,上符天运」,跟四季时令完全一致,又整齐划一,易于记忆,便于计算了〔一〕。沈括这一个用节气定岁时的改历建议,实在就是废除夏历而用阳历来代替,不论从天文、气象、风俗、习惯那一方面来看,都比夏历合理而方便得多。但是,在封建时代一切都须要尊圣法古,如有轻议古法,那便是离经叛道。当时一般人认为自从尧帝行使夏历以来,已有三千多年,有谁可以变更古法呢!所以沈括的建议只有得到「怪怒攻骂」的结果,而当然是不会有实行的可能了。在沈括提出这一个新历法七百六十五年之后,金田起义,反封建的矛头在文化战线上首先指向夏历。第二年太平天国就颁行了同样的新历法天历。天历采用节气为制历的基本法则,分一年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以十二节为十二个月的开头,以十二气为十二个月的月中,而以立春为岁首。太平天国颁行这一个以节气定岁时的四季新历法,说明它是反映当时中国农民的要求,符合当时中国农民的愿望而产生;也说明它只有到了反封建的太平天国,才得见于实施。丙 天历的分析〔一〕天历以节气为制历的基本法则,是一种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这是天历对夏历革命的方面。但是,天历对夏历的构成的个别部份,却还有继承的地方,也有借用的地方。所以要明白天历的各个构成部份的来历,还须对它进行分析的研究。天历的内容可以分析如下:节气(如「立春」)岁实(一年日数三百六十六日)年名(如「癸好」)月名(如「正月」「二月」)月建(如「甲寅」)日名(如初一「壬寅」)日宿(如初一壬寅「牛」)月宿(如正月建甲寅「牛宿」)礼拜(如初三甲辰虚「礼拜」)以下就这九项,一一探索它的来历。A 节气节气是太阳历的骨干,太平天国创制天历,采用节气作为制历的基本法则,这是最有见解而能掌握到关键性的地方。中国历术上有「朔」与「气」之分,朔系太阴关系,每月朔望,都从太阴而定;气为太阳关系,每年节气,都从太阳而定。因中国历术是从冬至起算,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以冬至为代表,所以称节气为气。节气的定法有两种。中国古代历法采用的叫做「恒气」,就是把岁周匀分为二十四等分,每一节气占全年日数二十四分之一,约一五·二一八七五日,即十五日有奇,所以又叫做「平气」。到清代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颁行时宪历,始改用「定气」注历,以太阳实到之时为准,如冬至前后,十四日有奇为一气,夏至前后,十六日有奇为一气,其馀节气也各不同,故各节气的日数不平均。太平天田制历,为求平匀整齐起见,故定节气不有定气,而用恒气。天历采用恒气,又因调剂十二个月的单双数便于记忆,故对自汉以来的分配法稍有变动。汉代人推恒气,以四年为一组,因每一气的日数是一五·二一八七五,二十四气在一年后,还有奇零,必到四年然后成为整日,周而复始。今将古四分历的恒气日数,与天历对照如次:古四分术的恒气,四年里面,气与气的距离日数不同。例如流沙坠简著录的西汉永光五年壬午(前三九年)历谱,有冬至及立春的注入。十[一]月辛丑朔小巧玲珑十日庚戌 冬至十二月庚午朔大 七日丙申 立春此时所用为太初历,在“午”、“戌”、“寅”年,应查第二年一行的日数,惟冬至以后,属于下年,在“未”、“亥”、“卯”年,应查第三年一行的日数。第三年由冬至到立春,共四十六日(第一、二年都四十五日),永光谱由庚戌至丙申正距四十六日。所以古代用恒气都很严格。天历要在一年里面使恒气各有固定的日数,就难再求同古代恒气那样的准确了。知天历所定一年的恒气与古不同,天历的节气当更不能与清咸丰时用定气的时宪书各节气全合,但其关系究如何,亦不难由推算而知。今试推清咸丰元年、二年的定气冬至及立春如下:清咸丰元年 十一月初一日 壬子 儒略周日 二三九七四七九 冬至 下午五时三十六分公元一八五一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十一月十八日 冬至早一日清咸丰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丙申 儒略周日 二三九七五二三 立春 下午十时二十九分公元一八五二年二月四日 立春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正月初一日 立春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丁巳 儒略周日 二三九七八四四 冬至 下午十一时二十八分公元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冬至清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壬寅 儒略周日 二三九七八八九 立春 上午四时二分公元一八五三年二月四日 立春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正月初一日 立春天历的历元,可以说是壬子二年的立春日,这一天确是一个定气的立春日。事有凑巧,癸好三年的立春日,也遇到了定气的立春。这可见太平天国编排天历是开始于壬子二年,其出发点的立春日,是借用了当时时宪书及阳历的定气立春,确与天象相合。而二年的立春,距三年的立春,事实上也恰是三百六十六日。但这仅是闰年的现象,并不是年年同这样,故向前推辛开元年的立春即提早一日(通常系阳历二月四日立春),向后推甲寅四年的立春已错后一日,以后约每四年增加错后三日。于是到己未九年遂有「四十年一干」的修订办法。兹再将太平天国十九年间的立春日与阳历对照如下〔一〕:由此表可见天历的编排开始于壬子二年,这年立春与天象合,即定气的立春日。辛开元年乃逆推的,故冬至及立春日都错前一日。甲寅四年则错后一日。以后每遇阳历闰年的次年,即少错一日,因阳历闰年,同是三百六十六日。B 岁实岁实,就是一岁里面实在的日数。天历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有人以为采自公元一八五二年的阳历,这一年正是阳历的闰年,全年三百六十六日。