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江西生态美学研究论文

江西生态美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江西生态美学研究论文

网上搜些就可以用啊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Research of Environment Art Design’s Trend姓名:张小玲学号:134181034系别:数字媒体与艺术系专业:图形图像制作1/6目录内容摘要1.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艺术―整合的关系艺术 环境艺术与建筑的关系2. 人.环境.自然自然与人环境与人3. 环境艺术的比较研究自然主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倾向“自然主义”的仿生化倾向“自然主义”的生态化、智能化、地区化倾向结语致谢2/6内容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下的走向,从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整合关系入手,探索该学科的整体性和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研究的内容涉及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范畴,并以全新的视角有比较、有选则地通过与邻近学科类比的方法,以寻求改善环境艺术设计的新途径。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 提出环境设计与城市建筑是有机整体;第二章 综述人与环境、自然、人居空间与人的关系,及设计中对美学、心理学的要求。以及人体工程学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功用。第三章 以纵向、横向对比的方法对环境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入地探讨。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 人; 环境 ;自然1.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而是指经过艺术加工的环境。就环境本身而言,可将其分为自然环境、园林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环境艺术几乎包罗了所有具备物质形态的环境要素。人类的环境艺术设计史从原始社会起,原始部族为了生存和信仰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表达自己对神的崇拜和理想的追求,建造了一些至今还没有被我们完全理解的纪念物,为人类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艺术遗产。人类的生存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并不断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时时刻刻地都处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包容之中,因此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同时还要保护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整合的关系艺术环境艺术与建筑的关系环境艺术与建筑的关系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美学诸多学科的和谐统一,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依存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心理学基础,被广泛接受的是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的概念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建筑的设计职能不仅在于创造某一具体形象,还要与环境相结合,追求整体的统一。2.人·环境·自然人原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性使得人永远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生理与心理需求本身也是天的一部分,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使得“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真正成3/6 为可能的现实。 自然与人人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的,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与自然又相互依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人类通过人工环境的塑造,从自然中界定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在人类对自然加以利用和诠释的过程中,使环境更具意义,从而更适宜人类的生活需要。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界。 环境与人有日益明显的迹象表明,人类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物的规模在超过自我更新的能量。时至今日,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空间正面临毁灭自己的危险。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太多而自然资源不足所造成的。城市发展的这种形势,既对自然系统有压力,同时在创造适合于人居住的环境方面,也使人不能够满意,所以要在人类居住空间的整体环境的规划和政策上加以改进,使整个城市系统成为人类可以居住的环境。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他指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以此为基础,从动植物为主体开始,逐渐转向人类本身。城市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的建筑环境系统中,居住者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3. 环境艺术的比较研究 自然主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倾向环境艺术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晚期现代主义,发展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我们从环境艺术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全球意识取代人本意识成为人类的唯一选择。自然的关系从人居环境扩展到自然环境,从而恢复人与自然的互敬,运用适宜技术营造一种“自然设计”共生的人居环境,从人性设计走向自然设计是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主义”的仿生化设计倾向仿生化是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将生物界某些外部形式,内部结构与自然环境共生繁衍的特殊规律;以生态美学的法则应用到设计中,使设计形态在结构功能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特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目的。仿生化设计是一种生物模拟的方法:从生物现象和过程中抽取出适宜于技术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作为创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柏克斯顿(J.Paxton 1803―1865)为伦敦国际博览会会场而兴建的水晶宫,是受到王莲叶子的启示,用钢架和玻璃建成的。“自然主义”的生态化、智能化、地区化倾向生态化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其表层的含义就是在现有条件下,以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社会发展,以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梦想。生态化的理念反映了大地的一种伦理责任;以地方材料、传统技术的构筑方式来反映地区气候、地域文化。反映自然景观的地区化设计,更尊重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整合,可以4/6消解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智能化作为高技术的进一步延伸,为解决人口爆炸提供了可能,传统空间的要领将不复存在,虚拟技术将使人类逐步向分散化的聚落扩散。在这种趋势中,人类的家园将坐落于自然景区内,人们即能与世界联系,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睦。地区化和生态化体现了低技术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纵深的衍生;智能化反映了高技术的晚期现代主义思潮向未来的演变,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以低技术的地区化来适应自然,与晚