其实,天历的编制者是懂得阳历的(论证详第三节),可以肯定他们不会错误地以阳历闰年的日数来做岁实的。我从前因见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前,往往附会儒家书籍中所说的帝就是他们所奉的上帝,曾经以为天历的岁实大约是采取书经尧典一岁「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基数。现在看来,天历的编制者是通晓历法的,他们也同样不会以尧典这个基数作为岁实的。太平天国之所以定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在献历本章上曾经明确地说到:「太平天日,平匀圆满,无一些亏缺也。故臣等造历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这就是说由于天历要求平匀圆满,反对置闰,所以定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C 年名天历年名,承用干支纪年古法,清代时宪书用它,太平天国天历也承用它。天历创制时曾参考清咸丰元年时宪书,这一年干支纪年名为辛亥,于是即据以推出下一年太平天国二年为壬子、三年为癸好(丑)等等。D 月名古代月名,乃依年始至年终每月的顺序排定,这是太阴月,以一次太阴圆缺晦朔为一个月。当殷商时代,如武丁时,即以一、二、三至十二为月名,闰年添一个十三月。祖甲元年(公元前一二七三年)才改一月为正月,沿用至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改用阳历,正月的名称,行用了三千多年。但天历正月的名,乃是太阳历的「节气月」,与以前的「太阴月」名同而实异。太阴月的正月,乃是一年里面春季第一个月亮之月。太阳历的正月(节气月),乃是当一年春季的开始,约占全季三分之一的一段日子,就是春季的首一段,共三十一日。二月三十日为中段,三月三十一日为末段,天历的月名意义是这样。夏、秋、冬三季,四月以至十二月也都是这样。所以天历的月名,只是代表一年中十二分之一的一段日子它的初一也不是日月合璧之朔。它将一节一气叫做月,不过是借用太阴月的名称罢了。E 月建月建,即干支纪月,也是中国古法。西汉以前,有月名而没有月建。以干支纪月,所纪的虽在太阴月的上面,实在乃是太阳月,即节气月。汉简中已有月建的设置,例如流沙坠简中著录的西汉元康三年(公元前六三年)历谱「正月廿日甲寅」下注一「建」字,即指正月为建寅之月。其法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字配十二支,注于每日干支之下,遇节日则重一字,所以十二节所建不同。古以建除附会吉凶忌宜,叫做建除家。但所谓「月建」,有支无干。以干支相配为月建的名,见于后唐同光四年(九二六年)具注历,其年「正月小建庚寅」。月建既是太阳历的月分,不计闰月(闰月分属前后两月的月建),故以配干支,五年而一周(六十月),凡甲、己年起正月丙寅;乙、庚年起戊寅;丙、辛年起庚寅;丁、壬年起壬寅;戊、癸年起甲寅。同光四年即天成元年丙戌,故正月建庚寅。清咸丰元年辛亥,正月建庚寅;二年壬子,即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正月建壬寅;三年癸丑,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正月建甲寅;四年甲寅,即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正月建丙寅;十一年辛酉,即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正月建庚寅,一一都合。但太平天国造壬子二年新历,却据清咸丰元年十二月建辛丑以次推求,而定正月建壬寅。可知天历的月建,乃沿用干支纪月的古例,承袭时宪书而定的。F 日名以一至三十或二十九,定每个太阴月的次序,也始于汉代。周、秦以上,但以干支做日名,不记日次的数字。干支纪日,是中国古代一种优秀的文化,其起源很古,究在何时,尚不可考,而就可以确切指定的殷代甲骨文材料来看,己有悠久的历史,为世界各国所无与比伦的。在库、方二氏所藏甲骨文字第一五九五版,所记为殷武丁二十九年,殷正十二月十五日庚申夜的月全食,相当于公元前一三一一年儒略历的十一月廿三日,儒略周日一二四二九0七。从这一回月食的那天庚申算起,到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丙子,儒略周日二四一九四0三,确实可靠,相续不断,而又一天不误的干支纪日,已用了三千二百二十二年,一百一十七万六千四百九十七日。若从盘庚迁殷算起,则有一百二十一万多天。这种长久的纪日法,实属可惊。若再上推,自更邈远。干支纪日原来与迷信没有关系。当殷、周时代,还仅以干支为日名,绝没有阴阳五行吉凶祸福的说法附会其间,汉以后乃逐渐增入许多迷信,到了清代的时宪书,可谓集其大成。太平天国制作新历的另一目的即在于破除迷信,所以把历书里面一切迷信说法一举而廓清之,真可说是二千年来历书上一大快事。但是,太平天国却保留有价值的干支纪日的旧法,就用干支来做日名。以干支为日的代表记号,一复古代干支纪日的本象,这是太平天国批判接受过去文化具有识力的地方。至于天历中的干支纪日,也还是承继自古流传的顺序赓继而记录的。太平天国创制的壬子二年新历,不但年名、月名、月建沿袭时宪书,日的干支,也同样是因袭时宪书。一个干支是一日的名,这一日,在久远而庞大的时间线上,有它固定的一点,这一点是不容移动的。这不但有儒略周日可证,二十八宿与节气也都可作证的。天历创始日壬子二年正月初一日新历与儒略周日对照如下:壬子二年 正月初一 丙申儒略周日 二三九七五二三G 日宿以二十八宿名附人历书,开始并没有迷信羼难其间,只不过是代表七日来复的四周,即用来记四个星期日子,从中国历书的沿革,就可以知道。汉代历谱残简,绝没有记星期日的影子,今所见后唐及北宋日历,才有「密」日的注入,密日就是星期日。后唐同光四年历在「正月六日甲午」上注一朱书「密」字,十三日辛丑,廿日戊申,廿七日乙卯都同。这六日、十三日、廿日、廿七日都正是日曜日。北宋雍熙三年(九八六年)丙戌岁具注历,更载有推七曜值日吉凶法,列有七曜名〔一〕。但七曜名不全载入历书,仅以「日曜」的「密」,注朱书在日干之上,如正月三日壬申,十日己卯,十七日丙戌等都是。以上两种,都不载「宿」名,实为宿名人历的前身。后于雍熙三年历凡二百三十二年,而有南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的残历〔二〕。这份残历仅六月的一面,由十六日至廿四日,这九日上都没有「密」字