旅游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多种方式和作用表现出来, 其中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所蕴涵的意义是非 常值得探讨的。 一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分布在中国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 域 由中国地形图及旅游资源分布图(见文末附 图)可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旅游资源分布最显著 的地理规律。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接区域,即 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区的昆仑山—— 阿尔金 山—— 祁连山— — 岷山—— 邛崃山—— 横断山 脉,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鸣沙山—— 月牙 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九寨沟、黄龙寺、剑门 蜀道、四姑娘山、青城山—— 都江堰、西岭雪山、峨眉山、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区、腾冲地热火山、瑞丽 江— — 大盈江、西双版纳等著名景区;在第二级阶 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过渡区,即大兴安岭— — 太 行山—— 巫山— — 雪峰山一线,主要分布着五大 连池、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八达岭—— 十三 陵、恒山、五台山、野山坡、华山、洛阳龙门石窟、嵩 山、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武陵源、漓江等著 名景区。第三级阶梯向沿海过渡区的山脉主要分 布在长白山山脉— — 千山山脉— — 武夷山脉一 线,著名景区有镜泊湖、松花湖、长白山天池、鸭绿 江、凤凰山、千山、金石滩、胶东半岛海滨、泰山、九 华山、黄山、齐云山、三清山、千岛湖、武夷山等景 区。其次,我国的海滨和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海 岸线及其附近海域。 (二)三大纬向构造带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富 集区 中国由北向南,三大巨纬向地形大约每隔8 个纬度分布着,居北的是天山— — 阴山— — 燕山,其中的重要旅游资源如天【l1人池、博恪达峰、吐鲁 番、长城、西夏王陵、秦皂岛北戴河 塔中的足昆仑 山—— 祁连山—— 秦岭—— 大别山,其中的重要 旅游资源有昆仑山、祁连山、华山、武当山、大洪 山、鸡公山等。居南的是南岭,著名的景区如丹霞 山。参见中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图, 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更是高度集中在以上区域, 构成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同规律分布现象。如以加入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天山主峰博格 达峰、吉林长白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湖北 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的九寨沟、卧龙等莫不 如此。 (三)三大阶梯和三大纬向构造分割的网状低矮区是人文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区 这尤其表现在第一级阶梯以东以汉文化为主 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中国园林、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现代经济文化景观的分布充 分地证明着这一点。 (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区 中国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以及后备旅游资 源富集区正是中国贫困县域集中分布的区域。 中国贫困县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其中 东部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耕地少的低山丘陵地 区,如江西、福建的红壤丘陵、沂蒙山区、大别山区 等。中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 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要素呈过渡性,敏感而脆 弱。这里有一系列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秦巴山 地,位于陕、豫、川、鄂四省交界处,贫困县多大50 多个,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为怒江、澜沧江、金沙 江及横断山所封闭,大约有40多个贫困县集中于 此;西南喀斯特高原丘陵山地,包括以贵州为中心 的黔、滇、桂、鄂、湘的喀斯特地区,贫困县多大 130多个;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人口集中在吉林 省的西部白城地区各县、内蒙古位于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的通辽和赤峰市、辽宁省的努鲁儿 虎山的阜新地区等;黄土高原涉及山西大部、陕 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南部、甘肃古东部和青 海东部,贫困县约130个。西部地区为荒漠和高 寒环境。新疆和内蒙古西部为重要的贫困区,尤 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贫困县集中,另有一些 贫困县分布在新疆北部和东部;青藏高原的青海 南部和西藏的西部贫困人口较集中。贫困区又与 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在空间 上重叠。 (五)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的生态脆弱 区 由于以自然为主的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 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分布 在山区、高原、荒漠等区域,他们都是生态脆弱区 山区虽然还有较丰富茂密的森林,但受到多年砍 伐的威胁,以及本身地质构造的复杂活跃、谷深坡 陡,一旦破坏,恢复困难,而且地质灾害严重,如横 断山区。高原或因喀斯特或因黄土流失或因高寒 等原因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农业生产力十分有 限。如黄土高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质疏松、 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而又易遭暴雨淋刷。西南喀 斯特地区溶洞、地下河发育,山丘崎岖、可供方便 利用的水资源较少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本 身就是恶生态区域。 二、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是自然和人文两大 因素通过长久的耦合作用决定的。旅游资源是环 境中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其中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来自其价值。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是通过 旅游资源的一系列美学效用特征表现出来,即自 然人文要素的珍、稀、古、名、特、奇;典型性、代表 性、多样性、原始性等引起人们的旅游动机,在条 件成熟时通过去实地旅游获得审美需求的满足。 大批人流的大范围暂时性的空间位移所引发的交 通、食宿等服务需求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间接吸引 力,对旅游企业产生吸引,它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的一种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寄生在 旅游资源美学效用价值之上的。旅游资源的美学 效用特征具有成因上的普遍一致性,即典型的地 质构造内在的决定了典型的地貌形态、地势特征。 地势地貌,特别是大型的地势地貌通过下垫面的 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再分配进而形成典型的多生态 环境,决定生物资源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最终各自 然要素复合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的环境区域、旅 游景区点。国家定义的相关概念充分地说明了这 一点: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 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 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 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其中,具有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州独特.围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 邗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 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场所。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必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代表不同地带的典 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自然 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 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 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 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 岩溶、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历史遗 迹和重要水源地。 其次,集中分布区域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弱而 得以保留至今。高大地形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 在纯粹农业文明时期受的改造影响十分有限,工 业社会时期又相对远离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 城市这一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整体上,它们是工农 业文明视为的恶地区域。当工农业的生产力足够 强大到波及它们时,人们开始了足够的环境生态 觉醒。而平原丘陵或山间盆地等具有土地利用的 优适宜性,并通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 明的历史沉淀,累积叠加不断强化人文影响,从而 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旅游资源的同时,既衬托出 自身区域内历史文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如北京 的四合院、上海的胡同、江南及各地的古村落、古 宅院;又衬托出边缘文明区残存古老文明的真实 淳朴与可贵、原始自然环境的珍奇稀有及其对人 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以上分布规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发展旅游业是合理保护中国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中国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 虽然中国经济不够发达,但由于悠久的农耕 开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工业经 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庞大的人El等因素的综合 作用,中国生态环境面临强大的压力。生态可持续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生态资源的匮乏是中 国将长久面对的现实。从森林、草原湿地等相对优 生态资源分布看,也主要集中在以上论述的区域,特别是森林资源更是盘【】此,中国三火森林 .第一 大东北林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长白f【J;西南林区 集中在横断山区为中心的区域;南方林区分布:f 闽浙西部、江南低山丘陵和南岭。河源区和分水岭 叠置在以上大地型构造带,也正是中国实施生态 屏障或森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区域,如三北防护林 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太行山绿化工 程也是中国十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第一与第二 级阶梯过渡地带是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所 以,中国生态资源脆弱区又是中国现有自然生态 资源的富集区。土地不适宜开垦种植,适合森林与 草原建设。但这些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 势越来越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除退耕还林还 草之外,重要的是发展旅游业,由于旅游业与工农 业相比对生态的破坏性要低得多,所以正确规划 建设,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就能兼顾 生态与发展,有效利用我国的有限的生态旅游资 源。在这些区域发展旅游业正式符合世界可持续 发展要求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实 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认为:人类在实 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旅游是开路先锋”,并倡导 “将旅游当作一种在敏感区域(诸如沿海区、山区 和具有大量生物种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工具”。 I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全面小康战略的 实现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 容。基于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特点与中国旅 游资源分布地理特点的一致性,所以通过产业结 构调整,将旅游业作为相关地区的主导与支柱产 业培育,是打破PPE(Povert)r— —Population— — Environment)怪圈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一个 重点必定是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才能最 终证明中国全面建设成了小康社会。 (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保 护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道明了大地理环 境对民风民俗形成的深刻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 分布特征除历史上人为的因素外, 自然地理环境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横断山脉区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旅游业虽然对土著文化有负面影响的一 面,但又要求保持其原真性,展示其纯真性和典型性,、这些特性构成本地人文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陔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的重要形象要素、所以,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认识各民族文化的 珍贵,激励大家去挖掘保护各民族文化精髓。 (四)指导中国旅游资源的勘察调查,为其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 中国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并已成为世界旅 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但是中国历次 国土资源调查,无论是单项资源调查,还是新近完 成的综合地质调查,都没有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工 作。从中国大型的以自然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规律 而言,同时从地质作用对大地形的控制角度出发, 进而大地型对气象要素的再分配和土壤生物垂直 地带的影响分析,即从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和各 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对 旅游资源进行预测调查分析,特别是在卫星图片、 航片、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的判读基础上,有重 点针对性的踏勘调查是可行的。调查的重点仍是 这些山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大西部,尤其是昆明一 兰州一线以西,因为从成因上讲,该县以西应具有 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现有旅游资源图反映 出的是更多的空白区。 (五)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以旅 游生态产业战略为带动,全面实现高地中国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最重要的是良好通达性。通过交通的改 善,以旅游的方式规模性的移入外地市场,培养新 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进而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 退得稳,还得实,在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 态资源。由此使这些区域步入一个具有较强自身 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模式和新时期。 因为中国主力旅游资源分布区整体上担负着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生态屏障功能,或者 说从全国区域分工角度而论,这些区域首先承担 着生态分工的新职能。必须对其实施生态优先和 生态产业优先两大战略。自身处于世界公认的生 态脆弱地带,并集中了中国最广大的贫困人口或 相对贫困人F1,少数民族聚居,许多地域还兼有国 防安全意义。因此,它们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 关键基础核心的区域。

。出来咯李佳璐愿吗我吗隔壁宿舍楼顶:就回家骨灰盒

生态美学论文研究不足

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应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却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

生态美学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形成并丰富了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种美学观同以萨特为代表的传统存在论美学观相比在“存在”的范围、内部关系、观照“存在”的视角、存在的审美价值内涵等方面均有突破。是一种克服传统存在论美学各种局限和消极方面,并更具整体性和建设性的美学理论。它将各种生态学原则吸收进美学,成为美学理论中著名的“绿色原则”。其次是派生出著名的文学的生态批评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生态批评方法得到长足发展。它倡导系统整体观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社会责任,反对环境污染;倡导现实主义,反对对自然的扭曲与施虐。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再次,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所谓生态文学即绿色文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材、歌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共生共存。最后是有利于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美学智慧,主要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易学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面对西方当代的生态存在论哲学也需进一步清理批判。特别是某些理论家将“存在”引向神秘的“上帝”的倾向,以及“世界的返魅”问题、自然的“内在精神”与独立的审美价值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现代化与现代科技问题都需慎重对待。

环境美学的兴起与自然美的难题一 伴随环境运动,自然审美成为当今人们新的审美时尚。环境美学成为当今美学的热门话题。 环境美学就是以环境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指审美对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它们在传统的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中处 于边缘位置;一指将这些对象作为环境而不是作为类似于艺术品之类的孤立之物来欣赏。环境美学不仅扩大了审美对象的范围,而且修正了审美经验 的方式。尽管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园林、建筑等人造景观,但其核心仍是自然审美的问题。环境美学对人造景观的看法受到其对自然景观看法 的影响。一些环境美学家主张不仅要将对自然的审美欣赏模式移植到人造景观的欣赏中,而且要移植到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这对传统的以艺术为中 心的美学是一种挑战。传统的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很少将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自然物被看做比艺术品低级的东西。环境美学不仅把自然环境列为 审美对象,而且主张把它们从孤立的、个别的存在物开放为环境、开放为相互联系甚至与欣赏者本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来欣赏。贝伦特说“环境美 学考察环境中的审美经验和价值。”二 环境美学研究者可区分为两大阵容:一是以具体从事实际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的行家们组成的阵容;一是以从事哲学思考和批判的哲学美学家们组成 的阵容。前一个阵容的主要工作是对环境的审美价值进行科学的、量化的估算,期望在有关环境问题的各种决策中,提供审美价值方面的科学依据; 后者则对前者的量化评估持一种批判态度,强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调整出发,实现人与环境的理想关系。 对环境的审美价值的量化估算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影响环境的审美价值的因素太多了。在决定环境审美价值的机构中,有城市规划者、景观设计者、 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林学家等一大批行家和具体操作人员。他们试图对环境的审美价值做出客观的、计量 的估价。 然而,这些行家们的计量估算遭到了哲学美学家的怀疑和批判。他们从根本上怀疑这种计量的估算方法。伊顿奉劝行家们从哲学美学家对自然美的 思考中学习一些起码的知识,接受哲学美学家们的建议,这对行家们最终做出成功的决定是非常重要和大有帮助的。三 哲学美学家们重视自然审美在美学理论中所引起的困惑。由于我们的美学体系是一个以艺术为中心的体系,这个体系在处理艺术问题上得心应手,但 在处理自然美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如杜夫纳所说,“有关审美对象的思考一直偏重于艺术。这种思考只有在艺术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艺 术充分发挥趣味并引起最纯粹的审美知觉。”自然美胜于艺术美学在于:第一,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说,自然物与艺术品有重要的区别。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是变动不居的,这与相对固定的艺术品有明显的不同。艺术品是 一件能够从周围事物中孤立出来,且在我们欣赏它的时候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东西。艺术品总是用有形或无形的形式框起来的东西,能够相对地保 持它自身的同一性。在这方面,作为环境的自然物就截然不同。首先,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粘连在一起的,我们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明显界限。整个自 然就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当我们试图将某个自然物从中孤立出来进行欣赏时,总会发现它与其他自然物之间不同程度的牵掣。其次,自然物本身是 变幻无常的。有机的自然物有生命变化,无机的自然物也会体现大自然的历史沧桑。如果我们短暂的生命无法感受到这些变化,或者说在我们短暂的 审美体验中这些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那么光、温度、风向风力、气味等变化,总是迎面撞来,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的。 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我们的美感经验产生重要的影响。再次,我们自身的活动也会引起自然的变化。每当我们改变一个视角,自然就会呈现一副新的面 貌。自然在变,因为我们在变。最后,我们很难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我们处在我们欣赏的对象里面。如果我们环顾四周,就会发现自然无处不 在,自然整个地将我们包围着。如果我们活动,我们只是在欣赏的对象里面活动,从而必然改变我们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对象本身也发生变化。 这是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物处在无限变化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二,从审美经验的角度来说。对艺术的审美经验主要由视觉经验和听觉经验组成,很少用到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即使存 在丰富的感觉,它们也是以知觉为中心的,最终服从于对艺术品的总体认识。因为,艺术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种语言形式。我们经常说绘画语言、音 乐语言等,尽管这些门类的艺术不是真的语言艺术,但由于它们所用的符号是一种有意义的、可理解的、有统一规则的符号体系,因此与真正的语言 类似。对这种作为语言或类语言形式的艺术品的欣赏,尽管也综合了感知、想像、认识、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但总是以认识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对 作品的欣赏总是想知道作品“说”了些什么。对艺术品的审美经验总是让我们从现实中超拔出来,进入一个由想像构成的非现实世界,即艺术世界。 审美超越,指艺术审美经验具有的这种特殊功能。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广阔想像空间的非现实世界。这种超越性被认为是判定 审美经验的指标。对自然的审美经验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我们所有感觉在自然的撞击下都被激活了。