我最近在研究清朝历史,大清帝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恢宏史诗,只是晚清时期,以慈禧为首的末代皇族,没有承启前人的雄浑乐章,一帮败家子,毁掉了大清的江山基业! 纵览大清十二帝,其中不乏雄才大略的康、雍、乾三帝,开创了大清盛世。十二皇帝,千秋功罪,史家自有评说。以在下看来,康熙皇帝,乃是最为了不得的一代帝王。真可谓“秦皇汉武,稍逊风骚。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清代康熙,雄才为略,无人可比”。在我开来,历代帝王,屈指数来,其文采武略,无出其右。清史记载,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科学家。康熙年间,西洋的自然科学传入中国不久,一般读书人都看不起。康熙却笃爱之极,以至到了废寝忘食,痴迷如狂的地步。康熙于数学、天文、历法、物理、生物、外语、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无一不懂。 同时,他十分重视科学,尊崇科学人才。 当他看到科学家梅文鼎著的《历学疑问》时,欣喜地说:“我留心历算多年,此事我能决其是非,将书留在这里,让我阅览后再发吧。”他仔细阅读,亲加批注,给予高度评价:“甚细心,且议论也公平,此人用力很深。”公元1705年,康熙在南巡途中,在船上亲自召见梅文鼎,一连晤谈三次。事后康熙对别人说,他自己虽然留心历象、算学方面的学问,但“此学如今通晓的极少,像梅文鼎这样精通的人真是罕见。”因此,他亲书“绩学参微”四个大字赠给梅文鼎,表彰他的成就。连康熙亲自主持编纂的《律吕正义》成书后,也立即寄给梅,请他审阅和指正。 康熙还把一些才华出众的中青年人才放在自己身边,亲加教导。他把通晓天文历法的进士陈厚耀召到南书房,“命至旁座”,亲自教授“西洋定位法”、“虚拟法”,又将陈厚耀召至渊鉴斋,“问难反覆”。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明安图,是蒙古正白旗人,在历象方面很有成就,官至钦天监监正。康熙帝发现他的才智与众不同,十分宠爱,外出巡幸时命他随行。一路上,康熙对明安图耳提面命,像老师和弟子一样,“受数学于圣祖仁皇帝,精奥异人”。康熙把梅文鼎、梅珏成召至宫中,令他参加历法和算学编纂工作,又教他“借根法”。梅珏成自称“供奉内廷,蒙圣祖仁皇帝授以借根之法 。敬爱而读之,其法神妙。” 康熙经常让大臣推荐民间有奇技博学者,“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直召蒙养斋”。由于康熙重视科技人才,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几项,也是这时完成的。其中《数理精蕴》一书,对当时引进的西方数学知识作了很有条理的编排,绘图立表,又同古代数学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是一部“贯彻中西之异同,而辩订古今之长短”的著作,被称为“实为从古未有之书,虽专门名家,未能窥高深于万一”,代表了当时数学发展的水平。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很多制度上都是比较完善了的,其中就包括妃嫔们的位份和制度,清朝时期的皇后是绝对的正宫地位,只要不犯一些原则性错误,那么其皇后宝座绝不会动摇。而且清朝时期皇后的服饰跟妃嫔之间也有最直接的区别,清朝皇后有很多专属图案和专属颜色,例如牡丹、凤凰、正黄色、正红色等,都只有清朝皇后可以用,这也是清朝皇后服饰的最大特色。
首先,本身牡丹花就是万花之王,所以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清朝后宫中,只有皇后的服饰上才能够看到牡丹花的图案,所以皇后平时穿的衣服上,虽然看起来跟其他妃嫔的款式、面料都差不多,但是其他妃嫔只能是杜鹃、芍药、玫瑰等花朵图案,而皇后却可以用牡丹花。
而在颜色方面,皇后在正式场合所穿的衣服,一般都是正黄色或者正红色,这也是皇后用来彰显正宫身份的方式,而且清朝只有皇后可以用两边对称的流苏,其余的妃嫔只能在其中一边扎流苏。
其次,清朝时期的妃嫔们有一种专门的衣服叫朝服,例如封后大典、封赏仪式等大型仪式才会穿,皇后的朝服上不仅会镶嵌东珠,而且还会绣五爪龙、凤凰等图案,衣服上的大部分刺绣也都是金线缝制的,看起来十分华贵,但是其他妃嫔,哪怕是宠妃或者皇贵妃,也是不能用皇后专属的图案或颜色的。
最后,清朝时期有一名富察皇后,她是出了名的节俭,所以平时其实穿着跟妃嫔们差不多,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她才会拿出自己的朝服来穿,平时嫔妃开会的时候,根本无法从服饰上看出来她是皇后,这也是她比较特殊的地方。