在自然中,我们不仅看、听、而且还用到触觉、嗅觉甚至味 觉。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感觉是作为一个感觉整体而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着共同形成我们对自然的整体感受。因此,同艺术审美以知觉为中心不 同,在自然审美的多种多样的感觉因素中,没有一个中心因素,无论是感知、认识还是情感,没有哪一个是主要的或中心的成分,所有感觉因素都平等 地发挥作用,因为自然不是一种语言,不是一套记号或符号体系。其次,对自然的审美也不可能让我们逃离现实。我们始终被自然所环绕,我们无处逃 身。变化着的自然始终提醒我们它是真实地存在着的。同时,自然的实体性,使我们想像的空间大大缩小了。完全充满的、自行其事的自然在根本上 不服从我们的想像。借用茵伽登的术语来说,我们可以用想像将艺术品中的“未定点”填充起来,从而使审美对象生成为纯粹的意向对象。但我们不 能用想像去补充自然,因为自然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未定点”,自然在根本上也不是意向世界,而是不断撞击着我们的、体现出不服从想像的必然 性的现实世界。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不仅不能使我们逃离现实世界,相反使我们更加接近现实世界,进入一个比实践事物组成的现实世界更为真实的 世界。正如伽德洛维奇所指出的那样,即使对自然的审美经验给了我们从“实践事物所组成的真实世界”中一种愉快的逃逸或至少是一种愉快的慰2010/6/16 页码,2/2(W)藉,但它仍然没有像艺术欣赏那样,使我们整个地离开真实世界。相反,对自然的审美兴趣,必须有对真实世界的兴趣。而且,自然事物所组成的世界, 比我们的实践事物所构成的世界要更为真实。第三,从作品的起源上来看,艺术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家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整个宇宙人生的理解和自己的艺术技巧,灌注到作品中。艺 术品的起源,不仅使作品得以存在,而且决定了作品作为艺术品而存在,决定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自然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即使知道某个自然 物有一个明显的起源,那也是自然过程的产物。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对自然的起源没有明确的知识。自然中没有明显的意图。这不仅给我们对自然的 理解带来了困难,而且使我们对自然的审美评价几乎成为难题。第四,从鉴赏或评价的角度来看,自然美是无法估价的。任何欣赏都意味着价值判断,但在对自然美的价值判断上,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 自然美的来源问题始终是一个认识的界限。在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集中反映。艺术之所以美,其根源在于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时就将它设计为美的。自然物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自然物是怎么产生的,也不知道自然物究竟是谁创造出来 的。我们既不能依据观念的高低,也不能依据技巧的好坏来判断自然物的美丑。如果我们的思想文化中有上帝的观念的话,很容易将自然美归结为上 帝造物时的审美观念和技巧的反映。但即使我们接受这种观念,仍然不能成功地对自然物的审美价值做出判断,因为既然所有自然物都是上帝创造出 来的,它们就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因为全能的上帝的手艺应该始终如一。这一点令现有的美学理论难以接受。许多美学家意识到,人们在欣赏 自然物和艺术品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欣赏艺术品时往往喜欢评出个高低优劣来。但当人们面对自然物的时候,往往只有一致的赞叹,而不进行 高低优劣的等级区分。即使存在对自然物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区分,也是由于受到了欣赏艺术品的习惯的影响,将适宜于文化领域中的头衔强加给自 然。自然美所引发的困惑使得英美美学界出现了一种反估价的趋势,作为这种趋势的代表就是近来在英美美学界十分流行的“肯定美学”。伽德洛 维奇将“肯定美学”的主要观点表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 (1)自然中的所有东西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 ( 2)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的肯定 的审美价值是不可比较和不可分级的。卡尔松则认为:“自然界在本质上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哈格若夫说:“自然是美的,而且不具备任何负面 的审美价值”; 甚至断言“自然中的丑是不可能的”。这种以自然为对象的肯定美学在根本上不同于以艺术为对象的传统美学。因为艺术特别倾向 于服从分级和比较估价;艺术的审美价值总是以分等级的方式被构想出。然而当人们将自然仅仅看做自然的时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里没有一个 最终的、决定性的情感或智力反应,没有确定的快乐或认识结果,没有自然批评家和鉴赏家等权威阶层那里发出的权威规定;而且这里没有编成法典 的正确对象和性质,没有享有特权的范畴,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人们对自然的审美反应的“机构”,没有诞生在美学理论中的自然世界。全部自然物所 具有的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是不可比较、不可分级的。肯定美学要求我们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以纯审美的眼光接近自然,将自然纯粹地看做自然而 不是文化世界中的价值的象征。“如果我们希望摆脱价值判断的束缚而面对自然本身,我们不仅要有解经济化的自然,而且需要解道德化、解科学化 和解审美化的自然———一句话,解人化的自然。解审美化的自然,意思是将我们的经验同我们正确地应用于艺术的不可避免的评价模式区分开来。 这种从评价焦点中的折回,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审美反应。只有解除对艺术品的估价式的审美反应,才会有真正的对自然的审美反应。哲学美学家们则试图倡导一种崭新的审美观甚至人生观。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的对象,而是一个相互粘连、没有边界的整 体。不仅对象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而且对象与主体之间的界线也不明确。主体既是欣赏者,同时又是景观的构成因素。审美经验不再局限于认识和 思考,而是包含了整个身体的感觉。审美不再是对对象的审美价值的客观评估,而是破除主体的偏见,全面地亲近不同风格的自然景象。对于纯粹的 自然物来说,在审美上只有风格的差异,没有美丑的区分。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1. 《杂糅、社群和延续--谈路易丝.厄德里奇的马其曼尼托湖四部曲》,《美国文学研究》,郭继德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5607-3653-22. 《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3期。独立完成。ISSN 1001-17573. 参加编写,《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81091-515-14. 《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1期。独立完成。美国A&HCI检索系统收录。2007年检索报告。ISSN 1003-75195. 参加撰写,《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杨仁敬,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第十二章。ISBN 7-5436-2963-16. 参加编写,《美国后现代派短篇小说选》,杨仁敬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翻译短篇小说一则。ISBN 7-5436-3021-47. 《指日可待》,(翻译)《外国文学》,2004年4期。独立完成。ISSN 1002-55298. 《用神话编织历史--评波拉甘艾伦的短篇小说〈指日可待〉》,《外国文学》,2004年4期。独立完成。ISSN 1002-55299. 《用神话编织历史--评波拉甘艾伦的短篇小说〈指日可待〉》,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J4,2004年10期。独立完成。10.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波拉甘艾伦与后现代主义》,《外国文学》,2004年4期。独立完成。ISSN 1002-552911. 《种族、性别和后现代主义--评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安扎杜尔和她的〈边土:新梅斯蒂扎〉》,《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3期。独立完成。ISSN 1001-1757