清朝皇室的服饰,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服饰按官的大小而决定官服得布料和图案。而后宫中的服饰也是非常有考究,后宫中从皇太后到妃嫔,从服饰、鞋履到配饰都有严格的限定。等级越高服饰越是华贵。皇帝太后服装上的图案多采用龙凤等象征高贵的事物,配饰方面则有黄金、珍珠,琥珀、绿松石和珊瑚等。礼服类一、朝冠清代皇帝朝冠分为冬朝冠和夏朝冠两种。清高宗夏朝冠冠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清皇帝冬朝冠夏朝冠冠形作圆锥状,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二、朝服清代皇帝的朝服也叫朝袍。它与龙袍的区别在于:一,龙袍无披领而朝袍有披领;二,龙袍为衣裳相连属的四开裙袍,而朝袍则为上衣下裳不相连属的裙式袍。皇帝的朝服分为冬朝服和夏朝服二种。冬朝服是皇帝在秋冬季里朝、祭之时所穿的柿蒂形、圆领、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连属的下裳为裙式的礼袍。其色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夏朝服大致形式雷同于冬朝服,是皇帝春夏季里朝祭时所穿的朝服,唯其色其制稍稍有别于冬朝服。夏朝服之色仅明黄、蓝、月白三种,其功用场合皆同于冬朝服。其制仅一种,披领及袖所用之色,整衣形式和花纹皆与冬朝服之第二式相同,唯其袍边均沿片金缘,并且根据气温的变化还有缎、纱及单、袷之分。皇帝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及时间来选择不同形制不同颜色的朝服。皇帝在大朝时着明黄色朝服;南郊祈谷、常雩时着蓝色朝服;东郊朝日时着红色朝服;夕月则着月白色朝服。
清朝可以说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一个朝代了,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了现代生活具有的高科技产品,比如相机,这也是有好多清代照片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吧。由于清朝历史的原因,所以也就让很多作家,将小说时代设定在清朝,并因此翻拍了很多著名的电视剧,也让大家对清朝后宫嫔妃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心,想要知道清朝的妃子是日常里是怎样生活的。影视作品里,清代后宫的妃嫔服饰都非常美丽,也让广大的女性对穿清代的旗袍充满了向往之心。
清代对于现代的影响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清朝的后宫嫔妃们穿的衣服,后来就慢慢发展为了旗袍,并从此流行了下来,知道今天,旗袍已经称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并且旗袍充满了东方女人的知性之美,能够完美呈现一个人的独特魅力,毫无疑问,旗袍是美丽的,并且是独特的,也是让人充满好奇心想让人了解的。除了旗袍外,还有现在流行的高跟鞋,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了,就是女人们每天穿的花盆底,虽然和现代的高跟鞋不太相同,但是也给高跟鞋在中国的流行打下了很厚的基础。
除了穿衣打扮上,还有日常行为上,清朝也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很深的影响。比如清朝已经开始了上几天朝就会放假休息一天,这也是现在工作制度是雏形吧。具有关人士回忆说,清朝老佛爷在每次吃放的时候花样都有很多,只是一顿简简单单的晚饭,就会花费好几百两银子,这是一家三口接近十年的花费了。由此可见清朝贵族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由此人们也创造了一个成语,就是满汉全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饭菜特别丰盛。
清朝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是自由的时代,虽然以前的生活方式还会在现今的社会中找到影子,但是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时代里活出新的精彩。
【清代】夏朝服,披领及袖俱用石青色加片金沿,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裳行龙爪,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头戴翎冠,颈饰朝珠,内着蟒袍,外加衫服,开衩内露的是衬衫,镶滚边长袄,低领袄衫多为圆领,右对襟,琵琶襟、衽大襟,扣襻系结,高髻,花钗,身穿对襟外衣,或水田衣,长裙的上层妇女。
中国朝鲜族的文学,是该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总称。朝鲜族的民间文学,包括民谣、传说、故事、"板说理"等种类。民谣中,以"劳动歌谣"起源最早,也流传较广,其中"渔歌"、"农歌"、"纺织歌"等都有数量很多的作品;"世态谣"和"时政谣",也对朝鲜族的历史生活有着真切的反映。朝鲜族的民谣不仅有分节的短歌,也有不分节的长歌,多保留有本民族古代歌谣的创作形式及韵律。在朝鲜族民间传说中最突出的是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说,《三胎星》、《金达莱》、《百日红》等作品,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朝鲜族中间被称为"民谭",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年轻的大力士》、《红松和人参》等。"板说理"是一种朝鲜族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由一人表演,夹唱夹叙地表现故事,流传至今的"板说理"传统演出本,有《春香歌》、《沈清歌》、《裴姬咒语》等多种。中国朝鲜族的作家文学,是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的。早期作家有金泽荣、申采浩等。在抗日救亡时期,金昌杰、李旭等人的作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代朝鲜族的主要作家,有李根全、金哲、任晓远、金成辉、林元春等多人。(一)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学�迁入初期的朝鲜族文学不仅继承和移植了朝鲜的文化遗产,并在新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创造出反映现实社会并具民族特色的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学作品,以生动的语言形式,通过神话、故事、传说、民谣等,记录下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并反映出他们的智慧、才能、思想感情和民族风俗、及理想和愿望。�传统民谣历史悠久、数量最多,反映了朝鲜族早期的劳动、生活风貌。《越江曲》和《盼君调》唱的是迁入初期“昌禁潜耕”,骨肉天伦亲情的《摇篮曲》、《太福悲歌》、《月亮,月亮》,妻泪送郎君的《阿里郎》在朝鲜族中广泛流传。《插秧歌》、《农夫歌》描绘出朝鲜族的勤劳风貌和乐观天性。也有讽刺贪官污吏的《墨册谣》和《阿也歌》、《牛大吼》等以及描写青年纯贞爱情的歌谣等。�民间故事歌颂真善美,抨击邪恶丑,其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代表作品有《金达莱》《海兰江》《红松与人参》《年轻的大力士》《烧炭的小伙子》《沈清的故事》《春香与李道令》等。�(二)作家文学:时代精神的强音�随着文化启蒙运动的发展,作家文学也发展起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朝鲜族文人和作品,他们或用朝文,或用汉文,执笔为戈,划出了时代的强音。�(1)诗歌的发展最为迅速,硕果累累。�早在清代,朝鲜族诗人李锴(1680—1755)就以其诗文造诣而名。他才学渊博,著有《睫巢诗文集》各10卷、《原易》3卷、《春秋通义》18卷、《含中集》5卷等,作品甚丰,仅《含中集》就收有450首诗歌。�申柽(1879—1922),朝鲜族诗人、教学家。原名申圭植,1911年自朝鲜到上海后加入同盟会,1912年加入“南社”,擅长五言、七言律诗,诗调慷慨激昂,很有魏晋风骨。遗著有《儿目泪》诗集收录140余首,表达了炽热的爱国之情。�李旭(1907—1984),朝鲜族诗人,1924年发表第一中诗篇《生命的礼物》;1942年在《在满朝鲜人诗集》中发表诗作;1949年后出版诗集《北斗星》和《北陆的抒情》;之后诗集《故乡的人们》、《延边之歌》、《长白山下》、《李旭诗集》和长篇叙事诗《风云记》陆续出版问世,其创作一直到1984年逝世才终止。�尹东柱(1917—1945),朝鲜族诗人,18岁即发表《一支蜡烛》、《没有明天》、《生与死》等现代诗歌。其诗大部分收录在诗集《天、星、风与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等待黎明》、《可怕的时刻》、《十字街》、《路》、《出口成章》等,表现出对黑暗统治的愤恨之情,被人称为“闪烁在黑暗夜空里的一颗星”。�金成辉(1933—1987),朝鲜族著名诗人,先后出版过抒情短诗集《百合花》、《野菊花》、《草坪》以及长篇叙事诗《说吧,长白山》、《一棵青松》、《在树荫下》、《爱情属于祖国》等,在朝鲜族读者中很受欢迎。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感情真挚,颇具民族、时代气息。�较有影响的诗集,有金朝奎编辑的《在满朝鲜人诗集》,1942年艺文堂出版,汉文版,收录李鹤诚、金朝奎等朝鲜族诗人的53首现代诗,是建国前出版的第一部朝鲜族诗人诗集,标志着朝鲜族现代诗歌创作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朝鲜文抒情诗集《飓风》由延边文化出版社出版,收录李旭、蔡泽龙等解放前从事创作的老诗人和解放后步入诗坛的15位青年诗人的23首诗歌,是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步朝鲜族诗集,在朝鲜族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金哲(1932- )中国当代的朝鲜族诗人。原名金龙燮,生于日本下关。幼年时曾随父飘流于台湾及南洋一带。1945年中学毕业后,做过小学教师。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某文工团任编导,创作了《血红的日记》等诗作。1953年转业到《东北朝鲜人民报》工作,发表了《拔界石》等作品。1962年起,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主席、延边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等职务。金哲的主要作品,多收入《边疆的心》、《东风万里》、《黎明》、《山乡之路》、《晨星传》和《金哲诗选》等作品集中。任晓远(1926-)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原名任镐,笔名百川、光芒、采玉,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幼年随父母飘泊,到中国黑龙江省定居。青年时代起,做过小学教师、土改工作队员、编辑和记者。1956年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后历任文学期刊《阿里郎》主编、延边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主席等职务。194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性作品,有诗集《金达莱》、《啊,母亲的怀抱》、《心灵的地平线》、《长白拾翠》、《人生在世》、《海兰江的杜鹃 》和《遥远的情思》等。