试析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论文摘要】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生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批评认为,人类今天所面的生态危机归咎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本文概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基督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批评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基督教;科学技术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如果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将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生态批评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思想家沃斯特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批评以当代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反对简单地将生态问题还原成经济问题或技术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仅靠自然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广泛的参与和引导。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论、机械论的传统学科的界限,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 生态批评家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多视角、深层次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工具价值。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命伦理相对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科学史家林恩·怀特是第一位抨击基督教的生态思想家。1967年,他发表了颇具影响的文章《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怀特认为,犹太一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夺、统治自然的神圣权利。首先,从教义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创造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任何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归他统治的。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造人时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动物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爬行动物。”这段话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过命名所有的动物而确立了对他们的统治。其他生物除为满足人类的目的外没有任何价值。其次,基督教通过摧毁其他宗教的万物有灵论,通过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实现了人类把自然视作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物质而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的目的。人类曾经怀着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这种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将自然赋予神性,摧毁了古代宗教的万物有灵论。从此,人类剥削自然的禁令也随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为以后的科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科学世界观将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极的,适宜于被人操纵、控制的。可以说,科学技术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础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期间,基督教统治自然的思想影响深远,主宰着欧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技等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优越性,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是最常见的主题。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科技开始壮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译成“知识就是权力”似乎更贴切,其实质是,科学为人类统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成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认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语言能力,人的优越性证明人统治自然的合理性;动物由于缺乏这些品质,只能被看作是自动机器,只有人兼有物质的肉身和理智。笛卡尔凸显人与自然的区别、人对自然的优越,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为人对自然的统治提供哲学思想上的依据。在其文章中,怀特还提出了仅靠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片面性。 西方现代科学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强化人对自然的统治,因此,现代科技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相反,赋予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无穷力量。怀特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办法。一个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从其他宗教寻找生态智慧,另一个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态资源,绿化基督教。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人必须从主宰地位退出,赋予万物主体性,用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平等的观念代替人对自然的统治的人类中心思想。 二、科学技术——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在张扬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进程,赋予科学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义。对很多人来说,科学是现代的宗教,是永远正确的,永不犯错的。但事实是当代科技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变成统治人和社会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性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批评家指出:科学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生态危机,而且成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这一切都归因于现代技术的四个特征:技术的齐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术失控。首先,技术的齐一化,即现代化大生产制造标准化产品,均质化的民族文化,单一二的工业化使得个性丧失,地区差异消失。其次,对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价值被忽视,数量替代质的东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另外,技术社会的关系是专业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技术创造各种方法操纵人,人被客体化,人成为物体。最可怕的是技术的失控。当各种技术形成一个复杂、交错的网络时,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技术最终控制了人与自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文危机。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自然论文提纲 论文摘要: 生态批评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批评.生态批评虽然是一种新的批评潮流,但它赖以存在的生态思想资源却非常丰富.中国悠久的哲学和文化传统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略)方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文化思(略)富了当代生态批评理论.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资源,显示出生态批评深厚的思想理论底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态批评为研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自然在文学文本中如何被表达?自然在文学文本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文学文本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不和谐?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略)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影响的?等等.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家和作品、所有作品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必须对已有的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略)学的创作,生态批评则凸显出它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引导(略)融入生态思考的文学批评、创作实践,将把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有效地缓解直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保证生态平衡的持续存在和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持续生存,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使命. Ecocriticism i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omitted)ecological perspectiv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lthough it is a brand-new litera(omitted)cism , it is rich in ideological resources. China, with its long-standing(omitted)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embraces ab(omitted)logical and cultural ideologies. Furthermore,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ideologies in western traditional works, especially in Marxism s classic(omitted)iched contemporary ecocr... 目录:摘要 第5-6页 ABSTRACT 第6页 引言 第7-14页 ·生态批评的发生与理论构建 第7-9页 ·生态批评在中国 第9-11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1-14页 第1章 人与自然—文学的永恒主题 第14-23页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文学 第14-18页 ·西方文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18-23页 第2章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音—反生态文学 第23-36页 ·国内外反生态文学简评 第23-27页 ·从《红旗歌谣》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27-31页 ·“知青文学”中部分作品的反生态倾向 第31-36页 第3章 融入生态思考的文学批评、文学创作 第36-44页 ·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 第36-40页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40-44页 注释 第44-46页 参考文献 第46-49页 致谢 第49-50页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第50页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论文