�(2)小说的创作内容丰富,紧扣时代脉膊。�历史学家兼文学家申采浩(1880—1936)一生论著丰硕并发表了不少诗歌、小说和散文,其中短篇小说有《梦天》、《百岁老僧话沧桑》、《龙与龙的鏖战》等。此外,发表过抒情诗《思韩》、《你的》、《晨星》、汉诗《秋夜述怀》、《故国》、《北就偶今》及随笔《大黑虎一夕谈》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忧国思想。朝鲜族第一部小说集是1941年11月用朝文出版的《出芽的大地》,收录有当时活跃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作家全昌杰等人的短篇小说七篇。大部分作品以反映朝鲜族人民在黑暗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不屈的斗争为内容,深刻烙上了时代的印记。�1954年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朝鲜族第一部长篇小说《说吧,海兰江》(朝鲜族作家金学铁著)。这篇小说对后来朝鲜族小说创作的发展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它把许多壮烈动人的情节和社会背景联结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整体画卷,为朝鲜族小说创作提供了优秀典范。�1983年经裴永镇翻译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用汉文出版了朝鲜女故事家金德顺(1900—1988)讲的民间故事《金德顺故事集》,收录的故事优美动人,富于感染力,语言艺术风格独特,有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这本故事集是中国首次出版的民间故事家本人的专集,已翻译介绍到几十个国家。李根全(1929-)中国当代的朝鲜族作家。原名李根赫,吉林舒兰人。小学毕业后即开始做工,1945年起做过武工队员和土改工作队员,1948年到《吉林日报》工作,其后担任过《延边日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主席等职务。1951年开始文学活动,以写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货车》、短篇小说集《果树开花的时候》和长篇小说《老虎崖》、《苦难的年代》等。林元春(1937-)中国当代朝鲜族作家。吉林延吉人。1960年毕业于延边大学语文系。1958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历任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延边文联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副主席等职务。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亲戚之间》、《彩霞》和长篇小说《波涛上的爱情》等。你还可以在各大网站搜索有关知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很多的.无法一一列举
不好意思才看到你的提问,这是我以前在新浪博客里整理的一些,按照类目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语言语法类: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中日韩三语言“体”的对比母语为英语和韩语的汉语学习者表形量词习得研究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韩汉定语对比以及韩国学生的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谚语对比研究韩汉生命体量词对比研究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对中国学习者的韩语惯用语、俗语教育研究韩版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汉韩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韩籍学生使用“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基于汉韩对比的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研究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过去时教学方案汉语词汇与韩国语汉字词的比较研究中韩同形词对比研究汉韩语言中的误导词的对比研究及对韩汉语教学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研究韩国语‘(?)’与汉语‘眼·目’的语义扩张及对比研究关于韩中广告语言的考察韩国学生汉语“了”字用法的偏误分析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汉韩成语比较研究汉韩量词对比研究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从学习观念的视角论高职英语折中主义教学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对韩谦语教学研究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研究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青岛市航海运动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汉韩量词及其对比研究关于日中韩“拒绝”的表达方式对韩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兼语句的比较研究汉韩“比”字句对比分析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把”字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汉语波斯语名量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韩国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文化类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韩国的民俗文化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中韩文化交流研究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从炸酱面看中韩的饮食文化 文学翻译类中韩文学交流研究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韩国语中的汉字词韩国语中的外来语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1970年代小说研究黄顺元小说研究或者以下段落能给你韩语论文题目找寻上一点灵感!!艺人?(可以和中国的艺人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出道的历程)饮食?(泡菜文化~或者和中国对比,色香味上比较)国际婚姻?(韩国正迈向多元化国际型社会,国际婚姻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原因现象发展未来都可以谈)전혀 관심 없어!就想毕业?(不能这么直接,那也可以谈谈韩国的留学生)再或者,可以看看最近韩国的新闻,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会不会给你什么灵感!韩文版韩语毕业论文题目翻译11.한중 언어 속의 높임말에 대한 비교연구12.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의미가 다른 한자어13.한자어에 대한 정리 비교연구14.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유행어에 대한 비교15.한중 언어 속의 속담에 관한 비교연구16.한중 언어 속의 사자성어에 관한 연구17.영화를 통해서 본 한국인의 민족성18.한중 무역교류의 역사, 현황 및 장래19.한국의 음식문화에 대하여20.한국의 유교문화에 대하여21.한국인의 민족성에 대하여22.한국의 무속신앙에 대하여23.한국의 대중문화에 대하여24.한국인의 기질연구25. 시사용어중의 한자어26.한국어의 접사에 대하여27. 한국어 시간범주에 대하여28.한국어 태범주에 대하여29.한국어 색채형용사에 대한 인지언어학적인 연구30.한국어 공간적 은유에 대하여31.한국의 유교사상 실태32. 햇빛정책과 남북관계33. 한미간의 군사동맹 33.한국어 속담에서 반영된 문화적 이메지34.한국어 축략어에 대한 연구35.한중언어대미연구39. 한국어 어휘 의미론(意味论) 분야 ( 동의어, 다의어, 유의어, 관용어, 외래어 등) 40. 한국어 통사 의미론 분야41. 한국어 화용론 분야42. 한국어 시제 분야43. 한국어 조사 분야44. 한국어 복합어 분야45. 한국어 파생어 분야46. 한국어 피동과 사동 분야 47. 한국어 보조용언 분야48. 한국어 경어 분야49. 한중 언어대비50. 한중 문화대비 更多题目选择参考我的新浪博客博文
朝鲜族作家金文学在他的新作《东亚三国志》中,对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有趣的比较与分析。红色中国 原色韩国 杂色日本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和财运,即所谓红红火火。过春节时,门框上贴上红对联,过元宵节挂上红灯笼,新娘新婚穿红色的礼服......日本人则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色等中间色。我把这种中间色称为杂色。日本年轻女性的时装,多为淡褐色的套装和藏青色的制服;日本男性的时装也和女性的一样有同样的杂色倾向。韩国人在服装和色彩感觉上比中国和日本都要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得多。比如,赤、橙、黄、绿、青等,全是原色。崇尚个人主义的韩国人,是用鲜艳夺目的时装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强调自我的主张;中国人没有韩国人那么强烈的个人主义主张,但是却以红色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兼顾社会集团的意志;在东亚,日本人最无个性,习惯于集团主义,所以色彩偏于杂色,款式趋于统一。中国的“忍” 韩国的“恨” 日本的“劈”假如用一个字来概括中、韩、日文化,我的选择如下:中国——“忍”文化;韩国——“恨”文化;日本——“劈”文化。日本人多认为韩国“恨”的文化就是指韩国人对日本人恨之入骨。这是很大的误解。韩国崔吉城教授在其大作《恨的人类学》中认为,“恨”,决不是怨恨。