草地退化和沙漠化程度日益严重,源头水量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鼠害严重。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

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相信大家对三江源并不陌生,三江源是一个非常优美的风景地区,但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

位于我国“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据青海省环保局宣传中心介绍,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是威胁三江源生态的首要问题。 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而今已面临“干渴”的局面,近年来,江河源头地区河流径流量普遍减少,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鄂陵湖出水口去年出现了历史上首次长时间断流,龙羊峡水电站今年因缺水而发电不足,青海湖入湖水量日渐减少。

目前,青海省一半以上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缺水区,东部农业区出现缺水的频率达到55%以上。到2010年预计青海省缺水将达亿立方米。江河源地区的缺水问题直接威胁着长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其次,高污染行业导致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青海省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火力发电、铅、锌、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生产量持续增长,污染治理跟不上基本建设发展的速度,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态势。

此外,青海省境内的'生态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根据青海省环保部门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的评定,目前,青海省内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质量较差的占%、质量差的占13%。江河源的大部分地区退化草场已达到可利用面积的40%以上。一些珍稀物种如雪豹、藏野牛、白马鸡、普氏原羚等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①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干涸。

②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漠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①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采用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三江源源头及介绍

三江源区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独特多姿。这里有辽阔的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茂密的原始森林、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满山遍野的野生动物、佛教寺庙、古代文化的历史遗迹,藏民族风情以及乡土习俗相互融合、相映生辉,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不但对我国的水源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乃至整个相关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兴旺发达也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

面积:黄河源区面积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

长度:省内全长1959公里,占干流全长5464公里的36%

水量:主要支流有多曲、热曲等,年平均径流量232亿立方米,占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占三江源区总径流量的42%

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是一处神灵之所,神性,圣洁,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大冰峰。

澜沧江源于果宗木查雪山:

面积:澜沧江源区面积万平方公里,占10%

长度:在三江源区内长448公里,占干流全长4600公里的10%,占国境内干流全长2130公里的21%

水量:年平均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占境内整个流域水资源总量的15%,占三江源区总径流量的22%。

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可做链接,三江的介绍见三江.txt三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万k㎡,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1,三江源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的干涸。过度放牧那台乱发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其突出。2,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并在保护区采用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措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二级标题通常情况下来说将二级标题左起顶格,前后各空一行,四号字体,加粗。论文硕士是一些学校在一些专业推出的,硕士学习和获得学位的方式 具体的方式是通过申请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资格,然后通过网络教育,线下学习等方式学习。但是最终获得毕业的条件是完成一定的毕业论文。