“恨”是沉淀在自己本身内心里的情感,没有具体怨恨谁那样的复仇的对象。“恨”,是对未能实现的梦想的憧憬。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民谣《阿里郎》,堪称表现恨文化的极致。与韩国文化的“恨”相对的是日本文化的“劈”志向。刀堪称日本文化神髓,武士的命根子。用刀劈,这一劈的动作,使日本文化“劈的志向”得以完成。说日本文化是劈出来的,这也不为过。把外来文化“劈”而取之,剖腹文化,剖筷子文化,盆栽和庭院,插花,都是大同小异。中国的文化,是“忍”。“忍”意味着“心字头上一把刀”,让你感受到剜心绞肺般疼痛,却一定要顶住。中国人的忍耐力,恐怕是世界第一。它是在贫困的环境和连年不断的战乱中培养起来的“人生哲学”。插花的残忍美 缠足的人工美 庭院的自然美插花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视觉”美的艺术。在这个美的世界里,我渐渐发现了它的残酷性。日本插花的美学的核心是“剪的美学”。而在中国和韩国,插在花瓶里,却是不加任何修饰地进行观赏。日本插花美看起来静默寂寥,但其背后却隐藏着残忍的一面。这种寂静美与残忍性的共存是日本艺术的真正面目。中国也有这种违背自然追求人工美的东西,那就是古代中国妇女的缠足。为追求“三寸金莲”的人工美,女性从小就被强行用布条颤起脚,使女性的跖骨变形脱臼。韩国艺术价值取向最接近自然。同时庭院,韩国的却不是缩小自然,切割开来使其再生。因为房子本身就是在自然中建造起来的,所以他们觉得没有对其进行再加工的必要。坐在房子里隔着篱笆向远处望去,自然总是与人共生共存。三国其他有趣差异——中国人到处是墙,心中有墙,因此历史上闭关锁国;日本人地上无墙,心中无墙,因此能大量吸收外来文化;韩国人大多是半截墙,因此半遮半掩,对外来文化欲拒还迎,心态复杂。——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东亚三国志》 金文学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上面的回答将人物作品回答的很详细了。我说两则朝鲜民间传说把:孝顺的儿媳妇 很早以前,在一良曾有一对虽穷却心地善良的农家夫妇。这一对夫妇贫穷至极,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难以为继。这固然令人发愁,而令这一对夫妇更愁的是无后之事。于是,这一对夫妇常到后山庵子虔诚祈祷。他们的诚心感动了老天爷,终于有一天生下了宝贝儿子。逝者如斯夫,儿子转眼长大成人,而且想要成家。消息一传出,有女之家竞相要把这个虽穷却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的青年纳为婿。有一天,这一对农家夫妇欢欢喜喜地迎进邻村的一个善女作了儿媳妇,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不过,刚嫁来的儿媳妇却有两件令人发愁的事:一是每天早晨用心保住火种的事;二是每天保证公公、婆婆三餐之事。本来就是一个穷苦人家,做出来的饭公公、婆婆吃完后所剩无几。因此,这个儿媳妇挨饿是常有的事。公公、婆婆开始不知道此事,看着一天天瘦削下去的儿媳妇,用担心的口吻说: "孩子,今天咱们一起吃吧。"每当这时,儿媳妇在自己的饭碗中藏进小碗,将锅中的剩饭盛进小碗里,在公公、婆婆面前假装吃饱的样子。几个月过去了,儿媳妇瘦得不成样了。婆婆又说:"孩子,今天咱们一起吃吧。"然后细心观察了儿媳妇的所作所为。当发现儿媳妇的饭碗中有小碗,儿媳妇宁可挨饿也矢志孝敬婆家父母之事时,既为儿媳妇的孝心而感激,又为自己贫穷而悲伤,所以大哭了一场。有一天大清早,这个儿媳妇到伙房准备作饭时发现有人故意弄灭了火种。"谁一大早弄灭了火种的呢?"她持疑惑不解的心情到邻居家借火作了饭。奇怪的是,第二天火种还是被人弄灭了。因此,她藏在一个地方,想看看是谁搞的鬼。过了午夜时分,一个男童来到灶坑前,往火里撒尿后转身就走了。她悄悄地跟踪,想捉住这个男童,可是他走得太快,根本无法捉住。她竭尽全力追赶这个男童,男童发现后赶紧藏到了岩石底下。她到男童所藏之处一看,男童是不见了,可是有一根大山参却引入眼帘。她喜出望外,不知所措。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老者,并跟她说:"你真诚的孝心使我深受感动。我送给你这根山参,以补你家生活之需。望你以更美好的心灵继续好好地孝敬婆家的父母。"这个儿媳妇感激不尽,便向老人消失的地方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从此以后,她卖人参成了富人,并且更加孝敬婆家父母了。她本人后来子孙满堂,家业更是兴旺无比。西州沟故事高灵郡云水面俞洞, 是一个距离云水面所在地东边约2km的村落,很早以前是朴姓家集中生活的地方。有一位朴姓儒士去世后,村里的人将此人的坟墓建在了村后星州沟里。奇怪的是,自从建造此人的坟墓以后,朴姓家的人变得异常凶暴,甚至动不动就向相邻地区的人们行凶。正在这时,有一位老僧来到这个村,看了看朴氏的坟墓说:"十年以后这个坟将变成一只鹤而还生。"听了老僧的预言,朴姓家的人气愤至极,便围过来痛打老僧一顿,然后把他撵走了。他们冲向坟墓想看个究竟。老僧又追过来好言相劝:"十年以前千万不要挖掘坟墓,否则是不得好报的。"可是没有一个听老僧劝的。他们执意去挖坟墓,挖的结果使他们惊呆了。将要还生的一只鹤一见阳光立刻就干死掉了。他们这才后悔,不知怎么办才好。还没过一年,这些朴氏的子孙正象老僧所预料的那样得了不知名的绝症,先后一一死去,最后达到断子绝孙的程度。所幸的是,有一个聪明的儿媳妇正在怀孕,她一心想免灾续后。于是,她远走他乡,来到了密阳。有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说她就是密阳朴氏的鼻祖。现在,在俞洞没有一个朴氏人家。在星州有了这件事以后,便易其名曰西州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