可以修改的,盲审结果分几种:一通过,二发回修改,三不通过。

1、基本上是全部都能通过的,当然你现在得好好写,因为这个可能是一生中花的时间最长,也最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了。

2、盲审,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这样打出来的分数作假率低,高校阅卷一般使用这个方法。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

3、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4、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论文题目:婺源砖雕艺术对南昌地区建筑的影响 一、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安徽徽州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因而被称为“徽派砖雕”。 婺源大部分时间隶属徽州,但地处皖、赣、浙三省交界处,受三省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砖雕风格除了以徽派砖雕为主以外,还融合了东阳派、江西派等派系砖雕的表现手法,因而,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砖雕依托徽派建筑达到鼎盛。徽派砖雕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成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它具有学术研究和历史考察价值,有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就婺源砖雕而言,对其专项研究的专著尚未问世,因婺源建县以来大部分时间曾隶属徽州,故有较多著作以研究徽州砖雕为主兼谈及婺源砖雕,故目前系统论述婺源地区砖雕艺术的理论著作较少。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如下: 方圆的《苏州与婺源砖雕艺术比较研究》苏州与婺源砖雕起步都很早,而繁荣发展时期又集中在明清至民国,在此期间,两地的砖雕艺术大都内容翔实、制作工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两地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砖雕艺术是本文主要的讨论范围。本文用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苏州与婺源砖雕不同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题材内容、纹样、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比较,从而认识苏州与婺源砖雕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同时通过分析典型作品,以及考析两地砖雕在形制与艺术特征上的异同,阐释了产生这些共性与差异的种种原因,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论述。 王海霞的《民间工艺美术》中说到,徽州砖雕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三雕”之一。题材包括灵猫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注重情节和结构,透雕层次加深。砖雕在徽州的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它们依然是玲珑剔透,耐人寻味。 白庚胜的《民间雕刻》中主要是讲中国民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徽州砖雕是砖雕流派中最负盛名者之一。徽州砖雕是制作精良、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为材料,结合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的综合性创作。有时一幅作品表面是圆雕技术,背景就会多层浮雕激发,中景则运用透雕技术,每一次都是精雕细刻,穷其技巧而为之。徽州砖雕工艺精细,雕刻工整,线条流畅,主题多表现戏曲故事和生活场景等民间传说等题材,层次分明,情节丰富。由于新安画派的影响,在整体布局和构图上,表现出典雅绚丽的风格。 《徽州村落文化丛书—徽商的智慧与情怀—西递》中讲到徽派砖雕原本大多是以吉祥物为主题的,以花鸟虫鱼为选择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徽商对于砖雕有了更多的美学装饰,换上了一些戏文人物和民间传说,更具有特色。 蒋保峰的《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论文通过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研究,提高了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认识,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徽派古民居以及徽派古民居的艺术内涵,使本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出局域的限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本文通过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各个方面的文字资料的查询与整理,通过对徽州古民居的实地考察与记录的研究方法,加深了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论文在系统整理与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地方艺术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延展与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文取得的成果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着启示作用。 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徽州地区的历史、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在前四章对现存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必要的文化透视。尤其是对徽派建筑木雕门窗的艺术特征,包括创作构思、题材寓意、蕴涵意境和材质运用,以及与中国文学、绘画、戏曲、人文背景等徽州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它反映的社会习俗、经济背景、艺术特征,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贡献。后两章,作者以自己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发展脉络的理解,总结了这一艺术独具的特点,揭示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力求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构成理念、地位与作用,并与其它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门窗雕刻装饰进行比较,以发现并总结其构成的基本规律。本文还结合目前国内的一些成功案例,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王洪坤的《砖雕艺术的启示》文中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出发,对砖雕中可借鉴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砖雕的题材及内涵,研究砖雕的造型方法及风格特征。希望通过对砖雕文化的理解、题材内容的拓展、风格特征的借鉴、传统创作手法的吸收,寻找传统砖雕形式和“空巢老人”这一创作内容之间的结合点,探讨如何把这种传统的雕塑形式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来表现今天人们面对的现实问题。用砖雕形式表现“空巢老人”这一主题,形式和内容可以达到统一,“空巢老人”内容得以合适的表现,传统砖雕形式得到再生,使观者和作品产生共鸣,提醒人们对 “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引起观者对逝去和将要逝去的事物的回望和思考。 朱米娜的《徽州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中又讲到徽州砖雕传承和它的工艺手法及其作用,还有它的题材大多民间传说、名人轶事、戏曲图谱、宗教神话、民俗风俗等,以及砖雕艺术的文化特质,并不是随意拈来,惟美是图的,而是十分重视题材的人伦性表现和社会教化意义,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教育性,还蕴藏着深层的文化积淀。它们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语言表述着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体现着先秦儒家的思想,其理论核心既仁爱。最后以徽州雕刻艺术研究为主线,揭示徽州雕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社会经济、民俗文化、艺术流派等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徽州雕刻艺术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实践研究,力求突破传统研究思路的巢臼,加强对保护效果的探索,寻求有效传承的手段。 2.选题的研究意义(含科学与实践意义) 婺源砖雕是徽派砖雕之一,通过对婺源砖雕的实地考察及文献研究,了解古婺源砖雕的艺术特点及文化特质。婺源砖雕的纹饰和题材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真正理解婺源砖雕的起初到繁盛中认识砖雕艺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变化,传承中华文明,古为今用。 本课题研究对于挖掘与弘扬中国艺术设计灿烂文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对现代建筑设计探讨古婺源砖雕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密切关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促进设计师对现代传统建筑砖雕艺术形式、内容、设计理念和风格等的继承与创新,进一步强化中国建筑砖雕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1、婺源砖雕的初兴与流变 2、婺源砖雕纹饰的艺术特色 3、婺源砖雕的材料和工艺 4、婺源砖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5、婺源砖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分析婺源砖雕的艺术特色,地理环境和政治背景以及人文思想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徽文化所折射的深厚的中原文化、浓郁的宗教文化、发达的商贾文化和文人雅趣对婺源砖雕的影响与渗透,探索婺源砖雕艺术对中华多种文化的借鉴、吸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婺源砖雕艺术,如何运用婺源砖雕的装饰语言表现在现当今建筑文化中,继承和弘扬古建筑砖雕文化。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调查法 通过去婺源观察、当地询问、记录等方法进行了解,对砖雕进行考察,对有关砖雕材料收集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广泛收集有关徽派—婺源砖雕的研究资料,比如经典书籍,相关论文,通过这些资料能够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得到显示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3、比较研究法 分析比较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的特色和艺术价值,以及在建筑房屋中的运用。 4、个案分析法 针对婺源砖雕的相关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婺源砖雕在建筑中的运用,解释砖雕在建筑房屋设计领域中的运用价值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徽派砖雕的形成是徽州地区和整个中华民族艺术和文化的璀璨结晶,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对古老文化形成冲击。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的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根基时,如何使婺源砖雕艺术显示出历史遗留实物以外的现实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从婺源砖雕的历史延续性、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内涵的辐射性、艺术的启示性等方面深刻研究徽派砖雕艺术的保护与开发,不能仅从外形上进行描摹复古。为当时代快速发展的中国建筑艺术和本土文化服务。 论文通过对婺源砖雕艺术的研究,提高了对婺源砖雕艺术的认识,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婺源砖雕以及婺源砖雕的艺术内涵,使本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出局域的限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 4.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国内外对徽派砖雕的研究比较丰富,很有参考价值。自己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以及对徽派砖雕的研究,现已在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收集相关书籍和下载资料,网购相关徽派砖雕的书籍,收集徽派砖雕中有关婺源砖雕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亲自到婺源考察关于婺源砖雕的资料信息。 5.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起止日期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结果 20XX年11月—12月 收集资料 查阅收集选题相关书籍文献 20XX年12月 开题 顺利开题 20XX年1月—2月 完善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 整理前人对论题的观点和思路 20XX年3月 实地考察 观察研究砖雕建筑 20XX年4月—6月 完善论文大纲 论文的纲要 20XX年7月—11月 撰写论文第一稿 提交导师审阅、修改 20XX年12—20XX年1月 撰写论文第二稿 答辩资格审查 20XX年2月—4月 论文答辩 论文完善 6.主要参考文献 1、尚浩 《中国砖雕》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一版 2、庄欲光 胡石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第一版 3、唐力行 《苏州与徽州》 商务印书馆 2007年2月 第一版 4、江森强 《徽州老房子》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年5月 第一版 5、潘嘉来 《中国传统砖雕》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2月 第一版 6、方静 《解读徽州》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第一版 7、皮志伟 贾巧燕 《徽州三雕》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版 8、吴丽霞 《风雅徽州》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版 9、肖宏 《徽州建筑文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1月 第一版 10、郑建新 《徽州艺术》 黄山书社 2012年3月 第一版 11、张国标 《徽州砖雕》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9年2月 第一版 12、叶人齐 《赣粤民居》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第一版 13、王海霞 《民间工艺美术》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9月 第一版 14、白庚胜 《民间雕刻》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一版 15、《徽州大观—徽派雕刻艺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6月 第一版 16、王杰 《徽山烟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第一版 17、方圆 《苏州与婺源砖雕艺术比较研究》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8、王海涛 《徽州古代民居建筑雕饰艺术及成因的探索研究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9、江保峰 《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 安徽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1、王洪坤 《砖雕艺术的启示》 中国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22、皮志伟 贾巧燕 《论徽州三雕和徽州民俗文化的关系》 艺术学界 23、霍清伟 《徽州四绝之徽州转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4、郭志强 秦岁明 《古徽州砖雕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底蕴》 电影评价 25、潘李仂 《古徽州三雕艺术鉴赏》 艺术与投资 26、徐晓红 《论明清徽派三雕艺术的公共性》 书画世界 2012年9月 153期 27、赵士德 田金信《徽州三雕市场需求特征及技艺传承》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4月 28、张海鹏 《徽商与徽州文化》 文化广角 三、论文大纲 第一章 婺源砖雕的初兴与流变 1、 明末清初的兴起 2、清中期的兴盛 3、清末民初的衰落 4、民国的复归 第二章 婺源砖雕纹饰的艺术特色 1、婺源砖雕纹饰的朝代特征 2、婺源砖雕在纹饰中上的区域乡土意味 3、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装饰气息 4、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构图格调 5、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绘画风格 第三章 婺源砖雕的材料和工艺 1、婺源砖雕制作的材质 2、婺源砖雕制作的技艺 第四章 婺源砖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1、婺源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2、婺源砖雕艺术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婺源砖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婺源砖雕艺术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启示 2、婺源砖雕艺术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应用特点

能修改。盲审结果分为几种:一、通过;二、发回修改;三、不通过。

1、基本上是全部都能通过的,前提是你现在要认真写,因为这可能是你花的时间最长,最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了。

2、盲审,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通过这种方式打出来的分数作假率低,高校阅卷一般采用这种方法。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

3、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都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4、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同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 索引序列
  • 江西生态美学研究论文
  • 生态美学论文研究不足
  •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 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论文
  •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